1. 為何要統一組織編寫三科教材
鄭富芝介紹,第一,這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
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強調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第二,
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
學生們的價值觀直接受著三科影響,所以很重要。
2. 三科統編教材中的三科是指什麼學科,為什麼是這三科
三科統編教材中的三科指的是思想政治,歷史和語文,這三科教材更突出了育人導向,系統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既傳承經典又富有時代氣息,既遵循學科規律又貼近學生實際,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實現了有機結合。
三科教材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語文教材還注重國家主權教育;初中歷史教材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國際理解教育;思想政治教材注重法制教育。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結合教育。
3. 三科教材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專家介紹,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語文素養」重在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人文精
神」重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以文化人。道德與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原則,從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生
活場域逐步拓展,選取學習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強化實踐體驗,全面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教材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編排教學內容,「點」
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線」是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唯物史觀,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
義信念。
三科教材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教材編寫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和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特點,按照「整體規劃,有機融入」的原則,專門研
制了三科教材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方案和實施圖譜,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精選相關學習內容,設計欄目活動,採用多樣的呈現方式,促進學生
學思並舉、知行合一,力求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教材一方面強調邏輯嚴謹、觀點科學,另一方面也十分關注觀點得出的思維過程,力求設計開放的情境,引發思想碰撞,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例如,歸還失物要求物主『請客』的活動,引導學生圍繞『拾物歸還,索取報酬該不該』展開討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敬波介紹。
注重價值觀,塑造好學生。
4. 義務教育階段統編三科教材如何編用
從2017年9月1日起,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起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專三個科目使用教育屬部統編教材。
新編三科教材更突出了育人導向,系統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既傳承經典又富有時代氣息,既遵循學科規律又貼近學生實際,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實現了有機結合。
5. 什麼是教育部統編教材
教育部統編教材亦稱「通用教材」、「部編教材」,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編輯,通用於全國各地學校的教材。
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教育部歷時五年,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5)甘肅三科統編教材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1902年中國政府頒布《京師大學堂編書處章程》,始正式籌劃統一編輯教科書。三十二年學部設編譯圖書局,有部編教材面世。以後數十年間,教材兼采國定製和審定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 80年代初,教育部先後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 7 套中小學各學科的通用教材。1987年 10月,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工作章程》,規定在統一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領導、有計劃地實現教材的多樣化;教材實行審定製。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
6. 三科統編教材指什麼
三科統編教材,是指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6)甘肅三科統編教材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三科教材的主要特點
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語文素養」重在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以文化人。
道德與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原則,從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生活場域逐步拓展,選取學習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強化實踐體驗,全面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歷史教材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編排教學內容,「點」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線」是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唯物史觀,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7. 統編教材事件是怎麼回事
自去年9月1日義務教育階段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與教材相關的討論就此起彼伏,一直沒有間斷過。比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了」「小學一年級為什麼要先學識字後學拼音」「古詩文篇目增加是否增加了學生負擔」……
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和教材編寫的多名專家接受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獨家采訪,在答疑解惑的同時,引導人們對教材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為什麼教材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熱議焦點?
眾所周知,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培養學生的重要載體,國家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都在課程教材中集中體現。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對中小學教材的建設非常重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並且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於去年7月4日正式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組織了一流專家進行教材的編寫。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科教材「組建了140多人的龐大編寫團隊,主編領銜,集體創作」。
國家對教材如此重視,又花了這么大力量組織編寫,為什麼教材中的一點「風吹草動」會立刻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專家們普遍表示,社會公眾討論教材的變化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大家對教材總會有一些已經固化的理解,現在新教材跟以前不一樣了,一定會去探討這樣變化的合理性。」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執行總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葉小兵說。
教育部教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其實近期社會上對教材的討論動機是好的,都是希望教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也要注意有些討論只關注了教材知識點的變化,而沒有考慮到每個知識點背後的內容。「每個學科都有核心素養,這是編寫教材的前提,因此教材的某些變化正是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素養的培養。」這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