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項精進讀後感
解答如下:
寫讀後感有以下步驟: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回者、寫作年代答,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3、圍繞基本內容證明觀點。這一部分要注意結合文章具體內容,不能空洞,要有具體的例子。這就要求在寫讀後感之前,你就要對內容非常地熟悉,知道那些材料能為你的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
⑵ 六項精進里,第4條"活著,就要感謝"讀後感 謝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提供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里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⑶ 聽課六項精進有什麼感悟
其實我們無論干什麼工作都要認真做事,要有責任感,我們盡心盡力,幫了企業更幫了我們自己,1,提高了技能。2,體現了我們的價值,3,能得到企業及社會的認可
⑷ 有沒有人參加過六項精進培訓
「六項精進」是稻盛和夫在傳授經營十二條之前提出來的,他認為:「六項精進」是搞好企業經營所必須的最基本的條件,同時也是我們度過美好人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條件。
第一,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拚命工作是一切生命都在承擔的義務」,要時常問自己「是否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全力投入才能更好地思考,從而產生更好的創意,再者可以磨煉靈魂。
有句古話叫做「小人閑居不為善」,意思是說人一旦有了閑暇,就會動不正經的念頭,干不正經的事,反過來,如果忙忙碌碌,專注於工作,就不會有非分之想,沒有時間思考多餘的東西了。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想好事,做好事。
二,要謙虛,不要驕傲。
「惟謙受福」,人不能在取得成功,地位上升後就變得傲慢。(關於這一點,第四章有詳細講)
三,要每天反省
一天結束後進行自我反省是非常有必要的,反省的時候將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以此來磨煉靈魂、提升人格。
稻盛和夫以詹姆斯·埃倫的《原因和結果的法則》中的一段為例:
人的心靈像庭院
這庭院,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蕪,
無論是耕耘還是荒蕪,庭園不會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院沒有播種美麗的花草,
那麼無數雜草的種子必將飛落
茂盛的雜草將占滿你的庭院。
如果不會反省,人的內心將長滿雜草。另外,人的內心同時居住著卑怯的「自我」和「利他」的「真我」,通過反省,能夠抑制「自我」,從而也能磨煉靈魂和心志。
四,活著,就要感謝
不要滿腹牢騷,對現狀要無條件表示感謝,活著就是幸福,說「謝謝」時,也能給周邊環境營造和諧的氛圍。
在上小學時,稻盛和夫曾和父親一起拜訪一位的和尚,那位和尚告誡他:「今生今世,只要活著,就要誦經:「南曼,南曼,謝謝!每天向佛陀表示感謝。」如果能這樣做的話,以後的人生會很順暢。這使稻盛和夫受益匪淺。
五,積善行,思利他
「積善之家有餘慶」,多行善,多做好事就會有好報。
安岡正篤先生的《命運和立命》給了稻盛和夫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書中提到的:世界上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法則。「情不為人」,對別人有情,為他人行善,日後必有好報。但同時要分清「大善」和「小善」,不明事情原委,只憑感情和同情就為他人慷慨解難,是「小善」,可能會招致不好的結果。
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無法改變,就乾脆把它忘掉,將全副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這是最要緊的。
京瓷曾因社會需求,銷售未經許可的人工膝關節,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上。
煩惱的稻盛和夫去拜訪臨濟宗妙心寺派圓福寺的西片單雪老師,老師告訴他,這個災難是他的「業」,不過,由原因招致的結果發生時,原因也會隨之消失。這讓他體悟到:災難的發生,是自己過去犯下的罪孽的報應,如果沒有殃及性命,到此為止的話,那反而是值得慶賀的事。
要對挫折和災難抱持正面的態度,才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⑸ 六項精進要謙虛不要驕傲讀後感
如何寫讀後感!
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⑹ 稻盛和夫六個精進感想
過這次學習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的哲學觀點,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迪,稻盛和夫把「六項精進」,講得非常的透徹,淺顯易懂,對照「六項精進」使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震動,下面是本人學習「六項精進」的幾點體會:
一、世界給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你才能先人一步,不被社會所淘汰。「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拚命工作,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我深深體會其中的道理。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並收獲了其中的成功。
二、「只要拚命工作,工作起來就能順暢。」這個世界不再養懶人,如果你不去用心經營,不去拚命地工作,總有一天,你會被企業給淘汰、會被後來同事所超越。這一點,往往當事者迷,所以我們只有跳出自己的崗位看工作,才能發現我們在工作上存在的問題。稻盛和夫說:「今年也許不景氣,但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怎樣的不景氣,只要拚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人們常說,經營戰略最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但是,我認為,除了拚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向成功之路。」因此,我們的問題不是別的,我們的問題就是懶惰,是小富即安,小進則滿。
「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它們都在竭盡全力、拚命地求生存。」 「在環境嚴酷、灼熱的沙漠里,一年也會下幾場雨。有些植物趁著這雨,很快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然後枯萎,生命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周。它們在沙漠里頑強地生存,為了留下子孫,只要有一點雨水,它們就要開花結果,把種子留在地表,以待來年下雨時再次發芽。盡管生命短暫,只有幾周,它們照樣拚命地生存並留下子孫。」這些道理,人們都理解,都懂,可往往的結果是做不到。
三、我有一個最切身的體會,就是干什麼事最主要的是要付諸於行動。干什麼事只要你沒付諸於行動,都是空話。每個人都有干好工作,做好事,取得成功的願望,這只是你成功地1%,只有你去做了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再多的想法不付諸於行動,都=0
四、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培養工作的樂趣,喜歡和愛你的工作。社會不可能正如你意分配到你想乾的工作;因此,你需要在分配到你的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工作中培養工作的興趣,喜歡的更喜歡,不喜歡到喜歡到更喜歡,只有這樣你才會成功。如果你沒有興趣,既使分配到你喜歡的工作,也是3分鍾的熱度,長久不了,註定不會成功。這與一個人的修養,境界,世界觀有關。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你想讓他喜歡自己的工作,你想讓他取得成功,那是不現實的。只有付出行動,拚命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