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李子柒為例談談如何讓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內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容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B. 中國傳統文化將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C. 中華文化不斷走出去,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有什麼影響
中華文化不斷地走出去,能夠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中華文化走出去,能夠在交流當中豐富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同時也有利於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D.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啟示
第一,中華文化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因素,越來越多的表現為文化市場的爭奪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任務越來越緊迫。
第二,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悠久燦爛,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直是我們維護的。為了維護世界文化發展多樣性,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政治影響力的日益加大,在新的國際背景和歷史條件下,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
第三,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也是我們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拓展文化發展空間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戰略舉措,這是一個戰略的高度。第四,這個任務很重,使命感很強,我們要特別認識到在這個過程中怎麼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復雜性、長期性,所以要有打持久戰的准備。
E. 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要走出去先要讓國人也被中華文化熏陶吧
不過可以多舉行傳統文化的節目之類的 讓大家了解
F. 中國文化走出去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1.鼓勵海外辦學,2.發展海外華人子女的中國文化教育制度。3.推動對各國人民的中華文化教育。
G. 請從文化傳播角度談談中華文化如何成功走出去
找到自身特點,找到別人的需求點,把能夠結合的部分宣傳出去,走出去;
開展各回種交流活動,利答用各種交流渠道走出去;
利用經濟的發展推動文化的傳播,比方說和資本輸出一同走出去的中國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可以把文化帶出去;
把已經走出去的部分不斷尋找能夠被接受的部分,加大這部分的文化產品創意和輸出,強化走出去的效果;
H. 中華文化不斷「走出去」,吸引世界的目光,這會產生哪些影響
中國文化不斷的走出去,能夠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
I.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一次高質量的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
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會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國際期刊《中國文化國際傳播(ICCC)》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年會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與文化形象」國際研討會11月28日、29日在京舉辦。來自各界的海內外學者圍繞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主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
擺脫「文化糾結」
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
在8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看來,當前的中國文化處於一種「糾結狀態」——既有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明清以來開始傳入中國並且現在仍在傳入的西方文化,還有近百年的革命文化。三種文化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又同時存在於當代中國並各自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如此復雜的文化糾結現象,這三種文化如何取捨,如何融合,從而形成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和文化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能否走出去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因為當你向別人宣揚你的文化時,你首先要告訴人家你的文化到底是什麼。」秦伯益說。
「在走出去之前,要先想想我們文化本身的質地是不是具備走出去的前提條件。」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教授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所以步履緩慢,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整合尚未完成,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下文化尚未完成有機結合,因此在走出去之前「先要做好自己」。以電影為例,中國電影為了走出去盲目攀比模仿好萊塢,不僅沒能讓中國電影的文化內涵更加飽滿,反而丟掉了曾經的文化風格和特色,其結果只能是「硬著頭皮往外走,撞了南牆才回頭」。
如何解決中國文化的糾結?中國文化如何做好自己?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提出「第三極文化」理論,試圖構建起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元素,區別於歐美文化的中國特色文化價值體系。
回歸信息傳播本位
採用符合國際文化傳播規律的話語方式
「在過去的對外文化交流推廣中,我們的一些方式顯現出產業支撐力不強、文化內涵呈現不夠、思維和欣賞習慣還有很多地方對接不準、市場推廣力不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等問題。」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認為,應該對傳統的對外文化傳播交流方式進行檢討。
沈衛星認為,對外文化傳播交流,回歸信息傳播本位,高位策劃,智慧傳播,傳播內容要優質,注重主流人群,善於運用多主體方式切入、多元化模式組建、多樣化機制運作的傳播方式。同時,要變趕集式的傳播為嵌入式的傳播,也就是傳播的內容和方式要與周圍環境和傳播對象密切相關,最好是互動式的,只有這樣的傳播才能變得更加個性化、風格化、即時化、深入化。
中國文化走出去雖然遭遇不少挫折,但卻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那就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導演電影的國際傳播。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陳犀禾說,第五代導演當時的作品全部是傳統和本土題材,更加關注個人的主體性,這恰好為西方觀眾提供了理解異質文化中的中國和中國人提供了窗口。國際文化傳播的規律是兩種文化之間文化形態的互補性,因此我們對外文化傳播不管內容還是形式都要讓他國受眾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不同。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認為,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須要有一批對中國文化充滿高度自信並且能夠令人信服地闡釋清楚中國文化特質的人,「可惜,今天這樣的人太少」。除了建議加強傳播人才的培養,在傳播方式和傳播策略上,夏潮認為有效的對外文化傳播應該是在與其他文化的互動中完成的而不是單向的,同時要認識並尊重不同受眾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習慣,准確轉換話語體系以切合受眾心理。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