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讓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眾多科目當中,科學科學的設置目的是便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對於小學生的科學精神的樹立與提升有著非常巨大的啟蒙作用,在科學的學習過程中,科學教師需要教導小學生敢於克服任何困難,敢於對同一件事情提出不同的見解。現階段的小學科學課堂當中,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需要便是要在科學課堂當中有效提升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將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 有效性
1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對於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關注力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關注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科目,必然要發揮出其不可取代的教學功效,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最主流的教學方式便是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的形式來真正參與到科學的學習當中,這種方式已經深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與喜愛,並且會成為小學科學教學中最主流的方式之一,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科學教學經驗,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2 當前小學科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分組隨意性較大
在日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關注小組成員的搭配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分組往往都是按座位前後幾個人為一組或者同桌一組,這樣的組合優勢就是方便快捷,但是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座位本身就是按照高矮編排的,人員搭配不合理,有的小組閉口不言;有的小組你爭我搶;有的小組在那裡聊天、逗樂,出現這樣的結果,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無法進行,達不到實際效果。
2.2 學生主動參與度不高
在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均衡,是許多教師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每一組學員並沒有全部主動參與,往往都是學習好的學生在講,學習差的學生一言不發,沒有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我約束能力差,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無法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第二,有部分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不願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第三,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小組學習的參與度。
2.3 小組活動重形式而輕實質
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很多的科學教師都將自己的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備課、批改作業等等眾多環節上面,對於課堂上所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並沒有表現出非常高的重視力度,甚至對於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是表現出比較排斥的態度的,很多的教師還是在一貫堅持著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只有把課全部講完才是他們最基礎的教學任務,為並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或者實際的學習需求,對於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階段,在上課的時候雖然按照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學,但是並沒有真正啟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模式,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更多地成為了一種供外界欣賞的樣子。
3 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3.1 科學分組,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科學分組是小學科學合作學習教學的首要任務。一個好的合作小組應該是一個積極進取、相互促進,具有較強學習力、凝聚力和競爭力。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不應該隨意安排,應採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要考慮到每位學生個性特點、知識儲量、技能等因素進行合理組建。要堅決擯棄隨意編排,雖然以往按座位分組活動比較快捷方便,但人員搭配不科學,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互補搭配。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本人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每組一般以四人一組,其中包含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這樣分組有利於各成員間相互互補,也利於各組之間公平競爭,防止出現一邊倒現象。
3.2 重視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重點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科學教師就必須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上面,一定要重視起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過程決定結果。科學教師可以在科學課堂上創設與小學生所學習的科學知識相關的情境,積極主動地組織各種小型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自己去參與實際的研究,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科學教師一定要給予科學有效的點撥,給予小學生足夠的啟發空間,成功激發起小學生的求知慾望,密切關注好小學生的學習動向,與小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與溝通,加深對小學生對於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
3.3 評價應多元化、多角度、多樣式
科學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切忌以成績的好壞為唯一標准,而是要採取多元化、多角度、多樣式的評價機制。一定要將多角度的內容都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去,包括基本的學習成績、課堂學習表現、日常的學習態度等等。此外,科學教師必須要保證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比如可以採用多種方式結合的態度,將語言表達能力、課堂表現分數、物質類的小獎勵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形式,來調動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多採用賞識類的教育方式,多多給予小學生肯定和鼓勵,對於一些表現不好的小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維護好小學生的自尊心。對小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絕對不是教師的唯一權利,科學教師也可以引導小學生來自己評價自己,或者聯合家長一起對小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反,這會是一件長期性、艱巨性的教學任務,但是這樣任務所帶來的功效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科學教師一定要重視此任務,爭取早日將小學科學課堂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羅曉艷.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6
[2]蔣易靜.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
[3]杜世勛.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
關於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得到越來越多老師的肯定,學生在愉快的小組合作氛圍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交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學科學課堂,開展探究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學生掌握合作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關鍵詞]小學科學;小組合作
;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科學課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創建合作學習小組,就是為學生創造了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親歷了科學學習、探究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動手做、用腦思,用嘴說」等多種感官進行自主合作、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正確運用,合理調控好這個「合作的小組」,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有利於課堂活力不斷呈現。但現在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多留於形式,學生不能實現真正意識上的合作,造成學生「假合作學習」的低效率狀態。如:小組成員隨意組合,隨意合作,隨意交流,參與度不高,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調控不當,評價不當等,多數學生成為了「看客」。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構建結構、分工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我校基本上都是大班額,在大班額環境下,構建合作小組時,首先,要注意結構的合理化。遵循「優勢互補」原則。我主要採取好中差、動靜、男女、動手強和思維強的組合方法。這樣組合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其次,要注意分工的合理化,只有小組內分工明確,才會使探究過程「活而有序」反之容易出現「爭搶」和「坐等」等不良現象,不利於小組團體意識的增強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一般在小組內設置小組長、實驗員、記錄員、匯報員、材料員等角色。這些角色並不是孤立的,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例如小組長也可以是匯報員,記錄員也可以是材料員等。這些角色也不是終身的,我們會定期輪換。再次,通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質疑、表達、守紀、有序活動等合作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合作意識,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能。
二、創建環境,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機會
1.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教師要放下架子,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
在執教《力在哪裡》一課,我給每組准備一個彈簧秤,一個蘋果、一個文具盒、一本書。要求提起這些物體需要多少牛頓的力,並在記錄本上進行准確的記錄。在討論過程中我播放一段輕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主動的探究,同時,我走入他們中間,和他們一起合作學習。沒過一會,有好多組都完成任務。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一組還是一直在努力,看他們的神情好象有點著急了,我及時過去安撫他們:「不要急,慢慢來,需要老師的幫助嗎?」我給他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通過老師的指導,果然一下子明白起來了,很順利的完成了老師交給的任務,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
2.提供充裕的合作時間與空間。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減少不必要的講解時間,把課堂時間的支配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有機會發言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學生的智慧得到發揮。在合作前給足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只有當學生對探究的問題無法解釋時進行合作才是最有效的。
在執教《摩擦力的秘密》一課中,我主要是讓學生來發現有關摩擦、摩擦力的現象,能夠做研究減小摩擦力大小的實驗。首先,給每一小組提供材料:測力計、木塊、小車、砝碼、鑷子、砂紙等試驗材料。其次,給學生十分寬松的時間進行討論。即認識實驗的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實驗的注意事項等問題並擬好書面的實驗方案。然後,交流各組的實驗方案,學生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相互補充,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修改各組的實驗方案。這里我給了學生足足20分鍾的時間,努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機會,使不同的學生的智慧得到盡情地發揮,體會合作探究的樂趣。同時為下面的實驗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大限度取得實驗的成功。最後,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探究空間,不局限於教室走廊,在不影響學校教學次序和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選擇校園的任何角落來作為你的探究場所進行實驗。最終,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開展組間競爭,增強學生合作意識。採取小組競爭機制,對優勝學習小組進行獎勵加分的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我在執教《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一課時,首先,我為每組准備相同的水槽、一塊泡沫塑料、一塊土豆、一個裝有水的小玻璃瓶、一塊橡皮泥、一個小燒杯,一包食鹽,一支筷子、活動記錄表。其次,教師演示,把泡沫塑料塊、土豆塊、裝有水的小玻璃瓶和橡皮泥全部放進裝有水的水槽里,讓學生觀察哪些物體會沉,哪些物體會浮?學生匯報後,馬上提出問題:如何讓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呢?接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讓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比賽前提出要求:實驗規范又快速,探究出的方法多,結論又正確的小組為優勝組。學生通過分工後就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之中。通過實驗,各組基本上探究出了藉助漂浮物、改變物體的形狀、減輕物體的重量、在水裡加鹽四種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但教師也要積極投入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去,及時發現問題,給予提示和幫助,當發現各組很難想到在水裡加鹽的辦法時,我就播放《死海不死》視屏,學生看後得到啟示,馬上想到此方法又積極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之中。比賽結束後,及時評比並給優勝組進行加分獎勵。通過組間競賽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競爭意識,更讓學生體會到他們取得的成功是大家合作的結果,每個人的努力都將關繫到合作小組的榮譽,體會到自己是小組中的一員,要為小組出力,才能使小組探究取得成功。
三、有效組織,促使合作學習的成功
1.努力培養學生的「三會」。「一會」就是讓學生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其他同學的發言,努力聽出同學發言的要點,對同學的發言能做出自己的評價;「二會」
就是讓學生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同學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會」就是讓學生學會根據他人的觀點,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產生新的想法,做出總結性發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努力培養學生的這「三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這種習慣,促成合作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2.善於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如:在當有較多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相近疑難個人無法解決時;當學生對某一問題出現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討時;當學生學習任務較多,需要分工協作時;當學生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時,都是進行合作學習的較好時機。記得在執教《生物的遺傳現象》一課中,我要求各組用圖文的形式直觀表達生物都有哪些遺傳現象。我深知完成這個關系圖的繪制是有難度的,所以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先給小組學生充分的思考與修改的時間,然後通過討論讓學生相互啟發,開闊思路,找到彼此之間更廣泛的聯系,最後再完成一幅完整的圖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理論與策略.學范出版社[J]教學與管理,2012(08).
[2]張紅霞.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陳喜燕.淺談對學生科學探究習慣的培養.小學教學參考,2012(12).
[4]劉輝.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及實施策略.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3(4).
以上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淺談在小學科學課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眾多科目當中,科學科學的設置目的是便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對於小學生的科學精神的樹立與提升有著非常巨大的啟蒙作用,在科學的學習過程中,科學教師需要教導小學生敢於克服任何困難,敢於對同一件事情提出不同的見解。現階段的小學科學課堂當中,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需要便是要在科學課堂當中有效提升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將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 有效性
1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對於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關注力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關注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科目,必然要發揮出其不可取代的教學功效,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最主流的教學方式便是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的形式來真正參與到科學的學習當中,這種方式已經深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與喜愛,並且會成為小學科學教學中最主流的方式之一,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科學教學經驗,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2 當前小學科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分組隨意性較大
在日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關注小組成員的搭配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分組往往都是按座位前後幾個人為一組或者同桌一組,這樣的組合優勢就是方便快捷,但是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座位本身就是按照高矮編排的,人員搭配不合理,有的小組閉口不言;有的小組你爭我搶;有的小組在那裡聊天、逗樂,出現這樣的結果,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無法進行,達不到實際效果。
2.2 學生主動參與度不高
在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均衡,是許多教師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每一組學員並沒有全部主動參與,往往都是學習好的學生在講,學習差的學生一言不發,沒有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我約束能力差,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無法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第二,有部分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不願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第三,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小組學習的參與度。
2.3 小組活動重形式而輕實質
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很多的科學教師都將自己的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備課、批改作業等等眾多環節上面,對於課堂上所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並沒有表現出非常高的重視力度,甚至對於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是表現出比較排斥的態度的,很多的教師還是在一貫堅持著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只有把課全部講完才是他們最基礎的教學任務,為並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或者實際的學習需求,對於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階段,在上課的時候雖然按照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學,但是並沒有真正啟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模式,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更多地成為了一種供外界欣賞的樣子。
3 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3.1 科學分組,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科學分組是小學科學合作學習教學的首要任務。一個好的合作小組應該是一個積極進取、相互促進,具有較強學習力、凝聚力和競爭力。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不應該隨意安排,應採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要考慮到每位學生個性特點、知識儲量、技能等因素進行合理組建。要堅決擯棄隨意編排,雖然以往按座位分組活動比較快捷方便,但人員搭配不科學,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互補搭配。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本人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每組一般以四人一組,其中包含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這樣分組有利於各成員間相互互補,也利於各組之間公平競爭,防止出現一邊倒現象。
3.2 重視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重點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科學教師就必須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上面,一定要重視起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過程決定結果。科學教師可以在科學課堂上創設與小學生所學習的科學知識相關的情境,積極主動地組織各種小型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自己去參與實際的研究,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科學教師一定要給予科學有效的點撥,給予小學生足夠的啟發空間,成功激發起小學生的求知慾望,密切關注好小學生的學習動向,與小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與溝通,加深對小學生對於科學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