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國培訓計劃評語

國培訓計劃評語

發布時間:2021-02-22 08:26:29

Ⅰ 國培計劃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變革講座的簡短評語有哪些

楚子航忽然明白了源稚生那句話的意思,源稚生一旦支持不住,「王權」的領域版也就崩潰了,死侍會再度權獲得活動的能力!楚子航還沒來得急反應就聽見背後急促的槍聲,那是愷撒向著這邊射擊!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名死侍正撲向自己背後,愷撒發現之後用火力壓制。他抓著源稚生貼地翻滾,一條巨大的火蛇從天而降,這名死侍剛剛從「王權」的領域中解放出來就發起致命的撲擊,完全不顧自己渾身著火。它的利爪握住源稚生的小腿,楚子航聽見骨骼扭曲的微響,死侍的握力之大可以在鋼鐵上留下手印。

Ⅱ 培訓學習建議怎麼寫

本人有幸參加了本次員工的培訓班,經過一段時間的課程學習,個人對此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如下:
本次培訓的課程總體內容豐富,課堂氛圍好。大家都有學習的熱情,每次的課前小互動環境既放鬆了情緒又緩解了壓力。課前小互動是值得推崇的培訓環節,也能夠讓學員們認員。我們的培訓老師也是熱情高漲,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學所得與我們學員分享,讓我們共同進步。
做為一名職能部門的員工而言,感覺培訓課程內容多傾向於賣場銷售的一線人員,有些課程內容與本職工作相關偏遠,應該在培訓時有針對性。可以課前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然後制定培訓計劃並實施。這樣可以更大程度的滿足員求知的需求,集中力量分人員、分崗位培訓。另外,可以提前下發課件教程資料,以免員工在聽課過程中只注意筆記而乎略聽課,這樣可以幫助記筆記慢,文化基礎弱的學員更好掌握學習的重點。
對於一些課程需要加入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以身邊事、身邊人、具體事來幫助學員加深課程的理解,深入淺出,引導學員聽透所授課的內容。做到上一節課有一節課的效果。課程的選擇上也可以加上實操性的東西。如:陳列、色彩搭配課就可以配上教具。讓學員實際動手操作。這樣可以增加課程的互動性,更有益於學員對抽象概念的具體理解。
如果我們能從重多培訓講師中,確定一部分優秀的講師固定授課會比講師輪流授課效果好。因為,授課也是需要一定授課技巧,授課人有內涵,能將課件的內容充分的表達和傳遞給學員,增強培訓授課的效果。建議可以讓學員投票選出一部分比較喜歡的講師,色後固定授課老師。
另外,也給我們的學員提出一點建議。那就是把每次的培訓心得留存一份,以便日後翻看時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歷程,看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點與不足。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也希望我們大家在培訓中學有所成,共同進步。
供參考。

Ⅲ 聽國培計劃專家講座的簡短評語有哪些

聽《國培計劃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資中雙龍鎮鏵頭小學 吳其林
聽了劉德武專家的的這一講座深有感受,覺得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自己要有一定的情趣趣味。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懂幽默風趣。他的這個講座中的每一個自己的教學案例不僅教學方式靈活新穎,設計獨特。而且教師語言親切、幽默富有感 染力。讓人看後印象深刻。
【案例】我舉個例子說,好吧,這是我們六年級的一節課,叫做分數乘法當中的第一節,分數乘整數,我向大家匯報的是我曾經上過這節課,分數乘整數,當年的例題是2/9×4,那麼我想學生會有什麼需求呢,我們在講這節課的時候,它是一節法則課,那我們就不應該僅僅讓同學學會這節課的內容,比如說分數乘整數該怎麼上,該怎麼做,得多少,不是。因為滿足同學另外一個更加深層次的對知識需求,比如說分數乘整數,這個內容與分數相加、分數加法有什麼聯系,有什麼關系,與整數乘法又有什麼關系,因為在這節課之前,他在中年級學過整數乘法,對吧,他在五年級學過分數加法,那麼分數乘整數,就與整數乘法,與分數加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這個聯系,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深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算積,並能夠更好的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所以我上課是這樣上的,請大家看,我會給同學出一組分數相加的口算題,大家看,我問問同學們,同學們看這是幾,小孩會說2/9,沒問題,請做第一道題,誰也不舉手,全班搶答,看得幾,看誰搶的又對,又快,我把第一題拉開,小孩一看,4/9,前面都會說4/9,沒問題,對吧,到現在每逢暑假,我還經常愛上這節課,因為它特別適合在暑假裡面上。好了,我又把它拉開了,同學們這道題得幾,小孩看了看,6/9,6/9,當然也有同學說了,老師要約分的,要約分,就是2/3了,2/3,好啊約分是2/3,不約分就是6/9,挺好的。這道呢,搶答人更多了,因為它已經形成規律了,8/9,異口同聲說,這道題呢,有人說10/9,當然也有同學說1 ,正在他們亂糟糟的,我就把全打開了,我說這道題多少,全打開了,這么多,讓他去看,小孩一看,全笑了,如果聽課老師他們也會笑,這么多2/9相加,他一下子誰也說不出得多少,都在笑,我也跟著在笑。
老師你想,這節課我沒有出示課題,我沒有告訴他們今天講分數乘法,我出示只是這么多2/9連加,老師您想,他看著這么多2/9在相加的這樣一個算式,他們自己主動說老師有,用乘法,您說是不是在他腦子裡面就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分數乘法的一個模式,一個模型,也就是說他能夠主動的把這樣的分數相加題,如果和分母乘法給它相溝通,這就是在進行乘法意義教學,而這種乘法意義教學,不是老師說出來的,不像同學看那個文字,不是機械的去讀和記,而是他自己內心的理解和遷移。通過這個遷移來建立分數乘法的概念,我覺得這點是很有意義的。當然我還會問,能用乘法做嗎,小孩說:能。好了,如果真的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的話,你現在特別需要知道什麼?這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他一定會知道,一定想知道,我想知道幾個2/9。
讓同學編題,我一個不落的都把它寫在黑板上,豎著寫,寫在2/9×28的下面,一般來說能寫個六七個,寫這么多,學生編的題有什麼用呢,我覺得意義非常大。遠的不說,這節課兩件事可以做,第一說一,課堂板述以來,那個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這個的話我們取消了,刪掉了,不寫了,沒關系。但是我覺得真正一個具體的算式還是要說出意義就更好,這是第一個意義。第二當這些個新課講完之後,該練習的時候,我幾乎就不再出什麼筆答題了,就完全讓同學做他們自己編的題,按順序做,你編哪道題,我做哪道題,同學做自己編的題那他是一種享受,他覺得這個題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生動。有時候我說這誰編題,我可不知道得多少,我真的不知道得多少,同學相信你是剛剛編出來的,對不對?那麼他會有一種責任心在編,責任心去做,我一定好好把題做對了,告訴劉老師這道題得多少,因為他都不知道得多少,很有意思。

我還可以說,同學們,3/7×18,既然表示18個3/7在相加,我們能不能把它還原成,還原成這個加法算式呢,小孩說「能」,於是我就帶著同學們去加,這么說,3/7+3/7+3/7+3/7+3/7+3/7+3/7+3/7+3/7+3/7,大點聲,+3/7,快點,+3/7+3/7+3/7+3/7+3/7,學生讀完以後,我這叫習慣**挖苦他們,當然有的老師說不許挖苦學生,要尊重學生,我想:善意的,不是不可以。我怎麼挖苦他們呢,我說你瞧瞧你們,讀18個3/7就累成這個樣子,你們聽聽我怎麼讀,小孩就充滿了意願,充滿了期待,就聽聽老師怎麼讀,我就站在那裡,站的很直,我認真的讀,大家聽,聽我怎麼讀,3/7×18,小孩一聽,這么讀,就立刻有一種上當的感覺,這么讀我們也會,是吧,就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讀法他就感受到,那個讀那麼麻煩,這個這么簡單,甭說寫起來那麼麻煩,這個這么簡單,甭說計算起來那個也那麼麻煩,這個一定很簡單,對吧。
我還會說同學們,盡管大家讀18個3/7相加,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你們還得感謝我,還得感謝我,學生們一臉茫然,憑什麼感謝你,他甚至說『為什麼感謝你',是嗎,把我們累成這德行。我走向黑板前,指著最後一個算式,我會跟他們說,因為我沒讓你們加這個,比如說2/5×100,學生一聽,就崩潰的笑了,2/5×100,到讀100個2/5相加,不見得累成什麼樣子了。就通過這個波動,充分感受到分數乘整數是這樣的簡便,這樣的可愛,它和分數乘法和分數加法,和整數乘法是那麼有著密切聯系,就能夠促進他在遷移中學好新的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能把每一節課設計得這樣細致、上得這樣生動自然很難。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掌握多方面知識。敬佩之餘也在反省:作為教師不但要有源源的活水還要多才多藝。三尺講台便是展示自己的舞台。精湛的技藝會給觀眾身心愉悅之時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時時在腦海中涌現。而一個技藝平庸的藝者吸引不了多少觀眾的眼球談何給觀眾留下多深的印象呢?學生正如那些觀眾,他們沒能把全部目光集中在我們身上,還是我們的技藝不夠精湛還欠缺學習、磨練。所以我們還是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在教學上成為吸引學生眼球的藝者。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Ⅳ 培訓學習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培訓學習意見和建議:

1、本次培訓的課程總體內容豐富,課堂氛圍好。大家都有學習的熱情,每次的課前小互動環境既放鬆了情緒又緩解了壓力。課前小互動是值得推崇的培訓環節,也能夠讓學員們認員。我們的培訓老師也是熱情高漲,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學所得與我們學員分享,讓我們共同進步。

2、做為一名職能部門的員工,感覺培訓課程內容多傾向於賣場銷售的一線人員,有些課程內容與本職工作相關偏遠,應該在培訓時有針對性。可以課前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然後制定培訓計劃並實施。這樣可以更大程度的滿足員求知的需求,集中力量分人員、分崗位培訓。

3、提前下發課件教程資料,以免員工在聽課過程中只注意筆記而乎略聽課,這樣可以幫助記筆記慢,文化基礎弱的學員更好掌握學習的重點。對於一些課程需要加入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以身邊事、身邊人、具體事來幫助學員加深課程的理解,深入淺出,引導學員聽透所授課的內容。

4、課程的選擇上也可以加上實操性的東西。如:陳列、色彩搭配課就可以配上教具。讓學員實際動手操作。這樣可以增加課程的互動性,更有益於學員對抽象概念的具體理解。如果我們能從重多培訓講師中,確定一部分優秀的講師固定授課會比講師輪流授課效果好。

5、授課也是需要一定授課技巧,授課人有內涵,能將課件的內容充分的表達和傳遞給學員,增強培訓授課的效果。建議可以讓學員投票選出一部分比較喜歡的講師,色後固定授課老師另外,也給我們的學員提出一點建議。

6、那就把每次的培訓心得留存一份,以便日後翻看時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歷程,看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點與不足。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也希望我們大家在培訓中學有所成,共同進步。

員工培訓評價怎麼寫

對其崗位職責,從品德、績效、能力和態度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具體內版容包括工作責任權心、是否安心崗位工作、崗位技能掌握情況、能否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服從領導、團隊精神等等。最後作出考評結論,按時轉正、延期轉正或試用不合格。

Ⅵ 怎麼對教學計劃進行評價

《教育評價》學生作業 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給每個小組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意見, 以便為作者提供反思建議, 促進共同學習和提高。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 作者: 紀式為 2007101344 鄭碧霞 2007101308 鄭佩斯 2007101311 鄭偉心 2007101346 鍾明君 2007101302 系別:中文系漢語言文學 摘要: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關鍵,課堂觀察正是研究課堂教學的一種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藉助課堂觀察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層面的問題,已是當前 教學研究的關鍵與核心問題。課堂觀察是課堂教學研究最經常最基本的方法 之一,是適合研究課堂情境的重要方法,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能為教育決策與教育評價提供依據。本文主要通過簡述課堂觀察的涵義、方 法與意義等,進而說明進行有效課堂觀察對於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堂觀察 種類 工具與方法 1 第一部分前言 自從有了課堂教學以來,觀察課堂的行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為一種科學 研究方法的課堂觀察至今仍然是「一項被遺漏的教師專業能力」 。 課堂觀察雖然在我國早已有所介紹, 也有學校或教師開展了一些課堂觀 察的研究工作。然而,作為一種他鄉經驗,怎樣在我國本土紮根與發展?仍然有 許多理論和實踐上的問題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例如,課堂觀察能促進課堂學習的 改善嗎?課堂觀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嗎?國外課堂觀察的技術需要怎樣改進 才能適合中國的課堂?怎樣培訓教師具有一整套的技能, 讓他們成為合格的觀察 者?? 我們,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個小集體,經過一個多月的持續研究,在理論 上和實踐上,對上述的一些問題作了探討,並在某些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 我們願意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也願意與對此感興趣的同仁合作繼續深入地推進中 國式課堂觀察的研究。 第二部分課堂觀察的涵義、種類以及局限性 (一)課堂觀察的涵義課堂觀察,就是通過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並在此 2 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它要求觀察者帶著 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 (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直接(或 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師專業學習 的重要內容。 (二)課堂觀察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課堂觀察進行不同的分類: 1、根據資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資料本身的屬性來劃分,可分為定量觀察和定性觀 察。 2、根據觀察者與被觀察課堂的關系,可分為自我的課堂觀察和對他人的課堂觀 察。 3、根據觀察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可分為合作的課堂觀察與獨立的課堂觀察。 4、根據對觀察對象或內容的選擇來分,可分為集中觀察和分散觀察。 5、根據觀察目的與作用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觀察、提煉性觀察、專題性觀察。 很多課堂觀察的分類都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往往是交叉、重疊的,具有多重 屬性,教師應靈活對待、綜合運用。 (三)課堂觀察存在的問題課堂觀察是聽評課的一種範式,是教師研究課堂的一種方式或方法,但不是 唯一的方式或方法, 它不是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全部, 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 它只能解決它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課堂觀察則是運用科 學的方法解決教學藝術中的一部分問題,它善於對課堂行為的局部的分析與診 斷, 而不善於對課堂事件的整體的、 綜合的、 宏觀的把握。 它主要完成三項任務: 3 一是描述教與學的行為, 診斷教學問題,二是幫助教師改進課堂中具體的教學問 題,三是改變教師日常的課堂研究行為。然而,課堂觀察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 的,主要表現在: 它只能觀察可視、可感的直觀現象與行為,如教師言語、學生的課堂反應、 課堂活動等,從現象理解本質,是一種歸納的方法;它只能選擇一個或若干個觀 察點或課堂行為進行細致而深入的觀察研究, 不能包容所有的行為或較多個觀察 點。 它需要觀察者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要求觀察者能集 中心智觀察,及時、准確地收集相關信息,隨時做出決定。它需要被觀察者抱著 上「家常課」的心態來上課,要求被觀察者具有願意接受他人觀察並不受現場觀 察影響的特質。 它需要一定的時間、設備與技術的保障,來完成程序的三步曲;它還需要一 個合作共同體的基體,在基體內教師可以進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對話與交流, 以確保觀察的持續性與有效性。(朱偉強、鄭東輝) 第三部分課堂觀察的過程及主要方法 (一) 課堂觀察的基本步驟 1、階段一:課堂觀察前准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首先要確定觀察的時間、地點、次數等。其次,要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觀察的中心 或焦點。再次,設計或選擇觀察記錄的方式或工具。 4 2、階段二: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課堂觀察的實施階段包括進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計劃及所 選擇的記錄方法對所需的信息進行記錄。 觀察者應先徵得同意, 並盡快在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以消除 被觀察者的懷疑和戒備心理,也消除學生的好奇心理。 通過不同的課堂觀察記錄方式, 觀察者記錄那些所觀察行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 為發生的時間、出現的頻率、師生 言語或非言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包括一 些關於觀察對象其他行為的文字描述以及觀察者的現場感受和理解, 還包括一些 音像資料。 3、階段三: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與結果的呈現 通過課堂觀察所收集的資料, 一般有定性和定量兩種。課堂觀察的最終目的不是 為了寫成研究報告或論文並發表,也不只是為了證明、填補或構建某種理論,更 重要的是為了促進教學、改善實踐。 (二)課堂觀察框架課堂觀察框架將課堂分解為學生學習(准備、傾聽、互動、自主、5 個視角)、 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課堂文化 4 個維度,每個維度由 5 個視角構成,每個視角 由 3 至 5 個觀察點組成,合計 68 個點,。 第一, 課堂觀察框架為教師理解課堂提供了一個支架。課堂觀察框架的觀察 點為老師立足於「點」來思考課堂(課堂是什麼?)提供了支持,而 68 個點, 20 個視角,4 個維度的綜合,為老師從「面」上理解課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課 5 堂觀察框架從「點」和「面」出發引領教師理解課堂、反思課堂、改進課堂,提 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和專業發展的品質。 第二, 課堂觀察框架為教師選擇觀察點、 選擇開發觀察工具提供了參照體系。 在開展課堂觀察時,教師們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在熟悉課堂觀察後,根據自己 的發展需要, 從觀察框架中尋找相關的觀察維度、 視角和點, 設計自己的觀察點。 觀察點確定後,可以根據觀察框架的架構體系選擇或設計觀察工具,如量表、記 錄單、調查問卷等,選擇合作觀察的夥伴,商討分工合作的觀察內容,研討雙方 觀察的規則等。 (三)課堂觀察點的確立課堂是錯綜復雜且變化萬端的,要觀察到課堂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 的;但如果我們不知道在找尋什麼,就看不到更多的東西。因此,課堂觀察要求 根據觀察點的品質、觀察目的和內容等事先確定好觀察點。 首先,要根據觀察點的品質——可觀察、可記錄、可解釋來確定觀察點。這 是由觀察的特點所決定的。 我們只能觀察到具體的行為表現(如師生之間的提問 與應答、闡釋與分辨、輔導與練習,教師移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等),而師生頭 腦里的東西是很難觀察到的。 其次, 要根據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個體的需要來確定觀察點。處在不同發展階 段的教師關心的問題不同 (根據自己需要加強的教學領域或某一方面素養來確定 觀察點,通過觀察、研究作為自己改進的參照)教師可以實際上,觀察者和被觀 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相一致,這就需要在課前會議中通過協商決定。 再次,要根據合作體的需要來確定觀察點。課堂觀察合作體形成的前提之一 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標,或是研究一個主題,或是形成合作體的教學風格,或是 6 改進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等等。 因此,在確定觀察點時還要考慮圍繞合作體的需 要,在這基礎上「設計——觀察——反思——改進」,從而形成教研活動的跟進 鏈條。 (四)自主開發課堂觀察記錄工具 1、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 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有很多種,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 自己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總的來說,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可分為定性 的記錄方式和定量的記錄方式兩種。 定量的記錄方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 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它主要有等級量表和分類體系等記錄方式。 定性的記錄方式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包括:(1)描述體系,即在 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 是一種准結構 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 (2)敘述體系,即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 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3)圖式記錄,即 用位置、環境圖等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4)技術記錄,即使用錄音帶、錄像 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定量的記錄方式和定性的記錄方式可以相互補充使用。所獲得的數據、信息 應盡可能地反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活動。 2、如何選擇已有的觀察記錄工具 主要考慮的三個因素: 一是觀察點; 二是觀察者自身的特徵; 三是觀察條件。 7 3、為什麼還要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 已有的成熟的觀察記錄工具, 它們在邏輯上的嚴密性和科學性都是經過了實 踐檢驗的, 但它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於是自主開發觀察記錄工具成了一種 比較現實的選擇。 4、如何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 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是分析設計階段,首先應具體分析觀察對象(內容)的要 素和觀察課的特徵, 然後根據觀察課的具體情境設計觀察記錄工具。二是試用修 正階段,觀察記錄工具出來後,必須檢驗其科學性。三是正式使用階段,一般來 說,教師自主開發的觀察記錄工具,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解釋起來能自圓其說, 盡管可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卻能在開發的過程中很好地提高教師的理論 素養、設計能力和合作研究的水準。 (五)課堂觀察的主要方法 1.擬訂提綱進行觀察 觀察的重點:問題導入(新課導入) 觀察提綱:(1)問題空間是否適度?(2)問題是否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 動性?(3)問題是否有一定的指向性?(4)問題的可操作性如何? 觀察對象:不同地區的三位任課教師 觀察記錄的課堂原始資料: 教師甲: 師:請同學們舉出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例子。 生:教室的門,課桌面,教室的窗戶等。(學生踴躍回答) 8 師:好!這些都是平行四邊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 的性質。(隨後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都有哪些性質?(進入研究主題) 教師乙: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兩個四邊形有什麼不同? ① ② 生:①是不規則四邊形,②是平行四邊形。(學生幾乎是齊答) 師: 好,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 (隨後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還記得平行四邊形的定義?(進入新課) 生:(少數學生舉手) 教師丙: 師:請同學們剪一對全等的三角形,並試著看看由它們能拼出怎樣的 幾何圖形? 生:動手操作,先剪出形狀各異的一對對全等三角形,然後拼圖形。 (學生程度不齊,有個別學生一直未剪出一對全等三角形) 師:請同學們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拼圖。 生:(學生踴躍)展示出下列圖片: ① ② ③ 9 師:誰還有不同做法?(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體現教學民主) 生:學生繼續拼圖。 (教學的重點似乎是拼圖,而不是研究平行四邊 形了) 師:大家繼續。 從三位教師的教學導入可以窺視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對教材的運用和理解, 也能夠直接觀察到教師藉助問題導入所設置的問題質量。 用觀察初始的觀察提綱 來分析: 教師甲的問題設置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問題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間,但又能 夠達到回憶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的目的。通過學生舉例,自然可以回憶平行四邊形 的形狀,甚至概念。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己舉例能夠反映學習者對概念的理 解水平。 教師乙的問題設置直觀、簡單明了,直奔主題(問題指向性明確),然而, 問題空間較小, 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識記水平,這樣不易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 性和學習興趣。 教師丙的問題設置直接運用教材的情景,可操作性強,學生急於想看到自己 的作品,這樣,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問題指向性雖然不明顯,但對研究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有一定的正向遷移作用,可惜教師的引導離教學主題較遠(當 然, 讓學生探究還能拼出什麼樣的圖形, 不是無意義的, 而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 。 本節課教材編寫意圖從知識的教學目標上有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拼圖活動使 學生回憶起平行四邊形的概念, 二是逐漸由這個活動過渡到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 10 質。 同時關注學生活動經驗的積累和學習情感的調動。 可見, 教學採用問題導入, 甚至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值得提倡的, 但最好不要偏離教材 「原作」 的設計意圖。 2.使用量表進行觀察 我們可以藉助他人已經成熟的觀察量表對課堂進行觀察. 下面是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FICA): 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 ①接納學生的感受 ②表揚或鼓勵學生行為 間接影響 ③接受學生的主張和觀點 教師講 ④向學生提問 ⑤講解 直接影響 ⑥給予指導或指令 ⑦批評或維護權威性 ⑧學生被動說話(如回答教師提問) 學生講 ⑨學生主動發言或向教師提問 靜止 ⑩沉默、懷疑或暫時停頓 自主 中立 回應 自主 中立 回應 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將師生課堂對話活動分為十種類, 每個分類都 有一個代碼(即表示這類行為的數字)。利用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可以 分析課堂上師生對話的頻次, 進而依據代碼分類進一步分析教師的教學態度、教 學方式等。 11 課堂對話分類頻次統計表(總觀察時段:1200″) 體現學生主導取向的教學 項 ⑨ 目 頻 2 次 百 分 0.17 2.67 1.75 1.0 5.58 比 36.42 16.75 7.17 0.33 33.75 58 32 21 12 67 72 365 201 86 4 405 696 ③ ① ② 合計 ⑩ ④ ⑤ ⑥ ⑦ ⑧ 計 中立 體現教師自主取向的教學 合 由上表可以看出,課堂教師的主導取向占絕對優勢(第⑤、⑥、⑦、⑧類, 占 58%),以教師主導取向的教學不易偏離教學主題,並能促使學生及時對教師 的期待做出回應(第⑧類)。學生自主取向的教學方式使用較少(第①②③類, 僅占 5.58%),不利於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 還可以看到教師較以往的教學明顯體現一定的教學民主 (第⑦類占 4.33%, ) 教師注意運用鼓勵性評價(第②類,占 1%)。 事實上,以教師為主導取向的教學方式,在目前的教學中絕對佔主流,究其 原因,除客觀上受教學內容的影響外,更主要的是受我國千百年來傳統教學的 影響,傳統的教學觀念是難以改變的。 12 3.運用 TIMSS 課堂教學錄像分析方法 運用 TIMSS 課堂教學錄像分析方法做課堂觀察是現代的一種方法.上海教育科 學研究院現代教育實驗室,給出了藉助課堂教學錄像觀察分析的步驟: (1)建立課堂錄像帶分析的編碼系統 (2)將錄象帶轉化為數字化文件,便於分析軟體的處理 (3)根據編碼系統對課堂教學的各種特徵進行編碼 (4)對編碼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5)根據初步的分析結果進行二次分析 (6)生成課堂教學分析報告 北京大學的繆容老師也利用TIMSS方法對濟南兩位老師的錄像課進行了分 析。 課堂是較復雜的實驗室,課堂觀察也是一個較復雜的工程,觀察的視覺與手 段應當是開放和多元的,觀察的內容應引起執教者、研究者深入思考教學中的問 題。讓我們走進課堂,用心觀察,並逐漸使課堂觀察、課堂反思、教學實踐走向 統一。 參考文獻: 【1】Gary D. Borich 著,么加利,張澤立譯。 《教師觀察力的培養》——通向高 效率的教學之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 Thomas L.Good.Jere E.Brophy 著, 陶志瓊, 王鳳, 鄧小芳等譯。 《透視課堂》 ,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13 【3】 《當代教育科學》 ,崔允漷、沈毅等著。 【4】 《課堂觀察指導》 ,陳瑤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年版。 【5】 《教學理論》 ,施良方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 附: 自主導學課題研究反思小組評價報告 小組成員:紀式為 2007101344 鄭偉心 2007101346 鄭碧霞 2007101308 鄭佩斯 2007101311 鍾明君 2007101302 這學期在李靜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嘗試了一次很特別的課題研究, 在最初的選 題階段我們就遇到了些許挑戰。 在眾多的課題中我們尋尋覓覓,試圖找到一個有 新意而且能夠讓我們又好又快地完成作業的課題,最終我們選擇了「如何進行有 效的課堂觀察」 ,原因是這個課題至少對於我們來說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而且難 度系數應該是中等,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課題研究。我們嘗試著到圖書館找 資料,然而結果卻讓我們有點失望,畢竟找到的資料不是很多,只能到網上找期 刊或者尋找其他類型的資料, 最後在大夥的東拼西湊下算是基本完成了准備階段 的任務, 這一碰壁也讓我們明白想要找資料必須第一時間去找,積極地面對課題 才能更好地做好准備。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最初想又好又快的完成作 業的想法變成了想要仔細地去了解課題的每個部分,漸漸地喜歡上這個課題。 14 我們小組組員結合所找的相關資料及對課題的理解,合作完成了論文初稿。 初稿完成時字數足有六、七千字,作為一篇論文來說字數的多少不是什麼問題, 但考慮到老師的要求和後期課件的製作以及講課時間等方面的限制, 我們對初稿 進行了大幅度的精減,在精減的過程中面主要臨的問題是:在字數的限制下,如 何確保修改後的論文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全面兼顧?初稿分別從問題的提出, 概念 的闡述, 方法的介紹,思考與建議四個部分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進行全面 具體的闡述分析。 第一遍修改時, 我們主要刪減了各部分中議論過多的段落語句, 比如在前言中就刪減了約 700 字的介紹課堂觀察的發展歷史。 第一遍修改完後仍 未達到要求,聽取老師的建議後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將第四部分刪掉了。 雖然修改後的論文還算結構完整,邏輯嚴謹,但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寫稿初期在安 排內容上沒有考慮到字數的限制, 在材料的刪減上還存在重點不能完全突出的缺 陷。 當我們把小組論文完成後, 我們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即課件的製作與講課 的准備階段。 一開始我們都認為這個階段較容易做,但是事實跟想像總是存在差 距的。 課件的製作中, 我們採用了與別的同學不一樣的製作方式,改變了以往總是 用 PPT.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電子雜志。設想是美好的,但做起來卻很費力。 為了做這個課件,同學熬了幾個夜晚。每次製作完了之後,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問 題。例如,有些文字覺得不能放在同一個頁面上;有些框太小了,字體又太大, 結果導致了一些字不見了??問題很多,所以只有一再地修改,直到小組成員都 滿意為止。現在想起來,真是辛苦了當初做電子雜志的的同學。 對於講課, 我們本來也以為只要我們把課件做好了,看著課件講課是不成問 15 題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在第一次課上被其他小組的同學驗證了,是錯的。我們是 在第二次課才講課的, 這給我們的講課帶來了很多的好處,第一次課上對其他同 學的評價,以及老師提出的建議都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回來後, 我們立即想到我們只有對要講的內容嫻熟於心才能夠把課講好,講 出自己的見解。當我們備好課,自己對於《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觀察》的內容都 很熟悉了以後,我們又再一次面臨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課講清楚,讓同 學們聽懂。為了這,我們小組成員經過了無數次的討論,也試講過了很多次。然 而結果,還是不太理想。 當我們在下面認真聽我們這一組的成員講課的時候, 我們發現了一些之前沒 有發現的問題。 首先,是講演者的聲音,這是我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也是一個沒有做好准 備的地方;其次,我們發現課件是精美的但又過於精美,讓聽講的人把一大部分 的精力分散在課件上, 而講演者本身聲音的不夠響亮,也讓聽講的人在費神去聽 的同時只能依靠課件;再次,課件的製作上,沒能很好的突出所講的內容,也就 是重點不夠明顯和突出;最後,就是對所講的課題,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我們講 的是一個很有廣度的一個話題, 也是理論較多的一個話題, 在這個話題的把握上, 感覺還是沒能夠抓住其中的要領。 總體上,我們覺得本組在准備上還是做得很充分的,講演者雖然聲音較小, 但是對課件的熟悉程度讓她講起來有條有理,而且能夠帶上適當的動作,表情, 如果不是擴音器臨時不能用, 如果我們之前考慮過這個問題,本組是可以做得更 好的。 經過這次課題研究的小組合作,我們收獲頗多,它不僅增強了我們之間的合 16 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也讓我們對教育評價與測量有一個全新的有別於理論的認 識,我們會吸取本次研究中的教訓,讓以後其他的研究活動更加完美、出色,

Ⅶ 如何評價一次培訓效果

培訓評估的目的在於:1.培訓是否起到作用了。
無論對培訓的組織部門還是業務部門經理,投資培訓的決策層都應該明確回答這個問題。
否則,就會產生盲目投資的行為,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也不利於培訓負責人組織下一個培訓項目的立項和審批。
2.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作為培訓負責部門應全面掌握並控制培訓的質量,對不合格的培訓,應該及時找到失誤的地方進行糾正。
同時總結工作中成功的亮點,本著不斷改進培訓質量的原則,把培訓工作越辦越好。
3.對參加者的知識、技能、態度的接受與更新能力,綜合素質與潛在發展能力的評價。
參與評估的學員和經理等應以對自己、對同事、對教員、對企業負責任的態度,正確認識評估的重要性,客觀地、實事求是地進行評估。
但不一定在所有的培訓結束後,都要進行評估。
認為主要應針對下列情況進行評估:1.新開發的課程。
應著重於培訓需求、課程設計、應用效果等方面。
2.新教員的課程。
應著重於教學方法、質量等綜合能力方面。
3.新的培訓方式。
應著重於課程組織、教材、課程設計、應用效果等方面。
4.外請培訓公司進行的培訓。
應著重於課程設計、成本核算、應用效果等方面。
5.出現問題和投訴的培訓。
針對投訴的問題。
另外在進行評估前,還應綜合考慮下面幾個問題:1.從時間和工作負荷量上考慮是否值得進行評估。
2.評估的目的是什麼。
3.重點對培訓的哪些方面進行評估。
4.誰將主持和參與評估。
5.如何獲得、收集、分析評估的數據和意見。
6.以什麼方式呈報評估結果。
在決定對培訓進行評估後,評估工作在培訓進行中就可以開始了。
這時候採取的方法主要是培訓機構的質量控制部門或有關部門管理人員親臨課堂聽課,現場觀察學員的反應、培訓場所的氣氛和培訓師的講解組織水平。
雖然這樣可以獲得一手材料和信息,但因培訓還未結束,除非特別要注意的重大培訓項目,為獲得完整數據,一般在培訓結束後才開始進行評估。
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對培訓課程本身的評估和對培訓效果的評估。
按評估的時間分有培訓結束時進行的評估和受訓者回到工作中一段時間的評估。
評估的方式有評估調查表填寫,評估訪談,案例研究等。
最後要說明的是,評估是為了改進培訓質量、提高培訓效果、降低培訓成本。
針對評估結果,重要的是要採取相應的糾偏措施並不斷跟蹤,而不是評過就完事了。

Ⅷ 如何進行培訓效果評估

目標評價
通常情況下,企業系統化的培訓都是由確定培訓需求與目標、編制培訓預算及計劃、監控以及效果評估等部分組成。它們之間並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好的培訓目標計劃與培訓效果評估密不可分。目標評價法要求企業在制訂的培訓計劃中,將受訓人員完成培訓計劃後應學到的知識、技能,應改進的工作態度及行為,應達到的工作績效標准等目標列入其中。培訓課程結束後,企業應將受訓者的測試成績和實際工作表現與既定培訓目標相比較,得出培訓效果。作為衡量培訓效果的根本依據,企業應制訂出具有確切性、可檢驗性和可衡量性的培訓目標。
目標評價法操作成功的關鍵在於確定培訓目標。企業通常有兩種方法確定培訓目標:一是任務分析法。企業的培訓部門可以設計出任務分析表,詳細列明有關工作任務和工作技能信息,包括主要子任務、各任務的頻率和績效標准、完成任務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等等。第二種方法是績效分析法。這種方法必須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確定標准績效。
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法是由績效分析法衍生而來的。它主要被用於評估受訓者行為的改善和績效的提高。績效評價法要求企業建立系統而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要有受訓者培訓前的績效記錄。在培訓結束3個月或半年後,對受訓者再進行績效考核時,只有對照以前的績效記錄,企業才能明確地看出培訓效果。
績效考核一般包括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目標考核是績效考核的核心。目標可以分為定量目標和定性目標。培訓經理在選取目標時,應注意選取能體現崗位職責的指標——目標達到了,基本上就履行了崗位職責。
過程考核是績效考核的另一個重要內容。過程是績效的保證,沒有好的過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過程考核能反映員工的工作現狀,它通常包括考勤、服務態度、工作飽滿程度等指標。將目標考核與過程考核結合起來,就能夠反應一個崗位的績效。
關鍵人物評價
所謂的關鍵人物(Key
People)是指與受訓者在工作上接觸較為密切的人,可以是他的上級、同事,也可以是他的下級或者顧客等。有研究發現,在這些關鍵人物中,同級最熟悉受訓者的工作狀況,因此,可採用同級評價法,向受訓者的同級了解其培訓後的改變。這樣的調查通常很容易操作,可行性強,能夠提供很多有用信息。
同其他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一樣,同級評價法也有缺陷,盡管同級間相互很了解,但由於存在競爭,有時會導致評估結果失真。而讓上級來評估培訓效果同樣避免不了局限性,因為有的上級不太了解全面情況,或者會主觀臆斷。因此,學者設計了一種360度的評價法——由上級、下級、顧客、同事,甚至培訓管理者等從不同角度來評估受訓者的變化。這種方法對了解工作態度或受訓者培訓後行為的改變比較有效。
測試比較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學者,都將員工通過培訓學到的知識、原理和技能作為企業培訓的效果。測試比較法是衡量員工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實踐中,企業會經常採用測試法評估培訓效果,但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在於,沒有加入任何參照物,只是進行簡單的測試。而有效的測試法應該是具有對比性的測試比較評價法。
測試比較評價法有多種不同方案。其中,事前、事後測試法,主要是在參加培訓前後,對受訓者分別進行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測試。這樣可以體現出被測者受訓前後的差別。但這也不乏缺陷——不能體現參加培訓與未參加培訓的員工間的差別。為克服這一缺點,企業可以將參加培訓的員工組成培訓組,另外再挑選一組與培訓組素質相近、未參見培訓的員工組成對照組,分別對這兩組員工進行測試。

閱讀全文

與國培訓計劃評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