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創新能力課程的學習心得
(一)中層管理者要認識自己。有效提升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的前提是中層管理者要對自己產生足夠的自我認知。也就是說要對自己有著清楚和深刻的認識。古希臘的哲學家把認識自己看成是人類最高的智慧:即如何征服自己,戰勝自己,挑戰自己。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最基本的認知前提是要知道如何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勇敢的挑戰自己的弱點,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開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的優點呈現在別人的面前。 (二)增強危機意識。在變化迅速、日新月異、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危機感,時刻留意市場變化,加強內部管理,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不斷奮進。舉一個例子,我國名著水滸傳中的武松在景陽崗顯神威打死老虎之後,名震天下。十年後,景陽崗虎患再生,受鄉人邀請,武松再度欣然出山。喝了三碗白酒之後,躊躇滿志地上山了。那麼這次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有兩種可能。一是武松在第一次打虎之後,仔細分析了老虎攻擊的特點,勤奮練習,發明了一套打虎拳,結果三下五除二再次為民除害。二是武松成了打虎英雄之後,趾高氣揚,把偶然的成功當作必然的成功,不思進取,結果在第二次打虎時喪失危機意識,掉以輕心,落入虎口。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企業要想長時間立足於市場而不被各方競爭打垮,就必須居安思危,不斷地採取各項警覺措施開發新的策略促進企業的發展。危機意識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只有時刻存在危機感,才會不斷的刺激促進企業人員不斷的努力,才能為企業做出更多有數量有質量的工作成果。 (三)提升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生死存亡關系,特別是對於管理者來說,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就沒有強大有效的執行力。學習力是打造執行力的根本,提高執行力就要提升中層管理者的學習力。在更新觀念日常工作中,我們在執行某項任務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對待問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不怕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千方百計消滅問題,結果是圓滿完成任務;一種是面對問題,一籌莫展,不思進取,結果是問題依然存在,任務也不會完成。反思對待問題的兩種選擇和兩個結果,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問到,同是一項工作,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做得很好,有的人卻做不到呢?關鍵是學習能力不同導致思想觀念認識不同的問題。我們常說,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轉、天地寬,觀念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些成功企業認為,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有什麼樣的工作效果。觀念轉變,思想解放具有「核裂變」效應,能夠產生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企業才能始終保持快速發展,才能始終充滿蓬勃旺盛的精力。 (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一是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當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呼籲打造細節競爭力。只有掌控細節、執行細節、貫徹細節,才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強大的競爭力來自於細微之處的競爭,企業的高層和中層管理者都應該牢記:細節競爭力決定企業的成長。二是誠實做人。我們常說,誠誠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做人要有一個做人的標准,做事也要有一個做事的原則。但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常常是有制度,有措施,也有違章。究其原因,就是一個態度問題,一個責任感強不強的問題,一個做人是否誠實、做事是否認真的問題。聯繫到一些企業「做強做大」的發展格局,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更需要我們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誠實認真地執行好企業的每一項決策。緊緊圍繞單位安全生產經營,上標准崗、干標准活,做標准人,正確履行各項工作。要時刻牢記執行工作,沒有任何借口,要視服從為美德;工作中無小事,工作就意味著責任,無論在任何崗位,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懷著熱情、帶著情感去做,而且要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地做好。三是敬業精神。自動自發,全力以赴,企業中層管理者要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要能夠站在老闆利益的角度思考戰略問題,對待每一項工作都應有強烈的主動意識,能夠做到「自動自發,全力以赴」。此外,管理者還應該引導下屬員工做到「自動自發,全力以赴」。管理者應當懂得適當的授權,而不應總是指手畫腳,否則就會使員工喪失主動性,使「自動自發」更無從談起。 (五)提高八項能力 1.領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麼做,然後以此為目標來把握做事的方向,這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要一知半解就開始埋頭苦幹,到頭來力沒少出、活沒少干,但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要清楚悟透一件事,勝過草率做十件事,並且會事半功倍。 2.計劃能力。執行任何任務都要制定計劃,把各項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列出計劃表,一一分配部屬來承擔,自己看頭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門未來的發展上,不斷理清明天、後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計劃上。在計劃的實施及檢討時,要預先掌握關鍵性問題,不能因瑣碎的工作,而影響了應該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於創造80%的業績。 3.指揮能力。無論計劃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執行,仍然無法產生預期的效果,為了使部屬有共同的方向可以執行制定的計劃,適當的指揮是有必要的。指揮部屬,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檢測部屬與工作的對應關系,也要考慮指揮的方式,語氣不好或是目標不明確,都是不好的指揮。而好的指揮可以激發部屬的意願,而且能夠提升其責任感與使命感。要清楚指揮的最高藝術,是部屬能夠自我指揮。 4.控制能力。控制就是追蹤考核,確保目標達到、計劃落實。雖然談到控制會令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然而企業的經營有其十分現實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時加以控制,就會給企業造成直接與間接的損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過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樣會產生反作用:控制過嚴使部屬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則可能現場的工作紀律也難以維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讓部屬通過目標管理方式實現自我控制。 5.協調能力。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說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計劃、再下達適當的命令、採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應順利完成,但事實上,主管的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協調工作上。協調不僅包括內部上下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共識協調,也包括與外部客戶、關系單位、競爭對手之間的利益協調,任何一方協調不好都會影響執行計劃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協調關系就是實現共贏。 6.授權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為高級經理人不能像業務員那樣事事親歷親為,而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就是培養下屬共同成長,給自己機會,更要為下屬的成長創造機會。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業的。部屬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載體,要賦予下屬責、權、利,下屬才會有做事的責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個部門的人琢磨事,肯定勝過自己一個腦袋琢磨事,這樣下屬得到了激勵,你自己又可以放開手腳做重要的事,何樂而不為。切記成就下屬,就是成就自己。 7.判斷能力。判斷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非常重要,企業經營錯綜復雜,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果關系,從而找到問題的真正症結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洞察先機,未雨綢繆。要清楚這樣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最後變成良機。 8.創新能力。創新是衡量一個人、一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要提高執行力,除了要具備以上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還要時時、事事都有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需要不斷地學習,而這種學習與大學里那種單純以掌握知識為主的學習是很不一樣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過程本身當作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不斷地從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向創新邁進的過程。因此,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認真想一想,有沒有創新的方法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創新無極限,唯有創新,才能生存。
❷ 建築行業 創新能力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從你的工作方面談起,寫個三五千字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❸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心得
如何培養學生興趣與想像創新能力 如何讓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想像創新的研究課題已進行半年多了,在這一學期以來,我們從提高自身素質入手,著重在創設良好課堂環境,課外活動時間按開辦美術興趣小組作了一些嘗試
❹ 教師創新能力學習心得體會如何寫
翻翻教案,從課堂上找找思路,大膽實踐,多實踐後體會心得。沒有經歷是不會寫出來的。加油!
❺ 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教育的心得體會
我們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關鍵字:創新素質教育健康創新精神由於傳統數學教學的影響,學生解決問題,比較偏重於一種解法。而現在的素質教育提倡創新教育。因而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花力氣引導學生,還要把學生的思維擴散開來,尋求多種多樣的答案,從而有所發現,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是這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 一、運用合作、討論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合作可以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點燃思維的火花,討論可以使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是學生間、師生間多維信息交流的渠道。 討論是一種具有彈性的方法,目的不在求同,而在求異,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又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引入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想的過程和結果,不但充分體現教學的民主,也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 二、在教學中大膽質疑、設疑,促進學生創新思維 學貴有疑,"疑"是一切發現和創造的基礎,也應是創新教育的一項准則。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學貴有疑"是學習進步的標志,是創新的前兆。我在教學實踐中看到:學生沒有疑問,就難有新的見解,一切都以書本為標准,以老師的講解為准繩,就難有創新,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要讓學生真正有學問,就必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多思多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古今中外許多事例都早已證明,只有善於思考、敢於發問,才會有學業的進步、事業的成功、發明創造的出現。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從引導學生的多思多問入手,摒棄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更新教育思想,創造一個"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的發現、質疑、思索、研究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一旦發現了問題、提出了疑問,就會主動地思索、研究,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創新能力。當然,引導學生多疑多問的方式也非常豐富,既可以個人提問,也可以小組質疑;既可以口頭提出,也可以書面報告。 總之,讓問題走進課堂,強化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多思多問,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教學中用想像的方法拓展創新思維 豐富的想像是創新的翅膀,無論是再造想像還是創造想像,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十分有益。巴甫洛夫在《給青年們的一封信》中指出:"鳥兒要飛翔必須要藉助空氣與翅膀,科學家要有創造必須佔有事實和展開想像。"愛因斯坦也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成為知識進步的源泉。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聯想、想像的方式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如果能經常這樣激發學生的聯想、想像,那麼培養他們的創造性能力將不再是件難事。在教學中利用想像、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方式很多,關鍵是找到"觸發點"、"著火點"。豐富多彩的想像可以打破學生的思維常規和定勢,促進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四、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平等、開放、民主的氛圍,活躍學生創新思維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尤其是以班級形式存在的集體環境氛圍的優劣,直接決定著創新人格和創新思維的能否形成。民主性之一要求教師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放棄扮演絕對權威的角色,改變我講你聽、我寫你記、我決定你服從的師生關系,放棄長者的種種威壓,不再求會責備,能容許學生有不完滿甚至錯誤的表現,不再以牽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駕空、抑制學生的思維。民主性之二意味著全體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無論他們的智力水平與心力水平有何等差異,都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都有進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機會,都可以得到鼓勵與贊許,而不是在分數所定的三六九等中備受壓抑,失意落寞,不會因為分數的暫時落後和學習的一時困難而遭受歧視和嘲笑。民主性之三指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現、培植、張揚和發展。一個扼殺個性、排斥多樣性、壓制標新立異、禁止自由想像的環境,一個只單純鼓勵統一、服從、規范和共性的環境,是極不利於創造思維存在和生長的。在這樣的"以人為本"的寬松環境中,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從而實現創造力的發展。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創造性教育,貴在激勵學生參與創造,把數學學習與創造性思維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1、《教育科學研究概論》,魏龍渝主編 2、《數學教學新視野》,張之偉主編 3、《課堂教學技能》,張學敏主編 4、《中學數學教學建模》,伊道恩主編 5、《中學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孫春成編著6、《中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蘇]巴般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