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活動的學習心得
幼兒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要讓幼兒在不同的區域空間里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積極與各種材料互動,合作與交往,形成良好的常規和習慣,促進社會性發展,對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是非常重要的。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整體的安排,應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域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布置是否直接影響他們自由交談展開的程度。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幹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的探索問題 二、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促進幼兒主動參與 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相適應的材料,能激起幼兒對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根據幼兒興趣投放材料:在投放材料時,應考慮材料與活動目標的關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強材料投放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並依據對幼兒活動的觀察,進行定期更換與補充。 2、提供層次性與多樣性的活動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要。眾所周知的每個幼兒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們要善於發現幼兒在不同領域的差異性,,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發展。讓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給他們提供不同的操作機會。 3、注意廢舊材料的安全衛生。 4、巧用廢舊物品,一般都是發動家長積極的參與豐富區域活動,收集廢舊物品。他們的環保意識也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三、進行有效的指導 1、建立必要的規則 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經常會出現幼兒隨意丟放材料,或帶著玩具到處走動,或大聲講話,女孩子們則喜歡將多種玩具混在一起玩……,因此活動區也需要規則的限制,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積極性、主動性,也可以培養幼兒自律行為和責任感。針對孩子區域學習時出現的現象,我們組織班級小主人——幼兒討論制定區域學習時應該遵守的規則並建議他們用繪畫標記的方式,畫出來貼在區域內,提醒大家規范自己的行為。由於這些規則的制定,尊重了幼兒的需要,也是他們自己制訂的,故他們都很樂於接受。這些規則不僅為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孩子們還不斷地將規則內化為自己的習慣。 2、適度的指導。 (1)、教師積極與材料互動發揮榜樣的作用。當幼兒面對新材料無所適從、當幼兒活動有所停頓或有放棄跡象、或幼兒對材料不感興趣時,教師可以找准時機介入,引導幼兒產生對操作的興趣,並做出較規范的與材料進行互動、積極探索的榜樣。 (2)、適時、適度的提問引導 實踐中我們發現,提問引導過早,則會讓幼兒失去主動探索的機會,引導過遲則會讓幼兒放棄探索。那麼,何時介入最合適呢?我們認為當幼兒的探究行為或結果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時要介入,當幼兒有求助需要時要介入,當幼兒發生困難,如發生糾紛或活動有停頓或放棄現象時教師應准時介入。 適度就是教師的指導要留有餘地,多給幼兒以鼓勵、啟發、挑戰、暗示。盡量讓幼兒自己去發現探索。因為自己悟出的東西總比別人「傾注式」告訴的要記得清、記得牢。 (3)努力激發、維系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學習常有「三分鍾熱度」的現象,這是幼兒心理發展不成熟的表現。我們可以鼓勵幼兒提出問題、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四、注重區域活動學習後的交流 在區域活動結束後,教師應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提供幼兒交流各自經驗、提出問題的機會並使之分享同伴的快樂。
B. 通過學習區域活動的設置及材料的投放,有哪些學習心得及反思
心得體會怎麼寫及範文
、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的寫法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
II、正文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C. 幼兒園老師區角活動觀察學習心得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老師,父母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老師,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走進學校。從此,老師便走進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個老師都是不同的,雖然老師是好的,但是也沒有一個老師是十全十美的。
他們不需要有漂亮的容貌,但一定要和藹的面對所有的學生;他們不需要有過多的話語,只要讓所有的同學感到大家庭的溫暖;他們不需要過多的贊美自己作為「父母」的好,而是以自己的每時每刻的做為駁得他人的尊敬;他們不需要任何回報,便無私的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傳遞給每一位學生……
他們應該是博學多才的人,可以在課堂上回答我們這些剛用眼睛去發現世界,剛用語言去述說世界,剛用文字去描繪世界………的幼稚兒童所提出的問題的人。把我們提出的問題回答得有理有據,讓我們明白得恍然大悟的人。
我們是一群無知的孩子,我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我們都有自己小小的夢想,也有那些「偉大」的理想,我們會把那些在大人的眼中非常幼稚的游戲重復的玩上萬次,也不會把那些在大人的眼中非常好玩的游戲玩一次。
我心中的好老師還要具有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恰倒好處的發現、創造每一位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去發現:「原來每一位老師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然後以學生們對老師的信賴來鼓舞學生們朝自己真正的偉大理想而努力。我想一位好老師最應該具備的教學品質應該是有一顆熱愛教學,熱愛同學的心,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投身於他所熱愛的教學事業中,才能成為一位好老師。
我心中的好老師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且讓人們感謝愛戴的。他們如海邊夜空中的燈塔,為徹夜未歸的漁夫照亮回家的道路;如人生道路中的指路人,為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中指明的方向……
D. 怎麼寫外出學習心得區域活動以及幼兒進步的流程心得
區域活動心得體會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多種領域的學習區域。並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教師的任務是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關鍵詞: 區角活動 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游戲一直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孩子。人們對游戲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游戲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它重在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以及選擇廣泛的內容。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因此,孩子們學的特別輕松、自然、沒有壓力,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 一、 建立活動區規則,引導幼兒自主進行區域活動。 活動區是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於放任,為所欲為。而應該是掌握規則之後的一種自主游戲,在創設活動前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而制定區角活動的主體應該是教師和幼兒,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1、在活動前提出規則 有些活動規則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幼兒在活動中務必要遵守,對於這類規則,我們可以在活動前就向幼兒提出來,比如:使用玩具時需注意的衛生、安全問題,游戲結束後的整理、歸放。活動中遇到問題應開動腦筋想辦法等等。區角活動規則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2、在自然活動中形成規則。 有些孩子經常會帶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當區角活動時,他們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時是玩自己的,有時和別的小朋友交換著玩。過了一段時間,通過老師和孩子一起討論,班上就逐漸有了一個全體認定的規則: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時,一定要事先徵求別人的同意。 3、在解決問題中建立規則。 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著幫忙解決問題,而應當引導幼兒自主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並建立起相應的活動規則。比如:在建構游戲中,孩子們玩的很盡興,可到最後卻沒有多少作品展示,這是為什麼呢?當我把問題拋給幼兒後,得到了多種答案。有的說:「我搭了一間漂亮的房子,但被別人搗亂推倒了」,有的說:「收玩具時我們自己拆掉了」還有的說:「我快搭完時,自己倒下來了」等等。「那怎麼才能讓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時候你來告訴我好嗎?」經過多次玩後,孩子們把發現告訴了我:「玩的時候搭牢一點,建房子時在旁邊建一條路,別人就不會不小心踩壞了。不要有太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撞壞。」在大家的建議下,孩子們掌握了保護作品的方法,同時玩游戲的規則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二、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材料 首先,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使每一個區域都有相對寬松的活動范圍,同時也有利於材料的擺放與收整。某些內容相近區域的合並有利於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比如:益智區、語言區、美工區、計算區等放在小籮筐中合並為一個區,可以讓孩子資源共享,也便於老師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為教育目標服務。另外,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幼兒總是喜歡在一個區活動,而對別的區角卻沒有興趣,但我們又不能強迫那個幼兒一定要離開那個區,或是一定要去某個區活動。此刻,我們就要對照目標看一下,所選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戲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兒才愛玩。 三、參與孩子的活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 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通過觀察,我們看到孩子並不是無知和無能的,而是一群非常能乾和富有創造力的小主人。因此,在游戲活動中,我們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角色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 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不能急於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做標准來要求孩子。當出現突發情況時,進行隨機教育。 四、注重幼兒能力差異,安排適當內容 每一個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許多人眼裡的乖孩子可能在動手能力方面卻差強人意,而一個平時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構區可能會有突出的表現。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設立榜樣,組織幼兒「說第一」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哪方面最棒。並在區角設立成果展示台,隨時放上幼兒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絕技」。此外,我們還開展區角內的手拉手活動,鼓勵幼兒互相指教,體驗同伴間互動學習的快樂。 在區角活動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都在不斷的積累經驗,只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開展區角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