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誦讀培訓總結

誦讀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12 22:38:04

『壹』 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學習心得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現在很多老師已經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讀中感悟,已經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流。
《語文課程標准》還規定了朗讀的總目標:「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朗讀,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響亮的聲音把語言文字念出來。一篇課文,要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神思妙筆。有感情的朗讀,往往能使一首優美的詩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那麼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下面推薦幾點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教師范讀,有法可依
要想盡快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好的范讀,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啟迪,美的熏陶,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師必須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從中受到啟發教育,反過來才能指導學生,感染學生。教師聲情並茂地范讀,最能把課文所表現的強烈愛憎情感直接傳遞給學生,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更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指導好學生朗讀,自己首先要愛朗讀,並且在平時的課堂上要經常在學生面前范讀課文(哪怕是一篇長文章)也要選取一個片段來讀。
二、技巧指導,掌握方法
朗讀必須根據課文的不同文體進行朗讀指導。但不管是何種文體,教師都要遵循一點:根據學生的差異,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其誦讀技巧。首先做到正確:即讀音正確、停頓適當、不錯不漏。這是朗讀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做到流暢,即正確地把握語調(抑、揚、頓、挫)、語氣(輕、重、緩、急),連貫地讀下來,這是朗讀的進一步要求。最後要做到傳神、有感情:即能熟練地運用讀音和表情,表達出文章的風格神采。這是高標準的要求。
就文體來說,課文中有詩歌、散文、小說、童話、寓言、說明文等。教師就要根據不同的文體來進行朗讀指導。如朗讀感情濃郁、語言優美、筆調活潑的現代文,就必須採取鮮明的節奏,抑揚的語調,一氣呵成的語氣來朗讀。要朗讀說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讀要求和技巧。
三、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四、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課文字里行間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學生通過想像、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像、聯想、藉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思鄉情,經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通過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就會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再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五、讀後評議,促進發展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准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都應該給予充分地肯定。
剛才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朗讀教學的五點做法,一、教師范讀,有法可依二、技巧指導,掌握方法三、多種練習,讀有提高四、創設情境,激發情感五、讀後評議,促進發展,希望能給老師們一點啟發。

『貳』 國學經典誦讀總結

一、指導思想:

在全面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不斷深化學校文化建設內涵,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有利於推動構建「書香校園」的進程,引領和促進師生回歸傳統文化、建設精神家園,使「取法乎上」、閱讀經典成為師生自然的生活狀態,為加深師生文化底蘊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具體措施

1、誦讀經典的時間:每周的經典誦讀課、每節課前一兩分鍾、每天放學的路隊上、每天中午快上課時間十分鍾以及每周五的早讀時間。

2、具體做法:

學校利用了兩塊黑板,或用詩文,或用詩畫,或用學生親筆書畫的名言佳句妝點學校的走廊、牆壁。教室環境也要求體現班級特色,除了詩畫、詩文,每個班級都辟有詩園,內容多是學生閱讀古詩文的活動成果,有古詩書法展、有讀後感,還有手抄報等等。

(1)課前放學一吟,熟讀成誦。為減輕學生背誦負擔,倡導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號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課前一兩分鍾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要求每班選一名班級誦讀長,每周將一首詩抄在小黑板上,原則上每周更新一個內容,如果背誦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誦讀長帶領大家課前誦讀,直到上課鈴響;每天中午放學的路隊,讓孩子們背著古詩出校園。無論是課前還是課後吟誦古詩都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在紀律上,可以減少學生的吵鬧。回家後還有家長帶領孩子的親子誦讀.

(2)廣播領路,配樂美讀。在每周的紅領巾廣播中,在中午規定一個時間段進行詩文誦讀,每周選一個班為誦讀班,每天由這個班級一個至兩個學生按節律朗讀的要求,配樂誦讀一定數量的古詩,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節律美讀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謂一舉兩得。

(3)板報介紹,提供資料。在每期的校園宣傳欄里,都刊出一首古詩(詞),並提供背景材料和詩詞析義,供學生閱讀、賞析、評比。在班級也進行手抄報的展示和評比活動,可以配畫,配字等等,訓練學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種學科進行經典誦讀。

語文教師:讀經是最好的語文教育,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只要學生能熟練背誦,裡面的意思自會理解。語文教師不僅要擔任每周的誦經課,平時還要指導好學生的誦經活動。

音樂教師:利用音樂課對學生進行經典誦唱,學校紅領巾廣播站配套跟上服務。

體育教師;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利用體育課游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邊誦唱邊活動的指導。

美術教師: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文化的藝術熏陶,把我國最有名的書畫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國文化藝術的魅力。

班主任:負責該班經典誦讀活動的協調和成果檢測工作。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對朗讀的要求還不夠達到。

2、學生的背誦,還需要老師進行指導,以不至於學生死記硬背,而增加學生的負擔。

3、教師對詩歌的背誦還不夠。

四、改進的措施

1、加強對老師的培訓,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背誦古詩。

2、對學生可以把這項內容設為作業,使學生每天按時按量完成。

『叄』 詩歌朗誦會活動總結500字

這是抄我的活動總結:
為了很好襲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特地帶領我們去圖書閱覽室借閱了有關詩歌的書回來,讓我們用心品讀。老師告訴我們:詩歌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甚至一個世界文學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說:我們務必要認真讀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收集詩歌,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
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因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像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我們也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讀詩歌的方法:1.理解詞語的意思 2.聯系生活實際 3.想像畫面 4.各種詩歌做對比。所以說,這一次綜合性學習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有了放飛想像的方法,那就是寫詩歌。
這是一個讓我們難忘的綜合性學習,因為它可以影響我們一生。

閱讀全文

與誦讀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