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談談學中醫的心得體會
我是學中醫出身的,如果你是想進醫院,拿醫師資格證,成為一個中醫臨床醫生的話不防自版考去實現,但是權現在的就業形式對自考來說是不太合適的。
如果你是為了興趣,並不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話,我可以推薦幾本書你看:
首先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必看的,這是基礎,是你踏入中醫殿堂的鋪墊。必須認真的掌握。
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這些是臨床基礎,也是必看的。中醫基礎血扎實了,學這些可以比較輕松,尤其是診斷。學中醫其實就像走路,一條道,分幾條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後你會發現任何一條岔路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地。
再次就是中醫的各個臨床應用的了如《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針灸學》很有用的,就算給自己保健也是不錯的。
最後如果想拓展,學習古代的中醫專著則《醫古文》要看,前人的精華太多了,如:《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丹溪心法》《景岳全書》《脾胃論》等都可以看的。
㈡ 學習中醫後的感想8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醫的學習方法與路徑,是一個需要首先探討的問題。很多朋友學習中醫之前沒有很好地思考這個問題,入門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的一頭扎進傷寒論等經典里,苦讀了數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經文背得爛熟,臨床時,邊都摸不著,開口動手便錯,進而懷疑經典,懷疑中醫。
有的執迷於葯物學里,變成了草葯醫生,單方醫生,把個別中葯和處方視為絕密,越求越奇,以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葯或者異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還有的求於易,求於道,將中醫和氣功,宗教混於一談,強詞奪理,故弄玄虛,不提也罷。
我想,這些不應該是朋友們學醫的初衷。
我雖然出生在中醫世家,卻也在醫學上走了很多彎路,對臨床療效的追求也曾經讓我倍感艱辛,回首這20多年的學醫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醫本來是一個簡單明白,好學易用的學科,卻被有意無意的蒙上一層又一層的神秘面紗。
在這個處處追求效率的時代,還原中醫的本來面目,破除中醫迷信,節約後來者的精力和時間,就是我現在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唯其如此,中醫界方可吸引優秀的年輕人,才能發揚光大。
學習的方法和路徑---先從端正態度開始。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說過,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強調的是,下面這種學習方式適合有一定基礎,希望深入系統掌握中醫體系的人,也適合已經學醫幾年,或者讀完了中醫院校還一頭霧水,願意重新鑽研的情況。
一,先宏觀後微觀。
一定要先對中醫的學術體系有一個整體的大概印象,先通過走馬觀花式的瀏覽,然後再去學習具體的知識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種秘方,技法當中,紛紛擾擾,一鍋漿糊。
臨床上遇到很多醫生已經號稱可以攻克絕症了,結果自己得了感冒,還分不清是風寒還是風熱。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塗,如何能夠登堂入室?
二,培養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強調死記硬背。
中醫學讓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誦大量的內容,而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體會是中醫學里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其實是不多的。遠遠不如法律,外語等專業。
很多內容,理解以後就會記得,而沒有理解,記來何用?當然,理解也是分層次來的,先淺後深,先一般後特殊。
中醫知識浩如煙海,人的精力時間都有限,一個醫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學,也不可能什麼病都會治,關鍵是能構建自己的學術體系,在一定的范圍內有所建樹,善莫大焉。
我記得當年背了好幾百個處方,但是臨床根本不怎麼用,現在還能背的處方不會超過50個吧,也沒有臨床開不出方的情況,呵呵。
學習方劑的問題,我以後會單獨論述。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一個臨床醫生真的不需要學那麼多處方。千招會,不如一招精。一方融會可變數方,一法學透可變數法。
很多老醫生喜歡炫耀自己當年是如何過目不忘,博聞強記。先大量的背誦,以後慢慢理解,對於幼兒學醫,這個當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記憶力差,理解力強,就不應該這樣學。何況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臨床水平真心不怎麼樣,可惜了背書受的那些罪喲。
傳統的學習方法,打雜三年,抓葯三年,抄方三年,動不動十幾年以上才可以出師。真正學醫的時間並不多,這些規矩裡面,包含著對學徒勞動力的殘酷盤剝。
而我以為,一個完全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中等資質,學習條件和方法合適,三年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這是我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至於執業醫師考試,我指導的幾個學生都能超分數線近一百分過關。也可以證明這一套方法對付應試教育還是同樣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學中醫。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醫學體系以後,再去研究各家學術
對前輩的經驗,帶著懷疑的態度學習,以臨床療效來驗證。
凡是科學的體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邏輯,無法理解的東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這是因為你沒有一定的基礎,無法分辨是非,輕易轉進中醫各家學術的嘴仗里,除了更糊塗,沒有別的收獲。
我常常說看一個人學醫的水平,看看他買了些什麼書,可以得知八九,也是這個意思。
㈢ 求學習中醫學後的心得體會(誰的都行) 1000字左右(剛學習了一學期那種水平)
第一是知識的積累
知識的積累是枯燥的、需要死記硬背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重復來重復去加深記憶的。
知識的積累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你必須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完整的認識,或者說只有等到你把中醫學的絕大多數知識掌握了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準確的認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第二是實踐中的領悟
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知識的積累上不能超越的話,也就是說不去實踐的話,知識就只能是開心辭典了。
領悟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將知識與對象緊密聯系起來,幫助你正確的把握對象的所有方面。或者直接了當地說,領悟是為了讓你把知識更好的放下,這樣才能深入到對象之中去,合二為一。
將知識和領悟兩者統一起來,就有個技巧。
因為知識的積累確實是枯燥的、乏味的。
因此,你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比如我不喜歡教科書,閱讀教科書總是會讓我感覺興趣索然。我通常是看書籍、論文。中醫學以外的書籍我看得比較多也比較雜,這里我介紹幾部對中醫學多學科研究有幫助的,如《從混沌到有序》《系統科學》《哥德爾,埃舍爾和巴赫——集異璧之大成》》《隱纏序》《通向實在之路》……
雖然書籍中的知識介紹得不是那麼系統,但充滿了作者的思想,很有意義。閱讀完了以後得到的是更加牢固和系統的認識。
中醫學方面我入門的書籍是《開啟中醫之門》,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書;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雖然備受批評但我認為非常不錯,非常適合我;還有傷寒論方面的書籍,以及名老中醫的著作,等等。
現在我主要是閱讀內經等經典。
論文是我閱讀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論文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是我領悟和靈感的重要源泉。
因為我偏重於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所以,我採用的技巧是,樹立起自己的廣泛聯系的人體模型來。一邊學習一邊構架,並將它動起來——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填充它。我認為等到這個模型樹立起來以後,我對中醫學基本上就有個稍微完整的把握。當然,應用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受到條件的限制,我只能從別人那裡去檢驗模型是否合理。
你要記住,自己學了就要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