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黨校培訓,關於參觀農講所的社會實踐總結 500-600字
這次參觀讓我們重溫革命的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增加了我們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當代大學生應弘揚民族精神,艱苦奮斗,努力學習,建設美好中國。
關鍵字:武漢 農講所 毛澤東故居 五大 武大 計科 我 感想
4月2日,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我們計科5到8班參觀了位於武昌區司門口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武漢農講所。據解說員介紹:農講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於1927年3月在董必武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創辦了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招收了700多名學員,現在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規劃景點」,是國寶級文物單位。毛澤東同志在武昌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為了培養革命所需的大批農民運動幹部,宣揚黨救國救民的革命思想以及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這里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培養了一大批農民幹部,並在人民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
參觀經過
一走進鬱郁蔥蔥院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周恩來同志題寫的「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一行大字。氣魄的鎦金楷體大字,奪目的紅色背景,灰色的古體瓦房被周圍欲滴的綠色圍襯著,顯得格外引人矚目。這是一組紅牆黃瓦、古樸莊重的建築群。接著我們參觀了常委辦公室、教務處、大教室、宿舍等場所,設置之簡陋,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農講所的師生仍努力奮斗,他們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們這種大無謂的革命精神和自我犧牲的品行,值得我們每個人欽佩和學習。在二樓,陳列的是毛澤東與武漢之類的圖片展,原來這位偉人與武漢有著這么深厚的不解之緣,這讓我們倍感親切,同時也對中國革命史有了更深刻的的認識和體會。
『貳』 求一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萬能心得體會(2000字)
把裡面的內容給改下,就可以了,我就是參考這上面寫的....
這個是我以前回答過的一個問題,你可以參考一下。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叄』 暑假中學生社會實踐心得(1500字)
寒假的社會抄實踐活動已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
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
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
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
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
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
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肆』 培訓工作心得體會怎麼寫
我的是原創的哈
大一的暑假,還是沉浸在一種大學生的輕松之中,空閑的時間比較多,但是自己也是自覺已經是成年人,多少去做點事情,一是賺點錢感受一下,二是給自己增加一些經驗。自己今後在社會上需要的社會實踐,先提前完成一點。
首先就是尋覓了。就像大海撈針一樣的找,原來找個兼職工作都是這么難啊,不過聽我的表姐說可以在報紙上登廣告,這我才真正想起來,原來我們這里的報紙還有這個好處啊,發了簡訊,過了幾天有人打來電話,我才忽然間發現原來自己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也是這樣令人興奮。
工作很平常,就是在飯店裡打打下手。可是我卻收獲了好多。原來在一個酒店裡打工也是這樣復雜的事情。不但每天早起晚歸,還要有很多的東西自己不懂,還要去學習,干不好還會搞砸了自己還要賠,幹了第一天我真的是不想再幹下去了,想就這樣放棄,可是我轉念一想,找一份工作這么不容易,或許今後我也要從這樣基層的工作做起,那時候我也可以這樣轉身就走嗎?或許就沒有這么輕鬆了。
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個月,這個月里,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的收獲。錢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賺來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有些人真的讓你感覺牙齒癢癢,可是你又不能,因為他們是你的顧客。
在領薪水的那一天,我真的很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兼職,我自己賺到了錢,證明我真的成人了。不怕人笑話我的幼稚了,我真的感覺很激動。
在以後的學習中,我真的會以這次實習兼職的經歷為鼓勵,繼續走下去~
『伍』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業余的寶貴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學生要進行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之前也是不怎麼懂得的。但是,經過這次的寒假實踐活動,我竟然領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東西。
首先,假期里,我們的時間相對的充裕了許多。我們被允許做更多的事情。所以這種假期的實踐活動就成了我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既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一個世界,又可以讓我們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快樂。當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去實踐,去幫助別人時,這種快樂別人是沒有辦法體會的。
人生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但是我相信,這種實踐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的成就是決定於他怎麼利用課余時間。所以,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實踐一定是最最值得我們來體會的。
『陸』 求初一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400字 急急急急!!!!
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內沒有結束。它容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神,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柒』 求一篇800字左右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假期的這次社會實踐,雖然辛苦卻很充實。前所未有的嘗試,換來非比尋常的體驗,實在不虛此行。通過幾天的工作,不僅了解了書店工作人員不易且必不可少的工作,更在此深刻明白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必要性。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鍛煉,對體力與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在學校里書本上無法得到的鍛煉。平時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未必一開始就可以做得得心應手,但只要經過努力,一定可以迎來勝利的曙光。耕耘,總會有收獲。
——這是我去某大型書城做社會實踐後的心得體會,原創,可供參考
回答者: 語默嫿姽 - 四級 2007-3-5 12:55
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
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
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
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
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
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
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捌』 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怎麼寫 1、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
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2)、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3)、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 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 ——參加班組長培訓的心得 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 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會,而人的認識往往有一個逐漸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因此,在心得體會的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發展、情感變化為中心線索,組織材料,安排層次。具體的安排方
法主要有兩種:並列式結構和遞進式結構。 A.從不同角度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總結成幾個不同的方面,分別加以介紹,層次之間是並列關系。即: 體會(一) 體會(二) 體會(三) ………. 在每一部分內部,可以採用先從理論上總述,再列舉事實加以證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據,不流於空談。 B.遞進式結構比較適合於表現前後思想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針對以前曾有錯誤認識,經過活動(或工作)有所改變的情況。 在層次安排上,遞進式結構應先簡述以前的錯誤認識,再敘述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簡單經過,然後集中筆墨介紹經過活動所產生的新的認識和感受,重點放在過去的錯誤與今天的認識之間的反差,以此證明活動的重要意義。 (3)結尾 心得體會的結尾一般可以再次總結並深化主題,也可以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結尾,不專門作結。 (4)署名 心得體會一般應在文章結尾的右下方寫上姓名,也可以
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
、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
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
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
分析和研究,
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
引
出規律性的認識,
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
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
全面
性、
系統性和深刻性。
在表現手法上,
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
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
學習、
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
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
往往緊抓一兩點,
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
描寫、
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
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
著重介紹
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
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
而不追
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
余」
。
(2)
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
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
不能扭捏作態,
故作高深,
更不能
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
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
的基礎上,
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
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
以增強文章
的感染力。
『玖』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800字
5月13號,一個晴朗的星期五。我的心情格外的愉悅。因為今天一大早,初中部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這不,馬上就要出發啦!
我們首先來到了板樟山,大家休息了幾分鍾後,興沖沖地向終點進發了!
台階比較矮。剛開始,我一步兩個台階地向終點跑去。可是漸漸地,我的腳步越來越沉重,腿跟灌了鉛似的,怎麼也邁不動了,我只好停下來休息。好不容易歇口氣,卻發現一個又一個的人穿過我的眼前。唉,沒辦法,休息計劃只能泡湯了,我咬咬牙,繼續向終點走去。不多時,我便汗流浹背,臉色像煮熟的蝦一樣,通紅通紅的。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走,不停地走,走一段是一段。終於,一個平台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內心歡呼一聲,在平台的不遠處停下來,喝口水。就在這喝水的一會兒功夫,卻又被地理老師超過,於是我連忙跟了上去。
辛苦的爬山過後,我們來到了九洲城參觀博物館。那琳琅滿目的展覽品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次踏上了旅程。
最後一站是在白蓮洞,這也是最有趣的一個環節——燒烤。
隨著炭火逐漸旺了起來,我們八個女生頓時手忙腳亂起來。食物不是焦了,就是沒熟,有的外面已是焦炭裡面卻依舊如初,引得眾人大呼「哀哉」。但是有一個人卻極其鎮定,那就是慧敏。只見她熟練地翻動著手中的食物,一串串誘人的燒烤「新鮮出爐」,讓人不禁為她的好廚藝點贊!
我一邊默默地感嘆,一邊默默地取掉已經溶在我手上的塑料手套。我看了看手中勉強入得了眼的成品,又看了看身邊這位同胞面前放在鐵架上的食物,成為焦炭已是定局,不禁為它默哀一秒鍾,然後開始狼吞虎咽。最終,在我的手幾乎被烤熟的代價下,總算填飽了肚子,此次活動也終於圓滿結束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自己還是太缺乏鍛煉。不僅是我,還有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青少年。為此,我呼籲全體父母:讓孩子在風雨中成長!讓我們做一隻翱翔藍天的雄鷹,做一條遨遊大海的藍鯨,讓所有孩子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拾』 培訓機構的實習感受怎麼寫求高手幫忙
大一實習感受
大一暑假,經父母同意和朋友推薦,我有幸去汽修廠實習,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到企業進行社會實習,所以感受也挺多。實習已經結束,只有用文字記錄那些體會和感悟。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道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各位師傅都是各忙各的,根本沒人搭理我,我自己只能在一旁看,我是看看這里,看看那裡,根本不知道做什麼,一片茫然。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些與實踐還有一段距離。師傅們都在各忙各的,我終於忍不住了,我說需要幫忙嗎?師傅不屑的看了我一眼,讓我把輪胎卸下來。此時我馬上興奮起來,心想這還不簡單,馬上動起手來。可是當拿出輪胎扳手時,可是怎麼也轉不動螺絲,累的滿頭大汗了螺絲一點也松不動,這是一小師父過來說反了,應該是逆時針,只見他順勢一擰螺絲就開了。然後他告訴我慢慢來,我順利的把剩下的幾個的松開把輪子卸了下來,心裡真的很高興。開始我就是從卸輪胎開始干起的。然後跟師傅們熟一些之後開始卸拆一些零件,裝一些零件。都是從什麼都不知道,到熟練完成。此過程讓我明白要謙虛,對待任何問題都要不恥下問;其次要巧學,師傅們忙的時候就不要打擾了,自己在旁邊多長個心眼跟著學,或是埋頭干好自己的活,等他們有空閑的時候再請教問題,用不著泄氣。事實上,我的許多知識都是通過『偷師』學到的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一個多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實習過程中,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為一輛寶來換氣門,師傅們小心翼翼的把發動機拆下來,然後把鋼蓋打開,非常仔細,非常認真,換氣門的時候也是,可是最後發動機還是沒打起火來,在拆開一看,氣門都頂壞了,而且把鋼蓋也定壞了,損失慘重,大家都非常著急,就是找不到原因,不知那錯了,此時我給曲老師發了一條簡訊,曲老師很快把所有能想到的原因一一給我列舉了出來,這讓我很驚訝,給師傅們一說,師傅們一檢查,果真是象曲老師說的是氣門導管損壞導致氣門杠劃傷,把鋼蓋頂壞了,師傅們仔細檢查重新裝得,當一發動車,聽到車起動起來時,所有人都笑了,是一種勝利地喜悅。
通過實習我發現專業知識真的很重要,外語也是一門很重要得學科,平時對它太輕視,但是在汽車行業英語很重要。在實習期間多次遇到一些配件標記得都是英語,如果不懂真的不知所雲,有一次一輛進口大宇轎車讓師傅們一頭霧水,全是英文不知道是什麼,最後還是找得專業人員來才知道那是什麼。
在這一個月的實習中常常我們「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 滿身全是油污 一身機油味」這就是我們工作時的情景。在這一個月的實習中我們嘗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酸、甜、苦、辣。在學校里,我學到的都是理論知識,在這里,我要學的是師傅們成功的工作經驗,是師傅們對工作的熱情和對事業的責任心。我要把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要多比較,多思考,多總結,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