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學習心得
1 生物學習心得
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新課程,談幾點看法:
一、內容體繫上的改變
根據改革的要求,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重新組合內容,構建全新的體系。
二、行為動詞的改變
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理解、掌握,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並不一概排斥,而是兼用並蓄,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來提高其可測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三、能力要求上的改變
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第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第三,發展探究能力。
四、教學觀念上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忽視學生的地位。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教師不要包辦,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正,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指導者,是一個輔導者。
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評價方式上的改變
在傳統教學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表現在: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
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以形成習慣。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即即使的重現,勤復習、多復習。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本周的功課周復習,一月還有小復習,考前再做總復習,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
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
記性好不如爛比頭。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好筆記不是全記,不是漏記,不能只聽不記,更不能只記不聽。可以記在課本上、教學內容附近,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既實用,又利於今後復習。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3然後再做作業,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
生物新課標學習心得
推薦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生物學的基礎性重要性。生物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物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生物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更新科學教學理念。生物課的教學要注重初中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用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要注意把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周圍世界的關注。要進行科學探究方面的訓練,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原理、方法、要點,認識科學探究的性質及在科學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時還要補充必要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教師必須具有堅實而廣泛的基礎知識,必須了解主要生物學基本事實、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曉和弄懂某些輔助性的實驗知識和理論知識。此外,科學教師還要對基礎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學生情況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物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具有指導那些基於學生所提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活動所需要的種種技能,必須參與研究和改進教學、評價和課程設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自覺參加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煉、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是很復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來源,可以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新手段,來源於對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專家,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所以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參加和經歷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才能把自己錘煉成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教學水平
『貳』 急求一篇關於「生物學習心得」的作文
1 生物學習心得
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新課程,談幾點看法:
一、內容體繫上的改變
根據改革的要求,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重新組合內容,構建全新的體系。
二、行為動詞的改變
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理解、掌握,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並不一概排斥,而是兼用並蓄,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來提高其可測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三、能力要求上的改變
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第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第三,發展探究能力。
四、教學觀念上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忽視學生的地位。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教師不要包辦,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正,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指導者,是一個輔導者。
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評價方式上的改變
在傳統教學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表現在: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
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以形成習慣。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即即使的重現,勤復習、多復習。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本周的功課周復習,一月還有小復習,考前再做總復習,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
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
記性好不如爛比頭。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好筆記不是全記,不是漏記,不能只聽不記,更不能只記不聽。可以記在課本上、教學內容附近,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既實用,又利於今後復習。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3然後再做作業,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
生物新課標學習心得
推薦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生物學的基礎性重要性。生物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物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生物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更新科學教學理念。生物課的教學要注重初中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用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要注意把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周圍世界的關注。要進行科學探究方面的訓練,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原理、方法、要點,認識科學探究的性質及在科學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時還要補充必要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教師必須具有堅實而廣泛的基礎知識,必須了解主要生物學基本事實、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曉和弄懂某些輔助性的實驗知識和理論知識。此外,科學教師還要對基礎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學生情況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物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具有指導那些基於學生所提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活動所需要的種種技能,必須參與研究和改進教學、評價和課程設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自覺參加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煉、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是很復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來源,可以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新手段,來源於對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專家,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所以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參加和經歷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才能把自己錘煉成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教學水平。
『叄』 學習生物的感受1500字
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勤復習,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發展探究能力、進行實驗的操作,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三。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解決問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可以記在課本上。這些誤區表現在、能力要求上的改變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不是漏記,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創設各種問題情景;第三、「一言堂」的授課方式,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二,即即使的重現,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四,教師不要包辦,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不能只聽不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第一,下面就新課程,引導學生自主,談幾點看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學會鑒別、理解、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是一個指導者,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五:一,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又利於今後復習。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進行改正,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本周的功課周復習、評價方式上的改變在傳統教學中,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容附近,構建全新的體系。在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其可測性,好筆記不是全記,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選擇,要改變「滿堂灌」,看一看是否一致。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忽視學生的地位: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記性好不如爛比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多復習,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運用和分享信息。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是一個輔導者。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找出不足之處,既實用,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內容體繫上的改變根據改革的要求。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更不能只記不聽,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參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而是兼用並蓄,考前再做總復習,重新組合內容,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一月還有小復習、教學觀念上的改變傳統的教學,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行為動詞的改變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3然後再做作業、掌握。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生物繪圖等技能,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並不一概排斥,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第二、探究,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以形成習慣、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
『肆』 學生物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奮發讀遍解剖圖
生物學很變態
『伍』 誰能幫我寫一篇學習生物的體會感想
現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是重新修訂後於2002年5月頒布的,在大綱頒布之時,《課程標准》正在研究之中,由於大綱修訂和標准研製在工作和人員上的連續性,使得此次生物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在大綱中已經有適當的體現,兩者在課程改革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但與《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仍有許多變化,這些變化決定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的變化。本文著重分析課程內容的變化及在這種變化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難點。
1 課程內容的變化
1.1 必修部分的變化
1.1.1 課程內容組成上的變化
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側重於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按生命的基本特徵為線索展開,其內容和體系主要是高校《普通生物學》的內容和體系,即生物學的學科體系。新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則拋棄學科體系,綜合考慮高中學生的發展、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的發展需要,對原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增補和整合,精選出三個模塊,即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生物3(穩態與環境)。
1.1.2 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
《分子與細胞》模塊整合了大綱教學內容中的「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及「生物的新陳代謝」三個章的內容,刪掉「生物的新陳代謝」一章中「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礦質營養」、「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四節的內容,增加了「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研究影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探討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及「細胞膜系統結構功能」、「細胞的凋亡」等內容。
《遺傳與進化》模塊整合了原大綱教學內容「生殖和發育」、「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三章內容。刪掉第五章中「生殖的類型」和「個體發育」兩部分,增加「關注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討人類遺傳病的監測」、「關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等內容。
《穩態與環境》模塊整合了大綱教學內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與環境」與「人與生物圈」三章內容。刪掉「生物圈穩態」中部分內容,及「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生態因素」等內容。增加了「探索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選修本「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第一章)、「群落的演替」及「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等內容。
在三個必修模塊中保留了原來必修部分十二個實驗中的七個,補充十五個,合計有22個實驗,此外,在《課標》活動建議部分還增加了八個搜集資料活動、六個調查活動及一個參觀活動、一個學生討論活動。
1.2 選修部分的變化
三個選修模塊除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和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數的內容來自原大綱教學內容的選修部分,其餘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全新的。選修模塊共有14個實驗,除「DNA粗提取和鑒定」這個實驗外,其餘13個實驗全部集中在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都是全新的內容。
1.3變化的特點
新課程內容變化的特點是內容多而新,實驗內容及其他活動多,體現生物科學的時代性和實踐性,注重生活性,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 課堂教學的難點
2.1 課堂教學的組織
2.1.1 面向全體學生
任何教學都有個起點,這就是學生的知識基礎,課堂教學在多大程度上能面向全體學生,往往受制於學生知識基礎的整齊度,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觀念要求教學要給所有的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 ,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標》規定的基本要求。面對知識基礎差異的學生,特別是選修課上的學生,如何組織課堂教學,才能體現向全體學生呢?有專家提出如下建議:1、精心設計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2、課堂提問及練習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全面性;3、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4、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要根據難易程度分級編組。雖然有專家的建議,但在具體操作上仍不乏難度。
2.1.2 探究性活動
科學既是一個知識體系又是一個探究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標准》建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獨立的自主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富有創造性的指導。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是一門嶄新的教學藝術,他不僅涉及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等教學理論,還涉及組織、引導、指導等方面的技術,如何進行行有效的指導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既完成大量教學內容,又騰出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這將是探究性學習教學組織的難點所在。對於時間問題,有專家建議:1、把完整的探究活動和局部探究活動相結合;2、把課內探究和課外探究相結合。對於探究性活動的組織,《課標》也提出一些建議(詳見《課標》實施建議部分),但建議歸建議,具體操作上仍是困難很大。
2.2 教學內容的處理
課程標準是根本,教材是在《課標》基礎上再創造的結果,任何一本教材都無法適應不同地區的所有學生。同樣,我們所選用的教材(人教版)雖然對現行教材有一定的繼承性,但畢竟有不少變化,比如教材中的完整探究性活動過程不一定都適應我們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課標》及學生情況對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取捨。
另外,由於高中教學都要面對高考,因而,如何取捨教材還要考慮高考的需要。顯然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也是一個教學難點。
2.3 實驗課的開課率和效率
新課程的實驗課比重明顯增大,實驗內容新,完成實驗所需的條件較高。受到實驗室條件的限制,有些實驗內容在短時間內還沒法開課,特別是選修1的實驗,比如DNA擴增需要DNA擴增儀,這得在實驗室建設逐漸完善之後才能開課。
新課程的學生實驗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實驗操作技能訓練為主的技能性實驗,如觀察細胞中的DNA和RNA、酶及DNA的提取;第二類是以檢驗已知的事實、概念或原理的真實性為主的驗證性實驗,如驗證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觀察有絲分裂等;第三類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獲得新知識和接受科學方法訓練為主的探究性實驗,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
每一類實驗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程序,如驗證性的實驗的基本程序是確定論題、獲得論據、進行論證;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因而每一類實驗活動的完成各有難度,如第一類實驗主要難度在於學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學上,每二類實驗除操作上難度外,論證過程的教學也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設計,第三類實驗主要難度在於組織上。顯然,要上好實驗課,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好的實驗操作技術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還需要教師有較強組織能力。這對於絕大多數教師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4 針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
在《標准》所倡導的改革中,教學評價改革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鑒於傳統評價方法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情感、態度等缺點,《標准》對課堂評價提出如下建議:1、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建立學生學習記錄卡;2、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採取不同的評價策略;3、對紙筆測驗進行適當改革;4、根據學生實際操作情況,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5、從多個側面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等。這些評價建議中,除對紙筆測驗進行適當改革及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評價外,其餘評價方式都是全新的,因而,在實驗內容多、難度大、教材量大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安排時間有機地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以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之一。
2.5 選修模塊的選修率及課堂效率
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的因素有:必修模塊教學對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影響(或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認同程度)、學生對選修模塊興趣程度、選修模塊實驗開課率、學生對選修模塊教學認同度、學科選修廣告的的煽動性、其它學科選修模塊影響及高考的需要等。可以看出在這些因素中,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與物理、化學相比,同樣做為實驗科學,生物實驗設備不足、實驗教學資源緊缺、高考對實驗教學的沖擊,以及因而產生的對實驗教學的長期忽視導致的學科教師實驗教學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將嚴重影響生物學科課堂教學的魅力,從而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
與大綱選修部分教學內容相比,新課程選修模塊的內容新、難度大、容量多的特點,對於選修模塊的教學都是很大的挑戰,在短時間內一個教師要適應三個選修模塊的教學,困難很大。對此,有學者建議先嘗試教師分工,一個人上一個模塊;但若選課人數不平衡也可一個模塊由多個教師來上,或外聘部分教師授課。即便如此,每位教師仍應加強培訓學習,以勝任選修模塊教學。
『陸』 高中生物學習交流作文(1000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下是寫作方法: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