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養殖閹雞
閹雞,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i)雞、太監雞,英文名叫「capon」,就是通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睾丸的公雞閹雞是一種古老的行當。直接的解釋就是把公雞的睾丸割掉,目的是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嫩一些。公雞在閹割之前很富有攻擊性,活動能力很強,往往把喂它的飼料很快消耗掉,養雞成本高居不下,而且肉質很差。
閹雞者時常將一把小刀、小剪、小鉗、鑷子等大小工具吊在褲腰,走南串北。戶主只要遠遠指出是哪只小公雞要閹,閹雞者就把雞抓進雞籠里。閹雞的時候,閹雞者先讓主人家打來一盤清水,把閹割的所有工具泡在水裡面,然後拿出自備的小板凳坐好,之後,打開關著公雞的籠子,伸手從裡面揪出一隻公雞,把雞頭一扭,把它包在雞翼下。左腳踩住翅膀,右腳踩住爪子,左手在雞翅膀下邊「刷刷刷」幾下拔光一片雞毛。
右手從盤中撈起一把一頭像攝子般的閹雞刀飛快地切開一條道子,再用一把兩頭帶鉤,俗稱「鐵弓」的工具,把那條「道子」弓成個「口子」,接著用一根尺余長,一頭系著條細線兒,像枚縫衣針的鐵絲,伸進口子里頭,捻起線兒拉扯幾下,便用一個小勺子把雞子(雞的睾丸)從裡面掏了出來,掏完雞子後,就掰開雞的嘴巴灌上幾滴水,一隻雞便閹好了。
整套的閹割動作「快、准、狠」一氣呵成。同大多數瀕危的老行當一樣,閹雞技藝沒有專門的培訓,全是靠師承傳授。小公雞閹割後,性情溫和,不思不想,一心長肉,肉質鮮美。絕沒有公雞那種腥膻味。而且,性溫而不燥。是酒桌上的上乘之品。南方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用閹雞祭祖的風俗,用閹雞製作的白切雞也很有一番風味,是一道特色美食。
中葯閹雞法
傳統的閹雞方法是採用手術摘除公雞睾丸。該法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且造成的死亡率也較高。中葯閹雞法簡便快速,易操作,成本低,安全可靠。
具體作法 每250克體重的公雞,喂白鬍椒、五味子各10粒,超過250克體重的公雞,每超過50克,再加喂1粒。例如,體重350克的公雞,喂白鬍椒、五味子各12粒,每天早、午、晚分3次喂給,喂時掰開雞嘴,讓雞整粒吞下即可。
葯性葯理 白鬍椒和五味子具有抑制公雞睾丸分泌、改變其雄性特徵的作用。食用的公雞雄性特徵逐漸消失,生長育肥速度加快。宰殺後肉質鮮嫩,安全可靠,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