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甘肅省改廁技術培訓會圖片

甘肅省改廁技術培訓會圖片

發布時間:2021-03-07 17:41:01

Ⅰ 誰有今年的農村改廁先進個人的材料啊。有的給個範文,不要集體的,領導的。要個人的。

你是愛衛系統的吧?我和你一樣在寫改廁工作先進材料,不要忙,慢慢寫,開頭先把單位開展改廁工作取得的成績做一概括性總結,然後把開展的工作一一展開寫出來,如:縣、區、鄉給改廁戶再次補貼多少資金,如何做宣傳工作,如何做好技術培訓工作,如何進行督察指導工作等。

Ⅱ 甘肅省找退耕還林護林員是不是政策

答:「七個一批」指:特色產業脫貧一批------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脫貧。針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發展生產和務工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通過發展生產實現穩定脫貧。堅持「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窮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路子,通過直接幫扶、委託幫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發展貧困戶有能力經營的產業項目,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戶數比值達到50%以上。創新金融扶貧。投入財政扶貧資金用於貸款貼息和信貸風險補償,推動銀行向貧困農戶和專業合作社每年發放小額信貸資金;積極試點貧困戶小額貸款結對投資企業;鼓勵金融機構在貧困鄉村設立服務中國點,改善農村中國點支付結算金融服務條件,實現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金融服務全覆蓋。推進電商扶貧。構建電商信息中國絡、人才培育、集散中心、物流配送電商扶貧體系,倡導「購買一份貧困地區產品就是扶貧」觀念,發揮社會扶貧作用,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推進鄉村旅遊扶貧。採取「公司十景區十農戶」和「農家樂」等形式增加貧困農戶就業,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牽頭單位:農委,責任單位:人民銀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商務和糧食局、旅遊外事僑務局、林業局、畜牧獸醫水產局。) 勞務輸出脫貧一批----加大勞務輸出培訓投入,統籌使用各類培訓資源,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大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貧困戶教育培訓工程實施力度,引導企業扶貧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鼓勵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招收貧困家庭子女,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實現靠技能脫貧。進一步加大就業專項資金向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支持貧困地區建設縣鄉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引導和支持用人企業在貧困地區建立勞務培訓基地,開展好訂單定向培訓,建立和完善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鼓勵地方對跨省務工的農村貧困人口給予交通補助。大力支持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服務等產業發展,拓展貧困地區勞動力外出就業空間。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扶持力度。對在城鎮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農村貧困人口,輸入地政府要承擔相應的幫扶責任,並優先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村貧困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通過「雨露計劃」,做好純農戶大學生和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工作引導勞務輸出脫貧。(牽頭單位:人社局) 易地搬遷脫貧一批-----按照「省負總責,市州組織,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建立易地扶貧搬遷聯席會議制度。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方針,堅持與扶貧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遵循政府引導、群眾自願、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政策協調和量力而行的原則,用2年時間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到2017年全面完成貧困人口搬遷任務。切實落實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易地扶貧搬遷人均建設資金標准6萬元,其中2至3萬元用於建設,其餘資金主要用於生產生活、公共服務,後續產業及其它相關設施建設。中央和省補助的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宅基地嚴格按照當地標准執行),搬入地在縣城及縣城以下鄉鎮和農村的,每戶(不論人口中國)在人均25平方米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不超過25平方米的總面積。在保證「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前提下,整合農中國改造、鄉村公路、危房改造、地質災害、美麗鄉村、國土整治、養老發放、子女入學和戶籍、公益性崗位安排、基層政權建設等扶貧資金,統籌用於易地扶貧搬遷區域相關項目建設。要在穩定搬遷群眾基本生產生活的基礎上,著力加大對後續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鞏固搬遷成果,實現搬遷對象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收入水平明顯提升、遷出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牽頭單位:發改委,責任單位:住建局、扶貧辦) 教育助學脫貧一批-----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辦學質量,提高貧困地區職業教育促進脫貧致富能力,確保所有貧困戶子女全部在學在業,沒有幼兒、學生因貧失學輟學,貧困村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年鞏固率達到98%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支持貧困地區學生就讀普通高中或中職學校,做好純農戶大學生和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工作引導勞務輸出脫貧,提高「雨露計劃」信息化水平和技能培訓補助標准,簡化補貼對象認定程序,實行應補盡補、直補到戶,對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在每年每人補助1500元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按每人每學年不低於2000元的標准給予資助;對參加半年以上職業技能培訓獲得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每人資助1500元,對有創業願望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貧困人口,給予創業擔保貸款扶持,確保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名40歲以下青壯年勞動力具備一項以上足以脫貧的職業技能,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一人成才穩定一個家庭」的精準脫貧成效。(牽頭單位:教育局,責任單位:人社局、扶貧辦) 醫療救助脫貧一批-----開展醫療救助脫貧。做好資助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補貼。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其經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報銷後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予以救助。各地可根據患病家庭負擔能力、個人自負費用、當地籌資情況等,分類分段設置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額。加強醫療救助與相關醫療保障、社會救助制度的有效銜接,形成與慈善救助的高效聯動和良性互動。(牽頭單位:衛計委) 保障兜底脫貧一批-----按照「特困對象、托底保障、精準扶貧、同步小康」的工作思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政策、項目、資金支持,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確保2017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不低於城鎮的60%執行,年保障標准不低於3000元,實現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扶貧線「兩線合一」,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保障兜底全市貧困人口。(牽頭單位:衛計委、民政局) 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利用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國有林場改革、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等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結合建立國家公園機制,創新生態資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聘用當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力度,落實好退耕還林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標准。開展貧困地區生態綜合補償試點,落實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等補貼政策,提高補償標准,讓貧困地區從生態保護中得到更多實惠。因地制宜發展優勢林業主導產業,通過設立貸款風險金,組建專業合作社,落實幫扶機制等形式,幫助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家庭經濟。加強對貧困戶的勞動力免費進行林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和廣度,實現林業科技和產業脫貧戰略。(牽頭單位:林業局) 「六大工程」指: 交通扶貧工程:加大貧困村交通項目建設力度,以通暢工程、道路拓寬提質為重點,以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為目標,優化城鄉區域交通運輸中國絡對接,加快推進全市貧困村路中國建設,有效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牽頭單位:交通運輸局) 水利扶貧工程:把貧困村病險水庫和飲水安全工程列入年度實施計劃,解決貧困村飲水不安全問題。(牽頭單位:水務局) 通信和電力、光伏扶貧工程:至2017年,貧困村達到村村通光纜,實現中國、廣播電視、寬頻中國絡融合,4G中國絡全覆蓋。(牽頭單位:經信委,責任單位:電信、移動、聯通)對農村電中國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我市完成投資1802萬元,新增配變33台,新增線路14.8公里,新增0.4kV線路181.72公里(牽頭單位:國中國株洲分公司)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一是實施分布式光伏扶貧,增加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二是因地制宜開展光伏農業扶貧,利用貧困地區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建設光伏電站,使貧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牽頭單位:能源局) 農村危房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扶貧工程: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危房改造,統籌開展農房抗震改造,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優先位置,提高補助標准,探索採用貸款貼息、建設集體公租房等多種方式,切實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安全。加大貧困村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改廁和村莊綠化美化力度。加大貧困地區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繼續推進貧困地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大貧困地區以工代賑投入力度,支持農村山水田林路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財政支持的微小型建設項目,涉及貧困村的,允許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直接委託村級組織自建自管。以整村推進為平台,加快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扎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牽頭單位:發改委、環保局) 文化扶貧工程:「治貧」必先「治愚」,大力發展農村的文化事業,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生活的關鍵所在。貧困地區的農民要擺脫貧困有兩個障礙,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閉塞。文化落後,就缺少發展經濟的能力。(牽頭單位:教育局) 鄉村旅遊扶貧工程:依託貧困地區特有的自然人文資源,深入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充分發揮貧困地區旅遊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實施鄉村旅遊促進精準扶貧。(一)推進旅遊項目建設帶動就業扶貧。結合實施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戰略,充分利用貧困地區豐富的古鎮古村和民俗旅遊資源,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古鎮古村群落,通過加快旅遊項目建設,擴大貧困人口直接從業和間接從業數量,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二)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創業扶貧。通過「旅遊+農業」組合,完善鄉村旅遊「生活鏈」、「服務鏈」和「產業鏈」,做深做新鄉村旅遊文章,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培育以旅遊業為主導的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大力發展鄉村避暑度假和特色康養旅遊產品。(三)積極引導旅遊資源要素入股分紅帶動創收扶貧。鼓勵懂經營、善管理的旅遊企業和能人進行鄉村旅遊資源開發,與貧困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採取公司+貧困戶和能人+貧困戶等形式,根據鄉村旅遊發展需要吸納或租賃貧困戶的部分山林、果園、魚塘、土地、房產等生產資源和政府支持資金合作參股,鄉村旅遊經營業主返聘貧困戶家中勞動力在旅遊企業中從事旅遊服務,實現鄉村旅遊經營業主與當地貧困戶共建共享。通過盤活貧困農村旅遊資源要素,達到資源增值、貧困戶增收的目標。(四)大力開發旅遊商品帶動購物扶貧。利用貧困地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特色農副產品等資源,充分挖掘湖湘特色飲食文化和手工技藝,大力發展旅遊工藝品、旅遊食品和旅遊紀念品,培育旅遊商品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提升我省旅遊商品競爭力。通過「互聯中國+旅遊」,藉助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做到中國店與實體店並重發展,促進旅遊商品增產擴銷,在滿足不同遊客購物需求的同時,切實提高農民收入。(牽頭單位:旅遊局

Ⅲ 村居廁所選擇有哪些規定

廁所 [1] 泛指由人類建造專供人類(或其他特指生物,如家畜)進行生理排泄和放置(處理)排內泄物的地方。 人類容使用的廁所大多有男廁女廁之分,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男女共用的廁所,也問世了。廁所的名稱有很多,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文雅一點的叫洗手間、盥洗室。潮汕地區則延續唐朝時的叫法稱之為「東司」或者「東廝」。

Ⅳ 甘肅省榆中縣清水驛鄉廁所改選每戶補帖多少錢

甘肅省榆中縣清水驛鄉廁所改選每戶補貼一般都是1000塊。

Ⅳ 甘肅省靈台縣衛生改廁國家獎補1500元,而村幹部要扣除550元所謂的材料費,這種做法對嗎

這個還是要按當地的政策來定了,如果是村裡出材料了,要扣除材料費很正常的,如果村裡面沒有出任何材料而要扣材料費的話,村裡明顯違規了,那麼你可以向鄉鎮上的主管部門舉報村幹部的違規現象。

Ⅵ 農村改水改廁有什麼意義啊

1、建造衛生廁所,抄能及時將糞便進行處理,殺死或減少糞便中的寄生蟲卵、致病微生物,既是預防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主要措施,又能增加肥源,提高肥效。

2、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是小康生活不可缺少的衛生設施,是文明程度的標志,是保護農民身心健康和小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衛生設施。

3、讓群眾吃上安全衛生水,能防治腸道傳染病,供給量足質優的飲用水,對於維護和提高人民的衛生水平,增進人民健康都有重要意義。

(6)甘肅省改廁技術培訓會圖片擴展閱讀:

農村改廁可增強人民群眾衛生意識,提高健康水平;衛生廁所便利(沼氣式還可增加能源)、衛生、安全,提高了家庭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發展;

改廁是小康村、文明村、衛生村、生態村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的環境衛生是一種「質量的投資」,因為安全的環境衛生能造就更健康、更聰明的兒童,提高下一代人口質量。

Ⅶ 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特色產業發展

根據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改造提升製造業,有序開發優勢礦產資源,加快發展服務業,培育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增強綜合發展能力。 著力推進區域優質糧、果、蔬、畜等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擴大加工規模,延長產業鏈。積極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培育馬鈴薯、玉米、小雜糧、果品、羊絨、皮毛、牛羊肉、中葯材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基地。
專欄9 特色農產品加工
優質糧食和小雜糧加工。支持平涼、延安、榆林、銅川、固原、富平、會寧等地發展玉米及小雜糧加工,慶陽發展優質小麥及小雜糧加工,中衛、吳忠、靈武發展優質水稻加工和優質小麥加工。
馬鈴薯加工。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固原、會寧、榆林、延安子長等地建立大型貯藏庫,建設馬鈴薯產品加工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
果蔬加工。扶持延安、銅川、平涼、慶陽、富平等地建立大型蘋果貯藏庫,發展果汁果醋加工,支持延安、榆林、中衛、靈武發展紅棗、沙棘加工,扶持中衛、固原、吳忠等地發展特色西瓜、枸杞、葡萄加工。
畜產品加工。支持吳忠、固原、慶陽、靈武、富平等地發展灘羊、羊絨、羊毛加工和牛羊奶加工,支持吳忠、靈武、榆林發展牛羊肉精深加工,支持平涼、慶陽、延安、銅川、會寧、富平等地發展生豬及牛羊屠宰加工。 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強旅遊要素配套建設和服務平台建設,打造以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進一步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線路銜接與整合,形成一批精品線路,深入開發紅色革命游、歷史人文游、自然生態游、鄉村民俗游、體育運動游等豐富多彩的特色和復合型旅遊產品,重點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加強重要革命文物、歷史文獻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創新運行機制。培育延安、慶陽紅色文化旅遊產品研發基地,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科技支撐。強化旅遊服務管理,全面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
專欄10 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景區
精品旅遊線路:
紅色文化游。會寧-靜寧-固原-西吉-隆德-環縣-吳起長征會師線,延安-延川-安塞-清澗-綏德-米脂-佳縣-吳堡轉戰陝北線,延安-慶陽-固原-吳忠-榆林邊區體驗線,涇陽-淳化-旬邑-銅川-富平革命遺跡線。
歷史人文游。西安(秦始皇陵)-銅川(玉華宮)-延安(黃帝陵)-榆林(統萬城),寶雞(炎帝陵)-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慶陽(北、南石窟)-固原(須彌山)-中衛(大麥地岩畫)。
自然生態游。慶陽(子午嶺周祖陵森林公園)-平涼(荊山、庄浪梯田、雲崖寺)-固原(六盤山),靈武(長流水景區、恐龍博物館)-吳忠(黃河大峽谷)-中衛(沙坡頭)-白銀(黃河石林),延安(黃河壺口瀑布)-榆林(紅鹼淖)。
精品人文自然景區:
延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延川乾坤灣旅遊景區。
榆林。鎮北台、紅石峽、紅鹼淖景區。
銅川。照金-香山、玉華宮、耀州博物館、葯王山景區。
慶陽。岐黃文化、農耕文化、隴東民俗文化景區。
平涼。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龍泉寺景區。
吳忠。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
中衛。沙坡頭自然風光和治沙成果景區。
固原。六盤山、 火石寨、須彌山石窟景區。 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村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試點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加強村內道路硬化建設,實現與通村通鄉公路有效連接。實施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提高農網供電可靠性和質量,實現行政村和農戶全部通電。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繼續實施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及小水電代燃料工程,開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和太陽能灶,帶動改廚、改圈、改廁,在油氣開采地支持農戶規范使用伴生氣、天然氣。加快推進農村危房及國有林場、農場危房改造,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加強人居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村莊環境,改變村容村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征地、水價、集體林權等制度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業保險制度。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各項制度,建設充滿活力的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積極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促進農村的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團結。
專欄11 農業農村重點工程
農業綜合開發。保護性開發有增產潛力的坡耕地資源,開展梯田、水利、道路建設,新建節水灌溉及集雨節灌設施,建設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
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技術示範。集成推廣使用良種(種子及苗木)、雙壟溝播、地膜覆蓋和回收、節水灌溉設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物農葯、沼渣利用等先進農業技術及成果,推進規模化經營、標准化生產、標識化流通。
中葯材基地建設。選取適宜地區建立甘草、黃芪、黨參、枸杞等特色中葯材生產基地,加強人工培育改良技術研究,擴大生產規模,培育建設中葯材集散地。
科技人才定點下鄉。組織引導實用科技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市場經營能手下鄉進村,建立長期聯系,提供市場信息,指導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推廣應用,培訓新一代農民。
「六到農家」。選取一批重點鄉村,開展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示範工程。
農村社區建設。以中心村為重點,對農村村級社區(主要是村委會所在地)商業經營、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文化教育等場所進行改造,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站),配套相關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
務工技能培訓。根據農村人口轉移需求,通過定向、定點、訂單等培訓形式,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務工人員跟蹤管理和服務系統。
千村百鄉幹部對口支援。組織省(區)內縣以上政府機關幹部、優秀黨團員與比較困難的鄉鎮、村莊和農戶進行結對,開展對口支援和幫扶、掛職服務等。
農村清潔工程。以自然村為單位,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農村廢棄物處理設施。 財稅金融政策。中央財政繼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不斷加大對老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通過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老區重點工程和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在科學規劃、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支持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機構和典當公司,農村金融機構按國家統一規定享受稅費優惠。鼓勵民營金融機構發展。穩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和森林保險工作。
投資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性投資優先向老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中央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提高中央公路建設資金對國省干線公路改造的補助標准。支持老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強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加大中央地質勘查資金、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資金對老區的投入。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規劃布局和項目核准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支持寧夏中南部地區生態搬遷。
國土資源政策。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適度向老區傾斜。在嚴格保護林地的前提下,鼓勵合理開發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調整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力度。
生態環境政策。中央財政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系數。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加大對六盤山區生態補償力度。建立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推行排污權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煤炭、石油及礦業開采等企業大幅降低單位產能排放。
社會支持。建立中央企業支持老區發展的長效機制,鼓勵當地分支機構支持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改善。鼓勵東部地區和省(區)內發達縣市開展自願幫扶,在產業發展、人口轉移、勞動力培訓等方面對老區給予支持。發揮人民軍隊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建立軍隊醫院與老區醫院對口援助機制,在技術支持、服務幫帶、設備更新、醫務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直接幫助。完善慈善公益政策,支持老區建設發展。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和陝西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和協調,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本規劃實施,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制定規劃分解落實方案,各市縣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切實把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會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附圖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范圍(略)

Ⅷ 農村改廁管理辦法(試行)的第五章 檢查與驗收管理

第十八條復 省、地市、制縣級愛衛辦負責對本地區新、改建廁所的檢查驗收,開展不定期檢查、監督與技術指導,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轄區內改廁的驗收。
第十九條 驗收時,由愛衛辦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檢查驗收內容主要包括:
1.一般情況:組織機構、示範活動、健康教育計劃與內容、經費使用等。
2.技術能力:審核圖紙、使用材料質量、工程隊資質或工匠培訓情況。
3.質量評估:檢查建廁選址、建造規格和質量是否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4.後續管理:廁所的正確使用與管理狀況。
5.群眾調查:群眾改廁防病知識知曉率、衛生行為改變率、對改廁工作滿意度。

Ⅸ 甘肅省靈台縣衛生改廁國家獎補1500元,而村幹部要扣除550元所謂的材料費,這種做法對嗎

那得看政府怎麼規定的吧

Ⅹ 常州新北區建設新農村要自己出錢嗎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近年來,常州市新北區圍繞整治村莊環境、共建小康家園專項行動和爭創「三清一綠」、「五化三有」達標為重點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至2008年底累計投資4811萬元,對全區14個行政村實施「村莊整治、三清一綠、五化三有」工程,經市驗收,有11個行政村169個村民小組達標。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行和基層行政村的高漲熱情,2009年又有15個行政村179個村民小組積極申報新農村建設工程。為確保新農村建設成為深入民心、普惠農民的實事工程和利民工程,當前新農村建設工作應如何推進呢?對此,筆者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討,當前應抓好六項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齊心推進新農村建設
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從調查情況看,推進中必須消除幾個誤區,形成同一認識,充分發揮鎮、村、組的積極性,齊心協力地,推進才有力度。一是認識上的偏差。開展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是第一任務,生活富裕是目的和落腳點,但好多行政村,尤其村民小組僅僅把工作的重點局限在村容整治上,以致不少群眾誤認為,新農村建設就是農村環境整治和農民集中居住。二是基層幹部積極性不高。新農村建設工作事務多,難度大,責任強,既要籌集資金,又要挨家挨戶做工作,部分基層幹部缺乏熱情,積極性不高,疲於應付,工作難以創造性開展,行政村「等、靠、要」的意識比較嚴重,過多的依賴於區鎮補助。三是農民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農民本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由於開展新農村建設的行政村大多是經濟薄弱村,加之極個別村幹部認識不夠、宣傳不到位,以致部分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內容、措施不明確,出現個別農戶不配合,甚至有要挾現象。四是建設配套資金投入不足。部分行政村經濟客觀上確實困難,但按試點村每戶4000元的做法(其中區補3000元、鎮補1000元)基本可以解決所需經費,然而不少鎮、村把應由本級承擔的道路修築、市民廣場、文體活動場的建設所需費用也納入其中,導致其他項目的經費十分緊張,甚至難以維持。
二、量力而行,務求實效,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道遠,要充分認識建設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要從實際出發,從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發展要求入手,不搞盲目攀比和舉債建設。2008年已驗收的11個行政村中,應建設村民小組261個,7305戶,實際建設169個村民小組,3701戶,總投入4811萬元。其中,市級以獎代補220萬元、區級應補1342萬元、各鎮級應補337萬元、各行政村出資1260萬元、捐籌336萬元、其它259萬元,累計3754萬元,資金缺口1057萬元。11個行政村(新華村未統計在內)中有7個行政村負債,統計資料反映負債1155萬元。
2009年統計上報建設整治的行政村15個,涉及村民小組333個,14861戶,經初審,原則同意整治179個村民小組,8483戶,尚有6378戶待下年繼建。另外,還有92個村民小組3604戶積極申報開展整治工作,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尚未批准。2009年需澆築道路42萬/m2、村莊綠化18.8萬m2、清淤31.5m3、塗白牆面17.2萬m2、改廁898個、新建垃圾箱142個、活動室等,總投入達4900萬元。今年需建設的8483戶,按標准補貼區級應補助2545萬元,區政府當年安排1000萬元,區缺口1545萬元,鎮級應補助848萬。按總投入4900萬元,區補2545萬元、鎮848萬元、村自籌、社會贊助、企業捐款、村民捐助共計1101萬元,尚有缺口406萬元,15個行政村因此平均負債27萬元(雖是理論測算,但值得推敲)。
所以,根據全區申報的狀況,面對如此大的資金缺口建設,我們開展新農村建設要做到:一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地制宜開展整治行動,不可一刀切。二是通盤考慮、分步實施,充分體現輕重緩急,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逐步推進,不搞「大呼隆」和「同步走」。三是從農民熱切盼望環境整治、道路建設等見效最快的事情抓起,提倡選擇道口、路口及基礎扎實,條件較好的村民小組先行。四是鎮級新農村建設資金要納入財政預算,並足額到位,行政村不能憑熱情、拍腦袋負債建設,凡負債建設一律停止。
三、統籌兼顧,結對掛鉤,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加快新農村建設最需要解決的是基礎設施,最直觀的是農村道路和水利基礎渠系改造。目前申報新農村建設的熱情高漲的重要因素,是新北區相當一部分自然村落尚未真正完成通達工程,有的自然村落出門還是石泥路,個別地方還是泥路,都想利用新農村建設解決出行難問題。雖然要求不負債建設,但個別行政村認為,反正為百姓辦事負債,區鎮二級只顧面上的大事,村組要解決出行難,只能負債辦事。所以新北區新農村建設工作還須關注偏遠村莊的整治工作,如春江鎮圩塘百丈與江陰交界的行政村、新橋鎮的城中村以及丹陽交界沿線孟河、西夏墅邊緣村莊整治。
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問題是資金制約。兄弟市區的做法是實行村企掛鉤、結對共建,有效地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借鑒成功經驗做法,建議:一是明確村企掛鉤或鎮企掛鉤,結對共建,在不增加企業負擔情況下,研究具體措施辦法。二是區級機關繼續實行蹲點掛鉤,做到有錢出錢,無錢出點子,從而使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區鎮合一的思路發揮的更加理想。三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扶持力度,建議提高財政轉移支付村級工資、經費的比重,提高基層同志的積極性。
四、迎合大局,發展產業,借勢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工作推進中,村級工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提升往往被忽視。現有的狀況是:村級集體企業改制,產業層次的發展空間小,村村冒煙、處處辦廠已經不存在,原有村級收入渠道萎縮,新的增收來源艱難,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兩極分化現象比較突出。要解決這些問題,既要提高形勢分析能力,也要用新思路解決問題:一方面是要迎合大局,藉助外力,用就地生財,促進鎮村工業經濟發展。一是可藉助北部新城開發或京滬高鐵、常泰高速、新孟河的建設,以地生財,增加村級經濟積累。二是整合資源、合作拓展,通過規劃調整,把原有資源整合,改擴建廠房,引進項目發展企業。三是藉助城市建設東風,以資源吸引項目,以項目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是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經濟。一是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之路,尋求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業產業、產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有本地特色的農產品,以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二是深化農村改革,解決土地流轉問題,走集約發展之路,促進農業增效。三是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大力引導農民走農業合作之路,積極鼓勵農村基層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經濟能人創辦農業合作組織,由點到面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用工業經濟的發展理念拓展農業經濟發展思路。
五、加強培訓,提高素質,民本推進新農村建設
廣大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真正主體,他們是直接的建設者、受益者、管理者和維護者,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發展農村經濟、發揮資源優勢的最佳途徑,堅持以民為本的原則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明智之舉。從新北區現狀看,應加強四個方面的培訓:一是要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先進思想觀念,倡導良好道德風尚,以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二是要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鄉鎮農技部門要藉助院校、科研單位技術力量,分類分批分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促進科學種田,提升農業產業、產品檔次。三是加強信息化應用技術的培訓,發揮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導農民利用網上信息,實現農技咨詢,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四是加強農村成人教育促進就業培訓,增強農民就業創業能力。
六、完善機制,「建管」並重,長效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北區新農村建設處於起步階段,由於所屬地區行政村、民風和文化層次不同,驗收達標11個村的管理差距非常明顯。新農村建設要確立以城市化的理念抓管理,建立村容村貌保潔的長效機制。具體要求:一是硬體設施配套要到位,重點建設垃圾箱,使垃圾的村收集鎮轉運有固定的場所。二是健全隊伍。根據自然村分布狀況和交通條件現狀,建立穩定的清運保潔隊伍。三是經費保證。為保障清運、清掃人員的工資待遇,根據兄弟地區的經驗,建議實行三級負擔的辦法(即區、鎮、村以4:4:2比例),政府出資部分應納入公共財政的預算之內,以體現公共財政民眾共享的原則,行政村以每戶一年150~200元計算籌集。四是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結合實際,出台檢查、獎勵辦法和督查制度,明確清掃、清運的時間和標准,明確地段負責人等等,以制度約束管理人。五是加強督查。要把新農村建設長效管理機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通過各項措施的建立,以數字化辦法進行檢查評比考核。六是加強宣傳。易舊俗、樹新風,新農村要有新風氣。調查中不少農民認為農村中還存在一些陳規陋習和不文明現象,希望行政村會要集中村民們的意見,制定符合實際、能治「壞習氣」的《村規民約》。

閱讀全文

與甘肅省改廁技術培訓會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