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拓展培訓"
什麼是拓展培訓
「拓展培訓」即「體驗式培訓」,是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所採用的一種培訓方式,也是能快速有效地拉近與客戶距離的活動方式,尤其受到國外知名企業的推崇。即將一支團隊帶到青山綠水之間,在每位學員身心放鬆的狀態下,開始我們設計的各項團隊協作、個人挑戰等項目。在活動中發現並解決團隊與個人存在的問題,增強團隊凝聚力、個人與團隊的溝通協作能力,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意志力,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增強業務推廣能力,使團隊與個人獲得收獲和感悟。寓教於樂,融挑戰性、教育性、實用性為一體。
「拓展培訓」在激發團隊活力、推動組織成長、提高企業整體績效等方面起著顯著的作用。它能夠使學員在實際的現場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實踐操作和角色演練中,親身感受和切身體會到市場推廣及營銷、管理理論的實踐意義。促進學員對實際工作理論和工作的進一步理解,全面提升學員對理念、工具、方法、理論的全面認識和實際應用能力。
「拓展培訓」以其新穎獨特的培訓方式和良好的培訓效果,風靡了整個歐洲的教育培訓領域並在其後的半個世紀中發展到全世界。
「拓展培訓」發展中的高潮在日本尤為突出,當時日本的野外生存魔鬼訓練營至今仍廣受全球關注,受其訓練過的人終身受益不盡,至今談及此事仍興奮不已。
1995年由日本台灣等地將「拓展培訓」引入中國大陸以來,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國內已經將其演化成了適合中國特色的優秀的訓練方式,並由最初的外企推廣到現在的國企、私企、集體企業等不同的企事業團體,它的價值正越來越多的被企業所發現、認知。
㈡ 我需要一個團隊拓展的培訓課程,一個能夠讓所有學員感動得哭的訓練,最好是有全套培訓視頻!
課件和視頻都沒有用,必須用現場的氣氛,調動每一個人的參與度。
㈢ 拓展培訓項目包括哪些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拓展訓練的課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場地三類課程組成。水上課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等;野外課程包括:遠足露營、登山攀岩、野外定向、傘翼滑翔、戶外生存技能等;場地課程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上,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開展各種團隊組合課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訓練活動。
訓練通常有以下四個環節: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於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松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個人項目。本著心理挑戰最大、體能冒險最小的原則設計,每項活動對受訓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3、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復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獲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拓展訓練的顯著特點有:
1、 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員全身心的投入。
2、 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員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3、 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4、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課程要求以後,學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
5、 自我教育。教員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後的總結中,教員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員自己來講。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 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㈣ 拓展培訓中最經典的拓展項目是什麼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這種訓練起源於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後的生存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戰爭結束後,許多人認為這種訓練仍然可以保留。於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各類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拓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拓展訓練的課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場地三類課程組成。水上課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等;野外課程包括:遠足露營、登山攀岩、野外定向、傘翼滑翔、戶外生存技能等;場地課程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上,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開展各種團隊組合課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訓練活動。 訓練通常有以下四個環節: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於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松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個人項目。本著心理挑戰最大、體能冒險最小的原則設計,每項活動對受訓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3、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復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獲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拓展訓練的顯著特點有: 1、 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員全身心的投入。 2、 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員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3、 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4、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課程要求以後,學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 5、 自我教育。教員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後的總結中,教員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員自己來講。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 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記得採納啊
㈤ 小學語文可以開展哪些拓展性課程
一、課程分段開展拓展性閱讀
由於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拓展性閱讀應該根據課堂的實際時間來進行分類,課前的拓展性閱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得以被有效激發。比如課堂內容是關於小蝌蚪找媽媽的,就可以在上一堂課的結束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回憶自己和媽媽日常相處的過程中,孩子對於媽媽的依戀。希望學生在下一堂課之前准備好一個跟找媽媽有關的小故事,並且參照課本進行預習閱讀,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和家長溝通,讓媽媽來給學生講述課本的內容,幫助小學生預習和進行閱讀理解。
課堂前的拓展閱讀,可以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正式的課堂學習埋下有效的伏筆,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課堂中的拓展性閱讀往往會面臨到學生們的疑難問題,這個時候老師應當將小學生作為學習和教育的主體,教師的身份轉化為有效的引導者,答疑解惑,引導學生來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究。
語文的最終目的是到社會生活中進行應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離不開對於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的有效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調動學生有效利用課內外的各種資源的積極性,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堂外的方方面面。
二、拓展閱讀要遵循適度、適時的原則
拓展閱讀和語文的課堂內教學是互相補充、互為相長的關系,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在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必須要本著適量和適度的原則進行拓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應當與課堂內的教學內容有互相助長的作用。
教師應當在課內外的拓展過程中,不露痕跡的運用拓展教學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拓展應用的過程中,應該能夠突破課本原有的局限性,盡可能在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有效超越上進行不斷的創新。
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和課堂內外的繪本和閱讀材料非常豐富,因此在對於課程資源的拓展和利用過程中,應當巧妙地利用拓展的資源來進行課堂內外的閱讀教學。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更加形象生動的浩瀚文明,讓祖國的燦爛文化,通過一次一次的交流與碰撞深深的印入到小學生的心中。
三、多種形式的課外延伸活動
新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准指出,喜歡閱讀和感受閱讀的樂趣是人的基本素質,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要完成對於語文課的學習和對閱讀美感的體驗僅僅依靠課堂內的有限閱讀和課堂內容是不夠的,而是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開放式的課外拓展閱讀,以導讀和開放自由度相結合的形式更好地開展語文教育。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讀書匯報,介紹好書,交流心得,故事會,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形式,不斷的開發小學生對於課外閱讀的綜合性興趣,發展小學生的記憶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展開小組之間的閱讀評比,讓小學生自己來選擇具體的閱讀材料,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閱讀書籍范圍,然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之後進行講故事比賽和心得交流,並且通過競賽的形式來評出最佳閱讀小組,給予適當的獎勵。
在對於課外拓展閱讀的進行過程中,應當注意閱讀內容的層次性。由於小學生在智力發育水平、家庭狀況、閱讀基礎等方面是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指導閱讀過程中既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又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地去學習,每個小學生閱讀的側重點和興趣是不同的,教師應當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來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興趣愛好的小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實際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對一些名言警句、好句佳句的教授和積累,應該提倡學生在進行閱讀之後對閱讀的情感進行總結,可以通過寫日記、編童話故事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來進行課外拓展,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這種對於分層教育的活學活用是符合新教學大綱要求的。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有效地結合分層教育的先進教學理念來進行教育行為,通過對於不同內容作業的完成情況來進行對於個性化差異明顯的學生課外區別輔導,同時要注重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作業布置。
㈥ 如何開展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
如何開展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 建議
一、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開發的契機
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往往局限在語文教材上、語文課堂上,從而導致了學生發散性思維壓抑和被動的現狀。就語文課所選編的教材來看,它涉及了政治、經濟、天文、地理、音樂、美術、數學、化學、歷史、物理、生物等諸學科,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綜合系統,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學科屬性,我們在拓展性課程開發和實踐的過程中必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也正是這種綜合性的特點為我們開設語文拓展性課程提供了契機。
老一輩語文教育家老早就向我們傳遞了拓展性教學的理念,如著名語言學家夏丏尊先生提倡過一種文本拓展式的讀書方法,他在《關於國文的學習》中說:「我以為最好以選文為中心,多方學習,不要把學習的范圍限在選文本身。……還須進而由此出發,做種種有關系的研究,以擴張其知識。」①他把精讀的文章或書籍作為出發點,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大量的相關性書籍聯系起來一起讀,以便加深和擴大知識面,以點帶面,由此及彼。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更有過比較精闢的論斷。他認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標准精要地『講』,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②
二、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內涵
所謂語文拓展性課程,它是以學習者的興趣、需要為教學的邏輯起點,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培養目標,以強化學科間的關聯和整合為能力延伸,從「大語文」的視角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指向學生語文能力訓練的學習活動。它著眼於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語文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互為補充、擴展視野、綜合映襯、加深理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思維辯證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等等,達到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
三、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有效開發和實踐的指導原則
⑴以深化課內教學為基礎
課內教學課程是課程標准規定的統一學習內容,落實課內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拓展性課程得以開展的基石。《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建設義務教育拓展性課程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知識拓展類課程是基礎性課程的延伸、應用和整合。拓展性課程更講求知識的整合性。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紛繁復雜,彼此孤立、缺乏聯系的單一知識和技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往往無法應對。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中有組織、有系統地將靜態的知識放在動態的實踐中掌握。如果只是要求學生記住低層次的零散的知識點,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培養學生建構解決復雜問題的知識和能力上,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不但課內教學效果為零,而且還切斷了拓展性課程的可能。
「學習金字塔」理論認為,學習者在兩個星期後,「聆聽」和「閱讀」的學習效率在20%以下,而「討論」「體驗」和「實踐」的學習效率達到70%以上。拓展性課程要求學生必須通過自己儲備的關聯性知識來創造出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此獲得學習體驗和能力的鍛煉積累。這樣,通過已有知識帶動新知識的理解,在那個已知的知識系統上重構和完整新知識,使之成為新的更完善的知識系統。如此「討論」、「體驗」和「實踐」所獲得的新系統的「持久性」、「高效性」將跟隨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乃至個人終身學習。
比如要開設「唐詩鑒賞」的拓展性課程,就要求學生在課內教學中識記並總結出古詩欣賞的基本入門點,分解出詩歌語言、意象、表現手法、時代背景等幾個要素,然後從課內到課外舉一反三,分項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實踐起來,從而在應用中逐漸形成唐詩鑒賞的能力。而老師在這其中只是充當知識的引導和整合的輔助者角色,把學習主體地位完完全全還給學生。
⑵以激發和生成學生興趣為先導
在課程開發和實踐過程中,教師是不可以自己憑空想像角度、方向等問題的,不能把自己認為有益的的東西強加於學生身上,這樣既誤解了拓張性課程的內涵,也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們對拓展性課程的期望值,打擊了學生們主動投入的積極性。那麼,在拓展性課程的開發和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如何選點、設點呢?關鍵在於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先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從而又反過來生成學習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可持續循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准備好的知識系統傳授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他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觀點,對語文學習進行自我尋找、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探求語文世界的奧秘,此時教師是他們學習道路上的商量者。
當然也有時候學生受制於能力的儲備有限不能准確的確定有價值的拓展性課程研究方向,純粹是為了興趣而割裂了語文拓展性課程本身與語文學科的內在聯系,比如有些同學提出的「動漫語言研究」,雖然符合學生興趣優先的原則,但作為本身文化底蘊淺薄,販賣的是文化快餐的動漫來講,其語言是很少有研究價值的。所以在這里,教師作為商量者,應該及時地予以撥正。
⑶以結合實際學情為基點
在拓展性課程開發和實踐的過程中,作為教師始終要明確一點,不能脫離學生現有的學情,如若「好高騖遠」,不但達不到拓展性課程預期所要達到的效果,可能還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再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一個好的教師,好就好在他能覺察課的發展情況,能正好從本節課發展的邏輯出發,按照此時此刻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走下去。……教師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靈活性,隨時變換教學方式。」③教師在與學生商量語文拓展性課程的方向過程中,一定要切實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學情,比如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名著要求之一是學生閱讀《水滸傳》,它給出的閱讀建議是這樣的:「作為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水滸》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營養。閱讀時,要特別注意生動傳神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同時也要認識到,由於時代的局限,這部作品也不可能避免地有一些如濫殺無辜、歧視婦女等封建糟粕,這是需要加以鑒別和摒棄的。」④那麼如果讓七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看這部《水滸》,完成以上的閱讀要求,我覺得是不符合學情的。剛入學的七年級學生沒有或者甚少接觸古文,雖然有部分學生有看過縮減版的或者現代漢語版的,雖然《水滸》本身是白話文小說,雖然也不乏某些學生文言根底不錯,但是就面向全體七年級學生來講假若開設「水滸評議」語文拓展性課程就有點脫離學生的基本學情。那是不是讓九年級的學生參與這門「水滸評議」的課程就合適了呢?也不盡然。如果只是按照以上閱讀建議適當地做一些提升固然是可以的,但是如若要求學生像《百家講壇》一樣做學者型的研究,對其社會根源、社會理想等有深刻認識那也是不現實的。
⑷以多種評價方式為手段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建設義務教育拓展性課程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拓展性課程學習評價應根據課程內容和學段特點,採用書面測試、口頭表達、才藝展示、模擬表演、實驗操作、探究記錄、調查報告、作品展示、小論文撰寫、特長認定等多種方法。」這些評價方法中大部分都能應用到語文學科中,它們都將學生置於具體情境中,並對學生完成復雜任務的過程表現或(與)結果作出判斷。
語文拓展性課程的評價重點應和其他學習方式完全不同,重點是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應是綜合能力的考察,諸如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能力,信息資料的搜集和處理能力,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尋求獨立見解的能力等等,教師要重視的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僅僅只注重學習的結果。因此,採用多種評價方式,把學習的舞台還給學生,更有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⑸以提升綜合素質為宗旨
拓展性課程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將聚焦點從知識、分數等客體轉移到學生這一「人」的主要因素上,這是生本課堂的體現,也是課程改革的本質性進步。
比如筆者最近開設了「兒童繪本的鑒賞與創作」這項語文拓展性課程,把它分為16課時進行安排:
1、資料搜集和整理階段(1課時):學生課外自主通過網路等手段搜集經典兒童繪本,課內師生把大家搜集的繪本整理成一份不少於50冊的書單。
2、閱讀分類階段(3課時):學生有效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充分閱讀書目上的繪本,並把它們按照個人的理解以一定的方式分類。
3、鑒賞探討階段(5課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間交流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分類(預設學生會從表現形式、語言特色、教育意義、畫面色彩上等分類),然後要求學生從中探討兒童繪本的共性,最後思考總結一本好的兒童繪本應該有什麼樣的特點。
4、模仿創作階段(6課時):學生根據總結出來的優秀兒童繪本的特點進行小組模仿創作。
5、展示評價階段(1課時):把學生們模仿創作的兒童繪本裝訂成冊,通過多媒體向全體學生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它們彩印出來人手一份,拿回家向自己的家長展示,提高學生們的活動積極性。
在這個課程設計當中按照由易到難的學習梯度,著重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在第一階段中培養了學生信息資料的搜集和處理能力;在第二階段中培養了學生有效閱讀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並對閱讀的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在第三階段中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思考探索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在第四階段中繪本故事的創作編寫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插畫的繪制上色培養了學生想像和繪畫能力,學生間相互的分工、溝通、合作凸顯了統籌協調能力,而對分工的完成也體現了自我管理和責任意識。當然,最後的評價展示階段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著不可抹滅的作用。
語文拓展性課程始終帶著語文學科的印記,它能有力地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但同時它又是超學科的,它培養的目標直指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關注的是人切實的成長。
四、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的意義
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⑤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開展拓展性課程時,語文的學習就不只是停留在課文學習上,它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本延伸到生活,從語文學科延伸到其他學科。這種打破時空的語文學習方式不再是教師的滿堂灌,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去探究、去討論、去發現、去實踐,這種打破陳規讓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也更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和鞏固。
⑵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拓展性課程就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有效載體。無論何種拓展性課程都離不開合作小組的構建,而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課程活動中,小組成員間的分工、探討、合作、實踐無不體現著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當幾個小腦瓜子擠在一起傾聽同伴們的意見時,當他們共同探討一個問題時,當他們為了一個難題爭得面紅耳赤時,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提高,他們的探究學習的意識在增強。日本教育家佐藤學曾說:「要實施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就是組織和指導有任務的學習,有小組合作的學習,有學生將自己理解的東西用作品表現出來與同伴分享、相互欣賞的活動的學習。」⑥對以實踐性、綜合性更強的拓展性課程來說,是符合其天然的屬性的。這樣日結月累下,走出拓展性課程在其他課程當中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指日可待。
⑶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拓展性課程的最終目的還是語文素養的提升,它只是立足於課內,在實踐的過程中達到知識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師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如何有效地「用教材教」,就要求教師做個有心人,把學生在課內學習中興趣熱點、思維活點、學習難點的內容,在課外拓展性課程中更好的填補空白、查漏補缺,多形式的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讓學生的學不再是單薄的、枯燥的、乏味的。
五、初中語文拓展性學習的誤區
⑴忽視語文學科的特點
李海林老師在「語文百年問答」的訪談中講過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其他課程學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負載的內容,惟有語文課,它主要不是學習文本內容,而是文本本身。」很多教師在學習目標上的定位出現了「非語文」的現象。在語文拓展性課程的設定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去關注與語文有關的人文素養方面的話題。讓學生在研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查找資料、研究資料、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中去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
⑵學習形式的操作沒有緊扣「語文」
拓展性課程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有文本和網路資源的鏈接,有語文學科向其他學科的滲透。但實際操作中可能會主次顛倒。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不管學習活動涉及哪個領域,哪門學科,採取哪種方式,都只是載體來引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無論是詩文吟誦、課本劇表演、故事新編、繪本創作等等,每一種活動的展現都要緊扣語文學習目標,在實踐過程中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使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濃郁的語文味。
⑶拓展性課程的目標既不能蜻蜓點水也不能好高騖遠
實踐中開展的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內容要符合實際情況,包含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閱歷、認知水平、知識積累、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地區差異和特徵等,做到切合實際,因材施教。因此還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充分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最近發展方向」,設置有梯度的活動內容,以供學生自由選擇,各取所需。只有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拓展性課程中找到自己在現的方向和目標,才能真正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才能真正立足於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光發彩,也才能真正有效完成拓展性課程的目標,達到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學習成功體驗的獲得。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的有效開發和實踐,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繫上構建並完整新的知識體系,逐漸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此在強化基礎性課程的基礎上拓展能力,提升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有效發展。要知道把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才是教師終極一生所要追求的。
㈦ 拓展培訓現在有什麼新項目啊,又要做拓展了
深圳NH野戰拓展訓練營在深圳擁有三大拓展培訓基地,有一組大型高空拓展培訓基地,兩組純地面拓展培訓基地,可一次性容千人開展拓展培訓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客戶群體,開設了娛樂競技拓展培訓、目標突破拓展培訓、銷售精英拓展培訓、卓越領導拓展培訓、新員工融入拓展培訓等多個拓展培訓課程,贏得上千企業數萬客戶的一致好評。
NH拓展訓練利用野外、戶外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㈧ 拓展公司的拓展培訓課程
時間安排 訓練項目 具體內容及達成效果 07:30-08:30 出發到達 由公司出發並於50分鍾抵達拓展訓練基地。 08:30-09:00 破冰/熱身
小游戲 學習在新環境下如何打破堅冰,盡快組建團隊,營造積極進取,主動參與的團隊氣氛及順暢的溝通渠道。
破冰活動+學習導入+建立團隊(隊名、口號、隊歌、標志、動作) 09:00-10:00 信任背摔 培訓目標:
1.建立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
2.通過身體接觸,打破大家之間的隔膜,盡快的進入培訓情景
3.學習換位思考
4.向自我挑戰,提高心理素質,戰勝恐懼
5.規范自我行為同社會、集體利益的關系
項目介紹:
每一位學員依次從一座高1.5米的背摔台上直身向後倒下,其他學員在背摔台下平伸雙臂做保護。 10:10-10:30 討論分享 分享活動目的:
增強學員的自信心,體會信任和責任,信任和責任的相互關系。 10:30-11:30 孤島求生 項目介紹:
隊員在分組後站立在三個「孤島」上,盲人島、啞人島及珍珠島。通過教官給的任務單,按訓練規則最終所有隊員移至珍珠島上。
培訓目標:
信息分享與控制對於完成團隊目標的重要性,提高個人主動性,不能有效進行流程設計與控制的團隊必然沒有高度的執行力。 11:40-12:00 討論分享 分享活動目的:鍛煉團隊整體作戰、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定位、認識個人對組織發展的重要性。 12:00-13:30 景區餐廳午餐/休息(乳鴿-鮮奶) 14:00-15:00 天使之手
(高空) 項目介紹:
兩隊員僅藉助於吊在空中相距2米寬的4根繩子以及同伴的一隻手,要在12米的高空走完10米長的鋼絲。
培訓目標:
體驗小團隊合作。強化學員須不斷進取、勇於探索的精神,同時明白不管我們的目標有多麼的遙遠,路途有多麼的艱辛,相信自己、相信同伴,我們一定會成功。 15:00-15:15 討論分享 分享活動目的:工作生活中激勵的意義與作用效果,目標制定合理的重要性;學會欣賞,鼓勵, 贊美他人。 15:20-16:10 抽板過湖 項目介紹:
隊員在7米半長的木橋上相互協助通過,其他夥伴可以拉緊垂下的繩索使搖晃的木橋更平穩。(周全安全保護)。
培訓目標:
信息分享與控制對於完成團隊目標的重要性,不能有效進行流程設計與控制的團隊必然沒有高度的執行力。 16:10-16:30 討論分享 分享活動目的:鍛煉團隊整體作戰、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定位、認識個人對組織發展的重要性。 16:30—17:20 高空斷橋
(高空) 項目介紹:
每個隊員在9米的高空,跨越1.5米的斷橋達到前方(周全安全保護)。
培訓目標:
「斷橋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心態決定結果,執行的心態才能確保執行的目標。通過極具心理挑戰的活動,體驗變化,如何在新環境下挑戰自我,發揮自我的超強能力,患得患失才是成功的最大敵人。突破心中極限,你才突然明白,原來一切是那麼簡單。 17:20-17:30 討論分享 分享活動目的:增強學員的自信心,發揮個人潛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發個人潛能。 17:30-18:00 千人凳 項目介紹:
團隊拓展的壓軸項目。隊員在教官指引下規則站位圍圈後坐下,且有序向前走轉圈,增強整天拓展訓練效果,培養團隊協調、合作的精神。
培訓目標:
1. 如何進行有效分工與配合
2. 加強共同解決問題的意識 18:00-18:30 總結
合影留念 公司領導發言,後由職業導師引導學員回顧:通過一天的活動,有什麼樣的感受?收獲了什麼? 結合工作、生活中的細節間接加深學員的培訓效果。 18:30後 結束一天的訓練,乘車返回公司。結束愉快假期!!
㈨ 拓展培訓的項目有哪些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這種訓練起源於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後的生存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戰爭結束後,許多人認為這種訓練仍然可以保留。於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各類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拓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拓展訓練的課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場地三類課程組成。水上課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等;野外課程包括:遠足露營、登山攀岩、野外定向、傘翼滑翔、戶外生存技能等;場地課程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上,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開展各種團隊組合課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訓練活動。
訓練通常有以下四個環節: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於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松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個人項目。本著心理挑戰最大、體能冒險最小的原則設計,每項活動對受訓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3、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復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獲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拓展訓練的顯著特點有:
1、 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員全身心的投入。
2、 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員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3、 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4、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課程要求以後,學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
5、 自我教育。教員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即使在課後的總結中,教員只是點到為止,主要讓學員自己來講。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 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㈩ 什麼是拓展培訓
拓展培訓是當今來世界上最通行、最科自學、最有效的體驗式培訓方式。它是素質教育在職業素養教育方面的一個分支。它決不等同於我們熟知的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培訓方式。
拓展培訓源於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離開安全的港灣,駛向波濤洶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