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意義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對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廣義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發病時由醫護人員或目擊者在現場進行的緊急搶救,而狹義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訊器材、運輸工具和醫療基本要素所構成的專業急救機構,在病人到達醫院前所實施的現場搶救和途中監護的醫療活動。
在此期間,第一發現/救援者首先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員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撥打急救中心電話,呼叫救護車並守候在病員身邊,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救護車到達後,急救醫生將會採取許多措施來延緩病員的病情,延長病員的生命,使其在到達醫院時具備更好的治療條件。
比如在現場利用攜帶型心臟起博器、救護車車載供氧系統、氣管切開術等等手段實施心肺復甦;對於外傷施行消毒、包紮;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對可能發生骨折的部位實施臨時固定等等。
(1)急診院前急救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院前急救特點:
1、隨機性強
病人隨時呼救,大多數呼救人員無法說清病人的情況,病種多樣性,重大事故或災害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要求救護人員要全面掌握急救操作技術並有較強的語言溝通技巧。
2、一有呼救立即出動
一到現場立即搶救或運送,做到先搶後送,充分體現「時間就是生命」的緊急性,要求救護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沉著、冷靜、果斷。
3、流動性強
院前急救服務區域廣,含蓋發達交通線、旅遊(涉外)區、可以是就近的工廠、學校或居民點,也可以跨區、跨縣,對重大災害事故進行增援。
B. 院前急救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
對於院前(院外)急救,首先最初步需要掌握的就是就是對環境安全的判斷回和患者生命體征情答況基本評估,以及正確的呼救方法(不要以為我開玩笑,確實有不少人不知道怎麼正確打急救電話)。而對於急救技能,要求最基本幾項的則是徒手心肺復甦術、海姆立克急救法(氣道梗阻處置技術)以及止血、包紮、搬運三項創傷急救基本技術。而這些其實也都是初級急救員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
C. 醫療救護員資格怎麼考
現場救護是我國現有急救醫療服務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也是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的關鍵所在。而醫療救護員,能在及時的現場救護過程中起到「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關鍵作用。2005年11月,國家勞動部正式公布,將醫療救護員確定為一個新的職業;2006年1月,衛生部發布公告,將醫療救護員納入衛生行業特有職業范圍。
職業名稱:
醫療救護員
職業定義:
運用救護知識和技能,對各種急症、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施行現場初步緊急救護的人員。
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對常見急症進行現場初步處理;(2)對傷員進行通氣、止血、包紮、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3)搬運、護送傷病員;(4)現場心肺復甦;(5)在現場指導群眾自救、互救;(6)開展群眾性現場救護知識普及培訓。
職業概況:
現場救護是我國現有急救醫療服務體系(EMSS)中的薄弱環節,也是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的關鍵所在。現場救護及時,處置恰當,能為後續的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礎,並減少並發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殘率。醫療救護員能在及時的現場救護過程中起到「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我國各種意外傷亡事故有所增加。意外事故已成為社會人口的第4位至第5位死因,且為45歲以下青壯年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意外傷亡曾被稱為現代社會被忽視的「疾病」,不僅危及生命,更因其致殘率高(嚴重創傷達36.1%),傷後潛在壽命損失大,醫治創傷所需的費用高,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是當今我國乃至全球嚴重的公害。在發生各種急症、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等情況下,現場救護極為重要。嚴重創傷患者從受傷開始至得到有效救治的這段「黃金時間」,決定了絕大部分傷員的愈後狀況。一個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統是確保傷者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這就要求在重視急診與急救專業人員培養及群眾性救護普及教育的同時,亦要十分重視醫療救護員的職業教育。但是,醫療救護員的職業培訓還是一個空白,這直接影響到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大多數歐美國家從事院前急救的人員,大致有急救技術員(EMT)和急救醫士(EMT-P)兩類。高中畢業後經6周左右初級救護專業(基礎生命支持,BLS)培訓後即可獲得EMT資格,可到救護站、消防隊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高中畢業經半年左右的急救專業培訓,即可獲得EMT-P的中級職稱,亦可從事相應的工作。這樣,由EMT和EMT-P在救護車或消防車上服務,較之配置急救醫師更為合適。
國家將醫療救護員確立為職業,並進一步規范和提高醫療救護人員的職業能力,對於有效保障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所需醫療救護員的絕對數將是巨大的。目前我國達到一定規模的急救中心就有130多個,急救站點數千個,對醫療救護員需求量超過10萬名。需要配置醫療救護員的部門有城市120急救中心(站),城市119、110、122,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廣大農村的鄉鎮衛生院,旅遊景點、游泳場(館)等以及電力、鐵路、大型生產企業等都需設置醫療救護崗位,配備醫療救護員。醫療救護員的市場需求潛力很大。
【評 價】 (共 0 條) 參與評論
【作 者】王一鏜 [同作者作品]
【出 版 社】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書 號】 9787810728669
【上架時間】 2007-3-28
【出版日期】 2007 年1月 【開 本】 16開 【版 次】1-1
【所屬分類】 醫學 > 急診急救
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教材
本書是醫療救護員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全書分4篇22章共約100萬字。其主要內容包括醫學基礎知識及救護基本技能,醫療救護員對常見急性病症、呼吸心臟驟停、創傷、意外傷害及災害事故的現場初步急救護知識,以及與醫療救護員相關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法規知識等。
本書內容精練,形式新穎,科學性和實用性強,供各級培訓機構的學員參加培訓、考核使用,也適用於基層醫護人員及紅十字救護員的現場救護培訓教材及參考書。
D. 如何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摘要】 文章通過近幾年急救出車、高發病種等各項數字,說明了急救醫療的增長勢頭,百姓對急救醫療的強大需求,但與這種強大需求不協調的是當前我國院前急救醫療發展的滯後性,與當前社會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嚴重製約著院前急救能力的提高,阻礙急救事業的發展。文章從專業隊伍不穩定因素;院前急救規模和能力問題;院前急救法律法規、行業標准不完善;社會急救培訓有欠缺四個方面闡述了制約院前急救能力提高的困難和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思路供大家探討。
關鍵詞: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傷病員進入醫院急診室以前,在事發現場和轉運途中的緊急醫療救護。西方的一位急救專家vogt曾說過「對於一般的公民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家裡失火,也不是馬路上的罪犯,而是不能在生死攸關的幾分鍾內得不到急救醫療」。可見急救醫療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階段,各種突發性疾病的增加,各種意外以及交通事故頻次的激增,對急救醫療的需求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勢頭。從赤峰市急救中心接診情況來看,2004年急救出車5384車次,急救病人3511人次;2005年急救出車6237車次,急救病人4547人次,較2004年分別增長15.8%、29.5%;2006年急救出車6933車次,急救病人4737人次較2005年分別增長11.15%、4.11%。經統計2004—2006年赤峰急救中心前4位病種依次為:交通事故所致損傷、急性腦血管病、創傷、心臟疾病等,秋冬季心臟病相對增加,創傷相對下降,其中車禍、心腦血管疾病、創傷占院前急救總量的60%左右,已成為目前院前急救醫療的主要救治病種。在我地區院前急救的服務對象,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急救對象的48%。從全國來看,對院前急救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然而,與這種強大的需求不協調的是當前我國院前急救醫療的發展滯後性,與當前社會發展存在較大差距,難以適應社會和百姓需求,如不能加以妥善有效的解決,將嚴重製約著院前急救能力的提高,阻礙院前急救事業的發展。
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專業隊伍不穩定,人才培養難度大,專業化水平不高。院前工作有別於院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是服務對象沒有限制性的疾病分類,有診必出是原則。其次是執業地點在病人家中或公共場所,缺少必要的保護性醫療措施。其三是工作沒有規律性很難計劃,既有腦力勞動更有體力勞動。加之專業面廣,危險因素多,福利待遇低,不被人尊重等因素,使得正規院校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醫生幾乎沒有人願意到急救中心工作,即使大專學歷的醫生也不安心在中心工作,致使難以建立長期穩定的專業化院前急救醫療隊伍,尤其是醫生隊伍,加之歷史的原因導致醫療急救人員學歷層次低,缺乏系統的臨床培訓,業務水平較差,是制約院前急救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院前急救規模和能力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異。根據衛生部頒發的標准,城市每5萬人需配備1輛救護車,每輛救護車配醫生、護士、駕駛員、擔架員各1人,各地區根據城市的規模對照此標准均難以達到,老百姓要急救車難和回車現象普遍存在。現在全國普遍存在人員配備少,設備數量不夠,監護型救護車少,經費投入不足,使之應急工作能力跟不上需求,造成我國院前急救醫療服務質量較低。
3、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國家權威性的行業統一標准。發達國家在上一世紀中後期已普遍實現了急救醫療立法,而我國在這一領域相對滯後,迄今在急救醫療立法方面幾乎是空白。目前,我國對院前急救醫療缺乏科學的規范和統一的行業標准,從業機構的准入制度,從業人員的資質認證及培訓,救護過程的標准化,120指揮中心建設,事故責任劃分等都有待標准化和規范化。直到目前為止,許多城市還存在各個醫院自己設立的急救電話,干擾120急救電話充分合理的使用。
4、社會急救培訓有欠缺,致使社會對院前急救的認識不足。目前社會培訓在我國大中城市已經開展,但大部分地區由於各方面的條件所限未開展,民眾對基本的急救常識不清楚,無法在急救事件發生時對自己或身邊的人實施第一時間的救護:一些人不清楚緊急求助電話號碼,或者在電話號碼撥通之後不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延誤緊急救護的有效實施。由於意識上的錯誤,素質較低,屢屢發生對人民生命不尊重的現象,打騷擾電話佔用線路,騙車,與救護車搶道等等。
綜上所述,我國院前急救醫療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是制約急救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頸,面臨著緊迫的市場需求必須加以解決,否則將嚴重影響急救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如下一些改進思路供大家探討。
1、政府重視並加大投入是解決問題的前題
院前急救醫療工作承擔著部分政府職能,作為應急保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突發事件,各類重大事故,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和日常緊急醫療救助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政府應當從戰略的高度來設計我國院前急救事業的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並在各種政策上予以適當的傾斜,保證其必要的發展條件。
2、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院前急救的標准化
法律法規建設是規范院前急救醫療有效手段,通過立法,規范醫療急救的管理程序;解決急救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各級部門、醫療機構和公民在急救過程中的權力和義務;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人民群眾和急救機構及急救人員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從而使醫療急救真正進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與社會發展同步。對急救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建立行業准入制度是正本清源的根本性措施,給所有將要涉及急救醫療市場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搶救技術、設備器械等設立一個法定的門檻。
3、改善執業環境,提高社會地位
沒有專業化就沒有高水平。改變目前院前急救狀況必須採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通過提高院前急救人員的社會地位等一系列措施來改善院前急救人員的執業環境,為之創造優越的工作條件,調動優秀人才的積極性、創作性,給他們一個發揮才能的空間。改善急救人員的待遇,設置急救人員的職稱晉級對口專業,使自己的身份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從而為穩定這支隊伍奠定基礎。
4、加強科學管理,提高急救能力
科學管理需要從組織機構、人力資源、工作流程、資源配置等方面對院前急救工作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改進。首先,體制要適應應急工作的需要盡量減少指揮層次和中間環節,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其次,對院前急救醫療的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及業務培訓合理規劃。在安排救護車隨車人員上也可以根據具體要求,配置不同專業或不同水平的救護人員人數上必須標准化配備。在工作流程上實行最優化,最便捷的流程方式,使之快捷有效。在此基礎上,對救護車的配置,輔助救護設備和材料的需求數量,空間布置進行合理規劃,以方便救護現場的使用。
5、開展廣泛的社會急救培訓
廣泛的社會培訓使院前急救有效實施的基礎,只有全社會都來關注院前急救事業,並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急救意識和救護水平。只有這樣,120騷擾電話,無效電話,錯誤急救處理以及與救護車搶道等情況才能夠大幅度減少。
院前急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普遍現象,必須找准原因,科學分析,本著合理和可能的原則,從根源上和根本上切實加以解決,使我國的院前急救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武秀昆 院前急救中的困難和問題
2、 武秀昆 健康報急救沙龍嘉賓發言
3、 蘇 強 我國院前急救事業所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4、 郭容峰 從實際出發綜合思考120急救中心運作模式,確保急救中心的醫療救治能力
5、 張 平 淺談急救中心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E. 非醫學專業學生如何學習院前急救知識和技能
對於非醫學專業的學生,如果需要學習院前急救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有幾種途徑。內其中一種是在有醫學專業容的大學中可以選修相關的課程;另一種,也是最為可行的一種方式是報名參加紅十字會的初級急救員培訓,參加培訓並考核通過者可獲取兩年期的證書(但培訓需要付費),與此類似也可以參加AHA的BLS培訓;最後就是一些簡單的基礎急救手法和常識可以通過書籍和視頻等方式進行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