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開展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
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21世紀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影響。用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掌握信息技術已是迫在眉睫,那麼如何大面積的提高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的基本能力呢?筆者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宏觀入手、整體把握。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培訓?本校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採用校本培訓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校本培訓,簡言之就是學校自主開展的培訓,它是相對於脫產集中培訓而言的一種繼續教育形式。
就現階段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來看,一是存在一種培訓的知識不系統,整體觀念不強的現象;二是單純是技術層面的培訓。我校結合成都市市級課題《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及培訓方法》,從宏觀入手,整體把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系統工程,根據學校的現狀和發展目標,制定好了切實可行的長遠的培訓規劃,確定培訓內容和考核標准。我們首先採用無紙化的網上調查對教師進行需求分析研究,認為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為此,我們的培訓內容不僅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WORD文字處理軟體、EXCEL電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電腦幻燈片的製作等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了解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模式,能主動應用CAI課件輔助教學。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製作基礎(包括聲音、圖象、動畫、視頻素材的採集與製作)、FLASH軟體。能結合教學的科學理論使用網路資源庫進行信息的搜索、獲取、分析、加工、處理、傳播。能設計與自己的所任學科相適應的網路課件。這些內容分模塊製作成《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要求細則》,給老師一個可供學習的大綱。(當然培訓的內容應當與時俱進,不斷修改和完善。)根據模塊確定每一階段培訓應達到的目標檢查及考核具體辦法,對於需要學校各個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則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責任落實。因此,有相對穩定的培訓主管部門和領導,確定明確的長遠規劃和分期目標是搞好這一培訓的先決條件和基礎。
二、「任務」主題,學以致用。
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不斷發展,誰也不可能把它學完,作為普通教師也沒有必要學習計算機、網路的所有技術掌握與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內容就可以了。我們認為教師學習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進修充電的需要。Internet網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學科知識信息、專業理論信息、教改教科研信息,教師通過上網瀏覽,下載有用的信息,進行充電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二是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需要。製作並運用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大腦,將使課堂教學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教學的手段,更應成為學習的工具。只有教師掌握了信息技術,才能有效指導學生掌握信息化的學習技能。根據這一認識,我們在安排培訓內容時採用了任務主題和學以致用的策略。所謂任務主題就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需要,把計算機、網路技術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每次培訓的目標是完成一項任務(一項技術),學了就可以用,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日積月累,就會產生質的飛躍。3年以來,我們完成了十個模塊的培訓任務:
在進行培訓的同時,我們選取了2001級的10個班作為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年級。通過對這10個班的多媒體應用研究,我們逐步掌握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製作課件、收集網路素材、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素質,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靈活研究、注重策略。
在做好周密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合理的安排好教師的培訓全面完成培訓任務:
1、首先在時間上給予保證,每周的星期二、三、四、五分別安排當天沒有課的不同年級的教師進行學習。
2、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教師的整個培訓過程是三年的時間,在這當中我們邊培訓,邊調整、採用了多種的研究策略。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如何優化教師的教和提高受培訓老師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方面進行了研究:從基本的調查看,老師認識到領導重視佔19%,培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佔30%,受培訓教師重視程度為29%,受培訓教師平時多問多操作25%,從數據上看出教師的觀念是得到了改變,歸納起來教師在培訓中占因素為30%,而教師本身的態度和學習方法佔54%,所以我們著重在優化教師的教學和受培訓對象的學習方法的優化上總結出以下適合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培訓的若干方法:
1、演示講解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法。
對計算機基本常識,操作系統基本原理和常用軟體基本功能一般採用講授法,在講授的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室的 演示 功能進行示範。對優秀課件的 解剖 一般用示範法,力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任務驅動的培訓方法。
根據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內容的特點,所有參培教師在每一輪的培訓中,首先就是自選或接受一個(幾個)作業任務,而這些任務都是與日常教學工作相關的。帶著任務參加培訓,讓參培教師在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分模塊制定檢測的要求,老師按照指定的任務完成檢測。例如:培訓了網路部分,讓教師共享、復制、粘貼自己的資料,進行區域網的文件交流,還可以讓教師發送郵件到老師的郵箱,並添加附件等讓教師在任務中掌握知識。
3、主體實踐的培訓方法。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即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者,他們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學科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真正提高,靠的是學習主體對信息技術內在規律的領悟,因此,尊重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具體體現在 實踐 上,在培訓過程中受培訓教師以上機操作為主原則上上機操作時間應不少於信息技術培訓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小組合作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教師獨立製作CAI課件,從收集素材、處理素材到效果的實現是全面展現教師信息素養和能力的窗口,「實踐」的全過程更重要的意義是學習的過程;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展示運用,不僅能給教師們帶來成功後的信心,也常給大家留下遺憾和不足,這些都是實踐培訓中不可多的經驗。
4、網路自主訓練法:
信息技術 自主訓練 不是任教師自由隨意操作,也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培訓對象怎樣去解決面臨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問題,它要求培訓者根據受訓教師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具體問題與期望目標來設計任務,並提供解決任務與問題的有關線索,核心思想是通過受訓者在完成具體學科教學任務中實現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培養以及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a)我校通過教師信息技術專題學習網站,提供一個學習任務:比如信息技術有關的文章,要求教師搜索相關文章並上傳到學習網站進行交流和學習;或者通過論壇的方式讓教師自主學習理論和信息技術操作等知識然後同斑竹和同事交流學習的看法和心得等等拓展了學習的資源,擴大了教師學習空間和時間。
所有的教師通過學校網站道更新自己的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要求教師修改自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最後完成上傳的任務,教師是很樂意的完成了任務同時又培養了信息素養。
b)選取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網路上傳任務,通過學校主頁、學校概覽、學生天地和《鳳儀新語》電子校報的平台搭建,從校長、中層、信息技術教師、一般教師形成立體化的網路管理體系,全方位的培養了教師的信息素養。
c)選取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網路上傳任務,通過學校主頁、學校概覽、學生天地和《鳳儀新語》電子校報的平台搭建,從校長、中層、信息技術教師、一般教師形成立體化的網路管理體系,全方位的培養了教師的信息素養。
5、全員培訓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教師的集體授課外,在培訓時採取多關照、多提問、多輔導,同時建立一幫一學習小組。同時根據工作堅持全員培訓和分層培訓相結合。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大面積的工作,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對現代教育的適應性,必須堅持面向全體的全員性培訓。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教師隊伍中個體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技術水平有高低,認識有差異。因此在對全員進行培訓的同時,還必須因材施教。因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的信息對教師進行分層。通過抓兩頭帶中間,以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抓骨幹 教育思想先進,信息素養較高的教師群體,通過骨幹教師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去影響、帶動周圍的教師,為其他教師的提高積累經驗。抓 後進 在各方面暫時落後的老師,通性質的不同,培訓重點也有所不同,如學校行政領導重點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教育教學的管理的現代化;對學校後勤人員,尤其是對會計出納重點是進行數據的處理培訓,實現辦公快捷、准確;對學科教師的培訓則重點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的整合,以及與教育科研的結合。通過分層、分類的培訓能夠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教學的要求,我們還選取了信息技術能力和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進行了INTEL未來教育的培訓,以點帶面,共同提高。
6、以賽促學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階段進行的不同要求,共組織了多次信息技術技能比賽:如打字比賽每期一次,通過課件製作和課堂大賽等比賽,使信息技術培訓豐富多彩,教師人人製作課件。我們在2002年5月開展了實驗小學首屆課件製作比賽,人人參與,涌現了一批製作優美、設計思路新穎的課件。形成了形成了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一)和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二)。從優秀選手中選派了十位教師參加區課件製作比賽,有3位教師獲得一等獎、3位教師獲得二等獎、4位教師獲得了三等獎。2003年 月,開展了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了第二屆課件製作比賽,形成了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三)。教師通過自主製作到合作完成高質量的課件應該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2004年我校教師自製課件參加區級說課獲得一等獎七人,是教師從理論培訓到教學設計的一個量到質的一次飛躍。
7、專題培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通常是一個一個的有系統的專題培訓,這種培訓方式對大面積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操作技能經濟、簡便、快捷。但如果沒有很好與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那這樣的培訓就是一種流於形式的做法。因此,我們把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培訓與他們的學科教學結合起來,以真正達學以致用,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的目的。如當老師學習了word 文檔的知識和操作後,就要求教師凡是上交的材料盡可能的是列印件,還組織了漢字輸入和文檔編輯比賽;當老師學習了CAI課件製作後,就要求教師結合所教學科自製課件,並運用於教學活動之中,同時也組織了課件製作比賽,還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課件製作比賽;當老師學習了網路基礎知識和利用網路獲取教育教學所需信息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利用網路知識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學習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理論和實踐後,學校就組織了學科整合的研究課、網路環境下的學科教學觀摩課等供教師學習研討。
四、動態管理、注重成果。
當然要做好工作,總離不開領導和管理,開展計算機、網路技術校本培訓也不例外。為使培訓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我們動了不少腦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舉措。如:在決策規劃上,我們提出了技術先行的思路;在具體操作策略上,我們以任務主題定內容,以互幫互學求效益;在制度上,我們劃定參加培訓的年齡段,規定限時完成測試作業要求,還把計算機技術培訓成績列入了教師學年度工作考核的內容;在激勵措施上,我們對學習成績顯著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等。
五、反饋評估、注重評價。
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情況的反饋和評估是整個培訓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達到什麼狀況,合理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所以我們在研究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了對教師信息技術的評價,從多媒體的使用到課堂設計,從理論認識到實踐操作,均設計了不同的評價量規,對教師進行定量的分析:
例如:1、多媒體使用登記評價表:採用WEB頁面的提交方式,教師開機使用多媒體時就直接通過WEB頁面登記,使用完畢後,資料庫就記錄了教師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簡單情況,適時掌握教師在教室里的使用情況。2、課件製作評價表:課件製作評價表可以對教師的課件製作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我們的課件製作活動,讓老師了解課件應該考慮哪些方面製作技巧。3、教師培訓考勤表:教師在平時培訓當中,讓老師在考勤表上親筆簽字、真實的記錄培訓的時間和上機情況。同時記錄講課教師的姓名和授課內容以及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的調整教學。4、教師個案調查表:教師自行填寫,對自己就課題開展以來的狀態進行真實的記錄,進行自我的評價,反應了教師在培訓前期、中期、和後期的變化。5、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評價量規等級要求:對教師十個模塊的成績根據評價量規進行量化的分析,課題組根據教師的培訓情況,評價時不搞一刀切,採用了分年齡段(40歲以上50歲以下和40歲以下兩個年齡段)進行要求的方法分別進行量規劃分等級。6、實驗小學信息技術使用評價量規:考查50歲以下的在職教學人員 ,對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一個量規,引導教師從這些方面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採用了這一套教師量化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的評價體系,讓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適時了解教師的動態,使培訓和研究工作科學、有理、有據。
總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深信掌握了信息技術並將它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必將產生全新的教育手段必將產生全新的教學模式,讓我們攜手共進,披荊斬棘開辟出以信息技術為基點的教育教學新天地。
Ⅱ 信息技術培訓最希望解決什麼問題
信息技術培訓最希望解決的問題:
1、新課標的出台, 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一方面為適應新課標,教師迫切需要培訓。另一方面,教師對現有的培訓很不滿意, 認為空洞的東西多, 而實用(教學能借鑒) 的內容少技術上的培訓多, 而教學方面的培訓少。
更有一些學校領導對信息技術教師認識上的偏差, 影響了很多教師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對教師迫切教師現狀分析。
2、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的影響有目共睹, 而對於信息技術這門基礎學科的思想和態度卻在應試 的大環境下無法馬上改變, 不論是學生、家長、其他科目教師、學校領導還是信息技術教師本身, 思想都沒有從忽視信息技術的狀態中轉變過來。
3、按照現在的做法,學校里的信息技術教師可分為以下幾種崗位:
(1)、負責網路正常的運作,或者學校網路規劃一與管理。
(2)、技術人員:軟體儀態,平台開發,培訓推廣。
(3)、維護人員:終端檢修,設備維護,設備管理。
(4)、信息技術教師:課程實施,科研課題,資源開發,活動課程。
4、第一, 信息技術教師要對信息技術教育有個客觀的認識。第二,對教師自身的索質要有一定的要求, 包括電腦使用和教學的理論知識。還有, 教師需要的是拓寬知識面和與大家交流的機會。
5、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活動課程的實施創造了絕佳的契機,信息技術教師要善於利用理念和技術優勢, 構建信息化教學的全新面貌。總之, 教師教育信息化對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術教師更要率先實現專業化。
Ⅲ 說說這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給自己帶來哪些改變
參加「國培計劃2015」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學習,覺得受益匪淺,對於現代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致,有溫館長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各個區域教師現場示範,有課堂實錄,更有各種軟體培訓實踐。「國培」為我們這些在職一線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機會,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學習期間,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聽了教授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知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對於課堂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多創造互動機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要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通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培訓期間,聽了許多的案例課,更加直觀地讓我們了解到這次培訓的作用與意義。 總之,在「國培」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學習,使我充分了解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對課堂教學的意義;充分提高了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今後的工作中,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發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揮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優點。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篇二:2015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 2015年的1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在省奧體中心參加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校長集中培訓班第二期的培訓,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自己了解了精神,更新了觀念,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感覺責任更重了。 短暫的五天培訓讓我收獲頗豐,這五天時間,先後聆聽了張才生等專家有關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講座,圍繞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的實施,通過幾位專家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講解,使我比較全面地學習了有關創新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標准及實施方案,教育信息化規劃的內容、方法和策略,區域信息化套餐課程建設,信息技術下的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的質量管理,培訓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管理與方案設計等內容;初步了解和學習了有關 「翻轉課堂」、「微視頻」、「可汗學院」等一些世界頂級的教育模式,以及國內對這種教育模式的嘗試應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了解了目前世界或是國內在教學上應用的一些先進信息技術。 通過培訓,自己受益匪淺。知道了七大教育技術的趨勢:3D列印、大規模開放課程、大數據、電子教科書、游戲化、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明白了什麼是教育信息化新名詞:雲計算、教育雲、泛在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學習、可汗學習、翻轉課堂、微課、慕課(moocs)、網易課程等等。「三通兩平台」: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立教育管理基礎資料庫和信息系統。 培訓其間,我們實地參觀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國科研機構,近距離的感受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講解員的演示、操作、介紹,直觀、真實、神奇。雙電子白板設備、手持終端機、三維立體工具、物理、化學模擬演示、地理學科實驗、音樂學科的操作、全空間數字化監控系統、未來智慧教室的參觀,一個個高端的數字儀器、設備讓我們目不暇接、大開眼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教育教學輔助設備將會走進學校,讓孩子們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享受信息技術的方便、快捷。 通過學習,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黨中央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路。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搭建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這些規劃高瞻遠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了教育改革。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了一個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摒棄舊的思維方式、確立科學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才能做一個新型的合格的校長。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有什麼樣的信息思維就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在這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它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教育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教育方法和學習方式的革命性的變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真正將先進的教育技術合理地融入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在思想觀念的轉變、資源配置的投入、信息技術的培訓、應用能力的普及、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上下功夫,以發展的觀點看待教育的信息化進程,在創建信息化教育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篇三:2015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 2015年12月15日至20日,在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下,我們天門152名一線教師來到了湖北省奧林匹克中心,參加湖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幹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6天,但給我觀念帶來的沖擊、思想帶來的變革、能力帶來的變化卻是無與倫比的。 近年來,我大大小小參加過多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了,從最早的幻燈機、錄音機、電影機等當時名為電教設備使用的信息技術培訓,到2003年的網路初識培訓,再到2006年的真正意義上的電腦使用技術培訓,再到2009年的因特爾培訓,及至2010年的微軟助學培訓,可以說,每次的培訓,都見證著課堂教學中信息化設備的變化、課堂教學的變革。這次,我又一次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所接觸的內容,又一次見證了課堂教學信息設備的革新、教學方法的革新,也使我的信息化教學理念產生了再一次的變革,更使我感覺到了身上擔子之重。 1、理解了為什麼這個時候教育部、省教育廳開展這次培訓。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現在,我所在農村學校都普及了班班通,教學點也完成了「教學點數字全覆蓋項目」建設,所有學校的數字化設備已基本追上了城市學校,這為農村偏遠學校實現信息化教學奠定了堅實的硬體基礎。看看外邊的世界,現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使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技術變革高速時段,網路已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各方面,許多學生都已可以熟練「玩」電腦,然而作為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卻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方式上,許多教師根本就不能用、不敢用、不會用這些數字化設備,更別說利用網路或數字資源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了。現在開展這次培訓,無疑就是讓大家不與社會脫軌,不與時代脫軌,能夠迅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變大家對數字化、信息化設備和資源的認知,讓大家由「怕」變為「愛」,由「疏」變為「親」,讓大家由習慣書本和粉筆變為習慣屏幕和滑鼠,由習慣黑板變為習慣白板。充分利用好「三通一平台」,讓優質資源效率最大化,讓每們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 2、更新了眾多的信息理念。通過肖新國老師的《政策解讀》,我了解了國家現在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視,更了解了傳統與現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現在的工作社會需要的差距。通過彭景老師的《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主題報告》及彭林老師《新技術、新媒體、社會性軟體、網路教學平台等在教學中等應用》等,使我的信息理念徹底得到了轉變,可以說,這是我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獲。 3、掌握了新技能。通過張浩老師的《信息化環境的運行和維護》的學習,使我對信息化環境的運行有了全新的認識,也使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過去,我從來沒有在這方面作過思考,但通過本次學習,我才發現,信息化環境原來有這么重要的作用,它的運行與維護,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作為一個新的興趣點去鑽研它,爭取有所收獲。 4、鞏固和提升了過去有的技能。回想起2010年參加全省教育裝備幹部培訓時廠家介紹電子白板,自己還覺得很遙遠,與本文由www.icaNjOb.Com 職場範文 網整理提供自己不相乾的東西,卻在短短的兩年後就來到了身邊,進入了平常課堂中,忽然心裡有種害怕的感覺。時代發展太快,自己被世界扔開得原來這么容易!電子白板安裝後,由於沒有認真、系統地學習,在電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圖標或者說明上說的基本功能去亂摸索,浪費了許多時間,掌握的功能卻少之又少,只有許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過呂立立老師的《電子白板應用技巧與維護》的講解,使我對目前學校班班通設備中的投影式電子白板及教學點電子白板功能電視的應用技能上了一個大台階。相信回去後,我一定能使電子白板的作用發揮得更好、更大。當上到孫俊峰老師的《PPT製作 與美化》課時,忽然就有了親切感。從OFFICE97到OFFICE2010,我都接觸使用,使用得最得心應手的莫過於2003,由於工作需要,做了許多PPT,現在再重新面對,而且是自己不是太喜歡的2010,倒也有了全新的感觸和認識。看到孫老師製作的優美的PPT,忽然才發現,PPT依然強大,如果用心,它並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5、找到了終身學習、自我提升的突破口。一直以來,總是嘆息自己沒有機會親臨各位優秀教師身邊,聆聽他們的教誨。通過王金濤老師的《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才發現自己原來學習走進了一個誤區,其實,現在網路這么發達,設備這么齊全,只需身邊連一線,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線,就可以很容易把各位專家教授請到身邊來,想怎麼聽,想聽多久,都非常容易。說起來,只在於自己想不想學,而不是能不能學啊! 6、感覺到了身上擔子之重。這次集中培訓時間很短,只有5天,但5天時間,對於一個中小學教師對於學習來說,已經是很奢華的。全省幾十萬教師,能選多少人來參加培訓。全省素質提高工程,每年2萬人,做了十年,只做了20萬人。而現在要在4年時間完成50萬人的培訓,那麼,大部分的教師只能通過網路學習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來參加這個培訓,是萬分幸運的人。幸運就意味著責任,做為種子老師,在我們身上,還有肩負有講授的重任,我們回去後要傳幫帶,給其他教師講座,培訓。我能完成這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嗎?心裡真是沒底! 另外,非常感謝上級領導對參培人員的關愛,使我們不僅有著舒適的居住環境,食宿非常方便,而且培訓地點就在住的地方,這對人生地不熟的我們來說,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培訓後回去,我將一是不是斷加強自我學習,努力繼續提升自己;二是積極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探索提升設備與資源應用的途徑與方式;三是扎實開展培訓,努力讓身邊的同事都迅速成為信息化設備應用高手,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教學效益更加顯著! 個人建議和意見: 1 省、市各級都成立了以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的一把手工程。我校也要提高認識,成立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親自抓。 2 制定教師長期培訓機制,定期和不定期對教師進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制定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上課的有效管理制度,讓課堂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比例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