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長滿意度調研結果分析,早教機消費者關心哪些
作為家長,我關心老師的教態,中心的環境,空氣採光,安全系數,飲食衛生,距離遠近,接送方便程度。
Ⅱ 培訓報告怎麼寫啊
一般格式大致給你講一下吧。
培訓報告的目的就是體現培訓效果,給你建議的總結。格式不固定,可以給你講一下大致模塊。
一、培訓實施情況
包括時間、地點、課程、講師和出勤人數和出勤率等基礎數據。
二、滿意度調查目的和背景
調查什麼,調查對象,問卷發放及回收情況
三、滿意度評估結果
結果呈現,滿意度評分等等。
四、學員收獲
如果問卷上有此項可以說明
五、學員反饋及建議
學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等等
六、培訓總結
2個方面總結,培訓經驗的積累和需改進的地點,對培訓師提出的建議。
Ⅲ 如何設計員工滿意度調查問卷設計思路
一、明確調查范圍
不同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有不同的調查需求,員工滿意度調查需要緊緊圍繞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結合當前企業和員工最關注的問題開展。調查問卷的設計需要以大量初步的調查和分析工作為基礎,不能想當然,只有在這樣的調查才具有針對性和重點。調查問卷通常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重
1、對工作本身的滿意度。包括工作合適度,責任匹配度,工作挑戰性,工作勝任度等; 2、對工作回報的滿意度。包括工作認可度,事業成就感,薪酬公平感,培訓晉升機會等; 3、對工作背景的滿意度。包括工作環境,作息制度,工作設施配備齊全度,福利待遇滿意度等;
4、對工作人際關系的滿意度。包括上級的信任、支持、指導,員工關系、內部溝通,信息開放程度等;
5、對企業整體的滿意度。包括企業了解度(企業的歷史、企業文化、戰略規劃的理解和認同),組織參與度等。
二、調查項目的數量設置
通常,調查問卷涉及的內容不必要過於詳細。一方面,內容越詳細意味著題量越大,要佔用員工大量的時間,難以避免員工的應付心理,答題質量自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調查活動只是幫助找到公司存在問題的方向,想僅僅依靠調查就發現企業的具體問題是不現實的,具體問題的發掘和產生原因還需要後續大量的分析、考察和取證工作。結合摩托羅拉、NOKIA、萬科等知名企業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到,調查項目盡量控制在6-7個緯度,以不超過80個封閉問題為限。另外,可以適當加入2~3個開放式問題,整個問卷最好能在30分鍾左右答完。 三、問卷題目的表達
1、要避免概括化和普遍化的詞語。例:「你在工作中經常加班嗎」、「你認為目前的待遇夠好嗎」,「經常」和「夠好」在不同的員工中有不同的看法,容易引起歧義。可以修改為:你平均每周加班六個小時以上嗎?你認為目前的待遇符合你的崗位價值嗎?
2、問卷題目的表達要簡單、明確、具體,語意不清的措辭會使被調查者費解。例:你喜歡哪位講師的課程?這種問題的范圍太廣,容易引起歧義。可以修改為:你最喜歡公司哪位內部講師的授課方法。
3、一句話中包含的概念不能過多。例:你認同公司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嗎?除非被調查者對兩者都持肯定或否定態度,否則將很難有針對性的回答。
Ⅳ 如何讓培訓課程變得更有「彈性」
如何使課程變得有「彈性」呢?
傳統課程往往把重點主要放在課堂呈現的現場部分,但受限於課堂時間和情境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好的實現預期的培訓效果。我們可以考慮將課程進行拓展,逐漸打通「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階段的界限屏障,從而使課程變得更有「彈性」(如圖1所示),其關鍵在於——「收放之間」,收即聚焦,放即發散,收得有力,放得自然。
下面,我們將從課程的三個階段來分別介紹一下具體的操作方法(如圖2所示)。
課前部分——「預」
「預」是指課程開始前的准備和造勢工作,通過設計課前一系列的准備活動,引導學員初步了解課程的目標、背景和基本內容,同時為課程的進一步優化提供參考信息。
我們可以具體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進行強化(如圖3所示):
課前部分分別從「課程宣傳、報名篩選、激發學習動機、調研課程目標、課程背景信息和課程正式內容」六個環節入手,根據各自的收、放特性,分別組合形成四組彈簧來提升課程的彈性。為方便大家記憶,可以參考以下口訣:
課程宣傳來造勢,報名篩選細斟酌;
學習動機靠激發,調研目標不可少;
知彼解己作對照,內容信息早知道。
課程宣傳(放)
課程宣傳的目標是使目標學員了解課程的安排及基本信息,具體操作可以將線上系統和線下媒介相結合,採用多元化、立體式的方式來進行呈現,如:製作海報、宣傳冊、發布微信課程通知、發送電子邀請函等。
報名篩選(收)
結合課程目標和適用范圍,通過線上報名和線下報名相結合的方式,初步篩選課程的參訓學員,並進行學員背景信息分析(如:性別、部門、職級、學習風格比例等),為課程的實施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激發學習動機(放)
通過「課前測試+課堂報告講解」的方式,在課前就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並提前為課程的學習氛圍造勢,從而提高學員對課程現場部分的期待值,強化學習動機。(此環節的「課前測試」,為非考核類測試,主要以激發學員興趣為主,如:性格測試、水平測試等)
調研課程目標(收)
通過「課前需求調研+課堂數據分享」的方式,提前了解學員及其上級的課程需求,進而從「課程優化」和「現場數據分享」兩個方面提升課程的精準性和友好度,同時,還可實現讓學員「先提前思考,再集體聚焦」的預期目標。
課程背景信息(放)
通過「課前學習資料+案例共同創作」的方式,在課前把學員融入到課程設計之中,一方面提高了課堂現場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講授的案例更容易被學員所理解和接受,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培訓的轉化效果。
課程正式內容(放)
對於不需要課堂現場培訓的內容,尤其是單純宣講類的課程(如:規章制度等),可以通過「課前學習+課堂考核及答疑」的方式,把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讓學員進行自學,從而有效提升課堂現場的吸引度和實用性,進而提高學員在課堂現場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課中部分——「授」與「練」
「授與練」是指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有彈性的進行講授和演練,以更精準、更系統的體驗方式,引導學員充分參與到課程之中,進而嘗試學以致用,為培訓效果的轉化奠定基礎。
我們可以具體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進行強化(如圖4所示):
課中部分分別從「聚焦課程目標、強化學習動機、視頻引爆、專屬案例講解、現場考核&答疑和知識/操作要點卡片」六個環節入手,結合課前和課後的內容,根據各自的收、放特性,分別組合形成四組彈簧來提升課程的彈性。為方便大家記憶,可以參考以下口訣:
現場目標達共識,強化動機再助力;
視頻引爆造熱點,專屬案例針對強;
現場考核解困惑,要點卡片幫回憶。
聚焦課程目標(收)
通過分享課前需求調研信息數據和課程結構的方式,明確課程目標,並與學員達成共識。此環節的關鍵在於對課程目標達成共識,講解時須重點關注調研信息數據與課程目標及結構的關聯性和一致性,盡量避免出現脫節現象,影響課程目標及需求的定位。
強化學習動機(收)
通過對課前激發學習動機的方式(如:性格測試、水平測試等)給予回應,滿足學員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加強課程對學員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程度,進而提升課程的友好度和轉化效果。
視頻引爆(收)
根據課程的實際需要,通過製作視頻或剪輯現有視頻資料的方式,拓展課堂的情境感知范圍,同時以最直觀和有沖擊力的方式引出課程主題或子環節,提升課程吸引度。
專屬案例講解(放)
通過對課前收集的案例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課堂專屬案例。同時,根據課程的需要,引導學員針對案例的內容及解決方案進行現場研討,再通過點評將內容要點進行深化講解,從而加深學員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現場考核&答疑(收&放)
對於單純宣講類的課程(如:規章制度等),可以採用「考核+答疑」的方式進行課堂呈現。課前的自學和現場的考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還可以提升學員對課程的自主掌控感;同時,答疑環節的互動,可以很好的彌補制度說明的理解偏差,提升課程對學員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程度。
知識/操作要點卡片(放)
課堂的實際演練環節是培訓轉化的關鍵之處,但課堂的時間往往有限,會給學員造成淺嘗輒止的感覺,出現「大家剛找到感覺就被迫停止」的尷尬局面,對後期的培訓轉化非常不利。
我們可以通過製作知識/操作要點卡片的方式,將現場的實際演練環節向課後延伸,一方面,可以拓展實際演練的時間;另一方面,學員有卡片的提示又不會忘記知識/操作要點,方便結合工作環境進行隨時隨地的演練。
課後部分——「幫」與「評」
「幫與評」是指在課程結束後給學員提供一個持續支持的環境,幫助他們進行培訓效果的轉化,同時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估,持續優化課程。
我們可以具體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進行強化(如圖5所示):
課後部分分別從「內容回顧、支持指導、互助社區、課程評估、評估反饋和成果營銷」六個環節入手,結合課中的內容,根據各自的收、放特性,分別組合形成三組彈簧來提升課程的彈性。為方便大家記憶,可以參考以下口訣:
內容回顧再聚焦,支持指導不能少;
互助社區促成長,結果評估顯實效;
反饋總結助優化,持續營銷效果佳。
內容回顧(收)
通過將傳統的以考試為主的學習效果驗收方式,轉變為通過在線學習或內容卡片為主的內容回顧方式,幫助學員回憶課程內容,並嘗試應用到工作情境之中。
支持、指導(放)
學員從課堂回到工作崗位,因為工作環境與課堂演練情境有所不同,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影響行為的轉變。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 忙得停不下來,沒時間應用;
◇ 忘記了學到的內容;
◇ 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應用;
◇ 不知道在工作環境中應該怎麼應用。
我們應該在幫助學員回憶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對學員實際應用的過程提供持續、有效的支持和指導,有效促進學員實現行為上的真正轉變。在指導和反饋的過程中,可以參考以下關鍵點:
◇ 明確要求,預先告知關鍵點;
◇ 示範能走向成功的重要步驟,幫助學員樹立信心;
◇ 確認學員的理解是否正確;
◇ 即時反饋,正面反饋;
◇ 評估練習效果。
互助社區(放)
除了講師的指導和幫助,還可以通過建立學員互助社區的方式,搭建學習交流的平台,及時了解學員課後的學習狀態和所遇問題,營造積極、持續的學習氛圍,用群體的力量促進個體進行行為實踐。
課程評估(收)
針對不同的評估需求,採用相應的方式對課程效果進行評估。
◇ 反應層面 (學員對培訓的喜好程度)
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在線評估)
◇ 學習層面(學員對培訓的學習獲得程度)
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在線考核)
◇ 行為層面(學員對培訓的知識運用程度)
觀察、訪談、行為反思工具
◇ 結果層面(對業務結果的改善程度)
訪談、經營數據分析
評估反饋(放)
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適當的時間周期進行課程評估的反饋。針對不同的反饋對象,選擇相應的反饋方式,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種類型:
◇ 項目整體反饋
反饋對象:公司管理層
反饋內容:項目背景介紹、項目情況簡介、課程滿意度評估結果(反應層面)、學員學習評估結果(學習層面)、學員直接上級對學員行為轉變的評估結果(行為層面)、課程產生的積極效果(結果層面)、課程的改進和推廣建議等
反饋方式:評估報告
◇ 對學員上級的反饋
反饋對象:學員上級
反饋內容:課程背景回顧、課程情況簡介、學員學習效果評估、下階段培訓需求調查、感謝語等
反饋方式:評估報告、訪談
◇ 對學員的反饋
針對學員整體
反饋對象:學員整體
反饋內容:
課程目標回顧、學習過程(含應用過程)回顧、整體效果反饋、對學員的鼓勵和感謝等
反饋方式:課程回顧活動、電子郵件
針對學員個體
反饋對象:學員個體
反饋內容:
課程目標回顧、內容要點回顧、在應用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直接上級的評估和反饋,下階段培訓需求調查、對學員的激勵和感謝等
反饋方式:電子郵件
成果營銷(放)
在課程告一段落之後,要及時進行課程成果的營銷。通過課程「點狀發散」和「系統聯接」的傳播方式,為學習型組織氛圍和生態學習圈提供再循環的血液和養分。
反饋對象:企業全體員工(含未參加課程的員工)
反饋內容:
課程簡介、精彩回顧、管理層點評、學員反饋、業務部門反饋等
反饋方式:內部刊物、微信平台
最後,我們來整體回顧一下課程的彈性設置口訣(如圖6所示):
課程是可以具有「彈性」的,當我們建立了這樣的思維模式後,會發現更多的發揮空間,同時也會發現更多的空間聯系,這將有利於我們更系統、更有創造力的打造學習型組織氛圍和學習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