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幹部培訓課程有哪些
實踐拓展.現代工程.衛生管理.地方發展.人文科學.危機管理.教育管理.
領導科學.公共服務.人文素養.經濟金融.法律.農業管理.公共管理等。
B. 黨校對幹部培訓有何需求
牢固樹立按需培訓理念,准確把握培訓需求,是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保證,也是中央新近印發的《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一再強調的一項基本工作原則。對於各級黨校來講,就需要高度重視需求調研,堅持把需求調研作為教學計劃生成的必經環節,為了保證教學計劃的質量,筆者認為,在開展需求調研前必須把握「三個充分認識」,做到「三個堅持」:
一、充分認識到組織部門、學員單位和學員個人的主體地位,堅持圍繞需求開展研究
培訓需求,具體而言即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幹部個人需求。這三方需求應由組織部門、幹部所在單位和學員個人提出,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實際工作中,黨校、行政學院等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都能夠充分認識到,但卻不一定能認真做到。如有的培訓機構並不去真正地開展調研,只是走一走調研的形式,做一做調研的樣子。還有的培訓機構乾脆根本連培訓調研都不進行,主觀地根據自己所想當然的培訓需求去制定好教學計劃後才去徵求組織部門的意見。
歷年來的培訓實踐證明,凡是能夠真正開展需求調研,真正把需求調研作為制定教學計劃的必經環節,其所開設的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必然能夠獲得學員的真誠歡迎、真心贊同、真正認可;而那些沒有與有關部門充分溝通,越俎代庖制定教學計劃的,其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則根本無從談起。
與此同時,培訓機構作為培訓調研的具體組織者和承擔者,在需求調研的過程中,也承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培訓機構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進行著幹部教育培訓規律和幹部成長規律的研究。培訓機構對於需求調研的重要作用就在於認真研究培訓需求,努力把培訓需求轉化為教學目標,物化為具體的培訓內容。因此,對於培訓機構而且,其准確定位應是培訓需求的「加工者」,而非「製造者」。
二、充分認識到培訓需求的復雜性,堅持開展分類研究
來黨校、行政學院培訓學員來來源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決定了培訓需求也負責多樣。總起來說,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層次性。培訓需求的層次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劃分,一是行政層級,來黨校、行政學院參加培訓的學員,無論來自政府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亦或者事業機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級別;二是需求層次,類似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黨校、行政學院的培訓工作中,按幹部成長的需求層次,主要指入門的初任培訓,晉升的任職培訓,素能提高的專門業務培訓和崗位培訓等。
二是類別性。研究和劃分培訓需求的類別,也是當前培訓機構開展分類教學的重要工作。在這里,筆者把需求類別分為三方面,一是即按需求主體劃分,即最常見的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幹部個人需求的劃分;二是按學員所在單位的性質劃分,可以分為機關類和行業類。再細分,可分為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司法機關及群眾社團等機關和國企、私企等行業;三是按幹部個人職位,可分為正職、副職和普通幹部等。
三是動態性。學員的需求不是靜止不變的,一方面會隨著形勢的變化、任務的變化也不斷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也會隨著幹部學歷、閱歷和經歷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培訓需求的這種復雜性,對黨校、行政學院等培訓機構的教學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要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就不能一刀切,必須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分層分類地開展教學。因此,對於培訓機構而言,其首要工作即時認真開展幹部素能模型的研究,制定分類分層的培訓大綱,以此為依據來開展教學。
三、充分認識到培訓需求黨校難以全面滿足,堅持發揮自身優勢
來自於社會各方面的培訓需求,對黨校教學提出了很高的挑戰。但黨校相對於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只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的定位,決定了黨校的特點,決定了黨校不可能滿足所有培訓需求。
黨校不具有高校、技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優勢。黨校與高校相比,沒有長學制,也沒有系統的學科門類;與技校相比,優勢在於開發能力,而不是技術培訓;與社會培訓機構相比,不是完全的市場化培訓和職業教育培訓。黨校與其他培訓機構的區別,決定了黨校不能為學員彌補國民教育的課程,難以提高學員的技術,也提高其他職業技能。
黨校具有其自身獨特優勢和專門職責。黨校與其他培訓機構相比的劣勢,也正是黨校的優勢所在。黨校是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在於系統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黨性修養,在於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重大戰略思想,在於加強幹部的黨性鍛煉。《中國共產黨黨校條例》指出,黨校的基本任務是培訓輪訓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及後備幹部、培養理論幹部,承辦黨委和政府舉辦的專題研討班,圍繞國際國內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承擔黨委和政府下達的調研任務、推進理論創新,針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宣傳、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等。因此,對於黨校而言,認真完成上述工作,才是黨校的工作重點之所在。那種認為只要是培訓需求黨校都要滿足的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
綜上所述,我們的黨校、行政學院等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無論何時都一定要始終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開展好各項教學工作,認真履行好自身職責。
C. 黨校 心理 幹部培訓
黨校的不同專業,其課程也不同,不過黨校是需要心理老師的,只不過側重於領內導心理學。他是有專門的容領導心理學專業的,比如領導的決策心理,群體心理與領導,人格心理與識人用人,人際關繫心理與領導,壓力管理與應對,情緒能力與情緒調節,領導幹部的心理健康與調節等。你不妨從這些方面做准備
ps:黨課跟黨校差之千里呀,完全兩碼事
D. 黨校一般學習什麼課程 謝謝啊 !
黨校的課程也是根據你所屬於的培訓范圍定的。如果你是一般的學歷班學回員,比如黨校大專、本答科學歷學員,那麼課程就是根據專業來定,基本上和一般的大學差不多,但公共課要比一般大學更專業,而沒有選修之類的。
如果你是由組織部選派的到黨校參加幹部輪訓或進修的話,學習的內容就比較專業了,常開的有馬克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常識問題、黨的建設、黨群關系、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國民經濟學等等,另外還有豐富多彩的專題討論、課題研究、知識講座,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中央黨校和一些研究院、知名高校的教授專家的講座。
以上說的基本上都是類似於高校的公共課,具體的專業課程要根據你的專業或培訓范圍而定。
E. 一般去省委黨校學習進行培訓的都是些什麼人是不是意味著有升遷的可能或者成為將來的幹部
上黨校一般不是說升遷必經之路。
黨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教育的重要部門。在培養學生專優屬秀骨幹,提到大學生綜合素質及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固有著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積極分子和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因此黨校肩負著嚴峻的挑戰,很多學員在培訓結束後對黨的認識還是很少,對黨史、黨章等內容一知半解。
F. 中央黨校黨政管理 主要課程
中共抄中央黨校創建於襲1933年3月13日,是輪訓和培訓中國共產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幹部的最高學府,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的重要部門,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陣地和幹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中共中央黨校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以提高幹部的理論素養、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黨性修養為基本要求,開設有「馬列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以及「當代世界經濟」、「當代世界科技」、「當代世界法制」、「當代世界軍事」、 「當代世界思潮」、「當代世界民族宗教」等課程,引導學員對國際國內重大現實和戰略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並在教學的全過程貫穿增強黨性的要求,開展黨性黨風教育。定期邀請中央領導和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各方面的專家來校作「形勢、國情、政策」的報告。
G. 參加黨校培訓班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 黨校培訓班 中 的研討會話題是 當前社會最迫切解決的問題,你想問下可以說些什麼,這個可以參考中宣部的圖書 從怎麼看到怎麼辦 ,裡面講的都是當下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H. 幹部進修班是什麼
幹部進修班是指為晉升前的官員加強政治和文化教育而開設的學習班。
幹部培訓班要求:
培養強烈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引領科學發展的本領。
要堅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要堅持端正的學習態度,處理好工作和學習的關系,保證學習取得實效。
進修:一般指已工作的人為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而進一步學習(多指暫時離開職位,參加一定的學習組織)。
I. 黨校幹部培訓哪裡好知道的介紹下啊
問題太籠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