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稻菌技術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稻菌技術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21-01-27 01:34:43

① 什麼是稻小球菌核病怎樣防治

稻小球菌核來病在水稻產區自發生有幾種菌核病,其中危害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長蠕孢菌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塊一般減產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積稻株倒伏。 防治方法:用天達2116(壯苗靈)600倍液+天達腐霉利1000倍液(或加3000倍50%凱澤水分散粒劑1500倍、或加50%農利靈1000倍、或加50%撲海因1000倍)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噴灑2—3次,效果良好。

② 如何促進稻瘟菌孢子生長

適溫為26—28℃。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相對濕度在93%以上,濕度越高分生孢子形成的速度越快,數內量越多。孢子只容有在水滴和飽和濕度都具備的條件下才發芽良好,其臨界相對濕度為92—96%。如果沒有水滴,即使在飽和濕度下,發芽率也只有1.5%左右。一般在適溫下滿足上述水濕條件經0.5—1小時即開始發芽。
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光暗交替的條件,直射陽光或光線能抑制孢子發芽和菌絲的生長。紫外光對它們有殺傷作用.
孢子發芽需要氧氣、空氣中氧的含量降到一般含量(20%)的l/2~l/4時,孢子雖可發芽,但不形成壓力胞。氧的含量達17—20%時,有利於壓力胞的形成。.
天然培養基如蒸熟的大麥、高梁,稻草等

你把蒸熟的大麥、高梁滅菌後,用蒸餾水充分浸泡,然後在培養時隨時加蒸餾水灑在上面,一般就行了.

③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的傳播途徑

病田收獲的來種子、病殘株都帶病自菌,可成為下季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病粒播種後,病菌侵害幼苗的芽鞘和葉梢,插秧時又將病秧帶入本田,病菌主要通過氣孔侵染。在夜間潮濕條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膿。乾燥後成小的黃色珠狀物,可借風、雨、露水、泌水葉片接觸和昆蟲等蔓延傳播,也可通過灌溉水和雨水傳到其他田塊。遠距離傳播通過種子調運。粳稻通常較抗病,而秈稻品種大多感病,受害嚴重。一般秈型雜交稻(如南優2號,汕優63號)比常規稻感病,矮稈品種比高稈品種感病。對白葉枯病抗性好的品種大多也抗條斑病。

④ 水稻與稻旁的(禾卑)草,水稻 同稻田裡的蝗蟲,水稻與其莖葉內稻瘟病菌的關系是

競爭 捕食 寄生

⑤ 稻瘟病菌是指灰梨孢菌嗎

稻瘟病菌應該有兩種,無性態稱灰梨孢菌,有性態稱稻梨孢菌。

⑥ 中國稻瘟病菌小種名稱由幾部分構成

首位為英文字母Z,表示「中國」(Zhongguo);次位為分群代碼,也用英文字母表示,上述鑒別品種代碼順序為特特普(A)珍龍13(B)四豐43(C)東農363(D)關東51(E)合江18(F)麗江新團黑谷(G),取用感病品種代碼;第三部分為「加抗法」計算出的數字各鑒別品種加抗代碼依次為643216842和1,計算分群品種之後對該小種表現抗病的各品種的代碼之和,再加上數字1例如,各鑒別品種的反應型為RSRSSRS的菌株,其小種名稱為ZB19(16+2+1)

⑦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簡稱細條病,是一種嚴重威脅水稻生產的病害。最早版發現於菲律賓,權1955年我國在廣東首次發現該病害,20世紀60年代初,基本得到了控制,但80年代以後死灰復燃,迅速向華中、西南、華東稻區蔓延。發病田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可達40%~60%。

防治方法

(1)化學防治①種子處理。?用1%石灰水浸種,在氣溫25℃時浸2~3天,15~20℃浸3~4天,水層高出種子15厘米左右,浸後加蓋不要攪動。?用0.5%鹽酸稀釋液浸種3天,漂洗後播種。?用85%強氯精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浸種消毒,洗凈催芽。②田間防治。?在發病初期每667米2用強氯精50克兌水30千克噴施。?發病期每667米2用高錳酸鉀15克加食鹽500克,或消病靈100毫升,兌水30千克噴施。?秧苗三葉期及移栽前用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殺枯凈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各噴1次,大田分櫱7天後再噴1次。噴葯時盡可能避開風、雨等不良天氣,盡量使葉片均勻受葯。

(2)農業防治淺水勤灌、適度晾田,分櫱末期要嚴格曬田。

⑧ 農盛樂種植em菌液種植水稻的技術

農盛樂種植em菌液是微生物制劑,可以用來發酵各種農作物,,像水田、旱地、等,還可以用於瓜果蔬菜等方面,,農盛樂種植em菌液種植水稻的使用方法。
春耕翻田時和二晚稻草還田的田塊可每畝用1公斤農盛樂EM菌液稀釋成若干倍潑灑田塊,再翻耕漚田;對沒有種綠肥和用二晚草還田的田塊,翻田時每畝應加施300~500公斤農盛樂EM菌液發酵的堆肥。
2.浸種
用300倍農盛樂EM菌液稀釋液浸種,到種子浸泡成雞胸狀後撒播,可提高種子發芽率、植株存活率,並提早發芽。
3.噴施葉面與浸根
在育秧二、三葉期用550倍農盛樂EM菌液稀釋液噴灑一次,可明顯提高分櫱率;在插秧時用550倍的農盛樂EM菌液稀釋液浸根,可保苗促長;在分櫱期(550倍)、抽穗(250倍)用農盛樂EM菌液稀釋液進行葉面噴施。可預防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紋枯病等。
4.追肥
每畝施加農盛樂EM菌液發酵的堆肥200~250公斤,進行追肥。可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減少化肥甚至不使用化肥。
5.灌溉
在進水口將本品倒掛,在瓶上鑽幾個小孔隨進水水流慢慢滴入水中,每畝使用本品0.5公斤,每10~15天使用一次,可加速水稻生長,增加產量。
上述幾種方法全方位綜合使用效果最佳。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有我呢提可以繼續追問哦

⑨ 什麼是稻瘟病菌

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t)的致病性易於發生變異,從而引發了品種抗病性「喪失」現象,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普遍受到重視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主要稻作國家相繼開展了生理小種鑒定工作,但所採用的鑒別品種各不相同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日美合作研究篩選出了一套由8個秈稻品種與粳稻品種組成的「國際鑒別品種」,但各品種抗病基因組成不明,其秈稻品種對粳稻區幾乎全部菌株都表現抗病反應,而粳稻品種對秈稻區菌株的鑒別能力也較低,因此並未通用日本依據水稻品種抗病基因分析結果,又篩選出一套抗病基因已知的9個粳型鑒別品種,即新2號(Piks)﹑愛知旭(Pia)﹑石狩白毛(Pii)﹑關東51(Pik)﹑梅雨明(Pikm)﹑福錦(Piz)﹑社糯(Pita)﹑Pi4號(Pita2)和城堡1號(Pizt)等這套鑒別品種對日本和中國北方粳稻區生理小種有較強鑒別能力,但對秈稻區的小種鑒別力較差,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在20世紀70年代,全國稻瘟病生理小種聯合試驗組篩選出7個品種,作為我國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種鑒別品種這些品種是特特普(Tetep)﹑珍龍13﹑四豐43﹑東農363﹑關東51(Kanto51)﹑合江18和麗江新團黑谷其中東農363具有抗病基因Pia和Pik,合江18具有Pia和Pii基因,四豐43可能具有PiaPit或Pib,關東51具有Pik基因,珍龍13的基因組成還不能確定,麗江新團黑谷不具有已命名的抗病基因

⑩ 如何提高稻瘟菌的產孢量

抗素

閱讀全文

與稻菌技術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