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聯網工程學習路線
1. 編程來方面:C、匯編
2. 嵌入自式系統基礎
3.硬體器件與平台:節點器件(T-Mote Sky、TI MSP430等);平台(Arino,樹莓派等)
3.無線感測器網路:基礎知識、協議棧(ZigBee,IETF 6LowPan, CoAP 等)
4.無線感測器網路操作系統(TinyOS, Contiki等)
5.在網上找典型應用案例,學術性綜述等,這一工作實際上不是在最後進行,而是貫穿在前面4步中
⑵ 上海的物聯網工程師培訓怎麼樣
因為沒有做過對比,無得給出有理有據的答案,分享一下如何學習物聯網吧。
1.學好c語言。專心學習c語言應該不是什麼大事。不要求你能夠參加acm比賽獲得國家幾等獎,也不要求您能參加什麼省賽,你只要掌握好最基本的c語言構造,掌握子父類,還有「地址」,基本上就夠你用的。
2.要了解哪些東西是是用來 哪些技術,比如感測器大概是什麼,單片機是什麼。
3.要學會資料庫,還有電路圖,能看懂一些基本的電路圖。你此時腦子里就要有對物聯網最基本的概念,資料庫個人推薦MySQL。
4.要掌握單片機,知道如何讓感測器連接到單片機上面,如何實現測量技術。最起碼半個月的時候就能控制led,正反流水都不在話下。之後再學會控制繼電器,基本開關。還有led什麼的,挺有意思的。
5.你就可以用單片機來開發設備了。用現成的東西來組合,拼裝。(別看簡單,你也得編程),至於驅動,你要是學的快也可以考慮研究一下了。
6.當你發下這些東西都滿足不了你的時候,你可以考慮自學安卓,web,用移動終端控制設備。然後更高級的就是自學arm系列的晶元,包括高級的linux運行。
看起來是不是有些多,其實不然,讓你一步一步來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很順暢的。無論學習什麼學科,掌握哪種技能,都需要要有好的學習方法作為支撐,當然物聯網也不例外,通過網路資源可以更快掌握。(比如閱讀一些他人的優秀代碼,對比自己,可以找出編寫方式的不同,哪種方式更優越等等,通過一些方法,自己會得到更大的收獲。其實我覺得要學習物聯網,在華清遠見-星創客精英訓練營,有最新的項目實戰和職場老鳥的帶領,對學習物聯網、提升嵌入式非常有幫助)
祝:學有所成
⑶ 物聯網工程師需要學習什麼技術
物聯網工程師需要掌握: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物聯網工程概論、、Java程序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無線感測網路概論、移動通信技術、蜂窩物聯網技術等技術。
物聯網是基於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又稱為物聯網域名。
物聯網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已經提及物互聯,只是當時受限於無線網路、硬體及感測設備的發展,並未引起重視。
(3)物聯網工程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物聯網專業畢業生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
1、掌握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物聯網工程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2、了解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了解與物聯網工程有關的法規。
4、能夠運用學習知識和外文閱讀能力查閱外文資料。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聯網工程專業
⑷ 物聯網專業需要學習什麼課程
課程1、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
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等等教材。
在學完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通信原理,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程序設計原理等課程後開設本課程,全面了解物聯網之RFID、M2M、感測網、兩化融合等技術與應用。
課程2、C語言程序設計
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Java程序設計
,使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概論,使用
無線龍通訊科技出版社《現代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訊技術與標准,Zigbee,
藍牙,WiFi,GPRS,CDMA,3G,4G,5G等等
。
課程5、
TCP/IP網路與協議
,《TCP/IP網路與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網路分層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嵌入式系統技,
《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包括TinyOS等IoT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
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概論,
《感測器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概論,《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M2M技術概論
,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
課程11、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4]。
⑸ 物聯網工程是學什麼的
物聯網工程所學內容包括: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版。物聯網導論、電權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工程電磁場、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
以及現代通信網、感測器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無線通信原理、無線感測器網路、近距無線傳輸技術、二維條碼技術、數據採集與處理、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組網技術等。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要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
知識技能:
掌握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物聯網工程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⑹ 物聯網工程需要學哪些課程
物聯網工程需要學的課程:
物聯網工程導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感測器網路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雲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感測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多種選修課。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體開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於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6)物聯網工程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典型應用:
智能家居
目前智能家居才剛剛興起,物聯網1.0時代的核心將會是「技術」,國內絕大部分傳統廠商比較缺乏的是軟硬結合的開發實力。
因此在這一階段,氦氪想做的是先用一整套高效快速的解決方案幫助廠商們打好地基。而在智能家居市場的地基初步打好後,物聯網2.0時代的核心會轉移到「服務」上,比如:
電商、音樂、社交方面的互聯網服務;
數據運營中心,提供數據存儲、挖掘、智能演算法等服務,協助市場運營、了解用戶偏好等;
智慧控制系統,包括AI、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
安全系統,提供通訊、數據存儲安全安全保障;
視頻雲,提供大數據量的圖像、圖片以及圖像識別服務;
這時,這類「服務」將會成為氦氪關注的重點。蘇立挺告訴我,目前他們已經基本完成了物聯網1.0階段想做的事情,正在向市場推這套智能硬體解決方案,同時他們也開始進行了物聯網2.0階段的一些服務開發。
在采訪過程中,蘇立挺多次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物聯網發展的最終核心是雲端技術的比拼 。也正因為此,氦氪在自己的雲端服務上加重了對可拓展性、兼容性、以及自由度的打磨。
⑺ 物聯網工程主要學什麼
物聯網來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自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物聯網涵蓋的內容太多,涉及軟硬體、互聯網、App等多個領域,作為個人而言,只可能精其一樣。如果是做硬體,那就好好學數電模電、應用電路、布線畫板、感測器特性等等。如果是做軟體,明確方向,一般建議本科階段學好單片機編程、熟悉一兩種感測器或應用,做一兩款小產品即可。畢業後,可逐步過渡,學會和其他工程師配合,學會組網應用,多出作品練手。
⑻ 物聯網工程師,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要想成為系統的的物聯網工程師需要系統學習。由淺入深地對嵌入式物聯網技術以及Linux平台全面掌握,能夠獨立勝任物聯網開發、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5G周邊產品開發、底層系統開發、設備驅動開發、從終端到雲技術開發以及Linux衍生產品等多方面工作。可以更加系統的了解嵌入式物聯網相關行業知識。
具體所學知識包括:
1.嵌入式C語言高級編程及行業應用
2.各常用數據結構與演算法相關知識,以及面向介面的編程
3.GUI圖形庫應用開發技術
4.Linux操作系統使用
5.Linux系統編程
6.Linux系統網路編程
7.Linux網路路由及數據交換技術
8.嵌入式資料庫
9.嵌入式C++語言編程,以及面向模板庫的應用開發
10.OpenCV、OpenGL等圖像處理
11.AI模型訓練及場景定位識別應用
12.RFID場景應用
13.zigbee低功耗網路技術
14.Bluebooth組網技術
15.MQTT雲平台搭建技術
16.NB-IOT各大雲平台通信技術
17.基於5G技術的嵌入式物聯網行業應用
18.ARM體系結構
19.Bootloader啟動過程
20.常見Bootloader源碼及平台移植
21.嵌入式Linux內核裁減以及移植
22.嵌入式Linux平台搭建技術及技巧
23.Android ROM包製作流程
24.Android底層驅動開發
25.嵌入式從8位到64位硬體底層開發
26.嵌入式Linux設備驅動移植以及開發
如果有機會通過十個左右的大項目實踐,掌握物聯網+嵌入式實際項目案例開發流程,提高研發技能。
⑼ 物聯網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是什麼
這些課都與你的專業密切相關,但是物聯網專業面很寬,其相關技術主要集中內在通信網路、容計算機和自動控制這三個大專業中。常人學好一個專業就很不容易,你需要學好三個專業的內容,這當然很難。因此,你感到無所適從也很正常。你想要有所突破,記得做好兩件事:一是抽空參加思科或者微軟的認證考試,增強通信網路或者計算機方面的實踐能力,二是積極參加實踐性課程或者課外實踐活動,做一些簡單的感測測控系統,通過實踐理解自動控制原理。從具體應用的角度就比較容易理解啥是物聯網。
⑽ 請問,物聯網專業都要學習什麼課程
課程1、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 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等等教材。 在學完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通信原理,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程序設計原理等課程後開設本課程,全面了解物聯網之RFID、M2M、感測網、兩化融合等技術與應用。
課程2、C語言程序設計 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Java程序設計 ,使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概論,使用 無線龍通訊科技出版社《現代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訊技術與標准,Zigbee, 藍牙,WiFi,GPRS,CDMA,3G,4G,5G等等 。
課程5、 TCP/IP網路與協議 ,《TCP/IP網路與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網路分層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嵌入式系統技, 《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包括TinyOS等IoT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 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概論, 《感測器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概論,《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M2M技術概論 ,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
課程11、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