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蛋雞養殖技術培訓總結

蛋雞養殖技術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1-01-25 20:24:16

『壹』 蛋雞養殖培訓感受作文怎麼寫

蛋雞不賺錢,你可以散養土雞下蛋,很值錢的

『貳』 如何學習蛋雞養殖技術

一、創造蛋雞適宜的生活環境。要讓產蛋雞多產蛋,就必須想法盡量給雞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和產蛋環境,要根據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而採取相應的配套的飼養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加強舍內通風,保持乾燥的環境衛生,向雞群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並適當增加青菜的飼喂量,以提高雞的採食能力。進入冬季,要特別注意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溫和人工補充光照,舍內溫度應維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時,飲水適當提溫,不飲冰冷水。
二、注意節約飼料。養雞最大的一筆開支就是飼料,飼料的費用支出約占整個養雞費用的70%以上。若飼養管理不當,必然會造成飼料的大量浪費。減少飼料浪費的措施是:其一,飼料槽的安裝高度、深度、長度要根據產蛋雞的不同周齡和籠養密度而進行調換,飼料飼喂添加量不能超過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減少槽內剩食,以產蛋率確定飼料日喂量,一般產蛋率在50%-60%時,每隻雞每日飼喂量約95-100克,產蛋率60%-70%時,日喂量105-110克,產蛋率為70%時,雞的日喂量為115-120克,產蛋率達到80%以上時,飼料不在限量,讓雞任意採食。其二,進行斷喙。由於雞有刨食的習性,因此,在7-9日齡應給雛雞斷喙。到15周齡左右,對斷喙不良者需進行修喙。其三,及時淘汰不產蛋雞或產蛋性能不佳的雞。在育成結束轉入產蛋舍時,應進行一次淘汰。凡發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應淘汰。在產蛋過程中,應隨時淘汰抱窩雞、病雞、傷殘雞、停產雞。進入產蛋後期,主要淘汰停產雞,凡冠髯、臉蒼白,冠萎縮的母雞應立即淘汰。發現過肥、過瘦的雞也應立即淘汰。
三、產蛋下降的原因
環境因素:光照程序或光照強度的變化:如隨時改變光線顏色,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時間縮短,光照強度減弱,光照時間不規律,忽長忽短,忽早忽晚,忽照忽停,晚間忘記關燈等。通風嚴重不足,長時間不通風等。自然惡劣天氣的襲擊:未提前做好准備或預防,突然遭到熱浪、台風或寒流的襲擊。長時間斷水:因供水系統發生故障或忘記打開開關,造成長時間供水不足或斷水。
飼料因素:日糧中飼料成分發生顯著變化或質量有問題,可引起產蛋變化。如日糧中的原料種類突然改變、飼料攪拌不均勻、飼料發霉變質、更換魚粉及酵母粉、食鹽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將熟豆餅換成生豆餅、飼料中忘記加鹽等,降低了雞的採食量,引起消化不良。產蛋率正常,雞的體重不減輕,說明給料量和提供的營養標准符合雞的生理需要,沒有必要更換飼料配方。
雞群患病:急慢性傳染病會使雞群的產蛋量突然下降。如雞群受強毒型新城疫侵襲,常使產蛋量下降50%以上;感染減蛋綜合征能使產蛋率下降20%~40%,如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產蛋率下降20%以上。另外,雞群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霍亂、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禽流感等,都會使產蛋率大幅度下降。
四、疾病的預防工作
減少死雞和杜絕疫情發生,這是養雞成敗的關鍵。要按照科學的控制雞病發生的衛生防疫程序,根據不同雞的日齡,分別注射各種疫苗,同時對雞舍、用具採取定期葯物消毒,及時清除舍內糞便,雞舍周圍要做好滅鼠,防止老鼠和麻雀進入舍內帶進疫情。為了減少疫情傳播的機會,應盡可能減少人員的進出,不準陌生人進入雞舍,謝絕參觀,以確保雞場安全經營。

『叄』 在農村開養雞場的可行性報告

在我國經濟體系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不可忽視。我們誰都想致富,誰都想奔小康,可投資什麼,市場究竟怎麼樣,是我們最關心地話題。對於廣大農民群眾來說,山多地廣就是自己的優勢。通過養雞來致富是我們廣大返鄉農民工的最好選擇,根據我們多年的養殖經驗,農村採用圈牧放養的方式養殖生態土雞,雞病少,成本低,利潤高,切實可行,下面將介紹關於養雞的前景和市場。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雞消費國之一,其行業的整體前景是比較明朗的,市場需求量大。但由於資金、技術和經營理念等因素的制約,養雞業還處於小規模、少技術、低質量、疏管理的相對落後時期,我們大多數養殖戶,在對雞的飼養管理中,還欠缺技術和經驗。只有改變了技術,提高質量,才可以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養雞才能賺錢。
一般說來,農村養一隻土雞從出殼到出欄大概需要7-8個月。農村養雞,不僅周期長,出欄期慢,而且成本也高,利益卻是微乎其微。依照傳統養雞的方法,是不可能致富的。怎樣才可以降低成本,讓養殖戶獲得可觀得經濟利益呢?對於這些問題,新民生態養雞這一技術就非常適用於各廣大農村養殖戶。相對農村散養土雞來說,新民的生態鏈養土雞、蟲子雞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一、成本低。新民生態養雞通過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以物養物來減少廢品資源的浪費從而降低成本。新民養雞可以充分利用雞糞養殖蠅蛆、蚯蚓,蠅蛆、蚯蚓反過來又可以作為雞的高蛋白飼料,而且蠅蛆糞、蚯蚓糞還可以拿來種植牧草(如:皇竹草),皇竹草可以作為雞的添加飼料。
二、周期短,出欄快。農村養雞一般需要7到8個月才能出欄,而用我們的新民鏈技術養殖農村傳統的土雞,只需3到4個月就能出欄上市,達到2.5到3斤。
三、利潤高。一隻雞苗的價格在4元左右,從雛雞到上市需要成本15元左右,除去本錢,一隻雞的純利在10到20元不等。
養雞業的前景和市場是非常廣闊的,需要廣大養殖戶來挖掘和開拓。成功和失敗只是在於你一念之間,新民生態養雞更是你致富的一個好途徑,相信自己,成功離你就不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蛋、奶需求量不斷增加,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已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增長點,養殖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農村養殖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少農村養雞場雞舍簡陋、設備落後、養殖人員技術低下、疫病防疫意識不強、綜合管理差,出現了養殖效益不高,甚至虧損的現象。如何搞好農村養雞業,提高農村養雞業的經濟效益,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一、 品種的引進、推廣、改良是提高養雞業效益的前提
在農村,大部分農戶飼養的基本上都還是土雜劣種雞,這種雞產蛋量、蛋重、個體重等各方面都無法與優種雞相比,再加上農村飼養條件粗放,有啥吃啥,不講營養,有些雞連維持生命及生長發育的營養都不夠,可想而知,這些雞的年創效益如何?幾年來,種雞場孵化室從外引進的新品種,孵出的小母雞出售難,只是覺得公雞的價格便宜而已,由此可知,廣大農民並沒有嘗到養優種雞的甜頭。如果稍加分析就會知道,優種母雞每隻2.30元,雜雞0.50元(不分公母),多1.80元,開產後多產1斤蛋就什麼都有了,而優種雞比土雜雞產蛋率高出一倍多,到底養什麼雞盈利多,是顯而易見的。為此,只有通過大力宣傳,使廣大農民認識到飼養優種雞的好處,才能進一步普及良種,提高農民收入。
二、 搞好疫病預防是促進養雞業發展的關鍵
隨著農村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養雞業的不斷發展,雞病也隨之越來越多。為此,防病治病就成為養殖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每年損失的雞群中,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雞與病害有關。目前,最主要的雞病有禽流感、新城疫等多種烈性傳染病,對此,一是要搞好雞舍及周圍的環境衛生、及時清掃、定期消毒,使周圍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減少到最低限度;二要搞好疫苗的接種工作。據了解,農村大多數養殖戶對疫苗的接種認識不夠,即使工作人員把疫苗送到家,他們也不會注射,怕影響產蛋率及雞的生長發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據調查,當前農村雞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都是沒有注射疫苗。近年來,雞的多種疾病不斷發生,特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所以要讓廣大養殖戶真正認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減少疾病發生、保障雞群健康、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使雞的死亡率降低到最小限度;三要科學飼喂,配合全面的飼料喂雞,以提高雞的營養水平,增強抗病能力。
三、 加強技術培訓,進行科學管理是促進養雞業發展的保障
提高農民飼養管理水平,科學飼喂。要經常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養雞專業戶培訓班,向他們講解飼養管理、環境衛生、疾病防疫等方面的有關知識及雞的常見病的防治。要不斷組織鄉鎮獸醫人員經常到農戶進行技術推廣指導,以提高養雞者的飼養水平,拿近幾年賣母雞來說,不少農民是這樣認為的,一隻母雞兩元多,死一隻怪可惜的,一隻公雞幾毛錢,死一隻不心痛,這就說明廣大農民缺乏養雞技術,對雛雞的成活率沒有保證。當前,農村用老母雞孵化小雞的幾乎沒有了,普遍成了人工孵化。因此,過好育雛關就顯得很重要,這關鍵是溫度。總結幾年來的經驗,高溫育雛能有效控制雛雞白痢病的發生和蔓延,對提高育雛成活率有明顯的效果。育雛期的溫度,第一周34—35℃,第二周32—33℃,以後逐漸降低。溫度是否合適可以從小雞的行為表現和分布情況來看,如小雞分散良好,運動自如,說明溫度適宜,如小雞往一塊兒擠,說明溫度偏低,此時應及時提高雞舍溫度,如小雞翅膀張開,張嘴呼吸,說明溫度過高,此時應逐漸降低雞舍溫度。育雛室的溫度應盡量保持恆定,使用營養全價、適口性好的配合飼料喂小雞,改變過去只喂小米的做法,以提高雛雞的抗病力。
四、 改變飼養方式是促進養雞業向現代化過渡的條件
目前,廣大農村由於飼養管理條件粗放,為此,丟失、打壓、凍餓、獸害等因素造成死亡的約占損失總數的35%以上。因而應盡量實行圈養或籠養,減少各種損失。通過改變飼養方式,使科學飼喂變成現實。把不同齡期、不同批次、不同品種的雛雞分開飼養,做到各批次全進全出,以防相互傳染疾病。進一步可對飼養場地、用具等全面消毒,減少接觸性傳染病。同時圈養、籠養也可使獸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再者,還可減少飼養浪費,飼料占養雞成本的70%以上,從而也降低飼養成本。據調查,獸害造成雞死亡的達到飼養量的6%左右,其中以鼠害尤為嚴重。老鼠不僅偷吃飼料,還偷吃雛雞,騷攏雞群,傳染人畜疫病,通過加固雞舍,清除周圍雜物,保管好飼料,就會使其無機可乘。
五、 嚴防不必要的損害是發展養雞業不可忽視的因素
有些養殖戶養殖技術掌握不夠,用葯不慎,發生中毒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還隨意有葯或延長用葯時間。這樣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一般情況下,雞苗應盡量不喂或少喂葯,切不可把葯物當成養雞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劑。確需用葯時,應在獸醫指導下,對病選用,療程適宜,不可超量,尤其是用磺胺類葯物等更應慎重,如用痢特靈時,預防量混飼濃度為0.01%—0.02%,混水濃度為0.01%,治療量混飼濃度為0.03%—0.04%,混水濃度為0.01%,療程一般不超過7天,確因需要,應暫停幾天後再服另一療程,任何一種葯物在用量適宜的同時,還要注意拌勻,將葯物充分研細後與飼料逐級分次擴大攪拌,使其與飼料充分混合,以免有些雞令食葯過量引起中毒,為此建議養雞戶多參考養雞書刊,全面了解各種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幾種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選用葯物,不僅可以節省開支,而且還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提高養雞業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只要廣大農民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飼喂,精心管理,就一定能養好雞,使農民走上致富道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從而推動我縣農村養雞業的蓬勃發展。

『肆』 養殖蛋雞的技術

一.蛋雞開產前的飼養管理要點
開產前數周是母雞從生長期進入產蛋期的過渡階段。此階段不僅要進行轉群上籠、選留淘汰、免疫接種、飼料更換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給雞造成極大應激,而且這段時間母雞生理變化劇烈,敏感,適應力較弱,抗病力較差,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極易影響產蛋性能。蛋雞開產前的飼養管理應注意如下幾方面。
1.做好轉群上籠的准備工作
雞舍和設備對產蛋雞的健康和生產有較大影響。轉群上籠前要檢修雞舍及設備,認真檢查喂料系統、飲水系統、供電照明系統、通風換氣系統、排水系統和籠具、籠架等設備,如有異常應及時維修;對雞舍和設備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其步驟是清掃干凈雞舍地面、屋頂、牆壁上的糞便、灰塵和設備上的污物,再用高壓水沖洗干凈雞舍和設備,待干後噴灑消毒葯液進行消毒,同時也要對所用的物品進行消毒。另外,要准備好所需的用具、葯品、器械、記錄表格和飼料,安排好飼喂人員。
2.轉群上籠
(1)入籠日齡。現代高產雜交配套蛋雞一般在17周左右見蛋,因此必須在16~17周齡前上籠,讓新母雞在開產前有一段時間熟悉和適應環境,形成和睦的群序,並有充足時間進行免疫接種和其他工作。如果上籠過晚,會推遲開產時間,影響產蛋率上升;已開產的母雞由於受到轉群等強烈應激也可能停產,甚至有的雞會造成卵黃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數。(2)選留淘汰。現代高產雜交配套雞,要求生長發育良好,均勻整齊。如果參差不齊會嚴重影響生產性能。入籠時要按品種要求剔除體型過小、瘦弱雞和無飼養價值的殘雞,選留精神活潑、體質健壯、體重適宜的優質雞。
(3)分類入籠。即使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良好,由於遺傳和飼養管理等因素,雞群中仍會有一些較小雞和較大雞,如果都淘汰掉,勢必增加成本,蛋雞舍內籠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籠時把較小的和較大的雞留下來,分別裝在不同的籠內,採取特殊措施加強管理,促使其均勻整齊。如過小雞裝在溫度較高、陽光充足的南側中層籠內,適當增加營養,促進其生長發育;過大雞則應適當限飼。按雞籠容納的雞數,每個單籠一次入夠數量,避免先入籠的欺負後入籠的雞。
3.免疫接種
開產前要進行免疫接種,這次免疫接種對防止產蛋期疫病發生至關重要。免疫程序合理,符合本場實際情況;疫苗來源可靠,保存良好,質量保證;接種途徑適當,操作正確,劑量准確。接種後要檢查接種效果,必要時進行抗體檢測,確保免疫接種效果,使雞群有足夠的抗體水平來防禦疾病的發生。
4.驅蟲
開產前要做好驅蟲工作。110~130日齡的雞,每千克體重用左旋咪唑20~40毫克或驅蛔靈200~300毫克,拌料喂飼,每天一次,連用2天以驅除蛔蟲;每千克體重用硫雙二氯酚100~200毫克,拌料喂飼,每天一次,連用2天以驅絛蟲;球蟲卵囊污染嚴重時,上籠後要連用抗球蟲葯5~6天。
5.光照
光照對雞的繁殖機能影響極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進產蛋,縮短光照則會抑制性激素分泌,因而也就抑制排卵和產蛋。通過對產蛋雞的光照控制,以刺激和維持產蛋平衡。此外,光照可調節後備雞的性成熟和使母雞開產整齊,所以開產前後的光照控制非常關鍵。現代高產配套雜交品系已具備了提早開產能力,適當提前光照刺激,使新母雞開產時間適當提前,有利於降低飼養成本。體重符合要求或稍大於標准體重的雞群,可在16~17周齡時將光照時數增至13小時,以後每周增加20分鍾直至光照時數達到16小時,而體重偏小的雞群則應在18~20周齡時開始光照刺激。光照時數應漸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時間過長,易引起脫肛;光照強度要適當,不宜過強或過弱,過強易產生啄癖,過弱則起不到刺激作用。密封舍育成的新母雞,由於育成期光照強度過弱,開產前後光照強度以10~15勒克斯為宜,開放舍育成的新母雞,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響,光照強,開產前後光強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范圍內,否則光照效果差。
6.飼養
開產前的飼養不僅影響產蛋率上升和產蛋高峰持續時間,而且影響死淘率。
(1)適時更換飼料。開產前2周骨骼中鈣的沉積能力最強,為使母雞高產,降低蛋的破損率,減少產蛋雞疲勞症的發生,應從17周齡起把日糧中鈣的含量由0. 9%提高到2. 5%;產蛋率達20%~30%時換上含鈣量為3. 5%的產蛋雞日糧。
(2)保證採食量。開產前應恢復自由採食,讓雞吃飽,保證營養均衡,促進產蛋率上升。
(3)保證飲水。開產時,雞體代謝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證充足飲水。飲水不足,會影響產蛋率上升,並會出現較多的脫肛。
7.減少應激
(1)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減少應激。轉群上籠和免疫接種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雞、運雞和入籠動作要輕。入籠前在蛋雞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並保持適宜光照強度,使雞入籠後立即飲到水、吃到料,盡快熟悉環境。

『伍』 蛋雞 養殖技術

1、蛋雞的光照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響產蛋性能,控制現在有全自動光控定時開關,不用人工控制了。
2、飼料飲水比例大約是1:2
3、關燈時間不是固定的,要看雞的日齡的
4、大概是早上,中午,下午名喂一頓

『陸』 蛋雞養殖技術

做好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飲料的合理轉化。把握這兩大點,是十分必要的。

『柒』 養殖實習心得總結,蛋雞養殖一個月的體會!

抱歉,我只能建議你去專業頻道了,我對這方面不擅長,不能給你一個特別滿意的答復很遺憾

『捌』 (作文)培訓學員學習養雞心得體會

我在養殖學校培訓,個人培訓心得,怎麼回答

閱讀全文

與蛋雞養殖技術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