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小學語文教師職務培訓課程作業

小學語文教師職務培訓課程作業

發布時間:2021-01-25 10:36:57

『壹』 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評講練習冊

老師在之前,可以讓同桌互換在老師講的同時讓她們把錯誤用紅筆圈起來,講完之後再讓她們改正

『貳』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功有哪些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語文專業知識,其次還應該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語文教師基專本上都會成為屬班主任,所以我們必然會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系,如果學生問我們其他學科的知識,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回答不出,那該是多麼尷尬。
也有人提出語文教師最具備的應是文學素養,如果語文教師只局限於教材而不適當拓寬,學生學得無味不說,效果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提高文學素養,要拓寬文化視野,應多看「閑書」,除了經典名著外,我們這些新課程下語文老師還應該讀新的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書,凡是學生應該讀的、適合學生讀的、學生喜歡讀的,我們都必須去讀。記得去年在外國語實驗小學實習的時候,我所在的辦公室的老師都有在看《淘氣包馬小跳》、《天鵝湖》、《吹牛大王歷險記》等等一些時下受小學生歡迎的課外讀物。一個月的實習中,我了解到他們在推薦學生看書的同時自己也會去閱讀,然後每星期空出一節課與孩子們一起討論他們的讀書心得。我想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想其實做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最應該具備的就是一顆熱愛教學的心吧,如果沒有一顆熱愛教學的心,什麼都無從談起!難道不是嗎?

『叄』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布置作業

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通過練,掌握並加深理解學過的課堂知識。二是運用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所以,作業的設計應當形式多樣,並留有思考的餘地,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選擇、計劃、探究、體驗。因此,教師設計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變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型的作業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單調的書寫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做或不完成作業的原因之一。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切實的訓練。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類型的作業。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二、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性,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像、運用;b套餐的題型再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作業形式上實行了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畫、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業往往是後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對於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合作完成。
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獨立性是創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造者還應具有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也不能局限於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於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教學的觸角要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

『肆』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設計課外作業

白花鎮小:肖利[摘要] 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是目前中小學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為學生減負」是當今教育界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從語文課外作業的設計這一角度,探討如何設計適合學生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效率,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關鍵詞] 課外作業 設計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學生都沉溺在茫茫的題海之中,費時費力又低效;如今減負之後,教師不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又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所以,精心設計課外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 一、作業設計要簡明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要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作業要圍繞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及課文的教學重點來進行設計,要著重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問題,要減少題量,使習題少而精。其次,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要改革題型,盡量使習題的要求、題意簡潔明了,不能用偏題、怪題、難題來為難學生,要讓學生把精力用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上,而不是用在理解題意、猜測題意上。 二、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教師的作業設計要擺脫單調乏味的重復練習,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要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的完成作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鞏固與重復訓練有密切的關系,沒有重復練習就不能形成技能,當然,也並非重復次數越多越好,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教師設計重復訓練內容時增加些趣味性,使學生在訓練中愉快的鞏固了知識,那是最好的,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以新引趣。好奇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新穎的題型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教師針對這一特點,盡可能變化訓練內容出現的方式。(2)以動引趣。厭靜喜動是小學生顯著的心理特徵。設計練習時盡可能讓學生親自去畫一畫、演一演。(3)競賽引趣。小學生逞能好強,勇於競爭,訓練中適當設計競賽的練習,可刺激學生的求知慾。例如設計小故事、游戲等形式的課外作業,寓學於樂,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學生雖然都在同一個班,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但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認知基礎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全班幾十名學生同做一道題,顯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要,不利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要堅持差異理論,找准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作業內容,做到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要,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以教學《鳥的天堂》為例。)第一個層次的作業(基礎題):是為了鞏固課堂知識而設置的,人人必做。這些作業雖然簡單卻是鞏固知識所必需的,學生做這些作業也不會感到多大困難,要求全班同學都必須獨立完成。如以生字、詞語、背誦等鞏固性練習為主,促進知識的內化與熟化。(如:抄寫本課生字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個層次的作業(應用類題目):主要是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學生要求較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靈活運用要求也較高,要求大多數學生能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大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如:作者兩次路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各有什麼特點?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的意思?)第三個層次的作業(提高題):設計一些思考性和創造性較強的作業,供學有餘力的學生使用,讓這部分學生盡量保持練習的積極性,以利於對知識的強化。不管做得對不對,只要學生動腦思考了,都應給予一定的肯定,然後逐步擴大這部分學生的隊伍。如課文的比較、課文的仿寫、創意改寫、創意導游詞等。(例如:假如讓你當一個小導游,請你為「鳥的天堂」這個景點設計一個導游詞。)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襲,還給學生們提供了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使課外作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 四、作業設計要多樣化 1.積累語言的訓練題。 ①抄一抄、背一背:除一般的生字詞的抄寫以外,要求學生每學完一課就把其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抄寫在一個本子上,甚至還可以把一些優美的句段背下來。 ②連一連、說一說:同學之間或與父母一起完成。如:「接字組詞游戲,今天--天氣--氣候……」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③看一看、讀一讀:教師要求學生多看電視、多讀報刊,要求學生能從中汲取知識,擴大知識面。 ④寫一寫、練一練:要求學生學完課文後進行一些續寫、補寫、改寫等形式的寫作,不論是哪種形式,學生都會有興趣,都反映了他們的主觀意識和態度,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 2.口語交際訓練題。 要求學生多參加一些活動,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要多帶孩子出去,給孩子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比如:購物、串門、游戲等,讓他們互相交談、爭論,訓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語文課外實踐活動。 讓學生辦手抄報,可以使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以及各種工具書查閱資料,獲取多渠道的信息,練習寫簡單的社會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等。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課外作業是這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只有不斷探索語文課外作業設計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外作業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學生從過多過濫的作業中解脫出來,使他們自主、生動活潑地發展。

『伍』 小學語文教師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訓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教書是要教給學生這個學科的知識,育人則是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培養學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同時,在教學中運用有教育意義的課文啟發誘導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規范和美好的人生觀。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相當的文史知識和文學修養。

常言道,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小學語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如詩歌、散文、小說、議論、童話等體裁,如果教師缺乏一定的文史知識,就很難把課講好。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1、適當擁有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 。2、了解一定的文學基本常識。3、 具備一定的文學創作能力。4、 養成一定的文學閱讀習慣。5、 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水平。語文教師相當的文史知識和文學修養,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

很難想像,一位說話不清晰、吞吞吐吐、辭不達意的教師,能把教學搞好。特別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較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那是根本無法勝任小學語文教學的,是不合格的教師的。盡管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能否在短期內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呢?以開設口語交際訓練課的形式可以奏效。

四、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吹拉彈唱,能書能畫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喜歡。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上課的時候能畫一手漂亮的簡筆畫,既能讓學生很直接的掌握課堂上所學的語文知識,也能激發學生熱愛美術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還要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老師的三筆字漂亮大方,學生無疑也能從中吸收營養。如果一個語文老師的字都拿不出手,他怎麼來要求自己的學生呢?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師職務培訓課程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