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熔模精密鑄造技術問答的目錄
1.1 什麼叫熔模精密鑄造?
1.2 熔模精鑄生產工藝流程怎樣?
1.3 熔模精鑄的生產方式怎樣?
1.4 熔模精密鑄造常用的碳鋼及合金鋼的力學性能如何?
1.5 用水玻璃作黏結劑,石英砂粉作耐火材料的熔模型殼可鑄造哪些鑄件?
1.6 熔模精鑄的經濟性怎樣?
1.7 籌建熔模精鑄車間(或工廠)應考慮哪些問題?
1.8 熔模精鑄存在哪些問題? 2.1 熔模鑄件工藝設計通常包括哪幾項內容?
2.2 對熔模精鑄件的結構有哪些要求?
2.3 什麼叫工藝筋?什麼叫工藝孔?
2.4 什麼叫鑄造工藝圖?應表示出哪些工藝參數?
2.5 什麼叫鑄件圖?怎樣繪制鑄件圖?
2.6 什麼是分型面?如何選擇和確定分型面?
2.7 什麼是基準面?如何確定基準面?
2.8 鑄件的轉角處為什麼要做圓角?如何確定?
2.9 什麼叫鑄造斜度?怎樣確定鑄造斜度?
2.10 為什麼鑄件要留有一定的機械加工餘量?
2.11 熔模精密鑄造中各種黑色合金鑄造收縮率是多少?
2.12 ZG15~55的總收縮率是多少?
2.13 如何估算精鑄件質量?
2.14 對澆注系統有哪些基本要求?
2.15 澆注系統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何特點?
2.16 澆口杯的作用是什麼?哪種形式最好?
2.17 從補縮角度來看,頂注與底注式澆注系統各有什麼特點?
2.18 直澆口的作用是什麼?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19 橫澆口的作用是什麼?哪種形式最好?
2.20 為什麼說內澆口設計是熔模精鑄澆、冒口設計中最主要的環節?
2.21 什麼叫順序凝固和同時凝固?怎樣根據鑄件情況選擇凝固原則?
2.22 什麼叫鑄件的熱節?如何求鑄件上熱節圓直徑?
2.23 選擇內澆口位置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2.24 確定內澆口數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25 內澆口的截面形狀有哪些?如何選取?
2.26 內澆口的截面尺寸如何確定?
2.27 如何用當量熱節法計算內澆口截面尺寸?
2.28 什麼是凝固區?凝固區寬度對鑄件質量有什麼關系?
2.29 澆注完畢後,金屬液的收縮對鑄件質量有何影響?
2.30 冒口在熔模精鑄工藝中有哪些作用?
2.31 冒口必須滿足哪些條件?
2.32 怎樣才能保證冒口的凝固時間比鑄件的凝固時間長?
2.33 要對鑄件充分補縮,是否只要冒口足夠大就行了?
2.34 冒口最好採用什麼樣的形體?
2.35 什麼叫補貼?
2.36 熔模鑄造上如何運用內冷鐵?
2.37 鑄件上有些朝上的凸出部位(圖2.17)在澆注時不論是快澆還是慢澆總是 澆不滿,如何解決?
2.38 怎樣確定套筒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39 怎樣確定圓環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40 怎樣確定框架板條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41 怎樣確定輪盤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42 怎樣確定葉輪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43 怎樣確定殼體類鑄件的澆冒口系統?
2.44 某廠生產ZG25閥體(各種大小閥體),將內澆口開設在沒有法蘭邊部位結果廢品率很高,且閥體易漏水,為什麼?怎麼糾正?
2.45 套筒(不同大小尺寸,圖2.29),ZG35,同一大小套筒澆注系統每組二件,側立二側放,內澆口側進;每組4件側立二側放,內澆口頂進開裂廢品率很高,每組不同尺寸大小套放,立置,內澆口頂進開裂 較少,為什麼?
2.46 空壓機氣閥(圖2.30)下閥座,ZG45,凈重0?7kg,型殼溫度600~650℃,澆注溫度1600℃,澆注時間7s,保溫時間≥120min,結果鑄件出現裂紋情況很嚴重,上方有時下方沒有,下方有時上方沒有,何故?
2.47 圖2.31所示鑄件的窄槽很難鑄出,如何解決?
2.48 圖2.33所示的自行車五通零件,壁很薄,在其底部開了兩個10的內澆 口,直澆口斷面為35mm×35mm,長為320mm,焊四面三層共12隻,澆不足的廢品很多,如何解決?
2.49 澆注18.8型不銹鋼鑄件時在鑄造工藝上要注意什麼?
2.50 什麼是熔模鑄造過濾技術? 3.1 對壓型的結構有哪些要求?
3.2 什麼是收縮?怎樣確定壓型型腔尺寸的總收縮率?
3.3 壓型型腔尺寸如何確定?
3.4 怎樣確定壓型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5 熔模精鑄常用的壓型有哪些類型?
3.6 怎樣製作和維護鋼質壓型?
3.7 低熔點合金壓型常用配製方法有哪些?
3.8 怎樣製作和維護低熔點合金壓型?
3.9 怎樣製作塑料壓型?
3.10 用於製作石膏壓型的石膏有什麼特性?
3.11 如何製作石膏壓型?
3.12 石膏壓型使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13 怎樣設計自動壓蠟機壓型?
3.14 形成鑄件復雜內腔的方法有哪些?
3.15 怎樣製作鋼質型芯?
3.16 怎樣製作可溶性型芯?
3.17 試制水輪機葉片時,用了七片尿素型芯,在溶芯時其中六片很快就溶掉了,另一片在水中浸了一天一夜,不僅不溶反而將蠟模都脹破了何故?
3.18 怎樣製作陶瓷型芯?
3.19 怎樣製作水玻璃型芯?
3.20 不採用尿素型芯和陶瓷型芯,如何用一般工藝澆注多孔類鑄件?
3.21 向上半型具有凸出部位的壓型壓制熔模時,凸出部位總是輪廓不清應如何消除(圖3.5)?
3.22 圖3.6的葉片鑄件,上下曲面都不加工,但蠟模在冷卻時厚大部分總是往下縮陷,如何解決?
3.23 許多結構類似圖3.8的壓型,壓制出來的熔模端面總是凹的或是破的怎樣解決?
3.24 防止蠟模的開擋變形,除了使用嵌塊和拉筋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辦法? 4.1 對模料原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4.2 石蠟.硬脂酸模料主要性能怎樣?
4.3 為什麼要提出代用硬脂酸問題?主要有哪些代用材料?
4.4 石蠟.硬脂酸模料熔化時,為什麼採用隔水加熱法而不能用電爐直接 加熱?
4.5 目前國內外生產和使用哪些中溫模料?
4.6 低分子聚乙烯模料是怎麼回事?
4.7 怎樣根據氣候特點調整石蠟.硬脂酸模料的成分?
4.8 制備模料為什麼要進行攪拌?如何配製模料?
4.9 能否介紹一種性能比石蠟.低分子聚乙烯模料好,又能自配的模料?
4.10 配製模料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有哪些?
4.11 壓制熔模時怎樣使用分型劑?
4.12 壓型工作溫度對熔模質量有何影響?
4.13 制模場地溫度對熔模質量有何影響?
4.14 模料溫度對熔模質量有何影響?
4.15 為什麼超過32℃時熔模表面鼓泡,環形結構的斷面全部脫開?
4.16 壓注壓力大小對熔模質量有何影響?
4.17 壓型注蠟口與壓型之間有何關系?
4.18 熔模冷卻水中用什麼添加物好?
4.19 石膏壓型為什麼不宜採用自由澆注法來獲得熔模?
4.20 怎樣選用壓蠟機?
4.21 氣動台式壓蠟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4.22 氣動多頭手撳式壓熔模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如何?
4.23 半自動壓蠟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如何?
4.24 十二工位卧式自動壓蠟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如何?
4.25 電動壓蠟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如何?
4.26 制模生產線有哪幾種形式?
4.27 壓蠟機有哪些常見故障?怎樣排除?
4.28 使用壓蠟機應注意哪些操作規程?怎樣維護及保養壓蠟機?
4.29 熔模表面應符合哪些要求?
4.30 熔模的飛邊、毛刺是怎樣產生的?
4.31 熔模表面為什麼往往產生縮陷?怎樣防止?
4.32 熔模為什麼會出現裂紋?如何防止?
4.33 熔模表面粗糙的原因是什麼?
4.34 有什麼簡便的方法能使熔模的表面粗糙度降低?
4.35 熔模為什麼會產生變形和翹曲、冷隔或注不足?
4.36 石蠟.低分子聚乙烯模料的熱穩定性差,壓制出來的蠟模容易變形,在操作 上如何補救?
4.37 採用石蠟.硬脂酸模料出現所澆蠟片既硬又脆,攪熔模機經常被打壞,如何克服?
4.38 制模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4.39 怎樣修整熔模?
4.40 怎樣存放和保管熔模?
4.41 怎樣製作澆口棒模?
4.42 制澆口棒有哪些設備?
4.43 澆口棒製作人員崗位責任制?
4.44 熔模組焊有哪些要求?
4.45 怎樣裝配復雜熔模?
4.46如何進行蠟基模料性能的測試? 5.1 常用脫蠟的方法有哪些?
5.2 模串脫完蠟後,次日發現整鍋脫蠟水都呈稀肉凍狀物,為什麼?
5.3 用MgCl2作硬化劑製得的模殼在脫蠟後其內外表面都有一層凍膠物析出,為何物?
5.4 熱水脫蠟的工藝要點是什麼?
5.5 蒸汽脫蠟法有何特點?
5.6 熱空氣脫蠟法有何特點?
5.7 微波脫蠟法有何特點?
5.8 遠紅外線脫蠟法有何特點?
5.9 什麼叫模料的「皂化反應」?
5.10 在脫蠟過程中脫蠟水偶爾呈深乳白色,並逐漸分不清蠟和水,整個鍋內都是含有氣泡的皂化物,越來越多,上升迅速,大量溢出鍋外,為什麼?
5.11 如何測定皂化物的含量?
5.12 回收處理模料有哪些方法?
5.13 失蠟後的模料為什麼必須要進行回收處理?
5.14 模料的回收處理是怎樣操作的?
5.15 低溫模料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可導致其變色?
5.16 舊模料反復進行酸法處理,為什麼不能消除暗紅色?
5.17 脫蠟、回收處理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5.18 為什麼模殼在脫蠟時開裂?
5.19 用鹽酸如何回收處理舊模料?
5.20 如何消除用酸法回收處理過的模料含酸過高?
5.21 對變為黑褐色或紅褐色的模料如何使顏色消除?
5.22 回收模料時回收模液中有許多白色小點浮上來,怎樣消除?
5.23 脫蠟完的模殼裡面有白色皂化物如何處理?
5.24 石蠟.硬脂酸模料用酸法回收時注意要點有哪些?
5.25 怎樣合理選用一種價廉、實用的回收模料鍋(桶)?
5.26 模料電解法如何回用處理? 6.1 對型殼性能有哪些要求?
6.2 制殼常用哪些原材料?
6.3 石英材料對制殼的工藝要求是什麼?
6.4 耐火泥的性能特點怎樣?
6.5 匣缽砂粉性能特點如何?
6.6 鋁礬土的主要規格和性能如何?
6.7 制殼用黏結劑有哪些?
6.8 水玻璃的工藝性能指標是什麼?
6.9 配製塗料時怎樣選擇水玻璃的工藝參數?
6.10 提高水玻璃模數的原理是什麼?
6.11 怎樣處理低模數水玻璃?
6.12 為什麼水玻璃存放不善會變質?
6.13 高模數和低模數水玻璃是否可以摻合起來使用?
6.14 用氯化銨處理水玻璃提高模數如何操作?
6.15 可否用工業鹽酸來提高水玻璃模數?
6.16 如何加速水玻璃處理時析出物的溶解過程?
6.17 水玻璃的模數合適,而其密度太低時該怎麼辦?
6.18 使用經過提高模數處理的水玻璃時應注意些什麼?
6.19 水玻璃的模數如何測定?
6.20 水玻璃的凝結時間如何測定?
6.21 水玻璃模數(M)與密度(d)之間有什麼關系?是否有表可查?
6.22 如何控制水玻璃塗料的質量?
6.23 塗料的黏度如何測定?它對型殼質量有什麼影響?
6.24 能否用測量塗料的密度來控制水玻璃塗料的質量?
6.25 什麼叫塗料配比?它對型殼質量有什麼影響?
6.26 溫度對水玻璃塗料性能有何影響?
6.27 某廠精鑄車間所制的型殼強度有周期性的變化,新配塗料時,強度好些, 過些時候又變壞,為什麼?
6.28 表面層塗料的作用是什麼?怎樣配製?
6.29 脫脂劑、消泡劑、滲透劑加入量各為多少?
6.30 為什麼滲透劑必須要加水稀釋後再加入到塗料中去?
6.31 在表面層塗料中可否加入桐油或陶土?
6.32 什麼是細化晶粒塗料?
6.33 加在加強層塗料中的耐火泥是選用生料,還是選用熟料?
6.34 配製加強層塗料時若水玻璃按規定配比加入,則塗料黏度極稠,若黏度 合適則粉料要比規定的配比少加1/3,為什麼?
6.35 加固層塗料的作用是什麼?怎樣配製?
6.36 面層塗層在入硬化池之前要進行自然乾燥,而加固層塗料只是在入池硬化後才進行乾燥,不採用硬化前自然乾燥,為什麼?
6.37 什麼叫塗料的「熟化期」?怎樣保管塗料?
6.38 塗料配製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6.39 制殼工藝過程包括哪幾個步驟?
6.40 塗掛塗料應注意哪些操作規程?
6.41 塗掛塗料後為什麼要撒砂?撒砂的方法有哪些?
6.42 剛浸掛上面層塗料尚未撒砂時,會在幾分鍾內流掉,如何克服?
6.43 在浸掛塗料的同時,用不用設置專門的排氣機構?如何使型殼的透氣性 更高?
6.44 型殼從硬化池中撈出時應不應用水沖掉多餘的氯化銨?型殼分層與此 有沒有關系?
6.45 水玻璃型殼硬化前自然乾燥有何作用?
6.46 水玻璃型殼化學硬化的實質是什麼?
6.47 怎樣配製氯化銨硬化劑?
6.48 氯化銨硬化劑為什麼要作定期化驗和調整?如何調整?
6.49 生產中有時出現硬化劑未達到規定濃度而池底卻沉積塊狀氯化銨的現象,為什麼?
6.50 制殼過程中為什麼要控制型殼中Na2O的含量0?7%~0?9%?
6.51 許多工廠對水玻璃中Na2O的含量都規定了一個極限值,超過此值的水 玻璃就不能使用,為什麼?
6.52 塗料、型殼中Na2O的含量如何測定?
6.53 塊狀固體硅酸鈉如何溶解製成水玻璃?
6.54 為什麼在NH4Cl硬化劑中NaCl的含量不能超過8%?
6.55 硬化劑中有很大一部分氯化銨落於池底不溶解,含量為20%~23%,為什麼(水溫0~3℃)?
6.56 影響水玻璃型殼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6.57 硬化時間對型殼質量有何影響?
6.58 怎樣檢測型殼的硬化效果?
6.59 模串自硬化槽中取起30min後仍在滴水,後來在硬化液中加入了0?05%農乳 130,情況就立即明顯轉變,為什麼(加強層塗料中已用了農乳130)?
6.60 農乳130是什麼?
6.61 面層塗層鼓脹脫離開熔模,第一次發現時,硬化劑溫度10℃左右,對硬化 劑加溫後硬化情況馬上好轉;第二次發現時,硬化劑沒有加溫而已出現 脫開,為什麼?
6.62 硬化後的自然乾燥有什麼作用?怎樣控制乾燥時間?
6.63 為什麼要取代氯化銨硬化劑?
6.64 怎樣使用氯化鈣硬化劑?
6.65 怎樣使用氯化鎂硬化劑?
6.66 如何配製氯化鎂硬化劑?
6.67 用氯化鎂作硬化劑硬化時應注意什麼?
6.68 資料上介紹配製氯化鎂硬化劑時是按氯化鎂∶水=2∶1,而生產中配製 氯化鎂硬化劑時是按氯化鎂∶水=1∶2,誰對誰錯?
6.69 怎樣使用聚合氯化鋁硬化劑?
6.70 怎樣使用結晶氯化鋁硬化劑?
6.71 氯化鋁作硬化劑時其中B是什麼意思?
6.72 氯化鋁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其成分會不會變化?怎樣調整?
6.73 如何測定鹼式(聚)氯化鋁硬化劑中Al2O3的含量?
6.74 如何測定鹼式(聚)氯化鋁硬化劑中的鹽基度B?
6.75 比較氯化銨與結晶氯化鋁兩種硬化劑有什麼不同?
6.76 為什麼用結晶氯化鋁溶液硬化的反應速度比用氯化銨溶液的慢?
6.77 什麼是交替硬化工藝?
6.78 新建手工結殼用的硬化槽採用哪種材料好?
6.79 怎樣配製用於交替硬化的水玻璃.聚合氯化鋁塗料?
6.80 水玻璃.聚合氯化鋁塗料交替硬化制殼工藝有何特點?
6.81 什麼叫混合塗料制殼工藝?
6.82 混合塗料用硬化劑硬化工藝特點是什麼?
6.83 混合塗料交替硬化工作特點是什麼?
6.84 電泳制殼的原理和特點怎樣?
6.85 什麼叫低強度型殼、高強度型殼?
6.86 如何綜合運用制殼材料?
6.87 從制殼角度出發如何使鑄件的表面粗糙度降低?
6.88 什麼是硅酸乙酯?硅酸乙酯水解需要添加哪些物質?
6.89 怎樣計算和確定水解液的添加物?
6.90 什麼叫一次水解、二次水解、綜合水解?
6.91 怎樣配製硅酸乙酯黏結劑塗料?
6.92 硅酸乙酯塗料如何配製?
6.93 如何用硅酸乙酯塗料製造型殼?
6.94 硅酸乙酯.鋁礬土快速制殼工藝特點是什麼?
6.95 硅酸乙酯型殼有時強度也不很高,為什麼?
6.96 硅酸乙酯型殼為什麼也容易脫層?
6.97 硅酸乙酯型殼常在塗下層塗料或在乾燥過程中發生腫脹,為什麼?
6.98 是否可以用硅酸乙酯塗料作面層,加強層就用一般的水玻璃塗料?
6.99 硅酸乙酯型殼的表面為什麼也會長出白霜?
6.100 什麼是硅溶膠黏結劑?
6.101 怎樣用硅溶膠塗料制殼?
6.102 常用制殼設備有哪些?
6.103 常用塗料攪拌機的類型、結構特點是什麼?
6.104 轉台制殼機的構造和工作特點怎樣?
6.105 M384自動制殼機的構造和工作特點是什麼?
6.106 懸掛式制殼生產線的構造和工作特點是什麼?
6.107 懸鏈雙吊具制殼生產線的構造和工作特點是什麼?
6.108 塗料制殼設備在使用中,如何維護和保養?
6.109 型殼常見缺陷有哪些?
6.110 制殼時第一層塗料分布不均勻,第二層分布均勻,為什麼?
6.111 制殼工藝規程不變,只是採用了不同產地的高鋁粉,經制殼、脫蠟、焙燒後經常發生澆口棒四棱和其底部出現裂紋,直至澆注時漏鋼水,為什麼?
6.112 硅酸乙酯型殼在操作過程中為什麼常會產生裂紋?
6.113 如何防止硅酸乙酯型殼開裂?
6.114 型殼為什麼會強度低?
6.115 型殼分層如何防止?
6.116 型殼為什麼會變形?
6.117 型殼為什麼會鼓脹,怎樣防止?
6.118 型殼表面為什麼會長「白毛」?
6.119 塗料制殼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7.1 水玻璃黏結劑型殼為什麼要進行焙燒?
7.2 有時焙燒好的型殼整個斷面上都呈黑色,這種型殼可不可以用?
7.3 為什麼型殼焙燒到750℃時就會開裂倒塌?
7.4 焙燒型殼過程中,型殼要產生膨脹、收縮,為什麼主要是二氧化硅 (石英)的轉變?
7.5 水玻璃型殼經常發現表面有白毛的析出物,何故?
7.6 型殼在澆注前經常發現有裂紋,甚至微裂,如何克服?
7.7 怎樣檢查型殼的焙燒質量?
7.8 型殼焙燒常用設備有哪些?
7.9 是否可用燒煤的反射爐來焙燒型殼?
7.10 低碳鋼板滲鋁後可用作箱式電爐爐底板,具體如何操作?
7.11 能否改進在箱式電爐中對型殼焙燒的效果?
7.12 型殼焙燒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8.1 什麼是合金的鑄造性能?
8.2 鑄鋼的鑄造性能怎樣?
8.3 鑄鐵的鑄造性能怎樣?
8.4 鑄造有色合金的鑄造性能怎樣?
8.5 鑄造碳素鋼、低合金鋼、高合金鋼有哪些特點?
8.6 常用鑄造有色合金有哪幾類?鑄造鋁合金牌號怎樣表示?
8.7 什麼叫青銅、黃銅、特殊黃銅?錫青銅、鋁青銅、黃銅的牌號是怎樣表示的?
8.8 熔模精鑄金屬熔煉設備有哪些?
8.9 何謂酸性爐?何謂鹼性爐?
8.10 根據什麼原則來選擇使用酸性爐襯還是鹼性爐襯?
8.11 電弧爐的結構怎樣?
8.12 電弧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8.13 怎樣搗制電弧爐爐襯?怎樣修補電弧爐爐襯?
8.14 鹼性電弧爐氧化法煉鋼工藝要點是什麼?
8.15 鹼性電弧爐不氧化法煉鋼工藝要點是什麼?
8.16 酸性電弧爐氧化法煉鋼工藝要點是什麼?
8.17 有一台0?25t的三相電弧爐煉一爐中碳鋼需一個多小時,如何加快煉鋼速度?
8.18 為什麼小型電弧爐快速重熔法與氧化法煉出的鋼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
8.19 電弧爐快速煉鋼工藝有哪些特點和操作要點?
8.20 電弧爐煉鋼節約用電的途徑有哪些?
8.21 感應電爐如何分類?
8.22 感應電爐的熔化特點是什麼?
8.23 怎樣搗制感應電爐坩堝?
8.24 怎樣修補感應電爐坩堝?
8.25 硼酸加在爐襯材料中起什麼作用?
8.26 某廠鹼性爐爐齡很短,平均只有23爐,能否從築爐材料上給予提高?
8.27 工頻爐的酸性爐襯壽命長短不一,如何提高其爐襯壽命?
8.28 酸性感應電爐煉鋼操作工藝是什麼?
8.29 石墨粉性能如何?能否作增碳劑?
8.30 為什麼可以用碎電極塊來增碳?用焦炭來增碳可不可以?
8.31 在酸性感應電爐煉鋼中能不能脫磷和脫硫?
8.32 在酸性爐煉鋼操作時是否可以用碎玻璃造渣?
8.33 鋼液中的硫和磷含量如何控制?
8.34 鹼性感應電爐煉鋼操作工藝是什麼?
8.35 採用150kg中頻感應電爐煉鋼坩堝外表發紅或是停電停水時應採取什麼 措施?
8.36 用鹼性爐煉鋼操作時可否用石灰石作熔劑?
8.37 感應電爐熔煉鑄鋼如何進行脫碳?
8.38 合金回收率(收得率)與燒損率是否一回事?
8.39 中頻爐熔煉碳鋼如何用氣割渣脫碳?
8.40 工頻無芯感應電爐結構特點怎樣?
8.41 工頻有芯感應電爐結構特點怎樣?
8.42 高頻感應電爐結構特點怎樣?
8.43 真空感應電爐的結構特點怎樣?
8.44 電渣爐的原理及結構特點怎樣?
8.45 爐料配料如何計算?
8.46 檢測鋼水溫度有哪些方法?
8.47 舉例說明如何測量鋼水溫度?
8.48 煉鋼過程中為什麼要對鋼液脫氧?怎樣對鋼液進行脫氧?
8.49 怎樣檢查鋼水的脫氧效果?
8.50 在鋼水脫氧階段單獨用一種脫氧能力最強的鋁作脫氧劑來脫氧行不行?
8.51 在鋼水脫氧時脫氧劑的加入次序為什麼一定要由弱到強?
8.52 在煉鋼生產末期為什麼一定要脫氧?
8.53 什麼叫沉澱脫氧法?
8.54 中頻感應電爐煉鋼的脫氧方法有幾種?
8.55 怎樣從澆注的鋼樣表面判斷其鋼水脫氧是否完全?
8.56 鋼中元素的燒損率各資料中推薦的數值出入很大,為什麼?
8.57 怎樣判斷鋼水中的含硅量?
8.58 怎樣用鐵合金對爐前結果進行調整?
8.59 用鍍鋅管作爐料熔煉出來的鋼水為什麼流動性很差,而且用它澆注的鑄件氣孔也多?
8.60 為什麼沾有大量油污的爐料不可入爐?
8.61 用工頻感應電爐煉鋼時需加入部分生鐵,如何加入?
8.62 碳素鋼的熔煉特點如何?
8.63 用8元鋼頭配料熔煉ZG35、ZG45經常出現約70%斷裂,何故?
8.64 如何熔煉ZG45並計算其化學成分和爐料成分?
8.65 在ZG45熔模鑄件中加入稀土(Re)元素可提高其力學性能,為什麼? 加多少Re為宜?
8.66 低合金鋼(如ZG35CrMnSi)的熔煉特點如何?
8.67 怎樣熔煉ZG20Cr?
8.68 合金工具鋼熔煉特點如何?
8.69 高合金工具鋼熔煉特點如何?
8.70 怎樣用酸性感應爐熔煉ZG1Cr13?
8.71 用酸性爐熔煉ZGMn13時為什麼爐渣特別多?
8.72 不銹鋼(ZG1Cr18Ni9Ti)熔煉特點如何?
8.73 怎樣熔煉耐酸不銹鋼ZG1Cr18Ni9Ti?
8.74 有一批ZG1Cr18Ni9Ti鑄件,材料要求不很嚴格,能否在現有的酸性爐中熔煉?
8.75 怎樣用酸性中頻感應電爐熔煉生產珠光體可鍛鑄鐵活塞?
8.76 用酸性感應爐熔煉鑄鐵,如何除渣?
8.77 熔煉錳鉻鋼球經常出現鑄態組織粗大成片狀,為什麼?
8.78 怎樣用酸性中頻感應電爐熔煉鑄鐵框架件(鑄鐵牌號為HT250)?
8.79 怎樣在中頻感應爐上熔煉低鉻.稀土鑄鐵?
8.80 怎樣用感應電爐生產燒結機爐條(屬耐熱鑄鐵)?
8.81 有色金屬熔煉特點如何?
8.82 某廠採用燃油化銅爐(圖8.1)熔煉時,坩堝下方的耐火磚墊塊總是軟化變形,使坩堝傾斜,如何解決?
8.83 煉鋼用的中頻感應電爐是否可以熔銅?
8.84 用中頻爐熔銅時銅的燒損量比地坑反射坩堝爐要大得多,為什麼?
8.85 煉鋼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8.86 合金澆注溫度對鑄件質量有何影響?
8.87 怎樣選擇鑄件的澆注速度?
8.88 澆注操作工藝要點有哪些?
8.89 澆注時型殼的溫度到底多少為好?
8.90 某廠用的鋼水包經常會漏包,為此總是加厚包底,應如何改進? 9.1 澆注後的鑄件何時才能脫殼清理?
9.2 脫殼清理有哪些方法?
9.3 為什麼用蠟石粉代替精製石英粉引起鑄件清理落砂困難?
9.4 清砂震落下來的型殼,粉碎過篩後是否可以回用?
9.5 震動脫殼機的工作原理怎樣?
9.6 電動錘擊式脫殼機結構原理怎樣?
9.7 由鑿岩機改裝的脫殼機結構特點怎樣?
9.8 電液壓清理的原理及特點怎樣?
9.9 脫殼清理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9.10 鑄件澆注系統的切割有哪些方法?
9.11 怎樣應用氣割方法?
9.12 精鑄件的表面清理有哪些方法?
9.13 鹼煮的原理及特點怎樣?
9.14 銅合金鑄件在鹼煮後怎樣進行中和處理?
9.15 鋁合金鑄件可否用鹼煮來清除小孔或復雜內腔內的型殼?
9.16 鹼煮鍋一般應用多大為宜?
9.17 用過多次的鹼煮液對清砂效果有何影響?
9.18 鹼煮液的濃度越高,鹼煮效果是否越好?
9.19 高強度模殼出殼後鑄件經較長時間鹼煮也很難煮凈其表面的粘砂,尤其是拐角凹窪處,為什麼?
9.20 電化學清理的原理及特點怎樣?
9.21 熔模精鑄件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
9.22 精鑄件熱處理的類型及規范怎樣?
9.23 怎樣選擇鑄件的熱處理方法?
9.24 怎樣確定鑄件熱處理加熱速度?
9.25 鑄鋼件澆冒口該如何進行清理和熱處理?
9.26 熱處理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9.27 怎樣搞好精鑄件的防銹?怎樣對「精鑄」件進行防銹處理? 10.1 熔模精鑄件質量檢測包括哪些內容?
10.2 怎樣檢查鑄件的外觀質量?
10.3 怎樣檢查鑄件的內在質量?
10.4 怎樣檢驗鑄件的化學成分?
10.5 怎樣檢查鑄件的力學性能?
10.6 鑄件出現化學成分不合格的原因是什麼?
10.7 鑄件力學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是什麼?
10.8 熔模精鑄件常見哪些表面缺陷?
10.9 鑄件表面出現「鐵刺」的原因是什麼?
10.10 「鐵豆」是怎麼產生的?
10.11 鑄件表面為什麼會出現「橘皮」和「疤痕」?
10.12 在鑄件的底部常會產生許多麻坑,同批鑄件也不是每隻都有,為什麼?
10.13 怎樣防止鑄件產生砂眼和渣眼?
10.14 凹陷、鼠尾、夾砂及穿孔是怎樣產生的?
10.15 鑄件為什麼會出現鼓包和縮陷?縮陷與凹陷有什麼區別?
10.16 鑄件為什麼會變形?怎樣防止?
10.17 鑄件氣孔的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麼?
10.18 有些鑄件外表看了很好,一經切削加工就發現裡面有氣孔,為什麼?
10.19 什麼是冷隔和澆不足?怎樣防止?
10.20 為什麼精鑄件會產生熱裂?
10.21 為什麼精鑄件會產生冷裂?
10.22 薄壁帶加強筋結構的鑄件總是在兩筋相交處開裂,如何克服?
10.23 什麼叫縮孔、縮松?它們是怎樣形成的?
10.24 縮孔的形式與相圖有什麼關系?
10.25 鑄件脆斷的原因是什麼?怎樣防止?
10.26 在澆鑄ZG35汽車掛擋撥叉時,爐前化驗化學成分沒有問題,但有時發現 某一爐鑄件脆度很大,很易震斷,為什麼?
10.27 高鉻合金鑄鐵經石英砂型殼熱殼澆注後,敲斷內澆口發現斷面有黑疤,為什麼?
10.28 精鑄件為什麼會表面脫碳?如何挽救?
10.29 用型殼澆注黃銅工藝品表面常發黑色,何故?
10.30 怎樣對有表面缺陷的鑄件進行焊補?
10.31 鑄件終檢員崗位責任有哪些? 11.1 什麼叫經營、管理?
11.2 什麼叫技術管理?
11.3 鑄造質量與鑄件質量的概念是否相同?
11.4 什麼叫鑄件廢品率?
11.5 什麼叫鑄件成品率?
11.6 什麼是工藝出品率?
11.7 如何提高工藝出品率?
11.8 什麼是工藝卡?為什麼說它和工藝圖一樣是重要的鑄造工藝技術文件?
11.9 熔模精鑄車間崗位責任有哪些?
11.10 怎樣穩定和提高熔模鑄件的質量?
11.11 熔模精鑄的原材料、燃料消耗定額是多少?
11.12 工序質量指標定多少為好?
11.13 工序質量檢查的內容有哪些?
11.14 工序質量是否可以實行經濟責任制?
11.15 怎樣安排每個月的生產計劃?
11.16 熔模鑄造生產的生產大綱包括哪些內容?
B. 求取精密鑄造工作本人從事熔模鑄造技術工作25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熟悉該行業高級工程師
這個要現找好像挺難的。因為要加高沒有企業敢請或願意請,給不起價你肯定是不會去的。所以,最好還是託人介紹比較穩妥。
C. 熔模鑄造工藝技術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蠟(模)料處理
一、工藝參數:
1、除水桶 攪拌時溫度 110-120℃ 攪拌時間 8-12小時 靜置時溫度 100-110℃ 靜置時間 6-8小時
2、靜置桶 靜置溫度 70-85℃ 靜置時間 8-12小時
3、保溫箱 溫 度 48-52℃
4、時 間 8-24小時
二、操作程序
1、從脫蠟釜泄出的舊蠟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時沉澱,將水分泄掉。
2、蠟料在110-120℃下攪拌8-12小時,去除水份。
3、將脫完水的蠟料送到70-85℃的靜置桶中保溫靜置桶中保溫靜置8-12小時。
4、也可將少量新蠟加入靜置桶中,靜置後清潔的蠟料用手工灌到保溫箱蠟缸中,保溫溫度48-52℃,保溫時間8-24小時後用於制蠟模。
5、或把靜置桶中的回收蠟料輸入到氣動蠟模壓注機的蠟桶中,保溫後壓制澆道。
三、操用要點
1、嚴格按回收工藝進行蠟料處理。
2、除水桶、靜置桶均應及時排水、排污。
3、往蠟缸灌蠟時,蠟應慢沒缸壁流入,防止蠟液中進入空氣的灰塵。
4、蠟缸灌滿後應及時蓋住,避免灰塵等雜物落入。
5、經常檢查每一個桶溫,防止溫度過高現象發生。
6、作業場地要保持清潔。
7、防止蠟液飛濺。
8、嚴禁焰火,慎防火災。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壓制蠟(熔)模
一、 工藝參數 室溫20-24℃ 壓射蠟溫50-55℃ 壓射壓力0.2-0.5Mpa 保壓時間10-20S 冷卻水溫度15±3℃
二、 操作程序
1、從保溫槽中取出蠟缸,裝在雙工位液壓蠟模壓注機上,使用前應去除蠟料中空氣及硬蠟。
2、將模具放在壓注機工作檯面上定位,檢查模具所有芯子位置是否正確,模具注蠟口與壓注機射蠟嘴是否對正。
3、檢查模具開合是否順利。
4、打開模具,噴薄薄一層分型劑。
5、按照技術規定調整壓注機時間循環,包括壓射壓力、壓射溫度、保壓時間、冷卻時間等。
6、每次循環完畢,抽出芯子,打開模具,小心取出蠟模,按要求放入冷卻水中或存放盤中。注意有下列缺陷的蠟模應報廢:
A因模料中捲入空氣,蠟模局部有鼓起的;B蠟模任何部位有缺角的;
C蠟模有變形不能簡單修復的; D尺寸不符合規定的。
7、清除模具上殘留的模料,注意只能用竹刀,不可用金屬刀片清除殘留模料,防止模具型腔及分型面受損。
8、合上模具,進行下次壓制蠟模。
每班下班或模具使用完畢,應用軟布或棉棒清理模具,使用螺釘緊固好模具。
9、如發現模具有損傷或不正常,應立即報告領班,由領班處理。
三、操作要點
1、模具型腔不要噴過多的分型劑。
2、壓制熔(蠟)模循環參數建立後,不要輕易變動。如壓出的蠟模質量有問題,必須立即告訴領班,由領班進行處理。
3、有缺陷的蠟模必須報廢,不得送去修模和組焊。
4、蠟模放在存放盤中,彼此間應隔離以免碰損。有需要時可採用夾具等,避免蠟模變形。
5、使用新模具時,務必弄清模具組裝、拆卸次序,蠟模取出方法,模具在壓注機上固定方法,並嚴格檢查最初壓制的蠟模,如不能獲得優質蠟模,應及時與技術管理部門聯系。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澆口(模頭)製作
一、工藝參數 室溫20-28℃ 壓射蠟溫度50-55℃ 壓射壓力0.3-0.6Mpa 保壓時間10-20s 冷卻水溫度15±3℃
二、操作程序
1、將所需製作的澆道(模頭)模具放在雙工位氣動蠟模壓注機上,檢查模具注蠟口與壓注機射蠟嘴是否對正。
2、檢查模具開合是否順利。
3、打開模具,噴薄薄一層分型劑,放螺帽,合上模具。
4、按照技術規定調整壓注機時間循環。
5、每次壓制循環完畢,抽出芯子,打開模具,小心取出澆道(模頭)蠟模,注意有缺陷的應報廢。
6、清除模具上殘留的模料。
7、合上模具,進行下一次壓制。
8、每班下班或模具使用完畢,應將模具清理干凈。
三、操作要點
1、模具型腔不要噴過多的分型劑。
2、壓制循環參數建立後,不要輕易變動。如壓出的澆道質量有問題,必須立即告訴領班由領班進行處理。
3、有缺陷的澆道必須報廢,不得送去組焊。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修蠟(熔)模
一、工藝參數
室溫20-24℃
修模前蠟模靜置時間3-6小時
二、 操作程序
1、取已靜置3-6小時的、對重要尺寸已進行檢測合格的蠟模。
2、檢查這些蠟模有無缺陷,有缺陷的應剔除。
3、修模
A、去除蠟模上的殘留邊過或分模線,用刀片的刀口沿著蠟模小心而輕柔地削掉飛邊或分模線,不得損傷蠟模,對小飛邊也可直接用布擦除。
B、蠟模凹處修復,蠟模上有大而狹長的凹處應用修補蠟修復,修後表面要平整。
C、氣泡修補蠟模上所有氣泡必須挑破,用修補蠟修復,修後形狀要正確,
D、流痕修復用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輕柔地擦流痕處,以去除流痕,注意不要傷及蠟模本身。
4、鑲陶芯,對某些鑲陶芯的蠟模,應小心的將陶芯滑入熔(蠟)模孔洞。必須避免陶芯上的銳角刮傷蠟模。
5、用棉紗或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輕柔地擦去蠟模油污及沾有的蠟悄。
6、修好的蠟模應按要求放在存放盤中送模組焊接處,待用。
三、操作要點
1、修模時按要求進行,不能損傷蠟模。
2、修下的蠟屑應放在盤中。
3、保持工作台及場地清潔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模組焊接)
工藝參數
室溫20-24℃
焊後蠟模間距≥5mm
二、操作程序
1、對所有蠟模再次進行目視檢查,剔除不合格品。
2、按鑄件工藝卡規定先擇澆口種類。
3、對澆口蠟模進行嚴格檢查,剔除變形、空心和螺帽未上到位者。對有氣泡和裂縫尚能用的澆口蠟模應用烙鐵和修補蠟補好、焊嚴。
4、澆口杯上掛鉤蓋板前,務必將蓋板上的塗料漿、砂粒清除干凈。上蓋板後,用焊刀將蓋板與澆道間縫隙焊嚴。在澆口杯外側面打上鋼號。
5、用鉻鐵將蠟模內澆口處加熱,焊在澆道上,焊接處要牢固,整齊,不得有縫隙。注意烙鐵,不得觸及蠟模表面,蠟液不得流到蠟模上。
6、蠟模之間要保持適當間距,一般≥9mm,以保證制殼後兩蠟模殼間隙5mm。
7、組好的模組必須用壓縮空氣吹掉其上的蠟屑。
8、模組吊掛在型殼運送小車上送到洗模工序。
三、操作要點
1、蠟模與澆道焊接堅固,焊縫處不得有凹陷和縫隙。
2、嚴禁蠟液滴在蠟模上,如有蠟液滴上必須仔細修除。
3、模組上有少量蠟模被碰壞應及時補上,如大量蠟模被碰壞,模組應報廢,可將好的蠟模小心拆下。
4、模組上的蠟模一般應向下傾斜,而不應向上傾斜。
5、同類型的模組要集中吊掛在同一輛運送小車上,不要到處亂掛。
6、模組焊好後應靜置45分鍾以上,才能進行下一工序。7、經常打掃衛生,保持工作場地清潔
D. 鑄造工程師的職業要求
教育培訓: 金屬材料、鑄造或機械工程、機械製造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通過鑄專造工程師資格屬認證考試。
工作經驗: 熟悉鑄造相關的質量體系(QS9000、TS16949)和質量方法,熟悉精密鑄造技術和工藝設計(如熔模鑄造、壓力鑄造等)、檢驗標准和方法,會使用鑄造工藝輔助設計軟體;具備較好的英語水平,能理解英文圖紙的具體要求;能夠了解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和業務發展動向,對關鍵技術有自己獨到見解;具備較強的創造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E. 什麼是熔模鑄造
失蠟法鑄造現稱熔模精密鑄造,是一種少切削或無切削的鑄造工藝,是鑄造行業中的一項優異的工藝技術,其應用非常廣泛。它不僅適用於各種類型、各種合金的鑄造,而且生產出的鑄件尺寸精度、表面質量比其它鑄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鑄造方法難於鑄得的復雜、耐高溫、不易於加工的鑄件,均可採用熔模精密鑄造鑄得。
熔模精密鑄造是在古代蠟模鑄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文明古國,中國是使用這一技術較早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數百年,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了這種失蠟鑄造技術,用來鑄造帶有各種精細花紋和文字的鍾鼎及器皿等製品,如春秋時的曾侯乙墓尊盤等。曾侯乙墓尊盤底座為多條相互纏繞的龍,它們首尾相連,上下交錯,形成中間鏤空的多層雲紋狀圖案,這些圖案用普通鑄造工藝很難製造出來,而用失蠟法鑄造工藝,可以利用石蠟沒有強度、易於雕刻的特點,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與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盤一樣的石蠟材質的工藝品,然後再附加澆注系統,塗料、脫蠟、澆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盤。
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工業生產中得到實際應用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時航空噴氣發動機的發展,要求製造像葉片、葉輪、噴嘴等形狀復雜,尺寸精確以及表面光潔的耐熱合金零件。由於耐熱合金材料難於機械加工,零件形狀復雜,以致不能或難於用其它方法製造,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精密的成型工藝,於是借鑒古代流傳下來的失蠟鑄造,經過對材料和工藝的改進,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古代工藝的基礎上獲得重要的發展。所以,航空工業的發展推動了熔模鑄造的應用,而熔模鑄造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也為航空工業進一步提高性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是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將熔模鑄造應用於工業生產。其後這種先進的鑄造工藝得到巨大的發展,相繼在航空、汽車、機床、船舶、內燃機、氣輪機、電訊儀器、武器、醫療器械以及刀具等製造工業中被廣泛採用,同時也用於工藝美術品的製造。
所謂熔模鑄造工藝,簡單說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蠟料或塑料)製成可熔性模型(簡稱熔模或模型),在其上塗覆若干層特製的耐火塗料,經過乾燥和硬化形成一個整體型殼後,再用蒸汽或熱水從型殼中熔掉模型,然後把型殼置於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後將鑄型放入焙燒爐中經過高溫焙燒(如採用高強度型殼時,可不必造型而將脫模後的型殼直接焙燒),鑄型或型殼經焙燒後,於其中澆注熔融金屬而得到鑄件。
熔模鑄件尺寸精度較高,一般可達CT4-6(砂型鑄造為CT10~13,壓鑄為CT5~7),當然由於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復雜,影響鑄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較多,例如模料的收縮、熔模的變形、型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線量變化、合金的收縮率以及在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變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鑄件的尺寸精度雖然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採用中、高溫蠟料的鑄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
壓制熔模時,採用型腔表面光潔度高的壓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潔度也比較高。此外,型殼由耐高溫的特殊粘結劑和耐火材料配製成的耐火塗料塗掛在熔模上而製成,與熔融金屬直接接觸的型腔內表面光潔度高。所以,熔模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比一般鑄造件的高,一般可達Ra.1.6~3.2μm.
熔模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
熔模鑄造方法的另一優點是,它可以鑄造各種合金的復雜的鑄件,特別可以鑄造高溫合金鑄件。如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其流線型外廓與冷卻用內腔,用機械加工工藝幾乎無法形成。用熔模鑄造工藝生產不僅可以做到批量生產,保證了鑄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機械加工後殘留刀紋的應力集中。
F. 硅溶膠精密鑄造技術哪裡可學
清華大學有,不過是針對於整個鑄造行業的,主要是砂鑄,硅溶膠工藝的只佔專其中一屬小部分,現在山東東營辦了一家針對硅溶膠工藝的培訓學校,叫:「東營昌瑞技術培訓學校」。理論加實踐。專業課都是行業專家在授課。(清華培訓班的原班授課老師)只是把硅溶膠工藝的單獨拿出來詳細講解了。
G. 熔模鑄造的特點是什麼
失蠟法鑄造現稱熔模精密鑄造,是一種少切削或無切削的鑄造工藝,是鑄造行業中的一項優異的工藝技術,其應用非常廣泛。它不僅適用於各種類型、各種合金的鑄造,而且生產出的鑄件尺寸精度、表面質量比其它鑄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鑄造方法難於鑄得的復雜、耐高溫、不易於加工的鑄件,均可採用熔模精密鑄造鑄得。
熔模精密鑄造是在古代蠟模鑄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文明古國,中國是使用這一技術較早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數百年,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了這種失蠟鑄造技術,用來鑄造帶有各種精細花紋和文字的鍾鼎及器皿等製品,如春秋時的曾侯乙墓尊盤等。曾侯乙墓尊盤底座為多條相互纏繞的龍,它們首尾相連,上下交錯,形成中間鏤空的多層雲紋狀圖案,這些圖案用普通鑄造工藝很難製造出來,而用失蠟法鑄造工藝,可以利用石蠟沒有強度、易於雕刻的特點,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與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盤一樣的石蠟材質的工藝品,然後再附加澆注系統,塗料、脫蠟、澆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盤。
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工業生產中得到實際應用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時航空噴氣發動機的發展,要求製造像葉片、葉輪、噴嘴等形狀復雜,尺寸精確以及表面光潔的耐熱合金零件。由於耐熱合金材料難於機械加工,零件形狀復雜,以致不能或難於用其它方法製造,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精密的成型工藝,於是借鑒古代流傳下來的失蠟鑄造,經過對材料和工藝的改進,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古代工藝的基礎上獲得重要的發展。所以,航空工業的發展推動了熔模鑄造的應用,而熔模鑄造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也為航空工業進一步提高性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是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將熔模鑄造應用於工業生產。其後這種先進的鑄造工藝得到巨大的發展,相繼在航空、汽車、機床、船舶、內燃機、氣輪機、電訊儀器、武器、醫療器械以及刀具等製造工業中被廣泛採用,同時也用於工藝美術品的製造。
所謂熔模鑄造工藝,簡單說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蠟料或塑料)製成可熔性模型(簡稱熔模或模型),在其上塗覆若干層特製的耐火塗料,經過乾燥和硬化形成一個整體型殼後,再用蒸汽或熱水從型殼中熔掉模型,然後把型殼置於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後將鑄型放入焙燒爐中經過高溫焙燒(如採用高強度型殼時,可不必造型而將脫模後的型殼直接焙燒),鑄型或型殼經焙燒後,於其中澆注熔融金屬而得到鑄件。
熔模鑄件尺寸精度較高,一般可達CT4-6(砂型鑄造為CT10~13,壓鑄為CT5~7),當然由於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復雜,影響鑄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較多,例如模料的收縮、熔模的變形、型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線量變化、合金的收縮率以及在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變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鑄件的尺寸精度雖然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採用中、高溫蠟料的鑄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
壓制熔模時,採用型腔表面光潔度高的壓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潔度也比較高。此外,型殼由耐高溫的特殊粘結劑和耐火材料配製成的耐火塗料塗掛在熔模上而製成,與熔融金屬直接接觸的型腔內表面光潔度高。所以,熔模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比一般鑄造件的高,一般可達Ra.1.6~3.2μm.
熔模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
熔模鑄造方法的另一優點是,它可以鑄造各種合金的復雜的鑄件,特別可以鑄造高溫合金鑄件。如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其流線型外廓與冷卻用內腔,用機械加工工藝幾乎無法形成。用熔模鑄造工藝生產不僅可以做到批量生產,保證了鑄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機械加工後殘留刀紋的應力集中。
H. 熔模鑄造工藝
失蠟法鑄造現稱熔模精密鑄造,是一種少切削或無切削的鑄造工藝,是鑄造行業中的一項優異的工藝技術,其應用非常廣泛。它不僅適用於各種類型、各種合金的鑄造,而且生產出的鑄件尺寸精度、表面質量比其它鑄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鑄造方法難於鑄得的復雜、耐高溫、不易於加工的鑄件,均可採用熔模精密鑄造鑄得。
熔模精密鑄造是在古代蠟模鑄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文明古國,中國是使用這一技術較早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數百年,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了這種失蠟鑄造技術,用來鑄造帶有各種精細花紋和文字的鍾鼎及器皿等製品,如春秋時的曾侯乙墓尊盤等。曾侯乙墓尊盤底座為多條相互纏繞的龍,它們首尾相連,上下交錯,形成中間鏤空的多層雲紋狀圖案,這些圖案用普通鑄造工藝很難製造出來,而用失蠟法鑄造工藝,可以利用石蠟沒有強度、易於雕刻的特點,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與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盤一樣的石蠟材質的工藝品,然後再附加澆注系統,塗料、脫蠟、澆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盤。
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工業生產中得到實際應用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時航空噴氣發動機的發展,要求製造象葉片、葉輪、噴嘴等形狀復雜,尺寸精確以及表面光潔的耐熱合金零件。由於耐熱合金材料難於機械加工,零件形狀復雜,以致不能或難於用其它方法製造,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精密的成型工藝,於是借鑒古代流傳下來的失蠟鑄造,經過對材料和工藝的改進,現代熔模鑄造方法在古代工藝的基礎上獲得重要的發展。所以,航空工業的發展推動了熔模鑄造的應用,而熔模鑄造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也為航空工業進一步提高性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是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將熔模鑄造應用於工業生產。其後這種先進的鑄造工藝得到巨大的發展,相繼在航空、汽車、機床、船舶、內燃機、氣輪機、電訊儀器、武器、醫療器械以及刀具等製造工業中被廣泛採用,同時也用於工藝美術品的製造。
所謂熔模鑄造工藝,簡單說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蠟料或塑料)製成可熔性模型(簡稱熔模或模型),在其上塗覆若干層特製的耐火塗料,經過乾燥和硬化形成一個整體型殼後,再用蒸汽或熱水從型殼中熔掉模型,然後把型殼置於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後將鑄型放入焙燒爐中經過高溫焙燒(如採用高強度型殼時,可不必造型而將脫模後的型殼直接焙燒),鑄型或型殼經焙燒後,於其中澆注熔融金屬而得到鑄件。
熔模鑄件尺寸精度較高,一般可達CT4-6(砂型鑄造為CT10~13,壓鑄為CT5~7),當然由於熔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復雜,影響鑄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較多,例如模料的收縮、熔模的變形、型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線量變化、合金的收縮率以及在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變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鑄件的尺寸精度雖然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採用中、高溫蠟料的鑄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
壓制熔模時,採用型腔表面光潔度高的壓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潔度也比較高。此外,型殼由耐高溫的特殊粘結劑和耐火材料配製成的耐火塗料塗掛在熔模上而製成,與熔融金屬直接接觸的型腔內表面光潔度高。所以,熔模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比一般鑄造件的高,一般可達Ra.1.6~3.2μm。
熔模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
熔模鑄造方法的另一優點是,它可以鑄造各種合金的復雜的鑄件,特別可以鑄造高溫合金鑄件。如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其流線型外廓與冷卻用內腔,用機械加工工藝幾乎無法形成。用熔模鑄造工藝生產不僅可以做到批量生產,保證了鑄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機械加工後殘留刀紋的應力集中。
I. 清華培訓熔模鑄造課程是什麼時候
每年沒有固定的日期吧,如果你想參加可以和精鑄分會聯系下。為期7天,基本上都是這個行業的老專家給上課,提高一下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