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村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村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23 23:29:31

Ⅰ 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形式有哪些

教學形式有:
1、親身示範
2、參觀法
3、實習法
內容以大棚蔬菜、養殖、種植、新農村建設為主,等等一些比較使用的技術。

Ⅱ 如何加強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

建設新農村,培養實用人才,我們要堅持市場導向,把培養實用人才和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結合起來,選准載體,依託項目,強化實踐,加快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村發展水平。

一是完善管理機制。
要成立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網路,並與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相結合,明確「一人帶一業、一業富一村、一村帶一方」的實用人才培養長遠工作思路。要建立健全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頒發縣級農村實用人才證書,真正把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能手等人才納入「三農」工作的管理和服務對象。要在職稱評定、農業科技項目開發、農業科技項目推廣、扶貧資金或優惠貸款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對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做出重大貢獻、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鄉土人才要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獎勵。對農村實用人才要實行動態管理,做好建檔造冊、走訪聯系、交心座談、領導包點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軌道。特別是對取得技術職稱的本土人才,要在工商登記、稅務減免、資金貸款、農葯化肥、優質良種、畜禽防病、新技術推廣等方面應提供政策傾斜,使農村實用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完善培養機制。
要依託有關學校和培訓機構,多方培訓各類農村急需實用人才。有組織地把本地農村實用人才送到農業發達地區進行交流學習。積極鼓勵農村有志青年自學成才,優先為業績明顯、群眾公認的能人、尖子評定村民技術職稱。同時要加強勞務輸出中心、職校等培訓基地的建設,改進辦學條件,把培訓基地真正建成村民技術教育培訓、開發的重要基地。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實用人才走出家門與外界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到發達地區和先進企業參觀學習,啟迪思維,開闊視野。並根據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和實用人才專業技術發展的實際,組織各類專家上門服務,進行巡迴輔導,適時傳播新技術、新知識。

三是完善扶助機制。
在政策扶持上,對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研生產項目實施者,採取傾斜政策,重點扶持。在技術扶持上,通過開展專家與實用人才結對活動,既及時幫助實用人才解決在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又為專家、科技人才提供實踐場所,實現優勢互補。在資金扶持上,對特色農業項目,積極爭取金融部門支持,使農業小額貸款向實用人才傾斜。

四是完善善激勵機制。
要將實用人才的評選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體工作中,開展「農村優秀實用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創評活動,大力宣傳實用人才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加大對優秀實用人才的獎勵、表彰力度。通過教育、農業、人事、科技等部門的共同努力,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製度,把農村實用人才的選拔同其職稱評定相結合,使有一定技術專長並發揮作用的農村實用人才享受相應的待遇,增強責任感。對年紀輕、技術素質較高的實用人才,要重點培養,符合條件的及時吸收加入黨組織,並優先選拔、充實到鄉村組幹部隊伍之中,加強鍛煉,使其由個人帶頭致富向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轉變。

Ⅲ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

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

(3)村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補貼

農業部發布《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項政策涵蓋種糧直補、農機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其中僅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規模達到1600億。

以2014年明確的資金數和2013年基數統計,四項對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638億元。除了對農民直補,中央財政每年會對產糧產油大縣實施獎勵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320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勵力度,對產豬大縣的補貼預計也會達到2013年35億的規模。僅以上這幾項資金,就達到2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用於農業補貼的資金從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000多億元規模,隨著各種補貼政策的完善,補貼資金還會進一步增長。

參考資料:惠農政策-網路

Ⅳ 江門市農村實用人才技術職稱證書有什麼用

主要包括農村土專家、田秀才、種植和養殖能手;回鄉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部分農民工;從事運輸、營銷、中介服務的農村經濟能人;具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等

Ⅳ 甘肅省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稱有什麼好處

甘肅省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稱評定辦法(試行)

來源: 定西市農業局 發布時間: 2008-05-04

甘肅省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職稱評定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省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迅速成長,逐步建立一支高效實用的農民技術隊伍,加快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農業部《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和晉升暫行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在我省從事種植、養殖、林果、園藝、農業機械、農村能源、農副產品加工和營銷、經營管理等行業,身份為農民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第三條 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稱分為農民技術員、農民助理技師、農民技師、農民高級技師四個等級。
第二章 評定條件
第四條 參加評定技術職稱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為科教興農,發展我省農村經濟服務。
第五條 各級職稱評定條件
評定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稱,以工作業績、技術水平、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能力為主要依據,同時考慮文化水平和農業技術工作資歷,不受論文、外語和計算機等限制。
一、農民技術員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評定為農民技術員。
1、具有中等專業農業技術學校以上畢業學歷或具有中等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畢業學歷者;或者高中畢業從事農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初中畢業從事農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並參加縣(市、區)以上行業主管單位或農業廣播學校、大中專院校組織的技術培訓,取得合格證書者。
2、在科技人員指導下能在生產中從事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範、推廣工作,能解決生產中的一般技術問題,正確記載和整理技術資料,並能進行分析和小結,且家庭人均年純收入超過本縣(區、市)水平30%者。
3、在自己的承包地里開展過現場技術示範、培訓或經驗介紹者。
4、由於農業技術工作成績突出,獲得縣直以上部門表彰者。
5、在縣級以上農業刊物上發表有關農業方面的文章1篇者。

Ⅵ 農村養牛實用技術—牛流很多濃鼻涕是怎麼回事

牛流膿涕,並伴隨有發熱、氣喘、咳嗽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感染了傳染性胸膜肺炎(俗稱」爛肺「),如果治療不及時的話,造成肺泡壞死和肺粘連,死亡率很高。

閱讀全文

與村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