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稅務局有哪些部門
(1)辦公室
擬訂本系統年度工作計劃、有關工作制度及長遠發展規劃;處理局機關日常政務,組織起草和審核重要文稿;負責機關文電、機要、會務、檔案、督辦、信訪、保密、密碼等工作;承擔面向社會的稅收宣傳、新聞發布及機關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承辦網站運行和維護工作;組織稅收科研、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的鑒定、評選、推廣及獎勵工作;負責本系統目標管理考核及督查督辦工作;組織實施綜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有關事項;協助局領導對有關工作進行綜合協調。
(2)政策法規處
組織落實綜合性稅收政策;負責有關政策法規的調查研究和宣傳培訓;負責貫徹、建立和推行規范稅收執法的規章、制度;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局外綜合性稅收政策文件會辦工作;承擔重大稅收案件審理工作;
辦理行政復議、賠償案件及行政訴訟案件;組織實施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承擔稅收執法質量考核工作;配合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稅務部門的監督與審計工作。
(3)貨物和勞務稅處
組織實施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徵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實施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等辦法;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日常檢查;
承擔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工作;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工作;負責金稅工程流轉稅業務的管理、推廣應用及認證報稅、數據採集、稽核管理工作。
(4)所得稅處
組織實施企業所得稅、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基金(費)等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徵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
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實施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匯算清繳等辦法;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日常檢查;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工作。
(5)收入核算處
牽頭編制年度稅收計劃、出口退(免)稅計劃,分配下達年度免抵調庫計劃;監督檢查稅款繳、退庫情況;開展稅收收入分析預測、稅收收入能力估算及重點稅源監控、企業稅收資料調查工作;承擔稅收會計核算、統計核算、稅收票證管理等相關工作;
承擔稅收收入數據的綜合管理應用工作;負責稅款緩繳、呆帳稅金、死欠稅款核銷管理工作。
(6)納稅服務處
組織、協調和指導本系統各部門、各稅種、各環節的納稅服務工作;組織實施納稅服務工作規范和操作規程;組織落實納稅人權益保障規章制度及規范性文件;組織協調、實施納稅輔導、咨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受理納稅人投訴;
指導稅收爭議的調解;承擔12366熱線、網站納稅服務欄目、簡訊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負責稅務代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
(7)辦稅服務廳
負責納稅人到稅務機關辦理的各種涉稅事項,具體包括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款解繳、欠稅公告、發票購銷、稅法(宣傳)公告、金稅發售、報稅稽核、咨詢輔導和受理減免申請及有關優惠政策申請等工作。
(8)徵收管理處
組織落實綜合性稅收征管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擬訂具體操作辦法;組織實施綜合性納稅評估辦法,承辦征管質量考核、風險管理和稅收收入征管因素分析工作;承擔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控器具推廣應用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組織落實個體和集貿市場稅收征管、稅收管理員制度;負責社會性協稅護稅及協助司法機關打擊偽造、倒賣、盜竊普通發票等違法活動;負責日常稅源基礎管理、日常管理性檢查及其綜合制度、辦法的制定。
(9)財務管理處
組織實施會計核算、會計基礎規范工作,分析考核征稅成本;組織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工作,辦理具體支付事項;承擔本系統基本建設、資產管理、政府采購、著裝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財務管理和監督、基本建設項目、大宗物品采購審計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10)人事教育處
組織落實幹部人事管理制度;承擔機構編制、幹部任免、人員調配、勞動工資、人事檔案、公務員管理、專業技術職務管理等人事工作;
承擔下一級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和後備幹部的管理、考核及監督工作;監督檢查本系統執行幹部人事規章制度情況;擬訂年度巡視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巡視工作;管理機關和系統外事工作。
組織實施機關和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稅務文化建設和基層建設;擬訂並組織實施人員培訓、學歷教育工作規劃、年度計劃,開展培訓質量考核與評估。
(11)監察室
組織落實紀律檢查、行政監察工作制度,擬訂具體實施辦法;監督檢查下一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貫徹民主集中制、選拔任用幹部、貫徹黨風廉政責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況;負責本系統各級國稅機關及工作人員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
組織協調本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受理對本系統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檢舉、控告及有關申訴;查處本系統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開展執法監察和糾風工作。
(12)大企業和國際稅務管理處
承擔對大型企業提供納稅服務工作;承擔對大型企業的稅源管理、納稅評估和日常檢查工作;承辦匯總(合並)納稅企業稅收日常檢查的有關工作;
承擔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家(地區)間稅收協議、協定(安排)的具體執行工作;組織實施特別納稅調整工作,解釋和處理具體業務問題。
(13)進出口稅收管理處
組織實施進出口貿易稅收管理工作,擬訂稅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承擔出口貨物退免稅的審核審批、年終清算工作;組織進出口稅收政策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檢查;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騙稅工作。
(1)什麼是幹部專業化能力培訓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2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1998〕5號);同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稅務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正式設置國家稅務總局(正部級)。
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
② 高校領導幹部專業化能力培訓的內容有哪一些
一部分是內部溝通,包括部屬的溝通,這部分可能要分情境的,比如培訓時的溝通,批評時的溝通等等,這屬於對下溝通。還有對應的就是對上的溝通,以及跨部門溝通。
對外的部分,包括對客戶的溝通,對合作夥伴的溝通等等。
基本上就是這些。
③ 幹部專業化能力主要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專業知識結構。專業結構是指領導群體內有不同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領導成員的數量配備及組合方式;知識結構指的是不同知識積累和背景的領導成員之間搭配組會狀態。現代領導工作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特點,這就要求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應該具有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做到專業和知識的互補。
2.智能結構。智能是指人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各種實際工作能力的綜合體現。領導群體的智能結構互補,要求領導班子中有各種不同類型能力的領導成員,使其組合成一個高智能、多功能的有機整體。
3.年齡結構。年齡結構是指領導群體中不同年齡領導成員的比例構成。一般地說,是指年輕幹部、中年幹部和老年幹部的相對構成c個人的年齡和智力有一定的關系,不同年齡領導者的智力有不同的長處和特點,在領導班子中,把不同年齡的領導成員合理搭配起來,可以發揮各年齡段領導者的優點和長處,彌補其缺陷和不足,從年齡構成上優化領導群體。不同行業和不同層次的領導群體,對年齡結構的要求應有所區別。
4.氣質結構。氣質主要是指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優化領導群體的氣質結構,要求把不同氣質類型的領導成員合理地組合在一起,使其性格相容,剛柔相濟,動靜互補,協調一致,合作共事,成為多功能、精幹高效、富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④ 你認為公務員應不應該實行配給制為什麼
一.公務員有哪幾種主要的進入方式?
答:公務員進入方式主要有考任制、委任制、選任制和聘任制。從數量上說,我國絕大多數公務員是通過考任制和委任制的方式產生的,選任制和聘任制公務員只佔很小部分。
⑤ 如何提高幹部專業化能力調研報告
提高幹部專業化能力調研報告
得要讓幹部勤快點
少侃大山催牛逼
⑥ 如何提升組工幹部專業化能力水平
提升組工幹部專業化能力應該從傳承優良傳統、深化理論學習、推進工作創新、強化崗位鍛煉等方面入手。
一是傳承優良傳統,堅定政治信仰。每月舉辦1場老組工幹部傳統講座,聘請22名1978年以來市委組織部歷任部長、副部長為組工文化名譽顧問,開展專題授課活動;每年組織1次「文化科室」、「文化組工」述職評選表彰,邀請組工家屬代表列席,聽取組工幹部工作述職,檢視工作成績,營造文化強部氛圍。
二是深化理論學習,提升認識水平。每天安排1次班前集中學習,組織部長帶頭授課,組工幹部全員講學,談黨史國史,談崗位業務,談作風養成;每天安排1小時自主選學,每月讀1本好書,做好學習筆記;每周撰寫1篇組工信息、1篇專題文章,每月撰寫1篇心得體會,形成自覺學習常態。
三是推進工作創新,促進工作創優。每月舉辦1次組織工作「閃光智慧暢談」,每名組工幹部准備1-3個創新項目,現場交流,現場問答,現場評議,評議結果較好的列為下一步推廣重點內容;每季度組織1次組工業務考試、能力測試,做到學什麼、考什麼,考試成績在內部公示,鞏固學習成果。
四是強化崗位鍛煉,增強服務本領。每半年選派1批次5名左右組工幹部赴其他業務科室交流學習,按照「主崗+副崗」「1+1」模式進行雙重管理、雙重要求,培養綜合型組工幹部;每周選派1名組工幹部赴市信訪大廳跟班學習,安排信訪骨幹結對指導,參與信訪案件受理、接訪工作,提升服務群眾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