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職業培訓的特徵和意義是什麼
職業培訓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職業培訓目標、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均根據職業技能標准、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確定。經過職業培訓的畢(結)業生可上崗作業。
(2)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在培訓形式上可採取聯合辦學、委託培訓、定向培訓等方式;在培訓期限上採取長短結合的方式,可以脫產也可以半脫產;在培養對象上依據崗位的實際需要靈活確定;在教學形式上不受某種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據職業標準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
(3)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教學要緊緊圍繞生產實際進行,另一方面要貫徹勤工儉學、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原則,通過教學與生產經營相結合,既培養了人才,又創造了物質財富,獲得社會、經濟的雙重效益。
(4)培訓方法上強調理論知識教育與實際操作訓練相結合,突出技能操作訓練。
職業培訓的意義如下:
(1)職業培訓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上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勞動力素質還比較低。十六大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2)職業培訓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需要
勞動者素質能力與就業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十分突出。解決好這一問題,就需要大力加強職業培訓。職業培訓,對於求職者來說,無論是新生勞動力初次就業,還是下崗失業人員再次就業,都可以通過獲得工作技能,提高就業能力,盡快找到工作,縮短失業期。
對於在職職工來說,可以通過獲得更高技術等級或一專多能,提高適應崗位變化能力,激發創新能力,增強就業的穩定性;對於那些具有潛在創業素質的人員來說,可以提高創業能力,提高自主創業的成功率,形成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機制。
(3)職業培訓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後,面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日趨激烈的競爭,提高企業競爭力已成為當務之急。而提高競爭力,不但需要在加強管理、加快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等方面採取措施,同時必須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從目前我國企業職工隊伍總體素質狀況看,技術工人短缺問題已經相當突出。
B. 培訓的目的
一、培訓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員工培訓的直接目的就是要發展員工的職業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現在的日常工作及未來的工作任務。在能力培訓方面,傳統上的培訓重點一般放在基本技能與高級技能兩個層次上,但是未來的工作需要員工更廣博的知識,培訓員工學會知識共享,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或服務能力。同時,培訓使員工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提供幫助,因為員工提供更多晉升和提高收入的機會。
二、培訓有利於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為進軍更大市場打好人才基礎;另一方面,員工培訓可提高企業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員工培訓就是要不斷培訓與開發高素質的人才,以獲得競爭優勢。尤其是人類社會步入以知識資源和信息資源為重要依託的新時代,智力資本已成為獲取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企業的競爭不再只依靠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精良機器和雄厚財力,而主要依靠知識密集型的人力資本。培訓是創造智力資本的途徑。智力資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級技能以及自我激發的創造力。因此,這要求建立一種新的適合未來發展與競爭的培訓觀念,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三、培訓有利於改善企業的工作質量。工作質量包括生產過程質量、產品質量與客戶服務質量等。毫無疑問,培訓使員工素質。職業能力提高並增強,將直接提高和改善企業工作質量。培訓能改善員工的工作質量,降低成本;培訓可增加員工的安全操作知識;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水平;增強員工的崗位意識,增加員工的責任感,規范生產安全規程;增強安全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四、培訓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工作績效體系。在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員工技能和角色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比如建設團隊。今天的員工已不是簡單接受工作任務,提供輔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參與企業管理與服務的團隊活動。在團隊工作系統中,員工扮演許多管理性質的角色。他們不僅具備運用新技術獲得提高客戶服務與產品質量的信息、與其他員工共享信息的能力;還具備人際交往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集體活動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尤其是培訓員工學習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可使企業工作績效系統高雄啊運轉。
五、培訓可以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傳播企業價值觀、宗旨、精神等。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目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級」需求——自我價值實現。培訓不斷教給員工新的知識與技能,使其具有接受挑戰性的工作與任務的能力,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價值,這不僅使員工在物質上得到滿足,而且使員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通過培訓傳播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內容,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凝聚力、員工歸屬感,使企業始終處於發展高速公路之上。
C. 技能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一)培訓的目的 從滿足企業經營需要的角度講,企業培訓大致有四個方面的目的:
(1)長期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2)年度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年度經營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3)職位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高水平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經驗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4)個人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達成其職業生涯規劃目標需要而由企業提供的培訓。
企業在制定自身的培訓規劃中,應當清楚地體現出培訓的不同目的。
(二)培訓的意義
近幾年來,培訓成了很時髦的事情。「我要培訓」的呼聲愈喊愈烈。我們確實需要培訓,但絕不是單純為了趕時髦,更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培訓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1、從企業角度來說
(1)培訓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
(2)培訓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
(3)培訓可以提高企業戰鬥力。
(4)培訓是高回報的投資。
據美國培訓與發展年會統計:投資培訓的企業,其利潤的提升比其他企業的平均值高37%,人均產值比平均值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
在過去50年間,國外企業的培訓費用一直在穩步增加。美國企業每年在培訓上的花費約300億美元,約占雇員平均工資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國跨國企業包括麥當勞都開辦了管理學院,摩托羅拉則建有自己的大學。這些對中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培訓範例。
(5)培訓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對於企業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培訓有時是最直接、最快速和最經濟的管理解決方案,比自己摸索快,比招聘有相同經驗的新進人員更值得信任。
2、從企業經營管理者角度來說
培訓對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可以帶來六大好處:
(1)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研究發現,企業事故80%是員工不懂安全知識和違規操作造成的。員工通過培訓,學到了安全知識,掌握了操作規程,自然就會減少事故的發生。
(2)可以改善工作質量。員工參加培訓,往往能夠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糾正錯誤和不良的工作習慣,其直接結果必然是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
(3)可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通過培訓,員工素質整體水平會不斷提高,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4)可以降低損耗。損耗主要來自員工操作不認真和技能不高。通過培訓,員工就會認同企業文化,認真工作,同時也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損耗。
D. 培訓對員工有哪些作用和意義
合易認為:企業培訓是指企業或針對企業開展的一種提高人員素質、能力、工作內績效容和對組織的貢獻,而實施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培養和訓練活動。目標就在於使得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的價值觀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潛力提高個人和組織的業績,推動組織和個人的不斷進步,實現組織和個人的雙重發展。
具體來講,企業對員工培訓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 提高員工的能力:企業對員工開展培訓,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員工能力,提高人崗適配度,使員工更好的勝任崗位工作以及未來的工作任務。
2、 改善企業工作質量: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的生產質量、服務質量、安全意識、管理水平等。
3、 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一方面,工作質量的改善使企業能夠獲得更高的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員工能力的提升,也能給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加分,使得企業在人才引進和保留方面有更強的競爭力。
E. 培訓的重要性和意義
1、培訓能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就企業而言,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員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有資料顯示,百事可樂公司對深圳270名員工中的100名進行一次調查,這些人幾乎全部參加過培訓。其中80%的員工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表示滿意,87%的員工願意繼續留在公司工作。培訓不僅提高了職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職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工作目標有了更好的理解。
2、培訓能促進企業與員工、管理層與員工層的雙向溝通,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是一種以價值觀為核心對全體職工進行企業意識教育的微觀文化體系。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認同企業文化,不僅會自覺學習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而且會增強主人翁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大家的敬業精神、革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形成上上下下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
3、培訓能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美國權威機構監測,培訓的投資回報率一般在33%左右。在對美國大型製造業公司的分析中,公司從培訓中得到的回報率大約可達20%-30%。摩托羅拉公司向全體雇員提供每年至少40小時的培訓.調查表明:摩托羅拉公司每1美元培訓費可以在3年以內實現40美元的生產效益。摩托羅拉公司認為,素質良好的公司雇員們已通過技術革新和節約操作為公司創造了40億美元的財富。摩托羅拉公司的巨額培訓收益說明了培訓投資對企業的重要性。
4、適應市場變化、增強競爭優勢,培養企業的後備力量,保持企業永繼經營的生命力。企業競爭說穿了是人才的競爭。明智的企業家愈來清醒地認識到培訓是企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人本投資」,是提高企業「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徑。美國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企業技術創新的最佳投資比例是5:5,即「人本投資」和硬體投資各佔50%。人本為主的軟技術投資,作用於機械設備的硬技術投資後,產出的效益成倍增加。在同樣的設備條件下,增加「人本」投資,可達到投1產8的投入產出比。發達國家在推進技術創新中,不但注意引進、更新改造機械設備等方面的硬體投入,而且更注重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主要目標的軟技術投入。事實證明,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開發一流的產品,創造一流的業績,企業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F. 培訓的重要性
員工培訓的重要性 員工培訓,是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職能,是組織人力資源資產增值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組織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徑。 1、員工培訓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凝聚力的關鍵性工作。 一個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靠引進,另一種就是靠自己培養。所以企業應不斷地進行職工培訓,向職工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培訓良好的行為規范,使職工能夠自覺地按慣例工作,從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圍。通過培訓,可以增強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增強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管理人員之間的凝聚力及團隊精神。 2、員工培訓是提升員工技術、能力水準,達到人與「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徑。 員工培訓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崗位培訓,其中崗位規范、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要求被視為崗位培訓的重要目標。崗位人員上崗後也需要不斷地進步、提高,參加更高層次的技術升級和職務晉升等方面的培訓,使各自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達到崗位規范的高一層標准,以適應未來崗位的需要。員工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實踐證明它也是達到預期目標的一條有效途徑。 3、員工培訓是激勵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措施 員工培訓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投資,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例如:組織業績突出的職工去外地參觀先進企業,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進修予以報銷費用等。據有關調查,進修培訓是許多職工看重的一個條件,因為金錢對於有技術、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是暫時的,一段時間可以,長時間不行,他們更看重的是通過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4、員工培訓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最佳手段 學習型組織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是企業員工培訓開發理論與實踐的創新。企業要想盡快建立學習型組織,除了有效開展各類培訓外,更主要的是貫穿「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素質的培訓思路,建立一個能夠充分激發員工活力的人才培訓機制。成功的企業將員工培訓作為企業不斷獲得效益的源泉。學習型企業與一般的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永不滿足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來提高效率。
G. 培訓的意義是什麼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准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行為。目前國內培訓以技能傳遞為主,時間在側重上崗前。 為了達到統一的科學技術規范、標准化作業,通過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信息傳遞、技能熟練演練、作業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現代信息化的流程,讓員工通過一定的教育訓練技術手段,達到預期的水平提高目標。
目前現有的培訓有個人培訓以及企業培訓,個人技能培訓種類非常的繁多,包括英語培訓、貿易、小語種培訓、職業技能、資格認證、金融會計、建築、計算機、學歷學位、健康、文體藝術、 出國留學、學生課外等。
而企業培訓中分四類:一是公開課;二是企業內訓;三是企業咨詢;四是企業網路培訓。
還有拓展培訓,近年在城市人群中興起,拓展培訓通常利用山川河流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目的。通過參加拓展培訓,不但可以使個人在技能和心理上得到鍛煉,而且可以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正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像騰訊眾創空間願意出錢將員工組織起來進行拓展培訓,也因此,拓展培訓正逐漸演變成一個日漸龐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