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學習心得
一`提高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認識
教師對素質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培養目標、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使自己對素質教育進小學數學課堂有正確認識,並付諸於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二 提高自身的文化業務素質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數學知識更具有廣泛的應用性,現行小學數學教材更是滲透了現代教學的內容和思想,在教學要求上也更趨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數學技能。小學數學教師要搞好素質教育,除在教學思想觀念上有一個大的轉變外,在自身的科學文化和業務素質上也要隨之不斷更新。具體是:
1.要認真學好教育理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量學),要用科學的態度和工作方法搞好教學工作。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方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教好數學的教育規律,研究學生學好數學的心理狀況。這些都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和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教育理論,這是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教學,也是教育改革的基礎。
2.要努力提高教學基本功。教學工作離不開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語言、行為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精煉的語言和高尚的行為,對學生的人生起著示範作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嚴師出高徒」的道理也就在這里。
所以對教師教學基本功要求做到:
(1)語言准確、生動。數學教師還要做到語言簡練富有邏輯性。
(2)要熟練地掌握和正確運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教具、學具。能根據需要,自己設計製作教具,指導學生製作和運用學具,以提高教學效果。
(3)提高自身的書寫能力(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做到板書工整、美觀、突出重點,作業批改認真規范,批語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4)要具備使用作圖工具和徒手作圖的能力,能畫簡筆畫。
三、提高改革實驗和教育科研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的深入,我們有許多新的課題要進行改革實驗或專題研究,如如何結合學科教學向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怎樣改革傳統的考試方法去正確評價學生,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做到:
1.努力學習教育科研的理論和方法。克服教育科研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善於根據教學中的重點和薄弱環節進行選題、實驗、評價,從本質上搞清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正確的方法予以改進,提高實效。
2.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以往的一些好的教研製度、教研形式、教研方法,要堅持下去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教研的質量。
3.認真總結經驗。素質教育才開始起步,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要從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加強學習並在實踐中進行探討,不斷總結經驗,使小學數學的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完善。
『貳』 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舉例
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
教師的專業精神具體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和師德。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類知識。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師的專業實踐是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認知、達成教學目標的師生共同實踐活動,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外化形式。
另一種說法:教師的專業素養等同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口頭表達能力。2、書面表達能力。3、觀察能力。4、聆聽能力。5、教態。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第87章中也有對教師的教育素養的論述。他認為教師的教育素養主要包括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即專業知識),這樣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創造性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一年比一年豐富起來(即專業實踐);教師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可以歸入專業精神方面);教師要有語言修養(即專業能力)。
崔慧靈老師認為中小學教師素養主要包括健康素養和職業素養兩大方面。
宋淑偉老師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一、師德素養;二、專業知識素養;三、學習素養;四、心理素養。
劉俊松老師與劉永恆老師持相同的觀點,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言。本人持贊同觀點。無論是哪種說法,每個方面對教師的工作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認為在現階段,教師最需要提升的素養是教師的專業精神,而專業精神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師的師德素養。如果沒有好的師德素養,有再高的專業能力也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學生也很難在沒有師德修養的教師培養下成為祖國的棟梁。我校有學歷很高並擁有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但是奉獻精神不足,學校的事推三阻四,從不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事業。作業懶得看,學生懶得管,學生有了問題,直接交到德育處,否則叫家長,自己不關心學生,師生關系勢成水火。這種情況較為普遍,所以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所在。當然在可能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綜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紀連海老師認為教師要提升教師素養,要做到下面四個方面:
一、消除職業倦怠。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以及外部評價的提高,教師自身學習的緊迫感和動機水平逐漸下降,開始滿足現狀。如果教師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較早地進入能力發展的「高原」階段。
二、培養堅強的意志力。越過發展「高原」,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充實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還要具有堅強的毅力,而不少教師恰恰缺少較高的自我期待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杜絕知識老化。知識結構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礎,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知識結構的定型必然導致知識能力發展上的停滯。
四、改變思維定勢。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這種經驗主義和思維定勢是引起教育能力停滯的主觀因素。教師發展出現「高原」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社會環境的影響、工作負擔過重、家庭問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等等。大量教師能力發展出現高原現象,不僅對自己,而且對學生,對學校的發展以及對整個教育事業都是很不利的。
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要落實在學校點點滴滴的工作中,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我校就在《日清簡報》中開辟了一個表揚專欄,表揚專欄中又分為教師與學生兩個版塊。教師做了哪怕一丁點對學校有好的影響的事都要大力表揚,以帶動更多的老師,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逐步提升教師師德素養。同時這些表揚要記入學期終的教師考評,老師為學校,學校也會為老師。這段時間看了鄧志偉著的《教師一定要看的15部電影》,其中包括《黑板》、《鳳凰琴》、《美麗的大腳》、《我的教師生涯》、《放牛班的春天》、《音樂之聲》、《弦動我心》、《心靈捕手》、《蒙娜麗莎的微笑》、《草房子》等。很幸運我看了其中的幾部,感覺靈魂受到了洗禮。所以我想可以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同時也希望各位領導考慮一下我們的培訓班是不是也可以放映其中的幾部。看電影畢竟會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那麼我們可以看教育書籍來提升教師素養,剛剛看完的萬瑋著的《班主任兵法》,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有很大的幫助。一個教齡僅七年的年輕教師,便能被譽為「班主任中的軍事家」,原因就在於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思考所以成功。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教育書籍,棄之不用實在可惜。教師讀書,並寫筆記,必定會有一些收獲的。
『叄』 教師專業素質培訓總結
開學初,學校組織進行了教師專業提升培訓,培訓學習後我的感觸很多。
1、「學生為本」。此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作為小學教師我們應時時處處以人為本,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獨立人格,維護小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小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小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小學生。
2、「師德為先」。 記得我國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師表就是指教師的道德行為和意志品質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和典範。學習並貫徹標准精神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即關繫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於祖國的未來。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及神聖使命。
3、「能力為重」。作為教師在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還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積極開展各項研修活動,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構建現代課堂,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4、「終身學習」。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我們肩上的任務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對我們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規范了我們的教學行為,也為我們專業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們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培養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在用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我們教師要能夠做到嚴於律己,言傳身教,從思想到作風,從心靈到外表,從言行到舉止,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學生的表率。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職業道德認識、陶冶職業道德情感、鍛煉職業道德意志、確立職業道德信念、養成崇高的職業道德習慣。用愛心育人,師德塑人,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質教育而努力奮
『肆』 結合實際情況談談自己對如何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看法.
其實,這樣的問題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首先教師專業素質的內涵內需要弄清楚。就容教師而言,其教學對象層次不同,專業素質的內容也會呈現一定差異。
對於初等教育來說,專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素質是不加區分的。也就是教什麼和如何教都是作為教師的專業素質來考慮的,對於這些教師而言,進行專業培訓,主要是進行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通常對於理論方面,採用集體上課、外出進修等方式開展,而教學技能則是通過技能培訓、教學觀摩等方式來進行。而對於高等教育來說,教師的學科專業素質和教學素質則是不能同等對待了,不同的專業依託於不同的學科專業體系,對於學科專業知識的提高,只能通過對應專業領域的專門學習來完善,而教學素質的提高則只能通過專業教學學領域的培訓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