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的稱號有有效期嗎
這種評選都有周期的,可以說有效期就是一個周期,對外宣傳可以說:獲評XX年度XXXX示範場。
⑵ 水產健康養殖歸水利部門還是農業部門管
不歸水利管,是漁業部門
⑶ 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有哪些
農業部官方網站里搜索水產類通知公告
⑷ 水產健康養殖為什麼要強調使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具有安全、環保、副作用小等諸多優點,但由於在使用時相對於「便捷」葯物比較費力費工,近幾年,一些養殖戶因怕「麻煩」,把公認的、最為理想的生石灰這味良葯給「遺忘」了。在此,提醒廣大水產養殖戶要重視使用生石灰。
(1)生石灰的主要作用
①清塘作用:生石灰是水產養殖傳統的清塘葯物。用生石灰清塘,既能殺滅池塘中的寄生蟲和病原菌,還能殺死野雜魚、螺螄、河蚌、水生昆蟲和蝌蚪等敵害生物,對水中微囊藻、藍綠藻、青泥苔和一些水生植物也有較強的殺滅作用,且能改良土壤和水質。
②調水作用:養殖水生動物均喜生活在中性和弱鹼性水質中。養殖池塘如因淤泥較多,大量投飼、施用有機肥和水源硬度低等因素,極易造成池水富營養化,水質呈現酸性,用生石灰化水全池遍灑,能夠調節酸性水質,改善水體養殖環境。
③施肥作用:水中缺鈣,用生石灰作鈣肥是比較理想的。尤其是養殖蝦、蟹等甲殼類動物為主的池塘,定期潑灑生石灰水,可增加水體中的鈣質含量,有利甲殼類動物的幾丁質形成。
④防病作用:生石灰具有顯著的殺菌消毒效果。在魚蝦蟹等養殖動物疫病發生季節前,定期潑灑生石灰,能很好地預防疾病的發生;當魚類發生細菌性疾病時,潑灑生石灰能起到抑制、緩解病情和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⑤其他作用:池塘進、排水管道埋入時,堵塞管道周圍縫隙用生石灰作填料,效果比較理想。用生石灰與泥土混合後填入洞口,即可形成石灰質的泥塊漿而牢固。夏季下雨天氣,飼料極易受潮。在飼料倉庫中,先在底部鋪一層生石灰,上部覆蓋一層蛇皮布(以透氣),然後堆放飼料,可起到較好的防潮效果。
(2)生石灰的使用方法
①清塘消毒:干法清塘,一般用量為60~75千克/畝,先將池水排至5~10厘米深,然後在池底四周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倒入坑內,加水溶化,趁熱將石灰水向池中均勻潑灑,可迅速清除野雜魚蝦、大型水生生物和細菌等,最好第2天再用長柄泥耙在塘底推耙一遍,使石灰漿與塘泥充分混合,以提高清塘的效果。濕法清塘,一般水深1米用量為150~250千克/畝,具體用量視池底淤泥多少、土質酸鹼度而定。
②病害防治:在魚類細菌性爛鰓病、敗血症或嗜酸性卵甲藻病流行季節,每月用生石灰15~25千克/畝潑灑1~2次。蝦類養殖池用生石灰10~15千克/畝,可使池水pH提高到8.2~8.9,能促進養殖蝦類同步蛻殼,避免互相殘食;並能增加池水的溶氧量,降低水體中有害細菌的數量。蟹池在5~9月用生石灰5~10千克/畝全池遍灑1~2次,可防治河蟹爛鰓病、蛻殼不遂症、著毛症和青苔著生等病害,可促進幼蟹蛻殼和生長。
③殺死藻類:養殖池水中微囊藻、藍綠藻過多時,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15千克全池遍灑;或將生石灰磨成粉均勻撒於青苔(水綿、雙星藻、轉板藻等)上,可使青苔連根爛掉。
④調控水質:養殖池塘每月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10千克全池遍灑1~2次,可調節池水pH,中和池內酸度,提高水體植物對磷的利用率,促進池底厭氧菌群對有機質的礦化和腐殖質分解,使水中懸浮的顆粒沉澱,透明度增加,水質變肥,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保持水體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可改良底質,提高池底的通透性。
(3)生石灰使用注意事項
①使用方法:生石灰化漿後必須趁熱潑灑,忌將殘渣倒入池中,以免魚類誤食,更不可將整塊石灰扔到池中進行水體消毒。由於生石灰易受潮,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變成粉末狀碳酸鈣,起不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水產養殖所用的生石灰最好是現買現用,且選擇塊狀較輕、不含雜質的為好。
②使用時間:全池潑灑以晴天15:00之後為宜,避開上午水溫不穩定、中午水溫過高時段,水溫升高會使葯性增加。夏季水溫在30℃以上時,對於水深不足1米的養殖池塘,全池潑灑生石灰要慎重,若遇天氣突變,很容易造成泛塘。使用生石灰還要避開悶熱、雷陣雨天氣,否則會造成缺氧泛池現象的發生。
③使用條件:一般精養池,養殖動物攝食生長旺盛,經常潑灑生石灰效果較好。新開挖池塘因池底無淤泥或淤泥較少,緩沖能力弱,有機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則會使有限的有機物加劇分解,肥力進一步下降,更難培肥水質。水體pH較低的池塘,要潑灑生石灰加以調節;水體pH較高、鈣離子過量的池塘,則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則會使水中有效磷濃度降低,造成水體缺磷,影響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長。
④配伍禁忌:生石灰是鹼性葯物,不能與漂白粉、強氯精等鹵素類葯物混用。因為漂白粉等為酸性物質,生石灰化漿後為鹼性物質,若混用則酸鹼中和,直接降低消毒功效。生石灰不能與敵百蟲同時使用,敵百蟲遇鹼水解生成敵敵畏,會使毒性增加。生石灰不能和硫酸銅等同時使用,水體中氫氧根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氫氧化銅,同時使用會大大降低硫酸銅的功效。生石灰不能與化肥或銨態氮肥同時使用,容易引起魚類的氨中毒;生石灰若與磷肥同時使用,降低磷肥肥效。鹽鹼地區的鹼性高的池塘,不宜用生石灰清塘和消毒。
⑸ 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符合認定高企的領域嗎
每次都是吃完飼料才這樣的嗎?
那就要檢查一下是否你的飼料足夠池裡的魚.次現象多為餵食不飽產生.
⑹ 簡要說明為什麼我國的漁業發展要逐步向高效漁業和健康養殖轉型
我國漁業水域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環境污染造成我國水產品質量嚴重下降.監測結果表明,我國部分貝類產品體內殘留有石油烴、砷、鎘、汞等有毒物質;近岸、內灣、河口等捕撈水產品及內陸養殖的水產品受到多環芳烴、汞和鎘等重金屬的污染.赤潮瀕發導致部分地區麻痹性貝毒和腹瀉性貝毒中毒現象時有發生.2001年由於我國貝類、對蝦等水產品因毒物、葯物殘留指標不合格,被歐盟等國拒絕進口,給我國水產品貿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對我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受環境污染、工程開發建設項目如圍墾、填海、築壩、取沙等活動影響,許多優良的產卵場、采苗場、育肥場和增養殖場的漁業功能喪失,漁業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漁業資源的增殖與恢復能力下降,主要經濟水生生物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重要漁區的漁獲物種類日趨單一,漁獲物逐漸朝著低齡化、小型化、低質化方向演變,多數傳統優質魚種資源大幅度下降,難以形成漁汛.渤海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1959 年單位網產平均在 221~43kg/網/小時之間,主要經濟魚種產量達 138.8kg/網/小時,而到 1998 年產量下降了近 90%,漁獲主要種類的產量 11.18kg/網/小時.東海區的漁獲物在 20世紀 50年代和 60年代,是以底層優質魚為主,優質魚分別占總產量的 48.3%和 55.4%.而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優質魚所佔的比例降低到 30.4%.長江四大家魚的魚苗由 70 年代年產 200 億尾下降到目前的 10億多尾.四大家魚產卵場由於污染和環境的改變已幾乎消失,鰣魚產卵場也已不復存在,許多珍稀魚類資源量已大幅度(五)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嚴重危及漁業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水生生物資源棲息環境的污染導致了水生生物組成結構的變化,具體表現為經濟動植物資源持續下降,水域生物種群結構單一,水生生物多樣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嚴重破壞.監測資料表明,我國水生動物中珍稀瀕危動物的物種數目逐年增多,大黃魚、鰳魚等重要經濟魚類嚴重衰退,渤海三大毛蚶場場資源已接近枯竭.在內陸水域,水生野生動物的物種數量和資源量也呈下降趨勢,一些珍稀物種瀕臨滅絕,有「長江女神」美譽的白暨豚目前已不足 100頭,長江白鱘、鰣魚、松花江大白魚等名貴經濟魚類已難見蹤影.最新資料顯示,幾乎所有的水生獸類、相當數量的水生兩棲類處於瀕危狀態.淡水魚類中的瀕危種類目前已達到 92種,占淡水魚類總數10%.這些瀕危魚類主要包括鯉科魚類 52 種,鯰類 11 種,鱘魚類 5 種,鮭鱒魚類 6 種,其他(包括鰻鱺)種類 18種.水生生物多樣性是漁業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將會動搖漁業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