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建甌北苑茶葉技術培訓學校

建甌北苑茶葉技術培訓學校

發布時間:2021-01-18 14:52:44

㈠ 建甌市望苑茶葉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建甌市望苑茶葉專業合作社是2011-01-07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內地址位於建甌容市東峰鎮東溪口村茶廠。

建甌市望苑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50783585313044F,企業法人邱澤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建甌市望苑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組織收購、銷售成員及同類生產經營者的毛茶;組織和開展茶葉製作技術引進、交流、培訓和咨詢服務;組織采購供應本社成員所需的生產資料(不含化學危險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建甌市望苑茶葉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建甌市賢亮茶葉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建甌市賢亮茶葉專業合作社是2011-03-23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建甌內市小橋容鎮小橋村小橋街44號。

建甌市賢亮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50783MA2XWFMW8X,企業法人翁賢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建甌市賢亮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組織收購、銷售成員及同類生產經營者的茶葉、農產品;茶葉的種植,提供茶葉種植技術的咨詢服務。(以上經營范圍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應在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建甌市賢亮茶葉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建茶的中國茶葉的龍頭——建茶極品北苑御茶

說貢茶,中國朝朝代代多的是。所謂「貢品」,凡民間上好物品上獻朝廷供皇室用者皆可謂貢,有吃的、用的、玩的。如果論中國御茶,歷史上只有兩個,一是顧渚御茶,一是北苑御茶。顧渚御茶產在湖州、常州接壤的長興、宜興邊境一帶,北苑御茶產在建州(今建甌)境內。
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上說顧渚山紫筍茶採制最多時「役工三萬,累月方畢」。袁高的《茶山詩》更說:「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所有這些,確實都說明了顧渚貢茶的規模很大,耗資不少。這個由州官建立起來的中國最早的御茶苑,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因「命建州置的乳茶,號京鋌,乃罷貢」。算來一共存在176年。
北苑御茶和顧渚御茶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首先,北苑最初是閩國朝廷於龍啟元年(933年)辦的御茶苑,其後建州被南唐佔領,御茶苑又被南唐朝廷(保大初)接管;南唐亡,宋開寶初(968年)北苑被宋朝廷派官員接管,先有丁謂,繼有蔡襄,代有重臣襄其事,成為北宋、南宋以至元代的朝廷御茶苑,直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御焙關閉,共存在458年,比顧渚、陽羨多存在282年。當然,不論顧渚、陽羨還是北苑在官焙關閉之後,都像殞落的彗星拖著長長的光芒落入民間,並且仍然由地方官府徵集其地民間精品茶入貢,這種情形跟御茶又自當別論了。
御茶從規模而言,北苑大於顧渚、陽羨。《嘉靖建寧府志》載:宋代北苑官焙有三十二所,小焙數十所,分內園外園,內園三十六是專供「玉食」的,外園三十八是採制賞賜大臣的,按宋子安的《試茶錄》等專著,內外園面積不少於一百平方公里。每到採制季節,便徵召建寧府六縣丁夫上山採制,多則七八萬人,少則五六萬人。這跟顧渚、陽羨派用徭役是一樣的,只是規模更大,徭役更多。
北苑的最大貢獻是使團茶的採制技藝發展到頂峰。蘇東坡有一首諷喻詩雲:「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寵相加,爭相買寵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這里講的「前丁」即丁謂,北宋太宗朝進士,咸平初(998年)任福建轉運使,在建安北苑督造鳳團,精品年產不過四十餅;「後蔡」是指蔡襄,在丁謂漕閩之後相隔42年,即慶歷初任福建轉運使,又在北苑督造出小團龍鳳茶,「其品絕精,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大小團茶都是當時極品,除供皇室御用外,只有少數分賜近臣。到了熙寧年間(約1071年)賈青為福建轉運使,又造出比小團更加精奢的「密雲龍」,密雲龍也是二十餅為一斤,但等級在包裝上加以區別,雙袋裝的叫雙角團茶,不論大小都用「緋」包裝,用來賞賜大臣,而御用「玉食」則獨用「黃蓋」。《清波雜志》上說宣仁皇帝因為被「戚里貴近」乞賜密雲龍鬧得不得安寧,恨嘆說:叫建州今後不要造密雲龍算了。當然密雲龍仍在采造上供,而名聲卻更大了。到紹聖間(1094—1097年)奉詔把「密雲龍」改為「瑞雲翔龍」。據史籍資料,建安團茶最精美、最繁盛的高峰,當是宣和年間鄭可簡漕閩之後的事,他把團茶分成細色茶五綱四十三品種,根據不同採制時間和茶樹品種,「形制各異」。這五綱的第一綱叫試新,顧名思義,這是最早的試產茶,產區鬥茶常用這種茶;第二綱叫貢新,最早上供的貢品;第三綱有龍團勝雪等十六個品種;第四綱有萬春銀芽等十三個品種;第五綱有瑞雲翔龍等十二個品種。這五綱細色茶一旦焙成便速派官員飛騎急馳送入京師,到全部發完時夏季已過半了。按《宣和北苑貢茶錄》說:第三綱中的白茶和龍團勝雪兩色是在驚蟄前即「興役」採制了,歐陽修所說的「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到宣和時上供時間又提前一些。淳熙十四年(1187年)趙汝礪著的《北苑別錄》,與六十年前的《宣和北苑貢茶錄》所列細、粗分綱品名基本相同,這說明「貢綱」製品已成不變之法,換句話說,此時茶採制技術已達到頂峰。
北苑,可以說是中國茶葉的龍頭。理由有四:
第一,在北苑存在時期,也是中國茶學研究步入系統化、科學化時期,而且主要的茶學專著是以北苑為研究對象的。已知宋代二十多部茶葉專著中接近三分之二講的是北苑,這中間影響較大的有丁謂的《建安茶錄》、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劉異的《北苑拾遺》、周絳的《補茶經》、呂惠卿的《建安茶記》、熊藩的《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的《北苑別錄》、章炳文的《壑源茶錄》、顧元慶的《茶譜》、范逵的《龍焙美成錄》等等,連徽宗皇帝趙佶也參與了研究,寫下《大觀茶論》,這是古今中外所沒有的,更是顧渚、陽羨時期所未見。
第二,正是風盛的茶學研究,大大促進了團茶製作技藝的不斷提高,同時也推動了茶文化的快速發展。唐代的劉貞亮,把飲茶的好處加以總結歸納,提出茶有「十德」、「以茶可行道」的學說。但是把茶文化升華到一個新境界,比較完整地創立茶道精神的,當推宋徽宗趙佶。趙佶,史稱「善百藝」,創瘦金書法,在音樂、繪畫、詩歌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對茶學也有頗深研究。他以建安北苑、壑源為研究對象,寫出的《大觀茶論》中,最先提出「清、和、澹、潔」四字的茶品精神,在後來的歲月里被公認為茶道風范。在趙佶提出茶品精神後,茶道之風開始在朝廷內外形成,三十年後的紹興十一年(1141年)日本高僧茶西禪師到中國求禪朝佛,帶去了《大觀茶論》,並把趙佶所提的茶道精諦翻釋成「清、和、澹、靜」四字,在日本傳播,引起極大反響,後來武野紹鷗、千利休等人逐漸完善,形成了日本茶道。因此,我們有理由認定建安是我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並不過分。
第三,帶有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的鬥茶活動,始於唐而盛於宋。陸羽的《顧渚山記》寫到鬥茶;但把鬥茶豪情和宏大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的則是范仲淹的《鬥茶歌》和唐庚的《鬥茶記》。他們寫出了鬥茶的文化氛圍,更寫出了東方文化的特色。據一些史籍資料記載,鬥茶文化是丁謂、蔡襄在建安主持漕務、監造龍茶時,將鬥茶引向上層社會、引進宮廷、播向各地的。與此同時因鬥茶應運而生的是建窯所產的黑釉瓷茶盞,日本僧人到我天目山拜求佛禪帶回建盞,稱為「天目瓷」,被視為「稀世之寶」。據史籍資料載:在宋代和鬥茶形成姐妹篇的「分茶」游藝,也由北苑茶官傳入上層社會。分茶法是茶文化中的一種絕技,後來隨著團茶的消失而消失。
第四,對茶的關注、贊頌、以茶會友、以茶交際,並付之以詩文的風盛時代,當推宋朝。宋朝文人中吟茶詩詞歌賦,相互傳唱,十分普通。特別是在宋代古茶詩、茶詞中幾乎有一半以上是褒贊頌揚北苑貢茶和建茶的,其作者之廣、篇幅之多為歷史所罕見,也是其他茶類所未有的。茶詩茶詞增大了茶文化氛圍,也是茶文化的巨大助推器。建安北苑正是引領宋代茶文化的龍頭,其詩詞之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關於建州北苑御茶的地位問題,1990年5月,南京農大教授朱自振、中國茶葉博物館主任張子華兩位專家到建甌考察北苑御茶的歷史文化,到東峰鎮裴橋村林壠山察看宋慶歷間所刻的記錄龍鳳貢茶始創年代、焙址的鑿字岩後,發表了權威性論斷,爭論至此劃上句號。1995年元月,日本前東京博物館副館長、茶史專家林物晴三等專家實地考察了北苑遺址和鑿字岩,高興地叫道:「找到了中國茶的龍頭啦!」並捐款二百萬日元建立鑿字岩保護亭。
北苑御茶設官衙督造,掠民山、役民力,不惜工本,用徭役丁夫血汗凝聚起來而標榜封建王朝皇冠上的這顆耀眼明珠,也植下了勞動者的憤恨之根,招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抗爭。宋元改朝換代的戰亂,元初黃華在建安樹旗反元,一次又一次給北苑御茶以沉重打擊,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被迫在武夷山籌建御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大德六年御茶園正式移置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溪旁,北苑則交給建安縣地方官府營辦。這便是史志上記載的北苑官焙為什麼轉移到武夷山的緣故和過程。武夷官焙產量少,不足以供上御用,原來北苑所轄的茶園仍由地方官府承辦,生產龍鳳團茶上貢。因此,同屬於建寧府的建安縣北苑官焙和崇安縣武夷官焙,一樣地打上龍鳳團茶的牌子上貢。這種兩縣官府營辦御茶的情形,很有點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顧渚與陽羨共辦紫筍御茶一樣。建安與崇安,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朱元璋下令罷造龍鳳團茶而同時結束了官府營辦御茶的歷史。
北苑有金燦燦的歷史,也有茶工茶農的血淚,但不管怎麼說,它卻是中國茶葉史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是茶葉的龍頭,是研究茶史不可忽視的最最重要的篇章。

㈣ 建甌市慧建茶葉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建甌市慧抄建茶葉專業合作社是2009-02-20在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建甌市東峰鎮興建街39號。

建甌市慧建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50783081625175P,企業法人魏德全,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建甌市慧建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組織茶葉的種植;組織收購、銷售成員及同類生產經營者的毛茶;為成員提供所需的生產資料(不含化學危險品);組織和開展茶葉製作技術引進、交流、培訓和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6020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84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建甌市慧建茶葉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建甌北苑茶葉技術培訓學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