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命題的根本依據是什麼 命題的第一步是什麼
命題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學測量和評價的基礎工作,是教學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具有多命題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學測量和評價方面的功能,對教學的發展方向有直接導向作用。
Ⅱ 什麼是成為教師的必要和先決條件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教學評價 . (一)備課教學以上課為中心環節,但是,要上好課,課前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准備,即備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要備好課又必須做好一下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教學大綱、教科書和閱讀參考書.教師鑽研教材有一個深化的過程,一般須經過懂、透、化三個階段.懂,就是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等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要透徹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那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 化,就是教師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化在一起了. 2.深入了解學生 不但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興趣和需要,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會有哪些困難,出現什麼問題等做出預測,以採取積極的對策. 3.合理選擇教法這就是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它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確定課的類型,如何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如何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此外,也要考慮學生的學法,包括預習,課堂學習活動與課外作業等. (二)上課 1.明確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以教材為依據,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的.它包括知識教學目標,也包括思想教育目的,還應當有啟智與審美目的.一節課的目的,不僅應在教案中明確提出,而且應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師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也就是說,師生的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的進行,全力以赴地實現目的而不偏離目的. 2.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科學性就是教師要正確無誤地傳授知識和進行操作,及時而准確地糾正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種種差錯.思想性就是要深入發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以飽滿的熱情講解,激起學生的思想共鳴,使他們深受教育.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應使師生都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尤其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認識活動,只有調動起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積極性,才能上好一節課. 4.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執行備課時制訂的教學計劃.但是課堂情況千變萬化,即使原訂計劃在完善,也難免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教師要善於根據未估計到的情況及時調整和修改教學計劃,想方設法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 5.組織好教學活動整個課的進行,要有高度的計劃性,嚴密地組織好教學活動.上課開始,要立即穩定情緒,引導他們作好停課的心理准備,隨即積極投入學習活動.然後,按預定的教學進程,什麼時候講,什麼時候練等,都要組織的非常妥當、嚴密有序. 6.布置好課外作業課堂教學結束前一分鍾左右,要布置好預定的家庭作業,講明作業的要求,完成的時限,並對較難的作業作必要的啟示. (三)課後的教導工作課後的教導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培養學生計劃學習的習慣,及時復習當**功課,按時完成作業;經常提醒和督促學生及時復習、按時交作業;了解學生獨立作業與自學的情況和學習條件;查明學生未完成作業的原因,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家長聯系,共同商定督促與教育的辦法等. 2.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
Ⅲ 教學計劃是教學的重要文件,是教師進行教學不可缺少的依據。包括什麼
教學計劃又分為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計劃,具體來說,每學期干什麼,每門課排在哪學期上,上多少理論多少實踐都是專業教學計劃的內容,課程得就簡單了,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理論和實驗的安排等,當然要按要求劃分單元章節或模塊,然後依照計劃實施教學,這樣教務上才便於檢查督導。
Ⅳ 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
大綱是教育的母法。
Ⅳ ( )也稱課時計劃,是教師依據課程標准對課題所做的教學設計和設想,是上課的重要依據。 A.PPT
既然涉及到教學設計和設想,那麼肯定是教案了,答案為C。
Ⅵ 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也稱課本、教材。
教師備課要求:
1、鑽研教材,內鑽研教材包容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但是學校放發的教參書是遠遠不夠的,可以看一看其他的教案參考書拓展自己的思路,例如《優秀教案》就很不錯。
2、了解學生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
3、設計教法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Ⅶ 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也稱課本、教材。
教師備課要求:
1、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
2、了解學生
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3、設計教法
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7)教師完成培訓學時是的必備條件和重要依據擴展閱讀:
備課方法:
實行師生合作形式集體備課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就集體備課而言,進行三種層次的集體備課。
1、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等集體研究一次。
2、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3、課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
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資料,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Ⅷ 教師資格證簡答題怎麼准備
【摘要】教師資格考試備考:必背的簡答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知識素養?
(1)比較系統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
(2)精深的專業知識。
(3)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
(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2.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3)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3、遺忘的規律與特點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經復習的輿容易遺忘。
(2)機械識記比意義識記、無意識記比有意識記易遺忘。
(3)遺忘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4)消退說認為不經復習強化的內容,逐漸完全遺忘;干擾說認為主要由前攝抑制、倒攝抑制引起遺忘。
(5)遺忘還受動機和情緒的影響。
4、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1)注意喚起學生的隨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明確教學的目的任務;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正確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
(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組織教學,教學環境的布置應有利於集中學生注意力;教學方法豐富多樣,有吸引力,防止單調死板。
(3)引導學生幾種注意交替使用。
5、試論述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1)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方法論的訓練,學會全面地、發展地、實事求是地看問題。
(2)運用啟發式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
(3)加強言語訓練。
(4)發揮定勢的積極作用,抑制定勢的消極作用。
(5)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品質。
6、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什麼?我國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一種人際關系。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
(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和具體方法各是什麼?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組織和培養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與家庭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統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8、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是什麼?
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系協調;性別角色分化;社會適應良好;情緒積極穩定;人格結構完整。
9、簡述馬斯洛的人格理論?
(1)自我實現。
(2)需要層次理論: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歸屬和愛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實現的需要。
10、依據有關的學習動機理論,提出在日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些具體措施。
(1)利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引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實施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識興趣和求知慾。
(3)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4)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有效進行獎懲;
(5)合理設置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6)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進學生繼續努力。
11、簡述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要內容。
(1)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
(2)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
(3)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途徑。
12、教學過程中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恰當地選擇直觀手段。
(2)直視手段的運用必須與教師的講解密切配合。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教師要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13、試論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1)教學過程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師要對教學過程起主導作用。
(3)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學習主動性。
(4)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動學生的自覺積極性正確地結合起來。
14、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智力技能?
(1)確立合理的智力活動原型;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
(3)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適應培養階段的要求,正確使用語言;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15、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激發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創造動機;
(2)培養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
(3)培養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的能力;
(4)促進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16、注意有哪些品質特徵?它可以分為哪幾類?
注意的品質特徵有:注意的范圍;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
注意可分為: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隨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
17、良好的記憶品質表現在哪些方面?
(1)記憶的敏捷性。這是記憶的速度和效率特徵。
(2)記憶的持久性。這是記憶的保持特徵。
(3)記憶的准確性。這是記憶的正確和精確特徵。
(4)記憶的准備性。這是記憶的提取和應用特徵。
18.怎樣幫助學生?
(1)考試焦慮是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如果面臨重要的考試,而學習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擔憂。
(2)考試焦慮有一個最佳值,處於這個值時,考試效果最好,過低或過高,都會使學習受到抑制,最常見的問題是過度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的矯正可通過以下方法:
①自信訓練。讓學生正確認識考試的重要性,擺正考試的位置,不要把考試看成是至高無上的東西。
②進行放鬆訓練或系統聰敏等,放鬆訓練有意念放鬆法和肌肉放鬆法。
③考試焦慮還可用想像系統脫敏法降低。
19、為什麼說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2)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3)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20、教師應具有什麼樣的能力結構?
(1)必須具備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表現在善於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啟發性,並善於結合姿態、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在善於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具備自我調控能力,對於出現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整,使工作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21、論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
教育者要善於依靠和發揚學生品德中的積極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極因素,揚長避短,因勢利導,使學生思想品德不斷進步。
①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找出學生思想品德中的積極和消極因素;
②善於創造條件使積極因素健康成長,並逐步使這一因素成為學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導力量;要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啟發他們自我教育,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22.如何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需要?
(1)學習動機通過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
(2)由於學習效果所產生的成敗體驗,反作用於學習動機;
(3)掌握評分的藝術,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感;
(4)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23.什麼是注意?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或對象的指向性與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質的培養:
①要培養學生廣泛而穩定的興趣;
②要加強意志力的鍛煉,培養「鬧中求靜」的本領;
③要養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注意習慣;
④要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培養良好注意品質。
24.影響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徵:包括社會刻板現象和暈輪效應
(2)社會特徵:人們能說明其在正式社會結構中明確位置的信息,確定其社會角色,然後再從他的社會角色來預言其行為,確定其對於我們的意義,確定我們行為的適當性。
(3)心理特徵:我們是依據具有社會評價意義的人際關系特徵和智力特徵來對別人進行歸類,並據此為自己的行為進行明確的方向。
25.請闡述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發展特點,並談談如何對青少年進行人際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際關系的發展:
①朋友關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為、觀點上與父母逐漸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師生關系方面,他們開始評價教師的好壞,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教師。
青少年的人際交往的教育:
①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互相接納,社會交換,維護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際關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動交往,移情理解。
Ⅸ 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什麼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直接的學習對象,是理解課內程內容並達成課容程目標的媒介。
教材簡介: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講義等。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練習冊、活動冊、故事書等等。教師自己編寫或設計的材料也可稱之為教學材料。計算機網路上使用的學習材料也是教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