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發布時間:2020-11-29 07:09:05

Ⅰ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培訓總結

一、專業化發展全面為我們講述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相關知識,共分十個章節專。包含了以下十個屬方面:
二、通過學習使我了解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念與內容。
三、通過學習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形成根源及緩解對策。
四、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幾個有效途徑。這包括從自己的反思中去進行提高;與同事的合作中去進行提高;在與學生的交流與學習中去得到提高。

Ⅱ 淺談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的發展需要一支專業化水平很高的骨幹教師群體,需要優秀的、有自己教育優勢和特色的骨幹教師引領整個教師隊伍的成長。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由於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立足校本,採用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讀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教師不應是專業發展的「被動的接收器」,教師應是自身發展的積極建構者。「自覺」、「自主」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即教師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並能自主自覺地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計劃、途徑,努力實踐,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才能使教師的成長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群體。可以說沒有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師范院校直接造就出來的,優秀教師都是在工作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必須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書籍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當一個教師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非常渴望獲得它們的時候,他就不會放棄任何—個可能通向成功的機會。他會利用、發現、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自覺學習,關注校內外的先進經驗,舉一反三,注意積累自己的實踐歷程並加以理論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說,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是其成長的最關鍵因素。 二、培訓———提升理論修養 一個好的教研組,必須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研組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以及較強的組織能力。學校各教研組要帶領本組教師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養成教師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請進來。所有走出校園培訓的教師回校後必須要在校內上一節匯報型的提高課,這樣不僅使培訓的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還使校內的青年教師開闊了眼界。校內培訓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國內外報刊雜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請教育專家或名師來學校講座。學校要為教研組成員提高業務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廣大教師自覺的參加學歷進修,把理論學習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優勢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體備課應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酌情加減、課後反思」的原則。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課本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能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倡的「三級備課」:即自備、復備、完善。自備,教師分到備課任務後,根據備課要求先行備好教學設計;復備,備課組活動時,由備課教師先行說課,備課組成員就該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見,備課教師根據成員意見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教案,使之更為完善,並在教後及時填寫好「教後札記」,完成「教學反思」。 這種方式有三點好處: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 四、集體評課———案例引領式校本培訓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規工作,集體評課也是許多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體評課的教研定位上,是與校本培訓接軌的。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案例引領式的培訓。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每學期要召開幾次全校性的教學研討活動(包括校級評優課、開放日觀摩課、青藍工程匯報課、優秀教師示範課等) ,形成「眾人搭台,一人唱戲,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備課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及「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具有指導意義的研討氛圍。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對於每位參與的老師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學習層的教師做課堂實錄的記錄,由資深教師整理、宣講評課稿或案例分析,並盡可能由專家教師提煉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惑,參與的所有老師討論交流。 集體評課應達到以下目標:其一,評出方向。以教學為媒介、課例為載體的集體評課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教學研究的方向;其二,評出進步。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能加快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評出團結。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目前,集體評課還停留在「示範教學———對話反思」的被動式階段。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既要保持側重討論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導老師們開辟包含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課前,先提煉教師真實的教學困惑或問題,帶著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課中,以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課後,選取多方對話、自我反思的話題,力爭引入視頻案例的技術,從而引發教師思維碰撞,提升案例討論的理論水產和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嘗試走班———創建更廣泛的交流平台 學校盡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要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里,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學校就要著力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學校可試行教師走班制。措施可以課改為龍頭,年級為試點,由各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或者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 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節課的訓練側重點也不同,每一節走班課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精心設計的,可以說一次走班課就是一次公開課。與不同的老師合作上一次走班課,從學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對不同老師的適應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同時體會到不同老師上課所帶來的新鮮感,滿足了孩子求新求變的願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點,對老師的組織教學、教學機制是一次極好的訓練和考驗,提升了老師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作為走班的施教者,體會到了不同班級的學生思維、學習習慣、語言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有助於發現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完成教學後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聽課老師的收獲。作為同年級的聽課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能發現自己在本班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與欠缺。通過走班課,聽課教師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班,而是一個年級、一個整體,從學生、教師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橫向比較,發現的不再是個別的、特殊的現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現象。從而,對年級組的教研水平、團隊共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學校要達到優質資源的共享與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僅僅立足於本教研組的走班嘗試還遠遠不夠。因此,還可以籌劃和實現年級大課走班嘗試、跨年級走班、跨學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實施,就是為了促使老師從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經驗,並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學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規范,離不開教研組和備課組平台的合作交流,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自身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個條件的和諧統一,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Ⅲ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需求分析怎麼寫

對教師專業抄能力現狀與需求(包括「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教育教學專業能力比較欠缺的方面」「教學中需要提高的能力」三個方面)的調查表明,教學方法單一和缺乏專家引領(38%)是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其次是教育觀念比較陳舊,再次是教研意識及能力較為薄弱等;教師教育教學專業能力方面比較欠缺的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30%)、園本課程開發能力(22%)、教學科研能力(14%)和幼兒一日活動的設計能力(14%);教師需要提高的教學能力首先是組織活動的能力(42%),其餘依次為多媒體技術、網路信息應用能力,創新教育能力,以及對五大領域內容進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3.教師期待的培訓類型、培訓內容、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

Ⅳ 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有哪些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技能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社會責任感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
【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1、知識系統:專門知識是構成專業標準的依據,是專業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專業知識由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教學實踐知識組成。
2、教育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專業能力中的核心內容,它包括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學科教學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則體現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密切結合,是教育教學創新對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保證。
3、積極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師的積極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師專業活動和行為的動力系統。教師的積極情感會產生「皮格馬里翁」效應,感染學生。教師的理性人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1、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3、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
5、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6、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Ⅳ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

嘉積鎮大禮小學 黃 力 學習和成長是每個人不斷前進的基石,只有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才能成長為優秀的教師,甚至是名師。上海實驗學校附屬小學的管理模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一、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人們給予教師很多的稱號,自然對教師這一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面對的是一群群、一批批的學生,因此身上賦予的責任也就顯得特別的大了。雖已有十八年的教齡,但在教學上還是要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能自覺的吸納新教師的課程理念,摒棄舊觀念。理論的學習,交流的碰撞,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改變自己,明確自己在課改中的責任和角色,懂得把專家的理念引領變為自己課堂的實踐。二、在培訓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在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優質的培訓資源,派青年教師外出培訓、聽課,努力向專家、名師、優秀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這次本人十分榮幸,參觀學習了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跟名師近距離交流,聆聽當前的新課程、新理念。名師們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特別是學校制定的「新來教師報到課、青年教師技能課、中年教師特色課、骨幹教師展示課」就值得我們借鑒。這次考察學習,對自己來說,確實感觸很深,受益匪淺,明確自己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堂課,爭取每一堂課有一個亮點,多學習專家名師的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個腳印,迎接生活中的每個目標。三、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自我反思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活動方式、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從「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型。1、不斷進行師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2、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時刻做到三個反思:教學前反思,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著手,拓展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教學中反思,及時自動地在行動中反思,培養反思和自我監控地習慣;教學後反思,隨時審視,隨時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3、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專家、名師講的再多,示範的再好,你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反復思考、探析他們的理念和想法,那麼你就永遠成長不了優秀型教師。 爭取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寫出一篇質量較高的教育教學論文,是每所學校領導快速讓青年教師成長的不二法寶。當然,能正確的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技能,評判出自己課堂的亮點及不足,足以能給自己展示舞台的機會,為教學研究提供載體。只有平時注重教學反思的積累,才能寫出優秀的論文和教學案例,才能成長為科研型教師,才能在學校成就自己的一生!

Ⅵ 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有哪三方面含義

1、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個好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
3、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4、樹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學」的實踐觀念: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進行專業創作,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在各類新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還要加強對學生作品的輔導,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認真、塌實的對待,在作品的創新上下功夫,爭取獲得好成績。當前的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上好課。所以,我會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謙虛好學,認真學習,多實踐,也爭取多多鑽研相關軟體,掌握一定製作課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學期都出優秀課件。 學校積極貫徹新課程標准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爭取在新課程與校本的培訓和實施中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為表現,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過程。成功的教師傾向於進行主動的創造性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反思中,我們學會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學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師的成長僅有「經驗+反思」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實踐」,因為改革最終將發生在課堂上。我也將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課與重大研究展示課的機會,認真對待,在實踐中成長。
5、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機遇+挑戰

Ⅶ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哪些

1、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3、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

5、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6、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7)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擴展閱讀: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專業新手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並且高校作為知識更新與創新的發源地,教師較易接觸教育及學術的發展前沿,相對來說,這種先天性優勢更能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第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高校歷來就是更新知識、創造知識的基地,教師除承載著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之外,還擔負著專業領域內的科研工作。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

第二,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由於近年來高校改革對教師隊伍的高要求,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並且高校作為知識更新與創新的發源地,教師較易接觸教育及學術的發展前沿,相對來說,這種先天性優勢更能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並且,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思維活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及思維能力,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識,促使教師也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不斷追求前沿知識,拓展知識領域,開闊視野。

另外,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使得終身學習觀的社會的普遍重視,教師更是成為直接實踐者。這些因素均成為促使教師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各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不斷促進自身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性。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貫穿於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

教師角色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實現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與其他角色——主要與學生——互動,建立起一定的關系,發揮著自己的角色功能。這里就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問題。教育活動主要發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因此教師的角色地位主要通過師生關系來確定。

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是孰為主體孰為客體的關系。

Ⅷ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當前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面對新課程,教師將一切從新開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課程,重新認識學生,重新設計教學。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為校長,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成為專業發展的排頭兵,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校長應關注以下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核心內容。
(一)關注專業化理論發展
新課程中蘊涵著許多全新的理念,諸如教育民主化、促進教育的國際理解、關愛自然、注重個性發展等,以及學科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科學本位向科學與人文整合轉變、集體統一性教學向個別差異性教學轉變、知識技能接受教學向知識的主動建構轉變等中國基礎教育的未來取向等。校長只有繼續學習各方面的理論,才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二)關注教師情意和職業道德素質的發展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明確規定,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實際上給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應被弱化和淡化,而應該不斷地得到強化。作為校長,應該關注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以自身職業道德的提升來促使職業道德的提升,進而促進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
(三)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展
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已表明,教師的理論自覺和理論更新能力的缺失,成為新課程推進的一大障礙。因此,以教師專業化理論為指導、適應新課程的教學需要來構建教師的多元知識結構成為校長引導教師專業成長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校長隊伍(特別是中小學校長)要加強人文知識修養,要具有跨學科的教學指導能力,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展。
(四)關注教師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展
課程改革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養成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的改變直接導致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執行者,而是一個主動的引導者、研究者和創造者。新的課堂教學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教學創新能力、生成性資源處理能力、設計開放性作業能力、課程開發能力、組織差異教學能力、評價學生行為能力、交往溝通能力和促使學生自我發展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長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必須在學校適時開展培訓,組織必要的能力提升競賽活動,推行有效課堂評估制度,申報相關的研究課題,讓教師全部參與到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之中,在實踐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
(五)關注教師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展能力的提高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教師的終身學習。教師如果不進行終身學習,就很難勝任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校長,應該幫助教師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發展的能力,多方面努力營造教師終身學習體系:一是有步驟的派遣教師參加正規化培訓;二是大力開展校本培訓研修,構建學習型學校;三是制定相應的制度,激勵教師個體的自主發展。

閱讀全文

與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