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企業文化的演講稿
企業文化講稿
企業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可以使新進員工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另外企業文化是公司員工長期積累並得到公司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體系,將公司的文化傳授給新進入者,可以使他們快速融入公司。
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塑造為核心,提升企業績效和管理水平為目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包涵兩個要素:一是核心理念是否正確、清晰與卓越,二是這種理念是否夠宣傳貫徹下去,讓每個員工認同並且體現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其實並不缺乏優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為本、追求卓越、誠信、創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業間沒有本質差別,只是體現在工作方法與行為上,卻有本質的區別,這就需要通過構建完整的培訓體系來使全體員工了解企業理念是什麼,如何將企業理念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
主要目標
公司文化是一種資源,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素質。
凝聚作用--以良好的人際關系減少了內部的摩擦與消耗,增強了內聚力。
導向作用--用共同的價值觀產生的內在號召力,引導員工朝共同方向努力。
內容要求
一、內容要求層次性
很多企業在進行文化培訓,恨不得所有的人都來聽,有時一個教室有一兩百人,企業各個層級和部門的人都有,講師也是「眉毛鬍子一把抓」 ,不分對象,跟誰都是一個內容,這樣往往沒有好的效果,在企業進行文化建設的初期,需要對企業文化理論有基本了解的時候,可採用這樣的培訓I方法,但如果進行深入的文化建設,顯然這種方法是不夠科學的。在進行企業文化培訓時,需要針對不同層級和職能的人,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比如著名的HP公司,他們的培訓非常的優秀,從員工進行公司開始,就要接受各種不同內容的培訓,基本的思路是根據員工的工作內容和成熟度,培訓過程是由「硬」到軟「的,課程從技術業務知識到溝通技巧再到文化、思維,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從企業的層級別來看,高層需要了解企業文化的本質、與傳統文化的關系、與戰略、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如何實施文化變革等內容中層的側重點在於如何在領導下屬、實施考核、團隊建設中體現企業文化,即企業文化與管理技能的結合,沒有優秀的領導技能就無法傳揚公司的文化,而基層人員則更需要理解本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以及如何把在工作中體現出企業文化;新進人員需要認識公司的歷史和文化、先進人物事跡、行為規范等。由此可見,如果沒有針對性,實行大鍋燴式的企業文化培訓,往往沒有效果。
從企業職能別來看,不同部門對企業文化的需求也不一樣,營銷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促銷推廣、廣告公關等內容;人力資源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招聘、培訓、考核、薪酬、激勵、獎懲、任免等工作的有機結合;生產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如何體現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流程改造、操作規范等環節;財務部門則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在投融資、預決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應用;其他部門的文化培訓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
二、形式要求生動性
企業里的培訓與我們在學校里接受的教育有顯著不同,一方面在於作為成年人,對單純的知識教育興趣度很低,吸收困難,另一方面在於企業培訓講求投資回報率,即必須能夠提升員工的能力和素質,對企業業績有貢獻。企業文化培訓也不例外,傳統的講授式的培訓方式效果很不理想,沒有針對成年人學習的特點,也沒有針對企業的具體管理問題和經營特色,因此,往往讓人覺得企業文化培訓不能立竿見影。
誠然,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比較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以價值觀塑造為核心,以凝聚人心、提升管理水平為目的,他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由於企業文化缺乏統一的操作辦法,所以往往讓大家覺得很「虛 」。實際上,企業文化的好壞並不是學來的,而是「悟」來的,需要高層管理者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則,大力推行;中層管理者能夠理解並貫徹實施;基層人員則能夠把企業文化的各種理念體現在自己的工作中。由此看來,採取什麼樣的培訓形式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分層級和部門進行,否則就不會有好的效果。
採用各種硬性的規章制度可以讓企業管理嚴謹,但只能達到「不落後」,要成為「卓越」的企業,就必須靠文化來進行管理,要讓員工自覺自願地遵從和維護企業的制度和文化,這就需要員工的感悟。感悟是一種境界,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培訓方法,包括講授式、案例學習式、研討會、活動、游戲、拓展訓練、團隊訓練等,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點,要根據培訓內容和對象來選擇,比如講授式一般適合針對高層的比較理論的課程,而活動、游戲式的培訓方式則適合需要感悟和體驗的課程,研討式更適合需要員工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並形成共識的課程。
三、組織要求完整性
企業老總往往比較重視企業文化培訓,一般把企業文化的培訓工作放到人力資源部或者黨委辦公室這樣的部門,但老總往往對培訓的組織工作很不滿意,缺席率高,員工興趣不大,花了錢卻看不到效果。
企業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不但需要企業上下對文化的內涵達成共識,還需要調用一定的人員和資源進行企業文化培訓的組織和實施工作。
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構建了完整的企業文化培訓體系,比如GE公司的前總裁傑克。韋爾奇不但自己定期親自在GE培訓學院對各級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而且要求中高層管理者都能夠結合自己的工作,設計專門的培訓課程,其中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摩托羅拉公司的培訓體系也很健全,員工從進入公司的一天起,就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並且能夠自覺自願的遵從和維護公司的文化。
主要內容
1、公司如何對待員工的主要思想與配套措施,如公司如何對待員工,有哪些福利措施,為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創造了哪些環境,個人在公司的發展前景等。
2、突出公司的文化願景、戰略及核心價值觀。
3、發生在企業的有名的故事與案例,讓大家在一種身臨其境的過程中學習公司的文化。
4、文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及與公司文化保持一致的方法與重要性。
5、公司員工的行為准則。
主要辦法
1、突出文化的作用與文化建設的重點,讓大家在第一時間就對公司的文化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並樹立一種必須在行動、思想上與公司保持一致的意識。此項工作必須由一個比較了解公司發展歷程、戰略思想及企業文化的精髓的資深員工來完成,包括公司的發展歷程、公司文化的核心及形成的一些行為、制度文化和有效的文化建設方法與載體。
2、很多大中型公司的員工上班了兩三年還不知道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的模樣,更無從了解公司高層對員工的態度與思想。如果讓員工在進公司的第一天就與公司高層領導見面,會讓新進者對公司及公司領導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在第一時間樹立一種為公司服務的意識。
3、准備一份優秀的學習性文本,最好有一份全面介紹企業各方面情況的員工手冊等,讓員工可以進行隨時隨地學習,對自己的思想與行為進行調整和約束。
4、為每一個新進的員工指定一個合適的入職指導人,加強對新員工入職的指導。
5、動態信息掌控。每隔一段時間對新入職員工進行一次互動交流,如部分員工的座談會,問卷調查等,了解員工在融入企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教育。
注意事項
(一)突出個性
企業文化對於任何企業而言都是個性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企業文化是沒有個性的企業文化,即使落實到具體實際中去,也變成了「形而上學「 的模式。建設企業文化不能模仿,否則就像影子一樣顯現不出來。所以,企業文化必須分析整台不同的價值觀念,精心提煉出最適合本企業發展、最有價值的精神。在進行企業文化培訓時,也需要形成個性,要針對不同層級和職能的人,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從企業的層級來看,高層需要了解企業文化的本質、與傳統文化的關系、與戰略和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如何實施文化變革等內容;中層的側重點在於如何在領導下屬、實施考核、團隊建設中體現企業文化,即企業文化與管理技能的結合,沒有優秀的領導技能就無法傳揚企業的文化;而基層人員則更需要理解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以及如何在工作中體現出企業文化:新進人員需要認識企業的歷史和文化、先進人物事跡、行為規范等。從企業的職能來看,不同部門對企業文化的需求也不一樣,人力資源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招聘、培訓、考核、薪酬、激勵、獎懲、任免等工作的有機結合生產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如何體現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流程改造、操作規范等環節:財務部門則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在投融資、預決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應用;營銷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促銷推廣、廣告公關等內容的關系;其他部門的文化培訓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由此可見,如果沒有針對性,實行 「大鍋燴」式的企業文化培訓,往往沒有效果。
(二)強化組織保證
企業文化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形成系統全面的組織保證體系。在企業文化中,管理者是企業利益的代表者,是下屬發展的培養者,是新觀念的開拓者,是規則執行的督導者。在企業文化培訓中,企業管理者起著決定性作用,搞好企業文化培訓,關鍵在於管理者特別是各部門的一把手。如果沒有管理者的以身作則,要想培育和鞏固優秀的企業文化是相當困難的。這就要求企業文化的培訓首先要提高企業各級管理者的素質,充分發揮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骨幹帶頭作用,管理者的政治素質、精神狀態以及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著企業文化培訓的作用和力度,只有把企業管理者的示範作用、主導作用和戰略思考同廣大普通員工參與的基礎作用、主體作用、扎實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企業文化真正融入企業中。同時要建立健全系統全面的企業文化管理機制,制定企業文化培訓責任制,把企業文化培訓納入到各級管理者的責任考核之中,作為對管理者獎懲的重要依據之一,各部門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逐步形成企業內部全員參與的企業文化格局。只有企業的各級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真正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企業文化培訓的組織力度才可以得到加強,培訓才能扎實有效地向縱深發展。
(三)形成體系
企業文化培訓的目的是要讓員工提高綜合素質,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使企業文化培訓能長期持續地發揮作用,就必須建立個符合企業實際的企業文化培訓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適應自身企業文化培訓體系的基本步驟是:第一,要對本企業現狀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把握住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第二,擬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構想,組織專家論證和員工討論第三。確定企業文化的摹本素,而後依據崗位不同分解為相應的要點,從而建立完整的企業文化培訓體系;第四,廣泛宣傳,形成輿論,使企業文化培訓體系滲透到每一位員工的頭腦里:第五,編制規劃,分步實施,實現管理的整體優化。
五項原則
1、目的性
這里的目的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定位;二是企業文化考核的目標和方向。
2、開放性
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服務於企業,服務於客戶,那麼企業就必須與外界接觸,那麼企業文化考核就需要具有開放性。
3、創新性
市場是不斷進步的,企業也在不斷發展,那麼企業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務於企業就必須不斷發展創新。
4、參與性
參與性或者說是人性化,企業文化考核的主體是「人」,企業文化的參與者也是「人」,企業文化的建設始終圍繞著「人」來展開,那麼企業文化的建設就必須人性化!
5、獨特性
不同的行業擁有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企業應結合行業的特徵及自身的特點建立特色的企業文化。
五個方面
1、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戲規則,所以始終會以「解決問題」做為自己的宗旨。
2、企業文化是被大家認為有效的而共享,並共同遵循並自覺維護的;
3、企業文化是習得的
4、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
5、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
考核要素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1],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北京藍島商業大廈創辦於1994年,它以「誠信為本,情義至上」的經營哲學為指導,「以情顯義,以義取利,義利結合」,使之在創辦三年的時間內營業額就翻了一番,躍居首都商界第4位。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准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准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
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4.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企業道德與法律規范和制度規范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
5.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6.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
7.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8.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9.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所經營的活動范圍和層次,具體的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內容為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形象。
2. 在線等一篇新員工入職培訓時領導講話稿
我們有幸獲得了與你們的合作,今後我們將在共同信任的基礎上,度過在公司工作的歲月。這種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奮斗的橋梁與紐帶。
XX公司是...企業。以它的歷史使命,它需要所有的員工必需堅持合作,走集體奮斗的道路。沒有這一種平台,你的聰明才智是很難發揮,並有所成就的。因此,沒有責任心,不善於合作,不能集體奮斗的人,等於喪失了在華為進步的機會。
進入XX並不意味著高待遇,因為公司是以貢獻定報酬的,憑責任定待遇。對新來員工,因為沒有記錄,晉升較慢,為此十分歉意。如果您是一個開放系統,善於吸取別人的經驗,善於與人合作,藉助別人提供的基礎,進步就會很快。如果封閉自己,怕工分不好算,就需要較長時間,也許到那時,你的工作成果已沒有什麼意義了。
實踐是您水平提高的基礎,它充分的檢驗了您的不足,只有暴露出來,您才會有進步。實踐再實踐,尤其對青年學生十分重要。唯有實踐後善於用理論去歸納總結,才會有飛躍的提高。有一句名言,沒有記錄的公司,遲早要跨掉的,多麼尖銳。一個不善於總結的公司會有什麼前途,個人也不是如此嗎?
實踐改造了人,也造就了一代華為人。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工人做起,已經在公司深入人心。進入公司一周以後,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在內地取得的地位均消失,一切憑實際才幹定位,已為公司絕大多數人接受。希望您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不撓地前進,不惜碰得頭破血流。不經磨難,何以成才。
公司要求每一個員工,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我們這個多災多難、剛剛開始振興的民族。只有背負著他們的希望,才可有進行艱苦的搏擊,而無怨言。我們總有一天,會在世界通信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位子。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要做對不起祖國、對不起民族的事情。要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與管理。對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後才可以不遵守。不貪污、不盜竊、不腐化。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堅持真理,善於利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提高自己,幫助別人。
您有時會感到公司沒有真正的公平與公正。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您不能對這方面的期望值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機會總是均等的,只要您努力,您的主管會了解您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後如何能做大梁。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決不至於黑白顛倒,差之千里。您有可能不理解公司而暫時的離開,我們歡迎您回來。您更要增加心理的承受能力,連續工齡沒有了,與同期的夥伴的位置拉大了。我們相信,您會加步趕上,但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長的。
希望丟掉速成的幻想,學習日本人的踏踏實實、德國人的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真正生活中能把某一項技術精通就是十分難的。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難熟能生巧。您什麼都想會、什麼都想做,就意味著什麼都不精通,任何一件事對您都是做初工。努力鑽進去,興趣自然在。我們要造就一批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有真正動手能力、管理能力的幹部。
機遇偏多於踏踏實實工作者。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門總經理為首的首長負責制,它隸屬於各個以民主集中制建立起來的專業協調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委員來自相關的部門,組成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管理。議事、不管事。有了決議後由各部門總經理去執行。這種民主原則,防止在一長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問題上,發揮了集體智慧。這是公司六年來沒有摔大跟頭的因素之一。民主管理還會進一步擴展,權威作用也會進一步加強,這種大民主、大集中的管理,還需長期探索,希望您成為其中一員。
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級領導工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對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您要十分認真地去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積累您的記錄。要尊重您的現行領導,盡管您也有能力,甚至更強。否則將來您的部下也不會尊重您。要有系統、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議,您是一個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議,對您是不負責任,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特別是新來,不要下車依始,哇啦哇啦。要深入地分析,找出一個環節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踏踏實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做。不要嘩眾取寵。
在公司的進步主要取決您的工作成績,一個高科技產業,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業余時間可安排一些休閑,但還是要有計劃地讀些書。不要搞不正當的娛樂活動,絕對禁止打麻將之類的消磨意志的活動。為了您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受人尊重的人,望您自律。誰為誰服務的問題一定要解決。公司總的是為用戶服務,但具體來講,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戶,就是您的「上帝」。您必須認真對待每一道用戶。
公司在飛速的發展,迫切地需要幹部,希望您加速磨煉,與我們一起去擔起明天的太陽
3. 從如何通過"零缺陷"管理理念創造性提高我們的學習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個建議,撰寫不少於200字競選演講稿
培訓,也不是司空見慣的那種將員工集中起來進行照本宣科,而是先從高層管理人員開始,讓高層管理人員首先接受消除錯誤的 「零缺陷」的質量管理指導思想。先期用4天時間對管理人員集中培訓,讓管理層理解「零缺陷」是一種工作態度,是質量工作的核心。同時還要讓這些管理人員學習質量改進、培訓的14個步驟,以及建立質量改進小組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方法。經嚴格的培訓以後,參加學習的主管就可在質量改進的14個步驟中,擔任其中一項的負責人,並由這些主管組織員工參與每月開展一次的質量改進活動。 對於全體員工的培訓則分10次進行,每周一次,每次2.5小時。學習的目的是讓員工理解質量的內涵;掌握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以及不斷改進供應者和使用者。此時的教師就是先期參加培訓並得到認可的主管人員。培訓方法除了講解、分析影視案例外,還要求員工在課余時間完成有關作業。作業的解答必須結合員工自己的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可以說作業的解答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的答案的,員工只有在理解並消化接受了質量管理學說,加上熱情地投入才能完成作業。完成的作業還要交員工的主管審閱、交流,以加強主管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也從中檢查員工對所學質量管理學說的接受與否,接受的程度及運用的情況,還有哪些地方需要繼續改進、提高,主管看後還需簽字認可。專家則每月來公司一次,先找主管了解當月的活動狀況,隨後指出需要改善、提高的幾個方面,然後召開全體質量改進小組成員會,對本次活動作出小結。 培訓後,公司員工把「零缺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工作理念,樹立起為用戶的成功而製造、安裝的觀念。對於用戶提出的需求、要求,公司在不計成本予以滿足的同時,也總是找出問題的根源,以避免同類缺陷的再次發生。例如,一次有一蘭州的用戶購買兩台移動式產品,在蘭州地區使用一直不正常,公司為解決該用戶的問題,先後10餘次派員工到現場服務、排除故障、查找根源。經不斷分析、排查,最後終於找到了根源,原來是該類型號的機器難以適應高原的環境,隨後為用戶調換了適應高原環境的相應機器。為此公司共計支出達60餘萬元。事後,公司對生產製造的機器均註明使用的海平面高度,還要求銷售人員在簽訂合同時先了解用戶的要求、使用環境條件等,避免此類不符合要求的事再次發生。 對於像上海英格索蘭公司這樣有兩億元產值的企業來說,要把好產品質量關,通常需要設置20~30位專職檢驗員,而在上海英格索蘭公司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將檢驗員的職責分解到過程的每個環節,把質量檢驗工作向兩頭延伸,每個製造人員同時也是「檢驗員」,既不讓不合格品在自己這一環節進入過程,也不讓不合格品移到下一環節。 公司員工從培訓中知道了,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不是超過質量成本允許的指標與否,而是消除不符合需要增加多少支出。為不斷減少缺陷,公司於1994年確定由技術、生產、服務、物資采購等部門共同實施質量成本的計算。到1997年為止,不符合要求的代價已從1994年的產值絕對值3.3%降到了2.4%。 質量理念的牢固確立,對公司內部的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帶來了明顯而有力的保證。對於內部審核、管理者評審、外審中找出的不符合項,能及時地進行改進。上海英格索蘭壓縮機有限公司確定還要繼續降低不符合要求的代價,同時將實施質量成本計算的范圍擴展到所有部門,要做到價值、服務上去,價格下來。 幾年來的實踐,使公司的員工感到,引進的不僅是教材,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有質量思想、理念,使員工確立了質量意識、質量觀念、質量價值觀、顧客(包括內部顧客)滿意的觀念,而這些是難以用數萬美元來交換的。企業文化的建立,使上海英格索蘭公司不論市場怎樣變化,每年都能以良好的經濟增長率向顧客提供不斷完善的產品。這一切充分證明,花7萬美元引進的教材,不,更確切地說是引進了質量理念,並營造出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企業文化,是非常值得的。 經過一年的培訓,員工明確了作為一個過程的工作,首先要明確用戶的要求,在保證符合要求的輸入下,通過控制(設備、工具、培訓、程序、質量要求等)使輸出能滿足用戶要求。 在這需要員工積極參與、熱情投入的培訓中,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也培養了起來,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有了根本的改變。 管理人員的觀念也有了根本的改變。原來把員工作為部屬來看待,工作中有了問題,往往想到的是應從員工方面尋找,然後就是批評、教育、幫助。現在,是將員工作為「內部顧客」來對待,努力為員工提供服務,滿足他們工作成功所需要的要素。員工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不是一味地批評,而是幫助員工尋找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改進工作,杜絕以後再次出現同類的工作問題。 管理者和員工都明白,公司的每個員工,到公司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公司的成功以及個人的成功,工作中有了過失,需要共同的努力來加以克服。首先是了解問題的狀況,然後確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及要求。在過程中,不是去責怪因過失造成問題的人,而是發揮團隊精神,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源,並從根本上予以解決,最後經評估確認解決的效果,實施PDCA循環。由此也達到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處罰責任人的目的。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員工也知道了過失及消除過失所要付出的代價,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員工問題的思路和樹立起不向缺陷妥協的觀念。員工是企業成功的的一個因素,公司與員工互相依存的關系也就確定下來,追求共同成功,不斷滿足用戶需要的企業文化也就在這過程中逐漸建立了起來。
4. 求一份銀行的,中年員工通過培訓成功轉崗、適崗的體會和感受的演講稿,急急急!
大姐(大哥)啊,我也在找啊!
5. 楷模傢具廠家培訓新員工准備演講稿
今天,我要講的是:提高員工素質!
談到如何提高員工的素質,認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個問題只是一種表象,在們這個行業中,現階段員工素質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更深層和更重要的覺得在於決策者和經營管理者自身素質的提高。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有一個事實不能迴避,那就是們的經營者,特別是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並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創業者,在過去特定的行業環境中同樣為生存而適應這個行業,在們身上也帶有部分行業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特徵,這一點需要們認識並重視。同時要盡可能的擺脫某些消極的習慣在決策和管理中的出現,用現代工商管理思想的方法全面武裝和充實自己。因為「此時非彼時。」其次,在管理理論中有一種說法,一個企業就象一個人一樣,同樣有性格,個人的性格類比於企業的企業文化。一個企業決策者的思維和行為特徵將直接決定和影響下屬和企業在公眾中的行為印象。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企業的決策者或管理者的性格在平時更多的表現為一種急躁的成分,那麼,們可以想像,這個企業的各級管理層和執行層的特徵和行為表象會出現穩重的特徵嗎?再者,想必們都知道,「一隻虎帶領一群羊」和「一隻羊帶領一群虎」的含義。這些都直接說明,提高員工素質的前提必須是們的決策者以及經營管理者首先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在決策者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覺得提高員工的素質和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關系最為密切。們平時聽得較多的是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然而,片面的追求「顧客滿意度」很容易導致對「員工滿意度」的忽視,要知道,企業市場行為的全部過程自始至終都體現著員工參與的主導作用。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把激發員工的忠心和進取心放在首位,給大家營造出一個快樂舒心的工作環境,進而產生最佳的工作成果,已經成為企業長遠競爭並取得優勢的首要因素。但時,現實是在一些企業的決策者看來,中國現在是一個人力資源嚴重過剩的國家。他們認為中國什麼都缺,惟獨人才不缺,因為一方面市場上有大量「伺機而動」的熟練員工可供挑選;另一方面,企業如果對員工投資培訓,員工長了本事就遠走高飛,企業豈不成了其他企業的培訓部?於是,很多企業只希望從別處挖來能人,卻不願自己培養頂樑柱,而能人既然可以從別處挖來,或遲或早也很可能被別人從自己手中挖走。與企業對人才缺乏信任相對應的,必然是造成人才對企業缺乏忠誠。在歐美高GDP國家的企業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是怎樣留住人才,亞太地區的一些低GDP國家的企業,則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聘人才上。們的企業太不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在留住員工方面的投入十分不足。比如,很多企業的員工沒有交流的平台,企業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員工很難參與決策,很難將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相結合。
根據們熟知的「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原理。企業人力資本投入指數與企業效益成正比,說明企業通過對人力資本的加大投入,最終促成了一個「企業人力資本投入加大——員工素質提高——對企業的忠誠度和貢獻率提高——企業效益提高——企業人力資本投入繼續加大」的良性循環。反之,如果企業都擔心成為其他企業的培訓部,又都巴不得把其他企業變成自己的培訓部,整天只想著怎麼把其他同行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挖過來,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個「企業人力資本投入不積極——員工素質提升不快——對員工缺乏忠誠和貢獻率低——企業效益低——對員工缺乏吸引力——企業患上人才投資恐懼症」的惡性循環。
那麼,在具體培訓員工素質方面,認為需要從員工的價值觀、人生觀、文化素質、技術素質、思想素質、創新素質、道德水準、溝通能力、行為規范、團隊精神以及們這個行業特有的藝術素養等方面進行全面而卓有成效的培訓,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營造積極的企業文化,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強大和持久的競爭力。
我們常常說一家公司有沒有發展的前途,要看三樣東西:「一是有沒有一個好的產品,應是它一切運作的最終結果是否能夠讓市場接受;二是有沒有一個好的領導,這意味著這家公司難否在以後的日子中保持一個穩定的發展;三是有沒有一批好的員工,這是公司能否在競爭中取主動,在發展中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
在這里我們主要談一談員工對於公司發展的作用。
在很多人的心裡,一家所謂的成功企業主要是由於該企業有一個很好的領導,也就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的訴諸報端的那些人物頭像的大照片,然後這些人士也應會在一些場合大談自己作為「VIP」的心得與體會,但是應該看到的是他的身後往往站著一大批的人,這批人有的顯山露水大踏步,有的默默無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的能力高低,士氣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以及公司的發展。
我們的一些經理人,領導人往往對自己的下屬士氣時高時低感到不解,在這里我們要討論一下員工士氣的問題。
一般而言,員工缺乏士氣與生產力水平低,病態和上升的人員流動率有關。因此,提高士氣能增加員工的生產力和工作滿足感,減少壓力和降低人員流動率。
以下是幾個途徑:
曾經有一位大仙說過環境對人的心理有著不可你估量的影響,這里的環境不僅僅是指自然的辦公環境,還應該包括人為的「心理環境」。
建議每一個公司的經理都應該向室內裝飾師征討意見,看看傢具應如何擺設,何種傢具可創造合適的公司形象和悅目環境,應用哪種地板或地毯,如何處理窗戶。並且考慮牆紙或油漆的顏色是否理想,眾所周知顏色搭配會影響心情。
接下來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解決「心理環境」的問題了。
第一是降低噪音,在自然環境的改變上,專家們認為噪音容易引起緊張,降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減輕噪音的最佳方法是安裝隔音板。提高注意力將實現更大的創造力和更多的革新。
同樣的對於「心理環境」的建設而言,噪音指的是一些不利於內部團結,不於利於員工進步的不同的聲音,比如說在一段人員的頻繁流動後,公司內部出現的「是不是要倒閉」,是不是要「變動」之類的傳言,對於這種噪音,領導人要做的應該是清除一些,對目前出現的現象進行一些有力的解釋,所謂的「安定人心」應是這樣的。
提供足夠的空間給每一位員工工作這一點很重要。
狹窄的空間讓人緊張,引起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個別人甚至心臟病發作。如果改變每個人周圍的空間地方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嘗試保持一些地方寬闊、不喧鬧,設些讓員工喘喘氣的公開地方。
注意,提供公開空間很重要,這些公開地方至少應有一些小椅子,讓員工在休息時加強溝通,這個設置的目標是防止同事間和整家公司的孤立和分離。
從「心理環境」的建設上來講,一個良好的空間也能夠使得員工對工作有一個良好的變化,有一些公司認為員工只是一些無意識無思想的「幹活的」,於是在一些公司的決策上進行獨斷專行,尤其是在一些與員工利益相關的事件上進行一些「說了算」的行為,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做法,至少在對於員工的士氣的影響上起了一個不好的作用。
空間的建設在一定的意義上還包括給員工一個良好的工作空間,:各個必要的設施是不是已經齊備;是否有一個好的發展空間:在各人的發展過程當中是不是會有一個好的機會與進步的機會;是否有一個好的建議空間:你對公司有用的建議是不是會採用。
一個好的空間說起來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好卻並不容易。
發出感謝表示你注意到員工對工作的貢獻。這種投資並不昂貴,就可擁有忠心和有生產性的員工,如果不能夠在物質的利益上有所體現,至少在精神是,搞一些成就證書頒發給傑出的員工,它們可成為你的員工自豪的源泉。我們看到有一些公司的領導對於一些肯定的話往往不願意出口,不知道他們的想法是什麼,其實有時候一句叫好的話往往比幾十塊的獎勵更能夠讓員工士氣高漲。
同時,作為一個領導人要切記:不要做統治者。經理們的統治者形象會引起員工的不滿。委派任務更為有效的方式是營造「我們一起干」的形象。你可以在一些適當的時機派發不署名的意見征詢表,請求寫入新見解和目前讓人不滿的地方。並從中取得一些可用的東西。充當積極的聆聽者,這是最重要的素質,可以防止招致大損失的錯誤,有助他人知道你理解他們的憂慮。
6. 濟南力諾光伏新員工培訓的5分鍾演講稿
很高興來到力諾光伏,謝謝大家。今後在力諾我會付出我的青春,為力諾爭光。
勤勤懇懇,奮斗不懈。
7. 在線等一篇新員工入職培訓時領導講話稿
我們有幸獲得了與你們的合作,今後我們將在共同信任的基礎上,度過在公司工作的歲月。這種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奮斗的橋梁與紐帶。 XX公司是...企業。以它的歷史使命,它需要所有的員工必需堅持合作,走集體奮斗的道路。沒有這一種平台,你的聰明才智是很難發揮,並有所成就的。因此,沒有責任心,不善於合作,不能集體奮斗的人,等於喪失了在華為進步的機會。 進入XX並不意味著高待遇,因為公司是以貢獻定報酬的,憑責任定待遇。對新來員工,因為沒有記錄,晉升較慢,為此十分歉意。如果您是一個開放系統,善於吸取別人的經驗,善於與人合作,藉助別人提供的基礎,進步就會很快。如果封閉自己,怕工分不好算,就需要較長時間,也許到那時,你的工作成果已沒有什麼意義了。 實踐是您水平提高的基礎,它充分的檢驗了您的不足,只有暴露出來,您才會有進步。實踐再實踐,尤其對青年學生十分重要。唯有實踐後善於用理論去歸納總結,才會有飛躍的提高。有一句名言,沒有記錄的公司,遲早要跨掉的,多麼尖銳。一個不善於總結的公司會有什麼前途,個人也不是如此嗎? 實踐改造了人,也造就了一代華為人。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工人做起,已經在公司深入人心。進入公司一周以後,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在內地取得的地位均消失,一切憑實際才幹定位,已為公司絕大多數人接受。希望您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不撓地前進,不惜碰得頭破血流。不經磨難,何以成才。 公司要求每一個員工,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我們這個多災多難、剛剛開始振興的民族。只有背負著他們的希望,才可有進行艱苦的搏擊,而無怨言。我們總有一天,會在世界通信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位子。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要做對不起祖國、對不起民族的事情。要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與管理。對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後才可以不遵守。不貪污、不盜竊、不腐化。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堅持真理,善於利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提高自己,幫助別人。 您有時會感到公司沒有真正的公平與公正。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您不能對這方面的期望值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機會總是均等的,只要您努力,您的主管會了解您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後如何能做大梁。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決不至於黑白顛倒,差之千里。您有可能不理解公司而暫時的離開,我們歡迎您回來。您更要增加心理的承受能力,連續工齡沒有了,與同期的夥伴的位置拉大了。我們相信,您會加步趕上,但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長的。 希望丟掉速成的幻想,學習日本人的踏踏實實、德國人的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真正生活中能把某一項技術精通就是十分難的。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難熟能生巧。您什麼都想會、什麼都想做,就意味著什麼都不精通,任何一件事對您都是做初工。努力鑽進去,興趣自然在。我們要造就一批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有真正動手能力、管理能力的幹部。 機遇偏多於踏踏實實工作者。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門總經理為首的首長負責制,它隸屬於各個以民主集中制建立起來的專業協調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委員來自相關的部門,組成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管理。議事、不管事。有了決議後由各部門總經理去執行。這種民主原則,防止在一長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問題上,發揮了集體智慧。這是公司六年來沒有摔大跟頭的因素之一。民主管理還會進一步擴展,權威作用也會進一步加強,這種大民主、大集中的管理,還需長期探索,希望您成為其中一員。 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級領導工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對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您要十分認真地去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積累您的記錄。要尊重您的現行領導,盡管您也有能力,甚至更強。否則將來您的部下也不會尊重您。要有系統、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議,您是一個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議,對您是不負責任,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特別是新來,不要下車依始,哇啦哇啦。要深入地分析,找出一個環節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踏踏實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做。不要嘩眾取寵。 在公司的進步主要取決您的工作成績,一個高科技產業,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業余時間可安排一些休閑,但還是要有計劃地讀些書。不要搞不正當的娛樂活動,絕對禁止打麻將之類的消磨意志的活動。為了您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受人尊重的人,望您自律。誰為誰服務的問題一定要解決。公司總的是為用戶服務,但具體來講,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戶,就是您的「上帝」。您必須認真對待每一道用戶。 公司在飛速的發展,迫切地需要幹部,希望您加速磨煉,與我們一起去擔起明天的太陽
8. 6S的起源有個故事,關於日本的,誰知道啊,我想放在給員工的培訓講義中
說起6S管理,首先得從5S談起。
5S管理法起源於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是日式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方法。5S即日文的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素養)這五個單詞,又被稱為「五常法則」。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於整理,終於整理整頓」。當時只推行了兩個S,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後因生產和品質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掃、清潔、素養,從而使應用空間及適用范圍進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漸問世,從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沖擊的作用,並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
根據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有的企業在原來5S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即形成了「6S」;有的企業再增加了節約(Save),形成了「7S」;也有的企業加上習慣化(Shiukanka)、服務(Service)及堅持(Shikoku),形成了「10S」,有的企業甚至推行「12S」,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從「5S」里衍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