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統計學》期末考試試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統計學》課程期末考試試卷(A卷)
2007 ~2008學年第一學期
課程所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哪個不屬於一元回歸中的基本假定( D )。
A.對於所有的X,誤差項的方差都相同
B.誤差項 服從正態分布
C.誤差項 相互獨立
D.
2.某組數據分布的偏度系數為負時,該數據的眾數、中位數、均值的大小關系是( A )。
A.眾數>中位數>均值
B.均值>中位數>眾數
C.中位數>眾數>均值
D.中位數>均值>眾數
3.一元回歸方程為y=11.64一0.25x,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自變數平均增長一個單位,因變數減少0.25個單位
B.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成正相關關系
C.
D.
4.有甲乙兩組數列,則( A )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高。
A. 1< 2 1> 2,則乙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高
B. 1< 2 1> 2,則乙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低
C. 1= 2 1> 2,則甲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高
D. 1= 2 1< 2,則甲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低
5.某連續變數數列,其末組為開口組,下限為500,相鄰組的組中值為480,則末組的組中值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6.不受極端變數值影響的平均數是( D )。
A.算術平均數 B.調和平均數
C.幾何平均數 D.眾數
7.有20個工人看管機器台數資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資料編制頻數分布數列應採用( A )。
A.單項式分組 B.等距分組 C.不等距分組 D.以上幾種分組均可以
8.若無季節變動,則季節比率應為( B )。
A.0 B. 1 C. 大於1 D. 小於1
9.如果一個定性的變數有m類,則要引進( C )個虛擬變數。
A.m B.m+1
C.m-1 D.無法判斷
10.第一組工人的平均工齡為5年,第二組為7年,第三組為10年,第一組工人數占總數的20%,第二組佔60%,則三組工人的平均工齡為( B )
A.8年 B.7.2年 C.5年 D.7.8年
11.某企業2007年各種產品的產量比2006年增長了8%,總生產費用增長了12%,則該廠2007年單位成本( D )
A.減少了0.62% B.增加了0.62%
C.減少了3.7% D.增加了3.7%
12.相關系數r與斜率b2的符號( A )。
A.相同 B.不同
C.無法判斷
13.已知小姜買的兩種股票的綜合價格指數上漲了24點,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盤價格為14元,前日股票的平均收盤價格為( C )
A.10.64 B.10.5
C.11.29 D.無法計算
14.若今年比去年的環比發展速度為112%,去年比前年的環比增長率為3%,那麼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長率為( D )。
A.9.0% B.7.4%
C.7.5% D.15.4%
15.已知今年增長1%的絕對值為0.54,去年比前年增長的絕對值為5,則去年比前年的增長率為( C )。
A.9.3% B.8.7%
C.10.2% D.無法計算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若干選項中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1.下列變數,屬於離散變數的有( A D E F )。
A.庫存產品數量 B.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
C.貨物總重量 D.按個計量的貨物數量
E.一條收費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會的出席人數
2.指出下列數據收集屬於通過實驗的方法收集數據的有(A B E )
A.培訓航空機票代理人的新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比較結果
B.通過讓兩組可以比較的孩子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組裝說明組裝玩具來比較這兩種組裝說明
C.一份產品評價雜志給它的訂閱者郵寄調查問卷,請他們為近期購買的產品排名
D.采訪一個購物中心的顧客,詢問他們為什麼在那裡購物
E.通過在兩個可比較地區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種不同的養老金促銷方法
3.下列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對的( A B D )。
A.按職工人數分組,相鄰組的組限可以重疊,也可以間斷
B.職工按工資分組,其組限必須重疊
C.學生按成績分組,其組限必須間斷
D.人按身高分組,其組限必須重疊
4.下列屬於質量指標指數的有( A B D E )。
A.價格指數 B.單位成本指數
C.銷售量指數 D.工資水平指數
E.勞動生產率指數
5.具體地說,如果出現下列( A B C )情況,暗示多元回歸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
A.模型中各對自變數之間顯著相關
B.線形關系顯著,回歸系數 的t檢驗卻不顯著
C.回歸系數的正負號與預期相反
D.
6.算術平均數具有下列哪些性質( B C )。
A. (X- )=最小值 B. (X- )=0
C. (X- )2=最小值 D. (X- )2=0
E. (X- )=1
7.在頻數分布數列中( C D E )。
A.總次數一定,頻數和頻率成反比 B.各組的頻數之和等於100
C.各組頻率大於0,頻率之和等於1 D.頻率越小,則該組數值所起作用越小
E.頻率表明各組變數值對總體的相對作用程度
8.標准差( C E )。
A.表明總體單位標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總體單位的一般水平
C.反映總體單位標志值的離散程度 D.反映總體分布的集中趨勢
E.反映總體分布的離中趨勢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題,每題5分,共10分)
1.什麼是年度化增長率?它有何用途?
2.數值型數據的分組方法有哪些?簡述組距分組的步驟。
(1)可分為單變數值分組和組距分組兩種分組方法。
單變數值分組:將一個變數值作為一組;適合於離散變數;適合於變數值較少的情況(+1)
組距分組:將變數值的一個區間作為一組;適合於連續變數;適合於變數值較多的情況;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可採用等距分組,也可採用不等距分組。(+1)
(2)A.確定組數:
(+1)
B.確定組距:組距(class width)是一個組的上限與下限之差,可根據全部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組數來確定(+1)
C.統計出各組的頻數並整理成頻數分布表。(+1)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變數完全相關,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個變數不相關。( 錯 )
2.如果各種商品價格平均上漲5%,銷售量平均下降5%,則銷售額指數不變。( 錯 )
3.連續型變數和離散型變數在進行組距式分組時,均可採用相鄰組組距重疊的方法確定組限。( 對 )
4.根據建立的直線回歸方程,不能判斷出兩個變數之間相關的密切程度。( 對 )
5.設P表示單位成本,q表示產量,則∑p1q1—∑p0q1表示由於產品單位成本的變動對總產量的影響。( 錯 )
四、計算分析題(共54分)
1.將某郵局中外發郵包樣本的重量近似到盎司為:21,18,30,12,14,17,28,10,16,25。計算這組數據的均值,中位數,眾數,極差,四分位間距,從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數據的分布形狀(10分)。
2.表1中列出了在一個為期三周的商務統計課程中學生課外學習的小時數和他們在課程結束時的測試分數的樣本數據如下:
表1 學生課外學習時間及考試分數統計表
學生樣本 1 2 3 4 5 6 7 8
學習時間,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
考試分數,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
利用EXCEL進行回歸,結果如下表:(共15分)
SUMMARY OUTPUT
回歸統計
Multiple R 0.862109
R Square 0.743232
Adjusted R Square 0.700437
標准誤差 6.157605
觀測值 8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歸分析 1 658.5034 658.5034 17.36738233 0.005895457
殘差 6 227.4966 37.9161
總計 7 886
Coefficients 標准誤差 t Stat P-value
Intercept 40.08163265 8.889551 4.50884785 0.004065471
X Variable 1 1.496598639 0.359119 4.16741915 0.005895457
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學習時間與考試分數之間的相關系數是多少,考試分數的變差中有多少是由於學習時間的變動引起的? 86.21% 74.32%
(2) 根據EXCEL回歸輸出結果,寫出估計的回歸方程並解釋回歸系數的實際意義。
(3) 檢驗線性關系的顯著性 。
(4) 根據標准化殘差圖判斷關於隨機誤差項正態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
標准化殘差分布在-2~2之間,因此關於隨機誤差項服從正態分布的假定成立
3.隨機抽取了15家大型商場銷售的同類產品的有關數據(單位:元),利用EXCEL進行回歸,結果如下表:(共15分)
SUMMARY OUTPUT
回歸統計
Multiple R 0.593684
R Square 0.35246
Adjusted R Square 0.244537
標准誤差 69.75121
觀測值 15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歸分析 2 31778.15 15889.08 3.265842 0.073722186
殘差 12 58382.78 4865.232
總計 14 90160.93
Coefficients 標准誤差 t Stat P-value
Intercept 375.6018288 339.410562 1.10662976 0.290145025
X Variable 1 0.537840951 0.21044674 2.55571054 0.02519961
X Variable 2 1.457193542 0.667706586 2.18238606 0.049681066
相關系數矩陣
Y X1 X2
Y 1
X1 0.308952067 1
X2 0.001214062 -0.8528576 1
註:X Variable 1為購進價格/元
X Variable 2為銷售費用/元
因變數Y為銷售價格/元
(1)指出Y與X1,Y與X2之間的相關系數,是否有證據表明購進價格、銷售價格與銷售費用之間存在線性關系? 0.3089 0.0012 沒有,因為相關系數較小
(2)根據上訴結果,你認為用購進價格與銷售費用來預測是否有用?沒用
(3)根據EXCEL回歸輸出結果,寫出估計的回歸方程並檢驗線性關系是否顯著( )。不顯著
(4)解釋判定系數R2,所得結論與問題(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銷售價價格的總變差中,被估計的回歸方程所解釋的比例是35.25%,一致。(+3)
(5)X1與X2之間的相關系數是什麼?意味著什麼?高度相關
(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你對模型有何特長建議?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進一步檢驗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對X1與X2的樣本相關系數進行顯著性檢驗(rx1x2=-0.8529),如果是顯著,即可確定為存在多重共線性。(+2)
對模型有何特長建議:根據研究目的,刪掉相對次要的解釋變數。(+1)
4.一公司生產的三種產品的有關如下數據如下表所示 (共14分):
商品 計量單位 銷售量 單價(萬元)
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
甲 公斤 400 480 0.8 0.82
乙 噸 80 88 1.15 1.05
丙 件 50 60 1.20 1.38
(1)計算三種產品的銷售額指數;
(2)計算三種產品的銷售量指數;
(3)計算三種產品的單位價格指數;
(4)計算分析產量和單位價格的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相對數和絕對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007 ~2008學年第一學期
《統計學》課程期末考試試卷標准答案(A卷)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A) 2.(A) 3.( C) 4.(A) 5.(D)
6.(D) 7(A) 8( B) 9.(C) 10.(B)
11.(D) 12.(A) 13.(C) 14.(D) 15.(C)
二、 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1.(ADEF) 2.(ABE ) 3. (ABD ) 4.(ABDE) 5.(ABC)
6.(BC ) 7.(CDE) 8.(CE)
三、 簡答題(本大題共2題,每題5分,共10分)
1. 什麼是年度化增長率?它有何用途?
(1)增長率以年來表示時,稱為年度化增長率或年率,(+2)
其計算公式為:
m 為一年中的時期個數;n 為所跨的時期總數
季度增長率被年度化時,m =4
月增長率被年度化時,m =12
當m = n 時,上述公式就是年增長率 (+2)
(2)可將月度增長率或季度增長率轉換為年度增長率,實現增長率之間的可比性。(+1)
2. 數值型數據的分組方法有哪些?簡述組距分組的步驟。
(1)可分為單變數值分組和組距分組兩種分組方法。
單變數值分組:將一個變數值作為一組;適合於離散變數;適合於變數值較少的情況(+1)
組距分組:將變數值的一個區間作為一組;適合於連續變數;適合於變數值較多的情況;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可採用等距分組,也可採用不等距分組。(+1)
(2)A.確定組數:
(+1)
B.確定組距:組距(class width)是一個組的上限與下限之差,可根據全部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組數來確定(+1)
C.統計出各組的頻數並整理成頻數分布表。(+1)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變數完全相關,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個變數不相關。(×)
2.如果各種商品價格平均上漲5%,銷售量平均下降5%,則銷售額指數不變。(×)
3.連續型變和離散型變數在進行組距式分組時,均可採用相鄰組組距重疊的方法確定組限。(√)
4.根據建立的直線回歸方程,不能判斷出兩個變數之間相關的密切程度。(√)
5.設P表示單位成本,q表示產量,則∑p1q1—∑p0q1表示由於產品單位成本的變動對總產量的影響。(×)
五、計算分析題(共55分)
中位數的位置:(10+1)/2=5.5
中位數
從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數據的分布形狀:均值>中位數,正向(右)偏
(+2)
2.(1)學習時間與考試分數之間的相關系數是多少,考試分數的變差中有多少是由於學習時間的變動引起的?
r=0.862109, (+1)
R2=0.743232, 考試分數的變差中有74.3232%是由於學習時間的變動引起的。(+2)
(2) 根據EXCEL回歸輸出結果,寫出估計的回歸方程並解釋回歸系數的實際意義。
(+3)
回歸系數的含義表明學習時間每增加一個小時, 考試分數平均增加1.497分。(+2)
(3) 檢驗線形關系的顯著性
Significance F=0.005895457〈 =5%
線性關系顯著。(+3)
(4) 根據標准化殘差圖判斷關於隨機誤差項服從正態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
標准化殘差分布在-2~2之間,因此關於隨機誤差項服從正態分布的假定成立。(+4)
3. (1)指出Y與X1,Y與X2之間的相關系數,是否有證據表明購進價格、銷售價格與銷售費用之間存在線性關系
(1)ryxi =0.308952067 ryx2=0.001214062,
沒有證據。(+2)
(2)根據上述結果,你認為用購進價格與銷售費用來預測是否有用?
沒有用。(+2)
(3)根據EXCEL回歸輸出結果,寫出估計的回歸方程並檢驗線性關系是否顯著( )。
Significance F=0.073722> =5%
線性關系不顯著。(+3)
(4)解釋判定系數R2,所得結論與問題(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銷售價價格的總變差中,被估計的回歸方程所解釋的比例是35.25%,一致。(+3)
(5)X1與X2之間的相關系數是什麼?意味著什麼?
rx1x2=-0.8529,高度相關(+2)
(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你對模型有何特長建議?
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進一步檢驗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對X1與X2的樣本相關系數進行顯著性檢驗(rx1x2=-0.8529),如果是顯著,即可確定為存在多重共線性。(+2)
對模型有何特長建議:根據研究目的,刪掉相對次要的解釋變數。(+1)
4. (1)三種產品的銷售額指數; (+3)
三種產品的銷售額指數=∑q1p1/∑q0p0
=568.8/472=120.51%
∑q1p1-∑q0p0==568.8-472=96.8萬元
(2)三種產品的銷售量指數; (+3)
Iq=∑q1p01/∑q0p0
=557.2/472=118.05%
∑q1p0-∑q0p0
=557.2-472=85.2萬元
(3)三種產品的價格指數; (+3)
Ip=∑q1p1/∑q1p0
=568.8/557.2=1.0208=12.08%
∑q1p1-∑q1p0
=568.8-557.2=11.6萬元
(4) 分析產量和單位價格的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相對數和絕對數。(+5)
120.51%=118.05%*102.08% (+3)
96.8萬元萬元=85.2萬元+11.6萬元 (+2)
❷ 中山大學研究生考試(4)826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是怎麼考的
你說的是這個吧???
http://www.glxky.com/lnzt/znyx/200803/137.html
http://www.4juan.com/html/kaoyan/zhongshandaxue/20074460752420000.html
中山大學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歷年真題(03-08)
作者:未知 真題來源:zsu 點擊數:51 更新時間:2008-3-9
中山大學2003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名詞解釋(15分)
1、范圍經濟
2、沉沒成本
3、消費者剩餘
4、價格歧視
5、合作博弈
二、為什麼稀缺性是產生經濟問題的根源?(10分)
應用稀缺性的概念,資源的數量相對於人的慾望而言總是稀缺的,而稀缺性必定會產生資源有效配置的問題,這正是經濟學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所以說……
三、有人認為,完全競爭在現實中很難存在,也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對此,你是怎樣認為的(10分)
完全競爭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很難存在,但是完美的理論假設是為了帶給現實問題一個研究框架,進而實施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另外,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與完全競爭非常接近的市場,譬如說農產品。
四、許多消費者願意多付錢購買名牌產品,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10分)
名牌產品之於普通產品而言,其高價格是因為品牌產生的效應,而這一行為的本質上是由於廠商對不同的消費者作出了很好的劃分,使其能方便的進行價格歧視。價格歧視原理是解釋名牌效應的關鍵。
五、假設一廠商的生產函數為Q=1.4L0.70K0.35,問:
1、此生產函數是否為規模收益不變(2分)
2、勞動的產出彈性是多少?(2分)
3、資本的產出彈性是多少?(2分)
4、如果勞動L增加3%,資本K減少10%,產量Q將如何變化(4分)、請藉助預算約束線和無差異曲線六、分析正常物品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並推導其需求曲線(20分)
該題明確指出需要用預算約束線和無差異分析正常物品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作圖對其進行分析,闡述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是因為收入和價格的單一變化引起的需求量變動,而需求曲線是在價格產生變化的基礎上需求量的變化,即可作出推斷。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解釋下列名詞術語(選作五題,每題3分,共15分):
1、效益(效能)
2、有限合理決策(有限理性決策)
3、管理幅度
4、Y理論
5、前饋控制
6、變革型領導
7、業務流程再造
二、回答下列問題(選作三題,每題20分,共60分)
1、試述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
2、試述策略(戰略)
3、試述管理幅度
4、試述公平理論
5、試述委員會
中山大學2004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名詞解釋(15分)
1、效用
2、邊際替代率
3、吉芬商品
4、納什均衡
5、帕累托效率
6、為了促進競爭和消費者的福利,國家經貿委要求廠家真實地做廣告,為什麼欺騙性廣告會導致市場效率的損失?(10分)
應用市場失靈的原理來解釋。欺騙性廣告帶來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這是市場效率損失的原因之一,再者,消費者會減少消費,對廠商不利。加總對社會效益產生無謂損失,故導致了市場效率的損失。
二、A電腦公司的生產函數為Q=10K0.5L0.5,B電腦公司的生產函數為Q=10K0.6L0.4。這里Q代表每天生產的計算機數量,K是機器使用的時間,L是勞動投入的時間。問:
如果兩家公司使用同樣多的資本和勞動,且資本和勞動的使用時間相同,那麼哪一家的產量大?(4分)
假設資本限於9小時機器生產,勞動的供給是無限制的,哪家公司的勞動邊際產出大?(6分)
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下,為什麼平均可變成本以上的邊際成本曲線代表單個廠商短期的供給曲線(12分)
四、國外購買膠卷時,如果消費者填寫一份表格,並提供過去購買了3卷膠卷的發票,就能夠獲得1.5元/卷的回扣。為什麼廠商採用回扣方式而不是直接降價方式來促銷呢?(13分)
價格歧視應用。商家很好的利用了市場對消費者進行劃分,折扣將價格敏感性消費者和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完美的區別開來。
五、通常情況下,市場機制是配置資源的最好方式,但有時市場並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市場失靈)。什麼原因導致市場失靈,請你加以分析(15分)。
直接的理論綜述題。通過闡述市場失靈的四種基本體現方式即可。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1-10題為名詞解釋,選作五題,每題4分,共20分。
1、Reengineering
2、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3、Growth strategy
4、TOWS matrix
5、Non-programmed decision
6、Span of management
7、Customer departmentalization
8、Conceptual skill
9、Profit center
10、Organization culture
二、11-17題為簡答題,選作3題,每題10分,共30分。
11、簡述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理由。
12、簡述道德的功利觀及其對管理活動的影響。
13、簡述政府政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14、簡述決策的合理性。
15、簡述利用委員會的理由。
16、簡述目標設定理論。
17、簡述控制過程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三、18-20題為論述題,選作1題,25分。
18、試論學習型組織。
19、試論變革型管理。
20、試論組織重組。
中山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名詞比較(20分)
1沉沒成本與固定成本
2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3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4占優均衡與納什均衡
5逆向選擇與道德危險
二、水稻專家袁隆平從小就幻想:水稻將來能長的如蘋果一樣大,農民可以在水稻下乘涼。如今他的夢想成為現實,農民獲得了大豐收,但農民過得卻更加痛苦,為什麼?(10分)
典型的經濟學中「谷賤傷農」案例。應用彈性概念和供求規律展開分析。農產品屬於低彈性產品,在豐收的年度,供給增加,價格必然大幅下降,當然需求會有微小的增加,價格下降帶來的收入下降大大高於需求量增加帶來的收入增加,孤兒生活會更艱辛。
三、水的效用比鑽石的效用大,但為什麼水的價格低得多呢?你這樣理解這個令亞當.斯密困惑的問題?(10分)
一方面應用供求關系來解釋,一方面價格是由邊際效用決定的,並非效用本身,所以鑽石在效用低於水但邊際效用高於水的情況下,價格會更高。
四、如今全國各個地區電力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於是政府採用行政措施限制用電(計劃分配電力資源),這會導致那些弊端?你能否用經濟學的原理,設計一種方案讓市場來協調電力資源的有效配置?(10分)
五、市政府准備在淮河上建一座大橋,並對過往的汽車徵收費用,估計汽車過橋的需求函數是:P=25-0.5Q,這里P是對通過的每兩汽車徵收的費用(元),Q是每天通過的汽車數。若大橋建成後,分攤摺合每天的固定成本是500元,而沒有變動成本。政府打算讓一家公司承包,建設費用和收益都歸公司。問(10分):
1、若沒有政府的補貼,有公司願意承包嗎?(3分)
2、如果政府根據每天通過的汽車數給承包公司補貼,每輛車至少要補貼多少?(4分)
3、若政府一年一次給承包公司固定財政補貼,數量與通過的汽車數無關,至少要補貼多少,才有公司願意承包(一年計365天)?(3分)
六、杭州天目山路上,一幢18層的大廈正在打地基,突然一些市民打著「還我陽光」的標牌阻止施工。市民阻止施工的理由是我們在這里住了10年,大廈建成我們將暗無天日;開發商的理由是我們有合法的審批手續,且大廈建成後對居民樓的日照影響符合規劃的要求。問(15分):
1、沖突的根源是什麼?(5分)
2、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沖突?(10分)
公共物品產權不明晰帶來的市場失靈問題。通過對公共物品的闡述,應用福利經濟學原理來解決,即產權一旦明晰,不管歸屬何人,都可以解決沖突。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解釋下列名詞術語(以下兩組,任選一組。每組中每小題5分,本大題共25分)
第一組:
1、平衡記分卡
2、扁平化
3、競爭優勢
4、PEST分析
5、需求層次
第二組:
1、關鍵績效指標
2、學習型組織
3、矩陣組織
4、SWOT分析
5、核心競爭力
二、回答下列問題(四題任選兩題,每題15分。本大題共30分)
1、選擇一家你熟悉的組織,例如當地的一家飯店、百貨商店或銀行,然後從開放系統的角度確定它的投入、轉換和產出過程,以及外部環境中促進或阻礙該組織獲取資源、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各種因素。
2、寶華公司銷售家庭用具,如洗衣機、洗碗機、炊具和冰箱,並提供相關售後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寶華公司因其優良的顧客服務質量而建立了良好的聲譽,當地許多製造商都供貨給寶華公司。最近有兩家大型連鎖店也出售家庭用具,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這些商店還經營消費電子產品,如電視機、音響和電腦等。寶華公司的老闆蘭格認為企業必須擴大產品范圍,與連鎖店開展直接競爭。他打算開一個20000平方米的新商店和服務中心,並僱傭了一批新員工銷售電子產品和提供服務。由於公司規模擴大,蘭格不清楚該採用什麼方式來組織這些新員工。現在公司設有銷售部、采購和會計部、維修部。蘭格想知道,銷售帶腦子產品和銷售家庭用具是否有所不同,是否可以為這兩類業務建立獨立的智能部門。假設你是蘭格請來的顧問,你會建議蘭格怎麼做?為什麼?
3、白小鴨是一家擁有17家分店的乾洗連鎖店。連鎖店的高層經理正在開會討論最近發生的客戶服務問題。在會議之前,幾位高層經理都曾經的其中的一個分店進行過調研,員工們看起來為客戶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洗衣工確實將衣服上的污跡去掉了,熨衣工也確實做得挺好,連絲綢那樣難熨的衣服也熨得很好。在調研過程中有客戶抱怨乾洗過的衣服古上的污跡沒有去掉,衣服熨得不好。事實上,許多客戶是將衣服帶回來重新加工的。客戶們也抱怨等待的時間太長。假設你是公司高層經理,請設計一個店員激勵水平的計劃,使他們即使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為客戶提供迅速及時周到的服務。
4、維新公司是一家大型服裝連鎖公司。最近該公司面臨著來自兩個方面的競爭威脅。首先,沃爾瑪等折扣商店從低成本的外國供應商采購,該公司則從高質量的國內供應商采購。這些折扣商店奪去了許多低價位的消費者。其次精品店則吸引走了許多高端顧客。維新公司陷入中間地帶。假設你是該公司的總經理,請你就以下問題做出決策:是進行國際化采購還是集中精力於高端市場消費者?
三、以下述論題為題目寫一篇小論文(兩題任選一題。本題20分)
1、組織文化與控制。
2、流程再造與組織設計。
中山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名詞比較(每小題5分,共20分)
1、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
2、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
3、價格控制與價格歧視
4、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
二、大多數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喜新厭舊」,請用消費者行為理論分析這一問題的根源?(10分)
三、2005年世界原油期貨價格持續攀升,超過70美圓/桶與此相適應,國內各大城市連續出現油荒。請用經濟學供求理論分析為什麼會出現油荒?並嘗試性提出解決辦法?(15分)
四、全世界每天消費大量的雞,但沒有人擔心雞會滅絕,相反沒有多少人吃鯨肉,人們卻時時刻刻擔心鯨會滅絕。為什麼同樣一個市場系統可以保證產出足夠的雞,卻偏偏威脅到鯨的生存呢?(15分)
五、請用信息經濟學的理論解釋:為什麼保險公司要設計很多種類的保險項目呢?(15分)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解釋與辨析下列名詞術語。(每題6分,共24分)
1、分權、授權和賦權
2、使命、遠景和目標
3、動機、激勵和誘因
4、戰略(策略)、政策和計劃
二、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每題6分,共36分)
5、泰勒的科學管理是在上個世紀初提出來的,至今已逾90年,在當今信息社會、網路時代、知識經濟,科學管理有沒有過時?為什麼?
6、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企業的目的必須在企業本身之外。」這句話多組織確定使命陳述有什麼啟示?
7、西蒙將人類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由三個步驟發展為決策的四個階段,增加了對決策的評價。這一改動有意義嗎?為什麼?
8、泰勒主張多頭指揮,法約爾則堅持統一指揮的原則,統一指揮的原則和發揮參謀部門的職能作用兩者可以調和嗎?為什麼?
9、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麥克萊蘭的激勵需要理論有什麼聯系和不同?
10、菲得勒認為,一個人的領導風格是不能改變的,而領導壽命周期理論和目標-途徑理論則認為,一個人可以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為什麼回有這樣的差異?
三、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每題5分,共15分)
11、假如要你為某家公司設計獎勵制度,你回依據哪種激勵理論來設計?為什麼?
12、同樣的信息由不同的人來傳遞會有不同的效果。有時人們不關心「講了什麼」,而是關心「是誰講的」。這樣避免由於人的地位不同造成的溝通障礙?
13、預算和程序既是計劃的手段,也是控制的手段。是否所有的計劃手段(如政策規章等)都具有控制的性質?為什麼?
中山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解釋下列概念,並簡敘其聯系或區別(6*5=30分)
1、劣等品與吉芬商品
2、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
3、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4、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5、占優均衡與納什均衡
二、已知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U=X2Y3,他面臨的商品X和Y的價格分別為PX和PY,如果消費者現有的收入為M,該消費者回把收入的多少用於商品Y的消費?(10分)
三、簡敘科斯定理,並舉例說明解決污染的外部性問題時,庇古稅與科斯定理解決方案的區別。(12分)
四、假定一戶居民擁有財富40萬元,包括一輛價值10萬元的轎車,該戶居民所住地區時常發生盜竊,因此有30%的可能性該戶居民的轎車被盜,假定該戶居民的效用函數為U(V)=V0.2,其中V為財富價值(以千元計)。
(1)計算該戶居民的效用期望值(3分)
(2)根據效用函數判斷該戶居民是風險規避,還是風險偏好?(4分)
(3)如果居民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費則可以在轎車被盜時從保險公司得到與轎車價值相等的賠償,試計算該戶居民最多願意支付多少元的保險費?(5分)
五、假設一個壟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為:P=18-3Q,成本函數為:TC=Q2+2Q
(1)求利潤最大時的產量、價格和利潤。(5分)
(2)如果政府對該廠商生產的每單位產品徵收產品稅1單位,需求曲線和成本函數會如何變動?新的均衡點如何?(產量、價格、和利潤)(6分)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名詞解釋和比較(要求從一下6對名詞中任選5題,每題6分,共30分)
1、效率與效果
2、職權與權力
3、工作說明書與工作規范書
4、管理者與領導者
5、市場控製法與同族控製法
6、價值鏈管理與供應鏈管理
二、簡敘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委員會可以解釋為從事執行某些方面管理職能的一組人,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團體,在現代社會的各種組織中,委員會正作為一種集體管理和團體決策的主要形式而被廣泛地採用。但在實際管理中,尤其是在決策方面,委員會的效率問題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難題。美國的一位專家批評說:「國防委員會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討論完了某一價值達數十億美元的核設施計劃,而圍繞國防部大門的改造方案卻討論了一個下午」。請運用管理學相關理論簡敘一個組織如何才能改善和提高團體決策的績效。
2、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建立創新型社會的戰略主張,其核心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請運用管理學理論知識簡述一個企業如何才能激發創新?
3、按照跨文化管理學說的觀點,不同民族國家文化存在很大差異。例如美國和加拿大是兩個高個人主義價值取向的文化,而中國是個高集體主義價值取向的文化,但工作團隊方式卻能在美加兩國得以推廣,而在中國推廣這種工作方式卻比較難。請解釋這一現象?並運用管理學理論知識簡述中國企業如何才能建立更多的高績效團隊。
三、案例分析題(15分)
英文案例略
問題:
1、請分析環境是如何迫使麥當勞停止「Supersized Meal」計劃的?用圖表描述出麥當勞的這一決策過程並簡單加以說明。
2、請辨析主戰略的幾種類型,結合文中內容分析說明麥當勞採用的是哪種戰略類型。
管理學考研網 www.glxky.com 友情提供
中山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回憶版)
(微觀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
第一部分:微觀經濟學
一、名詞解釋:
1、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5分)
2、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5分)
3、壟斷與自然壟斷(7分)
4、外在性與公地悲劇(8分)
二、計算(11分)
壟斷廠商的A、B 市場實行三級價格歧視計算:Pa=100-0.05Qa Pb=60-0.01Qb TC=20(Qa+Qb)
(1).問各個市場的里容最大化產量
(2).問各個市場對應的價格、產量及利潤。
三、2007年我國豬肉價格出現飛漲。
1、用供求理論分析漲價原因(7分)
2、給出解決的建議措施(5分)
四、據一項高等院校調查,農業是重要產業,而高校中只有1%的學生願意從事農業工作,試從農業的邊際效用和勞動的邊際產量角度分析這個問題(12分)
五、戰國時期,魯國有一項政策,如果有人在國外將淪為奴隸的魯國人贖回,回國後可以得到一倍的獎賞。孔子的弟子贖回了一個魯國人,但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尚,並沒有去領獎賞,遭到了孔子的訓斥
1、用經濟學的道理分析孔子為什麼訓斥弟子?(7分)
2、試從這個例子分析職業道德和經濟效率之間的關系(8分)
第二部分:管理學原理
一、名詞解釋(要求從一下6對名詞中任選5題,每題6分,共30分)
1、群體與組織
2、職務豐富化和職務擴大化
3、薪酬與福利
4、直線職權和參謀職權
5、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
6、事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
二、簡敘題(每題10分,共30分)
1、有些領導在談到授權的時候說「我授權之後很少過問,但是需要干預的時候我也不會果斷出面」,試分析「為什麼有效授權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大致就是這個意思了)
2、「組織做怕的不是有人胡思亂想,而是怕一潭死水,缺乏生機」試用沖突理論分析問題
3、有人說管理者對於組織失敗負有直接責任,談談你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15分)
王局長在某地設有一個辦事處,一個中年人任主任,4個年輕員工,為了改善業績調動員工積極性,王局長實施目標管理,並承諾如果完成100萬目標,獎勵%%¥@,120萬,獎勵轎車,150萬,解決住房問題。結果業績156萬,王局長兌現諾言,並破格提拔員工晉升。
但是之後他發現員工鬧不愉快,有的員工覺得不公平,有的員工@¥%@,業績下降。王局長下令如果不能穩定業績並保持業績在120萬,就撤掉辦事處,但是王局長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業績只有86萬
1、分析王局長失敗的原因(8)
2、王局長的做法是建立在什麼人性假設基礎上的?(7)
❸ 上汽集團全球化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環境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技術變革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首先是技術的變革和全球化的問題。在所有能改變競爭規劃的因素中,技術變革屬於最顯著的一種因素。技術變革對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意味著三層含義:第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條件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往所進行的大量文書事務性工作將為快速的信息處理工具所取代。譬如說,企業的人員招聘和甄選錄用工作將會因為的流行而變得方便快捷多了。自動績效評估系統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業績考核的復雜性和人力成本。電子績效支持體系(EPS)的運用將使得新員工培訓的效率大為提高。甚至有人樂觀地認為:「只要你知道怎麼寫支票,你就會知道怎麼用Quicken(一種培訓軟體)。」第二,技術變革意味著知識型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識型員工」,而非體力勞動者和事人員。這些知識型員工不願意受到嚴密的監督,更傾向於一種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同時,他們的流動性增大,並且力圖通過將其才智售賣給出價最高的企業實現個人收入和地位最大化。對於企業的正規制度能發揮多大的效用,他們往往表示懷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和理念都應該有相應的調整和轉變。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應該有助於將知識員工的個人目標及特性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技術變革使得員工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遠程通信、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重新設計等等新工作方法的出現,改變了員工的工作、家庭關系,也為人力資源的考核、培訓、激勵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和挑戰。·全球化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的革新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持。許多企業走出了國界。跨國公司的興盛帶來了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無邊界組織已經撲面而來。全球化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第一,隨著企業走向世界市場,跨國界的合作與聯盟正在變得日益普遍。這種戰略聯盟的出現,意味著企業在知識的創造與傳播、共享方面找到了一個新型的途徑,也使得跨國人力資源戰略聯盟與競爭合作成為可能。第二,全球化帶來了跨文化的交融與磨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工作團隊在同一個項目上進行合作並分享信息。對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回應全球化與文化多樣化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管理者不僅要承認文化差異,而且還要重視文化差異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跨文化和多元化培訓的問題。·組織變革技術創新是知識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導動力,也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基本途徑和有效手段。然而,技術創新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總是以一定的企業組織結構、制度、文化背景的,同時又會對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制度的變革產生重要的影響。縱觀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家長制到直線制,再到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的發展過程中,貫穿著從集權到分權的轉變、從縱向到扁平的轉變。與此相適應,人力資源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從以工作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再到以工作和人為中心的相互選擇階段。因此,可以這么說,組織的變革與創新總是受到所處時代核心技術發展約束的,而現代企業的發展歷程不但是知識技術革命的擴散過程,也是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創新過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和變革理論和實踐變革這個大背景。近幾十年來,企業的技術基礎和外部競爭合作「形成了一個組織、管理和策略上的新紀元」。扁平化組織、企業重組、再造工程風靡一時,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也逐漸向柔性管理、人本管理體制、團體運作等管理方式邁進。·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技術變化、全球化、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的最直接影響是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員工的工作性質開始變得模糊起來了(比如說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范圍變革更加寬泛了;工作是以工作團隊、項目組的方式開展;工作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愉於項目組成員對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合作關系;工作的設定應地體現出「反應荊」的色彩;知識型員工要求工作更具有挑戰性、獨立性、多樣化和技術性。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工作分析方法就有些顯得時守境遷了,正式的工作說明書,與其說一種工具,倒不如說是一種障礙。由於工作性質的變化,工作的要求和職責許可權開始門類得更富有靈活性了。因此,工作規劃、績效評估工作的職責范圍、工作的業務流程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體現出工作定義上的轉變。
❹ RT,求管理學筆記,各種筆記,越詳細越好。
一、管理活動
1 .識記 ( 1 ) .管理的概念或定義(周三多)
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過程。
( 2 )管理的基本職能 ― 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2 .領會
( l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蔡茂生)
管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
(2)管理的性質——即管理二重性(蔡茂生)
與生產力相聯系的自然屬性和與生產關系相聯系的社會屬性。
管理的自然屬性是指管理跟有效組織社會生產力相關的屬性。
管理的社會屬性是指管理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相聯系的屬性。
管理的二重屬性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 3 )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蔡茂生)
科學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的,這些規律具有客觀性。
B 、管理學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導性理論、原則、方法和技術。
藝術性
在實踐中,必須靈活運用管理理論和方法;經驗和技巧都很重要。
統一性
在管理中,科學性與藝術性相輔相成。砰)管理者的角色(亨利一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
A 、人際角色:代表人角色、領導者角色、聯絡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監督人角色、傳播者角色、發言人角色。
C 、決策角色:企業家角色、沖突管理者角色、資源分配者角色、談判者角色。
( 5 )、管理者的技能(羅伯特一卡茨 Katz )
a .概念技能 b .技術技能 c .人際技能
霍桑試驗 ― 是指梅奧領導的於 1924 一 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試驗。梅奧在總結霍桑實驗成果的基礎上寫出了 《 工業文明中人的問題 》 一書,並於
1933 年出版。梅奧開創了人際關系學說,並為後續的行為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學習型組織 ― 學習型組織是指具有持續不斷學習、適應和變革能力的組織。
核心資源 ― 是指有價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資源,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組織內的集體知識和集體學習,尤其是協調不同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多樣技術流的能力。
泰羅科學管理理論要點:
a .工作定額。
b .標准化。
c ,能力與工作相適應。
d .差別計件工資制。
e .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相分離。
泰羅 ― 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另外,與泰羅同時代的吉爾布雷斯夫婦和甘特等也對科學管理理論做出了貢獻。
吉爾布雷斯夫婦 ― 對於科學管理理論的貢獻是動作研究和工作簡化。
甘特 ― 對科學管理理論的貢獻是「甘特圖」(用線條來表示時間進度的計劃圖),和計件獎勵工資制。
亨利一法約爾的一般管理(也稱為組織管理)理論要點:
理論要點:管理的五種職能、企業的六種基本活動、一般管理的十四條原則。
管理的五種職能是指: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企業的六種基本活動是指:技術活動、商業活動、則一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一活動、管理活動(管理是六種活動中的一種)。
管理的十四條原則是指:分工、權力與責任、紀律、統一指揮、統一領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報酬合理、集權與分權、等級鏈與跳板、秩序、公平、人員穩定、首創精神、集體精神。
馬克斯一韋伯的行政組織管理理論要點:
韋伯認為等級、權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會組織的基礎。
理想的行政組織應當以理性一合法的權威(或權力)作為基礎,而不是以個人崇拜式權威或傳統世襲式權威作為基礎。
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應具有以下特徵(或特點) : 賴駿宇
1、 具有明確的分工。
2、 清晰的指揮鏈或等級體系。
3、 正規的員工選拔和任用制度。
4、 實行任命制。
5、 具有專職的行政管理者。
6、 行政管理者不是企業的所有者。
7、 行政管理者必須遵守規章制度。
8、 理性的人際關系。
韋伯認為,具備以上特點的這種高度結構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行政組織體系是強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達到目標、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是理想的行政組織形式。
韋伯被稱為組織管理(或理想行政組織管理)之父。
行為管理理論(形成於 20 世紀 20 年代,早期被稱為人際關系學說):
( a )梅奧通過霍桑實驗,創立了人際關系學說。
人際關系學說要點:
l 、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
2、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
3、生產率主要取決於工人的工作態度以及他和周圍人的關系。
( b )行為科學——應用現代科學知識來研究人類行為的一般理論。
( c )行為管理理論 ― 包括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麥克雷戈的 XY 理論、麥克蘭-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弗魯姆的期望理論。
數量管理理論——數量管理理論是以現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成果為手段,運用數學模型對組織中的人、財、物和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定量分析,並作出最優規劃和決策的
理論。
數量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l 、運籌學——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使用人財物等資源的技術,運籌
學是數量管理理論的基礎。
2 、系統分析——解決管理問題要從全局出發進行分析和研究,以制定出正確的決策。
3、決策科學化——決策要以充足的事實為依據,進行分析和計算,遵循科學的程序,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從而做出正確決策。
系統管理理論:
系統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是指運用系統理論中的范疇、原理,對組織中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特別是組織結構和模式進行分析的理論。
系統管理理論認為:
( 1 )組織是一個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構成的。
( 2 )系統在一定的環境下生存,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用系統的觀點來進行管理,可以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防止部門主義和本位主義。
權變管理理論
權變管理理論是 20 世紀 70 年代在美國形成的。權變管理理論的核心是力圖研究組織與環境之間的聯系,研究環境變數(自變數、解釋變數)與管理方式(因變數、被解釋變數)之間的關系。
權變管理理論認為,不存在某種到處適用的、一成不變的、絕對好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管理要根據組織所處的環境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環境尋求相應的合適的管理模式。
權變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盧桑斯。其後的菲德勒、豪斯、赫塞等吸收了權變的觀點。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
戴明和朱蘭是質量管理之父。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盛行於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日本產品之所以暢銷全世界就是得益於實行了全面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的本質是顧客需求和期望驅使企業持續不斷的改善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的要點是:
關注顧客、注重持續改善、關注流程、精確測量、授權於員工(全體員工而不僅僅是管理人員)。
學習型組織理論:
學習型組織是指具有持續不斷學習、適應和變革能力的組織。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代表人物 ― 是彼得一聖潔。彼得一聖潔提出了以五項修煉為基礎的學習型組織理念。
學習型組織與傳統型組織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對待變革的態度、對待新觀點的態度、對創新責任人的認識、對待錯誤與學習的態度、對組織競爭優勢的認識、對管理者職責的認識。
核心能力理論
核心能力理論是由 21 世紀 80 年代的資源基礎理論發展而來。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的戰略應該建立在企業的核心資源上。
核心資源——是指有價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資源,它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核心資源進一步發展為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組織內的集體知識和集體學習,尤其是協調不同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多樣技術流的能力。
企業的一項能力要成為核心能力需要滿足 5 個條件:
1 、不是單一技術或技能,而是一簇相關技術和技能的整合;
2 、不是物理性資產;
3 、能創造關鍵價值;
4 、獨特的競爭優勢;
5 、開辟新市場的能力。
道德的概念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來明辨是非的規則或原則。
功利觀、權利觀、公平觀、綜合觀等道德觀的含義:
功利觀—— 認為決策要完全依據其後果或結果做出。功利觀或功利主義的目標是為盡可能多的人謀求盡可能多的利益(提示:是為盡可能多的人而不是為個人或少數人)。
權利觀——認為決策要在尊重和保護個人基本權利(如個人隱私權、言論自由權、遊行自由權等)的前提下做出。
公平觀——要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則行事。
綜合觀——主張把實證(現在是什麼)和規范(應該是什麼)兩種方法並入到商業道德中,即要求決策人在決策時綜合考慮實證和規范兩方面的因素。
道德准則——指在幫助有關主體判斷某種行為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或這種行為是否為組織所接受。此外,組織的道德標准要與社會的道德標准兼容,否則這個組織很難為社會所容納。
社會責任——企業不僅承擔法律上和經濟上的義務;還應承擔「追求對社會有利的長期目標」的義務。後者就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古典社會責任觀——認為企業只應對股東負責。
社會經濟觀——認為企業要對包括股東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
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徵:
A .把遵守道德規范看作責任。
B .以社會利益為重。
C .重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D .視人為目的。
E .超越法律。
F .自律。
G .以組織的價值觀為行為導向。
管理者道德行為的影響因素
道德發展階段、個人特徵、結構變數、組織文化、問題強度
提升員工道德修養的途徑:
1 、招聘高道德素質的員工。
2 、確立道德准則。
3 、設定工作目標。
4 、對員工進行道德教育。
5 、對績效進行全面評估。
6 、建立正式的保護機制。
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的關系:
A、 古典觀的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的關系:
企業最大限度的滿足了股東的利益,就是盡了最大的社會責任:如若相反,則不僅損害了股東的利益,也會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
股東的利益,也會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
B .社會經濟觀的社會責任和利潤取向的關系:
( l )企業不僅要對股東負責,還要對利益相關者負責。
( 2 )短期、靜態來看,企業從事社會責任活動,要付出代價、支付額外成本,給股東利益造成不利影響;但長期來看,企業在利他的同時也在利己。
C .簡而言之:
( l )在古典觀下:企業在實現利潤目標的過程中就在承擔著社會責任,從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 2 )在社會經濟觀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或許會使短期利益受到損害,但換來的是比短期的利益多得多的長期利益,從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相容。
國際化經營 ——是涉及兩個或更多國家的經營活動。國際化經營的方式:
( 1 )國際貿易、
( 2 )知識產權的使用、
( 3 )勞務輸出、
( 4 )國際間接投資、
( 5 )國際直接投資
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階段:
( l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可分為:
初始發展階段( 19 世紀至二戰前)、
高速發展階段(二戰後至 20 世紀 80 年代)、
全球競爭階段( 20 世紀 80 年代後至今)。
( 2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可分為:
出口貿易階段、
非股權安排階段(比如特許經營、技術轉移、合同製造)、
直接投資階段
國際化經營的特徵:
(1) 跨國界經營
(2) 多元化經營
(3) 資源共享
(4) 全球戰略和一體化管理
國際化經營的動機:
( 1 )利用優勢能力、
( 2 )為了佔領世界市場、
( 3 )獲取關鍵性戰略資源、
( 4 )抵禦和分散風險、
( 5 )反擊競爭對手。
國際化經營的環境要素:
( l )政治與法律環境、
( 2 )經濟與技術環境
( 3 )文化環境、
( 4 )自然地理環境。
國際化經營的競爭戰略:
根據全球一體化壓力和當地反應壓力兩個緯度綜合分析選擇四種全球競爭戰略:
( 1 )國際模式
利用現有能力向國際市場拓展(適合雙低壓力的情境)
( 2 )多國模式
設在多個國家的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業務單位來運營(適合當地反應壓力高的情境)
( 3 )全球模式
將全球視為單一的市場,公司總部統一經營(適合全球一體化壓力高的情境)
( 4 )跨國模式
專業化工廠符合本地反應的要求,通過復雜的協調機制進行全球一體化(適合雙高壓力的情景)
信息——信息是由數據生成的,是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得到的,如報表、賬冊和圖紙等。
信息被用來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從而為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有用信息的特徵:
1 、高質量。質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徵。
2 、及時。多數管理工作需要及時的信息。
3 、完全。為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信息必須是完全的。
信息管理工作過程:
1 、信息的採集
2 、信息的加工
3 、信息的存儲
4 、信息的傳播
5 、信息的利用
6 、信息的反饋
信息系統的要素——信息系統一般包括 5 個基本要素:輸入、處理、輸出、反饋、控制
第二部分
決策與計劃決策——是指管理者識別問題並解決問題以及利用機會的過程。
確定型決策——是指決策面對的問題的相關因素是確定的,從而建立的決策模型中的各種參數是確定的。
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在不穩定條件下進行的決策,決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種自然狀態,也不知道概率。不確定性決策的風險最大。
風險型決策——也稱隨機決策,決策者不知道那種自然狀態會發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種自然狀態以及每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風險型決策的常用方法是
決策樹。
戰略決策——是指組織為了長期的發展,制定出目標和方針,以及為達到發展目標而採取的重大措施所做出的決策。
戰略決策對組織最重要,牽涉組織的全局,且具有長期性和方向性。戰略決策包括組織目標和方針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調整,企業產品的更
新換代、技術改造等等。
戰術決策——又稱管理決策,或策略決策,是屬於戰略決策執行過程中的具體決策。戰術決策是為了實現戰略決策目標,對管理上的具體問題進行的決策。(如企業內部的財務決策、定價決策、企業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的制訂,設備的更新,以及資金的籌措等等)
業務決策——又稱日常管理決策,是日常工作中為提高生產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決策。比如工作任務的日常分配和檢查,工作日程或生產進度的安排和監督,崗位責任制的制定和執行,庫存的控制以及材料的采購等。業務決策牽涉范圍較窄,隻影響局部。
決策的原則——決策遵循的原則是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因為決策者很難收集到反映一切情況的信息;決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決策時所預測的未來狀況也是不全面的。
決策的依據——適量的信息是決策的依據。
信息量過大不經濟;過少則不足以做出決策或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決策理論:
( 1 )古典決策理論:
古典決策理論是基於「經濟人「的假設,並且決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古典決策理論主要盛行於 20 世紀 50 年代以前。古典決策理論認為:決策的目的是獲取最大利益。
( 2 )行為決策理論:
行為決策理論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
西蒙的著作是《管理行為》,在書中他提出了「有限理性」標准和「滿意度」原則。
西蒙的行為決策理論要點:
1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2 、做決策易受知覺偏差影響。
3 、做決策受時間和資源的限制。
4 、決策者對待風險的態度也會影響決策。
5 、決策者往往只求滿意的結果而不願費力去尋求最佳方案。
決策的分類(戰略決策、戰術決策與業務決策、個人決策與集體決策、程序化決策與非程序化決策、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與非確定型決策)
< 1 >從決策的重要性程度來分類: 賴駿宇
戰略決策、戰術決策、業務決策
< 2 >從決策的主體分類
個人決策 ― 是指單個人作出的決策。
集體決策 ― 是指多個人一起作出的決策。
集體決策的優點
A .能更大范圍地匯總信息。
B .能擬訂更多的備選方案。
C .能得到更多的認同。
D .能更好地溝通。
E .能作出更好的決策。
集體決策的缺點
A .所化時間較多。
B .易產生「從眾現象」。
C .責任不明。
< 3 >從決策所涉及的問題分類
程序化決策——解決例行問題的決策。
非程序化決策——解決例外問題的決策。
〈4〉從環境因素可控程度分類:
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非確定型決策。
決策的過程:
l 、診斷問題(識別機會)、
2 、明確目標、
3 、擬定方案、
4 、篩選方案、
5 、執行方案、
6 、評估效果。
決策的影響因素:
a .環境因素 b .組織自身的因素 c .決策問題的性質 d .決策主體(決策者個人)的因素。
決策的基本方法——定性決策力一法和定量決策方法:
定性決策方法:
1 、集體決策方法:
A .頭腦風暴法:
屬於常用的集體決策方法,主要用於收集新設想,有四個原則
a 對別人的建議不作任何評價。
b 建議越多越好。
c 想法越新穎,越奇異越好。
d 可以補充和完善己有的建議以使它更具有說服力。
B .名義小組技術:
當在集體決策中,如對問題的性質不完全了解且意見分歧嚴重,可採用此法。
內容:成員互不通氣,成員一個接一個地陳述自己的方案和意見,小組成員進行投票。
德爾菲技術:
用來聽取對某一問題或機會的專家意見。
內容:專家們單獨發表自己的意見,綜合後再反饋給各位專家,讓他們再次進行分析並發表意見。如此反復多次。
2 、有關經營活動友血.的決策方法:
A .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波士頓分析法)—— 從市場佔有率和業務增長率兩個緯度進行分析,把企業的下屬經營單位分成四大類:金牛,明星,幼童,瘦狗。
B .政策指導矩陣(殼牌分析法)——從市場前景吸引力和下屬經營單位的競爭力兩個角度來分析其現狀和特徵。
定量決策方法:
A .確定型決策方法
線性規劃—— 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數學規劃。
量本利分析法——又稱保本分析法或盈虧平衡點分析法,是通過考察成本、利潤、產量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盈虧變化的規律來為決策提供依據的方法。
B .風險型決策方法——常用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是決策樹法。
C .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 1 )最悲觀:小中取大法;
( 2 )最樂觀:大中取大法;
( 3 )後悔最小:最小最大後悔值法。
❺ 人力資源一天工作是什麼樣的
1、制定本部門的工作計劃,經上級領導審批後組織實施。
2、制訂、修改公司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3、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分析公司現有人力資源狀況,預測人員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資源規劃,經上級領導審批後實施。
4、在各部門的協助下進行工作分析;提出崗位設置調整意見;明確部門、崗位職責及崗位任職資格;編制、修改和完善部門、崗位職責說明書;合理評價崗位價值。
5、根據崗位需求狀況和人力資源規劃,制定招聘計劃,做好招聘前的准備、招聘實施和招聘後的手續完備等工作。
6、組織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制訂相關方案;牽頭組織公司各部門進行績效考核並予以指導和監督,協助總經理室對各部門負責人的考核;做好考核結果的匯總、審核和歸檔管理等工作。
7、根據企業規劃和員工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員工培訓體系;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對員工進行的分類、分層次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素質。
8、制定公司的薪酬、福利方案,經審批後組織實施;核算員工工資,計算員工社會保險繳納標准、繳納社會保險。
9、做好員工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定期匯總、編制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相關統計報表和統計報告。
10、辦理員工錄用、遷調、獎懲、離職、退休手續,辦理中層管理人員的考察、選拔、聘任、解聘事宜,牽頭組織對公司領導班子的年度考核。
11、做好勞動合同管理、勞動糾紛處理和勞動保護工作。
12、及時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協助各部門做好員工管理工作。搞好部門建設,不斷改進內部管理工作,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部門工作績效。
13、完成公司領導交給的其他任務。
❻ 誰有管理學基礎復習資料啊 請給一份
現代管理學復習資料
第一章 導論
管理定義為:
現代管理的基本特徵: 系統化管理 民主化管 科學化管理 法制化管理 以人為本 追求效率
管理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 是維系人類正常生活的條件; 2、 是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 是社會生產力實現的基礎; 4、 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保證,還能創造出新的生產力。
現代管理學的特徵1、 變革性2、開放性3、 嚴密性4、 實用性
學習現代管理學的途徑 1、 學習現代管理學的基本前提: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 2、 學習現代管理學的出發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我國的國情3、 學習現代管理學的重要條件:分析和借鑒國外有關管理理論4、 系統學習現代管理學的保證: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學習現代管理學的具體方法(注意和行政管理學中的方法做區分)1、 比較研究法2、 定量分析法3、 歷史研究法4、 案例研究法 5、 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根本) 行政管理思想是人類管理思想史上發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管理科學是從美國管理學家泰羅開始出現的,至今歷經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和現代管理理論三個發展階段。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內容主要有1、 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效率;2、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必須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3、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必須實現標准化;4、 在制定標準定額基礎上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5、 設置計劃層、實行職能制;6、 對組織機構的管理制實行例外原則;(單)7、 為實現科學管理應開展一場「心理革命」。
法約爾提出管理的五項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
統一指揮、統一領導、跳板原則(法約爾橋)P44
韋伯認為,組織賴以建立的權威有三:1、 傳統權威2、 超凡權威 3、 合理—合法的權威(只有建立在此基礎上的組織,才是理想的組織)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一次跨學科的世界性會議上,正式將人際關系論定義為行為科學。
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指企業職工在共同勞動過程中,由於共同愛好、情感、價值觀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發形成的群體。 雙因素理論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 激勵因素包括 1、 成就 2、上級賞識 3、 工作責任4、 個人進步等。 麥格雷戈「X-Y」理論的X理論代表,採取強制、懲罰和監督的方法,而Y則反之。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學派有六個:1、 管理過程學派2、 經驗主義學派3、 人群行為學派4、 社會系統學派5、 決策理論學派6、 數量學派等。 西蒙認為,現實中的決策,一般是在「有限度理性」條件下進行的,只有「令人滿意」的標准,才是更合理、更可行的准則,而並非最優化。 權變理論學派的基本思想是:管理中並不存在什麼最好的方法,只有針對不同情況從而靈活變通才最好。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則 人本原則、系統原則和效益原則是管理活動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 「人是目的」的觀點是現代管理者的共識。 為什麼管理要以人為中心? 1、 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現代管理工件的根本保障; 2、 在管理中「以人為中心」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3、 「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一種充分新生人的權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礎上。 重視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鑰匙。 要素是組成系統的基本成份之一,要素和系統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系統具有下列特性:1、 整體性 2、層次性3、 動態性 4、 開放性
任何有機系統者是一個「耗散結構」系統,系統正是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得以維持其生命。(系統的開放性)
管理系統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和組織性。 效果是一項活動的成效與結果,是人們通過某種行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產生出的合目的性結果;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的投入與所取得的效果之間的比率;效益是一種有益的效果,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的關系。
為什麼管理必須重視效益? 1、 自然資源的匱乏決定了管理必須注重效益; 2、 國際競爭的加劇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取勝;3、 人類利益的趨同性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為主導。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規范對象的特殊性; 2、 調整對象的特殊性。
管理道德的出發點是管理系統的整體利益。
管理關系中會出現的人際沖突1、 管理者之間由於認識不同造成的沖突;2、 利益上的沖突;3、 管理中的結構缺陷造成的沖突; 4、 領導作風方面的問題造成的沖突。
管理道德的內容 1、 有道德的管理者:每個管理者都應當努力完善自我,自學地去做一個有道德的管理者。2、 管理道德規范 a、 忠於職守 b、 遵紀守法 c、 實事求是d、 團結協作 e、 尊重人才3、 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實現,是管理規范在管理者心靈中的內化,表現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質則是他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統一。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為 1、 管理道德評價:自我評價、社會評價;2、 管理道德教育 3、 管理者的自我完善
法律手段是管理系統整體意志的體現。
法律手段特徵(注意和行政手段做區分)
1、 強制性 2、規范性 3、 概括性 4、 穩定性 5、 可預測性
法律手段對管理系統的發展有促進或阻礙作用。
法律手段的缺點: 1、 缺靈活性和彈性;2、 由於法律手段具有強制性,處理不好會不利於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試述如何適用法律手段? 1、 法律的內容要與整個社會和組織內的道德輿論水平相適應; 2、 要在整個組織系統中強化法律意識,樹立法律的權威性;3、 要有有效的法律機構和體系來保證法律的實施; 4、 要根據客觀事物的具體情況,選擇正確而適用的法律調整方法。
經濟手段的具體內容: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罰款。 在管理中運用經濟手段的思想前提是:肯定人們追求物質活動的合理性。 經濟手段在現代依然是一個應用最為廣泛的管理手段,在將來也是管理者最為樂意使用的管理之一。 經濟手段的缺點 1、 容易產生單純追求財、物的思想和拜金主義;2、 各單位都需要建立並鞏固自己的物質利益機制,因而容易導致利益目標的分散和混亂,增加互相矛盾的現象;3、 從宏觀管理的角度看,經濟手段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發性。 思想教育是最為靈活的工作方法。
第六章 目標管理 組織目標可分為三個層次: 1、 環境層的目標;2、 組織層的目標; 3、 個人層的目標。
組織目標和人個目標的關系問題歷來是管理的重心。目標的性質1、 客觀性 2、層次性 3、 多樣性 4、 網路性 5、 時限性 6、 可考核性
確定目標主要應考慮上級的要求、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三個方面的因素。
主觀條件包括:組織自身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情況,組織成員的素質情況以及各級主管人員的管理水平,上級目標或任務的完成情況等。 管理者特需注意的問題是:在確定目標的活動中使組織成員廣泛參與。
確定目標的步驟1、 全面搜集情況,掌握內外信息;2、 提出目標方案 3、 評價目標方案4、 選定目標
目標展開實際是目標確定過程的繼續。目標展開主要表現為目標分解、對策展開和明確目標責任等環節。目標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國管理學家杜拉克首先提出來的。目標管理是一種通過使組織的成員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來實現「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管理制度。
目標管理的特點 1、 是參與管理的一種形成;2、 強調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3、 是一種系統整體的管理方法 4、 是一種重視成果的管理方法
目標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自我管理為中心。 目標管理在性質上則是一種體現了系統性和「以人為中心」的主動性的管理。
目標管理可以解決控制的兩個難點:1、 指出控制標准即是目標; 2、 控制手段即是自我控制。
第七章 組織管理 管理學上所講的組織,是人們社會活動中分工和協作的方式。 組織的結構:直線型組織結構、職能性組織結構、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矩陣型組織結構 直線型組織是一種簡單的組織結構形式,但又是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職能型組織結構的缺點:多頭領導。直線參謀型組織一般設置兩套系統:一是按命令統一原則組織的指揮系統;另一是按專業化原則組織的管理職能系統。(對中小型組織適用)。 優點:領導集中、職責清楚、秩序井然、工作效率較高,而且整個組織有較高的安全性。缺點:1、 下級部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局限期;2、 部門間互通情報少,溝通難;3、 難於從組織內部培養熟悉全面情況的管理人才; 4、 整個組織系統的適應性較差,因遁守舊,對新情況不能及時做出反映。 矩陣型結構也稱作「規劃—目標」結構,既有職能型組織的形式,又成立了按項目劃分的橫向領導系統。優: 1、 加強了各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具有較大的機動性;2、 實行了集權與分權較優的結合。:1、 由於此組織形式是實行縱向、橫向的雙重領導,處理不當,會由於意見分歧而造成工作中的扯皮的現象和矛質; 2、 組織布關系較復雜,對項目負責人的要求較高; 3、 這種形式一般還具有臨時性的特點,因而也易導致人心不穩。 在實現管理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對組織結構的設計,處理好集權與分權、直線權力與參謀權力、分散經營與協作控制等各種關系,使這些關系的協調獲得組織結構的保證。 在現代管理中,發揮組織職能可採取不同的形式,最主要的有部門制和委員會制。 委員會制是現代管理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組織方式,它突出了集體管理的特徵。P167
缺點:1、 成本較高;2、 在一些問題上,可能會由於分歧而最終導致妥協折衷的方案,也可能會爭論不休,拖而不決; 3、 委員會的集體負責可能會變成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負責。 組織設計的原則 1、 任務和目標原則 2、 分工和協作的原則 3、 命令統一的原則 4、 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原則 5、 職、責、權、利相對立的原則6、 執行與監督機構分設的原則
管理寬度又稱管理跨度或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員能夠有效地監督、管理其直接下屬的人數。按照管理寬度和組織層次的相關關系,就可以形成兩種組織結構:扁平結構和直式結構。組織變革主要從屬於兩大目標: 1、 使組織適應環境,以便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求發展;2、 改變組織成員的觀念、態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聯系的方式等。
組織變革應著重從以下三方面著手:1、 以組織結構為重點: 通過報酬制度、工作表現的評價鑒定製度和控制指揮系統的變某來實現組織結構變革。2、 以任務和技術為重要: 這方面的變革一般包括擴大工作范圍、豐富工作內容、工作群體自治和工作崗位輪換等內容。 3、 以人為重點:包括A、觀念與態度的變革;B、技術知識的變革:C、改變個人和群體的行。
變革的方案有如下幾種1、 打破原狀 2、 採取逐步改革的辦法 3、 採取系統發展、統籌解決的辦法
組織成員抵制變革是由於如下幾個思想問題造成的1、 不確定感,無法預計變革對自己帶來的影響;2、 缺乏理解和信任,沿未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對變革目標抱懷疑態度;3、 害怕失去既得利益;4、 對變革的內容、方式等有不同看法。 組織變革力求做到1、 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進行變革和尋求變革的途徑,因為任何脫離現實的變革都會適得其反; 2、 變革要有計劃、有步驟,要把變革的願望和理想與現實結合起來,以求變革代價少,而收獲較大。
人事管理即人事工作,是組織活動中最早發展起來的管理職能之一。人力資源的概念是指一個管理系統能夠擁有和已經擁有的具有一定的體質、知力、知識和技能的人員,是一個管理系統中的人的因素的總和,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人力資源的特徵1、 時效性 2、時代性 3、 能動性4、 重復開發性
人事管理的基本職能是促進派進人力資源的優化。 在現代管理中,為什麼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已居於核心地位1、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資源合理配置的首要問題;2、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組織長盛不衰的保證3、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兩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 4、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實現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保證
人事管理的主要內容是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 人事管理必須以人力資源的規劃為根據。 人力資源規劃首先是對人力資源需求的預測,這種預測主要是建立在職位分類和定編定員基礎上的。
人員選聘的原則 1、 效率優先原則2、 雙向選擇原則3、 全面原則4、 公正公開、競爭擇優原則
人員選聘的途徑:內部選聘、外部選聘 人員考評的基本原則1、 實事求是原則;2、 全面考評原則3、 公正公開原則4、 激勵原則
人員考評分為績效考評和素質考評。
人員培訓的原則1、 學以致用原則2、 全面培訓原則3、 全員培訓和重點提高原則4、 嚴格考評和擇優獎勵原則 人員的培訓基本上可分為崗前教育、新員工培訓、在職員工職業教育、組織全員培訓四種 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是人員培訓的首要任務 報酬的基本原則:按勞分配
第九章 信息管理 信息是一定的客體傳達給人並被人所理解和認識了的內容。信息是人對某一事件的直接解讀,而意識則是在這種解讀之外增加了主觀判斷的內容,表現為二級解讀。對於具體的管理活動來說,信息的流動來自兩個方向:一些信息是來自於系統之外叫外源信息流;另一些是在系統內流動的,我們稱其為內源信息流。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分類是根據信息的功能做出的,它們主要包括戰略計劃信息、管理控制信息和作業信息。 管理控制需要三種信息,即責任中心計算的成本、直接計劃的成本和全面計劃的成本。 千差萬別的管理系統之間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它們都是管理信息的輸入和輸出系統。 現代管理通過在管理系統中設立一個專門擔負反映、認識和記憶功能的子系統來彌補管理者自然能力不足。這是系統就叫做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都應具有的三種功能 1、 確定信息需要2、 搜集和處理信息3、 促使信息得到使用 數據是人工記錄下的事實情況,主要包括數值、文字、字母、圖象、聲音以及一些約定的特殊符號等。 信息可以存儲在不同的介質中 為使信息傳遞的速度快、質量高,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做到 1、 擁有穩定的信息通道2、 編制科學合理的信息流程3、 盡量減少信息傳遞的環節和層次 信息輸出是以文字、報表、圖形的形式出現的。 運用計算機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 建立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1、 任何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都必須從解決實際存在的管理問題出發 2、 管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是准確的和高質量的,錯誤的信息勢必導致決策的失誤3、 信息必須及時4、 信息量要適中,不可過多 90年代是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第四階段,其主要特徵是交互網路的出現。 財務管理的內容1、 資金的獲取2、 資金佔用情況 3、 組織運營成本分析 財務管理任務的表現1、 合理籌措資金2、 有效地利和各項資產 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往往都是選擇了建立和完善組織內部經濟責任製作為契入點的。 財務管理的方法1、 財務預測2、 財務計劃3、 財務控制4、 財務分析:主要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演算法、平衡分析法。5、 財務檢查 支出預算則包括經常性支出、專項支出和基本建設支出三個方面。 分級預算的原則:「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定項撥款是指組織主管預算單位和財務部門,對預算單位為完成某一專項或特定工作任務而作出專門安排的經費撥款額度,它由預算單位根據規定程序,分項單獨申請,然後由主管預算單位和財務部門按項審查核定。 收入管理表現為保障功能,支出管理表現為控制功能。 節約潛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項目實行重點管理和控制。 流動資產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以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庫存材料、暫付款等。 因定資產是相對於流動資產而言的,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某些組織還把單位價值在一定標准(2000RMB)之上的設備等物資視作為固定資產。 財務監督有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等形式。 內部監督也稱管理監督。 財務監督通常運用賬務檢查、實物檢查和實況調查等方法。 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基本數字表以及預算外資金收支明細表、專項支出情況表等有關附表組成。 收入支出總表是反映預算單位一定時期預算執行結果的報表。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1、 分析預算編制情況2、 分析預算執行情況3、 分析收入、支出情況4、 分析資產使用情況5、 分析人員增減情況6、 分析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事前分析是一種預測性分析 事中分析是一種控制分析 事後分析是一種總結性分析
第十一章 決策 按照預測的邏輯性質來分,有類比性預測、歸納性預測、演繹性預測。 決策的七要素 1、 決策者2、 決策目標3、 決策方案4、 決策環境5、 決策後果 6、 決策變數 7、 決策評價
當一個方案執行後會出現幾種可能的結果,這些結果出現的概率又是明確的,這類決策叫風險性決策。 有決策中,選擇的方案執行後會有多種結果,這些結果出現的概率是不明確的,這類決策叫非確定性決策。
決策的程序1、 搜集信息2、 發現問題3、 確定目標4、 設計方案5、 分析評估a、 對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b、 對方案進行效益分析 c、 對方案進行潛在的分析6、 選擇方案:要考慮運用「滿意」決策准則的問題 7、 試驗實證 8、 實施決策 決策軟方法 1、 頭腦風景法:通過會議的形式,邀集有關專家就某一問題敞開思想,暢所欲言;2、 德爾斐法:即專家意見函詢問調查法,通過匿名的方式進行函詢調查;3、 列名小組法:採用涵詢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徵求專家意見的方法;4、 方案前提分析法5、 提喻法: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學者哥頓首創的一種決策方法;6、 創造工程法:第一階段是確定問題階段;第二階段是孕育新階段(創造性設想);第三階段是提出設想和付諸實施階段。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樂觀准則,也稱大中取小 悲觀准則,小中取大准則 遺憾准則,也稱大中取小的准則 決策樹的構成:決策點、方案枝、自然狀態點、概率權、概率枝末端 第十二章 計劃 計劃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計劃有利於管理者進行協調和控制2、 計劃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3、 計劃能夠彌補情況變化所造成的損失 計劃的內容1、 目標2、 措施3、 步驟4 約束條件a、 約束組織成員的行為b、 一些懲罰性措施 長期計劃在10年以上 中期計劃的期限一般為5年左右 短期計劃一般在1年左右 指令性計劃是由上級部門下達的具有行政約束力的計劃。
制定計劃的程序1、 分解整體目標,確立分支目標2、 確定實現分支目標的機構和人員3、 預測分析組織實現目標的資源條件和客觀環境4、 擬訂具體行動方案5、 制定工作規范和行為准則 滾動計劃法的突出優點:1、滾動計劃法把計劃執行期分為幾個階段,不斷修訂計劃,相對來說縮短了計劃時期,加大了准確性,保證了計劃的指導作用,提高了計劃執行的質量,使計劃更具有現實性和可行性;2、 滾動計劃大大增加了計劃的彈性,使計劃更加符合現代社會急劇變化的需要,從而也提高了組織的應變能力;3、 滾動計劃法是在原有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修訂,不斷向前滾動。協調了不同計劃執行階段間的關系,保證了計劃的前後銜接,使計劃既具有計劃性又具有連續性。
第十三章 指揮 間接指揮可以不受指揮人數及中間層次數量的限制,在大型組織活動和大規模的組織活動中尤顯重要。
指導式指揮能夠在保證整體統一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下級指揮人員和實際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提揮的方式有三種,即口頭指揮、書面指揮、會議指揮。
實踐中更多表現為部分實現目標,而管理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實現目標。這種並異稱為指揮的實現程度。
職位權力在指揮活動中體現出職務權威和法規權威。
指揮者的個人素質在指揮活動中體現出人格權威和技術權威。
下屬人員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綜合素質及其生活水平構成了指揮客體的潛在能力。
指揮的內容1、 下達目標任務2、 確定權責關系3、 及時發出行為指令4、 合理配置並及時調整各種資源 指揮者的授權方式主要有:1、 一般授權和特定授權。一般授權有柔性授權、模糊授權、懶惰授權。特定授權亦稱剛性授權。2、 書面授權和口頭授權。 指揮系統中權力分配的標準是:有利於指揮者對指揮系統的宏觀調控。 靠個人力量發展起來的組織,其指揮者常常擁有絕對權威,權力更多表現為集中行使。
怎樣做好會議組織工作1、 必須明確會議目標和會議議題,一個會議只能有一個目標和一個中心議題;2、 明確會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調動與會人員的參與積極性;3、 做好會前准備工作;4、 與會人員必須和會議內容有關,避免無關人員與會或為提高會議級別而勉強高層領導出席;5、 做好會議討論的組織工作;6、 會議組織者應認真聽取會議討論,吸取與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最後的總結發言,這是會議的核心環節。(單選)
第十四章 協調 管理協調歸根結底是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 溝通的基本模型由信源、信道、信宿三部分組成。 信源即信息的出發點。 信宿即接收信息並能作出相應反應的組織或人員。 依據信息傳遞的方式有無組織系統,溝通可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協調的內容1、 目標協調2、 利益協調3、 思想與行為的協調
4、 政策與規章協調 如何做好協調工作 1、 緊緊圍繞職能目標的需要配置資源,實現部門之間的利益協調;2、 從調動組織全體成員積極性出發確定利益關系,實現組織與人員、人員與人員之間的利益協調。 思想協調應堅持宣傳教育為主,其他手段為輔的原則。 依據協調時機把握的不同,協調可分為積極協調和消極協調。 行為科學家萊維特、巴維拉斯等對溝通問題做了專門研究,提出了溝通的五種方式1、 鏈式溝通2、 輪式溝通3、 全通道協調4、 環式溝通,也稱圓周式溝通 5、 Y式溝通 解決簡單問題:輪式溝通和鏈式溝通 解決復雜問題:圓周式和全通道式 Y式溝通兼有輪式和鏈式的優缺點,即溝通速度快,但組織成員的滿意度低。 來自溝通主體的障礙主要有表達不清、編碼不適當、惰性、時間緊迫和溝通對象不了解或不信任等。 來自溝通對象的障礙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理解能力的差異。 建議說明的協調方法:以「第三者」身份出面協調時,較多藉助這種方法,且多運用輪式溝通。 冷處理或緩沖主要用於處理那些已經達到白熱化,又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的矛盾與沖突。 激勵方式有:目標激勵、獎懲激勵、競賽與評比激勵、關懷與支持激勵、榜樣激勵等。獎懲激勵又叫強化刺激,是最常用的。 激勵過程 1、 把握人的需要2、 認識行為的動機 3、 對行為的引導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布漢姆。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計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❼ QC七大工具是哪些
QC七大工具是:關聯圖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數據矩陣分析法、過程決策程序圖法、KJ法和箭頭圖法。
1、關聯圖:能夠幫助人們從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中,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親和圖:使問題明確起來,求得統一認識和協調工作,以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3、系統圖:系統地展開,並繪製成圖,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種方法。
4、過程決策程序圖:隨事態的進展分析能導致各種結果的要素,並確定一個最優過程使之達到理想結果的方法。
5、矩陣圖: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後根據矩陣圖來分析問題,確定關鍵點的方法。
6、矩陣數據分析法:將矩陣圖中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用一定量表示。
7、箭條圖:將項目推行時所需的各步驟、作業按從屬關系用網路圖表示出來的一種方法。
(7)新員工培訓矩陣擴展閱讀:
1、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
2、「QC工具」是開展主題活動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針對特定的工作失誤或品質不良運用QC工具展開分析討論,並將結果整理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發生這樣的問題。
3、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況,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進程度。這些手法的應用之成敗,將成為公司升級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
4、QC小組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的有效組織形式,是職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❽ 人力資源專業名詞有哪些是HR的行業「黑話」嗎
【導讀】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行業「黑話」,人力資源師行業也不例外,在人力資源領域,每一年都會誕生不少新的專業名詞,老的一些專業名詞也會有全新的解釋,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人力資源專業名詞的最新解釋,大家學會以後,就能聽懂HR到底在說些什麼了,當然想要成為人力資源師的了解以後也能更好的和同事進行交流了。
1、宏觀管理
(1)變革:再次折騰。
(2)轉型:快不行了。
(3)下半場:也快不行了。
(4)學華為:讓員工多加班。
(5)整合:東抄一點,西搬一些。
(6)賦能:欺負你不懂,然後教你做人。
(7)管理下沉:我准備變Low,反正你Low不過我。
(8)管理閉環:邏輯自洽,騙不了自己,但可以忽悠一段時間。
2、招聘面試
(1)結構化面試:照本宣科。
(2)校招招聘:真的一屆不如一屆。
(3)金三銀四:其他月份招不到人的借口。
(4)最佳僱主:走穴、領獎、幫別人站台。
(5)獵頭黑名單:反向錦鯉,去哪哪不行。
(6)社群招聘:拉個微信群,每天發廣告。
(7)社交招聘:去脈脈和微博,看大公司八卦。
(8)僱主品牌:招不到人之後的,下一個借口。
3、薪酬福利&績效激勵
(1)高提成:無底薪。
(2)薪酬制度:推卸責任合理化。
(3)強制分布:主觀偏見合理化。
(4)額外福利:周末加班後去K歌。
(5)期權:對不起,工資發不起,先給一個餅。
(6)提供住宿:公司在信號都不穩定的荒郊野嶺。
(7)薪酬管理:算工資、做表格、發工資、做核對。
(8)OKR:KPI做不好的借口。
4、人才培養類
(1)學習標桿:抄同行。
(2)人才盤點:末尾淘汰。
(3)管培生:先輪崗做銷售。
(4)抗壓能力:加班+黑鍋。
(5)不提倡加班:但該加還得加。
(6)新員工培訓:年輕人的第一次洗腦。
(7)企業大學:長時間缺老師,缺課程的地方。
5、專有類名詞
(1)SSC:辦理各種手續的
(2)COE:(編輯+文案+策劃)*人力資源
(3)HRBP:原先分公司或者事業部的人事,取了一個花名。
(4)大數據分析:員工花名冊分析。
(5)矩陣式結構:一仆二主。
(6)流程優化:權力的再分配。
(7)組織發展:聽起來很牛逼,但99.9%的HR都接觸不到。
(8)人員優化:大裁員。
以上就是人力資源行業用語,不知道大家學會了沒有,尤其是要從事人力資源行業的,一定要了解和學習起來,對於2020年報考一級人力資源師考試的,只要你滿足一級人力資源師報名條件,就可以報名參加考試,當然想要考試成功,努力是一定要的。
❾ 公司新項目,如何將人員組成團隊,團隊如何分工權重如何制定
貴司我想應該是成立不久的,或者是老闆管理觀念比較草莽的公司。
如果只是想解決目前的問題的,其實很簡單,只要找一位公司德高望重的人出來做項目經理就可以解決人力,資源等問題了。
如果要從此以後都走項目管理路線。需要從組織結構來解決。
一般項目管理跟公司組織結構有三種情況,分職能型,項目型和矩陣型。
職能型:根據項目需要從各職能部門抽調人員及其它資源組成。效率低,多扯皮。
項目型:項目擁有完成任務所有的資源,項目經理對上直接接受公司主管部門管理,對下負責本項目資源的運用。效率高,資源浪費。
矩陣型:將按照職能部門劃分的縱向部門與按照項目劃分的橫向部門結合起來,以構成類似矩陣的管理系統。項目經理對任務內容和時間上對各職能部門行使權利,而各職能部門從業務上對項目給予支持。效率高,資源合理利用,需要加強監督。
你的問題雖然只是問到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其實是整個項目管理的范疇。
分工根據要完成項目目標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資源,對項目成員進行分工。而工作崗位的權重問題,可以通過責任矩陣來進行管理劃分。責任矩陣R-執行工作,A-負責人,I-咨詢,掌握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信息的人,C-知情,當工作未被完成將被告知的人。項目經過WBS規劃後,每個工作包都可以通過這樣來進行責任管理。
1、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根據公司的組織結構,項目的特點,設立一個項目組,找到公司裡面的專家(部門領導,經驗的工程師等)開會討論,需要的人力和資源,來項目成員的組成。根據這個做好計劃,比如研發技術,新產品開發類的,這種肯定是技術部門的工作量佔大頭了。考慮人員的工作量,技能(培訓等),能力,風險(其它項目要人,離職,請假等)。
2、然後是組建團隊。
3、團隊建設
人際關系技能(軟技能-同情心即換位思考、影響力、創造力等)
培訓(能力不足就要培訓)
團隊建設活動(非正式溝通有助於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工作關系)
基本規則(盡早制定,一旦制定,全員必須遵守)
集中辦公
認可和獎勵
人事測評工具
4、管理項目團隊——跟蹤團隊成員工作表現,提供反饋,解決問題並管理團隊變更, 以優化項目績效的過程。
當然項目管理過程沒有那麼一蹴而就的,必定經過:形成——>震盪 ——>規范——> 成熟 ——>解散。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