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員工培訓方式有哪幾種
九大常見的員工培訓方式講授法:屬於傳統模式的培訓方式,指培訓師通過語言表達,系統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期望這些受訓者能記住其中的重要觀念與特定知識。 研討法:按照費用與操作的復雜程序又可分成一般研討會與小組討論兩種方式。研討會多以專題演講為主,中途或會後允許學員與演講者進行交流溝通,一般費用較高。而小組討論法則費用較低。 游戲法:是指由兩個或更多的參與者在遵守一定規則的前提下,相互競爭並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游戲的形式取決於游戲的內容,通常游戲中含有競賽和變革的內容。游戲只是手段,目的是培養學員的各種能力。 角色扮演法:指在一個模擬的工作環境中,指定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藉助角色的演練來理解角色的內容,模擬性地處理工作事務,從而提高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 視聽技術法:就是利用現代視聽技術(如投影儀、錄像、電視、電影、電腦等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 工作輪換法:這是一種在職培訓的方法,指讓受訓者在預定的時期內變換工作崗位,使其獲得不同崗位的工作經驗,一般主要用於新進員工。現在很多企業採用工作輪換則是為培養新進入企業的年輕管理人員或有管理潛力的未來的管理人員。 網路培訓法: 這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培訓方式,主要是指企業通過內部網,將文字、圖片及影音文件等培訓資料放在網上,形成一個網上資料館,網上課堂供員工進行課程的學習。這種方式由於具有信息量大,新知識、新觀念傳遞優勢明顯,更適合成人學習。因此,特別為實力雄厚的企業所青睞,也是培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❷ 員工培訓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培訓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其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培訓需求分析。因為培訓需求分析是整個培訓管理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它決定了培訓能否瞄準正確的目標,進而影響到能否設計與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因此對培訓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培訓需求分析,企業培訓的目標不準確,缺乏針對性的培訓就會導致人力資本投資失敗,帶來資源的大量浪費。在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的今日,企業加大培訓的投入力度雖有其必要性,但前提是必須進行有效的培訓需求分析,否則就不能證明培訓支出具有合理性。一些企業的培訓效果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缺少有效的培訓需求分析。
然而,培訓需求分析作為企業培訓管理的關鍵環節,其成功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一定的培訓需求分析技術。隨著信息經濟的到來,培訓需求分析技術已不僅是人力資源管理者而且也是直線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這是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由於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越來越需要依賴自己的員工能夠迅速應對環境,這惟有通過培訓來增進員工的各種能力(包括崗位技能、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和變革能力等),才能不斷保持企業競爭力。一方面培訓內容的擴展,使培訓需求分析的難度增大,它不但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而且也要求直線管理者參與到培訓需求分析的工作中來,通過兩者的配合去適時掌握員工培訓需求:另一方面,迅速回應環境變化也需要有適合直線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包括人力資源顧問)快速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以便他們能及時做出恰當的培訓安排。
一般的培訓需求分析技術是從組織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員分析入手,去查找績效差距,這種系統的方法較適合大中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年度或中長期的培訓需求分析,而對於直線管理者則顯得復雜了一些,也不適合企業進行短期或及時性的培訓需求分析。因此,為了適應快速反應和直線管理者參與培訓需求分析的需要,有必要開發操作性強又簡便快捷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本文在此介紹的快速進行員工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法,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要。
一、培訓需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
培訓需求分析可以使用復雜方法,也可以使用簡單方法,簡單方法來源於培訓需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它可以歸納為有邏輯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查找績效差距。培訓需求分析應從何入手,有關培訓的理論認為應當從績效差距入手:培訓之所以必要,傳統理論認為是因為企業工作崗位要求的績效標准與員工實際工作績效之間存在著差距;新的理論則認為也應包括企業戰略或企業文化需要的員工能力與員工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導致低效率,阻礙企業目標的實現。只有找出存在績效差距的地方,才能明確改進的目標,進而確定能否通過培訓手段消除差距,提高員工生產率。
第二步,尋找差距原因。發現了績效差距的存在,並不等於完成了培訓需求分析,還必須尋找差距的原因,因為不是所有的績效差距都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去消除。有的績效差距屬於環境、技術設備或激勵制度的原因,有的則屬於員工個人難以克服的個性特徵原因,只有在員工不是因為難以克服的個性特徵原因而存在知識、技能和態度等方面能力不足的情況時,培訓才是必要的。
第三步,確定解決方案。找出了差距原因,就能判斷應該採用培訓方法還是非培訓方法去消除差距。企業根據差距原因有時採用培訓方法,有時採用非培訓方法,有時也採用培訓與非培訓結合的方法,一切都根據績效差距原因的分析結果來確定。
二、快速進行員工培訓需求分析的三個步驟與相應工具
培訓需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指出了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法可以歸納為簡便快捷的三個步驟,只要配以一定的分析工具,獲取必要的信息,並辨認信息的實際含義,就能幫助管理者完成相關分析。
1.查找績效差距的方法與工具
首先,從直線管理者獲取信息是重要的途徑之一。由於直線管理者對下屬的情況熟悉,最了
解下屬工作績效的問題在哪裡,所以只要提供一定的工具,就能幫助他們或通過他們獲取存在績效差距的信息,由此辨別是什麼領域存在績效問題。具體辦法是,使用一個空白的培訓候選人名單,然後填上有關需要了解的信息,再從有關信息確定績效差距領域。尋找績效差距的提問表是一個獲取信息的工具,可以幫助直線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通過提問發現有績效問題的人是誰,問題存在於什麼地方,問題的性質和嚴重性等具體情況(參見工具1)。
❸ 常用的培訓員工有哪幾種形式各個形式都有哪些特點
(1)講授法:屬於傳統的培訓方式,優點是運用起來方便,便於培訓者控制整個過程。缺點是單向信息傳遞,反饋效果差。常被用於一些理念性知識的培訓。
(2)視聽技術法:通過現代視聽技術(如投影儀、DVD、錄像機等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優點是運用視覺與聽覺的感知方式,直觀鮮明。但學員的反饋與實踐較差,且製作和購買的成本高,內容易過時。它多用於企業概況、傳授技能等培訓內容,也可用於概念性知識的培訓。
(3)討論法:按照費用與操作的復雜程序又可分成一般小組討論與研討會兩種方式。研討會多以專題演講為主,中途或會後允許學員與演講者進行交流溝通。優點是信息可以多向傳遞,與講授法相比反饋效果較好,但費用較高。而小組討論法的特點是信息交流時方式為多向傳遞,學員的參與性高,費用較低。多用於鞏固知識,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際交往的能力,但運用時對培訓教師的要求較高。
(4)案例研討法:通過向培訓對象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讓其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這一方式使用費用低,反饋效果好,可以有效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近年的培訓研究表明,案例、討論的方式也可用於知識類的培訓,且效果更佳。
(5)角色扮演法:授訓者在培訓教師設計的工作情況中扮演其中角色,其他學員與培訓教師在學員表演後作適當的點評。由於信息傳遞多向化,反饋效果好、實踐性強、費用低,因而多用於人際關系能力的訓練。
(6)自學法:這一方式較適合於一般理念性知識的學習,由於成人學習具有偏重經驗與理解的特性,讓具有一定學習能力與自覺的學員自學是既經濟又實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監督性差的缺陷。
(7)互動小組法:也稱敏感訓練法。此法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的人際關系與溝通訓練。讓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親身體驗來提高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其優點是可明顯提高人際關系與溝通的能力,但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培訓教師的水平。
(8)網路培訓法: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培訓方式,投入較大。但由於使用靈活,符合分散式學習的新趨勢,節省學員集中培訓的時間與費用。這種方式信息量大,新知識、新觀念傳遞優勢明顯,更適合成人學習。因此,特別為實力雄厚的企業所青睞,也是培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拓展資料:
良好的培訓對企業好處有四點:
1、培訓能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就企業而言,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員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有資料顯示,百事可樂公司對深圳270名員工中的100名進行一次調查,這些人幾乎全部參加過培訓。
其中80%的員工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表示滿意,87%的員工願意繼續留在公司工作。
培訓不僅提高了職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職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工作目標有了更好的理解。
2、培訓能促進企業與員工、管理層與員工層的雙向溝通,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少企業採取自己培訓和委託培訓的辦法。
這樣做容易將培訓融入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是一種以價值觀為核心對全體職工進行企業意識教育的微觀文化體系。
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認同企業文化,不僅會自覺學習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而且會增強主人翁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
從而培養大家的敬業精神、革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形成上上下下自學科技知識,自覺發明創造的良好氛圍,企業的科技人才將茁壯成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會明顯增強。更多企業管理論文請在"茅山下"查找.
3、培訓能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美國權威機構監測,培訓的投資回報率一般在33%左右。
在對美國大型製造業公司的分析中,公司從培訓中得到的回報率大約可達20%-30%。
摩托羅拉公司向全體雇員提供每年至少40小時的培訓.調查表明:摩托羅拉公司每1美元培訓費可以在3年以內實現40美元的生產效益。
摩托羅拉公司認為,素質良好的公司雇員們已通過技術革新和節約操作為公司創造了40億美元的財富。摩托羅拉公司的巨額培訓收益說明了培訓投資對企業的重要性。
4、適應市場變化、增強競爭優勢,培養企業的後備力量,保持企業永繼經營的生命力。企業競爭說穿了是人才的競爭。
明智的企業家愈來清醒的認識到培訓是企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人本投資」,是提高企業「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徑。
美國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企業技術創新的最佳投資比例是5:5,即「人本投資」和硬體投資各佔50%。
人本為主的軟技術投資,作用於機械設備的硬技術投資後,產出的效益成倍增加。
在同樣的設備條件下,增加「人本」投資,可達到投1產8的投入產出比。發達國家在推進技術創新中,不但注意引進、更新改造機械設備等方面的硬體投入,而且更注重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主要目標的軟技術投入。
事實證明,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開發一流的產品,創造一流的業績,企業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5、提高工作績效。有效的培訓和發展能夠使員工增進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包括對企業和部門的組織結構、經營目標、策略、制度、程序、工作技術和標准、溝通技巧,以及人際關系等知識。
❹ 企業員工培訓常用哪些方法 企業員工培訓五大技巧
在很多大小型企業當中,不少人力資源培訓師都是需要具備相關的資質證件才能夠上崗工作。也有不少企業當中都會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配培訓機構,負責企業員工的招聘和績效審核工作,不斷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人力資源配培訓和開發,還有現代企業管理等。那麼,您知道人力資源配培訓有哪些方法嗎?我們在進行人力資源培訓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您會發現人力資源配培訓內容還是比較多的,主要包括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還有員工的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其中,對於我們國家的勞動法,相關請假的基礎知識和實務技能,能夠提供整個員工的理論水平、專業素質和能力技巧,大大增加其工作效率。
那麼,到底人力資源配培訓有哪些方法呢?我們在進行參加人力資源培訓的時候,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力資源配培訓方法。面對市場上眾多的人力資源培訓機構,您可以選擇大型正規專業的人力資源培訓機構,選擇實力規模雄厚,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風險把控能力,包括了專業的人力資源培訓講師,根據企業情況,制定具體培訓計劃,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另外,在人力資源培訓的過程當中,可以由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企業員工的相關培訓,您還可以外聘講師培訓,培訓針對性更強,這種培訓專業性、技術性強,需要企業實施時進行轉化。
❺ 新員工培訓該用什麼方式
新員工培訓是指給企業的新雇員提供有關企業的基本背景情況,使員工了解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內容與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工作的職責、程序、標准,並向他們初步灌輸企業及其部門所期望的態度、規范、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等等,從而幫助他們順利地適應企業環境和新的工作崗位,使他們盡快進入角色。
無論是選擇內部培訓還是外部培訓,很重要是考慮培訓的對象和背景。針對不同的對象和背景,培訓方式有很大的差異。
企業對新進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有:
一、介紹企業的經營歷史、宗旨、規模和發展前景,激勵員工積極工作,為企業的繁榮作貢獻;
二、介紹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使員工們在工作中自覺地遵守公司的規章,一切工作按公司制定出來的規則、標准、程序、制度辦理。包括:工資、獎金、津貼、保險、休假、醫療、晉升與調動、交通、事故、申訴等人事規定;福利方案、工作描述、職務說明、勞動條件、作業規范、績效標准、工作考評機制、勞動秩序等工作要求。
三、介紹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權力系統,各部門之間的服務協調網路及流程,有關部門的處理反饋機制。使新員工明確在企業中進行信息溝通、提交建議的渠道、使新員工們了解和熟悉各個部門的職能,以便在今後工作中能准確地與各個有關部門進行聯系,並隨時能夠就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建議或申訴;
四、業務培訓,使新員工熟悉並掌握完成各自本職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關信息,從而迅速勝任工作;
五、介紹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產品、市場定位、目標顧客、競爭環境等等,增強新員工的市場意識;
六、 介紹企業的安全措施,讓員工了解安全工作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發現和處理安全工作中發生的一般問題,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七、 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和目標的傳達。讓新員工知道企業反對什麼、鼓勵什麼、追求什麼;
八、 介紹企業以員工行為和舉止的規范。如關於職業道德、環境秩序、作息制度、開支規定、接洽和服務用語、儀表儀容、精神面貌、談吐、著裝等的要求。
培訓意義
企業意義
新員工培訓對企業的意義:如果說招聘是對新員工管理的開始,那麼新員工培訓是企業對新員工管理的繼續。這種管理的重要性在於通過將企業的發展歷史、發展戰略、經營特點及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紹給新員工時,對員工進入工作崗位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新員工明確了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後,員工可以實現自我管理,節約管理成本。
個人意義
新員工培訓對個人的意義:新員工培訓對於個人來說是對企業進一步了解和熟悉的過程,通過對企業的進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緩解新員工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員工對企業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正確看待企業的工作標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順利通過磨合期,在企業長期工作下去。
新員工培訓是新員工職業生涯的新起點,適應新組織的行為目標和工作方式。
❻ 培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企業培訓學習方式有很多種,為了提高了企業培訓的效率,我們必須要找到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如何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應該是很多企業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或培訓管理者所關注的問題。
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簡單地表示培訓的投資回報率:
投資回報率=培訓產出/培訓成本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發現有兩種途徑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即降低培訓成本和增加培訓產出。這里有三種提高訓練回報率的方法。
方法一:明確需求,統一預期。
許多人力資源或培訓書籍談到培訓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這里我要強調的不僅是需求的分析,更是期望的統一。教科書中提到的需求分析大多集中在確定企業的需求上。然而,在實際訓練中,參與者都是有自己需求的個體。因此,我們的需求分析的范圍應該擴大到這里。我們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員工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只有找到兩者的焦點,才能形成預期的統一,才能使訓練順利進行。同時,訓練後的效果會更好。
例如,高管培訓在過去幾年非常流行。很多企業派員工參加,認為這樣可以提高企業的執行力。然而,這些企業都沒有認真回答這個問題:被派遣員工是否認為自己的執行能力差?你認為你需要這種訓練嗎?如果你問老闆這個問題,他會說當然有問題,當然有培訓,但是說到員工,答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訓練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想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應該從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好,需要決定什麼樣的培訓,這時,我們會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雖然原則提了很多年,但是很少有企業認真去做,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了,實質上,培訓問題是人的問題,如果違反了人的基本需要和規律,員工就會用人性去打破它,不管培訓做得多好!
方法二,選擇正確的方式,降低成本。
第二種方法是討論如何降低培訓成本。培訓成本大致可分為兩類: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在金錢成本上,主要是上課成本、場地成本、差旅費等等,時間成本,要看參加培訓人員工作的重要性。組織中不同層次的人同時創造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呢?關鍵在於訓練方法的選擇。
在我國,大多數企業更願意參加現場培訓,而在西方,混合培訓已被企業廣泛接受。什麼是混合訓練?簡單地說,就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在線和離線學習方法相結合的培訓。對於線下培訓,這里就不多介紹了,因為大多數企業都很熟悉。我想把重點放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培訓上。據我預測,在未來十年內,這種方法將被中國企業廣泛接受,形成在線學習的熱潮。
有兩個原因:
首先,與線下訓練相比,網路訓練具有獨特的優勢。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創建自己的網上商學院,設計適合自己企業的課程體系。員工可以隨時登錄商學院進行學習和分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還節省了實地培訓的差旅費和其他費用,這突出了在線學習的高成本性能。
第二,學習小組的變化使得網路學習的趨勢不可避免。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90後成為各大企業的主力軍。再過幾年,00後一代也將進入歷史舞台。作為一家優秀的公司,要想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我們需要走在時代的前列,所以我們必須回答:這些新人是如何學習的?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我認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新的人來說,互聯網就像空氣一樣不可缺少,而基於互聯網的學習方法肯定會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這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時代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在以上兩段中,雖然列舉了在線學習的優點,但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離線學習。混合不是剛性的組合,而是有機的結合,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學習效率,這自然會大大提高投資回報率!
方法三,學習文化,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很多企業在培訓上功利浮躁,希望通過一次培訓來解決企業多年積累的問題。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對於企業培訓來說,與其一次花很多錢,不如讓培訓正常化,建立企業的學習文化。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企業的成長,提高培訓的回報率。
事實上,很多投資回報的問題都是在投資回報這個詞產生的時候就註定要出現的,因為在投資回報的問題上,人們往往會陷入短期利益的陷阱,變得功利化,特別是對於企業這樣的營利性組織來說,這個短視的孩子更是嚴重。對於自己的問題,只能靠公司來解決,外力多數時候只能採取暫時的解決辦法而不能起到永久的治療作用。
因此,當我們能夠跳出培訓的短期視角,我們就可以找到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組織學習時,我們以十年磨一劍的心態來進行培訓,打造企業的學習文化,我們相信回報會豐富而持久!這就是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❼ 企業職員培訓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企業員工培訓方式方法有多種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講座形式
講座是傳統的培訓方式,也是目前採用最多的培訓方式。按內容傳授的形式,通常講座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教授式講座和研討式講座。
1.1教授講座:
先是讓培訓講師通過對企業所有參加培訓的員工系統地講解企業文化以及其發展歷程,然後向受訓者傳授崗位知識,包括員工職責、技能要求、業務素質要求等等,這個主要是針對外部招聘進來的人而言(企業內部員工上來的則不需要)。但是培訓講師必須注意一定的技巧,如採用合適的演講語言、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等。為了使講座更加有效,講師在恰當的時候可以設計現場游戲或討論來烘托氣氛。
1.2研討式講座
比如說可以針對企業目前發展狀況分析選取其中一些實際存在的問題,需要所培訓的員工們集思廣益在討論中加以解決,也可以以案例或模擬案例的方式解決。研討式講座既可以選擇公司的實際問題作為討論內容,也可以使用案例或模擬案例。
2.小組討論形式
小組討論指為了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這是要在培訓講師與員工之間展開的研討。小組討論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主要是鼓勵、激發他們的興趣、引領討論的方向、提供綱目性指導與控制討論節奏。
3.案例研討形式
案例討論,又稱「個案研究法」或「案例分析」,向所有員工列舉一至兩個以前或現在成功或失敗的案例,然後讓所有人來分析其中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4.影視培訓形式
影視培訓法指通過運用有關企業的電影、VCD和錄像等手段對員工進行培訓,以視覺上的感官刺激來強化培訓效果加強大家對企業的了解,同時也能提高整個培訓工作中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影視培訓法可作為輔助培訓方法使用,各位員工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自主地、靈活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來學習。
5.頭腦風暴形式
頭腦風暴法它不僅能培養員工的創造性,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塑造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環境。
鼓勵大家自由提出任何種類的方案設計思想,不允許任何批評,並且所有方案都當場記錄下來,稍後再從效果與可行性兩方面進行討論和分析,以確定最後的方案。在使用該種方法時,培訓講師需要注意:
議題的選擇應優先考慮員工現在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客觀問題,而且要與大家的工作息息相關。講師應該考慮控制討論的氣氛和談論時間;要鼓勵大家積極思考,提出各類觀點,哪怕是看上去很荒謬的;避免討論時受訓者相互攻擊。
6.內部會議形式
將內部會議作為一種培訓方式很容易被人所忽視。會議的優點在於通過相互的溝通和磋商,可以解決員工實際工作中客觀存在的問題。
7.敏感性培訓形式
敏感性培訓也稱為敏感性訓練或T小組法,這種方法可以直接訓練員工對他人的敏感性。管理的活動是在組織中完成的,需要不斷與上級、下級和同事進行溝通,提高對人的敏感性就成了一個重要的管理技能。
❽ 員工培訓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講授法:屬於傳統的培訓方式,優點是運用起來方便,便於培訓者控制整個過程。缺點是單向信息傳遞,反饋效果差。常被用於一些理念性知識的培訓。
(2)視聽技術法:通過現代視聽技術(如投影儀、DVD、錄像機等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優點是運用視覺與聽覺的感知方式,直觀鮮明。但學員的反饋與實踐較差,且製作和購買的成本高,內容易過時。它多用於企業概況、傳授技能等培訓內容,也可用於概念性知識的培訓。
(3)討論法:按照費用與操作的復雜程序又可分成一般小組討論與研討會兩種方式。研討會多以專題演講為主,中途或會後允許學員與演講者進行交流溝通。優點是信息可以多向傳遞,與講授法相比反饋效果較好,但費用較高。而小組討論法的特點是信息交流時方式為多向傳遞,學員的參與性高,費用較低。多用於鞏固知識,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際交往的能力,但運用時對培訓教師的要求較高。
(4)案例研討法:通過向培訓對象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讓其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這一方式使用費用低,反饋效果好,可以有效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近年的培訓研究表明,案例、討論的方式也可用於知識類的培訓,且效果更佳。
(5)角色扮演法:授訓者在培訓教師設計的工作情況中扮演其中角色,其他學員與培訓教師在學員表演後作適當的點評。由於信息傳遞多向化,反饋效果好、實踐性強、費用低,因而多用於人際關系能力的訓練。
(6)自學法:這一方式較適合於一般理念性知識的學習,由於成人學習具有偏重經驗與理解的特性,讓具有一定學習能力與自覺的學員自學是既經濟又實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監督性差的缺陷。
(7)互動小組法:也稱敏感訓練法。此法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的人際關系與溝通訓練。讓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親身體驗來提高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其優點是可明顯提高人際關系與溝通的能力,但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培訓教師的水平。
(8)網路培訓法: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培訓方式,投入較大。但由於使用靈活,符合分散式學習的新趨勢,節省學員集中培訓的時間與費用。這種方式信息量大,新知識、新觀念傳遞優勢明顯,更適合成人學習。因此,特別為實力雄厚的企業所青睞,也是培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