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員工培訓方面的文獻綜述
僅作參考:
轉眼間,接受新員工培訓已近1個月時間,由於公司事先對新進員工的培訓工作作了周密細致的培訓計劃,再加上培訓期間領導們關心、責任培訓師細心的安排和新老員工積極的配合下,培訓工作進行得緊張有序並取得很好的效果。
為了使培訓達到很好的效果,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我們分階段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工作,採取一對一的互幫互助,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較多的知識,為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司組織新員工認真學習了嘉德(誠信·團隊·溝通·價值)企業文化,讓她從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嘉德銷售文化(我們銷售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產品,還有我們的服務)內涵;同時還進行安全教育,讓新員工認識到安全意識、安全觀念、安全素質和安全行為的重要性。
第一階段文檔知識和市場部工作流程的培訓;通過組織架構輕松自如地了解到公司市場的劃分和布局;通過市場部工作流程的培訓,更輕松地明白我們工作做什麼?誰來做?怎麼做?如何保障從接訂單到訂單完成所經過的步驟及跟蹤方法都有清晰的了解。為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專業理論培訓;責任培訓師制定了詳細的培訓內容,並讓其提前預習培訓內容再接受培訓。在每培訓完一個知識章節後,責任培訓師就會將學習的知識進行考試來考核培訓效果,通過這種考試,同時對新員工存在疑問的知識點進行回顧。
第三階段學習現場知識,積累現場寶貴經驗的培訓;平時就由老員工帶領她出去拜訪客戶,爭取讓她盡可能多的了解怎樣與客戶交流溝通,在打交道過程中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在完成目標之前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包括談話內容的先後次序,及交流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樣也有利於她學習和消化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1.熱愛學習,能自覺學習密封資料、營銷知識;學習能力較強,對於不懂的地方,能主動提出,尋找答案。
2.性格開朗,在同客戶交流中能找到一些話題溝通,比如時事要聞等,使談話內容多樣性。
3.能主動的完成日常工作。
4.專業知識還不夠,需要多學習。
5.在同客戶溝通的過程中,一些禮儀和細節還需要完善。
總體來說,通過這次培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那當然這與全體員工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相信大家再接再厲爭取最後為完成2009銷售目標完滿的成功!
② 上海星河灣西餐廳員工培訓文獻綜述
你的文獻綜述具體准備往哪個方向寫,題目老師同意了沒,具體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獻綜述想寫好,先要在圖書館找好相關資料,確定好題目與寫作方向。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如何做文獻綜述
首先需要將「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 」與「背景描述 (Background Description) 」區分開來。我們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國外政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問題」等等,這些內容屬於「背景描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獻綜述是評論性的( Review 就是「評論」的意思),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評論的主線,要按照問題展開,也就是說,別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的,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有什麼缺陷?要是別的學者已經很完美地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那就沒有重復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獻綜述的意涵,現在說說怎麼做文獻綜述。雖說,盡可能廣泛地收集資料是負責任的研究態度,但如果缺乏標准,就極易將人引入文獻的泥沼。
技巧一: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化合物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而多數大眾媒體上的相關報道或言論,雖然多少有點價值,但時間精力所限,可以從簡。怎樣摸清該領域的主流呢?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一是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後「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資料庫檢索」和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國家圖書館,有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圖書,學校圖書館往往沒有收藏,但是國圖卻是一本不少(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不僅如此,國圖還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國政治和政府的外文書籍,從互聯網上可以輕松查詢到。
技巧二: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做博士論文的時間很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後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羅僕人就積累有一份研究中國政策過程的書單,還特別記錄了圖書分類號碼和藏書地點。同時,對於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做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到真正開始寫論文時就積累了大量「干貨」,可以隨時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看過一些文獻以後,我們有很強烈的願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彷彿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我寫過十多萬字的文獻綜述,後來發覺真正有意義的不過數千字。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於迤邐的叢林中,反面「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麼問題,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
你的午間新聞方面方面文獻綜述具體准備往哪個方向寫,題目老師同意了沒,具體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獻綜述想寫好,先要在圖書館找好相關資料,確定好題目與寫作方向。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三、如何撰寫開題報告
問題清楚了,文獻綜述也做過了,開題報告便呼之欲出。事實也是如此,一個清晰的問題,往往已經隱含著論文的基本結論;對現有文獻的缺點的評論,也基本暗含著改進的方向。開題報告就是要把這些暗含的結論、論證結論的邏輯推理,清楚地展現出來。
寫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請老師和專家幫我們判斷一下:這個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因此,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這樣幾個方面展開。其中,「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是重點,許多人往往花費大量筆墨鋪陳文獻綜述,但一談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時但寥寥數語、一掠而過。這樣的話,評審老師怎麼能判斷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麼能對你的研究方法給予切實的指導和建議呢?
對於不同的選題,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異。一個嚴謹規范的學術研究,必須以嚴謹規范的方法為支撐。在博士生課程的日常教學中,有些老師致力於傳授研究方法;有的則突出討論方法論的問題。這都有利於我們每一個人提高自己對研究方法的認識、理解、選擇與應用,並具體實施於自己的論文工作中。
一、文獻綜述概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③ 如何培訓新員工,提高其入職效率
合易認為:要提高新員工的入職效率,不只是培訓那麼簡單,需要做好幾方面的工作:
1、企業制度、文化的傳播:新員工進入企業,首先就要培訓的各類制度標准、文化理念、行為規范等,這些內容雖然是培訓,但是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通過案例、故事等形式,讓新人了解並理解都需要有哪些東西是需要遵守的,哪些東西是不能觸碰的,很直觀的感受到如果不遵守規則、文化後果會是什麼樣的,在新人階段就把自己的行為自覺的像企業需要的行為標准靠攏。
2、新員工的專業培訓:新員工往往是沒有經驗的,專業知識掌握的也不夠,即使是有工作經驗的人進入一個新的企業,也會面臨著自身的知識經驗與企業實際情況的融合,因此企業一定要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培訓可以是多種方式的,知識性的內容可以要求新員工自學,經驗性的內容可以採用老帶新、工作手冊等多種方式。
3、關注新員工與團隊的融合:企業還需要重點關注新員工的適應力,尤其是新進入職場的新人,關注他們是否知道如何與團隊成員相處,個性特徵是否與團隊成員沖突等,如果新員工不能快速融入團隊,即使是專家級的人才也很難在短期內做出成績。因此HR和新員工的直接上級一定要關注新員工在入職後的團隊融合,一方面給新員工適當的心理疏導,一方面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協調,加快新人的團隊融合。
④ 《企業員工培訓有效性提高的途徑》文獻格式
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K5OLABKH/zongshuxiezuo%5B1%5D.ppt#256,1,文獻綜述的寫作方法
文獻綜述範文:http://www.china-instry.cn/1/wxzsfw/
如何撰寫文獻綜述
1 綜述的定義和特點
綜述是查閱了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
綜述的特點:
①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②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③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於1/3。
2 綜述的內容要求
選題要新: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說理要明: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層次要清: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語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文獻要新: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3 綜述的格式和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於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主體: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①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②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並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②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准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於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1) 縱式寫法 "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劃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麼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縱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復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縱式寫法適合於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2) 橫式寫法 "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於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3) 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採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採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採用橫式寫法。通過 "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總結: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提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參考文獻: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4 綜述的寫作步驟
選定題目選定題目對綜述的寫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選題首先要求內容新穎,只有新穎的內容才能提煉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題目。選題還應選擇近年來確有進展,適合我國國情,又為本專業科技人員所關注的課題,如對國外某一新技術的綜合評價,以探討在我國的實用性;又如綜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應用,以供普及和推廣。選題通常有幾種:一種是與作者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的選題,對此作者有實際工作經驗,有比較充分的發言權;一種是選題與作者專業關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樂於探索的課題;還有一種是醫學科學情報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題目不要過大,過大的題目一定要有諸多的內容來充實,過多的內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獻,這不但增加閱讀、整理過程的困難,或者無從下手,或顧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難以深入,往往流於空泛及一般化。實踐證明,題目較小的綜述穿透力強,易深入,特別對初學寫綜述者來說更以寫較小題目為宜,從小范圍寫起,積累經驗後再逐漸寫較大范圍的專題。此外,題目還必須與內容相稱、貼切,不能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更不能文不對題。好的題目可一目瞭然,看題目可知內容梗概。
查閱文獻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裡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為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裡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後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為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獻首先要瀏覽一下,然後再分類閱讀。有時也可邊搜集、邊閱讀,根據閱讀中發現的線索再跟蹤搜集、閱讀。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以便為寫作做好准備。
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准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撰寫成文: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後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獲。
提綱擬好後,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並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於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為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後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後,按常規修稿方法,反復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
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搜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為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並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5綜述論文的遴選及審編
綜述論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綜合,所涵蓋的內容信息量大,使讀者費時不多卻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國內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設有綜述欄目,並給以較大的篇幅和較多的參考文獻數額。綜述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寫作要求比較高,只有資深的作者才可能寫出合乎要求的綜述論文。它要求作者對所綜述的資料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有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並有親身研究的經歷和體會,以及有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綜述論文能較系統地反映國內外某一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熱點及新思路、新方法,對啟發讀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向導作用。此外,綜述論文的橋梁功能亦很顯著。以筆者所編《生理科學進展》為例,這里的"生理科學"是一個大概念,幾乎涉及基礎醫學各學科。有專家說,"我讀《生理科學進展》更多的是關注相關學科的進展情況",這可能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有人提出《生理科學進展》是生理科學各學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相信,其他刊物的綜述文章也有同樣的作用與功能。
綜述論文的審稿程序遵從一般審稿規則,但具體到某篇綜述的取捨上,還是有其特殊性和規律性。
1)在平衡比較中遴選。綜述論文的資料來源於文獻,可以有多個作者就同一個問題在一個時間段內分別向編輯部投稿,因此,編輯部必須對類似稿件進行權衡比較、分析,以決定取捨。如"幹細胞的研究"是當前研究熱點,本刊在同一時間段內收到3篇文章,經分析比較後認為它們是從不同側面進行的綜述,各有特點,故決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關"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來的熱點課題,本刊連續收到多篇同類文章,內容多有重復,結果選取了1篇投稿較早的文章,對後來者只得以"已有類似稿件,請改投他刊"而退稿。
2)在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稿件中遴選。對一篇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綜述論文應該是:就某一問題寫得系統、深入,能反映該課題當前的研究水平,內容有新意,文字通順。在這些稿件中再根據其對當前研究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進行分級優選。
筆者根據所編期刊近幾年來審稿人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歸納出對綜述稿件的總體評價。
1)對錄用稿件的評價:屬國際研究熱點,有較好的指導和參考意義;是該領域重大課題,內容豐富,值得刊登;國內研究較少,對開展此項工作有推動作用;介紹設計的思路及目前動態,對讀者有一定啟發;綜述當前概況,讀者將從中汲取教益;內容新穎而重要,能引起有關讀者的興趣與重視;選題很好,對立足國內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階段,有利於讀者了解其概貌;內容好,文獻新,層次清晰,語言通順;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重點突出,分析得當;綜述較全面,並較深入,反映了當前研究狀況;屬前沿進展資料,有較大學術參考價值;內容具有進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紹;問題有新意,且存有爭議,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2)對被退稿件的評價:涉及面太窄,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實驗依據不足,多為推測性內容;內容分散,重點不突出,讀後無系統概念;羅列文獻,未作分析討論;題目很大,但具體內容不多;國內已有不少報道,無明顯特色;觀點有錯,原則有誤,說服無力;內容膚淺,深度不夠,未能反映重大進展;語言表達及結構均差,修改難度很大;資料來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夠;文獻未經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後矛盾;選題缺乏新意,內容陳舊,文字冗長;材料零散,內容單薄,說理不透;對所綜述的領域不熟,寫作不得要領。筆者在編輯綜述稿件時發現,達到錄用要求的稿件,都無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編輯加工後才能刊出。當然,編輯部對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況下,退修的稿件即屬准備刊發的稿件。
2綜述文稿的常見問題及審編
編輯工作中發現,綜述論文文稿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審編時須慎重處理。
2 1 根據已有的綜述直譯轉抄
這樣做,難免有抄襲之嫌,因為"綜述論文"不同於"譯文"。在寫作綜述論文時,可以借鑒他人已發表的綜述啟發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說,必須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寫出有別於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側重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進行文獻更新,補足與自己側重點有關的和該課題最新發表的文獻,然後按照自己的側重點重新命題,將全文重新整理,綜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綜述文稿,列文獻30餘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審中發現,其題名直譯自其中一篇文獻,進一步發現其內容亦基本來自該篇文獻,但鑒於選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故決定讓作者重新查閱文獻,補足近年的研究進展,改寫後再投稿,再審編。
2 2 洋洋大篇,只是資料的堆積
有的來稿超過1萬字,但內容既無重點又不深入,層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對所綜述的專題不熟悉,體驗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而只是資料的堆積。對於這樣的稿件退稿時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選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題目,哪怕是寫一個較小的題目,只要在該專題范圍內寫得系統、深入,這樣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綜述。
2 3 文獻開列過多,引文不當
一般要求綜述論文著錄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但也並不是所有讀過的文獻都統統列出,應選擇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獻:
1)綜述論文論點和論據來自的文獻;
2)為分析討論提供有力依據的文獻;
3)為理論和機制提供實驗依據的文獻;
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
5)以新近的文獻代替舊的文獻。
如本刊曾收到一篇關於微量元素的文稿,字數不過6000,而文獻多達97篇,大致可歸為4類:
1)早期文獻(5年前的居多,甚至有20年前的);
2)文摘檢索類文獻;
3)見於國內外不知名的書刊;
4)新近的、起核心參考作用、較權威期刊刊載的文獻(不足10篇)。
經審閱,決定此文以"小專論"形式刊出,全文壓縮到4000字以內,參考文獻限在10篇以內。由此例說開去:
1)早期文獻,即文獻偏舊,無須深入審閱,即給人以資料不新的感覺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實上,科學在不斷發展,對一項值得寫出綜述發表的課題,往往是重要課題或熱點課題,其論文每年都以成百上千的數量增長,而新文獻又都是舊文獻的發展,即新文獻能涵蓋舊文獻;因此,一定要進行文獻更新,大膽舍棄舊文獻。
2)摘要檢索類文獻,即二次文獻甚至三次文獻。閱讀此類文獻是一種快捷的途徑,它能引導讀者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但若單用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文章的可信度就會大打折扣。
3)關於所引用刊物的知名度問題。在國內外期刊族大家庭中,由於刊物的歷史、辦刊條件和實力以及地域等不同,不同刊物的知名度是有高下之分的。作為綜述論文的主要觀點和論據應該是來自最具說服力的研究結果。一般來說,知名度高的刊物所報道的結果應該更具權威性,綜述論文引用文獻時應特別關注本專業較權威的刊物的動向。
2 4 把綜述寫成講座
講座和綜述的共同點是文章的綜合性、新穎性和進展性。一般認為,綜述是專業人員寫給同專業和相關專業人員看的,要求系統、深入;講座是專業人員寫給相關專業人員和非相關專業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從來稿中看到,把綜述寫成講座最顯著的特徵是,文章中夾帶大量的基礎知識性的內容,甚至把教科書上的圖表也搬了過來,文章冗長而深度不足。對此類文稿應大力刪減專業人員所熟知的內容,在深度上下功夫,進一步挖掘提煉原始文獻中的科研信息,從理論和機制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歸納,從而使其達到綜述論文的要求。隨著我國科技工作與國際接軌,科研論文亦逐步投向國際期刊。相應地,以綜合報道國內外科學技術新進展,促進國內科技發展為宗旨的綜述性科技論文必將在國內有所加強,因此,科技期刊將會加大綜述文章的比重
⑤ 有關員工培訓的論文
[摘 要] 企業培訓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本文從加強企業培訓的意義出發,提出了觀念轉變、受訓學員選擇、教學資源投入、辦學方式靈活、課程設置科學是做好企業培訓工作應該關注的因素。
[關鍵詞] 企業培訓 繼續教育 競爭
企業培訓,就其廣義屬性而言,實際上是一種企業員工根據企業的需要而進行的有側重,有針對性的重新入校學習的一種繼續教育。
隨著我國80年代初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思想意識進一步被市場意識所取代。企業的生產已由計劃體制下政府的指令性任務變成自己在市場中根據市場需求尋找定單。尤其是我國在1999年的成功入世,使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進一步確立。外國資本在各經濟領域迅速湧入,中國的眾多企業也在逐步走出國門,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國內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的競爭對手不在僅僅是國內同行,還有許多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的外國公司。那麼能否適應市場需求,在競爭中立身不敗,能否根據企業所處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目標,重新審視已有發展戰略、發展方式,成為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如果企業要想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優勢,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管其是表現在整個企業的營銷理念上,還是表現在產品設計、生產。而這些都需要知識、技術的應用。需要企業擁有一支掌握知識、技術的高素質隊伍,這支隊伍的好壞就成為企業興衰的關鍵。
一、從企業生產管理上看,企業需要加強員工培訓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所面臨的生產環境更具多變性,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要求企業不斷加大投入,研發新技術、新設備,應用新的管理理念,同時也要求企業的員工能夠應用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生產出新產品,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否則就會被競爭對手所追趕或超越,而這些依靠員工在校所學的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才能保證員工的知識與技術水平時刻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從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角度看,企業需要加強員工培訓
企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除了企業以招聘形式引進所需的各式人才外,立足企業現有人力資源,加大開發也同等重要。一個好的企業應該能夠成功的調動各級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為企業獻技獻策,創造價值。根據需要層次理論,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需要點,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滿足以後會繼續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自身也能夠達到預設的目標,得到不斷發展。這種滿足不是物質薪酬的有限刺激能夠解決的。
所以企業的員工培訓工作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求、時代的需要。也是企業留住人才、激勵員工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如何做好企業培訓工作
1.作好企業培訓必須轉變觀念
「性格決定命運,思路決定出路」。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導致不同的結果。要想做好員工培訓工作,首先從企業管理者角度必須對企業培訓的意義予以重新認識,重新定位培訓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把企業培訓看成是關系企業未來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業管理者要有人才的憂患意識,要明白今天的培訓決定著明天的企業競爭力、信譽度和員工素質結構,培訓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保證。
對比外國,很多企業都十分重視員工培訓,把員工的素質看成是企業的未來。例如:我們的近鄰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國家對教育和企業培訓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費用支出力度不斷加大。1976年有76.7%的企業向雇員提供了各種形式的培訓。到了1985年,這個比例進一步上升到83.8%,1000人以上的企業幾乎100% 的實施了教育培訓。對此,日本的經濟界名人--松下幸之助就曾經驕傲地說:「松下首先是培養人的地方」。而我國一方面由於計劃經濟下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的競爭性並不激烈,另一方面教育培訓效益有一定的滯後性,使企業管理者認識不到培訓的重要性,覺得培訓工作是國家的事情與企業無關,企業自身資金已經非常有限如果,還要拿出大量資金用於開展員工培訓,不劃算。同時,由於沒有完善的保證機制,一部分企業員工在沒有參加培訓前勤勉工作,培訓之後則忙於跳槽,使企業蒙受較大的損失,使送培單位的管理者寒心。
所以,要想作好培訓工作,必須轉變這種觀念。認識到加強員工培訓是企業的需要,對於一些管理機制的問題,則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措施得以有效克服。
2.作好企業培訓,必須選擇受訓員工
眾所周知,燒制陶胚,如果胚才不佳,再怎麼煅制,也不會出精品。企業在送培員工時,除了考慮崗位需要,也應考慮員工自身特點,因勢利導,把崗位需要和員工需求結合起來,作到在受訓員工選擇中注重資質、注重潛質,開發稟賦,挖掘潛能。
3.作好培訓工作,必須擁有足夠的教學資源投入
培訓教育與學歷教育不同,它不僅僅是知識的更新,同時是企業文化的孕育與灌輸,通過進一步提高員工已有知識技能,達到企業現階段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求培訓教育的師資隊伍的水平要高,要求任教培訓的師資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同時還應有一定的前瞻性。為了不與企業實際脫節,培訓教師應根據需要不斷訪學、深造,不斷身臨現場了解項目的進展,發現、分析項目。另一方面,企業在培訓過程中還應有針對性地對一些模擬系統進行建設,提高學員的實際應用技能,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在現有師資無法提供有效培訓的時候,合理外聘教師或送學員外出進修。這一切都需要有財力、物質等教學資源的充分保障,才能做好培訓工作。
4.辦學方式上以達到培訓目標為主,具體形式靈活多樣
由於參加企業培訓的員工大都是在職人員,企業也不可能為了員工的培訓而停產,這就決定著企業員工不可能大量、長期的脫產上學,這就要求企業培訓機構在培訓工作中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根據企業發展,根據員工實際情況,培訓時間長、中、短相結合,培訓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可選擇有發展潛力的員工可送其進入高一級學府進行學歷教育學習,作為骨幹培養,對有些需要技能提高的員工則可開設為期幾天或幾個月的學習,可以脫產學習與業余學習相結合,可以藉助多媒體教育技術,開展遠程教育學習等等。
5.科學設置培訓課程
由於培訓的針對性,所以培訓課程的設置應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前瞻性,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戴明環(PDCA) 理論同樣適用於企業培訓。P、D、C、A分別是Plan、Do、Check、Action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代表著一個循環中的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環環相扣,互相制約,互為補充,形成了PDCA循環,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下一個階段的依據,下一個階段都是上一個階段的落實和具體化。 在PDCA循環中,A是一個循環的關鍵,這是因為在每一個循環中,從目標的實施、檢查,到尋找差距和原因都離不開目標計劃的制定。
所以,在培訓方案設計中,
(1)應進行市場需求分析,要了解企業外在的環境如何,企業現在的發展情況怎樣,企業未來的可能方向,企業內部的員工知識結構,與企業未來發展差距在哪,差距多少,等等。
(2)進行課程設計。明確了要培訓的方向,就可以根據這個方向了解有哪些課程或技能的學習可以對這個目標起到有效彌補或增益,編排課程。
(3)進行動態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培訓的員工大都來自其他部門,作為培訓機構的管理部門和任教教師對其不可能知之甚深。雖然培訓要達到的目標是統一的,但員工的基礎直接影響到目標結果發實現。所以要了解員工的已有的知識技能情況,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任課教師之間及與學員之間座談,商討最有效的互動教學方法和各課知識的銜接,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4)進行學習效果反饋評估。作為一個封閉的信息循環系統,反饋環節必不可少。沒有反饋環節,無法得知培訓工作效果的好壞,也無法嘗試更新改進。具體的反饋形式可以有多種:與受訓員工面談、問卷、對受訓員工若干年的追蹤調查等,總結經驗與不足,為以後培訓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總之,員工培訓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決定企業明天的市場份額。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加強員工培訓,切實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員工培訓計劃,通過不斷培訓,加強員工素質,依靠這支高素質的企業隊伍搏擊商海。
參考文獻:
[1]繆清照 劉煥榮: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培訓的變革.石油教育,2003(1)
[2]王 俊:知識時代的企業培訓.成人教育,2001(5)
[3]段艷紅 王大力 岳貴貞:對人才培訓的幾點再認識.經濟師,2001(1)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⑥ 人力資源員工培訓 參考文獻些什麼啊
那得看你是針來對什麼等自級的人員,是新來的還是老人;還得看你是針對什麼問題,專業知識還是執行力或者創新啊什麼的,都不一樣,確定你的目標再上網上搜搜,有時間我們可以交流,1349122665,加我的話說您是在網路看到的,我也是做人力資源的
⑦ 「中小企業新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具體寫哪些,提綱,謝謝
【摘 要】及時、規范、全面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有一部分企業在新員工入職培訓實踐中,存在培訓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培訓內容簡單及培訓效果缺乏反饋和評估等誤區。現代企業可通過樹立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理念、加強新員工入職培訓過程管理、確定針對性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選擇靈活多樣的新員工培訓形式和建立完善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效果反饋及評估體系等措施來提高培訓的效果。
【關鍵詞】新員工入職培訓 誤區 策略
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企業為新進員工所專門設計並實施的培訓,它在為企業塑造合格員工、傳承企業文化、建設成功團隊、贏得競爭優勢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和獨特的作用。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一個企業錄用的員工從局外人轉變為企業人的過程,是員工從一個團體融入到另一個團體的過程,是員工逐漸熟悉、適應企業環境並開始初步規劃職業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開始發揮才能的過程。及時、規范、全面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入社教育」,聯想集團的「入模子培訓」,無不體現了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重視。研究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誤區及改進策略,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中存在的誤區
德隆商務咨詢公司一項針對企業培訓狀況的調查顯示在我國12個行業的百家企業中,有32%的企業根本不提供任何員工培訓,有15%的企業只為員工提供最簡單的入職培訓。而在員工培訓的滿意度調查中,員工對入職培訓的不滿意高達67%。另據有統計表明,國內有近78%的企業沒有對新進員工進行有效的培訓,往往把新員工入職培訓當作一個簡單「行政步驟」。很多企業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存在一些誤區。
1.新員工入職培訓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
主要表現為:(1)很多企業在培訓的時間安排上,隨意性很大。如由於企業營業的需要,有些企業以工作忙,人手不足為借口,馬上分配新招到的員工到相關部門開始工作,而不顧及對新員工的培訓,只等有時間了再派新員工參加培訓。這種無序的培訓給培訓部門帶來了不必要的協調工作量,增加了培訓的次數與時間成本,並且新員工沒參加培訓既增加了企業用人的風險性,又不利於新員工角色的迅速轉換;(2)企業缺乏規范性的培訓文本或講義。為了維護企業培訓水平,企業都應有自己的培訓資料,對新員工入職培訓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都必須設定目標進行考核,只有這樣才能使培訓工作有持續性,並且能避免企業的後續培訓的內容重疊和資源的浪費把新員工培訓變成新員工歡迎典禮。許多企業在培訓形式上,主要是領導發言、代表致辭、體檢聚餐。
2.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簡單
很多企業把新員工入職培訓當作一個簡單「行政步驟」,認為新員工培訓只要了解一些企業基本情況則可,所謂的培訓也就是安排一天或兩天時間,在內容安排上主要是參觀企業、講解員工手冊與企業的一些基本規章制度等培訓內容沒有針對性。有些企業的入職培訓非常豐富,有企業文化的介紹、生產注意事項的講解,有團隊協作,溝通技巧的指導,可是員工就是不滿意。究其原因,在於缺乏針對性。有些企業在進行培訓時,只把口號式的觀念給員工一念,大家根本不了解這些內容對自己今後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性,也無法理解這些觀念在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即使有真正的文化培訓,也是局限在行為、制度的約束上,重點突出的是不準干什麼,為對企業文化的真正的核心部分進行重點展示。
3.新員工入職培訓效果缺乏反饋和評估
很多企業在新員工入職培訓過程中,缺乏培訓的互動與反饋,沒有反饋,就不知道將來培訓工作如何改進。另外,大多數企業並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培訓體系,培訓結束後,缺乏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和繼續跟蹤,或者雖然對培訓效果有評估,但測評的方法單一,效果評估工作僅僅停留在培訓後的一個簡單考試,事後不再做跟蹤調查。這樣一來,並不能起到考評培訓效果的作用,在員工培訓上的巨大投入並沒收到預期的回報。
二、企業完善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策略
松下曾有一句培訓格言:「培訓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沒有培訓所付出的代價卻遠遠大於要培訓所付出的代價!新員工的培訓是最好做的,也是最難做的。」現代企業如何做好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工作呢?
1.樹立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理念
一個科學的運作良好的培訓體系應該是緊緊圍繞企業戰略發展的要求,是為推動員工、部門和企業的績效服務的。基於以上理念,科學的培訓發展體系應該是以績效為導向、以能力為驅動的。首先,培訓的內容應該根據企業的戰略和業務發展的動態變化而確定,使企業的員工培訓不僅是作為戰略溝通和貫徹的工具,更是針對企業的核心能力的需要,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次,企業應該引入「能力」的概念,將員工培訓與員工的實際工作要求,員工的績效和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讓新員工從被動的「要我學」的觀念轉變為「我要學」,讓員工能真正嘗到培訓帶給他們的好處。使員工通過培訓,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技能,提升他們的績效,同時也增強他們的自信和對工作的滿意度。這時,員工才會根據工作的需要,積極主動的提出培訓需求,要求參加培訓並非常認真的學習。2.加強新員工入職培訓過程管理
首先,對培訓要有全面計劃和系統安排。企業管理者必須對培訓的內容、方法、培訓師、教材、參加人員、經費和時間等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其次,要選擇具備扎實專業知識、較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培訓技巧的培訓講師。專業知識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培訓的內容,培訓技巧和實踐經驗的豐富與否會影響培訓的效果。國內外很多知名的企業,對培訓講師都是從這三個方面要求的。再次,要為培訓創造良好的培訓環境。確保培訓環境舒適的相關要求有:教室空間合適、培訓地點方便、設備齊全、桌椅舒適、茶點供應、溫度適中等等。最後,要在培訓活動實施前對培訓所涉及到的物品進行總體檢查,確保培訓能正常進行。
3.確定針對性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
新員工入職培訓是員工進入企業後接觸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個環節。新員工只有逐漸熟悉、適應組織環境和文化,才能明確自身角色定位,規劃職業生涯發展,不斷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以聯想為例,聯想在新員工4天的入職培訓中,共設5個講座,這些講座清楚明白地介紹聯想集團是怎樣創立發展、現有的規模建制、未來的發展目標;規定了作為一個聯想人應有的姿態與精神風貌。這些講座內涵豐富,寓意深刻,針對性強,大到聯想目標、集團結構,小到穿衣戴帽、言談舉止。所有的講座都體現出聯想與市場的關聯,在學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因此,企業必須確定具有針對性的、完善的培訓內容。具體包括:(1)公司基本情況及相關規章制度;(2)員工日常基本禮儀與工作職責等基礎知識;(3)崗位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新員工崗位知識及技能的培訓,使其達到「上崗」的基本要求。這部分培訓可以由新員工所在部門實施,必要時部分內容可以外包培訓。(4)企業文化的培訓。通過對新員工企業文化的培訓,能防止新員工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沖突。在對新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的培訓過程中,企業應利用各種手段,大力宣傳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主動促成新員工與企業其他老員工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一致,改變新員工與企業文化不相適應的個人作風、態度和價值觀。
4.選擇靈活多樣的新員工培訓形式
新員工入職培訓培訓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還包括角色演練、現場輔導、拓展訓練等多種形式,不同的形式適用於不同的個人、不同的問題,產生的效果、花費的成本也各不相同。例如新員工進入IBM,首先要進行為期4個月的集中培訓,培訓採用課堂授課和實地練習兩種形式,聯想公司對於新員工的培訓也採用「多層級」培訓。
總的來說,在對新員工進行培訓時,必須結合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等因素選擇恰當的培訓方式:(1)對於企業基本情況的介紹可採用現場參觀、講解、親身體驗等形式;(2)新員工職業基本素質培訓可以由企業內部領導、老員工與新員工座談,採取現身說法或演講的形式。海爾公司在新員工入職後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是舉辦新老「畢業生」見面會,通過師兄師姐的親身感受理解海爾。新人也可以通過面對面與集團最高領導溝通的機會,了解公司的升遷機制、職業發展等問題;(3)團隊與溝通的培訓,可以採用游戲、戶外拓展等方式,讓每一個參與的人能夠有切身感受;(4)融洽新老員工的氣氛,可以採用文娛、體育等多種形式;(5)對於崗位工作職責的培訓,部門負責人可以採用講解、演示、示範操作等形式進行。新員工加入聯想後,公司為每一個新員工指定一名指導人,一般是直線經理或部門資深員工,為新員工提供個性化指導。
5.建立完善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效果反饋及評估體系
培訓重要的就是應用,如何應用、應用效果怎樣,這些都需要加強對培訓的追蹤評估。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培訓效果的評價通常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學員的反應、學員的學習成效、學員的行為有沒有明顯的變化、企業的績效有沒有提高。對於新員工整個培訓效果評價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側重於對培訓課程內容是否合適進行評定,可以組織受訓者進行討論,從中了解受訓者對課程的反映;第二階段,主要評價受訓者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可以採用考試的形式進行;第三階段,在培訓結束後,通過考核受訓者的工作表現來評價培訓的效果。這時,可以找受訓者的上級主管了解受訓者的工作表現,從而對培訓工作的效果加以評定。
參考文獻:
[1]張偉強.新員工培訓的有效實施策略[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6,(6):49-55.
[2]羅晚文.建立科學的培訓發展體系——提高企業競爭力[J].中國培訓,2008,(3):72—73.
[3]黃淵明.組織培訓困境分析[J].人才開發,2008,(5):40—41.
⑧ 企業員工培訓論文參考文獻,我需要12篇呢,大家幫幫忙,只要能用上的,都給分。沒人五分或者更多
1、陳啟明.企業培訓計劃的框架及內容[J].人力資源,2001(5).
2、吳召軍.淺談新時期企業員工回培訓的幾點答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4(8).
3、關明生.現代企業員工培訓的思考[J].人才瞭望,2004(11).
4、邁克爾·波特.完全競爭戰略[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