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教師培訓務實

教師培訓務實

發布時間:2021-03-05 21:41:32

㈠ 如何加強和激勵教師教研,使更加務實有效

建立務實有效的校本教研製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學校建設中兩個重要的構成元素和學校發展的推動因素。

《教育部關於2003年義務教育課程實驗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要積極推進以校為本教研製度的建設,這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校本教研」作為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而教師專業化則已經成為時代進步的顯著趨勢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對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重新定位,是在重新審視我國傳統教學研究制度存在的種種弊病之後進行的一次自下而上的制度創新,它必將給教師專業成長提供難得的契機,增添無限的動力。就學校而言,從實際出發,重建校本教研製度,成為學校發展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結合實際,反思現有教研製度,尋找制度和機制的缺陷。

以往的教研製度在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加強教學業務管理,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管理中存在「善意壓制」,指導中存在「絕對權威」,研究中存在「急功近利」等,這些問題導致傳統教研製度整體上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矛盾,顯露出諸多弊端。

第一,學校教研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多,教師按部就班地開展教研工作,教師缺乏主體思考和主觀能動性,而真正將理論落實到實踐的訴求得不到更多重視和伸展,教師對教研過程的關注也缺乏靈活性和敏銳度,與教師教學實際和專業成長需求脫鉤。

第二,學校層面上,缺乏完善的理論學習制度。理論的學習和指導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保障,而扎實有效的學習制度又是使這種學習和指導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的保證。

第三,教師層面上,大家還比較缺乏基本教學理論的個人建構。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新的教學理念對傳統的教學做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缺乏基本理論建構的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第四,沒有建立起健康的對話交流制度。教育變革給教師們增加了不少的困惑,平添了不小的心理壓力,領導、專家與教師以及教師與教師之間還缺乏經常的、健康的信息交換、經驗共享和深度會談。

第五,學校缺乏完善的教學研究制度與激勵機制。造成教研現狀混亂,教師思想浮躁。教師們缺乏教學研究的熱情和思考深度,絕大多數教師被動參與,教研活動缺乏計劃性、層遞性,臨時組織,流於形式。

二、立足校本,進行教研製度重建,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 在校本建設的諸多策略中,校本教研是起點,校本培訓是中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腳點,校本管理則貫穿滲透其中,起協調組織作用。將以上任一策略游離,都會殘缺而導致整體功能不能有效發揮,效益低下。因此,將校本教研工作納入校本管理的大流程中,使校本教研在校本建設過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才能更加促進學校的發展。同時,通過有效的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高,並及時地將校本教研所獲得的課程建設方面的成果用校本課程的形式加以記錄和整理,並在實踐中運用、調整和深化。

  2. 建立健全層級管理組織,為校本教研製度的落實和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在層級管理中,我們建立了「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三級管理網路,任務明確,職責清楚,並制定了相應的專項教研崗位職責。校長室主要負責監督和指導,提供方向性意見;教導處則認真把握學校宏觀意見,制定規劃,實施進一步指導、協調和檢查,各教研組則組織科組教師進行具體落實。

  3. 制定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教研規劃。

制定科學的校本教研規劃,實施整體戰略、長遠戰略,能有效避免制度建設的盲目和方向偏離。針對我校實際,我校認真制定了近六年的教研規劃:

4、加強制度建設、建立激勵機制、保障經費落實。
從實際出發,以解決本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出發點,以加強科組建設並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常規制度及獎懲條例。如《教研組活動制度》《教師培訓制度》《教師學習制度》《課題申報制度》《教研工作考核條例》等。

比如在《教研組活動制度》中,我們明確規定了教研組常規活動的「三定製度」,即定時間,定主題,定中心發言人。具體做法是,學校統一安排教研活動時間,給予時間保障並嚴格考勤;中心發言人實行輪流制,由教研組長和中心發言人共同商定研究主題(研究主題依據科組期初教研計劃和當前學校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確定),然後中心發言人做具體准備,寫出發言提綱。教研活動時,中心發言人主講,組員充分發言、辯論。

《教學、教研工作考核條例》中,我校專門設立了教研組長及教師考核基金。訂立了相應的崗位職責,嚴格按參加次數,出勤情況,參與態度,完成任務質量等進行考核。

5、區別對待,幫助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並進行專業發展實踐。
對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做出合乎實際的基礎調查和分析是開展校本教研的重要依據,使學校更能有針對性地制定教研規劃並開展工作,為不同層面的教師提出不同層級的發展要求。我校的專任教師群體,處於生存關注階段的教師佔60%,處於任務關注階段的教師和自我更新階段的教師約各佔20%。針對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的特點,我們要求並幫助教師根據自身狀況,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及階段任務。比如,對處於較低水平的生存關注階段的這大部分教師,我們重點要求他們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教學技能的鍛煉,幫助指導他們縮短生存關注時間,盡快形成健康良好的教學風格。對處於比較成熟的任務關注階段的教師,我們則多加關懷和激勵,要求他們多在創新方面努力。而對於處於較高水平的自我更新階段的教師,我們則鼓勵他們追求卓越,豐富理論,並給予他們更多的教研任務,使他們發揮輻射作用,帶動更多的教師進步。

此外,從微觀方面講,還要扎實開展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這是校本教研的幾種基本而有效的活動形式。只有持之以恆地開展好這些活動,才更能整體提升校本教研的質量,增強校本教研的活力。

教學反思方面,要努力引導教師正確判斷自己教學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自我診斷,從而及時地調整、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同伴互助方面,則應強調教師發揮群體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作與互助,鼓勵教師在教育信息、課件及教學經驗方面實行共享。專業引領方面,堅決不能流於形式,應切實加強與教研部門、名校及教育專家的聯系。恆則進也。開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遵循科學規律,按照既定規劃,求真務實地開展。這必是包括我校在內的更多基層學校應當重視的。

㈡ 學習著,努力著,成長著--《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務實行動》讀後感

[學習著,努力著,成長著--《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務實行動》讀後感]震撼我的,首先是書中這樣一道數學題(雖然我不是數學老師):90﹪×90﹪×90﹪×90﹪×90﹪=?結果是59﹪,學習著,努力著,成長著--《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務實行動》讀後感。如果拋開簡單的數學意義,這個等式能說明什麼問題?從小到大,應對過無數次考試的我們都知道,60分是及格線,100分比較難,而90分是一個引以為豪的分數了。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為"把工作做到60﹪太危險,會被領導炒魷魚;做到100﹪太辛苦,也不現實;把工作做到90﹪就很不錯了"。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工作的過程是由一個一個細微的環節串聯而成的,每個環節都以上一個環節為基礎,各個環節都以上一個環節為基礎,各個環節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以乘法為基準,而不是百分比的簡單疊加。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後,"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式控制制效應"。這個"過程式控制制效應"對我們教師來說是有深刻啟發意義的。如果一個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上投入的精力、毅力、能力、時間和金錢是另一個教師的90﹪,那麼他在學習和工作上取得的成績約為另一個教師的:90﹪×90﹪×90﹪×90﹪×90﹪=59﹪。這個簡單的等式,在數學之外的意義就是,教師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不能打折扣。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在什麼事情上,自己往往都要求差不多就可以了:"把工作做到90﹪就很不錯了"。自從看到這樣一個等式90﹪×90﹪×90﹪×90﹪×90﹪=59﹪,自己想想都覺得汗顏。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以十分的准備迎接三分的工作並不浪費,而以三分的精神面臨十分的工作,卻註定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惡果",不由得問問自己: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就說看書這一項,自己總拿忙做借口,沒有時間學習。這其實是自己為自己懶於學習找的借口。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工作,為什麼別的教師一有空就能自覺地拿起書,沉浸在書的海洋中,而自己卻總是對這電腦、東逛西逛?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動力。再往下追究,則是"過程式控制制效應"的不良後果。"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這是這本書的扉頁上所留下的文字,讀後感《學習著,努力著,成長著--《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務實行動》讀後感》。下定決心,從今日起,做一個100﹪投入學習的人,為了自己而學習。為使自己成為成為一個"文化人"而學習。《也說教育中的文化荒漠》中對教師缺乏文化修養的表現做了四點概括:(1)語言粗俗,(2)行為失范,(3)態度不善,有的教師為人處世態度不好,心不平、氣不和,為小事斤斤計較,為意見大動肝火,感情用事不顧禮義廉恥等等,(4)不思學習。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承者,對學生"文而化之"是其主要職責。教師首先是一個文化人,只有文化人才可能培育出文化人。要成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優秀教師,你必須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擁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德行、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壓的生活品味,才能為人師表,潛心教育教學工作,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為關愛自己的靈魂而學習。人們常說"學高為師",教師要為人師表,就必須要有高深淵博的學識。學習的本意是對知識的信仰,對人生價值的實證,對事物原理的認知,而不僅是對功利的求得。教師要解放思想,找到自我,不讓自己庸俗,就得學習。學習應該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惟其如此,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熏陶學生呢個,使之熱愛學習,與書為伴,成為學習型社會的"學習者"。學習著,百分百;努力著,百分百;成長著,百分百!MSN()〔學習著,努力著,成長著--《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務實行動》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㈢ 如何加強和激勵教師教師教研,使更加務實有效

建立務實有效的校本教研製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學校建設中兩個重要的構成元素和學校發展的推動因素。

《教育部關於2003年義務教育課程實驗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要積極推進以校為本教研製度的建設,這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校本教研」作為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而教師專業化則已經成為時代進步的顯著趨勢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對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重新定位,是在重新審視我國傳統教學研究制度存在的種種弊病之後進行的一次自下而上的制度創新,它必將給教師專業成長提供難得的契機,增添無限的動力。就學校而言,從實際出發,重建校本教研製度,成為學校發展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結合實際,反思現有教研製度,尋找制度和機制的缺陷。

以往的教研製度在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加強教學業務管理,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管理中存在「善意壓制」,指導中存在「絕對權威」,研究中存在「急功近利」等,這些問題導致傳統教研製度整體上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矛盾,顯露出諸多弊端。

第一,學校教研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多,教師按部就班地開展教研工作,教師缺乏主體思考和主觀能動性,而真正將理論落實到實踐的訴求得不到更多重視和伸展,教師對教研過程的關注也缺乏靈活性和敏銳度,與教師教學實際和專業成長需求脫鉤。

第二,學校層面上,缺乏完善的理論學習制度。理論的學習和指導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保障,而扎實有效的學習制度又是使這種學習和指導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的保證。

第三,教師層面上,大家還比較缺乏基本教學理論的個人建構。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新的教學理念對傳統的教學做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缺乏基本理論建構的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第四,沒有建立起健康的對話交流制度。教育變革給教師們增加了不少的困惑,平添了不小的心理壓力,領導、專家與教師以及教師與教師之間還缺乏經常的、健康的信息交換、經驗共享和深度會談。

第五,學校缺乏完善的教學研究制度與激勵機制。造成教研現狀混亂,教師思想浮躁。教師們缺乏教學研究的熱情和思考深度,絕大多數教師被動參與,教研活動缺乏計劃性、層遞性,臨時組織,流於形式。

二、立足校本,進行教研製度重建,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㈣ 管理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培訓模式常見的有哪些

近年來,根據教育部、市區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文件要求,按照市教委、市繼教中心的統一部署,學院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和輻射作用,以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為中心,創新機制,突出特色,強化措施,統籌規劃,有效開展各類教師培訓,合理構建起國培、市培、區培、校本研修四級教師培訓框架。三年來,承擔國培、市培項目十餘項,新開發多項區級培訓項目,經過共同努力,取得較好的成效。現就培訓過程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科學規劃、滿足需要

教師培訓是學院首要工作,是學院研訓一體工作模式的重點。學院對教師培訓項目實行項目負責制,培訓項目由學院培訓中心統一建檔、規劃管理,項目負責人由學科教研員或學科專家擔任。學院在市教委、市繼教中心、市國培辦的指導下,成立各項目專家組,結合成人學習理論、成人心理特徵、管理心理學原理和學員的特點和現狀,在培訓目標、方式和內容的設計中力求做到找准起點、突出重點、創新規范、務實高效。學院本著「立足需要、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重點滿足參訓學員五個層面的需要:
1.生活的需要。吃、住、行和安全是培訓最基礎的問題。學院在培訓經費有限的條件下,在學院附近尋找相對條件較好的住宿賓館,靈活多樣地為學員提供可口的三餐,多種方式解決學員在市區內的交通問題,為學員安心學習提供保障。同時,通過多種對話方式,加強與學員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學員的需要,適時作出調整。
2.尊重的需要。參訓學員應是培訓的主體,做以學員為中心的培訓,做學員滿意的培訓是培訓者共同的追求。培訓應該培養學員的自信心,維護學員的自尊,發揮學員的個性,作為培訓者我們應該更多地採取傾聽與協商的方式。
3.專業的需要。從中小學教師知識結構出發,教師培訓主要是完善基礎性知識和本體性知識,培養條件性知識,豐富實踐性知識。不同的培訓學員專業需要不盡相同,培訓管理者應通過調研分析找到學員發展的基礎,形成規范合理的方案,並制定合適明確的培訓目標。
4.交往的需要。培訓過程中安排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交往活動,通過小組研討、班級主題沙龍等方式滿足學員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溝通信息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培訓中通過組織競賽活動、主題交流活動、評選活動以及科研論文和研究成果發表和交流活動等方式來滿足學員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全力投入、自主管理

對於教師培訓工作,學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培訓前多次組織相關專家召開項目論證會,科學地設計培訓方案。在培訓過程中,加強培訓的過程管理,深入學員之中及時了解學員們的不同需求,面對學員提出的要求和問題,學院總是盡全力加以解決。
在培訓過程中,嚴格執行既定的培訓方案。學院為每個培訓班配備了雙班主任,實行學院管理和班級的自主管理相結合,培訓中嚴格學習紀律,嚴把學習質量,加強溝通和交流,形成了和諧、合作、務實、進取的良好學習氛圍。
為了保證培訓的質量,及時反饋培訓效果,學院培訓中心定期召開班委會,採用個別訪談、主題沙龍和調查問卷等形式,在每個培訓階段加強培訓的調研工作,並及時作出調整,確保培訓質量。

三、團隊協作、注重實效

學習共同體建設是教師培訓提高實效,形成長效的重要方式。在培訓活動中,聘請了全國、重慶市和區縣級的專家教授做教學示範、專題報告和座談交流,聘請了本區名師、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學校校長組成導師團隊,擔任各小組的學習指導工作。遴選全區學科教學的優質學校組成教學實踐基地,組織全區市級骨幹教師組成影子研修的指導教師團隊,同時,為學員開放中國知網漫遊帳號,以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源。通過學習資源建設,為學員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培訓班在本區教學實踐研究交流的基礎上,安排指導教師團隊與培訓學員赴周邊區縣開展教學交流活動,與名師一道共同展現不同教學風格,切磋教學技藝。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得到了相關區縣進修學校、教研室和活動學校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媒體、雜志社的關注。
總之,培訓過程的組織管理關鍵在於科學規劃、管理規范、工作落實、過程激勵、務實高效。教師培訓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科學規劃,滿足學員的不同需要,同時加強團隊合作,重視學員的自主管理,實現了培訓管理的張馳有度,收獲了滿意的培訓成效。▲

閱讀全文

與教師培訓務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