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八德教育有哪些意義
八個德目: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
建構新世紀的德目新體系,強調與中華美德相承接,是承認道德的歷史繼承性,繼承是創新的前提,不斷推陳出新才是道德發展的必由之路。道德教育與建設不能立竿見影,更不能急功近利;建設新道德,不能割斷歷史、「白手起家」、「另起爐灶」。任何民族與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能「徹底決裂」。
中國古代道德規范的演變是當代學校道德教育的「根」與「源」。本課題鎖定的八個德目: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10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與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 編寫教材,逐漸發現這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它不僅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為了建構學校傳統美德的德目體系,也為了幫助參加教育實驗的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了解這「八德」的歷史演變;把握和分辨這「八德」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認識這「八德」的歷史價值;探討這「八德」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回應;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路徑。我們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 8位學過文科的博士編寫,並由紅旗出版社出版了《大眾道德》叢書,每位博士寫其中的一部,這8部書是:《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范》、《義——人間正道的向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這8個副標題表明了一種對傳統道德的現代轉化和文化的創新。
⑵ 學習新八德,爭做三好學生的卡片
學習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聽了王局長就「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聽了王局長講座後我園依據教育局2011年重點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深入落實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師幼的文明形象,結合我園實際,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以學習落實「新八德」為具體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讓新八德內容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之中。從《弟子規》吸取營養,並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及家園共育等方式讓校園、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王啟順及王歡著《道德與法制教育——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園教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新八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加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通過學習活動,全園師生提高了道德意識和增強了法制觀念,收獲極大。今後我校將「新八德」落實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於教師的心中,讓「新八德」伴隨著幼兒的茁壯成長。
【篇二】
教師的責任光榮而偉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個身正就是要修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有深遠的影響,對於保證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要提高自身師德,良好的師德是激發教師實施素質教育,教好每一個學生的內在動力。教師肩負著培養新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師德如何,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影響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下面我來談談在學習師德方面的幾點體會。
第一,高尚的師德就是教師必須 「以德為本,身正為范」嚴格要求自己。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的文化修養,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就常提醒自己要嚴格要求,如:在辦公室里不打電腦游戲、不帶手機進課堂、在學生面前不說臟話等等,這些工作中的細節正是崇高師德的外現。
第二、高尚的師德必須對學生充滿愛。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我們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需要我們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更多和他們交心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葯,在學習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學習新八德教育心得體
⑶ 新八德反思作業怎麼寫
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系。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著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於政府的管理,有賴於人民軍隊的護衛,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並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⑷ 新八德家長座談會演講稿怎麼寫
尊敬的老師,家長們:
你們好!
我是五八班周宇晗的家長。首先感謝張海蓮老師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孩子的培養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我們家長的責任。那麼如何能做一個稱職的家長,在品行、性格、學習方面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和影響呢?藉此機會,我談談我個人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習慣,對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對不良行為要及時地預防和矯治,切不可以小事輕視,不能認定樹大自然直。我一直信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作為家長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不能在教育孩子時是一套,自己行動時又是另一套。如果我們自己斤斤計較,卻要求孩子寬以待人;我們自己虐待老人,卻要求孩子孝敬父母;我們自己從不讀書看報,卻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我們自己打牌賭博,卻要求孩子不上網玩游戲;我們自己用錢大手大腳,卻要求孩子勤儉節約……那是絕對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響自己的孩子的一生。
二、家長要多用一些時間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孩子並不僅僅滿足家長物質上的給與,更需要的是和家長的真誠交流。一個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來源與家長的期望,家長要經常性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在學校表現情況,和孩子共同制訂學習目標。家長要更多一點的投入精力關心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學習過程進行管理,了解知道孩子什麼時間該上學,什麼時間放學,一天學習多長時間,完成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樣,孩子感受到家長對其學習的關注,當然在學習上就會非常用功,努力把學習搞好。同時,還要對孩子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我常對我女兒說兩句話:一是你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只要你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相信你是最棒的。二是只要你把你出錯的問題經過向老師不恥下問全搞會了,你必然進步。所以當孩子考試不理想的時候,看著她滿面的內疚,我從不批評指責,而是以鼓勵為主,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確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無論是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或者生活方面多與教師進行交流。
無論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者心理想法我們家長了解孩子的往往不如教師了解得多,也只有老師了解的最清楚、最直接,所以我們家長應主動的和老師取得更多的聯系,進行交流、進行溝通,進一步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也告訴老師孩子在家的表現以及最近的學習情緒,所以我們家長要與同學校一起共同努力,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關心孩子的學習中去,把孩子培養出來,我感覺這才是一位稱職的家長!
最後,祝老師們工作順利,家長們身心愉快,更祝孩子們在今後取得更好的成績。
⑸ 新八德心得感悟800字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光輝的人是我們。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著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可這好的傳統我們還在繼承多少?《弟子規》匯集了中國至聖先賢的大智慧,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寶典:是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的具體解讀。《弟子規》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繼而教育我們把對父兄的孝敬擴大到社會,「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我們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通篇講的是愛心。許多學生雖然書讀得不錯,但與人相處的能力非常差,難以面對挫折,膽小懦弱,心胸狹隘,因此,做為老師的我們,應當主動引導學生,從八德做起,八德是指: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這樣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實施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弟子規》。例如:對長輩禮敬的應對、與同學友愛的相處、公共場合的行儀,個人優秀品格的培養,這些在課堂上都要詳細地教育。必要時,可以將《弟子規》編為劇本,讓孩子表演、互相觀摩學習,從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普遍都願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做起這些事情來,他們會做得得心應手,而且能夠做到很好,如果我們不去有意地中斷,他們也能堅持做下去;相反,如果是他們不願意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當前最重要的,最應該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從心裡抵觸這些事情,也會能拖就拖,能晚做就不早做,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我們不去加以控制的話,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們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到那時,就很難改正了。做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決學生的各項問題,就不得不更深入地體悟經典的內容。若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除了要主動帶動學習之外,更要不斷汲取聖賢智慧與現代知識,融會貫通化為自己的學識才能。那麼在教學的領域中,才能源源不斷推陳出新,引領出學生積極向學的精神
通過培訓,我還知道了「八德」雖然是以傳統文化為起點,但卻以現代文化為落腳點的教育,這也符合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這一理論要求。 「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⑹ 新八德教育反思曰記,立志 四年級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下面是我的心得體會: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系。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著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會。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於政府的管理,有賴於人民軍隊的護衛,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並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感恩的情感對於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報章電視,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於不顧,貪污腐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首先,我們要從學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況而言,學校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而且只重視與升學有關的幾個學科。「三好」本來是以德為先,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事實上在「三好生」的評比中卻總是將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學習成績。學校有意無意之間在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這樣一種崇尚個人奮斗與競爭的環境中,孩子當然很難學會感激和體諒他人。其次,從家庭教育來看,問題也很多。問題之一: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上的要求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未加節制。古人言「欲不可縱」,又言「欲是深淵」,過度地、不加限制滿足孩子的慾望,結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和貪欲。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體諒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寵子不孝」之感嘆。問題之二:家長望子成龍之心本無可厚非,但現在家長將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學科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會有好的前途。問題之三:現在的家長不像從前那樣對老師有尊重之心了,當然這與媒體過多的負面報道也有關系。如果說教學生孝敬父母是學校的責任,那麼教孩子尊敬老師無疑是家長最應當重視的事情。都說現在孩子難教,這與我們家長的身教和言談有絕大的關系。其實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識和習慣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堅持。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道德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感恩與孝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為一個人的道德發展奠定一種堅實的情感基礎。到了中學,我們更應鼓勵學生為家庭盡責、為報效祖國立志,而這也要從感念父母之恩、國土之恩、大眾之恩開始。或有人言,這些與學習成績有什麼關系呢?我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其實從大處著眼,從根本抓起,必將事半功倍。我們不是常常抱怨學生學習不自覺、不認真嗎?如果是為了自己學習,那麼當他累了,不高興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會偷懶、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會自覺約束自己、努力學習,也能夠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因為不這樣做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乃至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天下百姓。其實,感恩的道理很樸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難。如果我們能夠多啟發孩子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之心,多鼓勵同學相互之間的支持和協作,相信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定會生機勃勃、氣象一新。因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際,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就有了心靈的交通。在這種充滿支持和感激的氣氛之中,學再多的東西可能都不會覺的累。是故,我們也應當反省,也許並不是孩子們的功課太多,而是我們沒有發現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精神力量。三、孝應當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中華道德文化是「以仁為本」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內心之仁。但如果沒有內心的仁慈與恭敬之心,外在之「禮」(行為習慣)就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可言。然而這個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慾所遮蔽。因此,如何喚醒或開顯這個仁性良知就成為道德發生學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這樣的一個理路,即從「孝道」開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終能泛愛大眾,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一個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很難說他能夠真愛他人,更不用說去愛集體、愛祖國了。因此,孝的教育應當成為學校德育重要的內容。從字源上說,「教」字左從「孝」、右從「文」,「教」的原義其實就是教人以「孝」。學校孝的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啟發學生感知父母的大愛與深恩。一個能一個真正能孝的人,求學必勤,戰陣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聖孔子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總之,「新八德」教育對學習方法和教學原則所做的這些提示非常適用。因此,我打算將「新八德」教育內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實際教學工作之中。並且進行「新八德」教育時,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應該親自去踐行。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則力行「新八德」,決不搞個人形式主義!另外,我校本學期也確立了以「道德與法制相結合八德素質教育模式研究」為題目的「新八德」教育課題研究,並制訂了詳細的研究計劃和方案。我要按照學校制訂的計劃和方案,認真地進行每個階段的研究,並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形成材料,為課題研究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⑺ 新八德之誠信篇反思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認真傾聽音樂,能隨樂句變化專表現相應的屬動作。
2、感受音樂AB段結構特點,根據情境主動參與游戲。
3、在音樂游戲當中養成團結友愛、知錯就改等良好品質。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故事大書、音樂、小狗頭飾、「雞籠」一個。
經驗准備:幼兒已聽過原大書《飢餓的狐狸》的故事(未改編)。
⑻ 急求新八德學習心得一篇,2000個字,在線等,謝謝,高手請進!!! QQ郵箱799702489
為了弘揚感恩和孝親的傳統美德。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或敘事、或詩歌、或散文、或別具一格其中真情催人淚下令人動容。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個平台上表露真心相互被感動啟發著彼此的孝思拉近了師生的心靈距離。這真實地表明人們內心都渴望真誠、渴望真愛、渴望心與心的交流也令我們體會到感恩與孝親是多麼寶貴的精神財富。 數千篇感念親恩的文章彷彿一闋闋心曲蘊涵著多少父母勤苦、人倫親情和良知的覺醒。由此我們感慨良多亦引發了我們對感恩與孝親更深入的思考還有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反思。 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系。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著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於政府的管理有賴於人民軍隊的護衛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並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對於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報章電視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於不顧貪污腐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
⑼ 2016小學生新八德教育聽後感100字
聽了王局長就「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聽了王局長講座後我園依據教育局2011年重點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深入落實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師幼的文明形象,結合我園實際,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以學習落實「新八德」為具體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讓新八德內容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之中。從《弟子規》吸取營養,並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及家園共育等方式讓校園、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王啟順及王歡著《道德與法制教育——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園教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新八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加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通過學習活動,全園師生提高了道德意識和增強了法制觀念,收獲極大。今後我校將「新八德」落實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於教師的心中,讓「新八德」伴隨著幼兒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