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教師的總結教學經驗的能力
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也就成了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 中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內容:扎實的學科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理論素養,開闊的實踐視野,新教師缺的是教學經驗和實踐的積累.其具體包括:會備課、會上課、會設計練習、會輔導學生、會考試評價等等.這種教學能力由下列專業素養組成:觀念(包括質量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知識(包括學科功底、教學心理學常識)、技能(包括教學組織、表達、板書、現代教學技術)、能力(包括教學設計、控制、反思、研究能力)、規范(包括師德修養、敬業精神、學術規范、言行).二、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必要性(一)課堂是實施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1、課堂有最大的時間權重———占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的比例最大.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顯然,學校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最重要場所.然而,學生在校活動的全部時間里,課堂教學的活動時間又是最多的.學生每周五天在校學習,除個別的校外活動外,幾乎全部都是班級授課,所以,如果說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的話,那麼課堂教學則是主導作用的「中堅」.2、課堂有最高的價值效用———育人的素質水平質量最高.教育的最高價值在於更多、更快地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但無論哪路精英,都必須有堅實而全面的基礎.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上看,課堂上完成的教學任務,是任何其他教學形式取代不了的.中小學的班級授課是國家指令性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比,前者不僅課時數量多,而且內容廣.課堂教學的內容能從自然到社會,從生理到心理,從理論到實踐,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它是學生的知識源泉、智慧源泉.因此,它能教會學生最全面、最系統的科學知識和生存能力.3、課堂有科學的課程設置———各學科搭配組合科學.國家制定的教學計劃,文科、理科的設置與比例,室內、室外的活動設置與比例都是經過科學論證而確定的.現行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構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甚至包括腦科學在內的合理格局,形成了最佳組合.眾所周知,這些課程的完成,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雖然各學科教學相對獨立,但課堂教學畢竟是多科並進的.也就是說,每一周的課,每一天的課,文理兩大類學科是相互交替進行的,或者說學生綜合素質中的每一個方面素質的提高,都是通過各類課程完成的.從這層意義上講,課堂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中心,也是各學科教師對學生施教的「團體賽」的中心.4、課堂教學有默契的學段銜接———學生素質發展具有連續性.課堂教學的排列是有序的.它是按照知識體系的邏輯順序而循序漸進的.各個學科是這樣,各個學年段也是如此.例如,一年級有自己的訓練內容和教學目的.那麼,到了二年級,也有自己的訓練內容和教學目的,只不過是各種素質的質量水平要求不同.從一年級到二年級也是學生整體素質的一次跨度很大的階段性飛躍.因此,從這個層面來看,課堂是學生素質連續發展的中心,也是各年級教師對學生施教的「接力賽」的中心.5、課堂有良好的內外條件———營造了專業性的教育環境.課堂教學有其自己的優勢,突出地表現在它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容易形成一種學習的意識,知道應當如何去接受學習或發現學習,容易體驗學習成功後的喜悅.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術業有專攻」,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更是這一環境的主體.這是課堂教學最重要、最關鍵的內部條件.他們有道德,有學識,有高深的專業性知識.他們還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水平,不僅懂得教什麼,而且知道怎麼教;不僅能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且能指導學生健康的心理發展.這一優勢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反映最突出.6、課堂有豐富的教學容量———給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課堂上的學習除了讓學生自我攝取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在能力、智力、非智力、品格等方面得到整合發展.換句話說,新課程不是「知識本位」教學,而是「人格本位」教學.新課程還要求,每節課的教學容量達到最高水平,使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這一要求,只有課堂教學才能做到.7、課堂教學有強大的推進功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動力強勁.教育的本質功能在於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外活動都能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但動力最大的則是課堂教學.因為它能集社會性素質、心理素質於一體,高強度地推進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教師、教學條件、教學過程等都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針對性設計的,全部教學都是按照國家制定的教學計劃,遵照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快速地推進學生發展的.顯然,對學生發展推進動力最大的、最有效的,非課堂教學莫屬.(二)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社會現實清晰地表現出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明顯差異,什麼原因所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師德方面的,有智能方面的,有非智能方面的等等,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之間的教學能力水平不同.教學能力是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因此,它在教師能力結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1、教學能力是完成教學任務的直接工具———決定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教學有任務,學生要發展,誰來完成這項工作?毋庸置疑的答案是教師.教師憑什麼?憑教師良好的個人綜合素質.一節課,從課的導入及運用教師的教學導入能力開始,到課的終結及運用教師的教學終結能力結束,都必須是在教學能力的作用下完成.換句話說,全部教學過程完全是在教師教學能力的控制下進行的.因此,它是表面的、唯一的完成教學任務的直接工具.這一工具是與學生「短兵相接」的直接「武器」,它決定了「解決戰斗」的時間和勝負.如果「武器」精良,那麼,就會「三下五除二」,「快刀斬亂麻」;如果「武器」不好,那麼,就會「戀戰沙場」,「久攻不下」.所以說,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了整個教學質量.2、教學能力是教師各種素質水平的集中表現———決定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教學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教師的許多素質都有密切關系.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教學能力是教師其他素質水平的反映.比如,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思想素質水平;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師的教學理論素質水平;教師的整合教學能力水平反映了教師的知識結構素質水平等等.因此,教學能力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集中表現.3、教學能力是教師的職業能力———反映教師的本質特徵.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職業能力,比如,工人的職業能力是生產能力,農民的職業能力是種田能力,醫生的職業能力是治病能力,那麼,教師的職業能力無可非議的是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標志,它的大小決定了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能力是教師職業特有的一種能力,它是區別於其他職業的本質標志.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一)提高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師對於課堂教學的組織、駕馭能力,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根本保證.因此,提高教師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的控制,就是對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變數(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進行適當合理的調節與控制,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吸引力,使之沿著教師的思路成功地進行學習的過程,其基本結構如下:教師接受信息--教師處理信息--教師啟發信息--學生接受信息--學生處理信息---學生輸出信息---反饋信息.由此不難發現,影響課堂教學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課堂教學的外部環境、學生的實際水平、教材等等,都會對課堂教學控制產生影響.而教師的水平是影響課堂教學控制的主要因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起著主導的作用.那麼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控制的能力呢?1、提高教師的修養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教師對自身的情感、儀表、舉止等方面的約束能力.這是實現課堂教學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寧曾經指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很好地收斂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到這樣嚴格的監督.」教師的情感、儀表、舉止等直接影響到融洽的課堂氣氛的形成,影響教學效果的實現.課堂教學應當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師語言簡潔風趣,親切和藹,語調抑揚頓挫、輕重適當,學生就會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很快進入問題情境.反之,如果教師情緒失控,動輒發火,學生就會焦慮不安;如果教師沒精打采,口授隨便,那麼學生也會情緒低落,心中的反應也只能是死水微瀾;若教師情感過度,渲染過重,語調始終高昂激越,學生就會趨於疲憊麻木,繼而產生逆反心理,如此種種情形,都難以使學生產生與教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影響教師對課堂的控制.同樣,教師的儀表、舉止等如果失度,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課堂氣氛.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加強自己的修養水平.2、提高教師運用語言水平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工作語言,它受教學規律的制約,受各學科性質的支配.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制約著學生的智力活動方式和效率.科學的使用教學語言,是實現課堂教學控制的保證.課堂教學語言應具有科學性.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因此課堂教學語言必須具有科學性,做到准確、精練,有條不紊,合乎邏輯.課堂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性.在教學中,能否引起學生積極思考,能否打開學生的思路,能否引導學生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是實現課堂教學控制的關鍵所在.因此,課堂教學語言必須具有啟發性,通過啟發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對學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內容,予以恰到好處的點撥,既要把問題點到,又不把話說盡,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教師要善於應用形象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創造思維,引發學生豐富的想像.3、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能夠處理各種意外情況的能力,對於學生接受知識的信息反饋要隨時掌握,及時處理.弄清他們的希望與困難,並根據這些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節奏,使其張弛適度.或迂迴插入,慢慢導向課本中心,或更弦易轍,調整教案中原有設想,轉換講述角度.特別是對學生中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信息,要及時捕捉,合理利用.4、提高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各種教學媒體的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控制,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各種條件變化,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努力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如採用電化教學手段,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等,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也可多種教法並重,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利於課堂控制.總之,注意提高教師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的途徑我們學校一貫都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特別是這幾年學校一直把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辦學興校的頭等大事來抓,在全國范圍內引進了一大批新教師.大大充實了我校的師資力量,基本上剛從高校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熱情高、干勁大、有朝氣、不保守,敢於改革創新,學校也極大可能地為新教師成長提供更多的平台,已經有師徒結對、新教師講課比賽、教師技能比賽、聽評小組的評課、請專家來校指導、外出學習等形式.有絕大部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在不斷提升,教學成績也比較理想,他們的成長總結起來基本上有以下的途徑:1、在獨立思考和學習中培養.面對課程改革,教師要學會獨自思考,即認真地反思及總結,獨立思考是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徑.現在的教學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將自己的教學設想轉成教學行為,更好地將自己的東西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師要深思的事情.教師只有獨立思考,才能教學目標、教學能力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夠深入鑽研、不斷創新,才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進步.例如教師要備一節課,首先應該是自己先獨立理解教材,領會課標、教參的精神,然後根據自己的教學能力、班級學生的基礎,獨立設計出符合自己教學水平、符合學生實際的教案來.這樣的過程,憑的全都是教師自我的積累,發揮的全都是教師自己的才智,那麼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師自己.2、在借鑒中感悟. 借鑒他人經驗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借鑒不是臨摹、效仿、照抄,而是從經驗中悟出道理.借鑒不是借「標」而是悟「本」,絕不是「東施效顰」(見《莊子,天運》,美女西施病了,皺著眉頭,按著心口.同村的醜女人看見了覺得姿態很美,也學著她的樣子,卻丑的可怕.後人把這個醜女稱作東施,東施效顰比喻胡亂模仿,效果很壞.)作為一名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是新手,我們要虛心吸取經驗,走進課堂聽評課,聽不同類型教師的課,建議新老師先聽課後上課,虛心請教有豐富經驗的同行教師,感悟課堂教學的真正本質,將所見所悟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3、在同行交流與合作中提升.交流與合作是教師教學行為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我們不僅需要具有競爭意識,而且更需要合作.隨著信息傳遞的迅猛發展,對教師素質也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勇於承擔責任是新時期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的合作是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交流與合作能獲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擔問題;通過交流與合作可以從同事那裡獲取教學信息和靈感,產生新的想法;教師在合作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展示給學生,用無聲的語言告訴學生合作很有益,教師也在身體力行他們所倡導的信念;作為一個集體,教師通過合作可以獲得比個人努力更多的成績;通過分析材料、計劃及共同努力,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所以,與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師能力培養、提升的又一重要途徑.4、在課堂實踐中探索.教學能力是後天獲得的,教學能力是在實踐中提高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因此,實踐就成了教師形成和發展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堂是教育研究的最前線,在理論中實踐,把自己所學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再運用到實踐中去,是對已學理論的檢驗,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不斷提高.5、在反思中前進.(1)反思教學能力形成與提高的渠道是否暢通----「開源助流」. 反思的目的在於:分析教學能力形成的障礙,通過排除而「開源」;分析渠道梗阻的原因,通過打通而「助流」. (2)反思各種教學能力強弱----「揚長補短」. 經過分析、努力,讓強得更強,弱的不弱. (3)反思各種教學能力的效用----「高低兼顧」 經過分析、努力,讓教學效用高的繼續高,教學效用低的不再低.反思可以分成三階段: 課堂前反思:此階段為備課,預測學生的反應及學習狀況,所以藉由搭配課堂後反思:一次次的訓練自己的預測能力,使之更精準.課堂中省思:在課堂中觀察學生反應,並迅速擬定教學策略,需要良好的臨場經驗,而這正是新手教師最缺乏的.課堂後省思:上完課後針對之前的課做全盤檢討,例如:提問是否適當?活動參與度如何?學生的接受程度…等,作為下一次課程安排的依據.舉個例子,首先教師因為遭遇到問題而心中浮現問號:「為什麼小明上課總是不專心?」,當我們在課堂中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忍不住要罵學生.其實本來已經充滿挫折感的學生,更因為我們這一罵而對學習失去興趣.針對這問題,教師可以先藉由省思想出可能性,再去尋找解決方式.可能性一、孩子可能有身體上的疾病.可能性二、孩子可能聽不懂,所以無法專心.雖然班上的同學年紀皆相近,但所處的認知發展階段可能不同,有的可能已經到了具體運思期,有的還在前運思期,所以挑個最淺顯易懂的解釋方式,以實際操作代替口述,應該會比較有效.總之,在中學教育中,教師肩負著很大的責任.然而,只要我們有敬業精神,練實基本功,善於思考,善於深入實際進行教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② 如何提高教師培訓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教師隊伍是這一重任的肩負者,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是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但是,目前教師隊伍素質高低參差不齊,教師的培訓、學習、專業發展、能力提升等問題依然至關重要。面對課改新時期教師培訓新需求,應如何改變教師培訓的模式,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性。結合教師培訓的現狀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專業引領,提高集中培訓的實效性
教師集中培訓也就是通識培訓、課程標准培訓、教材培訓,還有一些專題培訓。集中培訓的理念必須富有前瞻性,必須發揮其專業引領和指導性作用,能為教師個人反思、同伴互助交流掌舵護航,指明方向。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理論來引導,教師的行動研究只會在同一水平上重復,就談不上個人專業發展和能力的提升。集中培訓的重要性,也是我們教師培訓管理部門應該特別重視的問題。特別是全區、全校的集中培訓,組織每一次培訓都要先確定主題,定位目標,把握住培訓的方向,選擇好有能力、有實力的專家或教師授課,確保培訓內容和理念與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同步或超前,使參與培訓的教師切實受到啟發,得到實效。每次培訓後,都讓學員寫出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切實提高了集中培訓的實效性。
二、立足校情,探索校本培訓的有效途徑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為有效的途徑。事實表明,教師真正的成長僅靠崗前培訓或外出學習是不夠的,學校才是大熔爐,是研究中心,教師個人就是研究者,教師能力的顯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因此,我們要立足校情,發展特色,把培訓與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學研究融為一體,使校本培訓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1、建立培訓的保障機制,營造和諧的培訓氛圍
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小組成員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列,是教育教學的「領頭羊」。制定並落實校本培訓工作計劃,完善培訓制度,促校本教研規范化。如:理論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隨堂聽課制度、教學反思制度、師徒結對制度等,從制度上保障培訓的質量和效益。還注重創造有利於教師研究的氛圍和寬松的環境,以釋緩教師的心理壓力,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
2、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堅持政治理論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以師德建設為核心,深入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將師德教育活動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強化教師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特別注重引導青年教師端正教育思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敢於挑戰,勇於創新,讓他們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盡快勝任自己的教學崗位。
3、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
在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只有發展了教師,才能發展學生,也才能發展學校。因此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引導教師不能滿足於做一名教書匠,要爭取做研究型、科研型教師。
4、深入課堂,進行實踐探索
過去的實踐證明我們要改變那些形式上的集中、報告式的培訓,應當多進行個案分析和現場指導。而課堂是實施這一舉措的主渠道,是教師獲得發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注重開展課堂研討、即席指導的培訓形式效果最好。應不定時的派出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進行現場的課堂指導。
5、強化反思意識,提升專業水平
反思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中最有效的途徑,正如葉瀾教授所說「寫一輩子的教案未必成為名師,而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卻能成為名師。」 在實施過程中,嘗試如下做法:
(1)多次備課。要求教師根據教學中和教學後所獲得的反饋信息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確存在問題和今後改進方向,從而不斷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2)寫教後反思。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可使有益的經驗及時得到總結、提煉和升華;可使失敗的教訓得以改正。
(3)選擇優秀教育教學案例研討交流,並鼓勵教師參與各級競賽或投稿。通過以上方法逐步增強教師的問題意識和反思能力,有效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6、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促進教師轉型
教師除了參加培訓和教研活動外,還要增強研究意識,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個沒有研究能力的教師永遠只是一個「教書匠」。因此,我們鼓勵教師從自己的問題出發,從自己的需求出發,幫助每一位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計劃,進行個案研究,結合學校和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和確立總課題和子課題。使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提升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轉型。
三、建立服務平台式的管理機制為培訓提供保證
1.創建管理機制
教師繼續教育是法律賦予教育行政部門的一項義務,也只有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管理、分工負責,教師培訓才能取得實效。首先要有專職的繼續教育指導中心,它是科研工作小組的聯絡員和領導者,其職責就是領導工作小組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幫助在職教師達成專業目標和滿足專業需求,改革教師教育管理機制,為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提供管理制度上的保障。
2.搭建網路服務平台
一方面根據各級不同標准製作學習模塊和課件以用於遠程教育。利用軟體環境進行自學是遠程教育主要學習方法,面對起點不同、層次各異的教師,必須依靠不同層次的任務模塊才能激勵他們學習。在這種學習活動中,我們的重要工作是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驅動學員學習的「任務」,通過任務組織學習,同時要注意讓學員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而不是強迫,讓學員在自學中盡力發展自己的能力並安排教師進行網上授課及答疑。另一方面建立網站,負責搭建網路交流平台及做好網路宣傳。通過網路的聊天室、QQ群、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和網路論壇,使學員能相互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及相關資料,同時也成為了解教師培訓需求的一個場所,網路也使全體教師能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教師培訓的現狀及相關政策。
3.建立保障機制
一方面加強教師教育的政策保障。以政府文件統一教師的認識,對教師繼續教育進行系統、科學的管理及規劃。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師繼續教育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使教師繼續教育經費的來源得以保證。
四、培訓效益的科學評價
教師培訓的目的是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如何通過培訓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我認為,在重視培訓過程的同時,要發揮培訓結果的效應。在現實中,往往是教師參加培訓後,拿到證書就意味著培訓到此為止,至於學習什麼,學得怎樣無人過問,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培訓結果的有效性就是要體現在培訓結果利用的最大化上。因此,無論是培訓的舉辦者或培訓對象的派出單位(學校),首先都應該重視對教師培訓後的跟蹤考核,要給受訓老師留作業(比如向同事匯報培訓心得或進行某項專題研究,進行實踐活動交流等),充分利用受訓教師的學習成效進行校本培訓。特別是要發揮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的示範輻射作用,實現學習資源共享;其次培訓效果如何,最有發言權的是參與培訓學習的教師自己,可參照國際教師培訓評估的有效做法,專門設計培訓效果評估表,以半開放式問卷的方式,對教師培訓的效果進行現場評估調查;另外建立成果集,將受訓教師的科研成果和論文集合成冊在全市范圍交流,方便教師經驗的交流,同時也便於向學術期刊、學報等推薦發表。
③ 農村小學科學教師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一、教學活動有利於促進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促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食物》這一單元,這一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而往往天天接觸的東西容易被忽視,他們並不關注和參與家庭事務,因此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地研究食物的營養問題,根據對學生原有經驗的分析,在課前我就布置讓學生對自己一周所吃的食物做調查記錄,並自己設計一份最佳食譜,一方面想讓學生通過調查記錄,產生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想為課堂研究提供一份原始材料,把課堂研究的問題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系起來,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這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歷的機會,促使他們去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獲。同時有機地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勇於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內容要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例如在教學《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一課時,我由學生熟悉的兒歌「人有兩個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了解人的外部器官,然後再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知道了內部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之後,我沒有簡單地提示出食物在消化器官的旅途,而是讓學生親自品嘗老師准備的食物,然後再讓學生拿出聽診器互相聽一聽,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奧秘,最後讓學生自己大膽猜測,觀察食物消化流程圖,了解了食物在體內發生的變化。這本是節枯燥乏味的課,我卻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變得輕松愉悅。觀察、驗證,讓學生親自參與和親身體驗。總結拓展,讓學生主動去解說。讓科學教材生活化,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有利於探究活動的展開,也有利於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素養的養成。從而體現出了《科學》的一些特點。在使用教材時,要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生活環境、經驗背景、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製作、綜合評價等多方面都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創新空間。它並不象小學自然教材那樣內容非常的固定,實驗過程、方法非常的單調、一陳不變,而是相當的靈活,教師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調節,而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創新的空間,因此,我覺得要使用具有彈性和開放性教材。
④ 教師培訓總結怎麼寫
很榮幸參加了XX年xx區中小學「名教師」培訓班的培訓學習,非常感謝區教育局為我們搭建了如此好的一個學習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貴的機會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總的來說,這次的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觀摩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通過這一輪的培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樂觀對待教育事業
回首這半年的教師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別是xx教授有關《尋找教師的職業幸福》的專題講座,真是心生感慨,讓我受益非淺,讓我懂得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我們老師面臨著來自自身、學校、家庭、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還關繫到人的成敗。作為教師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
任何人想發展都離不開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邊界。書籍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進行精神對話。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幾乎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不讀書,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技巧?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群書,授課時才能做到游刃有餘,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刷新,而不是復制。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台,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更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理論。因此,以後要堅持讀書,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要做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通過此次培訓,我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我經常會思考: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怎樣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師?怎樣成為學生好的引導者?平時我們疲於應付日常教學,很多問題都沒有認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離。「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要想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專長骨幹教師,光會教還不行,還得研。要朝著教育特長型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在一定行為規范的基礎上,將自身調節機制放在教育活動的控制執行環節上。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做創新嘗試,要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以堆積、沉澱並吸收經驗。通過此次培訓使我認識到一個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還應該從經驗型逐步向研究型轉變,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2.缺乏激情和創新。
通過此次培訓,通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通過與各學員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我覺得自己太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
機會少。通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素養,人格的魅力,離不開廣博的知識,離不開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技術。通過學習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轉變,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的更為系統。本次專家的講座可謂:深刻獨到,發人深省,作為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學科知識,良好的思想品質,特別是骨幹教師,更應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技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將次此培訓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搜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相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的理論沉積,一定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
⑤ 教師政治學習交流發言稿
(一)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有親和力。親和力的培養要從課內外的點滴細節體現出來,教師要有親和力,先從生活上關心學生的角度入手。比如,課堂上發現學生睡覺,教師要誠懇地給予關心,問他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老師送醫院,或是否回宿舍休息等等,即使是最懶惰的或是以種種理由在課堂上睡覺的學生,只要老師能彎下身仔細詢問,他都會有些收斂。假如,下一節課他同樣睡覺,那麼教師就有必要找他談話,找這些學生談話也要掌握談話的方法,不能訓斥學生,這樣會使學生更加反感,不會聽你的課。教師如果能反問學生一句:「我的課你都睡覺,你是不是討厭老師啦?老師有什麼地方對不住你啊?為什麼我的課你那麼反感呢?」。一般地,學生覺得老師都這么誠懇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再怎樣調皮的學生,他都會覺得有點對不起老師,如果老師這么反問,學生回答是「沒有啊」,那麼教師下一步的工作就好辦了,老師能把你想讓學生認真聽課的想法告訴學生,只要老師態度誠懇,通常,這學生下一節課會主動配合老師上課,至少他不再想睡覺了。再一個,我們老師在課堂上經常碰到的是學生吵鬧,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立刻讓其停止,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課堂上喜歡吵鬧的學生一般最簡單的問題他也回答不上的,他回答不上這問題,老師這時候不能向全班同學瀉氣,最簡單的辦法是讓吵鬧學生的同桌或學習比較好的學生給他解答問題,當其他同學解答完畢,老師再讓吵鬧的學生重復剛才的內容,如果他再答不上,老師這時候要適度地批評他,如此做法學生都會樂意接受的。如果這學生再吵鬧,教師有必要不厭其煩地點名批評,超過三次點名的,就讓其離開教室到操場上打球去,做了那麼幾次,學生也不會再掏亂課堂了,都會收斂一些的。
⑥ 小學教師交流工作總結怎麼寫
範文,僅供參考。
「做一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自踏入教育這個行業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現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積極上進。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考試,認真參加政治學習,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為去感染學生,努力使學生、家長能接受我、喜歡我。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表形象要時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師表形象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於接受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我還注重文化學習,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要擁有自來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向年輕老師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校內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這一學期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長進不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三、服從安排,積極主動。在每周16節課的情況下,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的確有時感到力不從心。做到學期初進行合理計劃,實施過程抓落實,及時反思小結,期末總結。這學期為了扎實地推進新的教學課程,積極和本組、本年段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盡量抽出時間,按照計劃,及時與教師探討、交流。作業作到面批面改。使學生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做到顧全大局,服從安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溝通。
四、提高素養,努力工作。在各位領導和教師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本人堅持出全勤,從不請臨時事假,把全部的經歷用在教育教學上。這學期本人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但是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斷的加強學習、反思,提高自身的素養。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學計劃、科學落實、科學管理教育教學,這些還需不斷地努力。希望大家對本人進行嚴格地監督,作出批評指正。
⑦ 體育教師在交流學校學到了哪些好的教學經驗
各位老師,大家好,作為一個青年教師能有機會在這里發言,我感到非常的榮幸,我這里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將自己在這幾年裡的一些教學感受提出來,希望大家能夠加以指正。體育課不同與其他學科,它是以操場活動為主,室內理論講授為輔,鑒於此形式獨特,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每個學生在體育課都有用武之地,就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游戲的重要性
游戲比賽在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二、注重小組活動形式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和交際關系、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系。中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或是因為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願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三、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像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四、個性愛好的培養與發展
不同愛好、不同性格的學生,所喜愛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愛好,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運動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課外活動時間,全員參與,多設一些項目,讓學生有選擇、有目的的去鍛煉身體,提高競技水平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選擇的增加一些項目,調動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好每天活動一小時,讓學生有所想、有所學、有所好、有所動,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得到的一些想法,和各位老師一起研究探討,以獲取更好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我們共同的目的,「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