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研修總結)
1、備課 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課前認真細致的備課,而備課的充分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上課的自信程度,講課效果,學生聽課的效果,所以備好一堂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1)細致全面。我們上課面對的是學生,而學生是各種程度參差不齊的,你無法預料到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那麼我們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備,細致入微的備好每一堂課,細致到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放過。我們不能打無准備之戰,千萬不能忘記我們要帶好子彈上戰場。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准備長流水,所以你一定要把水備好,並把每一堂課的知識備全備細。 (2)重點突出。是不是細致全面的准備上課就一定會很充分,學生就會相當滿意了呢?我覺得並非如此,我們必須在全面細致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課進行精細加工:做到哪些知識是自己要儲備的,哪些是要講給學生聽的;講給學生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哪些是學困生需要掌握的;哪些是中間生需要掌握的;哪些是優等生需要掌握的;都應該有分門別類的要求。(3)語言精練。在課前准備好精練的上課語言,力求一語中地,切中要害,不說廢話,學生們才能心服口服。 2、上課 (1)正視自己。無論何時,站在學生面前,都要充滿自信,敢於迎視面對你的幾十雙眼睛,要讓他們從你自信的目光中讀出,你有充分的准備和無窮的力量,勇於面對他們所提出的任何問題和給予你的任何挑戰。堅實的自信心會讓你上課時鏗鏘有力,毫不畏懼的目光會讓你在學生面前信服指數激增,所以無論上任何一堂課,無論面對什麼類型的學生,堅定的信心,自信而執著的目光會讓你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2)真情投入。我們現在經常會見到年輕老師的教學及班級管理,滿意率都比老教師高,他們取勝的籌碼決不是靠知識和經驗,而是依靠對學生的真情投入,年齡上較小的差異使他們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他們課後和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們朋友般的接觸,把自己的業余時間無償的給學生答疑,解決問題,這一點大大彌補了他們知識經驗的不足,學生們在心底里接受了年輕老師,而這一點是我們用知識和經驗無法做到的,因為你高高在上,因為你距學生於千里之外,所以如果我們這些有經驗的老師能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加入讓學生們是那麼的開心。 所以只要老師真情投入,無私付出,學生們就會在情感上接受這位老師,即便是課講的還不是很精彩,但是學生們因為喜歡了老師而喜歡上了他講的課。 (3)准確明了。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更不用說是初中學生。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的特點,抓住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段,利用詼諧幽默簡潔明了的語言,抓住一顆顆年輕跳躍的心。這時在准確的講授知識,尤其是對一些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要將語速放慢,語調加重,字斟句酌,上課的時候盡量不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語言:可能是吧,差不多,當然要想做到准確規范,課前備課非常重要,但是一旦面對學生提出的一些突發性的問題,決不能信口開河,拿不準的不講或繞過去,等到下節課准備充分了再准確到位的講解給學生,如果總是用含混不清的語言,學生們決不可能信服你「金碑銀碑不如學生的口碑」,學生們的評價會影響你以後的教學生涯。 3、課後反思 上完課下來要認真思考得失,哪些地方是成功的,要仔細的進行回味總結。哪些地方學生聽得清楚明白,當時採用了什麼方法,什麼樣的語言,以便以後應用。那麼在上課過程中的不足,一定要想辦法在下一堂課中更充分更准確地講解出來,決不能使同樣的失誤再次上演。
2. 學習余文森教授《怎樣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心得體會
本文開篇一段非常經典;「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追求目標。」其實我校教師老齡化,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分層次讓學生學好,怎樣讓學生「會學」「好學」是我們追求的更高目標,達到優質教學的目的,我們在努力著,努力著。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講到「深刻」不是讓我們只把教材寫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於歸納總結,善於評價學生的學,注重學習效果,逐漸在語言上達到精練、風趣、幽默,達到和諧與愉快的境界,在板書上精心設計,力求圖文並茂,直觀性強,歸納到位,把復雜的知識體系以知識網路、口訣、順口溜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同學們樂學,同時備課下真功,把課上明白,上簡潔是一種智慧,又是一種藝術。可能一句風趣的話,一幅流暢的板畫,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就能讓學生茅塞頓開,終生不忘,其實這就是優質教學。如果講的大多數學生走神了,甚至睡著了,何談藝術?何談優質? 二、 同一學科,同一節課,不同的授課者,風格不同,我們鎮小的語文教師賈學東老師風趣幽默,妙語連珠,課堂教學達到舉一反三,諸類旁通,講練結合,一節課彈指而去,既學到知識,又得到快樂,這就是余教授所提到「獨到」。薜梅晶的英語課善於利用批改手冊,讓不會的學生起來回答,讓會的學生給他們糾正,一堂課學生全參與,「兵教兵、兵練兵」是組織教學的「無影高手」,這也是獨到,我們辛寨教研室始終在不斷開發這些獨到的東西,滲透到優質教學研究中來。 三、我自任教生物以來,就樂意用愉快、和諧的方法來上課,且上課前認真搜集所有知識體系,同時也讓學生刀在課前到大自然中去找標本,找材料,課外還讓學生定期收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電視節目,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獲到知識,老師是「廣博」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應用者,實踐者,通過點撥、發問、觀察得到結論,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廣博」者,教師才是最高明者。 四、 啟發是有條件的,有的啟發有形,通過指點讓學生悟,讓學生答,讓學生思,而有一種無形的啟發那就是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比如:過去辛寨鎮有一個石庄小學,有個張老師書法寫的好,她教出的學生個個方塊字寫的美,還有現在初三高秀香老師普通話說得好,整個班級學生的普通話都很好,三年下來變成了無數個「高秀香」,個個語言准,吐字清。而有的老師自己寫得好,不管學生寫的怎樣,自己說的普通話好,不管學生說得怎樣,從何「啟發」? 五、談到機智,其實就是應變能力。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出現教學預設之外「突發事件」,如何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機智,趙庄小學的賈桂芹老師教三年級語文識字課「真」字落下一道「一」,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寫錯了,賈桂芹老師立即說,我故意寫錯的,看看有沒有同學發現,這個同學值得表揚,我們一塊改過來。這種「弄拙成巧」就是機智。用余教授的話就是「以智取勝」。六、提到絕招,我從事生物教學十年,我的絕招1、語言藝術性2、繪畫能力強。為此曾經跟美術老師王富慶學簡筆畫,且課前總要在辦公室的黑板上反復演練,三年下來,每到上生物課,什麼人體輪廓、魚、兔子、蝗蟲等都信手而來,學生都很佩服。語言上親切,風趣,幽默,生物課像上評書課,引人入勝,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能夠讓學生都認可,樂學好學你的學科,那才叫絕招。 文森教授的《怎樣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講座。 他精彩的演講,深入淺出,使我受益匪淺。 余教授從有效教學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學的內涵詮釋和有效教學的策略案例三個方面闡述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在聽了余教授的講座使之後使我認識到,有效教學的關鍵因素就是有效教師,那麼如何成為一名有效教師,張教授也做了詳細闡述,那就是:一、激勵性人格,首先要熱情,其次要熱心幽默,最後是可信任感;二、以成功為導向;三、專業品行。反思自己過去的有些教學行為,真有點坐井觀天、閉門造車的感覺,要重新來思考問題,那就是怎樣積累自己的經驗,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力求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就像張教授說的,要經常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通過張教授的講座,我首先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要做到有效教學,教師要做的:①教師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知識活動的經驗。②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等教學活動。自主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辯證關系。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問題答案的,應大膽地放手,放的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③教師要採用學生易於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即教學語言要有特色,能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否則教師的教學就會變得無效。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余教授眼中的有效教學的理念亦是新課程理念,新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但是在探究活動中必須處理好學生的自主與教師的指導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把活動具體化,引導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方法,知道自已在做什麼,應當做什麼。當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想,教師要把他們引上正路;當學生無路可走時,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鋪路架橋;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在我們一味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率的同時,作為老師,我們要更多地關心學生自身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只有教師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正真做到有效教學。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唯有在實踐理性反思基礎上尋找教學行為的不斷改進,才能彰顯教育和教師的尊嚴和魅力。 讀余文森《有效教學的理論和模式》有感 回想自己從教幾十年,在教學上就是一個茫茫然的迷途者,不明白一堂課中該教什麼,怎麼教,只知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更未曾反思過自己的教學是否有效。近日,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的理論和模式》,心中感慨良多,在讀的過程中,有不少收獲,但也湧起絲絲慚愧,雖然不能說自己的教學是無效的,但起碼是一直處於低效狀態,現在才更清楚地意識,教學必須有效,追求高效教學。說說自己的一點點體會吧。在這本書中,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學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講,過玉米地掰玉米的隱喻形象地對應學習的有效性三個方面指標:一、學習速度;二、學習結果;三、學習體驗。一節課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學的幾個表現。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眾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抓住重點語句懂得……道理(或體會……情感)而目前教學,我們部分老師恰恰忽略了這點,上課時存在隨意性、盲目性,以致於出現課文中該教的內容沒有教,有些內容卻一再重復等現象,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體現教學的有效性。明確了教學目標,就會避免課堂教學內容的隨意性,實際上也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余教授又「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的論述,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也是社會對教師的期待,更是每一名教師的發展方向,對教師自身的素質要求也更高了。隨著課改的深入,再回頭審視自己的教學,漸漸發現,由於過分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熱鬧了,但教學效率卻低下了。記得一次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課堂上也出示有關圖片的輔助教學,老師極力用慷慨激昂的語言調動學生積極性,但學生卻反應平淡,最後也勉強上完了課文。課後一位老師的點評一針見血:這篇課文時代背景十分重要,背景知識了解不充分,僅靠幾張圖片,閱讀也是沒法有效進行。在第四講中,余教授就說:「你不能絕對化,不能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學習的憑借或工具。」一個形象的比喻又點出了情境的價值: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要溶入湯才能被吸收,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是呀,既然要創設情境,就得有效地輔助教學,而不能成為擺設,否則,就不值得我們花心思,就讓學生直接把「鹽」吃進去了。余教授還歸納出了幾種教學情境,並結合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受益匪淺。當然,如何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需要教師智慧的、合理的採用相應的策略,這也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因人因時及時調整教學模式。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寫得並不周全,但看了這本書確實帶給我不少收獲。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會不斷學習,把收獲播種入教學行為中,來獲得更多的收獲!
3.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經驗總結
一、精心了解學生學情,就是學生自身一切因素的總和。它包括學生的知識經驗、心理特點、成長規律、行為方式、思維方法、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困難疑惑、情感渴盼、心路歷程等諸多方面。學情是教師選擇和優化教學手段的依據。1、關注教學起點、細查學生的已知了解學生是准備上課的前提。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了解學生的生活常識,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個性特點。2、關注學生差異、詳備學生的差異合理的教學設計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覺得學有所獲。3、著重研究學生的思維教會學生一種思考的方式和路徑。4、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都有成為探究者、發現者、創造者的願望。因此,教學生必須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要求教師先練後評,先探究後點撥,讓學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機會,並獲得成功享有成就感。5、放大有價值的生成點尊重學生見解,尊重學生的選擇。用智慧的眼光審視學生的「創造」和發明。二、精品教師自己的心理准備「我准備好了嗎?」這應該是每一個教師走上講台前的一次心裡對話,這同時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師自己的心理准備。1、要有能上好課的自信心理准備認真備課,寫好詳細教案。相信自己能上好課。2、課堂上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准備透徹的觀察能力、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晰而又有說服力的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應達到:簡潔、明確、豐富形象、合乎邏輯,語言悅耳、語調清晰、節奏鮮明,避免語病。教育方式得當,身教重於言教。3、滿懷熱情的心理准備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之一。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地學習情緒,就必須提高課堂的講授質量,提高講授的藝術性。教師的激情來自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三、精選教育教學內容四、精當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學方法。有了好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有效才會隨之而來,最終會帶來理想的教學效果。1、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原則2、有利於理解的原則3、有利於教學手段建行簡化的原則4、有利於學會學習的原則5、有利於傳統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互補的原則6、有利於課堂實踐教學的原則五、精細課堂教學過程「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要細化、規范、科學、嚴謹。1、消化——是教師吃透文本的過程備課、理解,有深度。2、展化——是教師博覽群書,拓展視野的過程3、內化——是教師將教材文本知識深化成自己的人本知識的過程。4、轉化——是教師實施教學,貫徹教學計劃的具體過程5、教化——是教師將教材文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6、同化——是教化目的實現的結果7、異化——是師生對人類知識的反思和創新8、升華——是通過異化和創新將原有知識上升到新的理論層次的過程六、精通課堂的有效管理1、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礎: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2、課堂學習行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課堂學習行為包括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3、課堂學習狀態的有效管理所關鍵:精心設計導入方法、精心設計學習情境、用積極地心態影響學生七、精心設計和選擇作業適當巧妙地布置作業,是減輕學生負擔,檢驗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教學打破時空限制,得以延續和拓展的主要途徑。八、重視作業的批改和評價作業的評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1、作業的批改和評價「三忌」:忌簡單、忌枯燥、忌死板2、在批改符號上改革創新3、在旁批上改革創新4、在批改方法上改革創新九、精改課堂評價指標以人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服務是教育的宗旨。十、精現教學的反思效率一是反思成功得意之處。二是反思失誤之處。三是反思學生見解。四是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2、「教學反思」的方法:自我提問法、行動研究法、教學診斷法、交流對話法、案例研究法、觀摩分析法、總結記錄法3、反思過程中注意的問題要自覺自願、不是應付差事,要緊扣教育教學實際或實例,教學反思貫穿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4.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經驗總結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經驗總結
課程改革走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正在回歸真實、扎實、朴實的自然境界,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史無前例的「思想風暴」沖擊著傳統教育的壁壘,刷新了我們那些陳舊的觀念。下面,筆者把在語文課堂評價中的反思呈現給大家。
案例:語文課堂幾個鏡頭
鏡頭一:語文課上,教師讓學生讀課文時說:「看誰讀得好!」學生紛紛舉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總是:「你真了不起!」「好極了!」「你真棒!」「我們來掌聲鼓勵一下!」學生們機械地拍拍手,大聲喊:「你真棒:」這樣不論學生讀得如何,教師評價都是「好」、「棒」!連溫柔地批評,善意地指點也沒有。「掌聲」、「喊聲」不絕於耳。
鏡頭二:課堂上,學生為得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小手舉得高高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一節課下來,回答問題的學生不少,學生的答案,其實是豐富多彩的,教師也只是說:「你說得還不錯!」「非常有道理!」「你很聰明!」等等,而從不對學生的回答說「不」字。教師將那朵朵小紅花不斷地獎給學生。那些得到小紅花的學生,小手不時擺弄著小紅花,偶爾向身旁的同學炫耀,哪裡還有心思聽課。不一會兒,小紅花獎完了,沒有得到紅花的學生發出失望的嘆息,有的無精打采,有的嬉笑打鬧,課堂失去了控制……
反思:在語文課堂改革的實踐中,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教師過去那種高高在上,板著面孔,滔滔不絕地挖苦指責的語言少了,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課堂與案例那種情形相似,教師試圖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獎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從實際來看,效果並不理想。原因有:
(1)教師的評價語言要真,不能虛偽,獎品宜少而精,不能濫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何,學生到底好在哪兒,棒在何處,教師應該清楚明白。獎品發多了,對學生的評價就成了一種物質誘惑,不少學生只注重獎品,而不關注學習內容。語文課堂也只能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沒有實際效果。
(2)教師的評價語言要誠,只是簡單的肯定,一味的贊揚。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從文本的實際、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搞花架子,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對與錯,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快樂,都能成為「優秀者」。
在語文課堂對學生的評價中,我們應該確立怎樣的評價理念呢?筆者認為最具核心意義的方法有三:
(1)鼓勵式評價。語文課堂評價是在教師與學生平等信任中進行的,只有師生心與心相通。才能展開真正意義上的評價。如當學生說出不一般的見解時,教師應滿懷謝意地說:「你的精彩發言給了我啟發」;當學生超越你的思維時,教師應寬厚地說:「你真了不起,就照你說的試試吧。」又如:在一次公開研討課中,聽課老師眾多,一位平時沉默寡言的小女孩被指名讀課文,最初小女孩慢慢地站起來,一聲不吭,但在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你肯定行,老師跟你一起讀,好嗎?」「你先試試,輕輕地讀給老師聽。」「真不錯,聲音稍微響亮一點,同學們都聽見了。」「老師就知道你肯定行,這不,讀得多流利、多響亮呀!」小女孩終於戰勝了害怕的心理,較流利地朗讀了課文。
(2)點撥式評價。在課堂上要多讓學生表白、敘事,以及展開多種形式的對話。一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學生讀了《軍鍾》後說,「劉伯承不是一個誠實的人。」如何評價學生的看法呢?教師沒有正面回答,讓學生先敘述他的想法。這位學生說劉伯承撒了兩次謊。老師由此展開評價「你能聯系課文來思考,不錯!但對課文的理解不能脫離時代背景,請你聯系當時當地的情景想一想,劉伯承為什麼撒謊?這能叫不誠實嗎?」如此點撥學生進一步的思考。筆者認為:點撥式評價其實就是坦誠交流,真心互動。
(3)整合式評價。整合式評價也是總結性的評價,是評價的最高境界。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老師說的最多的應該是啟發的話和整合的話。如:在上《小珊迪》一課中王崧舟老師有一段動情而肯定的述說:「正像同學們所理解的,小珊迪確定非常需要錢。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禦寒,需要錢去購買麵包充飢,需要錢去醫治自己的雙腿,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前兩句是對學生感悟的整合評價,後兩句烘託了主題,升華了情感。
評價是理念的化身,智慧的結晶。新的課堂評價,不是簡單的是非判斷,而是融教學者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教學機智等於一身的因人而異的教學智慧。評價有法,但無定法。只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評價才能屢評屢新,越評越精。
5.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
為了提高區名師培養對象的教學質量及整體素質,區向每位區名師培養對象推薦了很多好書,我有幸與趙國忠老師的《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一本書有了親密的接觸。這本書的出現使我對教育的含義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改變了我以往的一種「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的痛苦」的現象。下面我將我對本書的一些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
本書共分五章,每章內容對我都是受益匪淺,《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是我校近一年多來主要研究的教研課題,我校教師全身心投入,探索、研究、實驗、修改、定型……經過反復打磨,已經初顯成效,我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這是值得欣慰的,但在欣慰之餘,我也還有些困惑,我終於找到了解決有些知識點或習題講過了,甚至講深講透,反復強調了,但學生仍然沒有掌握的問題之答案。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的第三章: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中對「學生學習具有有效性」給出了精闢解讀,並用經典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案例分析。
教師常常有這樣的困惑,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教師責怪學生,並因此加強反復練習;也有些教師因此反省自己的教學,力求將得更清楚些,課上得更加生動些,然而結果也並不盡人意。原因何在?———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發展。
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僅能很快地接受知識與技能,還能更好地適應今後的工作、生活,盡情地自由自在地有效地在知識海洋中遨遊,在社會實踐中開拓、創新。所以,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是有效教學課堂最需關注。「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當達到教師不用教或少教而學生自己能掌握的程度,教學已進入了新的境界。 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我們教師平時的教學有必然的聯系。那麼教師如何運用課堂教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呢?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心理素質
1、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自信、自主地學習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成績差的學生通常自我評價過低,對成績的提高缺乏自信,這是造成他們成績不好的普遍原因,了解到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潛力,提高對學習的信心。還有的學生做過的題過陣子也會錯,過於自信,輕視自己對知識的復習及鞏固。我們要鼓勵他做過的題及時去復習。
2、打破「教師說的是對的」的神話,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新大綱強調:「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中創造力、創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來,教師都讓學生務必自信:教師說的都是對的。學生的異議不置可否。其實,這是「作繭自縛」。「於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消除膽卻的心理因素,針對教材內容大膽地懷疑,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和獨創的見解,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成效的。事實上,敢於承認不足、敢於鼓勵學生創新的教師才是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3、運用肢體語言,然新股而生輕松地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為了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師氣氛,往往在教學形式、教具運用等方面絞盡腦汁,卻忘了教師本身教態語言的作用。其實,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對創設良好、輕松地教學氛圍都起著輕重的作用。學生能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在有意無意中就解除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學生的學習會更加投入。教學時雙邊活動,如果學生缺乏熱情,教師講到聲嘶力竭,效果也必然不好,活潑、民主的教學氛圍必然為學生的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
二、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要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必須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1、巧妙運用討論法,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討論法通過群體參與的方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在英語教學中,有些題需要難點突破,在突破的過程中,有許多學生,遇難而退,急於詢問老師的解答,不去進一步靜下心來去思考,去探究。久而久之,對於這道題如果不及時鞏固復習,該同學會出現再次做不上的可能。為了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就要深入培養學生,遇難而群論的思想,這樣印象深刻,又培養了學生參與精神、合作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學的基礎,也可以說是自學能力的必備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對於英語教學,我認為應該養成大聲朗讀、反復記憶的習慣,速記單詞、短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其次,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善於思考,歸類反思的好習慣。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究的能力,持之以恆,長期堅持,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培
6. 聽「新教師如何有效備課」講座學習心得
李老師圍繞著有效備課的基本內容,如何備課程目標、課程理念,如何備學生,備老師等等方面展開,她所說的幾點對我很有啟發性,其中有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專家把課程目標和理念列印出來貼在自己的備課本上,作為一種指導,之前我只是時不時的把課標和指導思想拿出來看一看,這個也不失為一種可以借鑒的方法。上個學期給高年級上的是關於生命主題的課,這個學期主要讓孩子們有一顆關注生活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讓孩子們看了一部我自己認為很有深意的電影《遺願清單》,但是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能夠很好的感悟,就像今天李老師說的有的東西我們會覺得很有生活的啟發意義,很多教材很有深意,只是對於孩子,活血他們還需要一定的既定和人生經歷才能體悟這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教材編排的內容及時質疑,可以創造,但是更要教室去進一步思考,尤其是對於我們心理課程的教學,我是准備了很多套的教材,因為一直覺得我們學校的教材內容比較老套有些陳舊,在我自己的專業基礎上做了很多的調整,還「自以為是」的進行了很多的創新,不過我對自己的創造力還是認可和肯定的,只是現在要多幾分慎重的抉擇和思考吧。李老師在「備教態」這一點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對著鏡子不斷的練習,難怪我們的主任會稱贊她在課堂上最美。應該是這樣的。 最後她用那句很具有深意的開場白結束了這次的講座:用一輩子用心去備課。在備課中成長、反思、學習,讓自己的羽翼不斷的豐厚,我自己也感覺到在一次次的認真備課中有所成長,在一次次反思中有所進步。今天又有收獲了。
7. 《如何有效觀課、評課、議課、教學反思》學習心得體會
在我工作的幾年中,我其實挺喜歡備課、上課的,可不知怎麼地總是不喜歡觀課,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評課、議課,我也發現這不僅僅是我有這樣的反應,有很多老師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感受。但我們心裏面都很明白,讓我們在教學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觀課、多評課、多議課、教學反思。聽了孫老師的講解之後,我覺得我們這些老師不願意做這幾樣事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它真正的意義所在。不過,我現在也已茅舍頓開、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觀課議課能夠改進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比聽課評課有一定的優勢。我們在觀課和議課是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思考。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由學生的活動中分析與教師教學方面的聯系情況;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課教師,由學生的活動,自己如何的處理教學;觀察教學中學生的掌握情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師都講過公開課,無論是具有資深的老教師,還是有待提高的年輕教師,公開課似乎就是盡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為此,歷經幾輪試講,反復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聽課老師,事先對這節課一無所知,臨時坐進課堂。一節課觀摩下來,首先要對講課的老師的教學情況依項打分。如果有評課的要求,就會聚集老師來評論一番,或者給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毀譽參半。這種情況下,上課的老師都表現出很謙虛的樣子,之後,就會心裡暗暗下決心,不是萬不得已,就決不開課了。 而且結合我這幾年的工作來談,我也發現了教學反思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雖然他好像是可有可無的,但我認為卻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通過課常觀察,個別訪談,形成性測驗等多種方式,及時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反思這些方面,對自己的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好處。 總之,無論是教學中的那個環節,對我們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否則,將無法達到這節課最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講座之後,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個環節做好、做細。
8. 如何聽課評課心得體會
1、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要學會高效聽課。
①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③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④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2、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和記憶能力。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3、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記憶是學習的根本。
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系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以上三種記憶,是我個人用下來比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統的訓練,具體比較多,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對我上述的三種訓練都有具體的講解和訓練。
4、高效復習,溫故而知新。
①制定階段性的復習目標,合理規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復習任務。什麼時候復習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做題訓練,什麼時候看書背誦,什麼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②復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復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復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
③自己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最好就保持同步進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於老師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師遠遠落下。
④每一小階段的復習之後,要檢查掌握情況。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合起書本,回憶一下這一階段都學習復習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較模糊的、還沒有掌握的、有疑問的,針對有問題的要趁熱打鐵,折回去快速溫習鞏固。也可以找你的夥伴一起進行,相互檢查、考校。
5、認真做題和面對每一次考試。
做題的時候:①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准、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②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④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考試除了是檢驗你學習效果的方式,同時也是你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①學會如何分配和把控時間;②掌握作答中各種細節的處理技巧;③磨練考試心態;④幫助自己認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復習提升。
9. 教師如何有效撰寫工作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復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准備:備好課。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6、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7、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
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8、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三、工作考勤方面:
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工作上,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實干,並能完成學校給予的各項任務,為提高自身的素質,我不但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到各地聽課學習,平時,經常查閱有關教學資料。同時經常在課外與學生聯系,時時關心他們,當然在教學工作中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須在以後進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