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管理理念的演變過程
西方企業管理的發展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 ①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②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③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㈡ 西方書籍的歷史演變是什麼樣子的過程
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主要載體,文明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書籍史構成的。追尋書籍的歷史,就是回顧人類自身進步的階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書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一種除去封面至少有49頁的非期刊的印刷出版物。」其實,書就是疊起來的寫滿文字的紙張。文字和紙張,構成了書籍的兩大要素。只有當紙取代石頭、骨頭、粘土或紙莎草,成為書寫的新載體時,書籍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古希臘和古羅馬給人類留下了永遠性的文明遺產,其載體仍然是書籍。同樣是書籍,給《聖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文藝復興時代手抄本中華麗的裝飾性字母,成就了書籍的古典形式。 在活字出現以前,書籍是高雅和有教養的代名詞,社會可以通過閱讀習慣而劃分,他們是在酒館或全家團圓時聽書的庶民,和與在書齋里靜靜閱讀的有教養者。 從羽毛筆到鉛字,從抄書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間的飛躍不只是技術性。印刷術發明後50年的1550年,歐洲圖書數量已超過900萬冊,而在手抄本時代大概僅有數萬冊。這些簡單的數字表明,印刷術及其迅速引起的爆炸性沖擊作用,也反映了社會對人造字體的大量需求,以及在此之前的手抄本文化的虛偽性。啟蒙時代最好銷售的書,當屬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網路全書》。狄德羅的《網路全書》是對知識的思辨的、徹底的、展望的總結之壯舉,是對所有已知的知識和經驗匯總,是「已有的進步之總結,未來的進步之保證」。 書籍在18到19世紀的西方世界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閱讀的狂熱」成為18世紀末精神世界的主流。不過,到19世紀中期,隨著大眾社會的興起和新媒體的出現,書籍已被看作是「舊媒介」,而書籍也迅速地開始了他的「消費品時代」。在電腦時代,電子書已開始商業化運作,電子書看上去就像一本普通書,只不過書頁是沒有任何字元的塑料。電子書前景廣闊,可以根據需要存諸或刪除大量的文章。 書籍從來不遠離政治,圖書審查制度伴隨著書籍的歷史,直到1644年彌爾頓出版《論出版的自由》,將「信仰告白的自由」提升到「言論的自由」。書籍雖然曾被當作排他性的宣傳、思想和宗教的載體,但面對信息無節制發展的今天,書籍仍將成為人文主義應對異化的防火牆。 :書籍是由文字和紙張構成的,書寫於紙張以前的文字,構成了書籍的史前史。文字的歷史綿延6000年,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地中海岸,從埃及的象形文字到黃河流域的甲骨文,文字的發明為書籍的產生提供了前提。然而那時候的文字書寫在泥板、石頭、骨頭或者草木之上,書籍的歷史還沒有真正開始。 2泥板上的文字 YY: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這是一種書寫在泥板上的文字,據說最初是為了神廟的書記員發明的,不過因為商人記賬的需要而廣為流傳。 文字的來源在大約二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創作的岩穴繪畫的意味很難為後人所知,舊石器時代的人為什麼選擇在最黑暗的魔穴深處進行他們的創作?這至今仍是一個謎。企圖揭開那些圖畫謎底的研究人員努力從神話和宗教範疇,從乞求狩獵成功,或者從古時人們希望通過留下生存蹤跡以逃脫死亡等方面尋找解釋。最初的文字只是一種輔助記憶的工具,由簡化的線條構成,用以模擬所指的物體。例如用牛頭的線條表示牛,在三角形內加一線表示女性陰部,意指女人。所有這些以線條構成的符號都是形象文字,每一個符號指稱一個特定物體。把幾個象形文字組合起來表達一個意思,這就形成了表意文字。例如在表示女人的符號旁邊添加一個代表山的符號,表示在山那邊俘獲的女人,意思是女奴。 楔形文字的發現,義大利人巴布洛的在1472年古波斯游歷時,曾在設拉子見到過一種奇怪的、從未見過的字體。這些文字出現在古老寺廟殘破不堪的牆壁上,都有三角形的尖頭,從外形看很像一個個釘子,也有點像木楔,看上去似乎是用指甲刻上去的。不過巴布洛並沒有對這些文字進行深入的研究。一百多年後,又有一個造訪設拉子的義大利人名叫瓦萊,他把這些廢墟上的字體抄了下來。接著,他又在今天的伊拉克發現了這種字體,全都刻在泥板上的。他斷定這是古代西亞人的文字。通過瓦萊,歐洲人第一次知道了這種楔形的文字。兩百年來,通過對美索不達米亞長解的考古發掘,以及語言學家對泥版文獻的深入研究,人們終於成功的譯讀了這些奇怪的文字,這就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的,後來阿卡德人繼承和改造的了這種獨特的文字體系,接著巴比倫和亞述人也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並將這種文字傳播到西亞各地。 書寫在泥板上蘇美爾人大約於公元前4000年創造了圖畫文字,起初是用刻在石頭上的圖畫符號來表示人的身體各部位、植物、動物、自然現象,或接觸到的工具、武器等。這種圖畫文字經過發展,改用削尖的小木棍或蘆乾等在柔軟的泥板上壓寫,筆畫成楔形,這就是楔形文字,也有人叫為釘頭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的文字進一步完善。泥板曬干或烘乾後,就成了可以保存的泥板文書。目前已發現這樣的泥板文書25萬多塊。蘇美爾的孩子們往往在河邊去上寫字課,第一課就是學慣用河岸的泥土做成寫字的平面。當然,只有特權階層家庭的兒童才有機會學習寫字的藝術。書寫技術壟斷在僧侶等組織嚴密的少數人集團手中,他們是僧侶和抄寫員,是蘇美爾文明的支柱。 傳播與使用楔形文字最初用來記錄契約、合同書、財產清單、公文、法律條文等,這是神廟的書記員的技藝,但不久就被商人作為記賬的手段,在社會上流行開來。隨著貿易的往來,楔形文字很快傳播到周邊國家,為西亞各國採用,並促進了腓尼基字母的形成。祭祀歌曲、占卜文書和文學作品也通過楔形文字保存下來。古代蘇美爾人創作了人類的第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敘述一位「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太陽巨人的傳奇經歷。今天人們發掘到了這部史詩的文字殘片,其中講到赫克力的苦役,還提到一場大洪水,近似於《舊約•創世紀》的故事。蘇美爾人的發明開啟了人類文字的歷史。 ZL: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的地方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地方」。以前一直以為這一地區的文明是巴比倫和亞述人創造的,但現在人們知道,最早創造兩河流域文明的不是巴比倫人或者是亞述人,而是更早的蘇美爾人。蘇美爾人在公元前經4500年時就活動在兩河流域,公元前26世紀,蘇美爾人已經學會使用戰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這是一種四輪戰車,木質結構,無輪輻,車廂呈長方形,前部稍隆起。戰車往往駕四匹馬或毛驢,由馭者駕車,佩帶斧子的戰士作戰,坐著或站著在車上沖入敵陣作戰,是古代蘇美爾人展現其體魄和力量的最佳途徑 羅賽達石碑 而且在歷史上湮沒已久,直到拿坡侖的軍隊重新發現羅賽達石碑,而商坡良重新破譯了這些文字。 拿破崙入侵埃及 1798年,拿破崙計劃入侵埃及,在他的計劃中,他不僅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還需要一些科學家,去發現和研究古老的埃及文明。這年春季的一天,一場科學家會議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大廳舉行,這時,拿破崙將軍突然現身。這時的拿破崙被法國人民視為法蘭西的英雄,在法蘭西學院大廳,拿破崙與法國的科學文化精英們侃侃而談,而拿破崙手裡拿著一本尼布爾寫的《阿拉伯之行》,並不時敲打著《阿拉伯之行》的封面,提醒科學文化精英們到海外去發現奇跡。這年的五月,拿破崙率領他的龐大艦隊向埃及進發了,跟隨他的不僅有三百餘艘戰艦和四萬餘人的遠征軍隊,還有來自法蘭西科學院的二百多位科學家和學者,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東方學家、畫家、詩人、文學家和各種技術人員。來到埃及這片被太陽烤焦的土地上,拿破崙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前,面對著幾千年前的神秘文物,拿破崙突然遠征軍說:「士兵們!4000年的歷史在蔑視你們!」 羅賽達石碑 拿破崙大舉揮兵入侵埃及的軍事行動雖以落敗收場,法國士兵卻在埃及尼羅河河口的羅賽達鎮附近挖掘戰壕時,發現了一塊刻有埃及聖書字的石碑,這塊石碑因此被稱為「羅賽達石碑」。碑文從上到下,分別用三種文字即碑銘體文字、人民體文字和希臘文(科普特文字)記錄了同樣的內容。當時的學者們以為,他們找到了象形符號的鑰匙,只要拿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一下,象形符的謎就完全解開了。當時的學者埃及文是用圖案構成的,每個圖案和一個希臘文對應,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碑文傳到歐洲後,刺激無數學者爭相投入破解象形文的研究。當石碑出土,每位學者都相信解讀古埃及文的日子近在眼前,學者們藉助於希臘文開始嘗試譯讀埃及的碑銘體文字和人民體文字,並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破解埃及象形文變成了一場爾虞我詐的競賽,各種詭譎國際政治因素作祟,學術競技變得竇疑叢生。 商坡良 這樣,古埃及文的千古之謎拖到二十年後由商博良解開。1822年商博良沖到法蘭西學院找哥哥,邊跑邊揮舞手上紙張叫著:「我找到了!」隨即昏厥倒地,五天後才勉強恢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法國著名學者商坡良最後成功地譯讀了埃及的文字,使得一個湮沒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現展示在世人面前,為現代埃及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商坡良發現有許多象形符號,外面圍著一個長方形的框,和希臘文對照起來,這個框中間的就是PTOLMEES這個詞,這是古代一個埃及皇帝的名稱。這樣,方框中的象形圖案與希臘文對照起來了。不過這只是孤證,並沒有得到證時。幸運的是,這時菲雷島上又發現了一塊古代石碑,也寫著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的內容。對照的結果完全證實了商坡良的推測,原來方框中的每個圖案並不是一個字,而只是一個字母,整個方框的符號拼起來才成一個字,從這兩個方框中商坡良就認出了十個埃及文字母,他們是P、T、O、L、M、E、C、D、A、R。商博良無疑是個天才,20歲前已嫻熟多國語文,並且編纂眾多辭典圖錄。但是,由於贊賞共和政治理念和過於直率的言詞,天才的一生跌跌撞撞。使得他不斷樹敵且屢遭打壓,直到晚年才抱病深入埃及抄寫銘文壁畫,然而回到法國後他突然中風倒下。 關聯 古埃及的文字記錄非常豐富,僅文學作品就有道德箴言、歌頌諸神和國王的贊美詩、歷史傳奇、冒險故事、情歌、英雄史詩和寓言等各種體裁。最負盛名的文字作品是一部宗教儀式典籍――《死者之書》。這本書卷使用紙莎草紙、皮革或亞麻布製成、飾以美麗花邊。書中詳細描繪了再生的各個階段,其中一個階段就是稱量靈魂,死者的心臟被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置象徵公正與誠實的「馬特羽毛」,兩者必須保持平衡。在公元前13世紀的第19王朝,《死者之書》作為永生之旅必備品,隨死者入墓。在葬禮上,僧侶須誦讀此書。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2:16 回復 4、創頡造字 古埃及的文字隨著古埃及文明的覆滅而成為死文字,其它象形文字似乎也難逃如此命運,除了中國的甲骨文。傳說由黃帝的史官倉頡發明的漢字,最初書寫於龜甲和骨頭上,顯然他們是用來占卜的。此外印度也發現了古文字,不過至今無人識別,是一種死文字。 占卜的結果 殷商時期,國王遇有重要事情,都要佔卜,方法是在龜甲或獸骨上占鑿許多凹槽,用火燒灼,使凹槽裂開成紋路。紋路直橫粗細不同,巫師將不同的紋路解釋成「吉兆」或「凶兆」,據此決定國家政策。占卜和辦理的結果刻記在甲骨上,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 倉頡造字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大約有4500個單字,目前已認識其中的1/3。甲骨文的基本詞彙、基本語法、基本字形結構與後來的漢字大致相同。這套文字系統經過整理後一直沿用至今,基本上沒有變化。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傳說。傳說,生活於約公元前26世紀的黃帝和他的史官倉頡,仰觀天文,俯察萬類,從鳥獸足跡中獲得靈感,發明了文字。 漢字的審美價值 甲骨文也是由象形文字,但很早就脫離圖像式描摹而形式化了。形聲字是中國文字的主要特色,由一個表義的形符和一個表音的聲符構成。如「龍」是一種神話動物,與「土」組合起來,就是代表田土的「壟」,「土」是形符,表示與土地有關,而「龍」是聲符,「壟」的發是與「龍」是完全一樣的。同樣發音的還有「籠」,不過形符是「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漢字必須寫在一個方框內,筆畫的排列和組合應該井然有序,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本身就是藝術品或裝飾品。在中國畫中,書法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至今仍在使用,西方人稱之為方塊字,象形的特徵仍然十分明顯,真可謂源遠流長。 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的內容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和甲骨文相比更加變化多樣和豐富了。金文基本上屬於籀篆體,這些文字在漢武帝時就已被發現,當時有人將在汾陽發掘出的一尊鼎送進宮中,漢武帝還因此將年號定為元鼎(前116)。以後金文又陸續有所發現,宋代文人歐陽修、趙明誠都對金文作過研究和記載。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就很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從書法的角度講,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行止得當,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也是金文書法中的上乘之作。 「龍骨」 甲骨文的發現十分偶然。1899年,北京城中一位朝廷官員王懿榮對古文字頗有研究。在一味被稱為「龍骨」的中葯里,王懿榮發現小碎骨片上有刻痕,他認為這是一種無人知曉的古文字,並開始收集。他收集的就是甲集文。1903年,後來以一部小說著名的劉鶚,拓印了《鐵雲藏龜》,是最早的甲骨文拓片。後來甲骨文在安陽殷墟考古發掘中大量被發掘,最大的收獲是1936年夏天發掘的第127號坑,得甲骨文17000多片。到目前為止,已發掘的有文字的甲骨超過了10萬片。 關聯 公元前2300—1750的哈拉巴文化時期,印度出現了一種主要刻在皂石、赤陶、象牙和銅製成的印章與護符上的印章文字,這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字。已經出土印章文字的遺物多達2500件,其中有1750枚印章。印章文字的文字元號約500多個,常見的基本符號是22個,有許多符號是象形的,如畫有神祗和動物,其中有三面神獸像、水牛、雄鹿、大象等。印章文字的用途可能與商業活動有關,例如用作商品的商標或製造者的印章;印章也可能是一種權力的象徵,比如用印章來敬神,或用作避邪。印章文字的數量雖然不多,內容也沒有解讀出來,但它們屬於文字的性質卻是無人懷疑的。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3:39 回復 3、「魔鬼的謊言與迷信」 瑪雅人也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同樣還沒有被破譯,這不稀奇。神奇的是,瑪雅人將文字寫在紙上,而且裝訂成冊,與標準的書籍沒有區別。 瑪雅文化 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人部落被西班牙人征服,此前的瑪雅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前古典時期(約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古典時期(公元317-889年)和後古典時期(889-1697年)三個時期,被譽為美洲印第安文化搖籃的瑪雅文化,地域覆蓋共約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包括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瓜地馬拉的提卡、宏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瓦薩克通、以及貝里斯和薩爾瓦多部分地區。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精通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在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瑪雅人大概在公元前後開始修建城邦,到公元300-900年時,瑪雅人創建了大小一百多個城邦,每個城邦的建築都十分宏假,內部都有完善的組織,人口眾多,這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 瑪雅文字 公元前後,瑪雅人也創造了象形文字。瑪雅文字有字元800多個,分為意符、音符和定符三種,由復雜的圖形和符號組成,約有詞彙3萬多個。瑪雅文字大多刻寫在石柱上,或木頭、玉石和貝殼上。此外,瑪雅人還發明了筆和紙,筆是用毛發製成的,紙是用當地的一種無花果樹皮製作而成的。16世紀以後,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殖民主義者把他們看不懂的瑪雅書籍視作「魔鬼的謊言與迷信」,他們燒毀書籍,屠殺祭司。這樣,到了17世紀,瑪雅文就成了無人認識的死文字。古代瑪雅文獻現在僅存三部殘缺不全的寫本,分別藏於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圖書館。數百年來中美洲叢林中的瑪雅文化遺址陸續發現,石碑、祭壇、建築物的牆壁和各種器物上存有大量比寫本更早的銘文,是極為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近百年的努力,瑪雅文獻的破譯進展仍然緩慢,800多個字元已讀懂了近1/10,但大部分文字元尚未破譯。 最古老的書 就現代的常識而言,書常常指一件印刷品。然而書的界限是模糊的,手稿書或者手稿,甚至成卷的文字,也常常被稱為書,其實形式完全不同於手冊書。從廣義上講,書指一個文本。但這個定義太廣泛了,意味著文字任何文字記載都是書籍,無論載體是骨頭還是石頭還是泥板。從形式上講,書是指成冊的寫有文字的紙張。從這種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出現在瑪雅文明中。瑪雅人早就學會造紙,他們的造紙方法是:首先將樹皮搗碎,形成紙漿,然而還加入膠液,把有膠的紙漿壓平曬干後,就形成了硬紙板。只要在這些硬紙板上塗抹石灰,將灰面擦拭平滑光亮,這樣造紙的工藝就完成了。將這樣的幾十頁或者更多的硬紙板折疊,就成為一個厚厚的冊子,這就是瑪雅人奇特的書。瑪雅文字也是象形文字,需要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才能閱讀,而平滑的硬紙板更加昂貴,因此書籍十分珍貴,只有祭司、國王和貴族階層才會閱讀到這樣的書籍。這些書籍都是由會書寫的神廟祭司記錄的,他們可能是唯一學會了書籍的群體。瑪雅人的書籍主要記載了他們的歷法和禮儀活動,此外還有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預言等,甚至出現了敘事詩和劇本等文學作品。瑪雅人的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紙製成的書籍,這個事實到最近才為人所知,從而書寫了書籍史的獨特的一章。可惜,瑪雅書的歷史沒有未來,和瑪雅文化一樣被人為毀滅了。 關聯 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學會了農業生產,從此進入了定居時代。玉米和甘薯是瑪雅人最主要的食物,這些農作物是他們最早採用原始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培植的。瑪雅人還學會了飼養火雞、狗和密蜂的技術,用龍舌蘭纖維和木棉織布,制陶技術也已經發展到彩陶階段。瑪雅人也進行物物交換的貿易活動,可可豆常常成為通用的貨幣。宗教在瑪雅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瑪雅人將廟宇修建在巨大的錐形祭壇上,舉行盛大祭祀活動,這些蔚為壯觀的祭壇看上去很像埃及的金字塔,供奉在瑪雅金字塔上的犧牲品包括食品、飾品,有時候則是活人。
㈢ 培訓的演變過程
這的演變過程主要是從培訓的初期階段到培訓的過程,以及培訓的結果去考核整個培訓的作用,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的基礎能力和基礎素質。
㈣ 西方領導理論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哪個理論階段側重於研究領導行為
第二個,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行為論階段,研究人員把目光轉向領導者的行為上,專勒溫(Lewin)和利普特(Lippit)等學者認為屬,領導者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後天培養、塑造和形成的,通過對有效的領導行為模式和領導風格的研究,可以按照一些精心設計的培訓項目把有效的領導行為模式移植到其他人身上,使之也成為有效的領導者。
㈤ 論企業員工培訓的新趨勢(要論文)
90 年代以後,組織培訓工作可以說已是沒有固定模式的獨立發展階段,現代組織要真正搞好培訓教育工作,則必須了解當今的培訓發展趨勢,使培訓工作與時代同步,當今世界的培訓發展趨勢可以簡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其一,員工培訓的全員性。培訓的對象上至領導下至普通的員工,這樣通過全員性的職工培訓極大地提高了組織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有效地推動了組織的發展。同時,管理者不僅有責任要說明學習應符合戰略目標,要收獲成果,而且也有責任來指導評估和加強被管理人員的學習。另外,培訓的內容包括生產培訓、管理培訓、經營培訓等組織內部的各個環節。
其二,員工培訓的終身性。單憑學校正規教育所獲得的一點知識不能迎接社會的挑戰,必需實行終身教育,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經營理論。
其三,員工培訓的多樣性。就是培訓的范圍已從企業擴展到整個社會,形成學校、企業、社會的三位一體的龐大的完整的職工培訓網。培訓的方式有企業組織的培訓、有社會組織的業余培訓、有大學為企業開辦的各類培訓班。
其四,員工培訓的計劃性。即組織把員工培訓已納入組織的發展計劃之內,在組織內設有職工培訓部門,負責有計劃、有組織的員工培訓教育工作。
其五,員工培訓的國家干預性。西方一些國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參加在職培訓是公職人員的權利與義務,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籌措培訓經費。
㈥ 簡述西方商業發展的過程
一、西方商業發展戰略的特點(以銀行為例)
(一)經營管理理念日趨成熟
近年來,經濟金融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的發展趨勢不斷加強,西方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理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並日趨成熟。主要表現在:
1.徹底的市場和客戶理念。一切從客戶和市場的需要出發,從業務產品開發、組織架構設置到管理策略制訂,完全圍繞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進行。基於這種理念,西方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充分體現了「客戶中心主義」的模式特徵。
2.整體的營銷與服務理念。銀行注重「一對一」營銷,從出售產品轉變為出售方案,由大眾化服務轉向個性化服務。為客戶提供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全面的金融服務。
3.風險與收益匹配的理念。銀行在經營管理中,不能只看風險,不看收益;也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風險,關鍵是要研究和找到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點,努力實現二者的合理匹配。
4.持續的培訓與人才理念。技術、風險管理和人才是商業銀行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人才是關鍵的關鍵。西方商業銀行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和員工培訓。一方面,每年從大學挑選優秀的畢業生,上崗前至少進行為期半年的全面系統培訓;另一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對員工進行各種繼續培訓。
(二)戰略管理備受重視
隨著金融服務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戰略管理已成為西方商業銀行應對經營環境變化的重要競爭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紛紛成立戰略管理部門,戰略管理已發展到數理化、模型化階段。先後出現了風險一收益模型、經濟增加值模型、三維模型和平衡記分卡模型戰略管理。銀行一般每隔3—5年制訂一份中期戰略規劃,確定未來幾年業務發展的重點及區域發展策略、資源配置策略等,並進行滾動研究和修訂。與中期戰略規劃相配套,每年年初制訂一份策略性文件,確定當年工作重點和資源分配。年末根據執行情況進行檢討和調整。
在選擇戰略管理模式時,銀行通常考慮三大要素:高層管理者的價值取向、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約束。高層管理者的價值取向是追求規模還是質量;是短期收益還是長期價值,直接決定著銀行戰略管理模式的選擇。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國內外經濟金融運行態勢、政策和法律框架變化、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同業競爭策略等。資源約束包括有形資源(人力、財力和物力)和無形資源(管理、信息和品牌),銀行通常根據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自身規模和實力來選擇相應的戰略管理模式。銀行戰略管理呈現非中介化、社會化、全能化與專業化並存的特點。
(三)業務體系不斷豐富
20世紀90年代以來,「客戶中心主義」經營模式受到推崇,銀行開始轉向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更加註重提供量身訂造的高附加值型的產品和服務。相應的,業務重心逐漸由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向零售業務、中間業務和投資性金融服務轉移;從公司業務為主轉向個人業務與公司業務並重,甚至突出個人業務;從存款人和貸款人轉為投資理財顧問;從風險承擔者轉為風險代理者;從融資者轉變為市場撮合者。組織架構也開始由按產品設置轉向按客戶設置,普遍設立了個人銀行、私人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部門。各家銀行越來越認識到,成功與否在於其獨特的業務體系和服務品質,而不僅僅是價格。
為適應業務體系變化和市場競爭的需要,西方商業銀行普遍加快了信息系統建設的步伐。為每個客戶建立了資料庫(即客戶檔案),對客戶的情況了如指掌,並能綜合客戶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分析,為其提供量身訂造的解決方案,開發個性化的產品。同時,銀行紛紛建立能夠伸縮自如的信息基礎架構,以適應未來業務增長和信息量增加的需求。並確保其信息系統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使其能在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服務。
(四)風險管理日益量化和健全
目前,西方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已發展到量化管理階段,通過量化管理來平衡和處理風險與收益的矛盾,形成了以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為核心的全面風險管理模式。其主要特點是:
1.建立了完善、獨立、垂直的風險管理體制。每個業務部門都實行獨立核算,能夠准確核算其收入、成本、損失、資本佔用和風險調整收益。
2.形成了獨特的風險管理文化和管理技術。風險管理要靠銀行的管理層和各級風險管理人員來具體執行和操作,但任何崗位的員工都要有風險防範意識,做任何事情都自覺地考慮風險因素,各級管理層還必須了解風險調整收益的計算方法。在風險管理中,銀行強調經濟資本和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 (RAROC)。在技術層面,風險管理技術屬於銀行的商業秘密,具體做法各有千秋,但一般都根據自己歷年積累的業務信息資料,依風險大小對資產進行十級以上分類,根據各類資產風險損失發生概率確定損失准備。並且,風險管理已完全藉助電腦資料庫進行。
3.建立了嚴格的信用評級制度。對客戶的資信情況,西方商業銀行不依賴外部評級機構,而是注重自己的信用評級結論。一般對任何授信客戶都要進行評級,根據評級結果決定是否給予授信,是否繼續與之往來。評級標准全行統一,不因地點和客戶不同而改變。評級結論定期調整,遇緊急情況隨時調整。評級的基礎是客戶在業務經營中穩定且能維持的核心現金流量,一般會考慮5-7年,不同利率水平對應不同的負債能力倍數區間。
4.建立了權威的信貸稽核制度。信貸稽核的職責是對全行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水平進行監督,並對信用評級有最終決定權。稽核人員定期或隨時通過非現場的方式抽樣檢查全行的信貸評級情況,判斷評級人員的評級能力。一旦發現問題,稽核部門將通過現場稽核方式確認,而現場稽核成本一般也由被稽核的分行或部門承擔。
(五)財務管理日趨規范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西方商業銀行形成了較為規范的財務管理模式,能有效發揮決策支持、信息服務和管理控制職能。一般而言,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是分離的,前者是市場營銷的營運支持部門,後者是綜合管理部門。財務管理的特點主要有:1.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是銀行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預算一經確定,就具有「准法律效力」,各部門、分行的各項活動必須圍繞實現財務預算開展。2.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產品成本核算是對銀行已提供或將提供的各種金融產品的成本進行核算,將產品收益和風險匹配起來,並以此確定產品的價格。3.有效的成本控制模式。根據成本核算結果,確定業務擴大或收縮的地區、產品、客戶;注重控制人工成本,一旦收縮業務或員工考評不合格,及時進行人員裁減。4.集權的會計核算體系。西方商業銀行充分應用信息網路技術的最新成果,紛紛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會計核算體系,實行總行、分行集中核算體制,由總、分行進行總賬核算和明細核算。
㈦ 中西方員工培訓有些什麼差別
中西方員工培訓有些什麼差別?西方的培訓主要是以實踐為主。西方的中回小學的學校教育里,學生們答都有很多的機會到工作現場實習。中國的培訓,以課堂講受為主。理論與實踐分離了。學習時,覺得什麼都懂,實踐時什麼都不知道做。500字太多了,沒有時間幫你寫那麼多。
㈧ 西方的政治思想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是指西歐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的內容主要是人們對政治生活各要素的理解和關注,比如政治與理性、政治與倫理、公民與共同體、平等與差異性、自由與強制等一些基本政治要素之間的關系。而對於這些要素的理解和關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表現出不同的側重點,由此導致政治的概念本身在時間進程中不斷變化,而政治思想也表現出不同的面貌。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政治范疇的演變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古希臘時期。在這一時期,城邦是基本的政治單元,也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政治與城邦是同一個概念。政治生活滲透進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個人與公共之分,個人是城邦的一部分,因此個人的生活必須完全服從城邦的規則與利益,城邦(政治)價值占據了人們精神生活的全部,這是一種「泛政治」的概念。
第二階段是古羅馬時期,而這一時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哲學與政治的分離階段;一是宗教與政治的分離階段。
由於羅馬領土的擴大,其公民已經不可能像古希臘城邦時期那樣廣泛的參與政治生活,因此,公民的個人生活開始於政治生活疏遠,政治開始成為少數人的特權。人們不得不開始在政治之外尋找安身立命的倫理依據和精神支柱,於是,道德哲學開始從政治生活中分離出來。
但是,哲學是深奧難懂的,一般平民百姓很難懂得哲學,這就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某種空白,並最終促成了基督教的產生。基督教的出現使人的精神生活與世俗生活相分離,前者歸宗教管,後者歸國家管,雙方又通過世俗權力相互斗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第三階段是近代時期,個人價值、利益開始被挖掘、體現,個人主義、自由主義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個人利益成為人的根本追求,個人在追求利益時應該是自由的,而國家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個人追求利益的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國家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惡」,應該追求「最小限度的國家」。此時國家與市民社會,公與私的界限很明確,政治只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極小部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這三個階段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它是古代希臘思想與古羅馬和基督教思想以及日耳曼民主的政治和法律傳統漸次融合形成的。具體體現為:羅馬人繼承了古希臘的政治思想,並接受了基督教的觀念;日耳曼人又吸收了羅馬人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觀念,並將其與自身的傳統相結合,奠定了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礎。
㈨ 關於西方發達國家工人運動演變的研究
以下資料可供參考,詳情文章已經發消息給你。
1. 勞資關系理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 被引次數:15次
王大慶 焦建國 文獻來自:經濟研究參考 2003年 第51期
四、西方發達國家的勞資關系 (一)西方發達國家勞資關系的歷史演變及現階段的特點。 資本主義制度自誕生之日起,勞資矛盾、勞資斗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基於不同經濟利益的這種矛盾斗爭貫穿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 ...
2. 論西方發達國家階級結構的變化 被引次數:1次
劉俊傑 文獻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04年 第04期
由此形成了西方發達國家以中間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階級結構。二西方發達國家階級結構的變化西方發達國家階級結構的變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動的產物 ...
3. 試析近代以來西方國家政治運作機制的演變 被引次數:1次
許平 文獻來自:江蘇社會科學 2000年 第06期
一在西方發達國家 ,特別是在歐洲各國 ,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化 ,曾經歷了一個從等級社會向平民社會轉化的過程。在傳統農業社會 ,出身門第是確定社會成員社會地位的唯一標准 ,一個人在門第系統里的地位就是他在 ...
4. 西方國家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被引次數:1次
宋士雲 文獻來自:聊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 第04期
嚴重的社會保障赤字危機一直是令西方發達國家最為頭痛的國內問題之一 ,也是其他國家對西方社會保障模式頗多非議的主要原因。現在西方國家的一些經濟學家也認識到 ,社會保障水平過高 ,不僅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而且還會滋長國民的 ...
5. 論20世紀發達國家情報研究學理論的進展 被引次數:2次
周軍 文獻來自:圖書情報工作 2003年 第01期
他們的情報研究理論及實踐活動開展得較為活躍,積累的經驗也更為豐富。2.2孕育階段歐美發達國家和前蘇聯情報研究學理論的主要成就2 ...
6. 西方發達國家的勞資關系
王大慶 焦建國 文獻來自:經濟研究參考 2004年 第41期
西方發達國家的勞資關系@王大慶$中共中央黨校 @焦建國$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正> (一)西方發達國家勞資關系的歷史演變及現階段的特點。 從產業革命開始至19世紀下半葉,資本主義的發展處在自由競爭時期。這 ...
7. 對立 位移 趨同——西方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關系的演變 被引次數:2次
熊家學 文獻來自: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7年 第04期
當今西方社會的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為什麼會出現接近甚至趨同呢?首先,從二者的階級屬性來看。當代西方發達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是壟斷資產階級,因而為壟斷統治服務的政治思想,不論新保守主義或新自由主義,基本屬性都是代表壟 ...
8. 論西方人權觀念的演變
郭芳 導師:房寧 文獻來自:首都師范大學 2002年 碩士論文
西方發達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展開攻勢的重要一招便是打「人權牌」。因此,搞清西方發達國家所推行的人權觀念的產生、發展、本質等問題,對於我們應對國際人權斗爭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 ...
9. 社會主義政黨歷史演變問題研究
付立華 導師:王韶興 文獻來自:山東大學 2005年 博士論文
作者主要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堅持馬克思主 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我們對社會主義政黨的歷史演變進行研究的基本原則。 第二,運用以史為主,論從史出的方法,科學地梳理、研究自1847年第一個工人 階級政黨組織一一「 ...
10. 西方大學教授治校研究
徐峰 導師:歐陽光華 文獻來自:華中師范大學 2006年 碩士論文
、朱景坤和李澤或的《世界一流大學內部管理科學化與民主化比較研究》、 汕頭大學副教授袁祖望的《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基本特點》、李新元 和吳國凱的((美國高校管理特點析》、以及別敦榮教授的《中美大學學術管理》一 書,這些研究客觀上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了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㈩ 員工培訓的內容,越詳細越好!
對於企業而言,培訓實質上是一種系統化的智力投資,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培訓有利於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培訓有利於企業加強自身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培訓能夠提高企業自身改革和創新的能力;培訓是企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對個人而言,培訓是員工本文從員工培訓的概念著手,分析了員工培訓需求,探討了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價方法設計,優化設計了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價的流程,得出了企業員工培訓改進策略,總結了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價設計影響因素,運用科學的設計方案,有效為企業員工培訓提供理論依據。
一、員工培訓的概念
培訓是企業有計劃地實施有助於提高員工學習與工作相關能力的活動。這些能力包括知識、技能或對工作績效起關鍵作用的行為。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則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和發展的需要,為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和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及政治理論、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常識等而進行的各種形式的教育與訓練活動,從而使企業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價值觀念等有所改變,使他們在現在或將來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表現達到組織的要求,並發揮最大的潛力以提高工作績效。伴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和發展,人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性總要受到實際工作的挑戰,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往往難以有效地扮演好各自的職業角色。為保證自己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人力資源的優勢,提高經營管理效益,就必須對本企業員工進行培訓。
二、員工培訓需求分析
在企業培訓的過程中,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培訓項目、建立評估模型的基礎。培訓研究表明,企業組織一般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需求分析:組織、工作任務和個人。
從組織角度進行培訓需求分析,通常可以了解實現企業目標需要的技能、企業人力資源的供需情況、競爭對手等情況。
從工作任務的角度入手,需要確定哪些是重要任務,哪些是屬於在培訓過程中必須加以強調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方式。
工作分析時,調查者必須了解做好一項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知識一般可分為兩大類: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是關於事實的信息:程序性知識指有關技能和解決問題過程方面的知識。技能則指正確自如地做好工作的能力,實際是一種心理能力,在企業實踐過程中,主要與工作績效標准有關。能力是指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認知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識為基礎的。
在需求分析過程中,分析人員如果已經了解到做好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了解到工作中包含哪些主要任務,那麼就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尋求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據此進行培訓項目的設計。在實際情況中,找尋任務要求和履行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的對應關系顯得特別有意義。
如果從個人角度來進行需求評估的話,分析人員應該關注以下兩個問題:企業中誰需要培訓?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培訓?企業中的績效評估實踐及反饋機制能夠幫助分析人員了解企業中的哪些員工需要接受培訓,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另外還可以從研究員工的學習動機的角度來了解培訓需求。調查培訓需求時可以採用的方法很多,如觀察法、調查問卷法、面談法、閱讀技術手冊和記錄、訪問專門項目專家等。由於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公司借鑒競爭對手的培訓模式來制定適合自己工作發展的培訓類型。
三、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價的流程優化設計
(一)整理學員出勤情況(成績資料建檔)
統計出席人員及原因,分析參加者的成績並通知其主管,對完成課程的學員建立資料檔。(二)分析課程評估表
對講師及學員的評估意見加以分析,一方面給予講師回饋建議,另一方面作為課程設計的改進參考。
(三)撰寫課程實施報告
對於課程的規劃、執行方面所發生的狀況,進行整合性的分析與檢討,提出綜合報告。
(四)訓練後訪查學員
在訓練結束後二周內,抽樣訪查參加學員,追蹤其對參加訓練的印象及可應用程度。
(五)應用跟蹤
在訓練後一周內,整理出課程精華摘要,通知各學員的直屬主管,以利於主管對學員受訓後的應用跟蹤。
(六)召開課程檢討會議
針對課程規劃、執行及追蹤相關人員的意見統計做全盤檢討,以利於行動展開及往後改善。
四、企業員工培訓改進策略
企業員工培訓改進,就是對培訓工作進行追蹤、總結和改進。培訓改進的流程如下:
(一)追蹤訓練後的行動計劃
對訓練時學員所承諾的行動計劃,於事後追蹤其執行成效,並給予協助及回饋。
(二)追蹤配合單位改善行動
對訓練時學員提出改善建議及要求相關單位配合的行動計劃,加以追蹤並掌握狀況,將有助於管理改善。
(三)抽樣訪查直屬主管
以抽樣方式訪查主管的看法與積極性建議,有助於提升訓練質量。
(四)對高階主管的建言
根據參與訓練學員的態度及意見,對上級單位做出改善建言。
(五)研討資料的整理
對研討資料進行有效整理,並擴大流傳范圍,或作為自我學習教材,將便於訓練效果延伸。
五、企業員工培訓方案評價設計影響因素
培訓的成效評估和反饋是不容忽視的。培訓的成效評估一方面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另一方面是對培訓工作的總結。選擇什麼樣的設計取決於幾種因素。在大多數情況下,決定恰當設計的因素之一是,能不能得到評價人力資源開發培訓結果的合適的數據。因素之二是對工作環境的現實考慮。評價設計越復雜,實施評價的成本就越高(有效性就越大)。另外,還要考慮對照組的獲得、隨機抽樣的難易程度、消除學習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影響等。如果設計不夠理想,那麼人力資源開發的專業人士在做出選擇時要掌握好如何平衡的問題。
參考資料:http://hi..com/jinleitufei/blog/item/11cf3e3c43c07f3697ddd8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