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培訓的意義
一、培訓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員工培訓的直接目的就是要發展員工的職業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現在的日常工作及未來的工作任務。在能力培訓方面,傳統上的培訓重點一般放在基本技能與高級技能兩個層次上,但是未來的工作需要員工更廣博的知識,培訓員工學會知識共享,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或服務能力。同時,培訓使員工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提供幫助,因為員工提供更多晉升和提高收入的機會。
二、培訓有利於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為進軍更大市場打好人才基礎;另一方面,員工培訓可提高企業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員工培訓就是要不斷培訓與開發高素質的人才,以獲得競爭優勢。尤其是人類社會步入以知識資源和信息資源為重要依託的新時代,智力資本已成為獲取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企業的競爭不再只依靠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精良機器和雄厚財力,而主要依靠知識密集型的人力資本。培訓是創造智力資本的途徑。智力資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級技能以及自我激發的創造力。因此,這要求建立一種新的適合未來發展與競爭的培訓觀念,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三、培訓有利於改善企業的工作質量。工作質量包括生產過程質量、產品質量與客戶服務質量等。毫無疑問,培訓使員工素質。職業能力提高並增強,將直接提高和改善企業工作質量。培訓能改善員工的工作質量,降低成本;培訓可增加員工的安全操作知識;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水平;增強員工的崗位意識,增加員工的責任感,規范生產安全規程;增強安全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四、培訓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工作績效體系。在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員工技能和角色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比如建設團隊。今天的員工已不是簡單接受工作任務,提供輔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參與企業管理與服務的團隊活動。在團隊工作系統中,員工扮演許多管理性質的角色。他們不僅具備運用新技術獲得提高客戶服務與產品質量的信息、與其他員工共享信息的能力;還具備人際交往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集體活動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尤其是培訓員工學習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可使企業工作績效系統高雄啊運轉。
五、培訓可以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傳播企業價值觀、宗旨、精神等。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目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級」需求——自我價值實現。培訓不斷教給員工新的知識與技能,使其具有接受挑戰性的工作與任務的能力,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價值,這不僅使員工在物質上得到滿足,而且使員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通過培訓傳播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內容,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凝聚力、員工歸屬感,使企業始終處於發展高速公路之上。
2. 談談如何對員工進行培訓
有句諺語:一個人一條龍,十個人一條蟲。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專局意識、協作精神和屬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有兩層含義,一是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二是與人合作的能力。 建議去看看 聚成 陳永亮老師的 團隊執行力 還有 成立誠 李翔老師的 如何提升團隊執行力 講得很好的
3. 請結合你的實際談談員工培訓的流程
1、結合崗位學習會計准則,夯實會計基礎。如果是大公司會有公司會計政策,這個一回般的會計人員需答要熟練掌控。
2、灌輸預算管理理念。現在一般企業財務管理是以預算為基礎的,這里不展開說了。
3、培訓一下財務管理理念,明確財務管理需要處理的幾大財務管理關系和對象。
4、繼續教育,與時俱進。
4. 淺談如何做好企業員工培訓工作
煙草在線專稿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培訓之風興盛,培訓無所不在,培訓成了所有企業最明顯的共性。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投資手段的說法也得到企業管理者的普遍認可。既然是投資,必須講究效益與回報。美國著名企業管理學教授沃倫·貝尼斯曾說:「員工培訓是企業風險最小的,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在筆者看來,沃倫·貝尼斯教授的話在普遍層面意義上來說,具有導向的作用。但就研究個體而言,則不盡然。投資與收益有時並不一定成正比,關鍵在於培訓的效果。如何有效做好企業培訓是所有培訓工作者的心願。 一、對培訓本身的認識是做好培訓的基礎 培訓重要性已得到普遍的認同,已無闡述之必要。但,筆者認為,要做好企業員工培訓,必須深入分析培訓本身,了解培訓的特點,掌握培訓自身的內在規律,方可按照其規律科學合理的安排培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1、培訓是教育的延伸 所謂培訓,就是採取不同形式,圍繞如何向培訓對象傳授某些知識、技能的活動。從本質看,培訓與教育具有共同性,培訓是教育的延伸,基本上也是一種教學,只是側重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培訓也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這是規劃好、實施好所有培訓的基礎。 2、培訓具有明顯目的性 人的主觀活動都具有目的性,企業也是如此。培訓作為企業實施的重要活動,其目的性是明顯的。一個企業開展任何形式或內容的培訓,其目的都是圍繞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如果說,一個培訓方案與企業發展的目標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系,與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不能保持一致,將無法得到企業認同,培訓流程也將無法啟動。因此,充分認識培訓的目的性是做好培訓的前提。 3、培訓是管理的方式與載體 筆者認為,培訓即管理。作為一個企業負責人(最高管理者),要做好對企業員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通過培訓,將自己的管理理念與要求傳授給所有員工,將管理要求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培訓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傳承 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軟實力,關乎企業的興衰成敗。培訓過程的本身,就是對企業統一價值觀、行為理念的塑造,是形成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協調發展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5、培訓是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 隨著形勢的發展,當前培訓已經不再局限於初期的簡單知識傳授,更多的是結合企業的長遠發展與員工的自我發展,把培訓作為一個提供知識與環境、引導自學與創新、促進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綜合體。只有把培訓作為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才能把培訓推向深入,持久發揮其作用。 二、從企業層面做好培訓的措施 1、抓好培訓規劃是基礎 綜觀當前培訓存在的問題來看,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企業培訓規劃的制定缺乏明確目標、系統性和兼顧中長企業發展等要素,而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斷層的培訓規劃,這樣無法從整體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導致培訓效果很難持續,無法達到有效推進員工綜合素質的效果。 培訓與企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培訓的目標必須符合與企業當前、長遠發展目標,為企業規劃發展目標而服務。顯然,培訓也必須依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培訓的總體規劃,為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認真研究與部署培訓的規劃問題,制定切實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的培訓規劃。事實上,在筆者看來,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其管理最重要的環節應體現在對「人」的管理上,而不是對「事」的管理上。只要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因此,從企業方面來講,抓好培訓規劃,建立與企業發展規劃相一致的培訓總體規劃,既要考慮當前問題,又要兼顧長遠發展,是確保培訓整體效果的基礎。 2、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 企業培訓效果取決於培訓管理的各方面,而最為關鍵的在於培訓師資隊伍。培訓師資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培訓效果的好壞。筆者認為,抓好師資隊伍建設要著重實現「本土化」,才能突出「聯系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滿足於參訓人員解決工作中遇到問題的目的。 一是抓好企業培訓師資隊伍的「海選」。企業師資隊伍人才的選定,可在單位全體人員中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選拔。選拔過程可分為自願報名、初選、試講、評估等環節,最後擇優確定。筆者認為,進行集中「海選」意義不僅體現在「優中選優」的目的,更多的是體現全員參與,激發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二是抓好師資隊伍的培訓。企業內訓師名為培訓師,實際上仍是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其培訓技能、方法、理論等方面仍比較有限,需要進行培訓系統理論等方面的短期培訓,如:專業理論培訓、教育理論培訓、現代化教學技術等方面。在內訓師的培訓上,可根據內訓師人數情況,採取「請進來」或「走出去」方式。通過對師資隊伍的培訓,鑄造一支業務精通、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將為進一步促進企業培訓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 三是注重條塊化或模塊化分工。由於企業培訓師是從內部挑選,平常各自負責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識面相對固定化的因素。筆者認為,培訓師的培訓內容應進行條塊化或模塊化區分,與其日常業務相對應,則更能體現其優勢的一面,突出培訓的「實踐性」作用。 3、抓好培訓內容是核心 培訓內容應依託履行崗位職責為基礎,加強理論知識為補充的綜合內容,以達到實現解決當前問題的目的,又能促進員工自我完善。 一是履行崗位職責是基礎。在培訓內容的選定上,目前一些人(包括一些專家)對理論、綜合知識等是大談特談。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偏面的,是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的純理論,違背企業開展培訓的基本目的---解決當前問題。筆者認為,培訓內容首要還是應圍繞崗位職責履行進行培訓,堅持把解決履行職責能力作為基礎,才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是以提升綜合素質為補充。在綜合素質的培訓上,企業應作好總體規劃,逐步推進。綜合素質培訓內容應著重圍繞管理理論、團隊精神、職業道德及工作創新等方面,突出員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綜合素質的培訓並不是隨意性的,仍然要與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相適應。 三、從員工層面做好培訓的措施 1、優化隊伍,推進員工自我完善 從培訓角度來講,員工參與始終存在一定的被動性。如何轉化被動為主動,對於提升培訓效果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要實現由被動變主動,關鍵在於企業的用人機制。當代企業管理大師詹姆斯·柯林斯曾說過:「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人才隊伍只有充分體上下流通順暢,才會優化隊伍,才會激發員工的緊迫感,才會激發員工不斷的自我完善,達到由「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轉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員工培訓的效果,也是改變目前培訓效果不佳的最好途徑。 2、合理選擇受訓員工 在選擇員工的培訓上,必須充分體現出「合理」二字,才能達到培訓的效果。所謂「合理」,著重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全面性。對於企業發展所需的基礎性知識,關乎每個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問題,必須全員培訓,人人掌握,不搞選擇,否則就會失去了培訓的初衷。 二是針對性。「如果你有智慧,請你拿出來;如果你缺少智慧,請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願意流汗,請你離開!」這就是蒙牛集團的著名用人觀之一。它充分體現了對人才的區別使用,達到實現人才價值運用的最大化。培訓亦是如此。培訓要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區分培訓對象,根據不同培訓對象的特點進行培訓是關鍵。筆者認為,培訓工作必須做細,越是細,則越是有針對性,也就越能發揮培訓的作用。因此,在培訓對象合理選擇上,對培訓對象進行細分,對於強化培訓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貢獻性。合理選擇培訓對象,還表現在貢獻性方面。所謂貢獻性,就是要把員工對企業發展所做的貢獻作為選擇參加培訓的參考要素之一。目前在企業培訓方面,把貢獻性作為選擇參訓對象的要求考慮還不多。但,筆者認為,把貢獻性作為參加培訓的要求予以考慮,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對於促進培訓效果意義重大。理由如下:其一把貢獻性作為參訓要素,可充分體現企業管理的價值觀,也是對那些為企業作出貢獻人員的充分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工作熱情。其二把貢獻性作為參訓要素,更能充分體現培訓的重要性,突出員工珍惜參加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提升培訓的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員工培訓關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乎企業的做大、做強,要從企業發展的戰略性高度來重視企業員工的培訓,突出從企業當前發展入手,結合企業長遠發展和員工自身發展。既要體現系統性,又要著重針對性,解決當前問題,促進員工培訓的實效與前瞻性。
5. 淺談如何做好企業員工培訓
4.辦學方式上以達到培訓目標為主,具體形式靈活多樣 由於參加 企業 培訓的員工大都是在職人員,企業也不可能為了員工的培訓而停產,這就決定著企業員工不可能大量、長期的脫產上學,這就要求企業培訓機構在培訓工作中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根據企業發展 ,根據員工實際情況,培訓時間長、中、短相結合,培訓 內容 理論 與實踐相結合。如:可選擇有發展潛力的員工可送其進入高一級學府進行學歷教育學習 ,作為骨幹培養,對有些需要技能提高的員工則可開設為期幾天或幾個月的學習,可以脫產學習與業余學習相結合,可以藉助多媒體教育技術,開展遠程教育學習等等。 5. 科學 設置培訓課程 由於培訓的針對性,所以培訓課程的設置應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前瞻性,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戴明環(PDCA) 理論同樣適用於企業培訓。P、D、C、A分別是Plan、Do、Check、Action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代表著一個循環中的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環環相扣,互相制約,互為補充,形成了PDCA循環,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下一個階段的依據,下一個階段都是上一個階段的落實和具體化。 在PDCA循環中,A是一個循環的關鍵,這是因為在每一個循環中,從目標的實施、檢查,到尋找差距和原因都離不開目標計劃的制定。 (3)進行動態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培訓的員工大都來自其他部門,作為培訓機構的管理部門和任教教師對其不可能知之甚深。雖然培訓要達到的目標是統一的,但員工的基礎直接 影響 到目標結果發實現。所以要了解員工的已有的知識技能情況,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任課教師之間及與學員之間座談,商討最有效的互動教學 方法 和各課知識的銜接,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4)進行學習效果反饋評估。作為一個封閉的信息循環系統,反饋環節必不可少。沒有反饋環節,無法得知培訓工作效果的好壞,也無法嘗試更新改進。具體的反饋形式可以有多種:與受訓員工面談、問卷、對受訓員工若干年的追蹤調查等, 總結經驗與不足,為以後培訓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總之,員工培訓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決定企業明天的市場份額。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加強員工培訓,切實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員工培訓計劃,通過不斷培訓,加強員工素質,依靠這支高素質的企業隊伍搏擊商海。 參考 文獻 : [1]繆清照 劉煥榮:知識經濟時代 企業培訓的變革.石油教育,2003(1) [2]王 俊:知識時代的企業培訓.成人教育,2001(5)
6. 談談你對員工培訓與開發的認識1500字
《贏在責任心,勝在執行力》
責任到位,執行就不缺位
執行到位,結果才能到位
主講:汪文輝
【課程背景】
◆為什麼很多人能幹、會干,就是不願意干,工作缺乏責任心?
◆為什麼遇到問題總是找借口,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為什麼員工,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各自為戰,缺乏責任意識?
◆為什麼領導說過,老師講過,工作交代過,卻還是執行不到位?
◆為什麼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果,執行為什麼總是沒有效果?
◆在單位,為什麼總是職能錯位,領導像「姚明」,疲於奔命;員工像球迷,評頭論足:上下心不齊,都在干著急;領導感到束手無策;
◆幫助您團隊增強責任意識,加強團隊執行能力,降低內耗,快速提升團隊工作達成目標的能力。
【課程大綱】
第一章:認識責任: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1、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成就
1)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保險絲」
借口都是不負責任的「擋箭牌」
2)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3)高標准,嚴要求,像領導一樣去工作
4)責任心:干一行,愛一行,通一行
2、沒有干不好的事,只有不負責任的人
1)責任是取得信任的基石,責任是你成長的磨刀石
2)工作無小事,細節上體現責任感
3) 責任創造品質,作品就是人品
責任=機會:放棄責任等於放棄成功的機會
責任=認可:負責任的人更容易得到老闆的認可
責任=成長:成功等於完美細節的累加
3、我要為自己參與的一切行為負100%責任,哪怕只有1%的相關性
1)負責任的萬能公式:
①把………寄託在……就是對……不負責任.
②即使……我也要……因為……
2)負責任是擴大能力的一個入口:
因為有責任,所以有成長;
3)開啟負責任大門的一句話:
「這與我有關」
4)去除「責任缺失」的語言習慣,五不說
①不說「這不是我的錯」
②不說「這不關我的事」
③不說「這不是我負責」
④不說「這不能怪我呢」
⑤不說「這個我不知道」
第二章:承擔責任,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
第二章引言:
松下幸之助也曾說:「工作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晉升之門將永遠為那些隨時解決問題的人敞開著。」這番話道出了工作的真諦。
汪文輝老師認為,不要去追求成功,而要去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人生還是工作,都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任何一個組織中,不論是中層管理者還是基層員工,他的工作是簡單還是復雜,問題總是避免不了的。而設法去解決問題,才是工作的核心內容。
一、工作的實質是解決問題
1)有問題很正常,干好工作就是解決問題
2)能解決問題才能證明你的價值
3)問題是機會,把握機會的三點意見:
走出一個誤區:問題就是麻煩
擁有一種意識:時刻發現問題
養成一種習慣:主動解決問題
二、你的態度決定問題的難度
1)遇到問題就找客觀原因,自己根本沒成長
2)認錯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問題到我為止
3)讓自己快速成長的三大信條:
面對問題對自己說:「對不起,我錯誤了」
面對責任對自己說:「我是一切的原因」
面對失敗對自己說:「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三、帶著責任心去工作,帶著答案去找領導
1)一流的人才落實責任,尋找答案
二流的人才被動思考,問題上交
三流的人才指責不斷,怨天尤人
2)問題留給自己,答案交給領導
3)責任是扛出來的,讓責任融入自己的DNA
少些推卸,多些責任
少些抱怨,多些實干
少些應付,多些投入
第三章:勝在執行力
一、服從是執行的前提
1、對上服從,對下服務
2、沒有服從意識,一切都是空談
3、服從就是對自己負責
4、服從上級:凡事上司正式決定的就去執行
二、高效執行,關鍵在溝通
1、說要說清楚
1)簡化語言,提高效率
2)講的永遠是重點
3)不要讓情緒影響你的溝通質量
2、聽要聽明白
1)透徹理解,執行一步到位
2)先有執行力後有創造力
3)溝通,聽是基層,問是保障
3、說到要做到
1)以「說到做到」鑄就個人品牌
2)認真也是做,應付也是做,不如好好做
3)聽話照做:凡是公司的決定一定有道理
4)在行動中思考,在流程中改善
4、監督是嚴肅的愛
1)沒有監督就沒有執行力
2)監督多一點,懶人少一點
3)及時跟進,適時督促
三、高效執行力的「七個不放過」
1、找不到問題的根源----「不放過」。
2、找不到問題的責任人--「不放過」。
3、找不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放過」。
4、解決方案落實不到位----「不放過」。
5、問題責任人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6、沒有長期的改進措施----「不放過」。
7、沒有建立檔案----------「不放過」。
四、勝在執行,一定有方法:
1、能力是「練」出來的
2、潛能是「逼」出來的
3、辦法是「想」出來的
4、效率是「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