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為新教師對青年教師培訓有什麼要求
1、結合自身體會,? 當前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三個挑戰.一是教育觀念的轉變,要求教師樹立新的課程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二是教學行為的改變,要求教師學會理解,學會寬容,注重幫助和引導,學會反思,學會合作;三是角色的轉換,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成為研究者和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素質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師要有實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是有效地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開發心理潛能、發展個性的能力.教師具備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塑造學生的靈魂;就能將自身的優秀素質內化為學生的素質,變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教師善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調動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愛學習、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會關心、會自我教育,有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個性.(2)教師應該具備一種反思的能力.過去教師工作往往被當作一種簡單操作的技術工作來看待,先觀摩別人的課,然後自己模仿.這種技能的訓練是由外到內的過程,沒有關注教師自身的經驗與技能.因此,必須有一個肯定教師個性化發展的評價觀:教師的成長是個性越來越鮮明的過程,要在發展中體現出每一個教師的個性,不能千篇一律.(3)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設計和開發的能力.教師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整合到課程中去.一個好的課件製作還得靠教師,因為他最熟悉學生,他創造出來的內容最適合學生,因而是最有價值的.(4)教師應具有健全的專業情意.對待職業的態度、情感、需要、創新精神、自主意識等都將影響教師的職業行為.專業情意健全的教師,往往善於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幫助學生;能夠民主管理、公正處事、平等待人、尊重學生人格,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做到胸懷坦盪、寬容守信,善於遵循教育規律,用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學生,對每個學生負責.2、請結合實際分析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點.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體現了自身的諸多特徵:(1) 綜合性與開放性——探究學習的一個初衷是要消除以往教師分科教學,分科學習的弊端.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探究學習提供了綜合學習的機會,通過圍繞某個問題組織多方面跨學科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多層次、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並且,探究學習的許多內容是學校無法提供的,其涉及的面相當廣泛,既使在同一主題下,研究的視角或切入口也有相當大的靈活度,因而教師和學生須要更多地發揮創造性.(2) 主動性與自主性——探究學習強調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學生主動地發現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從選題、組織課題組,到實施研究、撰寫課題報告都是學生自己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只是承擔指導者的角色.(3) 探究性與創造性——探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最基本方式.廣大中小學生正處於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身心發展時期,探究學習也正適合他們的個性發展,通過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對未知的結論層層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的結果主要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學生創造性的發揮.(4) 實踐性與過程性——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生的實踐活動貫穿整個探究學習的始終.學生在學習間接經驗的同時,更多的是獲得直接經驗,並在探究的實踐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相對於接受學習,探究學習更注重學習過程,強調盡可能地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知識的發現、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從中感受到探究的魅力所在.(5) 互動性與靈活性——探究學習是一個多向互動的學習過程,一方面是學習主體和學習客體之間的交互作用——通過活動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師生間的交流、生生間的交互學習來進行探究學習.同時,其學習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交流和合作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靈活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6) 層次性與超越性——學生參與探究學習是有層次差異和類型區別的,在專題目標定位上可以各有側重,有的專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得較為緊密,有的專題更偏向學術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安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在強調層次性的同時,也強調要發揮超越性的一面,要讓學生大膽地懷疑,大膽地猜測,從而創造性學習,不斷地向自我挑戰和超越自己.3、舉例說明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支持策略.答:對策一,需要進一步弄清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對策二,把握校本課程開發的位置;對策三,熟悉校本課程開發的流程;對策四,選用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策略;4、結合實際闡述現代教學媒體的選擇與應用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答:(1)依據教學目標:每個單元、課題、項目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即具體的教學要求,比如要使學生知道某個概念、明白某種原理,或掌握某項技能等等.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體去傳輸教學信息.
(2)依據教學內容:各門學科的性質不同,適用的教學媒體也有所區別;同一學科內務章節內容不同,對教學媒體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語文學科中講讀那些帶有文藝性的記敘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應該通過提供某些情景的媒體,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受,喚起他們對課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節的想像,為學生的體驗性學習提供條件,使之加深理解和體會.又如數學、物理等學科的概念、法則和公式都比較抽象,要經過分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復雜的思維過程才能理解,應該提供生動、形象、富於變化的媒體教材,才能幫助學生理解.
(3)根據學生變數,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樣,選用教學媒體必須顧及他們的年齡特徵.比如,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直觀形象的思維和記憶要比邏輯抽象的思維和記憶發達,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對他們可以較多地使用電影、錄像和多媒體教學軟體.多媒體教學軟體要生動形象,重點突出,色彩鮮艷,最好多配以動畫,每節課使用的次數不宜過多,解釋要細致一些;使用錄像和電影也宜選用短片,動畫鏡頭可以多一些.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發展起來,感知的經驗也逐漸豐富起來,注意力持續集中的時間延長,為他們選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廣泛一些,傳遞的內容則增多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認識的分量,重點應該放在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性上,同一種媒體連續使用的時間也可以長一些.另外,在兩種效果接近的媒體中進行選擇時也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習慣和愛好.
1.進取心理與挫折心理的碰撞 進取心強是青年教師心理狀態的主流.但是,對於多數青年教師來說,由於他們主觀上獻身於教育事業的心理准備不足,對教師工作的困難和復雜程度認識不深,加之缺乏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素養,又初涉教育工作,缺乏實踐經驗,教學業務能力較弱,一時難以適應教師角色,因而存有挫折心理,情緒波動和情感變化較大.再加上教師待遇偏低,校外高收入的誘惑,更增強了他們進取心理與挫折心理的碰撞強度,進而阻礙了他們迅速進入教師角色.
2.師表要求與青年心理的矛盾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廣大青年教師追求的心理目標.他們處於青年時期,情感豐富,才思敏捷,富有朝氣,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師表,熱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但是,由於他們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內涵認識不深,對為人師表要求的艱巨性復雜性的心理准備也不足,往往呈現出心順了大幹一場,心不順就對付一陣的心理狀態,缺乏對學生動之以情深於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的循循善誘精神.這種師表要求與青年心理的矛盾,使他們在初涉教師角色中,表現出情緒不穩,情感起伏較大的特徵.
3.競爭心理與壓抑心理的沖突 勇於競爭是當代青年教師顯著的心理特徵.他們渴望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裡,參與平等競爭,施展才華學識.但是,由於他們一方面初涉社會,人生閱歷淺,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能力較弱,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另一方面,他們在初級階段既想盡快勝任教育工作,參加講師評聘,又考慮必須認真處好上下級和同事間的關系,加之客觀上職稱評聘、獎金分配、分房等「論資排輩」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響,使他們既渴望參與平等競爭,脫穎而出,又苦於成家立業的奔波和部分政策制度措施有待完善的困擾,時常發生競爭心理與壓抑心理的激烈沖突,往往出現過度緊張、焦慮、煩惱、憂郁的心理失衡狀態,個別的導致神經官能症或心理變態的發生.
(二)成熟階段的心理沖突及其形成因素
青年教師在走向成熟階段中,集中表現為完善教師人格的心理沖突.據調查分析,此階段青年教師大體有三類設計方案,其心理沖突具體表現及其形成因素為:
1.加緊完善教師人格型 他們大多是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基於種種主客觀因素,他們較早地確立了獻身教育事業的志向,人際關系和家庭生活較為融洽,進而在教學或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較突出的貢獻.因此,他們下定決心,再接再厲,加緊完善教師人格,力爭再上一層樓.他們的心理狀態,集中表現為進取心理與焦慮心理的矛盾,有時因某種挫折或困惑,表現出過度緊張和急躁不安的情緒.
2.先緊後松完善教師人格型 他們晉升為講師,表明自己在初級階段努力的成功,成功之餘何不鬆弛一下!可見他們的心理特徵,集中為甘居中游與不甘落後的心理沖突,突出表現在自以為不如自己的某青年教師做出了突出貢獻或教學生活發生重大變故時,會產生一些情感振盪和情緒起伏.
3.放慢完善教師人格型 在初級階段中,有少數教師較長時間陷入不切實際的旋渦之中,他們遲遲進入不了教師角色.後幾經掙脫,方減輕些心理沖突,終於評上了講師,自以為大功告成,可以轉移興趣中心,熱衷於家庭生活,寄希望於自己的孩子,至於完善教師人格就慢慢來吧.以人生一回何必那麼苦自己為宗旨,進取意志重又消退.因此,他們的心理特徵是追求安逸與害怕落伍的沖突.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適當的心理調節對於緩解青年教師的心理沖突,解決青年教師的心理矛盾,完善教師人格,進而提高青年教師素質是至關重要的.
『貳』 如何提高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前不久,巢湖市教育局發了一個通知,要求在整個教育系統類開展有獎徵文活動,徵文課題涉及到教育領域方方面面,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從民辦教育到職業教育,從學校管理到教師隊伍建設,從校園安全直到其他方面。這是筆者從教20年來,第一次感受到我們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們真正想把巢湖教育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陣地。正因為有感觸,才鼓勵自己拿起筆,為巢湖教育的發展「鼓與呼」。筆者以一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從一個普通教師的視角為教師隊伍建設建言獻策。
當前,如何激發和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已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者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教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來看,不少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普遍較低,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為:
經常無故曠工或請假、早退、遲到等;工作渙散、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備課、上課,混日子過; 工作互相推諉,斤斤計較,拈輕怕重,缺乏大局意識;缺乏朝氣,被動學習,缺乏積極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知識結構老化,現代教育技術知識不足等。
實踐證明,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保證,科學、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有效的激勵機制是管理者應採取的重要手段。因此,學校的管理者必須從本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科學的措施,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自覺性。
二、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1. 滿足教師最基本的需要。
生存、安全、歸屬的需要屬人的低層次需要,卻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同時也是學校管理者容易忽視的需要。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應該為師生提供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花草樹木必不可少,草坪、流水、假山等盡力創造。從校訓、標語、報欄、櫥窗等能夠體現學校的精神、彰顯學校的文化。即使學校條件簡陋,但一條精心鋪就的通幽的石子路、花木中的一塊小小的善意的提示牌、路邊牆壁上的一句「溫馨提示」語,則能體現學校管理的人性化和品位特色。
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滿足教師的辦公需求。比如辦公室配備空調等設備,為教師提供「冬暖夏涼」的辦公環境。窗檯上的一盆充滿綠意的花卉、牆上懸掛著的一塊小小的鍾表,看似不經意,卻能給教師帶來溫馨和愉悅。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融洽的辦公氛圍能夠給教師帶來歸屬感,給他們增加一份好心情,使他們擁有一種好的工作心態,這種效果不會自然產生,需要管理者有意設計、積極倡導、通過管理逐步形成。又比如,學校可每年定期為教師安排體檢,為他們安心工作掃除身體健康顧慮。
關心教師的生活,為他們提供愉悅的工作環境和舒心的生活環境,看似小問題、枝節問題,卻解決的是教師的「後顧之憂」,滿足的是教師最基本的需要,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首要環節。
2. 給予教師足夠的人文關懷。
現在有一種說法:「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源源不斷地生產著心理不健康的學生」。今天的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狀況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背負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的心理壓力。
首先是職業壓力的困擾。表現為:過強的考試壓力、過於緊張的人際關系、高工作負荷,使教師有不堪重負之感。
其次是教師職業倦怠的加重。倦怠是指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表現為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低成就感。情緒衰竭指教師個人工作熱情的耗盡,是一種情緒情感極度疲勞的狀態;人格解體指教師對學生表現出冷漠、消極的行為,盡可能疏遠學生;低成就感指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少更高的追求。
接著,一輪接一輪的教學改革對教師的心理素質提出新挑戰。今天,以新課程為載體的課程改革正逐步走向校園,作為一場學校領域里內「革命」,在對陳舊的教育理念進行揚棄的同時,也強烈地沖擊著課程改革的執行者——教師,考驗著教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發展能力,制約著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一次教學改革對教師來說,實際上都意味著對自己過去的否定,意味著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進行新的超越,都無疑是一種精神歷練的過程。
當今教育更多地關注教育的社會價值,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很少關注教師自身的生命價值。可以說,對教師自身的人文關懷是今天教育的一個「盲區」。表現為:重視靠紀律約束教師,忽視教師的心理需求和情緒反映;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輕視個人發展。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20個教師自殺案例在媒體永久性曝光,而更多的案例沒有在媒體得到反映,一些案例被官方刪除和封鎖。
現代學校管理正由過去的法制化、制度化向今天的人性化、人文化轉變,管理者要做教師的心理「按摩師」,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這正是滿足教師尊重的需要。
3. 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
學校領導必須懂得,「關心教師生活」滿足的是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關注教師心理」滿足的是尊重的需要,而「關注教師的成長」則能滿足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教師最終的需要。教師人人都有專業發展、實現人生理想的願望,他們很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高,並在今後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首先,學校領導要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台。學校要為教師提供盡可能的學習機會、進修機會、培訓機會、參評機會等。要建立一套科學、客觀、公正、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激勵機制。校長的主要任務不是管教師,而是給教師搭舞台。「讓教師感覺不到在領導的領導者,才是最高明的領導者」。這種類型的領導平時主要是抓統籌全局和保證方向的大事,他們雖然關注教師的具體工作,但又不過分干預,並能夠以恰當的方式為教師的具體工作創造便利條件。管理的最終目的之一是為了達到「不管」,也就是說使教師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學校要樹立名師,用名師揚名校,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提倡「學術休假」,即組織一部分教師到外面進修,這樣可以激活「一潭死水」。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團隊。培養教師對學校的感情,使他們「以我是這所學校的教師為榮」。
其次,學校要特別重視教科研工作。教科研管理是學校所有管理中與教師專業成長關系最直接、聯系最密切的一項工作。可以說,加強教育科研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重要途徑。做好教科研工作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科研型校長引領管理。正職校長是研究型的校長或指定一名研究型的副校長專職負責,沒有正職或副職校長的親自參與、親自引領,教科研工作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如烔煬中學正是有了一位學者型校長、科研型校長,該校的教科研活動才得以穩定開展,碩果累累,名師輩出,發揮了區域引領輻射作用)。要成立教科研中心,招聘專職科研人員,建立教科研檔案,發揮中心的指導、服務職能。制定教科研的各種制度,明確各級各類人員的教科研職責,建立健全獎勵制度。改變教科研支撐點,變權力管理為制度管理。
2)重視科研的關鍵點。關鍵點是教師,教師決定成敗。對不同年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科研要有階段性。樹立這樣的觀點:「新教師把課上好就是科研」。引導教師總結教學中的點滴體會,文章必須源於教學實踐。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科研原則。做到以課題為載體,以課堂為舞台,以活動為平台。營造教師人人搞教研的濃厚氛圍。據有關調查顯示,學生最不喜歡不搞教研又敬業的教師,最喜歡搞教研作業少的教師。
3)涵養科研的生長點。指導教師把問題變成課題。科研要解決學校的問題,特別是教學中的問題,把科研做在課堂上。從小處著眼,從小問題入手。要堅持「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指導思想。要處理好傳統與繼承的關系,要學習並發揚中國傳統教育的優點與長處,有選擇地借鑒西方現代教育先進理論成果。
4. 學會中國式的管理。
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是從內因方面講的,而作為一所現代正規學校,要全面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還得強調外因,最終落實到管理上。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依法治校,實行科學、規范管理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視體認中國文化,根據中國人的特點、習慣、中國社會的基礎和社會背景,學會中國式管理。比如,有的學校照搬現代企業化的管理,在制定學校請銷假制度時,條文規定過於「剛」性,過於「霸」氣,不考慮教師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造成教師的情緒反感和消極怠工,起不到應有的效果;而有的學校考慮到教師婚喪、子女中高考、參軍、甚至女教工小產等特殊情況,並考慮教師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政策適當傾斜,這樣的制度既具有了人文化,又能達到管理的預期目的。所以說,企業化的管理對那些缺乏凝聚力的學校是有效的,從長遠看不適合中國學校的特點和中國人的習慣。中國式的管理是水的管理,講究以柔克剛,順勢而上;中國式管理是太極的管理,強調變化、彈性、情面;是人治加法制的管理;是充滿倫理道德精神的管理;是中庸、和合的管理;是用「無」來管理,講究「無為而治」,「無」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恰倒好處。了解並學會中國式管理,並不是不要原則、不講規矩、否定現代學校管理提倡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而是強調二者之間的巧妙結合,這樣更有利於調動中國學校中國教師的積極性。
5. 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政策。
每年一度的各級政府報告都會提到大力發展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現代教育發展的今天,要想真正激發和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單靠學校領導的重視已遠遠不夠,需要形成社會、家庭、學校的「三維合體」,更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激勵。鑒於此,筆者於2013年9月17日,在給羅市長的信箱中留言如下:
尊敬的羅市長:
您好! 在尊師重教、優先發展教育的今天,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無論採取多種獎勵與激勵措施,都不為過。每年的教師節前夕,都會按慣例召開教育工作會議,表彰先進的教育單位、先進的校長,還有先進的教師個人代表。令人遺憾的是,自居巢區改為巢湖市(縣級市)後,連續兩年,再也見不到先進教師個人(教育教學成果獎獲得者)領獎情景。試問,這一做法難道不挫傷了部分積極進取、一心想在教育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的積極性嗎?一所好學校,固然離不開好校長,但優秀教師的輻射作用能缺少嗎?願一個普通教師的建議能引起羅市長的關注!
此致
敬禮
不久,收到如下回復:
×××網友,你在市長信箱留言,反映對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建議。市政府高度重視,責成市教育部門認真調查處理。現回復如下:
網友,你好,感謝你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市教育局每兩年都對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表彰。您所提出的「對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建議」,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在今後工作中予以研究。
大家都清楚,優秀教師的評選主要以考試成績為標桿;優秀班主任的評選是班主任的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評選是學校行政領導的事。換句話說,所謂的「評優評先」其實將大多數普通教師排除在外,永遠沒有他們得份。如此一來,「評優評先」又能激起多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呢?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評優評先」指標到校,校長擁有絕對權威,倘若該校長感情用事,不能一碗水端平,又能讓多少教師心悅誠服呢?
因此,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要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突出素質教育,淡化應試教育,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政策,優化「優秀教師」的考評標准,把綜合素質高、教學能力強、教研水平棒的教師選拔到「優秀教師」行列(誠然,「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設置應該是個不錯的做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絕大部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總之,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要內因與外因相結合,主觀與客觀相結合,中國式管理與現代法制化、科學化管理相結合,通過規范而富有人文化的持續、有效管理,促使教師公平競爭,達到激勵教師積極性和煥發工作熱情的目的。眾所周知,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在於教師,只有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熱情,發掘教師潛能,提高自身素養,強化業務能力,才能營造和諧的充滿生機的育人環境,才能實現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從而促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叄』 對於學校安排教師參加教育培訓,你們有什麼建議
教師參加培訓,其實來很多教師並沒有認自真對待,我說點我的看法吧,也叫不上什麼建議,呵呵……
首先要立足於教師的需要,只有他有這個需要,他才能主動去完成一件事。所以要充分了解教師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培訓,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其次就是培訓要有針對性,不要什麼亂七八糟的培訓都去參加,培訓的內容可以細化一些,不要太籠統。
最後就是主講人要切合教師的實際,教師是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講太多的理論很讓人疲乏,需要講一些教師真正面對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得培訓不流於形式。
『肆』 如何解決農村教師缺乏的問題,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一、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自古以來,就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說法。崇高而美好的師德,是干好本職工作的保證。學校通過經常性的師德師風教育,讓教師自覺做到認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一心撲在教學上,刻苦鑽研,精心培育,無怨無悔。 加強師德建設,要用「一學」「二樹」「三總結」「四改變」的方式進行。「一學」即定時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政策法規,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文件等,將師德納入對教師的考核中。「二樹」即有意識地培養典型,為大家提供學習的榜樣。「三總結」就是總結師德工作經驗,對教職工的任職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四改變」即通過學習要求教師切實轉變觀念,改進教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重視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針對農村、山區學校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學校全力支持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請進來,走出去,讓教師參加業務培訓,盡量為教師提供方便。從師德、師風、專業素養、評價機制等方面入手,積極營造有利於教師健康成長的氛圍,為教師的成長不斷創造條件,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鼓勵教師積極訂閱報刊雜志,主動鑽研教育教學理論,增強自身素質。通過培訓,讓教師理解「參加培訓是最好的福利」
三、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課改培訓,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高 努力引導教師具有多角度、多層面、辯證思維的工作方法,完善考查專任教師的課改理論掌握情況的方法;搭建平台,讓教師在課程改革和教學工作中,激發「自我發展」的願望,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在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高的同時,努力建設高素質的骨幹教師隊伍。 學校建立「雙向」的培訓工作機制,實施「菜單式」培訓,使教師由被動接受培訓變為主動尋求培訓。培訓過程本著「觀摩課堂,觀看實錄,發現問題,發表見解,專家點評,討論反思,撰寫報告」的思路進行,通過培訓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方法,及時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育生產力。
四、教師是應該學習的人,提高教師素質,關鍵在自己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應產生「本領恐慌」的意識,如不學習,無論什麼人都會被淘汰。 現代教育需要學者型、科研型、創新型的教師,所以,學校建立了理論學習制度,以各種方式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學前人、學名人,甚至學學生。
『伍』 為什麼教師對培訓學習缺乏積極性
影響教師參復加培訓積極性的主制要原因一是時間,可能會與日常教學工作沖突,而且教師請假之後沒有別人可以代課,還是自己再另外找時間補回來,學生也會不高興。二是精力,教師上課壓力大,一方面不能講錯,另一方面還要分散相當一部分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而且還要全程站著講,特別是現在的班級普遍都開設得比較大,學生多,教室大,教室的隔音效果差,下課之後教師幾乎都要累癱了,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三是心情,教師在學校裡面是受壓迫受剝削沒有話語權的,相對行政人員來說,心情郁悶可以理解。
『陸』 怎麼看待放假期間學校讓老師參加教師培訓這件事
本來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師培訓,目的是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專和理論水平,更好地為屬教育教學服務。但是,目前安排的各類培訓擠佔了教師的休息時間,容易引起教師的抵觸心理,而且有些培訓內容缺乏實踐考察,與教師平時真正的課堂教學相距太遠,實用性太差。還有,這類培訓帶有強制性,建議教育部門在組織培訓新應該多下基層進行考察,了解一線教師究竟需要怎樣的培訓?還有培訓時間的安排,盡量不要擠占老師的休假時間。
『柒』 對學校哪些方面存在問題需改進
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有待於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很多制度落實不夠,不利於學校工作的有效開展。
2、教師的整體素質還需進一步的提高,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要不斷優化,部分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3、學生管理有待加強,學習風氣不夠濃厚,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缺乏系列教育。
4、網路資源利用率不高。
5、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加強。
(7)學校缺乏對教師的培訓擴展閱讀
改進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注重細節管理。
(1)、制定、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不斷規范和健全學校部門工作常規管理制度。
(2)、管理形式多元化。積極採取正面灌輸與思想疏導,一般教育與榜樣示範,精神鼓勵與物質激勵,學校發展與個體發展相結合,增強學校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
(3)、突出人本管理,倡導「人性化」管理;
(4)、加強常規管理工作的監控,在落實上下功夫。
2、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
(1)加強校本培訓力度,是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接受新知。
(2)明確要求,形成制度,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3)關注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
教師是學校的主體,擔當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關繫到教育的成敗。然而,目前的農村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容樂觀:一方面沉重的生活負擔和不甘寂寞的攀比造成了農村小學教師心理壓抑。
另一方面心理壓抑還來於教師這一特殊職業:學生成績不好、表現不乖、偶發意外等等,不分青紅皂白都是教師的責任,這也責任那也責任,教師不堪重負,只得逃避責任,但又於心不甘,心理壓抑面臨崩潰。
有教師沮喪地自述「五氣」:在家裡鱉氣,在親朋好友面前瀉氣,在學校悶氣,在教室受氣,在責任面前怨氣,到頭來氣若游絲,成了教師的悲哀!可是,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這無可非議),卻忽視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對教師更多的是施於行政命令而忽視了心理疏導;對教師的工作是苛求多於鼓勵,使教師工作時時處於緊張的狀態。
實際上,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師德、師風、師能是休戚相關的。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壓抑,其責任感與責任心就大打折扣,被動應付思想、明哲保身的心理、放任自流的意識就佔了上風,這是非常可怕的!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學校管理就應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體現和諧發展的內涵,體現寬松活潑的氛圍,具體表現在:
(1)、要尊重教師的勞動,肯定教師為事業所付出的代價,不要動輒橫加指責;
(2)、要關心教師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盡可能為之排憂解難;
(3)、學校領導要盡可能地為教師「減負」,特別是大膽為教師承擔責任;
(4)、要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師群體氣氛,促進教師的心靈相互溝通;
(5)、要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讓教師擺脫寂寞;
(6)、要傾聽教師的呼聲,讓教師的壓抑心理有地方宣洩。多支持、多鼓勵、多談心、多交流是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葯,是行政壓服達不到的效果。壓服只是治標,疏導才能治本。
3、抓好德育教育。
(1)抓師德師風建設。第一,要認真學習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將規范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同時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定期開展研討會。第二,要積極開展師德演講討論等活動。
(2)大力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們通過電視報道,報紙記載,甚至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一些事件中就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應該是發人深思的。
關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下滑,學校管理應體現根據當校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形成校內師生群策群力加大力度弘揚正氣,校內校外立體互動齊抓共管排除干擾,全方位地實施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全程追蹤,全面監控,具體應體現在:
1、推進校園內的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持久性、實效性,讓正氣壓倒邪氣;
2、全體教師要形成合力,既當學生的表率又對違紀的人與事敢抓敢管,共擔風險;
3、密切家校關系,對學生的行為表現的信息及時溝通;
4、加強與當地村委會的配合,凈化校園周邊的環境,為學生成長撐出一片藍天;
5、健全學生會、班幹部組織,實施好生帶特殊生計劃;
6、豐富校園健康活潑的文化生活,讓學生身心愉悅;
7、抓好常規教育,規范學生日常行為;
8、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