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障兒童理解能力差怎麼訓練郊果好
一 觀察力和注意力的培養:
如果發現一個孩子比較粗心大意、觀察事物不仔細或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坐不住等狀況,就應該及時對他進行一些培養觀察力和注意力的訓練。
活動1:找出一樣的。給他幾個很近似的圖形,讓他找出哪兩個是一樣的,並指出圖形間的差異在哪裡。
活動2:給他一個比較雜亂的圖畫,有些不明顯的小動物隱藏在裡面,讓他找出來。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插入大量的語言內容。例如:「它和誰是一樣的?」「它們什麼地方不一樣?」「樹後面有什麼?」「誰在大樹上面?」
我們還可以把觀察活動和語言直接結合起來。例如:用幾個外形很近似的娃娃圖片,它們之間只有微小的差別,你用語言描述其中的一個娃娃,讓他找出來。如:梳小辮、背書包、穿著黑色鞋子的娃娃是哪一個?他要在聽清和理解這些語言的基礎上觀察尋找,在這些活動中,要強調他們仔細和認真地觀察,盡量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二 記憶力的培養:
記憶對每個人的生活和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准備買幾樣東西,到商店時就要記住要買些什麼。記憶還可以再現過去的事,這時語言是很重要的。它常常成為我們回憶過去的手段。例如:向別人描述你假期的經歷。
記憶包括圖形記憶、色彩記憶、動作記憶、聽覺記憶等等多個方面。訓練前最好了解聽障兒童在這幾個方面中能力的差異,做針對性的訓練。
1. 給孩子出示一些他認識的玩具或圖片,看完後讓他轉過身去,訓練人員偷偷拿掉一個或兩個物品,問他「什麼沒有了?」開始時,只要三、四個物品就可以了,以後可以根據孩子的水平逐漸增加。
在做聽辨訓練時,可以把卡片翻轉過來,背面向上,孩子看不到圖片內容,讓他們聽後拿取。這就要求聽障兒童在聽清詞語的同時還要記住卡片的位置。卡片數量可逐漸增加。這個游戲可以讓兩個孩子一起玩,兩個人輪流做說者和聽者,說的人也要記住卡片的內容和位置才能進行游戲,所以對兩個人都是記憶的鍛煉。訓練者可以通過給他們計分把游戲變成小比賽,以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通常擺在第一張和最後一張的卡片最容易記住。所以開始可以說這兩張卡片以降低難度。後來,可以一次說兩個或三個內容以鍛煉其聽覺記憶能力。
2.
在一些特殊活動前後可做一些准備和復習。如:坐火車、開生日會等。在活動之前,可以通過圖片讓孩子事先了解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之後,還要通過相關物品、照片或錄像,幫助他們回憶活動的每一個步驟。通過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孩子有意識地記住發生過的事,包括一些細節。這也是培養記憶力的方法之一。
3.
把一個盒子的面割掉,在相對另一面的中間挖一個洞,把有洞的一面向上放在桌子上,拿若干個孩子認識的物品,逐一放到他們面前,讓他說出物品的名稱,然後扔到盒子里,全部放進去之後,讓孩子回憶盒子里都有什麼。如果他忘了某件東西後,可以給他提供一些線索。例如:「喝水用什麼?」「有長耳朵的?」當他都說出來以後,拿開箱子一一核對,並給與獎勵。
三 分類能力的培養:
能夠按某一原則對物品進行分類也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孩子要能正確分類,就需要他們能概括總結出物品的典型特徵,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和關系。在給物品分類時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想一想,那些動物是小的,白色的,有毛的」。在這句話中,通過四個詞語限定了一些實物。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無意中給物體分類。例如:在商店裡你說「我想要一件紅色的短大衣」,這樣你可以和別人准確地溝通。我們要教孩子找出物體間共同的特徵,初期可以選擇一些明顯的特徵。例如顏色和大小,這樣對他們會容易一些,然後到觸覺等方面的分類,再逐漸到「人」、「傢具」等更抽象的類別概念。
1.
給孩子一些玩具或圖片,然後引導他「把吃的放在這兒」「把動物放在那邊」。開始時,你只要求他用一種方法來分類,然後讓他用兩種標准分類以提高難度。例如:讓他給扣子分類。開始讓他以顏色分類,再用大、小分類,然後將顏色和大小結合起來。如「把紅色的大扣子放在這兒」「把藍色的小扣子拿出來」。這時就需要他把物品分成四堆或更多,而不再是兩部分。
2.
給孩子一些物品,拿一個有口的箱子,給他發出指令,如「把紅色的東西放進來」。如果拿錯了,就不讓他把物品放進去。這個水平掌握好以後,就可以提高難度,增加物品和類別數量。有時還可以故意說一個物品中沒有的類別。如「拿出紅色的」但這些東西中沒有紅色的,這時可以了解孩子是否真正理解這些類別的概念。在這個游戲中,訓練人員和孩子還要互換角色,讓他發出口令,訓練者來拿取。有時還可以故意拿錯,引導孩子進行糾正。
3. 先讓他看一個物品,然後給他幾個不同類別的物品,讓他從中選出和這個物品同類的事物。例如:先讓他看一個「勺子」,然後讓他從「桔子、娃娃、碗、筆」中拿出一個和「勺」放在一起。當他將各個物品分類完成後,要給予獎勵。
4.
把物品圖片分類做成圖片冊。通過這種圖片冊,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同一物體可以出現在不同類別中。例如:「紅色的皮球可以放在紅色的物品中,也可以放在圓形物品中,還可以放在玩具中等。你可以引導孩子用一張圖片上的幾個物品編成一個故事,並教他使用描述類別的詞語。例如:「一個男孩穿著一件綠色的衣服,開著一輛綠色的汽車,看到一棵大樹上有綠色的樹葉,綠色的草地里有一條綠色的蟲子……這對他完整有序地描述事物,組織語言會有幫助。
5. 找出不一樣的:給孩子一些物品,其中有一個和其它物品不同類,讓他找出來。如;把「勺、筷子、碗、帽子」放在孩子面前,讓他找出哪個不一樣或哪個不對,也可以對他說「哪個不是餐具?」
在日常活動中,家長也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類別概念。例如,盛飯時對孩子說「把大碗拿給我」;每次在游戲結束時,讓孩子自己收玩具。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分類練習機會。如「把穿珠放在這個盒子里,把插片放在這個筐里,把汽車都放在玩具架上。要教給孩子分類,首先要讓他經常看到哪些物品總是放在一起的,並要進行大量的分類練習。
四 邏輯順序能力的培養:
讓孩子注意了解事件發生的順序,有助於邏輯思維的發展,加深他們對事情因果關系的認識,還能提高做事的條理性。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或展示事件發展過程的圖片,把它們打亂順序,讓孩子排序並進行講解。
在給物體排序時,要從多角度考慮。例如:從高到矮排隊,從矮到高排隊。從前面數,小狗排在第三個,從後面數,它排在第幾個?從家去商店的路上,先經過醫院,然後經過一個路口,最後經過一棵大樹;回來時先經過什麼?然後經過什麼?最後經過什麼?把紅色、黃色、綠色的珠子依次滾進一個一端封死的小圓筒,在把珠子倒出來之前,先問孩子「應該哪個珠子先出來?」
日常活動和家務勞動也是培養孩子邏輯順序的好機會。例如「刷牙」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先接一杯水,擠牙膏,然後再刷牙,刷完後漱口,清洗杯子和牙刷。平時刷牙時,家長要有意識地邊做邊說。你還可以把這些步驟用圖片或照片展示出來,打亂順序,讓他排序並講出圖片內容。
五 想像力的培養:
想像力和創造力對人類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忽略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聽障兒童的想像力與同齡健聽兒童往往表現出較大差異。如果不給出任何物品的提示,問他「想一想,什麼東西是香的?」他可能一個都想不出來。而如果把一些物品放在面前,他很快就能從中挑出哪些是香的。這說明孩子雖然明白詞語的含義,但由於受其想像空間的局限不能想出「香皂、花、香水……」
是香的。但不要誤以為聽障兒童的想像力一定會低於健聽兒童,很多康復成功的孩子證明只要具有正確的康復理念和訓練方法,他們的想像力等認知能力並不會弱於健聽兒童。
活動1:編故事。幾個人輪流摸卡片,每人都要說一句與卡片內容有關的話,並且要與前一人的話相銜接,這樣循環下去編一個故事。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既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又能鍛煉其語言能力。
活動2:猜謎語:猜謎語可以鍛煉聽障兒童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謎語的選擇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語言水平。初期可以選用「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白衣服」這種語言簡單、形象具體的謎語。以後可以選擇「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紫葡萄」這種稍抽象些的謎語。其中的比喻需要孩子發揮想像力去猜測。而象「兄弟二人一樣長,進進出出總成雙。一日三餐它先嘗,只吃飯菜不喝湯」。這里運用了更抽象的比喻,「兄弟」和「筷子」是非形象性的內在比擬。它要求孩子對物體特徵和功用有較深刻的了解,而不僅僅局限於外觀的認識。
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盡量開發聽障兒童的想像力。比如在吃香蕉時,可以引導他聯想「看看,香蕉象什麼?」上美術課時,可以讓孩子用樹葉拼出各種圖形。或者在紙上潑灑一些墨汁,讓他說出象什麼。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成人不要很快代替包辦,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經常有機會開動腦筋,而不是懶惰地依靠別人。
六 空間知覺能力的培養:
空間知覺主要包括方位知覺和距離知覺,從廣義上說,還包括形狀知覺和大小知覺。很多孩子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局限於平面,而三維立體空間的知覺較差。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練習孩子的空間知覺。例如,去商店時,引導他記住路線和商店的位置。下次去時讓他帶路,還可以讓他比較兩條路線的長短或兩個地點的遠近。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活動1:看三維立體圖形,讓他想想有幾塊積木。如果孩子漏掉了看不見的部分,就用積木實際搭給他看,讓他從不同角度觀察。逐漸去掉實物,讓他通過看圖片正確數出積木的數量。
活動2:聽口令折紙。給孩子一張正方形的紙,讓他按要求折紙。如「把它折成兩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折成兩個大小不一樣的長方形;折成四個小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等等。這個活動既可以練習孩子的空間想像力,也可以練習聽覺記憶和語言理解能力。
七 語言訓練與各科教學相結合
1. 語言訓練與數學教育:
兒童數學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感知集合(物體的分類、認識1和許多、比較兩組數量……),數(點數、數的守恆、相鄰數、數的組成……),形(認識幾何形體……),量(比較長短、高矮、量的守恆、正逆排序……),時間和空間等方面。
以往的數學教育非常注重知識的傳授,如:數的分解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等等。教學多採用背口訣等記憶方法。而現在的兒童數學教育更注重開發兒童的思維能力,強調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思路。
活動1:學習量的守恆概念。
把幾個大的圓形排成一排,把幾個小的方形在圓形下面也排成一排,問孩子「圓形多還是方形多?」很多孩子會依賴視覺來判斷,認為圓形排得長所以圓形多,而並不會通過數量進行比較。這時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比較多少的方法;對大班年齡的孩子可以教給他們用一個固定的物品作為衡量的參照物來比較兩個物體的長短。
活動2:學習包含關系
將方形、圓形和三角形交錯疊加在一起,在其間寫出一些數字,問孩子:哪些數字在方形和三角形裡面?哪個數字在圓形和方形裡面,不在三角形裡面?哪個數字在方形和三角形的外面?
活動3:自編應用題
出示六隻蝴蝶,其中有一隻紅色的,五隻蘭色的;並且六隻蝴蝶中有兩只大的,四隻小的。讓孩子依此列出加法和減法的算式,並講出為什麼這樣做。
依顏色分類,可列出以下加減法的算式:① 1+5=6 ②5+1=6 ③6-1=5 ④6-5=1
依據大小分類,可列出以下算式:①2+4=6 ②4+2=6 ③6-2=4 ④6-4=2
在孩子列出算式的同時,還要求他們表述出應用題的語言內容。如:一隻紅色的蝴蝶飛來了,又飛來五隻蘭色的蝴蝶,一共有六隻蝴蝶。這不但練習了數學計算能力,也練習了分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 語言訓練與美術教育
大多數兒童對無意識和有意識的畫畫都很感興趣,不要因為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任務繁重而忽略了他們其它能力和情趣的培養。訓練者應把語言有機地融合到美術活動當中,在繪畫中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可以對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帶孩子一起畫畫時,一邊畫一邊和孩子對話交流「今天我們畫什麼呢?想一想公園里有什麼?大樹畫在哪兒?畫幾朵花?用什麼顏色……」這些對話不但鍛煉了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並且還讓他們開動腦筋,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地模仿繪畫。
讓孩子給各種物體塗色,可以幫助他們認識物品的顏色,如「香蕉應該塗成黃色,而黃瓜應該用綠色。」在這種活動中,我們還應該引導孩子更細致地區分顏色的差異,如:春天的樹葉應該是淺綠色的,而夏天的樹葉應該是深綠色的;橘子應該用橙色,而不是黃色。塗色還能培養聽障兒童對色彩協調搭配的審美能力。在活動中,可以引進大量的語言,如「顏色太淺了,用力塗」、「不要塗到外面」、「順著一個方向塗」、「這兩種顏色放在一起好看嗎?」
在美術活動中還可以發揮其想像力。例如:在一張空白的臉上,通過眼睛和嘴的微小變化,可以變換不同的表情。你可以給他一個紅色的圓形紙片,問他「這象什麼?」讓他根據自己的想像添畫一些東西。如:在圓形的旁邊畫一些短線變成一個太陽;或者在它的上面畫一片綠葉變成一個蘋果;還可以把一些水彩潑在紙上,讓他想像出象什麼。在這種活動中,要注意不應用自己的想法作為判斷的標准。因為兒童頭腦中的約束比較少,常常有更自由的想像空間,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為「不對,它們完全不象。」
除繪畫外,粘貼和折紙、手工也是很好的美術活動。訓練人員可以帶領孩子選擇各種美工活動。例如:在秋天用不同的樹葉粘貼成各種形象。用銀杏樹葉可以作成一把扇子;用楊樹葉和楓葉可以貼出一條金魚等等。通過這個教學活動,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樹及其樹葉的差異。而在學習「形狀」這一內容時,可以用不同形狀的紙片粘貼出各種圖案。這些活動可以鍛煉孩子手部小肌肉運動的能力,能發揮其想像力。並且還能教孩子理解「剪、折、貼、對齊、翻過來」等很多詞語。
在各種美術活動中都應鼓勵聽障兒童自己的創造力,不要總是照貓畫虎地模仿,要盡量給他們提供想像的自由空間。
3. 語言訓練與音樂教育
音樂活動可以培養聽障兒童的節奏感和藝術欣賞能力,並有助於聽力訓練和語言訓練。老師可以帶領孩子隨音樂做動作,來區分節奏的快慢和音調的高低。培養聽障兒童欣賞音樂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別是使用人工耳蝸和聽力補償較好的孩子,我們要從小就引導他們欣賞音樂的內涵和其優美的旋律。由於低頻對旋律的感受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聽力補償不理想的孩子也可以嘗試讓他們感受音樂。在活動中觀察他們是否有興趣以決定後面的活動設計。這種音樂活動可以不作為必須進行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安排。
聽障兒童的音樂學習應首先選擇節奏鮮明、曲調簡單優美、旋律性強的作品。如果是歌曲,要選擇歌詞簡短易懂、活潑有趣的內容。隨孩子年齡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調整樂曲曲目,引導他們體會旋律所代表的意境。
2. 如何做好一名聽障兒童的老師
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是最基本的,還有過硬的專業知識。
3. 聽障兒童在普通學校就讀,教師應如何與他們溝通
教師打手語賽,聽的兒童當初教他一個人很累。
4. 有聽障兒童家長參加過北京語聆的培訓班嗎怎麼樣
教育理念是康復行業里的一股清流。語聆不單單是讓家長康復小孩更重要的是教育,讓孩子更好的回歸自然回歸普通。
5. 《全國小齡聽障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培訓班結業證書》有什麼用
《人事管理崗位資格證書》說明你有上這個崗的資格,而《人力資源管理師》 說明你有這方面的能力。.
6. 教師在聽障兒童溝通能力培養中可以做什麼
我們在來平時跟聽障兒童說話的自時候,可以採取反問的形式
例如:
(1) 「用來寫字畫畫的是什麼?」「鉛筆……」
(2)「想一想,都什麼是白色的?」「雪……」
(3)「你知道,都有什麼在天上飛?」「小鳥……」
反問句的提問形式,促進兒童的發散思維,促進兒童思考,有利於提高聽障兒童的思維能力。
7.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聽障兒童康復教師
在你的兒童康復教師牌子前加上合格兩個字
8. 天津哪裡有聽障兒童語言培訓機構
可以撥打當地殘聯電話咨,全國各地都有公立的語訓學校
自然之聲助聽器呼和浩特店
地址:中山東路6號金天帝廣場20018室
9. 聽障兒童怎麼做語言康復訓練,救急有人知道嗎
聽障兒抄童是有聽力問題襲、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克服聽力障礙、發展聽說能力、全面發展是聽障兒童康復的主要任務。聽覺言語康復訓練是指在佩戴聽輔設備的條件下,充分利用聽障兒童的殘余聽力,在東方啟音啟音專業言語師、聽力師、康復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通過各種聲音尤其是言語聲的刺激和反復的練習、強化,逐步形成和發展感知聲音、辨識聲音、理解聲音並能夠進行言語表達的能力。如何使聽障兒童聽說能力提升,使其暢通無阻地與人溝通、交流學習,成功的融入主流社會,是聽覺言語康復的面臨的主要問題
10. 如何在集體課教學活動中培養聽障兒童的語言
如何在集體課教學活動中培養聽障兒童的語言
集體課教學活動是教師依據兒童的年齡、身心特點,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與原則,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帶領兒童一起進行的有計劃、有目標的活動。集體課教學活動是聽障兒童掌握信息、學習知識與技能以及交流的主要陣地,可以讓聽障兒童獲得知識,提升經驗,豐富語言,促進聽障兒童可持續發展。
在集體課教學活動中如何更好地促進聽障兒童語言的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 營造和諧寬松的語言氛圍,減輕聽障兒童語言學習的壓力
每個聽障兒童的聽力程度、語言水平及個性心理都不同,接受能力、學習優勢也不相同,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聽障兒童的個體差異,強調對個體的縱向比較,淡化群體間的橫向比較。對語言能力較弱的聽障兒童,教師可採用引導的方式,如提供適當的表達機會、表達內容和表達方式,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引導鼓勵他們表達。教師為聽障兒童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可以減輕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壓力,讓聽障兒童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語言。
2 創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讓聽障兒童敢說、想說、會說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創設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正確把握有利於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各種因素,制訂合理的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語言教育內容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
2.1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為聽障兒童創設各種語言環境,以鼓勵的方式讓聽障兒童產生說的慾望。
2.2 為聽障兒童提供各種表現自我的機會,增強其大膽表現的慾望。教師要給聽障兒童提供練習說話的機會,並在練習過程中不斷修正、補充、完善聽障兒童的發音、用詞、句型、語法,幫助其正確表達思想,促進語言發展。每周一可以《我的周末》為話題讓兒童講述周末都去哪兒了,干什麼了?看見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經歷和收獲?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同伴和老師聽,其他的同伴在聽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語言,獲取了知識。
2.3 讓聽障兒童在會說、敢說、想說的基礎上把話說清楚、說完整、說明白。講述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語言教育活動,是培養兒童獨立思考,提高講述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師應鼓勵聽障兒童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培養聽障兒童獨立思考、完整表述的意識,以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對聽障兒童進行語言教育活動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過程。它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
語言訓練無處不在。語言訓練最有效的途徑是在每個領域的活動中學習語言。教師要引導聽障兒童仔細觀察生活,結合實際,精心准備,通過示範、提示,教會聽障兒童語言表達的方法,充分調動聽障兒童多種感官,觀察思考。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又發揮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 掌握提問技巧,發展聽障兒童的語言
提問是教師和聽障兒童之間的一種交流形式,也是激活、拓展聽障兒童思維,發展聽障兒童語言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低效提問,應站在聽障兒童的角度設計問題,具體從以下方面考慮。
4.1 提問應具有引導性 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經常會問「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問題,這種提問過於簡單,聽障兒童會機械、不加思索地回答;過於復雜的問題會啟而不發,導而不思,從而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提問既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使問題具有引導性、啟發性、層次性、漸進性,引導幼兒主動探究。
4.2 提問要具有想像力 教師要設計有一定趣味和懸念的問題,使聽障兒童處於探索狀態。教師要抓住有利於聽障兒童想像的因素,引導聽障兒童積極思考,擴展想像,從而促進語言發展。
4.3 問題要有開放性 「思」源於「疑」。思維的核心是創新。學習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不斷創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利於培養聽障兒童的創造性思維,拓展聽障兒童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聽障兒童沿著不同的方向、角度,全方位、多層次地思考。教學不應只重視是否有正確答案,還應重視思考過程,讓聽障兒童在分析、討論、爭辯中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充分利用各種環境,發展聽障兒童的語言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活動形式是聽障兒童語言的源泉。它不僅給予多種信息和刺激,還可以促進語言交流。因此,教師要將聽障兒童置於真實的生活情景中,豐富其生活經驗,使聽障兒童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更加豐富。這樣孩子才會有話可說,有話會說。教師可每學期為聽障兒童安排實踐活動,如去動物園游園、去公園體驗四季、去快餐店吃漢堡,充分利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在實踐中讓聽障兒童認識事物,並讓其談論所見所聞及感受等。
6 養成聆聽習慣,發展聽障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聽障兒童詞彙量少、語法知識有限、語言不豐富、不完整甚至不準確,教師應通過自身規范化的語言為聽障兒童提供語言學習的榜樣,讓聽障兒童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自然地模仿學習。在教學中可採用一看、二聽、三講的教學方法。一看,是指教師提供具體形象的內容引導聽障兒童觀察,同時教會孩子觀察的順序和方法。二聽,是指教師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引導聽障兒童聆聽。教師在講述時要給孩子留有發揮和擴展的餘地。三講,是指讓聽障兒童在看、聽的基礎上學會用豐富、連貫、完整、富有創造性的語言進行講述。
學會傾聽是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認真傾聽可以促進他們理解語言,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集體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調整自身角色。教師不只是知識的灌輸者、傳授者,更是良好教學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引導者。只有這樣,聽障兒童才能學到有意義的語言,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