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初中語文教師培訓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培訓目標

發布時間:2021-02-23 04:13:39

A.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有哪些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識寫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並認識、理解這些字及其所組合的常見詞語所表示的人、事、景、物、理、情和思維,初步完善心智構造體系。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4.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說、寫
1.鞏固記敘性篇級單位語文的說、寫,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真實、獨特感受、體驗和思考。
2.掌握說明性、議論性篇級單位語文與記敘性篇級單位語文的異同,根據形、神特性和需要實際,運用適宜的序、紋方式,說、寫不同文體的篇級單位語文,形成屬於自己的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的說、寫過程和習慣,提高獨立說、寫的能力。
3.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人、事、景、物的特徵,創造性地感知、感悟獨特情感和道理,豐富、完善人、事、景、物、理、情、思的系統。
4.根據需要,進行縮寫、擴寫、改寫,寫常見應用文,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並藉助體態語言增強感染力、說服力。
5.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6.了解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文學作品與一般篇級單位語文的區別與聯系,進行簡單的文學創作。
(三)聽、讀
1.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流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
3.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對所聽、讀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5.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和相應的閱讀方式方法。
6.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7.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資訊。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8.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9.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0.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幫助閱讀。
11.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
(四)綜合性學習
1.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畫。能從書刊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B. 初中語文各種文體教學目標怎麼寫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回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答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

C. 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目的要求

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的精神,在語文教學中落實「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推進我市初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特製定《靖江市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一、關於文言詩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依據《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文言詩文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誦讀。文言詩文的誦讀十分重要,教師要引導、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使學生在讀中形成語感。這樣,十分有利於學生學好文言詩文。

2、重視文言基礎。文言文教學要重視文言詞語的理解與積累,重視文言句子的翻譯。學習文言詞語,翻譯文言句子都應該緊密結合語境,應盡量避免過多的語法分析。

3、重視積累和運用。文言詩文教學要加強背誦、默寫訓練,並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一些警言佳句,在積累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平時應加強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有效訓練。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形成系統。

4、注意整體感悟與欣賞評價。文言詩文教學應注意整體感悟 ,適當引導學生進行鑒賞與評價,避免繁瑣的支離破碎的分析。

5、教材中的「課外古詩文背誦」不佔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完成課外古詩文背誦。每周背誦古詩文2首或2篇。

二、關於語文基礎知識教學

語文基礎十分重要。不應該忽視現代漢語語文基礎知識教學。語文基礎知識可以隨文學習,也可以專題學習,科學訓練。學生應該在學習中掌握必備的語文基礎知識。

要繼續鞏固漢語拼音,特別是多音多義字的辨別要加強訓練;繼續擴大識字量,達到能認識3500個常用字,並能夠正確工整地書寫,有一定的速度;能夠修改常見的病句;掌握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等常見的修辭方法,並積極引導學生運用。

在語文基礎知識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在運用中掌握。

三、關於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在閱讀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閱讀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讀。學生接觸文本是閱讀的伊始,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與文本對話。

2.重視「整體把握」。從學習目的而言,要求學生能夠整體把握文本。其中包括文本的內容、觀點、情感、思路等。

3.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品味語言。要引導學生「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引導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4.在閱讀教學中,既要重視「知識與能力」又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從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正確的價值觀。

5.在閱讀教學中,既要重視對有關學習的內容的統一認識,又要關注學生的獨特感悟和體驗,二者不可偏廢。

6.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幾種常見的文體(各種文體的閱讀要求見《課標》11頁)。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體裁特點進行閱讀,並掌握精讀、略讀、跳讀和瀏覽的方法。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閱讀一般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

7.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中,對話的中心是學生個體。教師、學生、文本等只不過為學生的個人閱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8.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促進者,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需要教師的引領。教師的引領和促進,應包括必要的點撥、講授、方法的指導、思路的啟發以及評價等等。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不是要簡單地廢除教師必要的講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設計,不要把學生的主動式的學習方式和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對立起來。

9.在學習中,注意培養學生自覺使用工具書,自覺搜集信息,記讀書筆記等習慣。

10.教師應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類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三至四部名著。讀物來自《讀本》、《名著名篇閱讀欣賞》、《拓展閱讀》等,每周至少要背一篇名篇或美文。

四、關於寫作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寫作方面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1.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

2.寫作要緊密聯系生活,重在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情經驗中取材立意。

3.作要有真情實感,積極引導學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並從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素養。

4.關於作文評改,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小組互相評改作文。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課程標准》也明確提出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學生互相評改作文,「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可以從中「分享感受,溝通見解,」互相學習。

5.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寫作指導與作文講評。指導,重在寫作前的思路啟發,講評應從寫作的選材、立意、結構、語言、情感、態度以及學生的作文評改等多方面加以評價和指導。

6.寫作教學要從初一到初三形成系統,做到序列化和專題化的有機統一。作文每學年不少於16次,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五、關於口語交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口語交際的過程是聽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過程體現了「三個維度」過程目標,整合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三個方面相互的滲透,溶為一體。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精心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語文教學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在教學中應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口語交際情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走進交際的情境。口語交際創設情境的方式很多,如:陳設有關的實物,製作有關的道具,利用錄音、錄像等渲染氣氛,以及教師學生的表演、語言描述等等。

2.注意雙向互動。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它是聽者與說者雙方的互動過程。

3.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

4.多給學生交際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學會口語交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

教師應努力做到,一方面堅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日常生活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六、關於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集體活動。綜合性學習體現了學習目標的綜合,它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的學習目標的綜合;體現了「三個維度」的綜合;體現了學習方式的綜合;體現學科間的綜合。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應注意下面兩個方面:

1.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綜合性學習應主要由學生設計和組織活動。學生合作制定活動計劃,合作搜集研究相關資料,合作展示學習成果。

2.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既不應該是組織者,也不應該是旁觀者,教師應該是學生綜合性學習全過程的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指導包括:計劃指導、活動指導、方法指導、評價指導等等。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七、關於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積極使用教具。如:小黑板、幻燈機、錄音機、多媒體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正逐漸地代替了小黑板、幻燈機、錄音機等,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課堂,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只能是輔助手段,代替不了語文教師的板書。我們應合理恰當地使用,不應該以此代替文本,代替學生的閱讀。

八、關於學生的學習評價

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加以評價。評價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程度和表現、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等等。評價可以採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書面考試、口試、筆試、課堂觀察、課堂檢測等等。

九、關於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圖書館、展覽館、報廊,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我們要高度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積極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不斷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生活的主人。

靖江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

繼續閱讀

D. 如何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一、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的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既要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也要強化教學對象的分析。初中生在學習中渴望參與的意識更強,迫切要求與教師開展互動、在課堂上表達觀點等等。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活動,一方面有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小組內小組間開展自由討論、熱烈辯論,營造了各抒己見的良好學習氛圍,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其次,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有利於教師的教學管理和引導啟發。採取小組這一扁平化載體作為承接,整個教學活動不再面對單個的學生,而是面對數量更少的學習小組。教師只需將學習目標任務交給小組這樣的單位,由牽頭學生帶領大家一起分析研究,縮短了教師關注面,提高了教學引導啟發與控制調節的有效性。另外,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還能夠充分集聚學生的集體智慧,提高重難點突破成效。一個人的思維角度深度都會受到限制,而集中大家的力量,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分析,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的角度全面性、深度有效性,使語文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突破重點難點與要點。
二、緊扣重點環節提高小組活動成效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需要教師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重點要抓住五個環節。
1. 科學設置小組載體。合作小組不同於一般的學習組織,既要體現數量的適中,又要明確牽頭學生,同時還要對學生成員進行結構的優化。筆者在教學中按照6人一組或8人一組的規模組建合作小組,每個小組明確一名學生牽頭負責,避免群龍無首、秩序混亂的狀態。同時對小組的作用功能定位進行了進一步明確,使小組成為組織大家學習研究、集中集體智慧、參與班級互動的有效組織。
2.明確小組牽頭學生。每一個小組都應當是一個堅強的學習堡壘,如果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進行,小組研究活動就會缺少指向性目標性,導致學習活動無法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所以筆者在小組作用發揮時,明確了每個小組的牽頭學生,主要選擇語文學習基礎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帶領本小組的成員准確領悟教師的教學意圖,使整個小組的學習活動能夠按照啟發引導的方向順利推進。
3.精心設計思考提綱。對於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更多時候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課文,從課文的主題、人物形象、結構順序、內在線索到寫作手法、重點語句分析等等,這些方面涉及面廣量大,教師需要在學習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一條清晰的線索。筆者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將每一篇課問中涉及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梳理總結出來,濃縮成一組思考題,以此為線索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逐題分析,交流辨析,既要自己進行深入思考,又要與同學之間開展交流互動,這樣的思考提綱充分體現了對整節課的有效串聯和引導啟發,是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線索與靈魂,也是教學目標任務全面達成的重要載體與保障。
4.組織學生組內探究。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內都要進行充分的交流辨析,不能一味聽優秀生報答案說成果,要積極參與其中。筆者在設計思考題的環節,既體現了問題的全面性,同時也體現了難度的梯度性,這樣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在其中有思考的機會、表達的平台。小組討論時,筆者要求牽頭學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小組成員, 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要給予他們討論交流的機會。對於學困生的答案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思考,並對他們進行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方面的滲透,以達到在小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領悟能力的效果。通過小組的探究,初步總結梳理出本組學習成果。
5.交流辨析深化成果。教師將語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放到小組,交給學生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動中提高學習掌握效果。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辨析,大家一起討論進行答案的補充完善,以及一些片面觀點的糾正引導。學生之間的觀點差異,教師不直接進行點評,而是進一步引導他們講論點擺論據,通過辨析的過程既明晰了問題答案,同時也深化了學習理解效果,提高了思維方式技巧等等。
三、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既是對語文教學模式的一項創新,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尊重,體現了知識、能力、情感等立體教學目標。教師在小組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講究技巧方法,既要著眼於小組的功能作用准確定位,合理分布成員,同時也要在小組具體運行過程中有效掌控局面,在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進行巡視點撥指導,有效把握學生學習動態,確保整個教學節奏有序推進。另外,教師還可以積極拓展小組這一載體的功能,鼓勵學生將小組作用從課堂向課外進行拓展延伸,特別是在發揮學困生補習、學習成效過關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語文學習。

E. 初中語文新教材中怎樣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是一堂可亟待完成的任務,也可說是一堂課的上課目的。根據三個目標維度系統,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每項的目標中,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內容合起來加於制定,用上這樣的一些動詞:感受、理清、揣摩、了解、領 悟、培養、理解、體會、體味、學習、品味、積累、把握、引導、激發、認識、感悟、感知、熟讀、體驗、識記、表現等詞語。
這些詞語也可以作如下分類:
字詞方面:識記重點詞語、重點字詞、品位關鍵詞語、積累文言詞語。
句子方面: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揣摩體味相關語句、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品清新朴實的語言、積累有關詩詞、品味揣摩抒情性語言、賞析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的精彩語言、品味文中平淡自然而又具韻味的語言特色、品味京味語言。
整篇的方面:1、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理清思路和線索、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復述課文內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領悟文章的思想內涵、感受並理解文章的觀點、理解文章內容。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崇高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體會愛心獻給他人的美好情感、理解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美好理想和敢於同困難作斗爭、勇於拼搏的精神、培養樂觀精神、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思想、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理解文中深刻哲理、增強愛護自然的意識、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感情、探尋並領略民族風情、熱愛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體味民族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激發熱愛祖國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們自覺地注意周圍的藝術文化、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的啟迪、體會作者由觀賞自然景物而引發的內心感觸、了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發憤讀書,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學習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態度、體會詩歌的音樂美和意境美、感受中華詩詞文化的輝煌燦爛,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會母親的寬容、善良、溫順、剛氣的品格、感悟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能力方面:1、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養成良好地傾聽習慣、並能聽出人家畫中有話的"言外之意"等;2、說。培養學生復述故事內容的能力、能根據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的能力、能口齒清楚普通話流利地說話等;3、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研讀、熟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反復誦讀、速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深情地朗讀文章、配樂朗讀、默讀課文、熟練地背誦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反復誦讀、比較閱讀、復述課文的大意、談談自己對事情的理解等;4、寫。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徵,表現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學習細膩描述人物言行的寫法、學習細節描寫的手法、體會肖像描寫的作用、學習象徵手法、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通過模仿寫作,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了解對比反問的作用、學習對比和運用數據的說明方法,體會他們的作用、比較說明文的寫作方法、體會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領悟作者高超的組織材料的寫作思路,能將內容較多的東西有序地組織、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了解傳記與自傳的基本特點、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學習對自然景物入微地觀察、細致描摹的能力、能用白描手法藉助修辭手法來表現等;
以上就是體現新課標三個維度的體現,每一點均可以從屬於這三點的,可以套用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把握
一般來說主要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和主題,也就提綱挈領地把握了重點與難點了,一般是這樣的文章的內容、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語言特點等諸多領域。
具體有以下的這些目標確定為重、難點:1、小說部分(敘事性散文):(無非體現在內容,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和表現手法、個性化的小說語言等幾個領域)認識和分析小說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和主題所起的重要作用;仔細品味小說的語言特色;分析小說的情節結構、細膩的心理描寫;探索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的性格,學會賞析心理描寫及映襯手法;通過分析了解肖像描寫、動描寫和語言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揣摩小說獨特的語言魅力;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探究小說的思想意義,理解課文的主題,揣摩小說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的作用;感受小說主人公頑強的求生意識和鋼鐵般的意志;體會小說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體會小說濃厚的象徵意味;通過概述內容和分析人物形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深入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感情,感悟舊社會勞動婦女身上所折射出的樸素的人性美;賞析課文,體會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寫;領會文章中運用鋪墊烘托來凸現中心事件的寫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F. 如何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目標落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
語文課程制定的目標,是從「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來設計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獲得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注重的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著力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轉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
所謂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兩種學習方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傳統學習方式強調接受,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窒息了人的思維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阻礙了學生的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態度,把學習轉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關鍵是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有機結合。學生採取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獲得有效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知識、文化得到積累。如學習《將相和》一課,讓學生自由組合三人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內容,此時,學生便自由組成了一個整體,他們為表演好課本內容,獻計獻策,互相幫助。這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大家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主體地位得以真正體現,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往
傳統的教學觀把教學理解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具有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師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如課堂上,一位學生對某個問題做出了正確解答,老師仍然追問:「他回答的對不對啊?」學生則齊答:「對。」由此可見,只有交往的形式,而無實質性的內容,教師必須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創共生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教師要打破「教師中心」「課堂主角」的舊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應積極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餓空間,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互動。
三、注重課堂評價
美國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他認為,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是有效、成功的教學的一部分。可見,課堂評價是一種教育手段,用它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成績。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草船借箭》時,問:「諸葛亮向魯肅『借箭』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大多數學生認為:諸葛亮能准確地把握魯肅的真誠,並大膽地向魯肅借船,沒有聰明的才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借船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但也有個別學生認為:預見大霧,預知曹操不敢出戰,這確實高明,但借船不算,因為大家都知道魯肅誠實,不打小報告,向他借船這不算什麼神機妙算。學生還因此激烈地爭論起來,一時難分高下,最終把焦點落在了教師的評價上。這位教師沒有將學生引入到事先設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這樣的評價:「『借船』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同學們各有各的理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特別是後面學生的發言能與眾不同,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真了不起!」這位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上,教師總會有許多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會讀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麼沒想到?你體會得太精彩了。」「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進步真大!」……可見,在課堂評價中有效地落實了三維目標,尊重學生生命發展的獨特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做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論斷。」因此,在《語文課程標准》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生活化,要求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如學習肖復興寫的《荔枝》、史鐵生寫的《秋天的懷念》、馬克·漢林寫的《地震中的父與子》等歌頌父母的課文時,則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父母關愛自己的事。學習《魯本的秘密》等孩子關愛父母的課文時,則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自己如何愛父母的。這樣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還能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強烈的震撼,很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再如有的教師在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瀑布的葬禮》等課文後,布置學生開展當地的生態和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的活動。類似這樣的活動,把語文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直接聯系在一起,擴大了語文學習和實際運用的范圍,新課標所要求的對學生實施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三維目標,能帶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課堂,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G. 初中語文課如何實現三維目標

語文課程制定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是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獲得現代化公民必須具備的語文素養,注重的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三維目標,帶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課堂,能夠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為此,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著力落實三維目標。
一、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只顧傳授知識給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們原來的應試教育就過多的注重學生的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把知識的傳授與能力培養割裂開來,培養出來的只是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人才。現在社會極需有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應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起來,這是我們語文教學應完成的第一個目標。語文教學中,要落實的能力目標主要是「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在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這幾個方面的綜合訓練。如,在學習《春》這篇寫景文章中,我讓學生美美的聽,美美的讀,美美的說,美美的寫,把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知識,並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又如,在每節課前安排兩名同學進行演講,開辯論會等,從而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寫**記,培養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我認為「聽、說、讀、寫」能力都應注意培養。同時,學生的處世、應變、協調能力等也應在語文課上得到培養。
二、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往。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打破「教師中心」、「課堂主角」的舊思想,教師要轉變角色做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有效參與,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有效參與學習的主體者、主動者。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如課堂上,一位同學對某個問題做出了正確解答,老師仍然追問:「他回答的對不對呀?」學生則齊答:「對」。由此可見,只有交往的形式,而無實質性內容。教師必須轉變角色,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應積極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互動。
三、轉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
所謂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這兩種學習方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傳統學習方式強調接受,建立在人的客觀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消失,窒息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消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態度,把學習轉變成人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關鍵是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有機結合。學生採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獲得有效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知識文化得到積累。如學習《丑小鴨》一課時,我讓學生選擇
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分組合作表演課文內容,學生便自由組成了一個小組。課外他們為表演好課文內容,獻計獻策,選資料,互相幫助,學習研究。有的編歌舞、皮影戲、話劇等。待課堂交流時,在課堂上盡情展現,使得課堂生動、活潑,對課文的理解收到了顯著效果。這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潛能得到了開發,主動的地位得以真正體現,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語文課堂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的活動。」因此,我在課堂上,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去揣摩、品味、欣賞文中的語言,做一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鑒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生在各自體驗和相互啟發之中,使學習成為一種愉悅而富於教益的精神生活。
四、注重課堂評價
教學目標的「多維」,決定教學評價的「多元」,既要評價學生知識與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還要評價學習過程與方法。在交流反饋時,老師既要關注學生答案的正確性,又要關注學生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學生答問後追問: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要關注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對知識的興趣程度和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在評價中,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如,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學中,對「愚公移山」一事你持何態度展開討論,大多數同學表示贊成,並要學習他不怕困難,堅信有志者事竟成。但也有個別同學持反對態度,主張搬家或繞道而行,批評愚公不知變通等。並舉事例,同學爭論起來一時難分高下,最終焦點落在老師的評價上。於是我說:同學們各有各的理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特別是持反方意見的同學,發言能與眾不同,表述自己獨特的見解,真了不起!我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中還經常用贊賞、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如「相信自己,你們會讀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在課堂評價中有效的落實「三維目標」,尊重學生生命發展的獨特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
五、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做出了「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論斷。因此,《語文課程標准》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生活化,要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生活世界中。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落了》、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等歌頌父母的課文時,我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父母關愛自己的事。這樣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還能對學生心靈產生強烈震撼,很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又如,學習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余
秋雨的《信客》、揚絳的《老王》等文章,引導學生領會、體驗,學會關心身邊的普通人。同學們以「我身邊的普通人」為話題,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了同學們對他們的敬佩及同情。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撥動學生心弦。再如,學習了關於環保類的文章後,布置學生開展對當地的生態和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的活動。類似這樣的活動,把語文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直接聯系在一起,擴大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范圍,新課程所要求的對學生實施的語文綜合素質的教育才能落到
實處。
「三維」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是語文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它能否盡快取得成效,取決於我們教師對它認識的程度,取決於有效教學策略、方法的整合和運用。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還將不懈追求和奮斗!

H. 初中語文教學理念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採用填鴨式的方法,初中語文課堂表現出學生負擔重,學習效率低的現象。人類所處的環境對於他發揮各項潛能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想像力的發揮和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要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朋友,當作合作夥伴,能夠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感受和建議,盡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於說出心裡話,敢於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二、從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做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模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傳統的「題海戰術」也許可以取得一時的效果,但卻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注重教學的細節,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將名人趣事引入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通過將身邊熟知的親身經歷引入到課堂,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從生活中去發掘語文知識點,向學生展示語文的魅力,讓學生明白身邊處處都離不開語文,提高學生了解語文探索語文的積極性,更願意主動學習語文,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擁有一定的語文能力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集中表現,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語文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注重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涉及面很廣泛的課程,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的積累,語感、語文思維、學習方法、寫作和閱讀理解能力等等。教師要提倡和引導學生更多的利用課外時間,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鼓勵學生每天堅持閱讀,從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讀中達到思想教育的目標,從所閱讀的材料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視野,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學生能夠初步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普通話對文章進行反復朗讀,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不丟字,不加字,不唱讀。定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的練習,先進行自由討論,討論之後,組與組之間派出代表相互評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普通話水平。

另外,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生在堅持閱讀的同時,教師還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練筆,鼓勵學生用隨筆記錄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點一滴,讓學生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內心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於寫作而言,如何觀察,如何積累,如何組織語言和詞彙,如何進行分析和總結等等,也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於要求跳高運動員老是去跳一樣,成績恐怕難以提高。

四、開展各項課外活動,鞏固學生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能促成發明和創造。由於初中學生年齡段的特殊性,對任何事物的興趣具有不穩定性,對於學習的興趣更是具有不穩定性,因此,教師要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來鞏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演講比賽、人人參與人人說交流活動等等,通過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比賽或者交流活動中展現自我,在別人的贊美中感受到一種學有所成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促使學生興趣的鞏固。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我們不斷創新,從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要敢於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理念,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學生敢於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從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各項演講比賽等課外活動,鞏固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對於語文課程的多樣化需求。

I. 如何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一、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的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既要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也要強化教學對象的分析。初中生在學習中渴望參與的意識更強,迫切要求與教師開展互動、在課堂上表達觀點等等。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活動,一方面有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小組內小組間開展自由討論、熱烈辯論,營造了各抒己見的良好學習氛圍,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其次,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有利於教師的教學管理和引導啟發。採取小組這一扁平化載體作為承接,整個教學活動不再面對單個的學生,而是面對數量更少的學習小組。教師只需將學習目標任務交給小組這樣的單位,由牽頭學生帶領大家一起分析研究,縮短了教師關注面,提高了教學引導啟發與控制調節的有效性。另外,語文課堂開展小組活動還能夠充分集聚學生的集體智慧,提高重難點突破成效。一個人的思維角度深度都會受到限制,而集中大家的力量,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分析,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的角度全面性、深度有效性,使語文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突破重點難點與要點。
二、緊扣重點環節提高小組活動成效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需要教師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重點要抓住五個環節。
1. 科學設置小組載體。合作小組不同於一般的學習組織,既要體現數量的適中,又要明確牽頭學生,同時還要對學生成員進行結構的優化。筆者在教學中按照6人一組或8人一組的規模組建合作小組,每個小組明確一名學生牽頭負責,避免群龍無首、秩序混亂的狀態。同時對小組的作用功能定位進行了進一步明確,使小組成為組織大家學習研究、集中集體智慧、參與班級互動的有效組織。
2.明確小組牽頭學生。每一個小組都應當是一個堅強的學習堡壘,如果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進行,小組研究活動就會缺少指向性目標性,導致學習活動無法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所以筆者在小組作用發揮時,明確了每個小組的牽頭學生,主要選擇語文學習基礎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帶領本小組的成員准確領悟教師的教學意圖,使整個小組的學習活動能夠按照啟發引導的方向順利推進。
3.精心設計思考提綱。對於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更多時候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課文,從課文的主題、人物形象、結構順序、內在線索到寫作手法、重點語句分析等等,這些方面涉及面廣量大,教師需要在學習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一條清晰的線索。筆者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將每一篇課問中涉及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梳理總結出來,濃縮成一組思考題,以此為線索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逐題分析,交流辨析,既要自己進行深入思考,又要與同學之間開展交流互動,這樣的思考提綱充分體現了對整節課的有效串聯和引導啟發,是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線索與靈魂,也是教學目標任務全面達成的重要載體與保障。
4.組織學生組內探究。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內都要進行充分的交流辨析,不能一味聽優秀生報答案說成果,要積極參與其中。筆者在設計思考題的環節,既體現了問題的全面性,同時也體現了難度的梯度性,這樣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在其中有思考的機會、表達的平台。小組討論時,筆者要求牽頭學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小組成員, 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要給予他們討論交流的機會。對於學困生的答案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思考,並對他們進行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方面的滲透,以達到在小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領悟能力的效果。通過小組的探究,初步總結梳理出本組學習成果。
5.交流辨析深化成果。教師將語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放到小組,交給學生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動中提高學習掌握效果。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辨析,大家一起討論進行答案的補充完善,以及一些片面觀點的糾正引導。學生之間的觀點差異,教師不直接進行點評,而是進一步引導他們講論點擺論據,通過辨析的過程既明晰了問題答案,同時也深化了學習理解效果,提高了思維方式技巧等等。
三、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既是對語文教學模式的一項創新,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尊重,體現了知識、能力、情感等立體教學目標。教師在小組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講究技巧方法,既要著眼於小組的功能作用准確定位,合理分布成員,同時也要在小組具體運行過程中有效掌控局面,在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進行巡視點撥指導,有效把握學生學習動態,確保整個教學節奏有序推進。另外,教師還可以積極拓展小組這一載體的功能,鼓勵學生將小組作用從課堂向課外進行拓展延伸,特別是在發揮學困生補習、學習成效過關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語文學習。源於網路分享。。。。。。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教師培訓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