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幼兒教師培訓需求

幼兒教師培訓需求

發布時間:2020-11-30 15:24:57

㈠ 幼兒教育管理師證是什麼

幼師資格證怎麼考 考試科目有哪些
2018-08-11 12:02:50
文/丁雪竹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想知道,幼師資格證怎麼考,考試科目有哪些呢,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1幼師資格證的考試方法

取得幼兒教師資格,必須具備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幼兒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非幼師專業畢業生需要專科以上學歷才能報考。

1.考普通話證(語文老師要二級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級乙等以上) 成績無限期保留、全國通用。

一年可以考兩次,上半年是約3月報名,約5月考試。下半年是約9月報名,約12月考試。
2.考心理學以及教育學(對於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習的全面輔導,通常是在下半年10月份舉辦,考試通常在2月底和3月初,不同的省份地區考試時間有變化,單科成績有效期也不同,一般是兩年,兩學考試合格證明有效期一般為三年。(中小學所考的內容相同,幼兒則考學前教育學和兒童發展概論)
3.拿上你的以上三個證(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外加畢業證、身份證、體檢合格證、申請表,就可以去認定了。認定的時候教委會安排說課——也就是「試講+面試」,同時你要選好級別和科目了(就是要選好教小學或初中等等,和數學、語文之類的科目)。
說課30分鍾,分試講15分鍾和面試15分鍾,教案考之前上網下一下模板,就可以了。
說課北京的是在每年4月和10月,通過說課就可以拿到證位。

2幼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筆試考試、面試考試、普通話測試。
教師資格統考考試科目:
幼兒筆試考《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小學筆試考《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中學筆試考《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普通話必須達到二級乙等,一級甲等為最高。
通過考試後,需要在教委規定的時間內去提交個人材料,包含證件原件復印件、理論和面試考試成績合格單、普通話證書原復印件、教師證申請認定表、思想鑒定表、體檢表等相關資料。提交後由教委統一審核批准。

3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

既然決定要和孩子們為伍,那麼就必須要把入門卡拿到手,也就是教師資格證的考取。作為教師想要在工作中創造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熟練的掌握專業的學科知識,而這部份的內容則要考生進行不斷的修練,不管是理論方面的知識還是實際中的操作都將是你做教師必須具備的。

而只有豐富專業知識才可以有效的保證自己整個的教學水平不斷的呈現上升的趨勢。而前面也說了幼教是面對孩子的,所以以對於孩子的心理,也一定要有十分的了解,才可以在工作中幫助孩子及時的解決問題。

幼兒園培訓方面還有哪些需求和建議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一、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特點 「自我接受性」管理是以教師的自我管理為中心,結合園長等他人的管理,引導教師在形成積極的自我發展意識的基礎上發展主體性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自我接受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徵: 1.自我悅納 自我接受性管理最基本的一個要素是教師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欣賞,一個能正確認識自己,能自我欣賞的教師,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它包含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 2.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教師基於原有的自我認識,依據自身認可的管理指標和准則,對自己教育工作所出的認識和判斷。 3.自我管理與他人管理協調一致 自我管理並非是沒有標準的管理,為了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及管理對教育工作的導向作用,園領導的管理是必要的,園長所提出的各種管理要求和標准可以使新教師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二、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能力 1.尋找自身優勢 自我接受性管理是在教師自我悅納、自信成長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自主管理,每位新教師正確認識自己,擁有自信、自尊的態度顯得猶為重要。我們通常認定的優秀教師應具備組織教學活動和教育研究等能力,對此,很多教師覺得自己平淡無奇,缺乏對自己正確定位和認識。那麼如何正確認識自己,進而學會欣賞自己呢? 首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理性認識自己。在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新教師會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或許視覺空間智能突出,教室環境創設豐富優美;或許人際關系智能突出,師生關系、家長關系特別和諧;或許數學邏輯智能突出,做事有條不紊、班級管理井井有條。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並進一步明確對自己管理和發展的方向。 其次,結合他人評價,了解自己的優勢。在與同伴的合作過程中,我們總是會聽到一些評價,特別是新老師,大家的關注總是特別多。比如「這位新老師做事挺認真的」、「這位新老師手還挺巧的」等等。只要仔細留意一下新教師,就便於我們引導他們在他人的評價中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因此,從多方面去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優點是新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基礎。 2.制定管理的計劃 「自我接受性」管理不是盲目的、自由的管理,制定自我管理計劃是新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基石。 首先,根據自身特點制定計劃。新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在哪裡,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影響和制約個人發展的因素存在。在進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尋找到發展的立足點,從而確立發展的方向和領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 其次,要結合外部需求制定計劃。積極了解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以及幼兒園目前的發展規劃,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同時,要確立行動策略。在確立行動策略時,要盡量將目標細化,並多參考有經驗教師的意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動。 3.掌握管理的方法 所有的教師都覺得自己很忙,但是大部分教師似乎每年都在忙差不多的事情,缺乏挑戰,也難以突破和發展。所以新教師首先要學會時間管理,可以依據每段時間內工作重點的不同,進行重點關注和一般關注,據此安排自己的工作。這既節省了時間,又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新教師也要學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工作。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在管理的過程中,新教師還應該經常的進行自我反思,認真的聽取領導、同伴和家長對自己工作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管理計劃,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增強領導的管理服務意識 1.給予自主 一個整天被媽媽抱在懷里的孩子,學會走路肯定要比別人來得晚,只有大膽放手,他才能在跌倒、爬起的過程中成長。對於新教師也一樣,只有給她們充足的自主空間,她們才會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快速成長。在具體實踐中,我們通過「日常工作菜單化」的方式,讓新教師有更多彈性的工作空間,從而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菜單中的內容,新教師可以自定時間、自定形式、自定具體內容來完成,擁有充分自主的權利。這種菜單式的工作方式,對許多工作內容不再做統一的規定,而是提供一個意向,宣傳一種理念,使幼兒園由一個高控制,高結構的管理模式,轉化為鷹架式的,開放式的管理模式。這也給了新教師有了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間,並使她們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要素,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 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是新教師的「自我接受性」管理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在讓新教師了解本園發展目標和宗旨的基礎上,給予教師充分的教學自主權,開設了三個允許:允許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自行研究,設計適合本班教學實際的課程計劃;允許教師建立相對穩定而有單性的,彈性的活動日程,在時間分配上作出彈性的安排;允許教師依據主題活動目標和自己的特長,班級的需要而布置合理的環境。這三個允許讓新教師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更加富有創意的開展工作。 2.給予支點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要實現新教師的自我管理,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需要給教師一個支點,讓教師在自我接受性管理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避免新教師在嘗試自我管理、自主發展時可能出現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通過引導教師建立「自我成長檔案」來為教師搭建支點。該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師自我發展計劃;教師自主研訓記錄;教育信息的獲取記錄;專題研究(課題研究)的開展記錄;教學活動的創意設計思路;教育案例的記錄分析;自我反思、工作小結等等。同時我們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自我成長檔案」的交流活動,使新教師在與同事的共同分析中再一次反思和梳理自身的教育行為;幫助新教師提煉有價值的教育經驗和研究成果,使教師的思辯能力得到發展,並收獲成功的喜悅。 新教師通過建立、整理自己的成長檔案,對於自己的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並能在整理檔案、研究檔案的過程中,主動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梳理,把握自己成長的足跡。 3.搭建舞台 幼兒園要創設各種機會,幫助新教師從取得最初步的、哪怕是一些小小的成功開始,讓她們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以強化其自信心,激發其積極性、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展示、觀摩、評比、交流等活動,讓每位新教師都有成為「第一」的機會,讓新教師體驗到自我管理的成功與樂趣。 同時我們還通過「活動開展申報制」,來鼓勵新教師大膽承擔重要任務,從中得到鍛煉與成長。如在幼兒園「元旦慶祝活動」的設計過程中,一位新教師的方案被選中了。被選中的活動方案設計者會獲得一定的獎勵,擁有充分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任務,園部則根據其需要給予必要的支持。通過大型活動的申報組織,新教師充分實現了的自我管理與他人管理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新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教師自覺管理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應體現以「自我管理為中心,他人管理相結合」的管理特點,引導教師增強「自我接受性」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促進教師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得到專業成長。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㈢ 國培計劃(2012)是什麼意思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2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
教師廳[2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
為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在廣泛調研和績效評估基礎上,現就做好2012年「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以下簡稱「示範性項目」)、「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以下簡稱「中西部項目」)和「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幼師國培」)實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優化培訓課程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貫徹落實教師專業標准。「國培計劃」培訓課程內容應依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和國家相關規定,根據不同類別、層次、崗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和專業發展的需求確定。各地要將師德和教師專業標准解讀等內容列入「國培計劃」培訓課程模塊。
2.提高培訓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地要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國培計劃」課程標准(另文印發),優化課程設置,優選培訓案例,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示範性項目」要根據骨幹教師和培訓者的不同需求,實施主題式培訓,提升骨幹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中西部項目」要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准,針對農村教師在課程改革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針對性培訓,切實把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幼師國培」要根據農村學前教育實際和幼兒園教師需求,設定核心培訓課程模塊,避免課程內容「小學化」傾向,提高培訓實效。
二、做好參訓學員的選派和管理工作,確保培訓成效
3.完善參訓學員選派機制。各地要從本地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出發,進一步細化各項目參訓學員的條件要求,進一步完善學員遴選機制。應採取教師申請、學校推薦、教育行政部門審核的方式選派。要充分考慮學員地域分布的均衡,擴大項目覆蓋范圍,原則上參加過集中培訓項目的教師三年內不再選派參加同類項目。
4.加強參訓學員管理。各地報送的「示範性項目」學員情況、學員報到和學習情況將作為培訓名額分配的重要依據。各地要加強「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學員選派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激勵約束機制,避免出現骨幹教師無法派出等問題。各培訓任務承擔機構要加強學員管理,為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確保學員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各地要充分發揮學員訓後作為「種子」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加強優質資源整合力度,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5.競爭擇優遴選培訓任務承擔機構。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招投標機制,遴選符合「國培計劃」資質條件的高水平院校、教師培訓機構和優質幼兒園、中小學承擔培訓任務,充分發揮省域內外高水平院校的作用。「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集中培訓省外院校所佔比例原則上不少於1/4。教育部認定承擔「示範性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的機構資質,並將在此基礎上建設國家級教師培訓基地。各省要認定承擔「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集中培訓的機構資質,建設教師培訓重點基地。遴選優質幼兒園、中小學,建立「國培計劃」教師實踐基地。加強教師培訓機構能力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6.加強培訓專家團隊和優質課程資源的整合力度。各地要加強教師培訓者隊伍建設,組建高水平專家團隊,完善首席專家制度。首席專家原則上為本單位教師,負責方案設計、統籌指導工作。要優先遴選「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省域外專家原則上不少於1/3,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不少於40%。要加強教師培訓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標准,開發建設新資源,加工利用生成性資源,充分利用「國培計劃」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四、規范項目管理,提高培訓質量
7.規范項目管理。各地要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國培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經費管理辦法(另文印發),制訂具體實施細則,實行精細化管理,加強過程監控,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完善質量評估機制,促進內涵式發展,在培訓規模擴大的情況下,確保培訓質量不斷提高。
8.優化資金配置。各省要進一步優化項目資金配置,「中西部項目」置換脫產研修經費安排55%左右,短期集中培訓安排20%左右,遠程培訓安排25%左右;「幼師國培」短期集中培訓經費安排40%左右,轉崗教師培訓安排30%左右,置換脫產研修安排30%左右。2012年財政部、教育部下達各省預算資金數時,將著重考慮各地「國培計劃」實施績效、省級教師培訓經費投入力度等因素。各省要落實必要工作經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招投標通知應在本通知印發後5天內在「國培計劃」網站(www.gpjh.cn)發布。各省應在6月20日之前完成「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規劃方案研製和招投標工作,並報送教育部、財政部評審。
附件:1.「國培計劃(2012)」—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
2.「國培計劃(2012)」—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
3.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12)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二○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1:
「國培計劃(2012)」——中小學教師
示範性培訓項目
2012年,「示範性項目」採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各省(區、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幼兒園、特殊教育、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和培訓者進行示範性培訓。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作為培訓重要內容之一,推行主題式培訓,開發建設一批優質培訓課程資源,更好地為「中西部項目」、「幼師國培」和各地教師培訓服務。「示範性項目」設置以下子項目:
一、培訓團隊研修
採取集中研修方式對全國3000名從事教師培訓工作的高等學校骨幹教師、教師培訓機構骨幹培訓者、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採取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1.5萬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進行50學時的培訓,提升培訓者培訓教學能力和項目組織實施能力,為「中西部項目」、「幼師國培」以及各地教師培訓的組織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二、免費師范畢業生培訓
對1000名已在中小學任教的免費師范畢業生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幫助新任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總結反思教育教學經驗,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專業發展。
三、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
採取集中培訓方式對全國4000名幼兒園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採取集中與遠程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國5萬名幼兒園骨幹教師進行50學時的培訓,提高骨幹教師的保教能力和培訓能力。推動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內容改革,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師培訓「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四、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
對全國1000名特殊教育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對盲、聾、培智等不同類別的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幹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導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五、緊缺薄弱學科骨幹教師培訓
對全國4000名中小學體育、音樂、美術等緊缺薄弱學科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提高雙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六、中小學骨幹教師研修
對全國10000名中小學學科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研修,採取集中研修和跟蹤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各地培養一批「種子」教師,使他們在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和開展教師培訓中發揮帶頭輻射作用。
七、義務教育骨幹教師遠程培訓
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准,針對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採取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中西部10萬名義務教育學科骨幹教師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幫助教師准確理解和掌握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准,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以及新課標培訓能力。
八、中小學骨幹班主任教師研修
對全國1500名中小學骨幹班主任教師(包括150名骨幹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附件2:
「國培計劃(2012)」——中西部農村
骨幹教師培訓項目
「中西部項目」採取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幹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培訓項目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組織高年級師范生、城鎮教師到農村中小學頂崗實習支教,置換出農村骨幹教師到高水平院校和優質中小學進行為期3個月左右的脫產研修,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為農村學校培養一批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教師培訓中發揮輻射作用的帶頭人,促進教師教育改革。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組織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到高水平院校、教師培訓機構和優質中小學進行為期10-20天的集中培訓,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著力解決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專業能力發展。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遴選具備資質條件的高等學校和遠程教育專業機構,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進行80學時左右的專項培訓,將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教師遠程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二、有關要求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各地要進一步細化參訓學員遴選條件,選派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參訓,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進一步完善研修模式,建議採用「集中研修」+「影子教師」實踐(時間不少於1/3)+「集中研修」模式,採取專家講授、合作研究、參與體驗等多種培訓方式,增強培訓實效。豐富培訓課程內容,強化案例教學,提供更多優質資源,為學員創造自主選學機會。規范「影子教師」實踐環節管理,制訂實施細則,加強「雙導師」指導。完善訓後跟蹤指導機制,鞏固培訓效果。完善師范生頂崗實習支教制度,做好師范生頂崗前培訓,加強支教過程的管理與服務,確保實習支教效果。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各地要做好學員訓前需求調研、訓中跟進調研、訓後實效調研,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要優化課程設置,設定核心培訓課程模塊,強化案例運用,提高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加強觀摩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做好訓後跟蹤指導。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各地要做好教師遠程培訓的「課程資源開發、平台支持服務、骨幹培訓者培訓、專家教學引領、地方培訓者輔導、組織管理體系完善」等關鍵環節的管理工作。要求各任務承擔機構修訂更新課程資源,強化案例教學,提供拓展培訓資源,避免重復培訓;採取專家在線值班、集中輔導答疑、學習簡報編寫等方式加強專家教學;提高地方培訓者輔導工作的實效;採取自動掉線或隨機問題監控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學員學習過程的監管,切實保證大規模遠程培訓落到實處。
(四)各地要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加強規范引導。按照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中西部項目」管理辦法,參照「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制訂「中西部項目」管理細則,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西部項目」課程標准,結合本地農村教師需求,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培訓方式方法創新,整合利用優質培訓資源,加強訓後跟蹤指導,務求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質量全面提升。
附件3:
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12)
「幼師國培」採取短期集中培訓、轉崗教師培訓和置換脫產研修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幼兒園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培訓項目
(一)農村幼兒園教師短期集中培訓。組織農村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到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具備資質條件的教師培訓機構進行10-20天的集中培訓。針對學前教育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以「參與式」培訓為主,重視優質幼兒園觀摩實踐,促進教師更新理念,著力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科學保教能力,促進專業發展。
(二)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培訓。組織農村幼兒園未從事過學前教育工作的轉崗教師和非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具備資質條件的教師培訓機構進行120學時左右的培訓,優先培訓新入職的轉崗教師。項目以院校集中培訓與優質幼兒園實踐為主,可根據需要輔以遠程培訓方式,遠程培訓學時原則上不超過1/3。通過培訓,幫助教師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思想,掌握學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保教能力和水平。
(三)農村幼兒園骨幹教師置換脫產研修。組織高年級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城鎮幼兒園教師到農村幼兒園頂崗實習支教,置換出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到高水平院校、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城市優質幼兒園進行為期3個月左右的脫產研修。項目採取集中研修與「影子教師」實踐(時間不少於1/3)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專業能力和教師培訓能力,為中西部農村培養一批在促進學前教育發展、開展幼兒園教師培訓中發揮輻射帶頭作用的「種子」。
二、有關要求
(一)認真做好項目規劃,優化項目設置。各地要根據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針對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按照「統籌規劃、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做好項目規劃,優化項目設置。培訓重心要進一步下移,原則上縣以下農村幼兒園教師不少於參訓總人數的2/3。要兼顧農村公辦幼兒園(含部門、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
(二)優化培訓課程內容,避免「小學化」傾向。各地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和「幼師國培」課程標准,結合農村幼兒園教師需求,科學設計培訓課程內容,避免「小學化」傾向。要密切聯系農村學前教育實際,避免培訓課程的「城市化」傾向。要優化課程結構,突出培訓重點,設定核心課程模塊,優選典型案例,增加實踐類課程,務求培訓實效。各省要加強對培訓任務承擔機構培訓課程內容的審核力度,將課程內容及授課專家審核作為培訓方案評審和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
(三)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培訓落到實處。各地要按照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幼師國培」項目管理辦法,參照「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制訂「幼師國培」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實施精細化管理。要進一步探索創新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加強優質培訓資源開發建設和整合利用,加強訓後跟蹤指導,確保培訓質量全面提升。

㈣ 怎樣適應社會需求,提升員工培訓,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水平

管理制度的落實和教師地位的提高以及教師待遇的不忽悠。

㈤ 教師證好考嗎

世界正在改變

前幾天看到一個專訪視頻,主持人和幾個女藝人聊天,聊到工作時,她們說最擔心的事居然是怕自己會失業!影視行業變化太快了,好多人已經接不到戲了,都出來做直播做微商了。這我想起了共享單車,很多人感慨,前兩年最火的項目,這么快就死了。互聯網的時代,一切都變化地太快,快到很多人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已經被打倒在地。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運轉,而另外一些人,起床時才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今年6月25日,英國牛津事務研究所發布研究報告:2030年,也就是12年以後,全球將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慧失業!

機器人將取代2000萬的工作崗位。

㈥ 農村幼兒園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需求有哪些

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西部農村幼兒教師,本人深刻地體會到由於農村文化落後、信息閉塞、圖書資料較少,農村幼兒教師很難通過業余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普遍不高。尤其是在西部,這種現象更為嚴重。當然,很多人也曾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養進行過多角度的探討,如政府扶持力度、後備人才培養、教師待遇提高等等。但本人認為後備人才培養、提高教師待遇等等都是一些長期的政策,要顯示出效果還有一個周期性的過程。而在職培訓卻可以是一個雙贏的辦法,能夠兼顧長期和短期效應。通過在職培訓,老教師可以在短期內學習到先進的教學方法並結合自己的豐富經驗實施到教學經驗中去,進而傳承給下一代青年教師。因此接下來,本人將從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養較低的原因談起試圖從在職培訓的角度探討一下如何提高西部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一.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養偏低的原因
1.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大多學歷低,專業培訓少。
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大多是初高中畢業生,也有一些非幼兒教育的中專生和下崗的中小學教師,甚至有托關系進園的小學畢業生。幼兒教育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素質有很多,如普通話、彈、唱、跳、畫、手工製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技巧。由於所受專業培訓較少甚至沒有,現在園農村教師基本不能具有這些素質。
2.大多西部農村幼兒教師未受過專業理論教育,往往出現情緒化教學。
西部農村幼兒教師未受過專業理論教育,不了解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沒有養成教育幼兒的意識,更沒有有針對性的育兒方法。因此,他們大都也不具備基本的育兒素質,無法關愛幼兒,不會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幼兒,易出現過分溺愛、偏愛和體罰幼兒的現象。
3.西部農村幼兒教師沒有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
西部文化落後保守,對兒童的評價依舊以其在考試中的表現為標准。這一觀念被運用到幼兒園,幼兒教師模仿中小學教育,把對幼兒的教育內容定在讀書寫字上,形成嚴重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且有些老師不會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參與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這使得被教育的幼兒素質得不到很好地提高。
4.西部農村文化落後保守,不重視幼兒教育,經濟落後,缺乏資金投入。
西部農村文化相當落後,沒有正確認識到幼兒教育在正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的重要的作用。再者,西部經濟落後的事實決定了有而教育資金的缺乏。而幼兒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國家給予少量財政扶助。資金的缺乏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師資隊伍的質量。許多農村幼兒教育機構由村組負責,由於經費短缺,無力支撐聘請幼事畢業生,只能用一些初高總畢業生或下崗中小學教師。再者,由於幼兒教師待遇微薄,稍有些育兒經驗的幼兒教師又無法忍受經濟壓力而紛紛跳槽,致使幼兒師資隊伍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師資水平難以提升。
二.在職培訓的意義及問題
1.由於上述原因,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西部大開發的進展,農民幼兒教育意識有所增強,進幾年在職教師培訓工作陸續進行,但是效果欠佳。因為資金不足,培訓次數有限,影響不大。再者,幼兒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心理壓力大,不重視在職培訓,只是表面應付,處於被動狀態。培訓的盲目性致使培訓效果甚微。幼兒教師培訓沒有根據農村幼兒教育的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而是由城鎮幼兒園的骨幹教師示範,農村幼兒教師觀摩,致使他們學而無用,不切實際。還有就是農村幼兒教師本身的問題,他們文化水平低,難以接受在職培訓的理論知識內容。
2.在職培訓的意義
教師只有通過持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在專業生涯中立於不敗之地。在職進修於研究室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教師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實施嚴格的教室准入制度,使得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從教師隊伍「入口」嚴把質量關,保證教師的專業水準,優化教師隊伍,同時也提升了幼兒教師的職業聲望和社會地位。我國農村、民辦幼兒教師的培訓、進修一直保障不足,機會匱乏,經費更無處落實,致使這些教師的培訓、進修基本上處於無規劃、無保障狀態,不僅嚴重影響了幼兒教師參與進修的積極性,也嚴重阻礙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提升。因此,我國很有必要在學前教育立法或教師隊伍建設立法中對幼兒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做出明確規定,為其專業成長提供剛性保障。
3.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課程內容是整個培訓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目前幼兒教師在職培訓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內容針對性不強。幼兒教師培訓內容應符合幼兒教師的教學特點,滿足幼兒教師的內在需求。然而現實中,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大多數情況下幼兒教師的培訓是與中小學教師一起進行,培訓內容側重於中小學教師與幼兒教師教學實際聯系不大,甚至沒有任何聯系,幼兒教師希望在培訓中解決的難題根本找不到答案,這種培訓對於幼兒教師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培訓。而在專門為幼兒教師組織的培訓中,脫離農村幼兒教師生活實際的培訓內容也比比皆是,結果使他們「穿著舊鞋走新路」或者「剛學人家三分像,人家又有新花樣」。因此,培訓內容應符合農村的特殊條件才能使幼兒教師學以致用,同時,培訓課程的開發者也應因地制宜篩選培訓內容,提高培訓效果。
(2)課程傳統形式單一
調查顯示,現有的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中,灌輸式的、注重理論講解的集中授課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授課方式不能滿足現代幼兒教師的發展需求,幼兒教育獨具的特色賦予幼兒教師不同於其他階段教師的學習特點。因此,對於幼兒教師的授課,特別是農村幼兒教師,應選擇符合他們學習特點的方式。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大多數農村幼兒教師年齡偏大,教齡偏長,他們具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生活經歷,在這種情況下,經驗交流,示範觀摩應該成為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主要形式。
三.如何搞好在職培訓
1.營造寬松、民主的培訓氛圍
寬松、民主的培訓氛圍是人力資源利用,組織教師自我教育、自我培訓的前提條件。在輕松的培訓氛圍中,教師可以敞開胸懷地施展才能,沒有顧忌地發表他們的意見,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研討,達到較好的培訓效果。寬松、民主氛圍的創設需要真心賞識每一位教師。賞識不僅可以調動每一位教師接受培訓的內在動機,而且可以形成共同協作、相互學習的民主平等的、和諧健康的培訓環境,從而激發教師的潛能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素質。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參與培訓的領導要知人善用,並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這種氛圍的存在;培訓中的老教師要關注年輕教師的成長,形成取長補短、平等互學的學習風氣;最後,引導年輕教師之間相互賞識,提倡公平競爭。
2.調查教師需求,構建課程內容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於在職培訓課程及內容的建構,努力貫徹著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提倡教師參與培訓內容和課程的確定,並將在教學實踐中幼兒教師非常關心和感興趣的、專業性強、應用價值高的經驗提升到理論高度加以認識,使教師能用所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自覺指導教育實踐,貫徹專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活動相結合的思想,從而增強課程的吸引力。通過對教師的培訓需求調查,我們發現農村幼兒教師最希望得到的課程內容是幼教專業知識,但不同年齡、學歷、職稱等教師對課程內容的需求不同。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及教師培訓機構應根據教師的需求,努力滿足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需求。
3.優化在職培訓體制,提高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效率
與前兩項措施相比較,優化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這一做法是最直接的、最易見效的。前兩項措施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要求,在程序上也更嚴謹和繁雜。而在職培訓掌控在幼兒園本身手中,具有自主靈活易變通等特點。在職培訓應著重培養園骨幹教師,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教師,最終達到提高全園教師師資水平的目的。由於經費不足,更應合理充分利用,使每一分前都用得值。每個幼兒園可著重培養一到三個骨幹教師,通過組織理論課程培訓、實踐課堂觀摩、城鎮骨幹教師下鄉考察指導等方式,加強他們幼兒教育基本理論知識和育兒素質的培養,提高他們實際教學和課程設置的能力,學會根據幼兒成長需要和本園條件特點,因地制宜地策劃具體育兒方案。然後帶動不同層次文化水平的教師,根據各個教師具體的不同水平,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並以分層待遇的教師管理制刺激教師求知上進的慾望,以達到他們各子所能達到的專業素質水平。從而提高幼兒教師整體師資水平。

㈦ 教師資格證考試要准備多長時間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抄准襲備時間,這個一般因人而異,學霸類型考前半個月開始備考,也能順利通過,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稍微薄弱的一般要准備2-3個月的時間來備考。根據大數據的統計調查,大部分考生的備考時間都在1-2個月。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和幼兒學段有兩個科目,中學考三個科目,綜合素質科目相對是比較簡單的科目,考點也比較固定,備考的重點應該花在科目二和科目三上。

(7)幼兒教師培訓需求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考試注意事項如下:

1、考試時間

筆試考試:考生應在開考前20分鍾到達考場;考生遲到15分鍾後不準進入考點參加當次科目考試;考生考試結束前30分鍾內方可離開考場;考生交卷出場後不得再進場續考。

面試考試:考生必須按照準考證上標明的時間參加考試,並按規定時間進入候考室,在截止進入候考室時間15分鍾之後遲到的考生,禁止進入候考室,面試成績按缺考處置。

2、參加考試需要攜帶的證件

考生參加考試必須持本人准考證和身份證,缺一不得參加考試。

㈧ 幼兒教師專業問題和培訓需求是什麼

1.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態度及已有的培訓經驗 當問及「您認為接受繼續教育是否重要」和「您認為接受繼續教育是否迫切」時,絕大多數教師(92%)認為接受繼續教育非常重要,大部分教師(70%)認為當前迫切需要接受繼續教育。 對幼兒園教師已有的培訓經歷進行調查發現,在接受本次「國培」前,約有三分之一的教師(32%)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約有三分之二的教師(62%)沒有參加過省級以上的培訓。這些教師參加過的培訓級別以縣級為主。 當前,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兩種重要途徑。調查發現,園本培訓採用的首要方式為團隊研討(54%),其次為個人自修(36%)和專題講座(20%)。園本教研的內容主要是教育觀念(76%)和課程開發(60%),其次為教育評價(48%)和教學策略(40%)。 2.幼兒園教師的素質結構期望與現狀 調查發現,60%的教師認為教師的素質突出表現在職業道德方面,其次為創新能力(14%)、教學水平(12%)和終身學習能力(12%),僅有2%的教師認為科研能力也比較重要。調查表明,廣大幼兒園教師認為專業理念與師德是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這與《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基本理念中的「師德為先」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知識現狀所作的調查表明,幼兒園教師目前最為欠缺的知識是現代教育技術和有關課程整合應用的知識(50%),其次是教師專業發展知識(36%),再次是教學專業知識(34%)、兒童發展知識(22%)和通識性人文知識(14%)。

㈨ 幼兒園為什麼要以研促培,以賽促培來提升年輕教師專業能力

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整合相關項目和資源,採取符合信息技術特點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國1000多萬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新一輪提升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以評促學,激發教師持續學習動力;建立教師主動應用機制,推動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取得新突破。」 [1]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簡稱「提升工程」)是在標准引領下,「培訓-測評-應用」系統化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簡稱「提升培訓」)是提升工程的總體目標和任務之一。掌握培訓需求,研製培訓方案,是組織實施提升培訓的基礎性工作,下面對此進行重點討論。
一、培訓需求
(一)調研形式、對象與內容
筆者採用問卷調查、座談訪談和文獻分析等形式開展專項調研。面向2013年「國培計劃」項目的參訓學員發放調查問卷,收回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84份。組織召開座談會,參加人員來自高校、中小學和師訓、電教、科研、教研機構,包括教育技術專家、學科教學專家、培訓者、教研員和骨幹教師;一線的與會人員以農村為主,兼顧城市學校。在問卷調查和座談的同時,進行了個別訪談。專項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情況、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情況和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的困難及迫切需求等。
(二)調研結果與培訓需求
1.調研結果分析
(1)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開展情況。自2005年起,通過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等,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中,一半以上參加了相關項目培訓。其中,近三年來參加信息技術應用(或含有信息技術應用)學習和培訓的次數,「5次左右」佔1.65%,「3次左右」佔13.02%,「1次左右」佔33.47%,「幾乎沒有」51.86%。結果說明,五成的教師近三年沒有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存在少數教師重復培訓情況。
(2)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情況。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應用信息技術。①普遍重視信息技術應用。超過90%的教師認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十分重要」和「比較重要」。②部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備課。超過25%的教師經常進行電子備課,近70%的教師經常使用搜索引擎和各類型網站來獲取教育資源。③多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上課。35%以上的教師經常採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④部分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應用實踐。「經常」開展的佔5%,「偶爾」開展的教師佔55%。⑤一半以上教師需要支持條件的保障。認為「缺少信息化教學硬體設施」的佔55%,「缺少信息化教學軟體(平台和資源)」的佔61%。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調查表明,當前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不夠強、水平不夠高。①信息技術應用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70%的教師認為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時,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缺少信息技術應用知識和技能。②技術工具使用層次較低。多數教師經常使用office常規軟體,不經常使用音視頻和動畫編輯軟體、互動式電子白板等;需要各類信息技術應用培訓的達到55%。③教學資源製作技能薄弱。能自己製作上課過程中使用的教學資源(視頻、圖片、動畫、課件等)只佔40%,從未製作過教學課件的超過10%;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指導的超過40%。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較低。「不了解」內涵的超過四成;需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案例及相關指導的超過60%。⑤缺乏應用信息技術變革教學方式、整合教學資源、創設教學環境的意識與能力。
2.培訓需求
(1)培訓內容。「信息技術應用理論知識」佔13%,「計算機及網路基本操作技能」佔29%,「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法及課件製作」佔59%,「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模式方法培訓」佔36%。結果說明,教師對培訓內容的需求以方法技能為重點。座談訪談中,對話者要求根據教師實際能力水平,分層培訓,逐級提升。
(2)培訓方式。「高層次專家講座」佔22%,「一線教師主講的教學應用指導」佔46%,「基於案例的互動式培訓」佔45%,「與教研活動相結合的分散式培訓」佔27%,「其他」佔2%。結果說明,教師對培訓方式的需求以應用指導、案例教學和研訓結合為主要形式,突出實踐性、互動式。座談訪談中,對話者要求採取混合式培訓模式。
(3)培訓資源。問卷中,有61%的教師認為「缺少信息化教學軟體(平台和資源)」,有64%的教師迫切需要「可供下載的教學資源包」,有61% 的教師迫切需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案例及相關指導」。座談訪談中,對話者迫切需要個性化學習資源和大量的典型案例,且網路資源能夠支持移動學習。
(4)培訓保障。對「從日常教學出發迫切需要的支持(多選題)」,有41%的教師迫切需要「信息化硬體配置(如電腦等)」,有42%的教師迫切需要「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座談訪談中,對話者強烈要求落實對教育部門特別是校(園)長的考評,確保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應用的基本條件。
二、方案設計
提升培訓方案設計有兩個基本依據:一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體系,即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培訓課程標准和能力測評指南等;二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需求。下面從四個方面討論方案設計的主要問題。
(一)設計理念
堅持「統籌規劃、按需施訓、應用為本、測評驅動、底部攻堅」[3],按照教師需求實施全員培訓,推行符合信息技術特點的培訓新模式,遴選一線教師滿意的培訓資源,[4]全員培訓與專項培訓相結合,做好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有機銜接,骨幹隊伍先行,分級負責實施。專項培訓突出骨幹、省培引領,全員培訓傾斜農村、以校為本。
(二)項目設置
按照《意見》要求,省級重點加強中小學校長、專兼職培訓者和教研員等骨幹隊伍以及農村教師的培訓;市縣通過專項培訓和專題教研,組織開展區域性教師全員培訓;中小學幼兒園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作為校本研修的重要內容,將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促進學用結合。

閱讀全文

與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