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教師傳統培訓

教師傳統培訓

發布時間:2021-02-22 23:01:20

Ⅰ 如何做好教師培訓工作

1、要大膽創新,寓教於樂。

作為一線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自己。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學習教學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2、注重人文關懷,更新教育觀念。

堅持以人為本,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在工作中我們要始終把廣大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關愛學生,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著力解決好關系他們切實利益的具體問題。改變工作理念,服務當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轉變觀念,樹立一種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踏實做事,多做好事多辦實事,樹立起「學生發展無小事」的思想。正確引導充分尊重,關愛學生。「以人為本」要體現在課堂上,就是要求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課堂,摒棄傳統觀點,懂得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個體。教師還應放棄傳統的「師道尊嚴」,應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3、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做到為人師表。

教育發展,德育先行。學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學生的心裡特徵。教書育人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他們最終要走向社會,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們要加強知識中滲透德育,要努力成為教學與德育並舉的多功能型教師。提高工作能力。提高自律能力。 提高自律能力,進一步樹立為人師表的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而且代表著黨的形象。我們一定要珍惜黨的政治聲譽,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Ⅱ 教師需要「培訓什麼」和「怎樣培訓」都重要

隨著文明的突進、科學文化發展的日新月異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知識,豐富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訴求,已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基層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於是,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就熱熱鬧鬧的開展起來了,省市級四年一輪的教師培訓、不同層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培訓、通識培訓、新課程培訓、新教材培訓、校本培訓等等;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形式的短訓班也搞得熱火朝天。然而,這樣的培訓效果如何?大多都是不盡人意。正像一些教師所說的:「這樣的培訓參加不參加一個樣--耗時、費力,而收效甚微!」我們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理論和技術、輕知識和能力的培訓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應該包括文化素養、能力素養、理論素養和教育技術素養,雖然這四者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我們認為,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其次才是理論素養和教育技術素養,因為,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是一個教師開展高質量教育教學活動所必備的基礎素質和基本修養,它最能體現出教師文化學養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科研活動的科學性和創造性的高低,這是一個教師之所以為「師」的根本,離開了這一前提,即便是教師掌握了如何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純熟的教育技術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彰顯不出其任何的意義。而我們大多的培訓的內容是什麼呢?請看,在各種形式的培訓中,教師所發的培訓教材就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諸如《走進新課程》《新課程標准》《××學科學習論》《××學科教學設計論》《中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等等,而現代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方面內容的書,幾乎一點也沒有涉足。而且無論培訓任何學科,大都是這樣千篇一律的內容。培訓者認為,教師只要經過這樣的培訓,更新了觀念,初步掌握了現代信息技術,回到學校,就可以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的能力和品位,在課堂教學中就能「海闊憑魚躍」了。而事實到底怎樣?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沒有得到明顯提升,課堂教學中除了藉助一些新理念、新技術,玩一些「花拳綉腿」、演一些「鬧劇」,會製作一些簡單的課件以刺激學生的眼球之外,再也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試問:這樣脫離教師專業實際的培訓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認為,教師的培訓應該結合教師的實際,加強針對性,講究其功效性;絕對不能閉門造車、盲人摸象、無的放矢,搞形式、走過場。就教師的現實情況而言,問題最突出的是,知識的陳舊和知識的斷層、專業能力的嚴重滯後。現今在一線教學的教師,除了少部分新畢業的大學生外,絕大多數是走出大學十年至三十年的中老年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是學校的骨幹。因為長時間在學校繁重地工作,沒有時間進行業務進修和知識的更新,所以,文化專業水平大多滯留於大學畢業時的狀況,對現代的新的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等所知不多,對本學科的演變、發展狀況和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大量新的文化信息掌握甚少,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嚴重陳舊、落後,新知識出現嚴重的斷層,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對著思維靈活、文化知識前衛的學生,往往顯得手忙腳亂、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無以應對,甚至,少不小心,還鬧出一些笑話來。筆者聽說這樣的事舉不勝舉。「老師,您如何看待余秋雨的散文熱?」,「你不是說周作人是個『漢奸文人』嗎,為什麼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散文選》中對他的散文贊賞有加,而卻沒有說他是個『漢奸文人』?」,「我國『新生代』作家有哪些特徵,為什麼叫『新生代』?」,「荒誕派的作家都很荒唐嗎?」,「『情商』和『智商』怎麼區分?」,「『天體化學』和『海洋化學』是兩門完全不同的學科嗎?」面對學生提出的這些有趣而頗有挑戰性的質疑,即使是有名望的教師,因為在這方面缺乏必要的積淀,所以,往往是滿面尷尬、無言以對,要麼胡亂應付、含糊其辭,要麼「王顧左右而言他」。無怪乎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喟然長嘆:「現在的學生是越來越難教了!」現代專業知識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雖然說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受制於教師的專業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等因素,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專業能力的核心應該是文化知識的承載量和文化能力。一個教師即便是掌握了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如果沒有豐富的文化素養和現代專業文化知識做強有力的支撐,將很難開展高質量的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筆者認為,這不是學生難教,而是教師的知識太陳舊,由此帶來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嚴重滯後。由此可見,專業知識的更新,專業能力的提高,已成為教師培訓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重要任務。
我們認為,在教師的專業知識更新和專業能力的提高方面,應該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的培訓:⑴ 要讓教師在一個較廣闊的學科文化背景上全面地了解本學科近期發展的狀況、發展方向和主要存在的問題;⑵ 學習並掌握本學科一些主要的較前沿的研究成果,認真研讀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著作(作品);⑶ 在本專業領域內,圍繞當前一些前沿性的問題和焦點問題,開展一些實效性的專題研究和課題研究,力爭出一部分研究成果;⑷ 著重更新本學科中一些過時、陳舊的觀點、理念和知識;⑸ 對本學科傳統的經典理論繼續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豐富專業理論和文化素養;⑹ 對相關學科發展狀況、前沿性的問題和最新研究成果要作適當的了解。在培訓形式上,應該靈活多樣,講究實效:堅持集中培訓和自主分散學習相結合,學習知識和理論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對教師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效要進行跟蹤評估和檢查驗收,而且,要常抓不懈。只有這樣,師訓工作才能做到「訓」而科學,「訓」而有實效。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視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因為這也是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和專業成長所必備的素養。在師訓工作中,我們提倡掌握現代理論和信息技術、更新文化知識和提高專業能力應並舉,而以更新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為主,只有這樣,才是師訓工作的科學發展之路。

Ⅲ 教師崗位培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講授法:屬於傳統模式的培訓方式,指培訓師通過語言表達,系統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期望這些受訓者能記住其中的重要觀念與特定知識。

●工作輪換法: 這是一種在職培訓的方法,指讓受訓者在預定的時期內變換工作崗位,使其獲得不同崗位的工作經驗,一般主要用於新進員工。現在很多企業採用工作輪換則是為培養新進入企業的年輕管理人員或有管理潛力的未來的管理人員。

●工作指導法或教練/實習法 這種方法是由一位有經驗的技術能手或直接主管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對受訓者進行培訓,如果是單個的一對一的現場個別培訓則稱為我們企業常用的師帶徒培訓。負責指導的教練的任務是教給受訓者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建議,並對受訓者進行鼓勵。這種方法並一定要有詳細、完整的教學計劃,但應注意培訓的要點:第一,關鍵工作環節的要求;第二,做好工作的原則和技巧;第三,須避免、防止的問題和錯誤。這種方法應用廣泛,可用於基層生產工人。
【要求】 培訓前要准備好所有的用具,擱置整齊;讓每個受訓者都能看清示範物;教練一邊示範操作一邊講解動作或操作要領。示範完畢,讓每個受訓者反復模仿實習;對每個受訓者的試做給予立即的反饋。
●研討法:按照費用與操作的復雜程序又可分成一般研討會與小組討論兩種方式。研討會多以專題演講為主,中途或會後允許學員與演講者進行交流溝通,一般費用較高。而小組討論法則費用較低。 研討法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能力,培養意識,交流信息,產生新知。比較適宜於管理人員的訓練或用於解決某些有一定難度的管理問題。 【要求】 每次討論要建立明確的目標,並讓每一位參與者了解這些目標;要使受訓人員對討論的問題發生內在的興趣,並啟發他們積極思考;

●視聽技術法: 就是利用現代視聽技術(如投影儀、錄像、電視、電影、電腦等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

●案例研究法:指為參加培訓的學員提供員工或組織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的書面描述,讓學員分析和評價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的培訓方法。 案例研究法為美國哈佛管理學院所推出,目前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的是訓練他們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緊急狀況下處理各類事件。

●角色扮演法: 指在一個模擬的工作環境中,指定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藉助角色的演練來理解角色的內容,模擬性地處理工作事務,從而提高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訓練態度儀容和言談舉止等人際關系技能。比如詢問、電話應對、銷售技術、業務會談等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提高。適用於新員工、崗位輪換和職位晉升的員工,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快適應新崗位和新環境。

●企業內部電腦網路培訓法: 這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培訓方式,主要是指企業通過內部網,將文字、圖片及影音文件等培訓資料放在網上,形成一個網上資料館,網上課堂供員工進行課程的學習。這種方式由於具有信息量大,新知識、新觀念傳遞優勢明顯,更適合成人學習。因此,特別為實力雄厚的企業所青睞,也是培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Ⅳ 最近老是聽到促動課,和傳統的培訓課有什麼不同

傳統教育指的是我來國至今推行的源應試教育,應試教育以考試成績衡量教育結果,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學校、教師、家長、只注重書本知識教育而忽略對學生的全面素質能力教育;學生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讀書,讀書,考高分上,很少得到思想精神、意志品質、才智潛能開發和動手能力、創新力、洞察力、意志力、溝通力、控制力、執行力、決策力、影響力、領導力等綜合素質的學習、培養。不利於青少年一代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不利於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更不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需要。

需要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是:需要教育引進的國際成功素質教育模式和素質教育方法、素質教育課程,著重培養的是人的綜合素質,以樹立人的價值觀,打造人的創新力、洞察力、意志力、溝通力、控制力、執行力、決策力、影響力、領導力,提高人的綜合能力。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Ⅳ 教師在課堂上怎樣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國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底蘊,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如喜氣洋洋過春節、張燈結綵過元宵、懷鄉祭祖過清明、紀念屈原過端午等各種節慶紀念活動。每個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動,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的凈街、錦雞源廟會、紀念文天祥誕辰節、鄉村皮影戲、民間剪紙;粵港地區的舞獅、舞龍燈、逛花市;關中耍社火,陝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節、跳虎等等,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資源。

在今天對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傳統民俗文化教育,對營造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俗文化傳承發展中要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新理念。

要把優秀的民俗文化與促進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機結合起來,與地方經濟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在傳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時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的發展。

二、建立隊伍。

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俗文化的專業工作隊伍,在加強配備、合理使用、精心培養上下功夫,使其成為民俗文化發掘的行家裡手。

三、鞏固陣地。

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當地文化場館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對幹部群眾進行民俗文化教育,開展民俗文化技能傳承培訓,對民俗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通過褒揚新風尚,鞭撻假、丑、惡。

四、發展經濟。

當今社會,文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最高層次競爭力的戰略資源,要提升地區的品位,提高當地發展的競爭力,必須要在發掘文化資源,發揮文化影響力上下功夫。通過創意因子,把發展文化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的突破口。比如說香包,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現在則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品,寓意也拓展為給小孩祈福、給老人祝壽、替男女傳情等,可以按不同對象、不同節令、不同場合製作出不同的香包。這都是為了適應市場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Ⅵ 教師工作坊和傳統培訓有什麼不同

教師工作坊和傳統培訓的不同之處為:

傳統培訓,教師之間可以面對面的交流教學經驗和版學習心得體會。感權覺更真實、更親切。其次,是傳統的培訓限制了教師的學習地點,時間,很多約束條件導致不能參加培訓。教師間的資源共享受限制,信息少。

然而,教師工作坊培訓,時代性比較強、新穎,需要老師能夠掌握電腦和網路平台的使用。學習時間和地點很靈活,信息量大,可以根據視頻內容反復學習和研究,自主性很強,學習不受限制。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隨時可以進行,資源共享量大。為教師間的成長提供了機會。

Ⅶ 教師業務培訓有哪些

一:教師培訓內容

教師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根據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專長創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傳統的課堂灌輸式傳授知識的陳舊方法入手,採用教師培訓與攻克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難點相結合的培訓內容。以此謀求各校素質教育的辦學特色,並建設起一支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質,健全人格,具有扎實科學文化基礎,創造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強的有特色的師資隊伍。

二:校本培訓有五種類型:

一是學校教育理念、教育技術的培訓;

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訓;

三是區域民俗文化、歷史遺產的培訓;

四是學科事業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

五是優秀教學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訓。

三:培訓課程建構有五大模塊:

(1)現代教學理論,教育思想、職業道德修養

(2)現代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名家教學風格

(3)教師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能力

(4)現代教育技術

(5)學科最新的基本理論及教改信息

四:拓展資料: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由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全面實施,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 「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

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主要包括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班主任教師培訓,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等示範性項目,為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培養骨幹,作出示範,並開發和提供一批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為「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和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主要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同時,引導地方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培訓計劃主要包括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 2010年起實施的高校一共有9所,即2+7高校。2指兩所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廣州大學,7指七所師范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

五 具體請參考網路: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

Ⅷ 教師培訓指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教師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根據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專長創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傳統的課堂灌輸式傳授知識的陳舊方法入手,採用教師培訓與攻克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難點相結合的培訓內容。

以此謀求各校素質教育的辦學特色,並建設起一支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質,健全人格,具有扎實科學文化基礎,創造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強的有特色的師資隊伍。

校本培訓有五種類型:

一是學校教育理念、教育技術的培訓;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訓;三是區域民俗文化、歷史遺產的培訓;四是學科事業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五是優秀教學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訓。

培訓課程建構有五大模塊:

(1)現代教學理論,教育思想、職業道德修養

(2)現代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名家教學風格

(3)教師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能力

(4)現代教育技術

(5)學科最新的基本理論及教改信息。

(8)教師傳統培訓擴展閱讀:

教師培訓主要的方式是採取理論研究與跟崗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理論研究主要採取專家專題教授、學員交流研討、輔導教師集中點評、特色學校實地考察等的形式。專題講授主要是由專家、教授及「一線」知名校長承擔。

教師教育是對教師培養和培訓的統稱,就是在終身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師實施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研修等連續的、可發展的、一體化的教育過程。

從概念的涵義上講,「教師教育」可以作兩種解釋:一是「對教師進行教育」,二是「關於教師的教育」。前者主要是指教師的職後培訓或教師繼續教育,後者包括教師的職後培訓和職前培養。

根據教育內容和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確定教育的形式和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使教師真正能夠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進而促進教師的理性行動。從國內外的教師教育已經取得的經驗和教訓來看,反思性的教師教育可以採取以下多種形式。

(1)專題講座。即通過集體講座方式,讓受教教師掌握一定的知識,如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等。本體性知識,主要是了解學科的前沿和進展,知識的拓寬與應用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等,通過這些方面知識的了解來獲得學科的最新知識。

條件性知識,主要是使受教教師掌握有關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法規、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育思想和觀念等方面的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實踐性知識,主要以教師的教育經驗升華為主,包括教育實踐的基本技術與方法、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研以及操作性實踐和指導等。

(2)專題研討。針對中小學教學中某個方面的問題而展開,目的是提高教師對這方面問題的認識和處理能力,如「差生轉化方法探討」,「教材新內容教學研究」等。

這種專題研討可讓指導教師先陳述問題,以及有關此類問題的信息綜合,然後讓受教教師展開討論。它側重於施教教師和受教教師之間在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是一種集體提高的教育方式。

(3)問題研修。問題研修是受教教師個體通過自己對問題的研究與思考,來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受教教師在面對一個實際的教育問題時,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有關信息,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種教育形式既可以在教育機構中進行,也可以在中小學實際教育情境中進行。問題研修應提出書面研究報告。

(4)觀摩實踐。觀摩是受教教師對其他優秀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與,在觀摩的過程中獲得啟發,有所收獲,提升自己的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觀摩在形式上可以分為錄像觀摩和現場觀摩。

實踐是受教教師自己參與教育實踐,以自己在教育中獲得的知識、理論,通過反思來檢驗、修正自己的教育實踐。作為教師教育形式的教育實踐,教育機構應當提供適應性指導,或施教教師在旁聽課,或請優秀教師在旁聽課,發現問題,加以改進。

(5)教育調查。影響教育問題解決的因素非常復雜。開展教育調查,就是通過實證收集有關問題的資料,把握影響某個問題的主要因素,並在調查過程中,形成教師的理性思維能力。教育調查的問題可以是學校層面的,可以是班級層面的,也可以是某個特定的教育對象。

(6)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基於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需要,與教育機構的施教教師、專家或其他教師共同合作,進行系統的研究。

它要求施教教師(行動者)參與研究,專業研究者(指導教師或專家)參與教育實踐通過多方合作,共同形成改進教育現狀的計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

在教師教育中引入行動研究,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現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且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改進研究技巧,強化專業精神,是個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Ⅸ 教師培訓:需要培訓什麼樣的內容

隨著教師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培、市培、區培以及校本培訓的次數、人數不斷增多,一種「厭培」現象隨之產生,表現出教師缺乏參加培訓的內驅力,不想、不願、不樂於參加培訓,甚至逃避培訓。反思其現象的背後,我們認為,現在的教師培訓存在培訓課程理想化,「好聽不中用」;培訓師資學術化,「能上天下不了地」;培訓形式單一化,調動不起參訓者的學習主動性;培訓反饋延時化,起不到評價促進質量提高的作用。怎樣使教師培訓更具魅力與實效?為此,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在業已開展的「教師行動研修」的基礎上,實施「研訓合一」,尊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和成人學習的心理規律,豐富研訓課程,精選研訓師資,創新研訓方式,活用反饋機制,開展「澆根式改善型」的教師研訓新模式。
「三貼近」:重培訓願景的指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平台在課堂,主要方式是上課,所以,他們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在於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適切融合。教師培訓,只有貼近學校,才能突出「以校為本」的問題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現實性;只有貼近課堂,才能凸現「以教為本」的專業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只有貼近教師心靈,才能彰顯「以師為本」的發展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發展性。
「三為主」:重培訓課程的選擇。在培訓課程的選擇上,要充分理解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和真實需求,就必須很好地貫徹「三為主」的思想。即:構建以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智慧為主的「創造型」課程;二是深化以提高教學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的「體驗型」課程;提倡以讀書反思、課題研究、經驗提煉為主的「反思型」課程。
「三結合」:重培訓方式的創新。從「問題+課例」的基本培訓方式出發,靈活運用任務驅動式、課例研討式、協作互動式、課題引領式、展示輻射式等多種培訓方式,很好地實現了「三個結合」。即「圈養」、集中培養與「放養」、自主發展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關注個性發展與追求階段發展相結合。從而,使每一位參培教師都能在解決「真問題」中得到「真發展」。

閱讀全文

與教師傳統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