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計劃

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1-02-21 06:08:36

㈠ 求小學體育特長生培養計劃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充分開發和激活人體自身的各種潛能,使之成為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核心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同時發展個性特長,依據學生的條件、興趣及潛力培養的一技之長,可能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學校重視發揮學生的專長,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廣闊空間,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本著出合格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標,結合學生實際,依據學校總體工作規劃,強化素質教育,認真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推進,發展特長」之精神,堅持普及基礎上的提高,提高指導下的普及的原則,抓好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管理,特製定素質教育框架內的(初中、高中)體育、藝術特長生培養計劃: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校本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

二 總體目標:

以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人的基本素質培養,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努力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創造、學會生存。學校圍繞「一切為了學生明天」的辦學理念,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特長,訓練能力,發展個性。創辦「德育特色」名校,培育「規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的「四有」人才。突出校本教學特色。在初中貫徹「體育、藝術2+1工程」。在高中組織課外文體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對學生進行審美觀點、審美情趣、審美能力以及藝術鑒賞、藝術表演和美的創造能力的培育,提高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加強特長生管理與建設,為高一級院校輸送合格人才。

具體目標如下:(體育、藝術兩部分)

1、身心素質目標

① 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全校《國家體育鍛煉標准》達標率達96%以上,體育合格率達100%。

② 有良好的健身意識,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一項以上的體育愛好。

③ 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較強的自我教育和調控能力,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對待生活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能有效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勇於承擔責任,具有關愛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和能力。

④ 認真貫徹兩個條例,按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堅持兩課、兩操、兩活動制度,強化體育建設。要研究如何在各項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信、勇敢、堅強的心理品質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充分利用「傳統項目」和「辦校體隊」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⑤ 加強群體活動,提高體育競技水平。建設校運動隊,早是轉變大賽借運動員局面,在今後幾年內成為林區中學體育強隊。

⑥ 嘗試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為名牌院校選送優秀體育人才。

⑦ 加強體育類考生的培養,提高高考質量,為高一級體育院校和普通綜合院校輸送合格的體育人才。

2、藝術素質目標

① 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基本了解古今中外的藝術經典,能欣賞經典音樂、名畫、書法等藝術,部分學生在演講、播音、繪畫、書法、聲樂、器樂、舞蹈工藝美術等某一方面有所愛好,並形成自己的特長。

②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具有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

③ 嘗試藝術特長生的培養,為名牌院校選送優秀藝術人才。

④ 加強藝術類考生的培養,提高藝術高考質量,為高一級藝術院校和普通綜合院校輸送合格的藝術類人才。

⑤ 對專業水平較高有望考入清華、北大等名牌院校的學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狠抓落實。

三 實施辦法

(一)預科班(小六)與初中特長生培養

第一階段:選拔學生、確定培養目標。
第一學期的工作重心定位在教師從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中選拔有專長及發展潛力的學生作為初步的培養對象(可根據學生發展情況進行調整),依據具體情況各專業專業教師確立可操作的培養目標、計劃,並初步實施。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完善階段。

1、培養藝術「名學生」,使他們在原來基礎上能夠不斷進步,在加強音、美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開展拓展課(第二課堂)活動,開設舞蹈、聲樂、器樂、美術、傳媒等基本功訓練隊、小組或社團。

2、培養體育「小明星」,在保證中小學生達標率的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體育愛好和專長,選拔骨幹隊員,成立校體隊,特長訓練隊,常年堅持訓練。

3、通過舉行學校藝術節,開展各種文藝演出、競賽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藝術素質,造就出音樂、舞蹈、美術、傳媒等方面的出色人才。同時積極組織和參加校級以上的各種活動,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4、舉辦學校運動會和各種體育類競賽活動,通過舉辦田徑運動會,能夠推動全校田徑運動的開展,吸引廣大的學生積極參加到田徑運動的活動中來;能夠檢閱學生參加田徑運動鍛煉和訓練的效果,促使田徑運動的普及和提高;能夠豐富學校的課餘生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振奮精神,加強團結,使學校體育教育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同時也是展示學校體育「小明星」風采。

第三階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通過以上工作使學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涌現出越來越多具有專長甚至多才多藝的學生。因此,學校的藝術活動要貫穿全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提倡自編自導自演,通過合唱、歌舞、器樂、工藝、攝影、校園課本劇等活動形式,促進學校整體藝術氛圍,提高全體學生藝術水準。此外,對現階段的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全面的總結,制定新的工作規劃,以更好的進行預科與初中特長生的培養工作。

(二)高中特長生的培養

第一階段:選拔學生、確定培養目標。

入學的第一學期工作重心定位在教師從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中選拔有專長及發展潛力的學生作為初步的培養對象,依據具體情況專業教師確立可操作的三年培養目標、計劃、課時、收費標准(不同階段可根據學生發展情況、人數情況、專業收費行情變化情況進行調整),然後報藝術體育工作管理中心。藝術體育工作管理中心根據基層上報的方案,統籌安排體育、藝術特長訓練時間、場地,並提出與之相關的收費標准和補貼計劃,再由藝術體育工作管理中心審報主管副校長、校長審批,審批後實施。
第二階段:提高教學質量、嚴格按課表上課。

1、嘗試對高中特長生的培養和加強體育類、藝術類高考考生的教學及輔導。

2、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善舊的體育類、藝術類考生的輔導計劃,嚴格按課表上課,提高現有的教學質量,研發專業課的校本教材,打造自己專業品牌。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在現有條件的前提下,加大對體育、藝術教學的投入,盡可能的改善辦學環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第三階段:每學期召開一次特長生和體育類、藝術類培養工作研討會。

(三)校內外的大型活動

藝術體育工作管理中心協助學校負責校內外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和管理工作。

(四)配合學年組工作

藝術體育工作管理中心配合學年組對特長參賽、參試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進一步拓寬升學渠道,在提高升學率的同時提升學生升學檔次。

註解:

1、「體育、藝術2+1工程」: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教育和藝術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鼓勵、關注、培養在體育、藝術方面出類拔萃的學生,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能夠不斷進步,培養出我校初中在音樂體育美術方面的名學生。

2、何為「合格加特長」:具體說:合格即學生各學科文化成績及格、體質健康達到標准、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特長即學生有一兩項擅長,如體育項目、藝術項目方面有擅長,或在演講、播音、寫作、書法等方面有專長。

㈡ 湖南省體育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時間、地點、學習課程等

4:00 體育城 跑步 舉重 練習等

㈢ 如何做好「十二五」 小學體育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能力培訓工作

如何使教師盡快地理解新的課程理念,用新的思維和具有創意的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已經成為「十二五」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工作的首要任務。
小學體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如何使教師盡快地理解新的課程理念,用新的思維和具有創意的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已經成為「十二五」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分院以轉變教師觀念、增強課改意識、拓寬視野為著力點,切合實際地開展師資培訓。分院根據教師發展情況,將其分為四個階段:0~3年教齡的新教師培訓,3~10年為青年教師培訓,10年以上為成熟型教師的崗位培訓,優秀青年教師及骨幹教師。
一、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高素質的體育師資隊伍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自己的特色和特點是什麼?「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靠什麼?這裡面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這是一名高素質體育教師的真本事。因此,我們必須努力提高全體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這是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的必備條件,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新一輪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對體育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明確的規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
「體育課必須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而且要有適宜的負荷強度。」身體練習不等於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是隨意的行為。而身體練習則必須藉助於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這種手段和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運動技能,它是體育課上身體練習的主要手段,也是體育課程教學其他功能的載體。
三、體育課程改革的正確方向要求我們必須有正確的導向
中國教育學會學校體育研究會提出了九條對中小學體育課的基本要求(以下簡稱《要求》):
1.教學指導思想正確,能依據體育學科的性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從實際出發,正確地貫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精神,促進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健康深入的發展。
2.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進行檢查和評價。
3.教學內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展需要,能准確地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教材處理得當,主要教材具有適宜的技術難度和較強的教與學因素。
4.教學設計科學,教學分段合理,教學組織嚴密,教學方法有效,教學步驟;運動負荷適宜,對各項練習的時間、次數及強度能做出科學的具體安排;場地、器材、教具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利用,經濟、實用、有效、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
5.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正確、有效地運用接受式學習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能夠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及其他評價方法,給學生以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反饋信息。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以有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
6.能夠正確地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區別對待的關系,既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好教學中的共性問題,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又能關住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用。
7.能夠以運動技術與身體鍛煉為載體,切實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把幾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融為一體。
8.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範正確、優美;講解簡明、易懂;保護幫助合理、到位;指導練習與糾正動作錯誤有效、得法;隊形調動便捷、合理、到位;指導練習與糾正動作錯誤有效有效、得法;隊形調動便捷、合理;課堂常規貫徹認真、得當;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發事件處理及時、正確等。
9.農村學校的體育課能夠針對農村學校的場地器材與學生的體育基礎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展教學活動,盡可能地使學生能夠學到必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身體得到有效的鍛煉,體育意識與心理得到一定的培養。
其中明確提出了「運動技能」在中小學體育課中的重要性。該《要求》指出,「近一個時期來,出現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有些體育課不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教學手段,不以運動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並提出「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與發展學生的身體,既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又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體育課程其他目標的主要載體」。
四、關注常態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教研部門對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導向要有利於常態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在關注評優課、觀摩課等課堂有效性的同時,更應長期關注日常教學的有效性。開展評優活動的目的,不是僅為評出各種獎項。其核心目的在於激勵教師,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法手段以及體育器材等方面不斷進行研究、探討與創新。激勵教師將好的方法與成功經驗不斷總結積累並應用於實踐,還原於日常教學。將評優的成果應用於日常教學,這樣的研究才更加有價值、有意義。
為了讓教師們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並滲透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多次組織教師學習與座談,通過互動式的學習交流讓教師們把自己的教學體會、想法、困惑、見解和教學經驗說出來大家再進行討論,不拘形式、自由組合、暢所欲言、相互補充,最後達到共識。
下面就是青年教師培訓實例的幾個過程片斷。
1.本節課採用講練結合、分組討論、互助學習等組織形式。既是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又使學員親身體會並在討論中談談自身的感受。 2.本節課在整個新教師培訓過程中是一個綜合性、總結性的內容。對學員前期教學文件制定、教材分析、目標制定有檢測效果,並對出現的問題予以輔導糾正。
3.課前讓學員談談實際教學中還有哪些課堂設計方面還不清楚的內容,各組還選出代表發言。
要求:前面小組提過的問題,後面小組不再重復。
以下就是發言提綱。
(第一組)
A.個別學生、學困生不好教(你說你的他干他的)。
B.謊稱傷的,裝病怎麼辦?
C.隊列稍息動作不同年級不同教法標准如何規定?
D.游戲比賽中,個別學生失去興趣不愛參加怎麼辦?
E.教師要求不在點,不能即使找到動作錯誤問題所在。
F.後拋實心球中,如何不藉助教具糾正學生頭後出手角度。
G.語言組織不規范,不熟練。
(第二組)
A.行進間齊(跑)步走時向左看齊還是向右看齊?還是向內側第一名學生看齊?
B.教案里生理負荷的圖形是課前寫還是課後寫?怎樣測量算出?
C.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一年級),怎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組)
A.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把握不清楚、不明確。
B.課上組織學生的方法、手段太少。
C.教案書寫過程中,對於組織圖形,圖解不明確。
D.教案中,教學計劃表制訂不清晰。
E.教師如何做到語言精簡、精講。
(第四組)
A.教師應對學生態度嚴厲還是溫和?
B.教師上課時,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只能面向部分學生,怎麼提升?
C.怎樣備家長?家校聯系。
D.怎樣糾正上操時大批量學生的錯誤動作?
E.對學情分析不準,問題預設不全面。
(第五組)
A.特殊兒童在正常班裡怎麼辦?
B.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心裡比較浮躁怎麼教學?
總之,在互動式學習討論中教師們討論的課題非常多,學習場面熱烈,大家積極發言,有爭論、有共識,在爭論中得到提高,在共識中尋求發展。但是,新課改的實施僅靠理論說教是不行的,還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論證和檢驗。有的教師是一包到底生怕學生學不會,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缺乏新意;有的教師是撒手不管毫無責任心;有的教師不知怎樣啟發學生思維,調動積極性。再加上教師們對新課程理念支持下的課堂教學還沒有真正的體驗,許多教師感到無從下手,為課改的啟動和實施帶來了困難。為此,我們組織課改指導組的老師和部分教學骨幹一起設計各種類型的示範課,由部分骨幹教師執教,並組織教師們對這些課進行分析、交流,集中說課(介紹自己怎樣設計和構思此課)、評課(指出課中的優缺點,指出這些課是否符合新課程標准,是否有可操作性,並針對學校、學生情況合理地取捨)、專家點評(對這些課有無需要進一步完善、怎樣改動進行了指導性的評價,並根據課改要求和學校體育發展趨勢,指出今後體育教學的方向和培養目標)。這樣,教師們不僅對新課改有了明確的認識,而且還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上知道該怎樣去教、如何讓學生體驗到愉快的體育,如何培養起學生對體育的參與積極性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如何把課改新理念滲透到具體的教學中。
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生重大變革。這對於進一步激發教師培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創新、觀念的轉變、教師敬業精神和教學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㈣ 我國體育教師培養與培訓體系出現了哪些發展趨勢

增強中學生體育提高中學生體質的對策和建議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適應中小學生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要求,努力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機能,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為此我們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傳統觀念,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學校要切實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加強素質教育,
努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學校與各相關部門應該共同做好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家長學校、徐匯有線台、《徐匯報》等媒介,讓「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讓體育活動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2、加強組織管理,確保各項機制有效推進,各項措施有效落實。
充分發揮我區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體教結合,形成統籌協調學校體育工作的領導體制,推進、監督、保障各項措施有效落實。
要不斷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保證中小學校的公用經費按一定的比例用於學校的體育工作,做到專項專用。要加強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富餘的教室改建成室內體育活動室,確保每所學校都有學生室內活動的場所,滿足學生活動的需求。
認真落實國家對體育課程的規定,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保證這一小時活動的量和質。學校可以按照「月月有主題、班班有團隊,人人有運動」的要求,定期組織體育競賽,這樣不但活躍校園氣氛,而且能夠提高同學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政府應設立督查機制,作為學校考核的重要依據。若查實學校有削減、擠占體育課和活動課時間情況的,應對該校領導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並形成長效機制。
3. 整合資源,進一步開展好中學生校外體育活動。
政府要認真落實《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加強公共體育設施特別是體育場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要與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統籌考慮、綜合利用。公共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應免費或優惠向周邊學校和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在課余和節假日應向學生開放。
4、各方行動,積極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
除常規的全區綜合性學生體育運動會和各學校每年組織召開的春季或秋季運動會外,還可以將全區中學按區域劃分成幾個片,利用周末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將競技性體育競賽和普及性體育活動有機結合;持續推進各學校結合傳統優勢項目組織以學校名字命名的各類杯賽,充分調動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學生課外活動全覆蓋;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1~2項學校課程設置以外的體育技能,年中或年末由學校、社區搭建展示的平台,形成體育鍛煉的熱潮,也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成就感。
4、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推進校本課程,切實提高體育課教學效益。
學校要鼓勵教師結合本校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本校學生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編寫校本教材,突出以人為本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從單一的基礎型課程向既有基礎型又有拓展型和探究型課程的方向發展,創出學校特色,打出學校品牌。
徐匯區可以發揮校本研修實驗區的優勢,加強區體育中心組及各塊組建設,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反思等教研活動,強化專業引領,幫助學校和教師解決實際問題,不
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進一步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確保體育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教育局要繼續提升體育教師的師德水平、業務能力和學歷層次,採取多種措施培養體育名師,為優秀體育教師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鼓勵班主任和非體育學科的教師帶頭參加體育鍛煉,並參與指導學生開展各項體育活動。要科學合理地制定學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工作服裝及津貼發放標准,逐步提高體育教師的戶外津貼。
鼓勵和引進優秀運動員或專業教練員經過教育專業培訓,發揮體育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到學校從事學校運動隊的帶教或課外活動的指導工作,提升學校體育教學的技能要求和種類要求。
6、建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安全預防機制。
學校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學生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
完善學校體育和校外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完善安全措施。
建立和完善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推行由政府購買意外傷害校方責任險的辦法,保護學校推進體育工作的積極性。

1、積極參加和承辦市級大聯賽活動
我們依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積極承辦市級大聯賽的網球比賽、籃球比賽和橋牌比賽,在精心策劃和多方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們按照競賽規程的要求,在普及與提高並重的原則下選拔學校代表隊參加市級學生體育大聯賽的復賽、決賽階段活動。以2007年為例:我們共有19所學校26支隊伍參加市大聯賽的各項比賽,取得13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的優異成績,基本上達到了「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這一目標。
2、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我們堅持體育運動的廣泛性,要求學校因地制宜,面向全體學生,認真組織各類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
在多年的探索中,徐匯學校正逐步形成鮮明的體育文化。如:南模中學的學生人人了解籃球,人人學打籃球,班班開展籃球活動,從籃球發展到籃球現狀,從籃球時尚到籃球寶貝;在零陵中學,人人懂得擊劍,人人會擊劍,人人了解擊劍,擊劍已成為這所學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匯師小學人人會做「京韻操」,在體育活動中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向陽小學從校長到教師和學生,人人都會踢小足球,成為校園中一道亮麗風景。
3、廣泛開展區級體育大聯賽活動
我們廣泛地發動和組織校園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形成集體主義的團隊合作觀念,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學業任務,實現德智體的全面和諧發展。
徐匯區中小學生各類體育杯賽共計三十項,其中有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各類球類活動,還有健美操、橋牌、定向越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聯賽活動。以07年為例,共有580校次,892支參賽隊伍,累計參賽18136人次,參與了體育比賽,平均每所學校參加四個項目比賽。
4、大力開發區本體育課程
學生學游泳是徐匯體育普及的一大特色,更是生命教育的輻射和延續。為了讓場館與學校、場館與學生、場館與家長之間建立起一座互通的橋梁,使游泳工作更上一層樓,我們和游泳館共同策劃研究,在統一教學規范的基礎上,強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真正做到教泳育人。
在小學普及游泳的基礎上,結合區情和學生特點,我們將進一步發展全區普及的體育特色項目:初中重點發展乒乓球項目,高中重點發展籃球項目;針對女生的身心特點,重點發展健美操項目。我們積極鼓勵學校創建特色項目,進一步加強體育特色學校的建設,在各校已有的學生特色活動基礎上,初步形成田徑、籃球、游泳、乒乓等「跑跳踢打」健身競技等特色項目系列,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創新思維、實踐能力。
5、著力夯實學校體育工作
我們要求學校體育工作要嚴格按照「三課、兩操、兩活動」的目標落實體育課教學計劃,即各個年級每周安排3節體育課時,2節體育活動課時,每天安排廣播體操或健身操(不少於1遍)、眼保健操(不少於2遍);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各級各類學校在下午課後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集體體育鍛煉並將其列入教學計劃;開展普及性的體育活動,使每個學生至少掌握2項基本的體育技能。
針對學生年齡和身心需求的不同,我們要求體育課教學和體育活動要因材施教,對低年齡段學生要強調趣味性、集體性和安全性;對高年齡段學生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發展要求,增加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強調活動的多樣性。要通過科學、有效地體育課教學和體育活動,促使廣大中小學生理解青春期體育鍛煉的作用,掌握基本的體育與健身知識、方法和技能,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自覺遵守體育健身行為准則,速度、耐力、靈敏和力量等體能指標有明顯提高,促進身體生長發育,提高健康水平。
三、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學校體育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是提升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前提,而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師德水平、業務能力和學歷層次,使教者教得其法,使學者學有所用,更是重要的關鍵。
我們通過構建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層面的培訓體系,准備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區體育教師輪訓活動,並成立三年教齡以下青年體育教師研訓班;採取多種措施培養體育名師,為優秀體育教師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鼓勵班主任和非體育學科的教師帶頭參加體育鍛煉,並參與指導學生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要把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真正落到實處,不走過場,並定期做評估工作,以評估促進改革,不斷完善學校體育管理工作機制。學校應把體育工作列為重要的議事日程,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強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徹底改變以考分和名次作為衡量學生唯一標準的錯誤傾向,真正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健全以套能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的評價體系,不斷改革和完善體育考試制度,在重視技能考核的同時還要加大學生身體素質方面考試的比重,尤其是對當前許多學校開展選項課和俱樂部教學模式,顯得更為重要。

各級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的力度,要保證體育經費應有的投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如體育彩票、海外僑資以及省內名牌公司捐贈等,多渠道籌借學校體育經費,不斷完善學校體育館和體育器材設施。

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查與監督制度,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要確保體育課程教學時數和足夠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必須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並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活動、運動訓練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為廣大中小學生強身健體創造良好的條件。

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家庭教育要培養子女主動的能力,學校體育教育要注意學生心裡、生理方面的特點,不斷探索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使學生參與具有一定負荷的運動項目,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努力提高耐力項目的教學效果。要防止教學手段的單一和枯燥無味的現象,講究聯系趣味教學,吸引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地參加耐力項目的鍛煉,不斷增強自身的耐力素質。
4.1加大《綱要》的宣傳力度。
《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有74.5%的中學生不了解。因此,學校要進行宣傳,體育教師應該利用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堂課和雨天教室室內課組織學生學習,並利用黑板報、宣傳窗每月出一期《綱要》的專刊,使「綱要」知識人人皆知。
4.2中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較強,但運動能力及參與意識較差。
根據《綱要》的要求,學生體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技能,使他們逐步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無論為了獲得健康體質還是為了獲得健康心理,都要將體育鍛煉作為「不是別人要我練,而是為了健康自覺練」的高度自覺行動,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把體育鍛煉放在人生發展的重要位置上。
4.3中學生鍛煉時間減少引起體質下降及整體素質的下降的現象應引起我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要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並形成傳統,成立多種體育興趣小組,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帶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增加體育投入。
4.4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把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個性,為國家培養新型人才放在首位,讓素質教育在各校生根、開花、結果。
4.5學校環境差阻礙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各級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場館的建設,教育行政部門應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學校也要在現有的條件下,以改造舊設施為重點,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擴建和改建,以適應學生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