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災減災知識
1、遭空襲,聽警報,拉閘斷電最重要,攜帶食品應急包,根據引導屈身跑,有序進入防空洞,聽從指揮要冷靜。
2、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3、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4、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栓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5、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6、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7、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8、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1)防災減災人員培訓制度擴展閱讀:
地震發生時的幾種情況及應對方法:
1、發生燃氣泄漏時:
切斷總電源,迅速離開現場;千萬不要使用明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處;若被倒塌物砸壓,應設法將臉朝向通風口,等待救援。
2、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時:
查清壓在身上的物體是何物,不要輕易移動物體或身體;檢查自己是否受傷,若沒有受傷,應根據情況向外緩慢拽拉身體;若已受嚴重外傷,應盡力用衣物等物包紮好傷口;若發生骨折,不要輕易移動,應等待救援。
3、埋在廢墟中時:
樹立堅定的生存信念;不要大哭大叫,應保存體力;盡量休息,閉目養神;尋找食物和水,維持生命,若無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應急;若有傷,應設法包紮,多休息。
② 草原防災減災工作制度
一、充分認識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草原在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國草原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祖國邊疆。草原是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是西、北部乾旱地區維護生態平衡的主要植被,草原畜牧業是牧區經濟的支柱產業。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對於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團結,保持邊疆安定和社會穩定,維護生態安全,加快牧區經濟發展,提高廣大牧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大意義。
(二)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刻不容緩。目前,我國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還以200萬公頃的速度遞增,草原過牧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亂采濫挖等破壞草原的現象時有發生,荒漠化面積不斷增加。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不僅制約著草原畜牧業發展,影響農牧民收入增加,而且直接威脅到國家生態安全,草原保護與建設亟待加強。要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保護優先、加強建設、可持續利用的總體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退化趨勢,提高草原生產能力,促進草原可持續利用。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實現草原生態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建立和完善草原保護制度
(一)建立基本草地保護制度。建立基本草地保護制度,把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重要放牧場、割草地及草地自然保護區等具有特殊生態作用的草地,劃定為基本草地,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徵用、佔用基本草地或改變其用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草地的劃定、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實施基本草地保護制度的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抓緊制定。
(二)實行草畜平衡制度。根據區域內草原在一定時期提供的飼草飼料量,確定牲畜飼養量,實行草畜平衡。農業部要盡快制定草原載畜量標准和草畜平衡管理辦法,加強對草畜平衡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省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草畜平衡的組織落實和技術指導工作。縣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草畜平衡的具體管理工作,定期核定草原載畜量。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宣傳,增強農牧民的生態保護意識,鼓勵農牧民積極發展飼草飼料生產,改良牲畜品種,控制草原牲畜放養數量,逐步解決草原超載過牧問題,實現草畜動態平衡。
(三)推行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制度。為合理有效利用草原,在牧區推行草原劃區輪牧;為保護牧草正常生長和繁殖,在春季牧草返青期和秋季牧草結實期實行季節性休牧;為恢復草原植被,在生態脆弱區和草原退化嚴重的地區實行圍封禁牧。各地要積極引導,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工作。地方各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方案。
三、穩定和提高草原生產能力
(一)加強以圍欄和牧區水利為重點的草原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草原圍欄、牧區水利、牲畜棚圈、飼草飼料儲備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加強飼草飼料基地、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建設,增強牧草供給能力。
(二)加快退化草原治理。縣級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按照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的原則,採取生物、工程和農藝等措施加快退化草原治理。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治理退化草原。當前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區退化草原的治理,逐步恢復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
(三)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做好草原防災減災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防火條例》,加強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改善防撲火手段;要組織劃定草原防火責任區,確定草原防火責任單位,建立草原防火責任制度;重點草原防火區的草原防火工作,實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和部門、單位領導負責制。要加大草原鼠蟲害防治力度,加強鼠蟲害預測預報,制定鼠蟲害防治預案,採取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減輕草原鼠蟲危害。要突出運用生物防治技術,防止草原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
四、實施已墾草原退耕還草
(一)明確退耕還草范圍和重點區域。對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的、水土流失嚴重的、有沙化趨勢的已墾草原,實行退耕還草。近期要把退耕還草重點放在江河源區、風沙源區、農牧交錯帶和對生態有重大影響的地區。要堅持生態效益優先,兼顧農牧民生產生活及地方經濟發展,加快推進退耕還草工作。
(二)完善和落實退耕還草的各項政策措施。國家向退耕還草的農牧民提供糧食、現金、草種費補助。根據國家退耕還林還草有關政策措施,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農業部、國家計委、財政部、糧食局等有關部門制定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的具體實施意見。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組織項目縣編制已墾草原退耕還草工程實施方案,做好鄉鎮作業設計,把工程任務落實到田頭地塊,落實到農戶。地方各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草種基地建設,保證優良草種供應;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退耕還草工程質量。退耕還草任務完成後,由縣級以上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核實登記,依法履行土地用途變更手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放草原使用權證。
五、轉變草原畜牧業經營方式
(一)積極推行舍飼圈養方式。在草原禁牧、休牧、輪牧區,要逐步改變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生產方式,大力推行舍飼圈養方式,積極建設高產人工草地和飼草飼料基地,增加飼草飼料產量。國家對實行舍飼圈養給予糧食和資金補助,具體補助標准和辦法由農業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二)調整優化區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調整和優化草原畜牧業區域布局,逐步形成牧區繁育,農區和半農半牧區育肥的生產格局。牧區要突出對草原的保護,科學合理地控制載畜數量,加強天然草原和牲畜品種改良,提高牲畜的出欄率和商品率。半農半牧區要大力發展人工種草,實行草田輪作,推廣秸稈養畜過腹還田技術。
六、推進草原保護與建設科技進步
(一)加強草原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加強草原退化機理、生態演替規律等基礎理論研究,加強草原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宏觀調控技術、優質抗逆牧草品種選育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對草種生產、天然草原植被恢復、人工草地建設、草產品加工、鼠蟲害生物防治等草原保護與建設具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各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科技部門要集中力量進行科技攻關。各地要重視生物技術、遙感及現代信息技術等在草原保護與建設中的應用。
(二)加快引進草原新技術和牧草新品種。科研單位要轉變觀念,加強技術引進與交流。當前要重點引進抗旱、耐寒牧草新品種,加強草種繁育、草原生態保護、草種和草產品加工等先進技術的引進工作。
(三)加大草原適用技術推廣力度。加強草原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改善服務手段,增強服務能力。加快退化草原植被恢復、高產優質人工草地建設、生物治蟲滅鼠等適用技術的推廣。抓緊建立一批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科技示範場,促進草原科研成果盡快轉化。各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牧民的技術培訓。
七、增加草原保護與建設投入
(一)科學制定規劃,嚴格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據上一級草原保護與建設規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嚴格組織實施。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墾草原退耕還草規劃、防沙治沙規劃相銜接,與牧區水利規劃、水土保持規劃、林業長遠發展規劃相協調。
(二)廣辟資金來源,增加草原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草原保護與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加大對草原保護與建設的投入,國有商業銀行應增加牧草產業化等方面的信貸投入。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拓寬籌資渠道,增加草原保護與建設投入。
(三)突出建設重點,提高投資效益。國家保護與建設草原的投入,主要用於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退化草原治理、生態脆弱區退牧封育、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工程建設。要強化工程質量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當前,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總結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經驗,協同配合,重點推進天然草原的恢復與建設。
八、強化草原監督管理和監測預警工作
(一)依法加強草原監督管理工作。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依法加強草原監督管理工作。草原監督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草原法律法規宣傳和草原執法工作。當前要重點查處亂開濫墾、亂采濫挖等人為破壞草原的案件,禁止採集和銷售發菜,嚴格對甘草、麻黃草等野生植物的採集管理。
(二)加強草原監督管理隊伍建設。草原監督管理部門是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保護草原的主要力量。要健全草原監督管理機構,完善草原監督管理手段。草原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自身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和執法水平。
(三)認真做好草原生態監測預警工作。草原生態監測是草原保護的基礎。地方各級農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抓緊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態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做好草原面積、生產能力、生態環境狀況、草原生物災害,以及草原保護與建設效益等方面的監測工作。
九、加強對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領導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重點牧區省級人民政府要對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負總責,並實行市(地)、縣(市)政府目標責任制。同時,要按照長期、到戶的原則,進一步推行草原家庭承包制,落實草原生產經營、保護與建設的責任,調動農牧民保護和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做好草原保護與建設的各項配套工作。地方各級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做好具體組織工作,保證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③ 在線等~急求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制度
國家自然災害應急處理預案http://wenku..com/view/ee0c2980e53a580216fcfe16.html
某公司自然災害緊急情回況應急處答理預案http://wenku..com/view/2e1bb747336c1eb91a375d68.html
④ 如何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一、加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力度,增強災害防禦能力
,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防災減災思路,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綜合防控和群防群控,著力提高社會綜合減災能力。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了「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好草原和濕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實施好這些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就會有效防範重大自然災害,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我們要搶抓機遇,在抓好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關系民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一是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要把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山區農村是自然災害多發區,山區農民居住的土坯房最易遭受自然災害的破壞,山區農民又最窮,拿不出更多的錢建設防震、防洪、防地災的小樓房,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民的住房被毀,農民籌資建房的能力較差,政府投入災後重建的壓力就大。因此建議在十二五期間中央和省政府把農村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增強山區農村防禦自然災害能力。二是在城市要把自然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按照防火災、防洪澇、防地震的要求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國家應安排相應的項目資金配備標牌標示、飲水、醫療、食品供應等必要設施,滿足災害來臨時應急需要。三是大力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不斷完善城鄉社區減災防災設施,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制度,增強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避災能力。
二、加大抗災救災體系建設力度,增強災害救助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縣鄉村、城市社區、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單位、學校都要制訂應急預案,實行應急預案全覆蓋。制訂預案要符合實際,科學適用,不斷修訂完善,形成指揮有序,處置有力,科學調度,反應迅速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積極推進預案建設和演練,組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防災減災活動,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業務研討和應急演練,進一步完善預案,提高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強幹部群眾對預案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完善防汛抗洪氣象信息預報、雨(水)情信息預警、地質災害信息收集上報及應急處置工作程序,形成指揮統一、社會聯動、運轉協調的災害預警工作體系。加強自然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培訓,提高災害信息報送能力。建立網上信息平台,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信息互通,提高科學判斷災情能力。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設備設施建設,以縣市為單位裝備氣象預警、水文預警、地震監測設備,提高災害及時預警能力。
建立健全抗災救災應急救援體系。建立自然災害應急指揮中心,科學調度各方應急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救援行動。加強專業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水平和訓練條件,充分發揮解放軍、武警、民兵和公安民警的主力軍作用。大力發展社會化緊急救援服務組織,積極培育基層兼職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志願者、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在災害緊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災害應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調查評估體系。制訂災情核查工作規則,整合民政、交通、水利、農業、通訊、電力等各職能部門力量,分類開展災情核查,通過匯商,科學評估自然災害損失,為政府災後重建提供決策依據,提高災後重建參謀決策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災民救助體系。完善災害應急救助制度,災情發生後要在第一時間將資金物質送到災區開展救助,確保災民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臨時住房、有病能得到醫治。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核災查災,慰問災民;完善災民冬春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災民生活救助標准,確保災民安全越冬;完善災後恢復重建政府補助制度,適當提高災後倒房恢復重建補助標准,減輕災民經濟負擔; 建立贈災捐贈機制,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動員社會力量參加抗災救災活動;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動員行政企事業單位對口幫扶災區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提高災害救助能力。
三、加大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災害防範自救能力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是提高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的前提,要以城鄉社區為前沿陣地,動員社區中的每個家庭、每位成員積極關注各類災害風險,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增強防範意識和應對技能。以「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組織應急演練,著力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建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大力宣傳開展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面向城鄉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實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培訓。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廠礦等基層單位和災害易發地區,廣泛普及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教育,重點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提高災害防禦能力。
四、加大減災救災財政投入力度,增強民政救災工作能力
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和災民生活保障是各級政府的主要責任。加大財政投入,健全長效規范的減災救災資金投入和快速撥付機制是關鍵措施,因此各級財政預算減災救災經費要隨著預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滿足防災減災工程投入、災民生產生活設施恢復和基本生活需求;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和救災物資運輸調撥能力建設,實施中央、省、地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建立規范的倉儲采購制度,加強救災物資信息化管理。滿足災害應急救助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學習應用國際國內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先進經驗,抓好氣象信息預報、水情(警)預報、災害信息應用平台、冰雹防治等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機構自身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交通、通訊、攝影攝像工具和辦公設備,預算必要工作經費,提高災害應急管理參考決策能力和災害應對工作能力
⑤ 防災減災學習心得或心得體會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⑥ 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⑦ 社區要做一個防災減災的制度
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由來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生後,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藉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