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某公司員工培訓的調查報告
作為一名大二學生,抱著貼近社會,服務社會的願望,我參加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希望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驗,提早與社會來個零距離接觸,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與人合作等等。經過重重考驗,終於成為實踐小組中的一員。我相信任何的工作都能給我帶來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中我多聽多學多做,按時超量的完成任務。我也在工作中學會了許多大到先進的檔案管理操作系統,小到復印機的使用。在這期間所做雖無大事,但從點滴做起,所獲亦非淺。
實踐中,我們認識了不少領導。領導們是那樣的和藹、親切,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了熱烈歡迎開始時的緊張頓時盪然無存,想像中嚴肅的領導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認識。當天,我們一行十多名同學就被安排到不同的部門。並即刻開始了步入社會的第一天工作。
由於是第一次工作,難免會有許多的不適應之處,因此也總會出現一些小錯誤,但我認真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就問,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錯誤的逐漸減少,工作效率不斷提高。這一點不但充分的體現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更是如何通過合理的分工、有效改善工作流程、發揮團隊最高戰鬥力、使工作效率最高化的現實案例。
由於是在機關單位裡面工作,一有時間,我便在辦公室里找些相關的書看,看為人父母官,應當如何做,如何公平行政,有哪些行為是違法,有哪些事情是老百姓最迫切要解決的……認識到:為老百姓做事為老百姓解決問題,是為人父母官最大的使命。深刻領會黨對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導意義,增強在市場經濟形勢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自覺性和切實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性。
我被分配到民政科工作,雖然一開始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民政,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後,我深深認識到,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民政工作關繫到國計民生,關繫到千家萬戶。可以說民政工作做得好,人民生活安定,有了保障。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也就至少做好了一半。民政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民政工作政策性強,只有把黨的政策落到實處,辦實事,做好事,才能讓群眾滿意。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良、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民政幹部隊伍,這是搞好民政工作的決定性因素。
這段時間,最令我感悟的就是這種敬業愛崗的精神,這種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深深教育了我,處在這樣一種工作環境使我深受感染,讓我明白到工作就是要這個樣子,這個對我以後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淺的。
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在單位里所學到的東西和在學校所學的理論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我領悟到:要想在日後工作生涯上有所發展,就必須理論和實踐必須緊密結合,使自己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增長,必須在實踐中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工作中幾位前輩對我十分關心,手把手的為我解答疑難,主動為我分擔工作。但自然帶來了我無事可做,為了不拖後腿,我就要爭取前輩和用人單位的信任,每當碰到工作的機會,便積極主動承擔。那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呢?不是的,那樣帶來的只會是反效果。在承擔前先充分判斷自己能用最少的時間做出最好的效果,當你獨立完成一項任務後你的道路就算打開了!那是否就以這種穩定的工作方式結束你的實踐呢?我認為應當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最大化程度,所以我開始接受一些有挑戰性的任務,如進行檔案系統的操作和文檔的錄入,因為以前沒有使用過這類專業的系統,為了不拖慢工作進度,一遇到問題馬上就會向前輩請教,而不像之前那樣自己摸索解決的方法。沒有舞台就要自己建一個;面對不同的工作就要及時調整工作方法。
在實踐中,我認識到以下能力的掌握與熟練對我們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計算機操作:基本操作不用說,在我們活動一開始的時候各單位所需求的名單裡面就有很多要求需要計算機基本操作的。Word排版和列印的設置應該比較熟悉,應該能獨立排版一篇公文,並在相應格式的紙上相應的位置列印出所要求的文字。另外,也要懂得如何運用網路,網路在當前的應用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搜索,懂得如何搜索,懂得怎樣搜索到最有用,最可靠,最接近要求的信息,是我們必須下功夫培養的能力。
文章讀寫能力:機關單位裡面很需要能擬寫文章的人才,寫公文也是一門學問,卻也是一門比較容易掌握的學問。公文有公文常用的格式,常用的語句,而且語句比較死板,但是格式不能亂,原則不能丟。不僅要會寫,而且要會看。怎樣迅速抓住公文的主要內容,抓住重點來讀,來理解是個關鍵。只有抓住重點,透徹理解了公文,才不會在貫徹上出錯。
獨立認知和分析能力:應該說,很多的要求規定裡面都有提及類似的能力,但我認為我們大學生更應該有而且扎實地掌握這種能力。獨立的認知能力使你不拘泥於傳統,這是個講求效率,講求實際的時代,有獨立認知能力或許會給你帶來創新的靈感和機遇。當然,這並不是說偏激,擺酷。獨立分析能力我自己認為也相當重要,特別是在某些大是大非面前,更應該審時度勢,准確判斷,堅持立場,否則很容易走彎路,走偏路。
在工作中,我還認識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主動性不夠,溝動意識有待提高,以後,我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因為我知道,只有溝通,才能相互了解、相互認識;只有溝通,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比如說,組員之間交流甚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一般很少談論工作中的事情。這樣就不利於彼此工作的提高。因為工作中的得與失只有通過交流、溝通,相互學習、參考,才能避免走彎路,才能真正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時,我也會繼續堅持創新理念,創新是源動力,有創新才有發展。創新能為你的工作增加籌碼。比如說,在工作中能做到不循常規,以一種創新的形式去完成工作,這不但能為工作贏得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贏得領導或同事的肯定和表揚。還比如說,在討論一個課題或者在寫一份調研報告的時候,如果能用獨特的思維提出新的思路、新的觀點、新的方法,這對的個人發展非常有利。
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中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完成了自己「貼近社會,服務社會」的願望,我永遠不會忘記與前輩們一起走過的短暫而充實的日子,謝謝你們的照顧和批評!
時間太短暫了,我們只能走馬觀花似地去接觸和吸收新事物,但我們通過實踐也學到了很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既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實踐操作能力、豐富了生活閱歷,這將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筆最為寶貴的財富,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學生一些思想認識問題,促進了自身世界觀的轉變,通過到了機關部門里的溫暖,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更為自己日後就業指明了方向,對自己的社會定位和自身價值進行了一次客觀評價,發現自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有句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成為21世紀的一名合格人才,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指尖流逝!為期近回過頭來看看這近一個月來的打滾爬摸,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參加這樣一個有意義的活動,我很珍惜這機會。同時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知識無限,能力有限」的涵義。在日後的日子裡,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
近一個月的實踐活動已結束,在工作崗位上留下的是汗水,帶走的是知識;在工作期間留下的是快樂,帶走的是深厚的友誼。
⑵ 求<<電大 行政管理 社會調查報告>>一份 急需 。關於員工培訓需求的
調查報告讓別人寫啊?不好吧,這樣怎麼能學到知識,自己實踐一下學到的知識是無限的。
⑶ 關於新進員工培訓的調查報告
關
於 諸葛
新 文庫
進 幫做
員
工培訓的調查報告?
⑷ 急 求 電大專科 公司員工培訓的調查報告!!
公司員工培訓的調查
Q我
給做
在線
⑸ 急求一份對員工培訓的調查報告(或者人力資源也可以)
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調查報告 ——相關社會保障現狀
一、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影響
自20 世紀80 年代初開始,我國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主要特徵是:基本保障,廣泛覆蓋,多個層次,逐步統一——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家強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會保障逐步覆蓋全體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國家積極推動其他保障形式的發展,力爭形成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改革與發展,逐步實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政策已經制定並陸續頒布和實施,覆蓋了大多數城鎮職工和離退休人員。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獨立於企業之外,將過去傳統體制下的「企業保障」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保障,使企業從社會保障事務中脫離出來,由社會機構為個人提供保障服務和管理。隨著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用人制度和工資制度的各項改革措施得以順利實施,以市場為基礎的勞動力配置機制逐步形成,進一步推動我國各類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二、企業參加各類社會保險的情況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以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為主要內容,其中,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最相關的是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除此之外,還有保障性、互助性、長期性的住房儲金,即住房公積金,在企業界往往與社會保險合稱「五險一金」。根據對1883 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企業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的比例分別為:基本養老保險92.5% 、基本醫療保險78.9% 、失業保險75.5% 、工傷保險65.8% 、生育保險36.5% 、住房公積金49.5% 。另外,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的為16.6%, 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為22.1% 。
(一)養老保險
1984 年,中國各地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991 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其中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1997 年,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城鎮各類企業的職工,城鎮所有企業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義務。目前,企業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20% 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8%。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
基本養老保險之外,企業很少參加補充養老保險。調查顯示,只有16.6% 的企業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其中,東部企業高於西部企業,大型企業高於小型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參險率為32.9%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企業,高於總體水平16.3 個百分點。
(二)醫療保險
1998 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開始在全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義務。目前,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 。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
和5.6 個百分點。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企業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比例僅為22.1% ,但高於補充養老保險
的參險率,其中,東部企業略高於西部企業,大型企業高於小型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
企業參險率為34.4%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企業,高於總體水平12.3 個百分點。
(三)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1999 年,國務院頒布《失業保險條例》,把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調查顯示,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企業分別為75.5% 、65.8% 和36.5%, 低於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參險率,但高於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的參險率。從不同地區看,西部地區各項保險參險率都低於東部地區,失業保險低2.0 個百分點,工傷保險低21.5 個百分點,生育保險低8.7 個百分點。從企業性質看,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參險率明顯偏低,其中,私營企業各險種參險率分別為:失業保險62.4%, 工傷保險59.4%, 生育保險27.3%; 比總體水平分別低13.1 、6.4 和9.2 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各險種參險率分別為:失業保險50.0%, 工傷保險53.6% ,生育保險21.4%; 比總體水平分別低25.5 、12.2 和15.1 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角度,規模大的企業參險率一般較高,而銷售額3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3000 萬元以下的小規模企業參險率都低於總體水平。
(四)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1994 年,財政部、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暫行規定》, 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1999 年,國務院頒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步入了法制化的軌道。2002 年,國務院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又做了進一步修訂。住房公積金由職工個人繳存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屬於職工個人所有,專門用於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三、企業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情況
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是企業不再辦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關繫到企業總體人工成本, 從而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所謂社會化,主要體現在企業離退休職工的全部收入完全由社保機構發放,企業無需負擔。
調查顯示, 離退休職工收入完全由當地社保機構發放、企業無需負擔的,即完全社會化的有57.4% 。另外有20.8% 的企業除在社保發放養老金外還向離退職工發放福利;16.0%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由社保和企業共同負擔;5.9%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完全由企業自己承擔,即完全沒有社會化。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離退休社會化程度高於中西部地區,61.5%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高於總體水平4.1 個百分點;僅有4.5%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沒有社會化,低於總體水平1.4 個百分點。從企業性質看,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水平最高,分別為74.1% 和72.8%, 分別高於總體水平16.7 個百分點和15.4 個百分點;其次是集體企業、股份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為64.0% 和64.7%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程度很低,只有29.2% ,遠遠低於其他性質企業,低於總體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從企業社會保險參險率和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率兩個角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廣泛覆蓋,由低參險率、低社會化率逐步走向高參險率、高社會化率。通過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總體上看,高參險率、高社會化率的狀態還未能實現。「五險一金」中只有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超過90% ,其他保險參險率不足80%,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的企業比例不到60%。另一方面,不同類型企業間的差別十分明顯。有的企業類型參險率很高而社會化率很低,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高達96.6%, 僅次於三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參險率32.9% ,不僅遠遠高於其他所有類型6.8~15.0% 的水平,而且高於總體水平近一倍;但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率僅為29.2%, 落後於其他所有類型,差不多僅相當於總體水平57.5% 的一半。有的企業類型參險率很低而社會化率很高,如私營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僅為86.2% ,僅略高於集體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參險率6.8% ,不僅低於其他所有類型,而且不到總體水平的一半;但社會化率高達74.1%,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相當於國有企業水平的2.5 倍。
參加社會保險和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直接影響企業當期人力成本, 影響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最終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未來發展。有一些類型的企業存在高參險率、低社會化率,另一些類型的企業存在低參險率、高社會化率,這說明在社會保障改革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需要深化改革,加強執法和監督。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通過不參加社會保險獲得的人力成本優勢只是暫時現象,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程推進,這一優勢會逐步喪失,甚至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障礙。因此,企業需要正確理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對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人力資本投入,完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