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工作者與教師的區別
兩種的區別在於:
1、教育工作者是指從事與教育有關的各級領導、專家、研究人員、教師以及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管理人員,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總稱。教師是教育工作者的主體。
教師
(1)培訓機構管理人員與教師隊伍擴展閱讀:
【教育法中的《第四章 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三十二條 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第三十三條 國家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教師的工資報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四條 國家實行教師資格、職務、聘任制度,通過考核、獎勵、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管理人員,實行教育職員制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資料來源:網路-教育工作者
網路-教師
㈡ 如何做好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工作
一家成功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只有專業的市場招生,也不僅僅是強大的課程體系。當我們縱觀一家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時,無論從市場定位、到團隊管理,還是從組織架構,到社會責任,都有著清晰的定位與目標。不僅需要培訓機構管理系統的使用,配合運營管理指導,把校區運營得更好。
第四個就是要有創新,要有不斷的創新的精神;第五個是要有執行力。 教育培訓這塊大蛋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外品牌所看好,並力求分得一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對每一個培訓機構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特別是連鎖機構,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優勢,但是,「苦練內功,深抓教學,提升口碑」則是任何一家培訓機構想「長治久安」所必須做到的。
㈢ 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培訓機構如何實現高效管理
1、把握好二八比例
所謂的二八比例就是專職教師佔2成,兼職教師佔8成。培訓機構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一定要有自己的全職教師。這不僅僅是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兼職教師經常是不靠譜的,說不來就不來了,空著課沒人上造成極壞影響,砸你的牌子。所以無論是你自己親自上陣還是派專職老師代課,都需要有備份老師。常見的比例是2:8,即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比例為2:8。
2、兼職教師的規范管理
除了要和兼職教師簽訂的聘用合同,一般稍大些的培訓學校教務管理對兼職教師都會有一個管理上的規范,詳細列出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獎勵和懲罰的依據是什麼。這個規范就完全是各個學校根據自己情況掌握了,一般都包括以下內容:
A、對兼職教師基本條件的規定,比如應該教過這門課,需要什麼樣的資歷、證明等。
B、兼職教師職責是什麼:比如開課前應該干什麼,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教案、備課等等;開課中應該干什麼,比如授課方式、時間、板書、答疑補缺批改作業、搞好考試分析、保證教學質量等等;上完課應該做什麼,比如填寫教師授課進度計劃、教學日誌、(原始)試卷的標准答案及評分標准、試卷分析、教師授課總結等。
C、兼職教師出勤的規定:這是對於培訓學校最重要的地方。其他的工作是好是差,有時標准難以統一,但是老師不來按時上課,則是最大的問題。一般會規定:不遲到、早退,遲到一次扣工資XX元,遲到二十分鍾扣一節課工資,教師如有事不能來上課,提前XX天向請假,以便調課,無故曠課一節,扣當節課工資,並加罰XXX元等。
D、其他雜項:比如兼職老師也應對學生進行課堂管理,也應參加相關培訓,聽取學生反饋,應該教書育人等等。
3、盡量避免依賴兼職「名師」
作為一個初創的培訓機構,「名師」是必不可少的,是用來彌補自己品牌的不足,讓學生產生信任感的重要辦法,請不到真的名師就自己包裝幾個名師出來湊數。但是隨著業務發展,依靠僱傭軍名師是有極大風險的。如果一個項目就是靠某個名師做起來的,那麼這個名師早晚會以此為要挾,要麼要你的股份,要麼要加錢,不然就去別的地方幹了。所以盡早准備名師的備份,准備第二梯隊的人,當『名師』的要求到了你無法承受時,可以換人接著干。
㈣ 山東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暫行辦法的第四章培訓機構和師資
第十二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實施者,應當具備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教學場所、設施、師資隊伍、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力量等條件,並經屬地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評估、登記、公告後,方可組織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承擔高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機構,須經省財政廳評估、登記並予以公告。
(一)開展經常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培訓單位,均需向屬地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對培訓單位的辦學資格、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培訓內容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評定其是否具備承擔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能力,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
(二)業務主管單位舉辦本系統會計人員參加的學習班,應根據財政部門繼續教育規劃,對不同層次會計人員進行相應層次的繼續教育。在每次辦班前,要將培訓計劃、擬聘請授課教師名單及其職稱、學歷、所在單位、培訓內容、參加學習會計人員名單,報主管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核准。
對經評估符合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機構條件的單位,由主管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於每年12月31日前予以公告,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系統中進行繼續教育機構登記,並為其配發繼續教育培訓管理軟體,同時將公告名單逐級匯總上報。對經同意自行組織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行業或業務主管單位,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為其臨時配發繼續教育培訓管理軟體。
第十三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已辦理工商、稅務、物價登記手續。
(二)具備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固定教學場所、設施。
(三)具備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師資隊伍和管理力量。
(四)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健全。
(五)嚴格按照財政部教學大綱和省財政廳培訓計劃的要求組織培訓,能夠完成所承擔的培訓任務。
(六)嚴格按照物價管理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收費。
(七)開展網路遠程教育的,應符合以下要求:
1、提供7×24小時服務,每年累計停機時間不超過10小時。
2、網站伺服器提供百兆以上的Internet出口帶寬。
3、具備可靠的操作系統、應用數據、資料庫的自動備份及恢復機制。
4、網站必須具有防病毒、防黑客措施。
5、具備網站維護能力,定期對網站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漏洞進行掃描。
6、制定完善的學員和網站管理制度。
7、網站應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網上課件點播、輔導、測驗功能。
(2)具有與講課內容同步的視頻、音頻課件,課件點播可以根據學員網路環境自適應帶寬。
(3)必須能對學員學習課件的時間進行計時。在課件播放過程中需要每隔15分鍾左右彈出一個隨堂問題,學生回答後才能繼續播放。如果學員未能及時回答問題,系統應停止計時。
(4)網站必須提供學員身份認證功能。
(5)網站必須提供監督機構登錄查詢學員聽課時間及數據導出功能。
(6)授課老師必須符合規定。
第十四條申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辦報告。
(二)工商、稅務、物價登記手續。
(三)培訓機構情況介紹。
(四)用於培訓的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屋租賃合同原件及復印件。
(五)主要負責人和擬聘教師資格證明文件。
(六)擬辦機構的章程和發展規劃。
(七)教學管理規章制度。
(八)舉辦遠程教育的應提交網站功能說明、網站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名單、設備清單。
(九)聯合舉辦教育機構的,應提供聯合辦學協議書。
(十)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要求的其他內容。
第十五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授課教師實行登記管理。擔任培訓教師的人員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承擔高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任務的教學人員,一般應具備教授職稱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或為相應水平的會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
(二)承擔中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任務的教學人員,一般應具備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職稱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或為相應水平的會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
(三)承擔初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任務的教學人員,一般應具備講師以上(含講師)職稱或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或為相應水平的會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
授課教師登記實行動態管理,經考核達不到要求的,從登記教師名單中移除。
第十六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不得將承擔的培訓任務轉給未經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評估、公告的單位或個人承擔,不得出借本培訓機構名義給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
第十七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教學活動時,應當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選聘本專業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內具有較高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教師,重視教材的編寫和選用,加強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㈤ 培訓機構管理制度
培訓機構管理制度指的是廣泛的收集和聽取各方關於企業培訓工作意見和建議的一個過程。針對不同部門不同級別的企業員工,結合企業往年的培訓安排和效果以及企業發展的中短期階段目標,對各個部門的需求進行分門歸類,給制訂年度培訓計劃給予來自各方的意見參考。
培訓需求調查,這個階段理論上是排在需求調查和收集的過程之後的,主要做的工作是在前一階段的工作基礎上,也為把培訓計劃進一步深化和具體提供數據上的依據。
培訓需求診斷,一些企業提出來的一些培訓意向,有些時候是和企業希望解決的問題沒有因果關系或者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對於在一些期望解決一些問題的培訓需求,特別是涉及到一些專業性的培訓計劃的時候,是需要真正進入企業,對真正的問題所在進行診斷和分析的,這樣也才可以做到培訓的有的放矢。
(5)培訓機構管理人員與教師隊伍擴展閱讀
為實現一定的培訓目標,將培訓三要素(講師、學員、教材)進行合理、有計劃、有系統的安排而形成的一種指導性文件。通常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管理體系四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項是培訓體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內容。尤其要和晉升體系、薪酬體系相配合。
培訓體系是動態平衡的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和培訓講師調整,及如何激勵學員培訓意願,如何開發和管理培訓供應商,如何把培訓課程的內容轉化為工作流程和規范化的操作文件等等,這些都是培訓管理體系要考慮的,並通過制訂相關制度加以落實。
㈥ 管理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培訓模式常見的有哪些
近年來,根據教育部、市區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文件要求,按照市教委、市繼教中心的統一部署,學院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和輻射作用,以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為中心,創新機制,突出特色,強化措施,統籌規劃,有效開展各類教師培訓,合理構建起國培、市培、區培、校本研修四級教師培訓框架。三年來,承擔國培、市培項目十餘項,新開發多項區級培訓項目,經過共同努力,取得較好的成效。現就培訓過程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科學規劃、滿足需要
教師培訓是學院首要工作,是學院研訓一體工作模式的重點。學院對教師培訓項目實行項目負責制,培訓項目由學院培訓中心統一建檔、規劃管理,項目負責人由學科教研員或學科專家擔任。學院在市教委、市繼教中心、市國培辦的指導下,成立各項目專家組,結合成人學習理論、成人心理特徵、管理心理學原理和學員的特點和現狀,在培訓目標、方式和內容的設計中力求做到找准起點、突出重點、創新規范、務實高效。學院本著「立足需要、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重點滿足參訓學員五個層面的需要:
1.生活的需要。吃、住、行和安全是培訓最基礎的問題。學院在培訓經費有限的條件下,在學院附近尋找相對條件較好的住宿賓館,靈活多樣地為學員提供可口的三餐,多種方式解決學員在市區內的交通問題,為學員安心學習提供保障。同時,通過多種對話方式,加強與學員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學員的需要,適時作出調整。
2.尊重的需要。參訓學員應是培訓的主體,做以學員為中心的培訓,做學員滿意的培訓是培訓者共同的追求。培訓應該培養學員的自信心,維護學員的自尊,發揮學員的個性,作為培訓者我們應該更多地採取傾聽與協商的方式。
3.專業的需要。從中小學教師知識結構出發,教師培訓主要是完善基礎性知識和本體性知識,培養條件性知識,豐富實踐性知識。不同的培訓學員專業需要不盡相同,培訓管理者應通過調研分析找到學員發展的基礎,形成規范合理的方案,並制定合適明確的培訓目標。
4.交往的需要。培訓過程中安排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交往活動,通過小組研討、班級主題沙龍等方式滿足學員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溝通信息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培訓中通過組織競賽活動、主題交流活動、評選活動以及科研論文和研究成果發表和交流活動等方式來滿足學員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全力投入、自主管理
對於教師培訓工作,學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培訓前多次組織相關專家召開項目論證會,科學地設計培訓方案。在培訓過程中,加強培訓的過程管理,深入學員之中及時了解學員們的不同需求,面對學員提出的要求和問題,學院總是盡全力加以解決。
在培訓過程中,嚴格執行既定的培訓方案。學院為每個培訓班配備了雙班主任,實行學院管理和班級的自主管理相結合,培訓中嚴格學習紀律,嚴把學習質量,加強溝通和交流,形成了和諧、合作、務實、進取的良好學習氛圍。
為了保證培訓的質量,及時反饋培訓效果,學院培訓中心定期召開班委會,採用個別訪談、主題沙龍和調查問卷等形式,在每個培訓階段加強培訓的調研工作,並及時作出調整,確保培訓質量。
三、團隊協作、注重實效
學習共同體建設是教師培訓提高實效,形成長效的重要方式。在培訓活動中,聘請了全國、重慶市和區縣級的專家教授做教學示範、專題報告和座談交流,聘請了本區名師、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學校校長組成導師團隊,擔任各小組的學習指導工作。遴選全區學科教學的優質學校組成教學實踐基地,組織全區市級骨幹教師組成影子研修的指導教師團隊,同時,為學員開放中國知網漫遊帳號,以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源。通過學習資源建設,為學員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培訓班在本區教學實踐研究交流的基礎上,安排指導教師團隊與培訓學員赴周邊區縣開展教學交流活動,與名師一道共同展現不同教學風格,切磋教學技藝。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得到了相關區縣進修學校、教研室和活動學校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媒體、雜志社的關注。
總之,培訓過程的組織管理關鍵在於科學規劃、管理規范、工作落實、過程激勵、務實高效。教師培訓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科學規劃,滿足學員的不同需要,同時加強團隊合作,重視學員的自主管理,實現了培訓管理的張馳有度,收獲了滿意的培訓成效。▲
㈦ 如何優化教育結構,強化教育管理,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多年來努力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廣大教師兢兢業業,默默耕耘,為教育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從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更高要求看,教師隊伍總體素質還亟待提高。如何優化教師人才結構並強化教師隊伍管理,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優化結構強化管理的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以人才強教為主題,以促進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為核心,以加強教師教育和崗位培訓為重點,統籌規劃,創新機制,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建設一流教育強市、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優化結構強化管理的目標任務
———教師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品質、科學的教育理念、較高的教學水平,師德和業務素養實現整體提升,較好地適應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由教育名家、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領銜的骨幹教師隊伍進一步壯大。
———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教師數量滿足事業發展需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學科、年齡等結構更趨合理,整體學歷層次明顯提高;高等院校教師隊伍的學歷、專業等結構進一步優化,高、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不斷提高。
———教師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加強教師教育培訓的統籌規劃和科學管理,依託專業性本專科院校、區域和校本教研體系以及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等開放性教育資源,基本建成職前職後教育相互溝通,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舉,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加強教師教育培訓基地建設。三、優化結構強化管理,切實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教師應當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爭當人民滿意的教師」主題,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
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准則,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認真貫徹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不斷增強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嚴格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堅持依法治教、從嚴治教,嚴格按照《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規范教師思想行為和職業行為。教師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模範遵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要身體力行實施素質教育,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要潛心鑽研學生成長規律,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認真執行各項紀律規定,在職中小學教師不得從事有償家教,不得在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兼職取酬。四、優化結構強化管理,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教師業務水平。把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中心任務。堅持能力為本,圍繞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提升教師實施教育管理和課堂教學的業務水平。堅持專業引領,根據教師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科要求,明確專業發展方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堅持科研帶動,完善區域教科研組織網路,建立跨校教科研協作體系,發揮學校教研平台的主體作用,促進教師教學實踐與科學研究互動提升。強化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規定,全面實行教師繼續教育證書制度,落實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責任,把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納入教育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完善教師培訓工作機制,把教師培訓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必備條件,與教師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評優獎勵掛鉤,形成鼓勵教師終身學習的長效機制。以業務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以校本培訓為基礎,全面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加大骨幹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建立市、縣(市、區)、學校三級骨幹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提高培訓層次和培訓效率。
五、優化結構強化管理,著力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完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機制。堅持黨管幹部、德才兼備原則與校長專業化要求相統一,建立完善統一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培養交流、考核獎懲機制,發揮教育行政部門對校長選拔、培訓、考核、交流的歸口管理作用。規范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標准,全面把握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水平、領導管理能力、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學歷、年齡條件等要求。建立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制度,擔任中小學校長職務必須具有相關管理經歷和專業素養。拓展中小學校長選聘視野和選
聘方式,鼓勵面向全國引進名校長,鼓勵運用競爭機制公開選拔優秀校長。提升校長專業化管理水平。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積極推行校長職級制,淡化校長職務行政化傾向,提高校長管理水平。改革校長考核機制,重點考核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科學管理、組織提高隊伍、打造辦學特色、增進群眾滿意的實效。加強校長專業培訓,新任校長必須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在職校長必須定期參加國家規定的能力提高培訓,取得提高培訓合格證書,作為繼續任職的必備條件。加強校長專業發展研修指導,定期舉辦校長高級研修班,組織開展與國內外教育名家的交流,不斷總結辦學經驗,凝練辦學思想,彰顯辦學特色。建立優秀校長激勵機制,對高職級層次校長、名校長、辦學成就卓著的校長給予政府獎勵。
六、努力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各地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真正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認真研究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及時解決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確保教師隊伍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抓好教師、校長的培養培訓和管理使用。
加大經費投入。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關於加大教師隊伍建設投入的各項要求,各地新增教育投入要重點用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和各地實際,鼓勵設立師資隊伍建設專項資金,重點用於骨幹教師考核獎勵和名教師、名校長培養提高。要將教師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照不低於教師年度工資總額的1.5%安排到位,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使用,確保專款專用,加強管理監督,提高培訓實效。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捐資設立各類獎教基金(資金),凝聚多渠道促進教師隊伍提升的合力。提高教師待遇。要在政治上、生活上關心教師,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嚴格執行教師工資政策,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關心教師身心健康,進一步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長期從教、終身從教。